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筆記本電腦指南
如何選筆記本電腦指南,對於一名學生黨來說,如何選購一款好的筆記本電腦是一件很頭疼的問題,所以選購筆記本時經常無從下手,那以下是關於如何選筆記本電腦指南。
1、筆記本的選購,一般從CPU、顯卡、內存、硬碟、續航、便攜、屏幕等考量;
2、CPU、顯卡、內存對筆記本電腦的整體性能影響最大,大型游戲、視頻剪輯、3D渲染設計等需求都需要高的配置,CPU和顯卡可以分別參考筆記本CPU天梯圖以及顯卡天梯圖的產品排序,在自己的預算范圍內選擇性能最佳的配置,內存方面則建議有以上需求的首選16GB以上的配置;
3、硬碟方面,一般有三類配置,純固態、固態加機械混合、純機械。固態硬碟具備輕便、速度快的特點,可以提供高速的讀取及寫入速度,尤其在大型程序的載入方面可以極大提高工作效率,且固態硬碟在筆記本移動過程中不怕因為抖動而損壞數據。但固態硬碟的價格遠高於機械鍵盤,如果預算有限可以考慮固態加機械組合的硬碟配置;
4、續航、便攜性則是經常移動辦公的用戶需要重點考慮的,電池容量、CPU的功耗都對續航有很大影響,如果無需經常開啟大型應用,對續航有重點需求的用戶,除了選擇電池容量大的產品外,低功耗的CPU、固態硬碟、良好的散熱都是提高筆記本續航的影響因素;
5、屏幕則是設計師、游戲玩家需要考慮的重點,除了解析度外,設計師用戶對於屏幕的色域(盡量選擇覆蓋98%-100%sRGB覆蓋的色域)、色深(色深位數會用諸如6bit、8bit、10bit表示,色深越高色彩過渡越自然)、色准(一般首選△E小於等於2的)都有著高的要求,而高刷新率(如144Hz)則是許多電競游戲玩家需要的,可以帶來更流程的游戲畫面體驗,當然這需要配合顯卡性能的支持。
總而言之,在選購筆記本時可以設定一個預算范圍,在預算范圍內挑選大品牌、再從大品牌中選擇符合自己使用需求配置的`產品,如果預算不是問題可以一步到位選擇當前旗艦配置,對於更新換代迅速的筆記本來說旗艦配置也可以在更長的時間不被淘汰。
1、明確用途和預算
購買筆記本電腦之前,先要明確自己的用途,再結合自己的預算來選購筆記本。
用途
首先需要明確自己的用途,所購買的筆記本到底是做什麼用?舉個例子,如果是玩游戲,無疑是需要游戲本,因為游戲本在CPU性能、顯卡性能以及散熱性能更好,當然售價自然會貴點,一般建議5千元起步。當然還是平時只是簡單的上網、輕辦公、上網課、看視頻等,這樣的要求無疑對電腦配置要求不高,所以通常我們選擇輕薄本就可以了,一般兩三千起步。
預算
預算其實很重要,誰都知道越貴的筆記本性能越好,如果預算不足,例如只有兩三千元預算,想要選購一款性能尚可的游戲本完全不現實的,心中幻想著各種好配置,都是過眼雲煙。
2、藉助電商平台選擇筆記本
大家明確了自己的預算和用途之後,我們可以藉助電商平台來選購筆記本,只是藉助平台選購,並非讓您直接在上面購買。例如京東,我們打開京東之後,搜索「筆記本」可以搜索到不同品牌不同價位以及不同配置的筆記本,不過筆記本是一個大類目,我們可以進一步細化類目
例如輕薄本、游戲本、輕薄游戲本等,後面我們會對這三種類型的筆記本做詳細介紹,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舉個例子,我們想要一款玩游戲的筆記本,我們搜索「游戲本」,也就搜索到各式各樣並針對游戲玩家的游戲本,如下圖所示。
藉助電商平台選擇筆記本
針對自己的預算來進行進一步的篩選,例如我們購買一款游戲本,所承受的預算在6000-7000元,我們在價位框中分別填入6000-7000,點擊確定,這時候筆記本將為您推薦6000-7000元價位的筆記本,相當於縮小了選購的范圍。
筆記本價位
如果對筆記本有一定的有要求,我們還可以繼續進一步來篩選,例如游戲本主流的屏幕都是15、6英寸,大多數人選購的都是這個尺寸,但是有些人覺得還需要屏幕更大一些,我們在屏幕尺寸可以選擇17、3英寸
我們就可以17、3英寸,如果對CPU和顯卡有一定的要求,我們在高級選項將處理器或者顯卡等硬體進行點擊進行一步篩選,這樣選擇起來更方便,相當於剔除了不想要的。
大家需要記住一點的是,筆記本屏幕、CPU、顯卡一定要慎重考慮,這個後期一般無法升級,即使可以升級,散熱也可能壓不住,所以升級重要硬體很少的,而內存、硬碟,後期可以升級的,一般筆記本都預留了升級空間。
筆記本選購
如果有自己心儀的品牌,例如知名的聯想、惠普、戴爾、華碩、外星人等等品牌,我們可以點擊品牌進行再一次的篩選,那麼可選范圍更少了,也更容易大家選購心儀的筆記本。
筆記本品牌
以上只是一個選購筆記本的思路,適合廣大小白新手,筆記本這玩意說實話比較固定,外觀和配置比較死,無法與DIY電腦自由度相比,所以大家一定要懂得取捨,一台筆記本不可能所有方面都令你滿意,畢竟眾口難調,完全滿足所有消費者幾乎沒有。
二、筆記本分類
筆記本電腦可以劃分為輕薄本、游戲本、全能本(輕薄性能本),它們之間的區別如下。
1、輕薄本(包括超極本)
輕薄本更注重於便攜性和外觀,因為該類型筆記本重量比較輕,所以更方便攜帶,適合經常外出的商務人群,在校大學生等,但是輕薄本不適合玩游戲使用。輕薄本主要優點是輕薄,所以相比游戲本的便攜性更佳,顏值高,電池續航能力更好,而缺點就是硬體性能有所縮水,例如CPU基本都是低電壓的,一般CPU型號以U後綴,甚至是Y後綴超低電壓處理器
TDP功耗較低,但性能要弱於標壓CPU,通常是單風扇單熱管,甚至是超低電壓處理器的無風扇,低噪音。通常輕薄本不帶獨立顯卡,只有集成顯卡,或者只搭配了比較入門的獨顯,例如MX150、MX250獨顯。
例如蘋果的MACBook、聯想的小新、華為的MateBook、HP的戰66、戴爾的靈越。
輕薄本
2、游戲本
游戲本追求的是性能,電腦配置相對比較好,尤其是獨立顯卡性能,由於為了提供筆記本更好的散熱條件,所以比較厚重,重量普遍3KG以上,厚度普遍在25MM以上,續航能力較差,通常小於3個小時,一般都有配備強力散熱風扇,通常是雙風扇多熱管,所以開機的時候聲音會有點大。游戲本一般CPU都是高電壓的,通常是intel酷睿i5以及以上
CPU通常搭配是標壓CPU,通常CPU型號以H後綴,甚至是可以更換的台式機處理器,顯卡基本配備主流或者高性能獨立顯卡,性能定位基本是GTX1050及以上。
例如聯想的拯救者、HP的暗影精靈、華碩的飛行堡壘,這些都屬於游戲本。
游戲本
3、全能本(輕薄性能本)
輕薄性能本既輕薄又有游戲性能,屬於輕薄本和游戲本的折中結合體,體積、重量基本看齊輕薄本,而配置看齊是游戲本,筆記本重量一般在3KG以內,厚度一般在20~25mm之間,續航能力通常在3-5小時左右,不過由於筆記本輕薄了,會導致散熱比較不理想,所以在游戲體驗上相比專業游戲本差很遠,所以更適合平面設計、視頻剪輯等人群。
例如戴爾的XPS,機械革 命的Z2、雷蛇的靈刃、ROG的冰刃等。
筆記本硬體科普
1、筆記本CPU
目前CPU市場上,主要分為intel和AMD,在筆記本領域中intel是主流首選,在intel酷睿系列處理器中可以劃分幾個等級,intel酷睿i3、i5、i7、i9系列,其中i3定位中低端,i5定位中端、i7定位高端、i9定位旗艦發燒級別,筆記本個人建議CPU最低不低於酷睿i3,按性能可以排序是i9>i7>i5>i3,不過這並不是絕對的,還需要看是第幾代處理器以及CPU型號後綴字母。
intel常見CPU型號後綴(筆記本):
intel CPU常見的CPU型號後綴字母很多,例如M、MQ、HQ、H、Y、U,其中M後綴代表的是移動版,Q代表是真四核心,H代表是BGA封裝(不可拆卸),Y代表是超低壓處理器,U代表是低電壓。不過第八代酷睿開始及新一代CPU型號後綴字母只有U和H,U代表是低壓版處理器,而H是高壓版處理器,舉個例子,同樣是同代i5,型號後綴U相比後綴H在性能方面縮減不少。
U:低壓處理器,性能弱些但功耗低,一般用於輕薄本;
H:標壓處理器,性能強,一般用於游戲本;
AMD常見CPU型號後綴(筆記本):
AMD CPU型號後綴字母現在與intel相似,也是H標壓版、U代表低壓版,AMD銳龍系列的定位與酷睿也有點相似,常見的是銳龍R3、R5、R7系列,分別對標intel家的酷睿i3、i5、i7系列,按性能可以排序是R7>R5>R3。
2、筆記本顯卡
目前顯卡分別分為核顯和獨立顯卡,現在的核顯就是以前的集成顯卡,只不過核顯是集成在CPU內部的,過去的集成顯卡是集成在主板上的,當然核心顯卡也可以稱之為「集成顯卡」。
獨立顯卡主要是NVIDIA(英偉達)和AMD,也就是俗稱的N卡和A卡,在筆記本領域建議首選NVDIA,無論是功耗、發熱量、優化都強於AMD獨顯,個人建議不要考慮AMD獨顯。而核心顯卡,由於現在核顯都是CPU內置的
核顯基本是intel核顯(intel處理器內置)和AMD核顯(AMD處理器內置),所以無論是intel核顯還是AMD核顯,核顯可滿足基礎畫面需求,對於大型游戲高精細畫面就必須上獨立顯卡。
現在筆記本NVIDIA顯卡大多數型號與台式機相似,N卡9代以及之後與台式機顯卡性能上也相差不大了,不像早起的移動版顯卡有M、MAX-Q後綴(移動版),與台式機同型號有一定的性能差距。NVDIA顯卡一般以GT或者GTX型號前綴,GT定位的是入門顯卡,而GTX是高性能版,GTX代表是高性能版,RTX代表有光線追蹤技術的更高性能版
目前NVIDIA分別為16系列和20系列,20系列相比16系列定位更高端一些,舉個例子,GTX1650顯卡,16就是16系列,顯卡型號第三個數字代表性能,數字越大代表性能越高,例如GTX1650和GTX1660Ti,無疑是GTX1660Ti性能更好
Ti代表加強版,而RTX2060是20系列,雖然第三個數字與GTX1660Ti均為6,但是性能相比GTX1660Ti性能肯定更高,並支持光線追蹤技術,對於顯卡性能高低,大家可以參考顯卡天梯圖來判斷好壞。
3、筆記本屏幕
目前屏幕尺寸眾多,常見的有13、3英寸、14英寸、15、6英寸、17、3英寸幾種,輕薄本基本是13、3和14英寸為主流,而游戲本主流屏幕尺寸為15、6英寸。筆記本屏幕主要分為兩大類,IPS屏和TN屏,IPS屏在色彩還原表現上更鮮艷真實,說白點就是色彩好,並在具備可視角度大等優勢,而TN屏色彩還原表現差,但是響應時間小,目前主流更建議IPS屏幕。
色域
對屏幕顏色注重的,主要看色域,色域代表屏幕所能顯示的色彩范圍,就以筆記本屏幕最常見的色域來說,45%NTSC、72%NTSC以及100%sRGB,低端產品色域一般為45%NTSC,高色域是72%NTSC或者100%sRGB,100%sRGB的覆蓋面積近似於72%NTSC,兩者約等於。
解析度
而目前屏幕主流解析度為1920*1080,而低端筆記本屏幕解析度有1366*768,還有更高解析度為2K(2560*1440解析度,也有標注2、5K),4K(3840*2160解析度),解析度越大說明顯示器可顯示的像素點越多
那麼畫面就越精細,除非對屏幕解析度有特別要求,否則不建議選2K或4K屏,因為解析度越高,對硬體要求也越高。通常對於筆記本屏幕來說,1920*1080的完全足夠了。屏幕比例主流有16:10、16:9,還有更適合生產力工作的3:2比例,屏幕更顯得方正。
高刷新率
一般來說,普通的屏幕刷新率基本是60hz,高刷新率一般指的是120Hz及以上的刷新率,例如120Hz、144Hz,目前主流高刷新率為144Hz,高刷新率屏幕通常採用在游戲本上的,適合FPS電競游戲,對日常使用也是沒有任何效果的,相同配置情況下,高刷新率屏幕無疑更貴,為玩家在FPS游戲時提供更好流暢絲滑感受,角色虛影會更少,減少人物快速轉角拖影,畫面更連貫等優勢。
4、筆記本內存
如今,主流內存基本是8G DDR4內存,內存頻率的話主流是2400和2666MHz,如果一款筆記本的內存容量為8GB,如果想要升級可以購買一根升級,升級的內存切記,品牌一定要購買金士頓、威剛、鎂光、芝奇之類的,如果低於市場價格的雜牌內存,多數都是採用了不良內存顆粒,穩定性,兼容性、售後都難說,經常出問題就麻煩了。
5、筆記本硬碟
如今筆記本、台式機大多數都是首先固態硬碟了,差不多價位的情況下,固態硬碟雖然速度快,但是容量普遍小,一般單固態主流256GB起步,而反之機械雖然容量大,一般1TB起步,但是速度慢。
硬碟基本分為三種形式,單固態、單機械、固態+機械雙硬碟搭配,硬碟一定要首選固態硬碟,最好可以是M、2 NVMe協議的,讀寫速度更快一些。對於目前來說個人不要單機械硬碟,其它硬體再好,也被機械硬碟拖後腿了,所以目前的機械硬碟最好作為存儲副盤,當然硬碟後期基本都是可以升級的。
四、筆記本外殼材質
筆記本的外殼,決定的是一款筆記本的外觀做工品質,一般外殼常見的是合金材質、ABS材質、聚碳酸酯、碳纖維材質等,合金材質可以分為鋁鎂合金和鈦合金,排名分別是鈦合金>鋁鎂合金>碳纖維材質>聚碳酸酯>ABS材質
合金類外殼具有堅固、抗摔、散熱好、質量輕等優點,但價格較高,碳纖維材質外觀跟塑料類似,但也擁有合金材質的優點,成本僅次於合金材質產品。而聚碳酸酯和ABS材質都是比較普通的工程塑料,成本低,韌性較好,但硬度不足,而且散熱效果較差。
五、筆記本散熱
筆記本散熱幾乎是通病,一般輕薄本採用的都是低功耗的CPU,配備都是集成顯卡或者十分入門的獨顯,散熱一般不會太大。但是游戲本的散熱一定要注意,因為CPU和顯卡是兩大發熱大戶,尤其是滿載或者玩游戲大作的時候,如果筆記本做的散熱不到位的話,那麼CPU和顯卡會自動降頻,導致了性能大幅度的下降,原本不卡的電腦,也導致了電腦運行卡頓、游戲卡頓等。
❷ 買電腦怎麼選擇配置
無論買台式電腦還是筆記本電腦,電腦的主要配置都離不開重要的幾大神器:CPU、顯卡、硬碟、內存條,以及電腦液晶顯示器。性能好的電腦無論玩游戲,看大片,辦公都是不二利器,怎麼買一台心儀的電腦呢。
一、先從主機說起。主機機箱裡面的幾樣大件不得不說,機箱、主板、CPU、顯卡、硬碟、內存條、電源。這些東西都是最值錢的東西,尤其是主板、CPU、顯卡。如果自己DIY配置電腦,那一般需要選擇一個好的主板。
可擴展性比較強,可以應付未來2、3年內主流的配置,如果是游戲達人,那麼顯卡必須選擇一個性能穩定、良好的。機箱選擇一個散熱性能好的。如果您購買的是品牌電腦則不需要考慮太多因數,因為設計產品前,這些品牌電腦都是經過測試後才投放市場的。
買品牌電腦只需要考慮,性能是否穩定,售後是否好,性價比是否高,硬體參數怎麼樣等等。
二、怎麼看電腦配置。打開我的「計算機」->「系統屬性」->「設備管理器」。下面彈出的窗口會顯示電腦的配置。我們主要看CPU、硬碟、顯卡、內存條就OK了。
三、最詳細最快的看電腦配置參數。打開熱鍵「windows+R」,會彈出開始運行菜單,在欄目上輸入「dxdiag」,電腦所有參數配置都能顯示出來。CPU主要看顯示的頻率,目前主流i3、i5、i7,頻率越大表示硬體參數越好,價錢就會貴些。
硬碟目前相對比較便宜,一般參數主要看硬碟的容量大小,跟轉數。一般硬碟轉數為5400/s、7200/s,當然7200/s肯定比5400/s好,價格也貴點。
內存條現在也相對便宜,一般都是2g、4g以上,如果需要更大的內存,可以自己買根同型號的內存條插上去就行了。
四、推薦魯大師查看電腦參數。如果您覺得買電腦的時候攜帶一個U盤不方便,用上面2個辦法也就夠了,如果不介意多帶一個U盤,那麼推薦使用魯大師查看電腦參數,魯大師測出來的數據還是比較詳細可觀的。U盤下載魯大師執行文件。
比如來到電腦城看中了一款電腦,直接把魯大師安裝上去,然後打開魯大師。裡面會有很詳細很完善的電腦配置信息,一目瞭然!強烈推薦一個很不錯的功能,魯大師能測試出該電腦用了多久,也就是能測出硬碟運行了多久。
如果是一台嶄新的電腦,硬碟運行時間不能超過30個小時,因為從出廠檢測、檢測硬體、安裝電腦系統的時間大概需要這么久,如果超過50個小時,強烈建議老闆換一台全新的電腦給您,硬碟運行超過50個小時不是樣機就是舊電腦改裝的。
或者是返修過的電腦。為了小心謹慎起見,您一定要查看這個硬碟運行過多長時間,一般幾個小時或者到30個小時之內才算正常。有些電腦出廠檢測比較久,一般也在50個小時以內。點擊魯大師左側欄目「硬碟信息」。
右邊欄目上會出現該硬碟的型號、轉速、用過了多少次、用過了多少時間。
五、如何看顯卡配置參數。顯卡有三個參數很重要,一個是顯存位寬,一個是顯存大小,一個是顯卡頻率。顯存位寬一般為:64位、128位、256位、512位寬,當然位寬越大性能越好。顯存大小一般為512g。
1024g、2048g,數據越大顯卡性能越好,下該顯卡顯存為2g。顯卡頻率是與GPU交換數據的速度,也可以說是處理圖像數據的速度,頻率大的當然好。目前市場主流為A卡和N卡,A卡的晶元廠商為ATI。
N卡指的是晶元廠商為NVIDIA。測試顯卡性能的好壞是一個比較專業的話題,一般的測試軟體有:GPU-Z,魯大師,3Dmark等軟體。建議讀者買顯卡前多關注各大型網站評測顯卡的相關數據跟信息。
❸ 買筆記本電腦怎麼選擇 如何選筆記本電腦配置
對於剛進大學的大一新生,選購一台適合自己的電腦當然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啦,因為一般情況下我們大學期間是不會換電腦了。那麼如何選購一台合適自己的電腦呢?
1、先確定自己是否要經常帶著筆記本出門,如果不需要,那麼在整機的重量方面就可以忽略不計了,否則建議在保證筆記本符合自己對其硬體要求的前提下,選購一款重量輕一點的
2、關於續航方面,如果要經常斷電使用,那麼在電池容量方面,肯定要選購大一點的,否則會給你帶來很大的困擾
3、筆記本周圍的各種插口是最容易讓人忽略的,比如USB3.0、雷電3、type-C...等等,所以一定要根據自己的使用需要進行購買
4、別輕易被奸商忽悠:很多朋友在網上選好了自己心儀的筆記本型號,但是去實體店買的時候,卻被賣家告知斷貨了,然後賣家就會給您推薦別的型號,接著各種忽悠說比你選的CPU好,內存大之類的話,請千萬別信,因為商人是無利不起早的,他們這是在處理壓倉底的貨呢。
5、關於筆記本的厚度、尺寸、顏色我就不做解釋了,一定要在保證硬體配置能達到自己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再考慮這些,否則即使再漂亮,咱們買了卻用著卡頓,這就尷尬了。
6、檢查硬碟的通電次數、使用時間:HD Tune、魯大師都可以檢測,新筆記本硬碟的通電次數一般在5次左右,這是廠家測試筆記本時造成的,屬於正常現象!
現在的 Intel Core 系列處理器,都內置了名為 Intel HD Graphics 或 Intel Iris Graphics 的圖形處理器(GPU)。普遍愈高性能的 Intel 處理器,都會配備高性能的圖形處理器,但即使 Core i5-7200U 和 Core i7-7500U 所內置的 Intel HD Graphics 620 圖形處理器,圖像性能普遍也只可應付 720p(1,280 x 720 pixels)畫質的游戲。
想有更好的游戲效果,建議選擇配備 GTX 1050/1050 Ti/1060 等獨立顯卡的筆記本電腦。以這些獨立顯卡運行 1,080p 畫質的游戲時,流暢度表現比較好。其中GTX 1060 獨顯,可以在1080p 高畫質的條件下,以 60FPS 運行大部3D游戲。
至於圖像性能比較強的 GTX 1070/1080 獨顯,運行高畫質設定的 4K(3,840 x 2,160 pixels)畫質游戲時,畫面幀率普遍能達到 30FPS 至 50FPS 左右,如果調低畫質設定,也能在 60FPS流暢度的條件下,流暢地運行 4K 游戲。
2.屏幕解析度筆記本電腦內置屏幕方面,除了要留意屏幕尺寸外,也要留意屏幕解析度和面板類型。現在筆記本電腦屏幕解析度普遍以1080p 為主流,也有一些平價的筆記本電腦,屏幕的解析度只有 1366 x 768 P,其顯示效果細致程度比較差。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中高端和高端筆記本電腦,採用屏幕解析度高於 1080p 水平的 2K 和 4K 屏幕,顯示更加清晰。
3.屏幕面板類型面板方面,筆記本電腦屏幕目前主要採用 TN 面板和 IPS 面板,普通 IPS 面板的可視角度要高於 TN 面板,而 TN 面板的反應時間則普遍高於 IPS 面板。普遍 IPS 面板的色彩顯示效果,會比起 TN 面板稍為出色。
現在部分游戲本的屏幕可支持 120Hz 更新頻率,只要獨立顯卡的性能足夠,就能在 120Hz 屏幕上顯示 120FPS 的游戲畫面,流暢度比起傳統 60Hz 屏幕的 60FPS 流暢度更高。部分游戲本配備 G-Sync 屏幕,能讓 3D 游戲畫面以更平均的時間間距顯示出來,同時可減少畫面撕裂的問題出現,改善游戲畫面的顯示效果。
即使獨立顯卡可演算出 60FPS 以上流暢度的畫面,在傳統屏幕的 60Hz 更新頻率限制下,實際能顯示到的畫面仍只有 60FPS 幀率。至於 120Hz 屏幕,能將顯示的幀率上限提升至 120FPS。
4.最好配備 8GB 內存除了一些超輕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仍使用 DDR3 內存,現在大多數筆記本電腦已使用性能更好的 DDR4 內存。雖然配備 4GB 內存的筆記本電腦,運行時流暢度普遍已可接受,但建議最好購買配備 8GB 內存的筆記本電腦。
5.首選配備了SSD硬碟筆記本電腦目前筆記本電腦所使用的硬碟主要分為 SSD 和機械硬碟,建議購買配備了 SSD 硬碟的機型,開機速度和軟體載入速度都比較快,會讓你覺得筆記本電腦的整體運行效果非常流暢。
SSD 也有快慢之分,普通 SSD 的讀寫速度約為 400MB/s 至 600MB/s,而PCI-E SSD 的讀寫速度,能達到1000MB/s 或以上。也可以購買配置機械硬碟的筆記本電腦,另外購買SSD硬碟換裝上去,換下的機械硬碟安裝到光碟機位,讓筆記本電腦同時裝載SSD 和機械硬碟,擁有快速讀寫和高儲存容量的優點。
市面上大致分為游戲本,輕薄本,普通筆記本,而我們實際挑選時主要還是在游戲本和輕薄本,所以就從這兩種來分析。
游戲本的性能比較高,外觀比較厚重炫酷,一般使用的都是標壓處理器和gtx級別的顯卡,功耗比較高,續航時間短,離不開充電器,適合當主力機。
輕薄本是最近流行的,外觀就是輕薄,一般是金屬機身,比較精緻,性能比較低,一般使用的是低電壓處理器和mx系列顯卡或者集成顯卡,優點就是功耗低續航很高,適合辦公和影音娛樂
另外補充一點,CPU後綴是H,M,HQ的是標壓,H是直接焊在主板上的,HQ一般就是四核,還有以k為後綴的,一般就是高端游戲本上的,U就是低電壓方案,顯卡的話最好選擇gtx級別的,一些說2G顯存的卻不給你具體的型號的很可能就是gt系列的,比較垃圾,還有就是輕薄本上的mx系列
現在買本的話,如果是游戲本,就買6代i5HQ以上CPU,gtx1050以上顯卡的,屏幕最好是ips1080p的,內存8G,最好要有SSD,如果差價較大也可選擇機械硬碟,以後在升級SSD,SSD對系統和軟體的流暢度載入速度提升很大。
❹ 大學生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電腦
隨著大學開學時間的到來,許多大一新生們都在為買電腦的事情發愁。應該買什麼牌子的電腦,怎樣的電腦才適合自己等問題讓許多大一新生無從下手。買電腦應該從哪方面入手,這里我有幾點建議。
一、根據專業購買電腦。
不同的專業對電腦的要求不同,可以在自己的預算范圍內挑選性能理想且能夠滿足自己專業的電腦。對於電腦用於編輯文檔、查資料之類的,對電腦性能要求不高,價格4000起步的電腦就可以滿足。但如果是專業要用到Ae、C4D、Pr等軟體建議買配置高一點的,比如游戲本。
❺ 電腦主要看哪些配置
配置如下:
1、對於電腦購買者而言,選擇一款適合自己心意的電腦將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在選購電腦時應掌握電腦的哪些基本配置信息呢。計算機的所有操作都受CPU控制,CPU的性能指標直接決定了微機系統的性能指標,目前市面主流是奔騰、酷睿i5、i7之類。
2、用戶如果經常出差的話,建議選擇一些超薄、超輕型筆記本,屏幕在12寸至13寸之間。如果用戶是坐在辦公室,不妨選擇大一點,這樣看起來比較舒適。
3、內存用於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碟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
4、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存儲器,容量是硬碟最主要的參數,主要考慮硬碟容量和轉速。
CPU的選擇
CPU第一就是看定位,酷睿系列現在高中低 i9-i7-i5-i3,別的系列現在不推薦使用。第二是看後綴,一般有U,M,HQ。U是低壓,M是高壓,性能比U高,HQ代表高電壓高性能,HQ級別最高,第三就是看參數,i7-6700就是第六代,7700就是第七代,越高的參數越好,當然價格也就會越貴。至於處理器選擇幾核的,普通家用的話雙核就可以了,非大型游戲影音都可以。性價比比較好,當然核數越高越好,我的配置為i7,四核八線程。
❻ 大學生選擇什麼樣的電腦
華碩無畏pro14 2022 屬於 輕薄高性能OLED筆記本,
搭載AMD銳龍6000系列標壓CPU或者 intel 酷睿12代標壓CPU ,核顯性能強勁,硬核能效。
搭載2.8K(2880*1800) OLED HDR屏, 100% DCI-P3色域,90Hz刷新率,
TÜV萊茵硬體級低藍光認證, Pantone®色彩認證, Vesa DisplayHDR 600 True Black認證
搭載核顯或者是NVIDIA GeForce RTX3050獨立顯卡,威力驚人。
支持雷電4,wifi6e,人體工學背光鍵盤,電源鍵指紋識別;搭載華碩管家myasus和創作者中心ProArt Creator HUB
*產品規格可能會依國家地區而有所變動,我們誠摯的建議您與當地的經銷商或零售商確認目前銷售產品的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