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編程對電腦的配置要求不高,2000元以內配置的台式電腦基本就行。
編程是編定程序的中文簡稱,就是讓計算機代碼解決某個問題,對某個計算體系規定一定的運算方式,使計算體系按照該計算方式運行,並最終得到相應結果的過程。
機器語言:
在計算機系統中,一條機器指令規定了計算機系統的一個特定動作。一個系列的計算機在硬體設計製造時就用了若干指令規定了該系列計算機能夠進行的基本操作,這些指令一起構成了該系列計算機的指令系統。
在計算機應用的初期,程序員使用機器的指令系統來編寫計算機應用程序,這種程序稱為機器語言程序。使用機器語言編寫的程序,由於每條指令都對應計算機一個特定的基本動作,所以程序佔用內存少、執行效率高。
⑵ 程序員裝備一套詳細解釋需要哪些設備
好的座椅、機械鍵盤、滑鼠、蘋果辦公、有逼格的咖啡杯、三屏模式。
詳細解釋如下:
很多程序員調侃需要一本《頸椎康復指南》。如果程序員頸椎出現問題,一般是座椅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好一點的座椅一般是不會這樣的。
對於一個程序員來說,用機械鍵盤打字編程真心是一種享受。不少的程序員每天一千行的代碼量,用上機械鍵盤,簡直是快到不行。
程序員編程沒有用滑鼠的,一直被歸於裝X系列。但是,確實有些人能做到不用滑鼠就可以編程。滑鼠跟機械鍵盤搭配才能最高效率編程。
序員崇尚極簡主義,他們的觀念是越簡單越好。蘋果正好符合。
不少的程序員都是咖啡小王子,就算是喝咖啡杯,也要喝出自己的個性。印有編程語言logo,直接告訴你是拜在哪個祖師爺門下。
程序員當然需要CPU夠快的電腦,同時還要開啟三屏模式,最理想的狀態就是,一個豎屏放代碼,一個橫屏調試,一個主屏幕,這樣就不怎麼需要窗口切換。
⑶ 做編程需要什麼配置的電腦
在學校學習編程如C++,java等所用計算機配置intel i5以上+SSD硬碟+GTX1030獨顯(編程學習對顯卡沒要求,可做影音娛樂)+8GB DDR4內存就夠了。如果搞游戲編程開發,大型應用程序開發,計算機配置建議用到intel i7以上的8核CPU+16GB DDR4內存+GTX2060以上顯卡,如此配置在游戲編譯時將達到如虎添翼,如日中天之效果。
對於大多數程序員來說,一般選擇電腦的順序就是:CPU>內存>硬碟>顯卡,因為在做一個項目的時候,經常需要多線程處理,CPU是背後的動力支撐,內存的話能夠保證容納更多程序運行。
編程是編定程序的中文簡稱,就是讓計算機代碼解決某個問題,對某個計算體系規定一定的運算方式,使計算體系按照該計算方式運行,並最終得到相應結果的過程。
為了使計算機能夠理解人的意圖,人類就必須將需解決的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通過計算機能夠理解的形式告訴計算機,使得計算機能夠根據人的指令一步一步去工作,完成某種特定的任務。這種人和計算體系之間交流的過程就是編程。
編程:設計具備邏輯流動作用的一種「可控體系」註:編程不一定是針對計算機程序而言的,針對具備邏輯計算力的體系,都可以算編程。
⑷ 程序員的電腦需要什麼樣的配置
程序員的電腦需要的配置:
1.適合的系統:Windows系的用Windows,Linux系的用Linux或者Mac。總之要和自己的需求一致,別給自己找到麻煩。
2.舒服的交互硬體。4k屏用不用的到不好說但是一個27寸以上的顯示器人人都喜歡。雙顯很有用,三顯不好說。因為我們總要開各種資料/網頁,IDE,命令行編輯器什麼的,小顯示器你就慢慢惡心吧。機械鍵盤或者hhkb請上一個。
3.內存要大,CPU要快,硬碟要SSD。開一堆網頁,開IDE都是很占資源的。編譯的速度影響工作效率與心情。
4.通暢的網路環境。
5.其他配置根據不同的需求而定。比如跑GPU的,圖形開發的顯卡要給力一些。經常出差的還要配個輕便續航強的筆記本。
⑸ 適合程序員的電腦有哪些
除了做winform開發的,都建議用macbook pro,另外新出的a1晶元不推薦買。經常移動辦公買13寸,固定辦公建議15寸加外接屏。硬碟512以上,小了不夠用
原因:
適合程序員的電腦有哪些?
很明顯越貴的電腦不一定適合程序員,對於開發來說中高級配置就能基本滿足寫代碼,開發操作。
我們可以看cpu 和顯卡天梯圖。
中等性能即可滿足程序員基本要求,低性能配置勉強可以支持開發,但對效率要求不高。
cpu和顯卡越高自然配置就越好,毋庸置疑。購買電腦可以參考以上配置。
我的配置貼圖給大家參考: 宏碁(Acer)暗影騎士·擎筆記本電腦 15.6英寸144Hz電競屏512G硬碟高色域 游戲 本獨立顯卡 i7-10750H-16G-3060-6G顯卡
我的電腦性能相對來說性能還是不錯的,基於 游戲 本做軟體開發,自然比超薄辦公本配置高很多,也快很多,我的開發軟體服務多用,機器也不存在卡頓。輕薄筆記本最大的優勢是輕巧便捷,簡單辦公軟體使用如魚得水,筆記本散熱自然沒有台式機好。
運行內存可以加到32g,開發效率還是挺高的。
硬體開發相對吃內存高一點,軟體開發相對對運行內存要求高一點,不同的場景選擇合適的電腦配置,並不是電腦越貴性能就越好,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綜合考慮電腦的配置是由電腦的cpu和顯卡和電腦的操作系統來決定,合理的搭配才能讓電腦發揮最大的性能和優勢。
1、聯想ThinkPad X1
看看這個,覺得酷,顯示屏都可以平躺,現在很少有筆記本的顯示器可以平躺的,這個機器既有觸控,又有小紅點滑鼠,鍵盤手感超級好,勝過小米筆記本2倍以上。
2、MacBook Air 2020
這款機器,可以說是2020年最火的了,在蘋果筆記本下面編程那是剛剛的,鍵盤手感無人能及,屏幕清晰度打敗99%的筆記本,CPU晶元更是超越了英特爾,隨著筆記本的發布,各大軟體開發商盡相適配自己的軟體,無論是vmware還是docker,無論是vscode還是elicpise。
3、華為mateBook
國產的驕傲,觸控全面屏+多彩外殼+全身壓力觸控板,鍵盤手感應該也不錯。
4、宏碁暗影騎士·擎 英特爾酷睿i5 144hz
如果長時間使用,還是建議搞個大屏幕、散熱好的筆記本,就像這款 游戲 本,編程完了玩 游戲 ,24小時連軸轉和大熱天連軸轉也覺得沒有壓力。
5、微軟Surface Laptop 3 超輕薄觸控筆記本電腦
如果對微軟有信仰,微軟的筆記本也不錯,至少穩步發展了3代了,專為windows原廠定製,規格比肩蘋果。
當然是台式機,主機mac 顯示器27以上,鍵盤1000以上的機械鍵盤,別提筆記本,那麼小的屏和鍵盤,笑死人了。
越爛的電腦開發出程序越好,逼的程序員寫好代碼
這個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選擇,電腦的性能可以參考下魯大師的檢測數據。
入行7年,現在一直用mac pro 習慣了。程序員用啥電腦都差不多,windows相對經濟實惠且具備一些 娛樂 性,,linux太過專業,mac 可以介於兩者之間。如果你不需要 娛樂 性能,且經濟情況允許,建議還是用mac。沒有最好,只有更適合,選擇自己喜歡的就行。
⑹ 程序員對電腦的CPU要求高還是內存高
程序員對電腦內存的要求高於CPU,因為在普遍應用環境下,CPU的性能處於過剩的狀態,而內存8G還沒有完全普及,所以需要優先提升內存容量。
程序員的開發工作一般是分工完成的,所以一個程序員負責的內容對硬體要求並不高。復雜的程序代碼不是很多,對速度追求也不是很高,通用的CPU就可以了。
大型程序的話就得考慮CPU指令集的豐富程度了,復雜指令的效率比較高,可以減少代碼執行時間。內存選擇越大越好,要配合操作系統的定址范圍和管理方式。
⑺ 編程要用什麼電腦配置
如果你只是一個程序員的話,沒必要買這么高的配置的電腦,
因為一個程序員用不了這么高配置的電腦,畢竟一個程序員所用的電腦性能要求並不高,
如果你是開公司的話,用這樣的電腦配置還不錯,
畢竟這個電腦配置可以搭一個伺服器來使用了,同時四五個程序員用它來進行軟體編譯都沒有問題,
如果只是做編程用的話,用這種電腦簡直是浪費,畢竟一個人根本就用不完這種電腦的性能,而且硬派空間也有太大的浪費了,
幾個程序最大才幾百兆,你要做多少個外賬的程序才能佔用這么大的空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