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計算機病毒種類有哪些
計算機病毒種類有以下幾種:
1 網路病毒——通過計算機網路傳播感染網路中的可執行文件。
2 文件病毒——感染計算機中的文件(如:COM,EXE,DOC等)。
3 引導型病毒——感染啟動扇區(Boot)和硬碟的系統引導扇區(MBR)。
4 還有這三種情況的混合型,例如:多型病毒(文件和引導型)感染文件和引導扇區兩種目標,這樣的病毒通常都具有復雜的演算法,它們使用非常規的辦法侵入系統,同時使用了加密和變形演算法。
計算機病毒具有傳播性、隱蔽性、感染性、潛伏性、可激發性、表現性或破壞性。計算機病毒的生命周期:開發期→傳染期→潛伏期→發作期→發現期→消化期→消亡期。
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序,一段可執行碼。就像生物病毒一樣,具有自我繁殖、互相傳染以及激活再生等生物病毒特徵。計算機病毒有獨特的復制能力,它們能夠快速蔓延,又常常難以根除。它們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類型的文件上,當文件被復制或從一個用戶傳送到另一個用戶時,它們就隨同文件一起蔓延開來。
(1)有哪些電腦病毒擴展閱讀:
原理:
病毒依附存儲介質軟盤、 硬碟等構成傳染源。病毒傳染的媒介由工作的環境來定。病毒激活是將病毒放在內存, 並設置觸發條件,觸發的條件是多樣化的, 可以是時鍾,系統的日期,用戶標識符,也可以是系統一次通信等。條件成熟病毒就開始自我復制到傳染對象中,進行各種破壞活動等。
病毒的傳染是病毒性能的一個重要標志。在傳染環節中,病毒復制一個自身副本到傳染對象中去。
第一次病毒入侵網路是在1988年1月,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生莫里斯將其編寫的蠕蟲程序輸入計算機網路,程序輸入後迅速膨脹,幾小時內造成網路堵塞,造成96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
計算機病毒通常是指某些有問題的計算機軟體或程序,能夠在計算機內把問題反復地自我繁殖和擴散,危及計算機系統的工作,就像病毒在生物體內繁殖導致生物患病一樣。
計算機病毒最初起源於美國。本世紀80年代,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貝爾實驗室的工作人員,由於工作失誤製造出病毒。後來,一些惡作劇者為了顯示自己手段高明或尋求刺激,製造了不少病毒。
計算機病毒是計算機程序設計者的惡作劇,已成為世界公害。人類現在已採取了積極的預防措施,對計算機進行「接種疫苗」,但這對於層出不窮的病毒來說,顯然處於被動狀態。從根本上控制計算機病毒的危害還有待高科技界的大力研究。
⑵ 電腦病毒常見都有哪些
按表現性質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良性危害性小,不破壞系統和數據,本身可能是惡作劇的產物。良性病毒一旦發作,一般只是大量佔用系統開銷,將使機器無法正常工作。惡性病毒則要猛烈得多,不但可能會毀壞數據文件,而且也可能使電腦停止工作,甚至能毀壞電腦配件——如cih。
按激活的時間可分為定時的和隨機的。定時病毒僅在某一特定時間才發作,而隨機病毒一般不是由時鍾來激活的。
按入侵方式可分操作系統型病毒,這種病毒具有很強的破壞力,可以導致整個系統的癱瘓;原碼病毒,在程序被編譯之前插入到fortran、c、或pascal等語言編制的源程序里,完成這一工作的病毒程序一般是在語言處理程序或連接程序中;外殼病毒,常附在主程序的首尾,對源程序不作更改,這種病毒較常見,易於編寫,也易於發現,一般測試可執行文件的大小即可知;入侵病毒,侵入到主程序之中,並替代主程序中部分不常用到的功能模塊或堆棧區,這種病毒一般是針對某些特定程序而編寫的。
按是否有傳染性可分為不可傳染性和可傳染性病毒。不可傳染性病毒有可能比可傳染性病毒更具有危險性和難以預防。
按傳染方式可分磁碟引導區傳染的電腦病毒、操作系統傳染的電腦病毒和一般應用程序傳染的電腦病毒。
按其病毒攻擊的機種分類則有攻擊微、小型電腦的,攻擊工作站的,以攻擊微型電腦的病毒為最,幾乎90%是攻擊ibm
pc機及其兼容機。
當然,按照電腦病毒的特點及特性,電腦病毒的分類還有其他的方法,例如按攻擊的機種分,按寄生方式分等等。
⑶ 電腦病毒的種類有哪些
根據多年對計算機病毒的研究,按照科學的、系統的、嚴密的方法,計算機病毒可分類如下:按照計算機病毒屬性的方法進行分類,計算機病毒可以根據下面的屬性進行分類:
按病毒存在的媒體根據病毒存在的媒體,病毒可以劃分為網路病毒,文件病毒,引導型病毒。網路病毒通過計算機網路傳播感染網路中的可執行文件,文件病毒感染計算機中的文件(如:COM,EXE,DOC等),引導型病毒感染啟動扇區(Boot)和硬碟的系統引導扇區(MBR),還有這三種情況的混合型,例如:多型病毒(文件和引導型)感染文件和引導扇區兩種目標,這樣的病毒通常都具有復雜的演算法,它們使用非常規的辦法侵入系統,同時使用了加密和變形演算法。
按病毒傳染的方法根據病毒傳染的方法可分為駐留型病毒和非駐留型病毒,駐留型病毒感染計算機後,把自身的內存駐留部分放在內存(RAM)中,這一部分程序掛接系統調用並合並到操作系統中去,他處於激活狀態,一直到關機或重新啟動.非駐留型病毒在得到機會激活時並不感染計算機內存,一些病毒在內存中留有小部分,但是並不通過這一部分進行傳染,這類病毒也被劃分為非駐留型病毒。
按病毒破壞的能力無害型:除了傳染時減少磁碟的可用空間外,對系統沒有其它影響。
無危險型:這類病毒僅僅是減少內存、顯示圖像、發出聲音及同類音響。
危險型:這類病毒在計算機系統操作中造成嚴重的錯誤。
非常危險型:這類病毒刪除程序、破壞數據、清除系統內存區和操作系統中重要的信息。這些病毒對系統造成的危害,並不是本身的演算法中存在危險的調用,而是當它們傳染時會引起無法預料的和災難性的破壞。由病毒引起其它的程序產生的錯誤也會破壞文件和扇區,這些病毒也按照他們引起的破壞能力劃分。
按病毒的演算法伴隨型病毒,這一類病毒並不改變文件本身,它們根據演算法產生EXE文件的伴隨體,具有同樣的名字和不同的擴展名(COM),例如:XCOPY.EXE的伴隨體是XCOPY-COM。病毒把自身寫入COM文件並不改變EXE文件,當DOS載入文件時,伴隨體優先被執行到,再由伴隨體載入執行原來的EXE文件。
「蠕蟲」型病毒,通過計算機網路傳播,不改變文件和資料信息,利用網路從一台機器的內存傳播到其它機器的內存,計算網路地址,將自身的病毒通過網路發送。有時它們在系統存在,一般除了內存不佔用其它資源。
寄生型病毒除了伴隨和「蠕蟲」型,其它病毒均可稱為寄生型病毒,它們依附在系統的引導扇區或文件中,通過系統的功能進行傳播,按其演算法不同可分為:練習型病毒,病毒自身包含錯誤,不能進行很好的傳播,例如一些病毒在調試階段。
詭秘型病毒它們一般不直接修改DOS中斷和扇區數據,而是通過設備技術和文件緩沖區等DOS內部修改,不易看到資源,使用比較高級的技術。利用DOS空閑的數據區進行工作。
變型病毒(又稱幽靈病毒)這一類病毒使用一個復雜的演算法,使自己每傳播一份都具有不同的內容和長度。它們一般的作法是一段混有無關指令的解碼演算法和被變化過的病毒體組成。
⑷ 電腦病毒有哪些
電腦病毒相信大家非常的熟悉,大部分的電腦都會遭受到病毒的入侵。病毒有很多種,其中比較厲害的是木馬病毒,病毒會引起我們的電腦系統和程序故障,會損壞我們的電腦。病毒的來源主要是各種非法網站和光碟,那麼病毒的危害有哪些呢?病毒會把我們電腦的運行速度拖慢,會引起硬碟不能讀取和資源管理器停止服務。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病毒對電腦的危害。
電腦病毒的危害:
1、破壞內存
病毒是可以破壞內存的,病毒一旦入侵就會佔用電腦的打大量內存,而且還會禁止我們的電腦進行分配內存和。病毒會自動的修改我們的內存容量會自動的消耗內存,而且病毒運行的時候會消耗電腦大量內存資源,會導致系統資源的匱乏,嚴重的會導致電腦死機。
2、破壞文件
病毒是可以破壞電腦的文件的,病毒會將我們的文件自動的重命名或者刪除或者替換內容。病毒的存在會讓我們電腦大部分的數據丟失和不能使用。
3、影響電腦的運行速度
病毒是會影響電腦的運行速度的,因為病毒會占據電腦大部分的內存容量,會導致我們的電腦的容量出現飽和的現象。電腦的內存如果太大就會導致電腦的運行速度變慢,所以電腦的運行速度突然變慢的時候要及時的檢測一下看看是不是有病毒入侵,及時的殺毒。
4、影響操作系統的正常運行
電腦病毒會破壞我們電腦的操作系統,會導致電腦的操作系統不能正常的運行。電腦中病毒之後就會出現自動重啟電腦或者無故死機,或者不執行命令,或者干擾內部的命令執行。中病毒之後電腦會出現打不開文件和虛假報警的現象,而且會佔用電腦的特殊數據區,會強制啟動一些軟體,會擾亂各種輸出和入口。
5、破壞硬碟
電腦病毒是會直接攻擊我們電腦的硬碟的,主要表現在破壞硬碟裡面的數據,會讓數據無法讀取。
⑸ 常見的計算機病毒有哪些
常見的計算機病毒有這幾類:
1,系統病毒,如前綴為:Win32、PE、Win95、W32、W95等。
2,蠕蟲病毒,前綴是:Worm。
3,木馬病毒、黑客病毒。木馬病毒其前綴是:Trojan。
⑹ 電腦一般有那些常見病毒
電腦常見的病毒:
1.文件型病毒
文件型病毒是一種受感染的可執行文件,也就是.exe病毒文件。當執行受感染的文件時,電腦病毒會將自己復制到其他可執行文件中,導致其他文件受感染。
2.宏病毒
宏病毒專門感染Word文檔,是利用微軟的VB腳本語言開發出來的程序,以宏的方式附在Word文檔中,稱之為宏病毒。
3.特洛伊木馬
黑客常利用特洛伊木馬,來竊取用戶的密碼資料或破壞硬碟內程序或數據的目的,它看似是一個正常的程序,但執行時隱藏在其背後的惡意程序也將隨之行動,就會對電腦進行破壞。但該特洛伊木馬不會自行復制,因此往往是以偽裝的樣式誘騙電腦用戶將其置入電腦中。
4.蠕蟲病毒
蠕蟲病毒蠕蟲病毒利用網路快速地擴散,從而使更多的電腦遭受病毒的入侵,是一種自行復制的可由網路擴散的惡意程序。
5.引導型病毒
引導型病毒主要感染硬碟的主引導扇區,導致計算機無法正常啟動。
6.混合型病毒
這種病毒兼有引導型病毒和文件型病毒的綜合特點,既感染主引導扇區,又會感染和破壞文件。
⑺ 常見的電腦病毒有哪些
摘要 1、木馬病毒、黑客病毒。木馬病毒其前綴是Trojan,黑客病毒的前綴是Hack,一旦電腦中了木馬病毒和黑客病毒之後,對方會對我們的電腦進行遠程式控制制,我們的隱私也會被透露。
⑻ 電腦病毒的常見種類有哪些
根據病毒的惡意性程度,一般可以 將病毒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 木馬病毒木馬病毒是一種偽裝潛伏的網路病 毒,這種病毒常常會修改系統注冊表, 在系統中安裝後門程序和開機載入附帶 的木馬病毒等。(2) CH病毒CH病毒是第一個能破壞硬體的病毒,它通過篡改主板里的數據進行傳播, 造成電腦開機黑屏,從而導致無法進行數據搶救和殺毒操作。(3) 宏病毒宏病毒是最容易編制和流傳的病毒 之一。在感染了宏病毒的電腦上,會出 現不能列印文件、文檔等情況。(4) 蠕蟲病毒蠕蟲病毒以盡可能多地復制自身而 得名,此類病毒入侵電腦後會大量佔用 系統資源和網路資源,造成電腦所連接的伺服器負荷過重而死機,並且會造成系統內部的數據混亂。(5) 變形病毒又稱幽靈病毒,這一類病毒使用一 個復雜的演算法,使自己每傳播一次的內 容和長度都不同。(6) 伴隨型病毒此類病毒並不改變文件或應用程序 本身,它們根據計算機的演算法產生執行 文件的伴隨體,電腦病毒把自身寫人該伴隨文件,當操作系統載入執行文件 時,優先執行伴隨體,從而導致電腦中毒。(7) 練習型病毒自身包含錯誤,不能進行很好地傳 播,如一些在調試階段的病毒。
⑼ 電腦病毒常見都有哪些
按破壞性分 ⑴ 良性病毒 ⑵ 惡性病毒 ⑶ 極惡性病毒 ⑷ 災難性病毒
按傳染方式分
⑴ 引導區型病毒
引導區型病毒主要通過軟盤在操作系統中傳播,感染引導區,蔓延到硬碟,並能感染到硬碟中的"主引導記錄"。
⑵ 文件型病毒
文件型病毒是文件感染者,也稱為寄生病毒。它運行在計算機存儲器中,通常感染擴展名為COM、EXE、SYS等類型的文件。
⑶ 混合型病毒
混合型病毒具有引導區型病毒和文件型病毒兩者的特點。
⑷ 宏病毒
宏病毒是指用BASIC語言編寫的病毒程序寄存在Office文檔上的宏代碼。宏病毒影響對文檔的各種操作。
採納喲
⑽ 世界著名的電腦病毒有哪些
1. CIH (1998年)
該計算機病毒屬於W32家族,感染Windows 95/98中以EXE為後綴的可行性文件。它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可以重寫BIOS使之無用(只要計算機的微處理器是Pentium Intel 430TX),其後果是使用戶的計算機無法啟動,唯一的解決方法是替換系統原有的晶元(chip),該計算機病毒於4月26日發作,它還會破壞計算機硬碟中的所以信息。該計算機病毒不會影響MS/DOS、Windows 3.x和Windows NT操作系統。
CIH可利用所有可能的途徑進行傳播:軟盤、CD-ROM、Internet、FTP下載、電子郵件等。被公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危險、破壞力最強的計算機病毒之一。1998年6月爆發於中國台灣,在全球范圍內造成了2000萬-8000萬美元的損失。
2.梅利莎(Melissa,1999年)
這個病毒專門針對微軟的電子郵件伺服器和電子郵件收發軟體,它隱藏在一個Word97格式的文件里,以附件的方式通過電子郵件傳播,善於侵襲裝有Word97或Word2000的計算機。它可以攻擊Word97的注冊器並修改其預防宏病毒的安全設置,使它感染的文件所具有的宏病毒預警功能喪失作用。
在發現Melissa病毒後短短的數小時內,該病毒即通過網際網路在全球傳染數百萬台計算機和數萬台伺服器, 網際網路在許多地方癱瘓。1999年3月26日爆發,感染了15%-20%的商業PC,給全球帶來了3億-6億美元的損失。
3. I love you (2000年)
2000年5月3日爆發於中國香港,是一個用VBScript編寫,可通過E-Mail散布的病毒,而受感染的電腦平台以Win95/98/2000為主。給全球帶來100億-150億美元的損失。
4. 紅色代碼 (Code Red,2001年)
該病毒能夠迅速傳播,並造成大范圍的訪問速度下降甚至阻斷。這種病毒一般首先攻擊計算機網路的伺服器,遭到攻擊的伺服器會按照病毒的指令向政府網站發送大量數據,最終導致網站癱瘓。其造成的破壞主要是塗改網頁,有跡象表明,這種蠕蟲有修改文件的能力。2001年7月13日爆發,給全球帶來26億美元損失。
5. SQL Slammer (2003年)
該病毒利用SQL SERVER 2000的解析埠1434的緩沖區溢出漏洞對其服務進行攻擊。2003年1月25日爆發,全球共有50萬台伺服器被攻擊,但造成但經濟損失較小。
6.沖擊波(Blaster,2003年)
該病毒運行時會不停地利用IP掃描技術尋找網路上系統為Win2K或XP的計算機,找到後就利用DCOM RPC緩沖區漏洞攻擊該系統,一旦攻擊成功,病毒體將會被傳送到對方計算機中進行感染,使系統操作異常、不停重啟、甚至導致系統崩潰。另外,該病毒還會對微軟的一個升級網站進行拒絕服務攻擊,導致該網站堵塞,使用戶無法通過該網站升級系統。2003年夏爆發,數十萬台計算機被感染,給全球造成20億-100億美元損失。
7. 大無極.F(Sobig.F,2003年)
Sobig.f是一個利用互聯網進行傳播的病毒,當其程序被執行時,它會將自己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給它從被感染電腦中找到的所有郵件地址。在被執行後,Sobig.f病毒將自己以附件的方式通過電子郵件發給它從被感染電腦中找到的所有郵件地址,它使用自身的SMTP引擎來設置所發出的信息。此蠕蟲病毒在被感染系統中的目錄為C:\WINNT\WINPPR32.EXE。2003年8月19日爆發,為此前Sobig變種,給全球帶來50億-100億美元損失。
8. 貝革熱(Bagle,2004年)
該病毒通過電子郵件進行傳播,運行後,在系統目錄下生成自身的拷貝,修改注冊表鍵值。病毒同時具有後門能力。2004年1月18日爆發,給全球帶來數千萬美元損失。
9. MyDoom (2004年)
MyDoom是一種通過電子郵件附件和P2P網路Kazaa傳播的病毒,當用戶打開並運行附件內的病毒程序後,病毒就會以用戶信箱內的電子郵件地址為目標,偽造郵件的源地址,向外發送大量帶有病毒附件的電子郵件,同時在用戶主機上留下可以上載並執行任意代碼的後門(TCP 3127
到3198范圍內)。2004年1月26日爆發,在高峰時期,導致網路載入時間慢50%以上。
10. Sasser (2004年)
該病毒是一個利用微軟操作系統的Lsass緩沖區溢出漏洞( MS04-011漏洞信息)進行傳播的蠕蟲。由於該蠕蟲在傳播過程中會發起大量的掃描,因此對個人用戶使用和網路運行都會造成很大的沖擊。2004年4月30日爆發,給全球帶來數千萬美元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