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體設備的性能是決定電腦優劣的關鍵因素。買電腦主要看CPU、顯卡、內存、硬碟等硬體的性能參數,電腦配置的好壞也取決於這些硬體性能參數;
2、CPU:這個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頻率越高、二級緩存越大,速度越快,現在的CPU有三級緩存、四級緩存等,都影響相應速度;
3、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於介面、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速度就越快;
4、硬碟:現在主流的筆記本產品都採用SSD+HDD,也就是一個容量相對較小的固態硬碟搭配一個容量較大的機械硬碟組合,建議選擇這種組合能夠提升系統運行的效率;
5、顯卡:如果對游戲或者是運行超大程序軟體如運行CAD,3DStudio、3DMAX等圖形軟體或者是視頻壓縮等,需要選擇獨立顯卡;一般而言核顯和MX系列的顯卡已經能夠滿足辦公使用的需要;
6、擴展性:建議選擇USB數量較多,擁有支持關機後充電功能USB口,還有USB-C等不同類型擴展介面的筆記本產品;
7、除了以上這些使用用途和准備的預算也很關鍵,盡量在預算允許的范圍內針對性的選擇,不要造成性能的浪費。
B. 怎麼選擇電腦配置 電腦配置怎麼選
1、中央處理器:筆記本的處理器沒有台式的性能高,筆記本處理器名稱後綴K代表能夠超頻,輕薄的筆記本後綴是U和Y,續航能力不錯,但是性能縮水,CPU名稱後的某某Ghz參數,指的是主頻,一般來說,主頻高的處理器,性能就更好。
2、內存RAM:內存包括了DDR3和DDR4,DDR4更好一些,不過需要硬體的支持。內存容量越大,電腦運行越快。就算開啟很多程序,也不會卡頓,買電腦時,盡量選擇64位操作系統的,運行內存更大。
3、電腦硬碟:硬碟有存儲器的功能,所有文件和系統本身都儲存在裡面,硬碟包括了機械和固態。機械硬碟用磁碟來存儲數據,固態硬碟用晶元來存儲數據。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非常快,而機械硬碟可以讓誤刪的文件恢復。
4、顯卡GPU:顯卡的作用是輸出顯示圖形,配合CPU來提升電腦的運行速度。顯卡越好,電腦越流暢。
5、主板:主板是電腦不能缺少的部分,它給電腦硬體提供了一個安裝平台,由於要與CPU對應,主板包括了Intel和AMD兩種。
C. 電腦配置怎麼選
新手如何買筆記本電腦呢:一、確定預算和需求,一切購買筆記本的前提都是圍繞預算去選擇的。1、3000以下低端 辦公用戶首選。2、3000-5000中端 商務用戶。3、5000以上,高配置體驗,游戲玩家。選購電腦時首先要明確用戶需求以及購買筆記本還是台式電腦,還有是購買品牌機還是組裝機。選擇電腦配置的重要指標還有顯卡性能。選擇電腦配置時,CPU、顯卡和內存是需要考慮的三大因素。除此之外,CPU散熱能力也可以考慮,至於硬碟大小,500G和1TB的差價很小,最好直接上單碟1TB的。電腦的電源也很重要,建議電源功率不要太小。台式電腦的 顯示器 ,從保護視力的角度出發,建議不要選擇18.5、20、21.5這幾個尺寸的。需要注意的是顯示器尺寸越大標準的解析度越高,對機器的配置的需求也越高。
D. 電腦配置怎麼選 台式電腦
買台式電腦怎麼選擇如下:
1、台式電腦的配置,根據不同的需求,主要可以考慮顯卡、硬碟、cpu。
2、cpu的主流品牌是Intel(英特爾),根據不同的需求有i3、i5、i7。數字越大,處理的性能也越強,價格也越高。對於只需要用文檔辦公,可以考慮i5以下,而如果是要做渲染工作或者用於打游戲,則需要高性能的cpu,應該選擇i5以上。
3、硬碟是儲存文件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需要處理大量的文件,則應該選擇硬碟容量較大的配置。
4、顯卡主要影響屏幕的刷新速度。顯卡功能越高,屏幕出現卡幀的情況就越不明顯。對於游戲、處理視頻的用戶來說,就應該選擇高性能的顯卡。
E. 怎麼選擇電腦配置
選擇電腦第一步:確定自己電腦的用途。許多用戶寫配置時既要求配置高又要求價格便宜,這幾乎是不現實的,電腦的配置也是一分錢一分貨,所以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來確定電腦的配置,這樣才能既不浪費錢又能滿足使用要求。
如果是家裡老一輩人用來上網的電腦,平常只看網頁和視頻,不玩游戲,那隻要入門級配置即可滿足,雙核CPU,集成顯卡,4G內存已搓搓有餘,預算2000左右即可完全滿足要求。
電腦的性能主要是看CPU、顯卡性能以及內存的大小,現在還加一個固態硬碟,如果你是要玩大型游戲,可查看這里的CPU天梯圖www.mydrivers.com/zhuanti/tianti/cpu和顯卡(GPU)天梯圖www.mydrivers.com/zhuanti/tianti/gpu,選擇自己想要的價位,或者根據游戲說明上的推薦配置來選擇,一般CPU和同價位的顯卡可以產生較高的性價比。因為不同的CPU針腳不同,所以能配的主板型號也不同,先選好CPU再選能用的主板。
內存一般來說是越大越好,標配8G,後期如果覺得不足可追加內存條,固態硬碟根據預算選擇大小,固態硬碟的讀取速度比傳統機械硬碟快的多,對電腦表現有很大提升,考慮到價格因素,最好是一塊固態硬碟加一塊機械硬碟,一般將系統和常用軟體裝在固態硬碟中,視頻、照片等文件放在機械硬碟中。
1. CPU ,這個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三級緩存,核心數量。頻率越高、二級緩存越大,三級緩存越大,核心越多。速度越快的CPU只有三級緩存影響相應速度。
2. 內存 ,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於介面、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介面,如:SDRAM133,DDR333,DDR2-533,DDR2-800,DDR3-1333、DDR3-1600、DDR4-2133),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而處理數據的速度主要看內存屬於哪種類型(如DDR就沒有DDR3處理得快)。
3. 主板 ,主要還是處理晶元,如:筆記本i965比i945晶元處理能力更強,i945比i910晶元在處理數據的能力又更強些,依此類推。
4. 硬碟 ,硬碟分為固態硬碟(SSD)、機械硬碟(HDD)、混合硬碟(SSHD),固態硬碟速度最快,混合硬碟次之,機械硬碟最差。越大的硬碟存的文件就多,(如存放電影,音樂等)首先硬碟的數據讀取與寫入的速度和硬碟的轉速(分:高速硬碟和低速硬碟,高速硬碟一般用在大型伺服器中,如:10000轉,15000轉;低速硬碟用在一般電腦中,包括筆記本電腦),台式機電腦一般用7200轉,筆記本電腦一般用5400轉,這主要是考慮到高速硬碟在筆記本電腦中由於電腦移動振動意外刮傷硬碟碟片以及功耗和散熱原因。
1. 操作系統 :簡單舉個例子說明一下:電腦的同等配置,運行原版Windows 98肯定比運行原版Windows XP要快,而原版XP肯定又比運行原版的Windows Vista速度要快,最後就是原版Windows Vista運行速度比最新出的原版Windows 7速度要快,以此類推。這就說明,同等配置情況下,軟體佔用的系統資源越大,速度越慢,反之越快。還有,英文原版的操作系統運行英文版程序比運行中文版的程序穩定性及速度都是有關系的。所以,這里特別強調是原版的系統,也就是沒有精簡過的系統。同理,精簡過的Windows XP一般來說,會比原版的`XP速度快些,因為精簡掉一些不常用的程序,佔用的系統資源少了,所以速度有明顯提升。WIN7系統以它的超穩定性的優點正在迅速普及,而且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了xp系統。(附:XP是微軟於2001年4月推出的操作系統!微軟承諾將把對XP的支持時間延長13年,也就是2014年4月!2014年4月8日以後,微軟將停止針對該系統的補丁!用戶依然可以使用該系統,但是該系統的安全性就得不到充足的保障了。並且隨著微軟停止針對該系統推出補丁,以後很多新開發的軟體將不再考慮和該系統的兼容性了,也就說此後很多新軟體將無法在XP上正常的安裝使用了!)
2. 軟體 (包括硬體)都可以適當優化,以適合使用者,如:一般辦公文員,配置一般的電腦,裝個精簡版的XP和精簡版的Office 2003就足以應付日常使用了。但如果是圖形設計人員,就需要專業的配置,尤其對顯卡的要求,所以,升級軟體:MicrosoftDirectX 9.0或以上版本是很有必要的。
F. 買電腦主要看哪些配置 該怎麼選擇
1、選配電腦第一步,我們要明確自己買電腦是幹嘛的?是工作、學習還是游戲?是玩大型3D游戲,還是普通的游戲,這樣我們才開始看配置。
2、確認電腦的功能以後,我們要看的第一個配置是「組裝還是品牌」,這個很多小夥伴都不明白,看配置,還分組裝和品牌?這當然是要分的,比如我們買電腦是用來工作的,那麼售後相對完善的品牌機就更好一點,自己用當然是組裝機更實惠。
3、接著看什麼呢?玩大型游戲我們先看顯卡,顯卡怎麼看?N卡看後綴比如GTX980,和GTX1050,哪個好呢?980的卡好。那麼A卡呢?A卡基本看數字,越大越好...實在搞不明白可以看下面的顯卡天梯圖,當然越好越貴。
4、接下來看CPU,也就是處理器,一般情況下I5的處理器可以勝任大部分的工作、游戲和娛樂,所以不是非常有必要升級至I7處理器(大型數據處理除外),而amd的處理相對來說就會便宜很多,性能相差不大,但認可度相對較低。
5、接下來看內存,由於目前內存的價格仍然居高不下,所以我們得放大眼睛,看一看內存是單條還是雙條,看著都是8個內存,結果可能是2個4G卡湊的,當我們想要升級內存時就會造成更多的花費。。
6、然後看硬碟,硬碟分SSD和機械硬碟,目前SSD硬碟基本都是新盤,貓膩較少,最主要看機械硬碟,機械硬碟是有轉速的7200和5400的價格可不一樣,我們要看一下,別被忽悠了。
7、看一下電源!尤其是台式機,好的電源可以讓電腦長壽,而劣質電源由於供電不穩會加快各個配件的老化。所以好一點,功率大一點的電源是必不可少的。
8、最後說一下主板,一般考慮主板問題的都是台式機,如果我們希望後期可以升級電腦,增加配置,那麼推薦一塊大板,而如果外置硬體不是那麼的多,一個小板足以,這里尤其要注意,買主板盡量買新板,不要買舊板,越新的板(向後)兼容性越高。
G. 購買電腦如何選擇配置
1、線下購買。如果在心裡沒數的情況下可以先去線下商店,比如電腦城,或品牌店去試試,先不定金額,電腦硬體這方面,除了蘋果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一分錢一分貨,然後根據自己的需求,對部分無用的配置進行刪減,或者退而求其次,部分硬體選一個近兩年比較熱門的型號,從中篩選品牌,以及電腦類型,如上網本,游戲本等,再者就是顏色,樣式。
如果你學習能力比較強,在銷售對你一通介紹後有個清晰的認識,你就可以再通過線上比,比如某東,除非品牌機,其他機器差額都不會超過500。然後根據線下的報價,自己心裡比較,哪種方式更適合你。還有如果你是電腦小白,完全不懂電腦硬體的,還是盡量選擇線下購買,因為後期售後更方便,有問題拿到店裡也能第一時間解決。
2、線上購買。前面也說了線上購買可以當做一個對比方式,對於精通市場行情的人來說,一個品牌同一時間段會出多個不同配置的同一型號的電腦,比如其他配置一樣的情況下,屏幕解析度不同,內存大小不同,硬碟大小轉數不同,cpu不同,都是影響其差異的原因。
拿筆記本來說,懂電腦的會在金額最低的基礎上選擇最高配置,比如在i5,i7上,在屏幕解析度上,這種後期不能通過升級的,然而內存和硬碟都可以升級,並且後期購買價也比機器選配低,所以這部分可以節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