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區表可以選擇MBR,也可以選擇GPT。從兼容性考慮的話,一般建議使用MBR分區表就可以滿足使用要求了。
新硬碟初始化時,選擇分區表類型由硬碟的容量決定。
對於總容量小於或等於2TB的硬碟,分區表可以選擇MBR,也可以選擇GPT。從兼容性考慮的話,一般建議使用MBR分區表就可以滿足使用要求了。
對於總容量大於2TB的硬碟,必須選擇GPT分區表,才能識別所有的硬碟容量。MBR分區表由於自身設計的局限性,最大隻能支持2TB的地址空間。對於超過2TB的大硬碟,如果使用MBR分區表,將無法識別和使用2TB後的空間。
GPT
GUID磁碟分區表(GUID Partition Table,縮寫:GPT)其含義為「全局唯一標識磁碟分區表」,是一個實體硬碟的分區表的結構布局的標准。它是可擴展固件介面(EFI)標准(被Intel用於替代個人計算機的BIOS)的一部分,被用於替代BIOS系統中的一32bits來存儲邏輯塊地址和大小信息的主開機紀錄(MBR)分區表。
在MBR硬碟中,分區信息直接存儲於主引導記錄(MBR)中(主引導記錄中還存儲著系統的引導程序)。但在GPT硬碟中,分區表的位置信息儲存在GPT頭中。但出於兼容性考慮,硬碟的第一個扇區仍然用作MBR,之後才是GPT頭。
跟現代的MBR一樣,GPT也使用邏輯區塊位址(LBA)取代了早期的CHS定址方式。傳統MBR信息存儲於LBA 0,GPT頭存儲於LBA 1,接下來才是分區表本身。64位Windows操作系統使用16,384位元組(或32扇區)作為GPT分區表,接下來的LBA 34是硬碟上第一個分區的開始。
蘋果公司曾經警告說:「不要假定所有設備的塊大小都是512位元組。」一些現代的存儲設備如固態硬碟可能使用1024位元組的塊,一些磁光碟(MO)可能使用2048位元組的扇區(但是磁光碟通常是不進行分區的)。一些硬碟生產商在計劃生產4096位元組一個扇區的硬碟,但截至2010年初,這種新硬碟使用固件對操作系統偽裝成512位元組一個扇區。
使用英特爾架構的蘋果機也使用GPT。
為了減少分區表損壞的風險,GPT在硬碟最後保存了一份分區表的副本。
MBR
主引導記錄(MBR,Main Boot Record)是位於磁碟最前邊的一段引導(Loader)代碼。它負責磁碟操作系統(DOS)對磁碟進行讀寫時分區合法性的判別、分區引導信息的定位,它由磁碟操作系統(DOS)在對硬碟進行初始化時產生的。
一個扇區的硬碟主引導記錄MBR由如圖6-15所示的4個部分組成。
·主引導程序(偏移地址0000H--0088H),它負責從活動分區中裝載,並運行系統引導程序。
·出錯信息數據區,偏移地址0089H--00E1H為出錯信息,00E2H--01BDH全為0位元組。
·分區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含4個分區項,偏移地址01BEH--01FDH,每個分區表項長16個位元組,共64位元組為分區項1、分區項2、分區項3、分區項4。
·結束標志字,偏移地址01FE--01FF的2個位元組值為結束標志55AA,如果該標志錯誤系統就不能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