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在九十年代初的大型計算機是個什麼樣的配置
幾萬左右在那時就是很強大的伺服器了,那時我國的機器還是晶體管的,還沒到集成電路水平。那時的1G內存是傳說的傳說(微軟當時還說過給我1M的內存,DOS任意發揮),1GHZ的CPU都找不出來。CD-ROM傳輸率要求300KB/sec,在320*240的窗口中每秒播放15幀圖像,這是當時最好的CD-ROM,美國上市時極為搶手,可以想想中國的樣子了。。。。
如果說到如今的價格,你還是按照當時的配置要求來的話,起碼也要幾百萬,晶體管的價格比現在的集成電路高了不知道幾倍。。。。
❷ 電腦進化史
電腦從產生到現在,一共經歷了四代:
第一代電腦(1946-1958年第一代電腦的主要特點是採用電子管作為邏輯元件,因此,通常人們又稱第一代電腦為電子管電腦。
第二代電腦(1959-1964年第二代電腦的硬體部分採用了晶體管作為邏輯元件,體積減小,但功能增強,這一代電腦又被人們稱為晶體管電腦。
第三代電腦(1965-1970年第三代電腦的硬體部分使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代替了分立元件晶體管,因此又被稱為中、小規模集成電路電腦。
第四代電腦(1971年至今第四代電腦的硬體部分採用了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作為邏輯元件,採用半導體存儲器作為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器採用大容量的軟、硬磁碟,並開始引入光碟。
(2)90年代的電腦配置擴展閱讀:
隨著物理元、器件的變化,不僅計算機主機經歷了更新換代,它的外部設備也在不斷地變革。比如外存儲器,由最初的陰極射線顯示管發展到磁芯、磁鼓,以後又發展為通用的磁碟,現又出現了體積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讀光碟(CD—ROM)。
從2008年起,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概念逐漸流行起來,它正在成為一個通俗和大眾化(Popular)的詞語。雲計算被視為「革命性的計算模型」,因為它使得超級計算能力通過互聯網自由流通成為了可能。
❸ 90年代的電腦都什麼配置
90年代上初高中、還沒自己的電腦,但當時很希望有一台電腦的老鳥過來回答一下:
1、配置。93年在學校機房見過286的,但93年下半年老師說商用電腦都得是486。95年學校機房的是386,但在朋友家見過奔騰I代(166Mhz MMX,可以軟解碼播放VCD了)。97年在學校機房見過486,到了99年全都換成了奔騰II代(300MHz,可以軟解碼播放DVDRip了)。
內存的話,一般286電腦都只有640KB或1MB的內存。見過386電腦有2MB內存的。486電腦有4MB~16MB內存。奔騰I代一般配32MB內存。奔騰II代一般配64MB內存。
硬碟的話,學校的286電腦沒有硬碟,只有5寸和3寸軟碟機。386見過有40MB~204MB的硬碟。奔騰I代見過1GB的硬碟。奔騰II代見過配4GB~13GB的硬碟。
音效卡不太了解,只知道當年是有過SoundBlaster 16,也有Vibra 128之類的。
顯卡也不太了解,只知道386的顯卡一般是ISA介面的,後來改成了PCI介面。再後來到了奔騰II的時候是AGP介面。
2、價格。對90年代電腦的價格不是太了解,只是大約聽說過97年在百貨商店裡某台最新CPU、主板的電腦的價格大約在16000元人民幣。後來2000年有了自己的電腦(組裝機)時,奔騰II 450MHz的CPU,全套配起來將近10000元。
❹ 90年代的電腦在當時多少錢一台配置是什麼樣的
90年代的電腦在當時多少錢一台?配置是什麼樣的?就我記得96年時候才出現真正的奔騰系列,8兆內存,CPU好像是400Mhz,還不能用G來表示,那時候還沒有國產的,國產聯想是98年左右才有的。一般都是IBM的,其他的很少,主流配置在15000-20000左右,99年左右聯想的,奔騰III,800Mcpu,32或64兆內存,價格一般在12000多元。2000年後,出現奔騰III 1GCPU,128內存,價格在8000多元。然後估計你也知道了,一路配置提高價格下跌。到出現雙核,主流配置已經到了3000多元了。
96年之前,那時候都是windows95或wps,價格沒接觸過。
❺ 1999年前國內最好的可以購買的配置最高的家用機PC是什麼配置
這個時間節點已經出現了windows98和奔騰3處理器,內存出現了256的條,頻率略低,至於編寫程序,那是肯定可以,不然你用的軟體,都是用什麼寫出來的?
❻ 1990年的主流電腦配置
1990 1990: SVGA標准確立。 1990年3月 : Macintosh Iifx發布,基於68030CPU,主頻40MHz,使用了更快的SCSI介面。 1990年5月22日: 微軟發布Windows 3.0。兼容MS-DOS模式。 1990年10月: Macintosh Classic發布,有支持到256色的顯示適配器。 1990年11月: 第一代MPC (多媒體個人電腦標准)發布。處理器至少80286/12MHz,後來增加到80386SX/16 MHz ,及一個光碟機,至少150 KB/sec的傳輸率。 1991: 發布ISA標准。 1991年5月: Sound Blaster Pro發布。 1991年6月: MS-DOS 5.0、PC-DOS 5.0。為了促進OS/2的發展,Bill Gates說:DOS5.0是DOS終結者,今後將不再花精力於此。該版本突破了640KB的基本內存限制。這個版本也標志著微軟與IBM在DOS上的合作的終結。 1992: Windows NT發布,可定址2G RAM。 1992年4月: Windows 3.1發布。 1992年6月: Sound Blaster 16 ASP發布。 1993: INTERNET開始商業化運行。 1993: 經典游戲Doom發布。 1993: Novell並購Digital Research, DR-DOS成為Novell DOS。 1993年3月22: Pentium發布。集成了300多萬個晶體管。初期工作在60-66MHz。每秒鍾執行1億條指令。 1993年5月: MPC標准2發布。CD-ROM傳輸率要求300KB/sec。在320*240的窗口中每秒播放15幀圖像。 1993年12月: MS-DOS6.0發布,包括一個硬碟壓縮程DoubleSpace,,但一家小公司聲稱,微軟剽竊了其部分技術。於是在後來的DOS6.2中,微軟將其改名為:DriveSpace。後來WIN95中的DOS成為DOS7.0,WIN95OSR2中稱為DOS7.10. 1994年3月7日: Intel 發布90-100 MHz Pentium處理器。 1994年9月: PC-DOS 6.3發布。 1994年10月10日: Intel 發布75 MHz Pentium處理器。 1994: Doom II 發布。開辟了PC機游戲廣闊市場。 1994: Netscape 1.0 瀏覽器發布。 1994: Comm&Conquer(命令與征服)發布。 1995年3月27日: Intel發布120 Mhz的Pentium處理器。 19956月1日: Intel發布133 Mhz的Pentium處理器。 1995年8月23日: Windows '95 發布。大大不同於其以前的版本。完全脫離MS-DOS,但照顧用戶習慣還保留了DOS形式。純32位的多任務操作系統。該版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5年11月1日: Pentium Pro發布。主頻可達200 MHz ,每秒鍾完成4.4億條指令,集成了550萬個晶體管。 1995年12月: Netscape發布其.JavaScript。 1996: Quake、Civilization 2、Command& Conquer - Red Alert等一系列的著名游戲發布。 1996年1月: Netscape Navigator 2.0發布,第一個支持JavaScript的瀏覽器。 1996年1月4日: Intel發布150-166MHz的Pentium處理器,集成了330萬個晶體管。 1996: Windows '95 OSR2發布,修復了部分BUG,擴充了部分功能。 1997: Grand Theft Auto、Quake 2、Blade Runner等著名游戲發布,3D圖形加速卡大行其道。 1997年1月8日: Intel發布Pentium MMX。對游戲和多媒體功能進行了增強。 1997年4月: IBM的深藍(Deep Blue)計算機,戰勝人類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