1. 自已買回電腦的配件後,組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注意的問題很多`
` ` `只說組裝過程中一個新手該注意的問題吧
`
``首先`再主板固定之前,不要把主板平放在導體上.
在插CPU的時候要注意針腳要對准,插座要垂直主板的時候在插入CPU,不要用力過大.在CPU上塗硅膠的時候切記不要塗的太厚,不要封住CPU上的散熱孔,並且在使用之前要把CPU散熱孔通開.(CPU散熱孔就是在CPU的背面有一個小空,全新CPU的這個空是被封住的.)主板的跳線等按照說明書上一切即可,光碟機硬碟等跳線也直接按照說明書根據自己的需要連接.不要用蠻力,在有什麼部件插不上的生活你可以換個位置或者換個方向試試就可以了.其他都沒什麼大問題了.
2. 組裝台式電腦連買零件到組裝應該注意什麼
★台式電腦
要看你是買兼容機還是品牌機
如果是品牌機,那沒花說,檢查一下機箱的標簽就可以了,如果標簽沒有損壞,那就OK了,不過顯示器沒有標簽,要看包裝盒盒上的封口有沒有動過,如果沒有動過,那就OK,然他開機檢查試驗就可以了。液晶顯示器要注意,檢查有沒有壞點、亮點、暗點,如果有,換。檢查以後沒有問題,可以裝機了,然後一定要檢查電腦的各項附件有沒有,保修卡,三包卡、說明書等等,檢查好以後,一定要開正式發票,因為各項品牌機保修期限是這樣計算的:如果你有正規發票,那就按照發票日期計算,如果沒有正規發票,那對不起,只能安出產日期計算!
如果是兼容機,那就比較麻煩。
1、前期准備:先到各大電腦網站上看看,對電腦硬體大致熟悉一下,如果有對電腦硬體熟悉的同事就更好了。然後跑大一點的電腦城,告訴對方要多少錢左右的電腦,主要用途是什麼,電腦店會給你配置單,多跑幾家,看看各家的報價。然後挑出一張配置單,找個懂行的鑒定一下,電腦配置能否滿足你的要求,或者將報價單貼上來,然各位大大們幫你考慮一下。
2、購買准備:確定好配置單以後,首先准備要錢,比如,報價單上為4000塊,那就要多准備500塊左右,免得到時候麻煩。然後直接奔電腦店,找家店面比較大的電腦店進去,直接問他,能不能按單子配電腦,如果奸商說不行,掉頭就走,換一家。奸商同意給你配置,但是在這過程中奸商有說XXX牌子不好換XXX牌子,那你千萬不要相信,因為不論硬體行情和價格方面都沒有奸商來得快,給你換得牌子,誰知道價格是多少,質量怎麼樣,你知道的價格只有配置單上的價格。
3、硬體組裝:電腦店說可以組裝,那就然奸商把硬體拿出來,叫他不要將包裝拆開,一定要當面拆開,拆開以前檢查各個包裝的封簽是否完整,不完整的叫他重新拿。然後檢查各種硬體型號是否和配置單一樣,配置單上什麼型號,硬體也一定要什麼型號。電腦硬體有時候就是相差一個字母,價格上也會相差很大。
4、檢查系統。硬體組裝的時候,千萬不能走開,免得奸商趁你走開的時候,將硬體將你掉包。硬體組裝好以後,接下來就是裝系統,裝好系統以後,一定要親自檢查各項是否正常工作。檢查完畢,然電腦店裝箱,然後將各項包裝的包裝盒及其一些附件攜帶好,有可能以後保修的時候有用,比如INTEL的CPU保修,保修條碼在包裝盒上,如果沒有包裝盒,將不給你保修。
5、然後然電腦店寫一張詳細的硬體配置單,一定要在配置單上註明各種硬體的詳細型號、保修年限(這一點很重要,最後發生糾紛就靠這張配置單了),並且要在配置單上蓋他們公司單位的章。然後付錢,開發票,走人。
5、拿回家以後,將電腦的各項配件,說明書等附件存放好,以後會有用的。
★筆記本電腦
一、筆記本電腦的特點與類型:
隨著價格的不斷下調,筆記本電腦以其可脫離電源使用和隨身攜帶等優點正被需要移動辦公的用戶所選用。筆記本大致可以分為台式機替代型、主流輕薄型和超輕薄型。台式機替代型一般體積、重量及顯示屏較大,介面齊全,可提供強大的數據、圖形處理能力;主流輕薄型體積相對較小,一般採用光碟機軟碟機互換的機構;超輕薄型體積小巧,造型時尚,通常以外接的軟碟機(或優盤)、光碟機。
二、選購筆記本電腦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CPU:筆記本電腦的處理器,目前主流的為P4,性能好,在速度上占優勢,對需要安裝較復雜的應用軟體的用戶來說,雖然價格高也值得考慮;目前不少廠商使用台式機的P4處理器代替P4—M以減輕成本,P3處理器的筆記本已處於清理存貨階段,價格較低,對於處理普通文檔,編輯報表等已足夠;另外在低端市場里較便宜的則是Celeron處理器。
2、顯示屏幕:液晶顯示器是筆記本電腦中最為昂貴的一個部件。屏幕的大小主流為14.1英寸,也有15英寸的,如果用戶經常出差的話,建議選擇一些超薄、超輕型筆記本,屏幕在12寸~13寸,如果用戶是坐辦公室,不妨選擇大一點,這樣看起來比較舒適。
3、內存:雖然128MB已是很夠用了,但是如果加裝到256MB,跑WinXP就比較順了,目前內存均以DDR為主流。
4、硬碟容量:目前筆記本的容量基本都在10GB以上,而主流機型則搭配20GB或是30GB不等。但如果有多媒體檔案要儲存,就要選擇盡量大容量的硬碟。
5、軟碟機:全內置型筆記本軟碟機在電腦裡面;但在某些超薄型機種里,沒有軟碟機或是外接式的,最好選擇USB介面,即插即用,不用時就不連接,既可以節省空間,又不影響使用。
6、光碟驅動器:目前流行搭配DVD-ROM,甚至加CD-RW(可刻錄)。從使用和經濟的角度,選擇CD-ROM就可以了。要注意光碟機讀盤的穩定性、讀盤聲音、讀盤時的糾錯能力、光碟機速度等。
7、電池和電源適配器:盡可能選購鋰電池,而對於電源適配器AC Adapter,在選購時要應該注意在長時間工作以後,如果溫度太高就不正常。
8、網路功能:近來的新款筆記本電腦,把網路功能列為標配了:包括56K數據機(modem),以及10/100M的乙太網網卡。如果是選購的,建議加裝,因為 modem上網對筆記本電腦來說還是很方便的,而網卡可以方便的連上區域網,或者是internet。
9、擴充性:應充分考慮產品的擴充性能和可升級性。使用最頻繁的USB介面,有多個較好用,可以很輕易地接上數字相機、掃描儀、滑鼠等各種外設。
10、是否預裝操作系統:沒有預裝操作系統,就是所說的「裸機」。這樣對系統的穩定性有一定影響。
11、品牌:買筆記本電腦最好不要只求便宜,或規格高。品牌保證在購買筆記本電腦時是有意義的,因為一般品牌形象好的公司,通常會在技術及維修服務上有較大的投資,並反應在產品的價格上。此外,在軟體以及整體應用的搭配、說明文件、配件等也會較為用心。
在詢問價格的同時,還應關注保修及日後升級服務的內容。尤其是保修服務方面,有些公司提供一年,有些公司則是三年的保修服務;有些公司設有快速維修中心,有些則沒有;而保修期間的維修、更換零件是否收費各品牌也不盡相同。
三、驗貨時的注意事項:
1、檢查外觀:驗貨時一定要原包裝,當面拆封、解包,注意包裝箱的編號和機器上的編號是否相符,這樣可以防止返修機器或展品當作新品出售。
2、檢查屏幕:當電腦打開時,除了直接看屏幕的顯示品質之外,也要檢查看屏幕上有沒有壞點,不良的顯示器有傷眼睛。
3、檢查散熱:散熱對一台筆記本電腦而言非常重要。一台筆記本電腦散熱的設計處理如果不好,輕則耗電、縮短電池持續力,重則系統不穩定、經常死機,甚至縮短筆記本電腦使用壽命。現場檢查散熱好壞的要訣就是直接觸摸:等到筆記本電腦開機大概至少十分鍾之後,用你的手掌摸鍵盤表面,以及筆記本電腦的底盤,可以感覺到一個最熱的地方,如果覺得燙手,表示這台筆記本電腦散熱不佳。
此外,還有一些問題中如:滑鼠、觸控板不聽使喚、游標拖不動,機器過熱、程序跑不動,內部有不正常雜音,屏幕不正常的閃爍、響應時間太久(正常應在一分鍾左右、甚至更短),甚至死機等,都是系統不穩定的徵兆,而這些徵兆也都會讓你有用起來很不順暢的感覺。
四、其它注意事項:
如果打算升級,比如加大硬碟、內存等,要確定這樣的升級會不會動到保修的密封貼紙,不能影響到產品的原廠保修。此外,由於內存升級太容易,你也應該要注意店家是否偷換了原廠保修的零件。
五、與台式機的比較:
單位在選擇購買台式機或是筆記本時,應該按單位或使用者的工作實際決定。一般說來,台式機的性能和穩定性優於同檔次的筆記本,但是由於使用者經常需要移動辦公,如報表會審、到外地查賬或帶回家加班等,筆記本就是比較好的選擇了。
3. 計算機組裝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防止靜電,特別是在冬季操作,靜電是計算機組裝過程中最大的殺手。去除靜電的方法,可以用流水洗手或佩戴專用放靜電手環和手套。
2,防止液體進入計算機內部,特別是在夏天組裝計算機時,要防止汗水滴在計算機的部件上,造成計算機部件的損壞。
3,使用正確的安裝方法,不可粗暴安裝,固定板卡時不能使用蠻力。
4,計算機組裝用的工具不能隨意擺放。在組裝過程中,對各個部件要輕拿輕放,小心不要碰落在地上。
5,在進行計算機組裝前一定要認真閱讀主板、CPU以及各個部件的使用說明書,了解這些部件的安裝要點。
計算機組裝的准備工作:
1,在安裝前釋放人體身上的靜電,用手摸一摸接地的導電體,如摸摸自來水管等接地設備。如果有條件,可配戴防靜電環。
2,檢查計算機各部件。一是檢查零部件是否齊全,二是檢查各部件外表是否有損壞。這些問題都可能導致計算機工作不穩定,甚至不能工作。
3,准備好各種安裝所用工具,如十字螺絲刀、一字螺絲刀、尖嘴鉗和鑷子等,最好准備一個小器皿,用於盛放螺絲及一些小零件等,以防丟失。
4,對各種部件要輕拿輕放,不要碰撞,尤其是硬碟。安裝主板要穩固,同時又要防止壓力過大導致變形,甚至導致主板上的電子線路損壞。
5,准備一塊絕緣泡沫(主板的包裝盒中就有這樣的泡沫)用來放置主板。先把CPU和內存安裝到主板上,再把主板裝到機箱里。
4. 組裝計算機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1、組裝電腦的工具請勿隨意擺放
注意安裝時不要將螺絲不小心掉到主板上,由於螺絲是導體,開機通電後,主板會燒壞。因此,裝機時的工具要擺放有序,最好能放到工具箱中。另外在安裝零配件時,當時用不著的配件不要將其從包裝盒中拿出來,否則擺放的東西太多,更加容易出亂。
2、注意靜電
靜電對電子產品有很大影響,尤其是氣候乾燥的時候人體的靜電量較大,直接用手去接觸主板,如果靜電較多會把主板擊毀。可以戴上防靜電手套進行裝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洗手。
3、裝機過程不能蠻力
電腦零配件的接插件都設計得非常精巧,一般不是產品自身質量問題,都不需要很大力氣安裝。另外注意螺絲不能擰太緊,適中就好,方便以後升級好下配件。
組裝電腦常用工具
1、螺縫刀
組裝電腦的最基本工具就是螺絲刀。最好購買帶有磁性的螺絲刀,這樣會在安裝各種部件的時候帶來方便。電腦中的大部分配件都是使用「十」字型螺絲刀,選用帶磁性的螺絲刀的一個好處就是方便吸住螺絲,以用於在狹小的空間中安裝。
2、尖嘴鉗
組裝電腦的另一個實用工具是尖嘴鉗。當螺絲釘擰不動時,使用尖嘴鉗會方便很多,而有些線過長時,使用尖嘴鉗剪短會很方便。
3、鑷子
鑷子在取出小號螺絲,以及在狹小空間中插線時特別方便。鑷子還可用於夾取掉落到機箱死角的物體,也可以用來設置硬體上的跳線。
4、萬用表
萬用表用於在安裝過程中檢查電壓、排除故障。
5. 電腦組裝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電腦組裝的注意事項有:
1、自己組裝電腦首先要考慮用途。是日常辦公還是游戲影音,如果只是日常使用的話,主流配置就可勝任,若是游戲影音的話就要選擇稍高配置。
2、確定了用途以後還要考慮價格因素,確定預算。電腦配件型號很多,對於沒有硬性要求的功能大可不必花冤枉錢。
3、主板的選擇盡量選擇全固態電容,主板分intel平台和amd平台,這是兩個不同的平台,主板的選擇要和CPU配套。
4、對於cpu的選擇,要看使用什麼樣的主板,cpu兩大廠家是intel和amd,各自也有很多型號的產品,介面不一樣,就要使用不同的主板。
5、主板和cpu搭配選擇好以後剩下的就好選擇了,對於硬碟,現在500G是最主流的,當然也可選擇固態硬碟,價格較貴。一般介面不用考慮,現在都支持,主要品牌有西數和希捷。
6、顯卡的選擇就要看你玩不玩大型的游戲了,這個完全要根據實際情況,一般400元左右的卡子就夠用了,不玩游戲的話,主板自帶的集顯可以令你節省不少錢。
7、機箱電源其實很重要的,機箱絕塵散熱防輻射,電源就是動力輸出了,一般配置的話選擇300w電源足夠用了。
8、其他的配件像鍵鼠,音效卡,光碟機,音響等根據自己需要選配即可。
6. 電腦自己買配件裝機,要注意什麼
組裝電腦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配件的購買。
7. 關於電腦裝機的流程和要注意的事項!
先說裝機的步驟:
1:購買各個部件時應仔細查看是否有出貨時間(這決定你的硬體保修保換時間).是否在上過螺絲的痕跡,是否有損壞.
2:拆開CPU包裝,拿出主板,安裝CPU和CPU風扇,安裝內存條,安裝顯卡,硬碟和光碟機,最後是電源,打位置調整好後拿出顯示器和鍵盤滑鼠.連接在主板上相應的位置.
3:觸發電源(在電源跳線標志PW的地方,用鐵的東東將其短路),開機風扇正常運轉,按DEL鍵進入BIOS設置,關閉軟區,設置從光碟機啟動.然後按F10保存退出.
4:安裝系統,有兩種裝法,GHOST的系統和完全安裝版,看個人喜好.
5:安裝系統完成後安裝驅動.如果是盒裝CPU的話,這時應該將CPU盒子上的保修條碼撕下放在主板盒子里.其他的驅動和說明書都放在主板盒子里方便以後使用.
6:裝箱.先裝擋板,在主板盒子里和主板配套的,然後裝上主板的螺冒,接下來裝主板,然後是主板跳線,也是我認為初學者最困難的地方,拿上說明書仔細研究吧,說明書上都有(這里我就越過了再不懂就給我留言),然後是硬碟和光碟機,再來是電源,接著把線都接好,(線主要有電源接主板上的線,電源接硬碟和光碟機的線,硬碟和光碟機接主板的數據線在主板盒子里有)最後上顯卡.然後用線扎把線紮好,不亂就行.最後上機箱的蓋子.
7:接上顯示器和鍵盤滑鼠開機.
8:試音響和耳機,裝殺毒軟體,最後做備份.OK
如果找專業裝機的店也可以,把你的配置單給他,他會幫你調貨,然後給你裝.注意的是給你調的東西是否和你配置單上的型號一致就好了,還有就是給你的價格,先把價格談好再調貨,還有什麼不懂的給我留言.
8. 組裝電腦需要哪些注意事項
近年來,隨著電腦硬體的不斷普及,擁有一台個人電腦早已不在是什麼遙不可及的夢想。而當大家都擁有了自己的電腦後,懂得如何進行日常的安裝與維護便成為了新時代玩家的必備能力。
一、組裝電腦前的准備工作
在選購好微機各部件後,進行微機組裝之前應當先進行必要的准備工作。
1、工具准備
沒有順手的工具,裝機也會變得麻煩起來,那麼,哪些工具是裝機之前需要准備的呢?尖嘴鉗、散熱膏、十字解刀、平口解刀是必備的工具,除此之外要備全安裝用的螺釘和夾螺釘用的鑷子等。
2、電腦組裝配件准備
准備好裝機所用的配件:cPu、主板、內存、顯卡、硬碟、軟碟機、光碟機、機箱電源、鍵盤滑鼠、顯示器、各種數據線和電源線等。此外,還應准備電源排型插座(要准備萬用多孔型插座一個,以方便測試機器時使用)、器皿(微機在安裝和拆卸的過程中有許多螺絲釘及一些小零件需要隨時取用,所以應該准備一個小器皿,用來盛裝這些東西,以防止丟失)和工作台(為了方便進行安裝,應該有一個高度適中的工作台,無論是專用的電腦桌還是普通的桌子,只要能夠滿足使用需求就可以了)。
二、組裝電腦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做好裝機工具和裝機配件的准備,就可以進行微機的組裝了。首先應當進行微機硬體的組裝。在微機硬體組裝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如下。
1.防止靜電
由於我們穿著的衣物會相互摩擦,很容易產生靜電,而這些靜電則可能將集成電路內部擊穿造成設備損壞,這是非常危險的。因此,最好在安裝前,用手觸摸一下接地的導電體或洗手以釋放掉身上攜帶的靜電荷。
2.防止液體進入微機內部
在安裝微機元器件時,也要嚴禁液體進入微機內部的板卡上。因為這些液體可能造成短路而使器件損壞,所以要注意不要將喝的飲料擺放在微機附近,對於愛出汗的人來說,也要避免頭上的汗水滴落,還要注意不要讓手心的汗沾濕板卡。
3.使用正常的安裝方法,不可粗暴安裝
在安裝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正確的安裝方法,對於不懂不會的地方要仔細查閱說明書,不要強行安裝,稍微用力不當就可能使引腳折斷或變形。對於安裝後位置不到位的設備不要強行使用螺絲釘固定,因為這樣容易使板卡變形,日後易發生斷裂或接觸不良的情況。
4.零件擺放有序
把所有零件從盒子里拿出來(不過還不要從防靜電袋子中拿出來),按照安裝順序排好,看看說明書,有沒有特殊的安裝需求。准備工作做得越好,接下來的工作就會越輕松。
5.以主板為中心
以主板為中心,把所有東西擺好。在主板裝進機箱前,先裝上處理器與內存,要不然接下來會很難裝,弄不好還會損壞主板。此外要確定各插件安裝牢不牢固,因為很多時候,上螺絲時,卡會跟著翹起來,造成運行不正常,甚至損壞。
6.測試前,只裝必要的部件
測試前,建議先只裝必要的部件――主板、處理器、散熱片與風扇、硬碟、一台光碟機、以及顯卡。其他東西如DVT)、音效卡、網卡等,可以在確定沒問題的時候再裝。此外,第一次安裝好後把機箱關上,但不要鎖上螺絲,因為如果哪兒沒裝好還會開關機箱。
三、微機硬體組裝的步驟
微機的硬體組裝主要有如下步驟。
(1)設置主板上必要的跳線(如果需要的話)。
(2)安裝CPU和cPu風扇。
(3)安裝內存條。
(4)連接主板與機箱面板的連線。
(5)將主板固定在機箱里。
(6)安裝機箱電源並連接與主板的電源線。
(7)安裝硬碟、光碟機、軟碟機並連接電源線和數據線。
(8)安裝各類板卡。
(9)連接顯示器、鍵盤、滑鼠、列印機等外設。
(10)通電測試。
四、安裝CPU
1.CPU的安裝過程
在將主板裝進機箱前最好先將CPU和內存安裝好,以免將主板安裝好後機箱內狹窄的空間影響cPu等的順利安裝。
(1)稍向外/向上用力拉開。cPu插座上的鎖桿與插座成90。角,以便讓cPu能夠插入處理器插座。
(2)然後將CPU上針腳有缺針的部位對准插座上的缺口。
(3)cPu只能夠在方向正確時才能夠被插入插座中,然後按下鎖桿。安裝好後的CPU。
(4)在CPU的表面上均勻塗上足夠的散熱膏(硅脂),這有助於將熱量由處理器傳導至散熱裝置上。但要注意不要塗得太多,只要均勻地塗上薄薄一層即可。
2.CPU風扇的安裝
cPu的安裝一般很簡單,但cPu風扇的安裝較復雜。
(1)在主板上找到cPu和它的支撐機構的位置,然後安裝好cPu。
(2)將散熱片妥善定位在支撐機構上。
(3)將散熱風扇安裝在散熱片的頂部一向下壓風扇直到它的四個卡子卡入支撐機構對應的孔中。
(4)將兩個壓桿壓下以崮定風扇,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壓桿都只能沿一個方向壓下。
(5)將cPu風扇的電源線接到豐板上3針的cPu風扇電源接頭上。
五、安裝內存條
安裝內存條的過程如下。
(1)安裝內存前先要將內存插槽兩端的白色卡子向兩邊扳動,將其打開。然後再插入內存條,內存條的1個凹槽必須直線對准內存插槽卜的1個凸點(隔斷)。
(2)將內存條垂直放人內存插槽,雙手在內存條兩端均勻用力,使得兩邊的白色卡子能將內存牢牢卡住,即完成內存的安裝。
六、安裝主板
在主板上裝好cPu和內存後,即可將主板裝入機箱中。在安裝主板前先來認識一下機箱,機箱的整個機架由金屬組成,其5寸固定架,可以安裝幾個設備,比如光碟機、刻錄機等;3寸固定架,用來固定小軟碟機、3寸硬碟等;電源固定架,用來固定電源。而機箱下部那塊大的鐵板用來固定主板,在此稱之為底板,上面的很多固定孔是用來上銅柱或塑料釘來固定主板的,現在的機箱在出廠時一般就已經將固定柱安裝好。而機箱背部的槽口是用來固定板卡及列印口和滑鼠口的,在機箱的四面還有四個塑料腳墊。不同的機箱固定主板的方法不一樣,像我們正在安裝的這種,它全部採用螺釘固定,穩固程度很高,但要求各個螺釘的位置必須精確。主板上一般有5?7個固定孔,要選擇合適的孔與主板匹配,選好以後,把固定螺釘旋緊在底板上。然後把主板小心地放在上面,注意將主板上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等和機箱背面擋片的孔對齊,使所有螺釘對准主板的固定孔,依次把每個螺絲安裝好。總之,要求主板與底板平行,決不能碰在一起,否則容易造成短路。
(1)將機箱或主板附帶的固定主板用的螺絲柱和塑料釘旋入主板和機箱的對應位置。
(2)將機箱上的I/0介面的密封片撬掉。可根據主板介面情況,將機箱後相應位置的擋板去掉。這些擋板與機箱是直接連接在一起的,需要先用螺絲刀將其頂開,然後用尖嘴鉗將其取下。外加插卡位置的擋板可根據需要決定,而不要將所有的擋板都取下。
(3)將主板對准I/0介面放入機箱。
(4)將主板固定孔對准鏍絲柱和塑料釘,然後用螺絲將主板固定好。
(5)將電源插頭插入主板上的相應插口中。這是ATx主板上普遍具備的ATx電源介面,只需將電源上同樣外觀的插頭插入該介面即可完成對ATx電源的連接。
七、安裝電源
一般情況下,有的機箱已裝好了電源。不過,有時機箱自帶的電源不能滿足特定要求,則需要更換電源。安裝電源很簡單,先將電源放進機箱上的電源位,並將電源上的螺絲固定孑L與機箱上的固定孔對正,再先擰上一顆螺釘(固定住電源即可),然後將其他3顆螺釘孔對正位置,再擰上剩下的螺釘即可。
八、安裝硬碟
安裝硬碟的過程如下。
(1)打開機箱,拉動機箱中固定3.5英寸硬碟托架的扳手,取下3.5英寸硬碟托架,將硬碟裝入托架中,擰緊硬碟固定螺絲,然後將硬碟托架重新裝入機箱,並將固定扳手拉回原位固定好硬碟托架。將SATA硬碟固定到機箱內的硬碟驅動倉里,螺絲不要擰得太緊或太松,太緊的話螺紋容易滑絲,太松的話硬碟的碟片容易在運行的過程中受到損傷。固定SATA硬碟與傳統並行硬碟沒有什麼不同,注意有接線埠的那一個側面向里,另一頭朝向機箱面板。一般硬碟面板朝上,而有電路板的那個面朝下即可。
(2)為硬碟連接上數據線。SATA硬碟與傳統並行硬碟在介面上有些差異,SATA硬碟採用7針細線纜。安裝時,把數據線和電源線一端接到硬碟上,另外一端的數據線則接到:七板的SATA插口中即可。由於接線插頭採用r單向肓插設計,因此不會有插錯方向的問題,並且SATA採用了點對點的連接方式,每個SATA介面只能連接一塊硬碟,凶此就不必像並行硬碟那樣設置跳線了,系統自動會將SATA硬碟設定為主盤。
九、安裝光碟機及軟碟機
1.光碟機的安裝
(1)先拆掉機箱前方的一個5寸同定架面板,然後把光碟機滑人(注意光碟機的方向,現在的機箱大多數只需要將光碟機平推入機箱就行了)。但是有些機箱內有軌道,安裝滑軌時應注意開孔的位置,並且螺鑰『要擰緊,當滑軌的彈簧片卡到機箱里,聽到「咔」的一聲響,光碟機就安裝完畢。
(2)在同定光碟機時,要用細紋螺釘同定,每個螺釘不要一次擰緊,要留一定的活動空間。如果在上第一顆螺釘的時候就同定死,這樣往往導致其他3顆螺釘擰不進去,而且容易滑絲。正確的方法是把4顆螺釘都旋入固定位置後,調整一下,最後再擰緊螺釘。
(3)依次安裝好連接線。
2.軟碟機的安裝
軟碟機安裝在機箱內3.5英寸支架上。在安裝的時候需注意軟碟機上的彈出鍵和機箱上的要對應,不要搞錯了方向。
十、安裝各類板卡
顯卡、音效卡、網卡等插卡式設備的安裝大同小異。
1.顯卡的安裝
(1)在主板E找到顯卡對應的插槽,卸下機箱上和這個插槽對應的防塵片上的螺絲,取下防塵片。從機箱後殼上移除對應AGP插槽上的擴充擋板及螺絲。
(2)將顯卡對准AGP插槽並且插入AGP插槽中。這里務必確認將卡上的金手指的金屬觸電與AGP插槽接觸在一起。
(3)用螺絲刀將螺絲擰上使顯卡固定在機箱殼E。
十一、外設的連接
1.顯示器的連接
連接顯示器的時候,先將顯示器的D型15針插頭按照正確的方向插入主機後側顯卡上的15孔的D型插座上,然後用手將插頭上的同定螺絲擰緊。最後將顯示器的電源線插入三相插座。
2.鍵盤、滑鼠和音效卡的連接
連接鍵盤時,需在計算機主機後邊找到標注鍵盤標記的PS/2介面,注意鍵盤介面上邊有一個黑色塑料條,主機上的PS/2介面有一個凹槽,連接的時候一定要使這2個黑塑料條和凹槽對應才能插入,否則插不進去,還容易造成鍵盤接幾針腳的彎曲。用類似方法連接滑鼠和音效卡等外設。
十二、組裝電腦後的檢測
經過上述步驟,一台電腦就組裝好了,這個時候可以加電測試了,打開顯示器電源,按機箱上的POWER鍵,如果聽到清脆的「嘀」的一聲就表明安裝成功了,然後就可以進行CMOS的設置了。
為了對微機各部件進行嚴格的檢驗,分析微機的性能與穩定度,可以採用一些專用軟體對微機的CPU、主板、內存、顯卡硬碟和電源這些主要部件進行測試、檢驗。其中,專用於微機部件測試的軟體,是為微機各部件的測試而專門開發的,它們根據部件對數據的運行特性,而且針對性地、苛刻地加強數據的運行,從而能夠比較准確地測試出部件的運行情況。
9. 組裝電腦裝機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
裝機的過程組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選件;2.檢查配件;3.點亮主板;4.把配件裝入機箱;5.安裝操作系統。下面讓我們來詳細看一下具體情況。
1.選件。選件的時候說法很多,但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對配件了解不多的,小編建議盡量選擇品牌信譽好一些,質保時間長一些的產品。
2.檢查配件。一般來說三好街賣貨,都會在配件上貼自己公司的保修帖。大家要注意的是,貼保修貼之前要注意檢查配件是否是全新的。檢查的說法很多,小編建議仔細檢查每一個配件是否有外傷,是否有使用過的痕跡。(1)重要檢查CPU是否是原包,是否有打磨痕跡,是否有針腳斷或歪的問題。(2)內存條是否有打磨痕跡,內存條金手指是否劃痕較重,金手指是否歪斜。(3)主板封貼是否完好,板基是否完好。(4)顯卡檢查和內存條相似。(5)硬碟檢查和CPU類似,重要查看有無破損,有無劃傷。(6)光碟機是否完好,有無劃傷,是否干凈。(7)檢查顯示器是否干凈,是否有劃傷,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檢查顯示器有沒有被拆開過。只有在保證配件基本沒有外傷或明顯使用過的痕跡才可以安裝,否則可能導致多個部件損壞。再一方面檢查是為了確保配件是全新的,防止出問題的時候JS推卸責任。
3.點亮主板。雖然說是點亮主板,其實算是簡單的檢查系統是否能運行。首先把CPU插入主板上的CPU插槽。這里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用蠻力,CPU都有缺角,只要對好主板上的缺角就能把CPU輕輕的插到主板上。如果發現不能很輕松的插入,建議檢查後再次安裝,直到能輕松插入。CPU插入以後,就可以把壓桿按下,直到壓桿緊貼主板。接下來安裝CPU風扇。一般風扇都附帶了硅膠,在風扇底部塗層薄薄的硅膠即可。風扇安裝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特別是那些沒有金屬封頂的CPU。風扇夾子最好分別採用不同的方向扣在CPU插槽兩側。然後把風扇的電源線插到CPU插槽附近的三針電源介面上。至此CPU安裝圓滿完成。其次插入內存條。內存條介面設計的不對稱,只要對齊缺口就可以順利插入。插入以後,稍微用力壓一下內存條,主板上內存插槽的扣就會自動卡緊內存條。到此內存條圓滿安裝完成。接下來是顯卡的安裝。顯卡介面設計的也是不對稱的,同樣可以很輕松的插入。這里提醒大家注意別忘了有的顯卡需要外接電源。同樣很多主板在AGP槽上設計了扣,顯卡正確安裝以後,就會被主板卡的牢牢的。當然拔顯卡的時候就要注意千萬別把那卡顯卡的東東給弄斷了!然後把顯示器的介面插入顯卡。接下來需要把電源接到主板上。大家注意到主板上很寬很長的一般為白色的插槽就是用來接電源的。同樣這個介面設計了倒勾,安裝反了是插不進去的。主板上也只有這一個介面可以安裝電源。然後把四孔的電源介面插入主板上唯一對應的介面。到這里,電源的連接也基本完成。接下來找到POWER跳線(一般這個跳線設計在主板邊緣,不熟悉的朋友可以查看主板說明書,其實很好找,一般的主板都在跳線附近標出PWR SW字樣),用螺絲刀或者鑰匙短接一下兩個跳線柱,即可點亮主板。點亮後,系統會先顯示顯卡信息,然後BIOS顯示主板,CPU,內存的信息。大家可以對比BIOS顯示信息是否和自己的配置相同。如果發現不同之處,建議查閱主板說明書中有關跳線設定,然後更改。
在確認BIOS中信息和自己的配置一樣以後就可以把配件全部安裝到機箱內部了。再次短接上面提到的跳線,主板即可斷電。小心拆下顯卡和電源連接線即可。這時候沒有必要拆下CPU、風扇和內存。 答案補充 4.把配件裝入機箱。首先把光碟機和硬碟裝入機箱內部。光碟機安裝有時候需要拆掉機箱前面的金屬擋板和塑料擋板,有時候則不用拆,這要看機箱是如何設計的。一般來說不用拆塑料擋板的機箱,都需要把光碟機托盤的前蓋拆下來。拆這個東東需要給光碟機供電後彈出托盤才能進行,並且一般來說是比較費勁的,建議經驗少的朋友最好不要拆這個東東,防止出問題的時候沒辦法保修。從機箱前面把光碟機塞如機箱內,擰好兩側的螺釘即可。硬碟的安裝比較簡單,但是小編建議安裝前應該先設置好硬碟的跳線,一般來說把硬碟跳為主盤比較好一些。跳線設置完後,把硬碟放入機箱的3.5英寸架,擰好兩側的四個螺釘即可。如果需要安裝軟碟機,可以參考光碟機的安裝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