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路有什麼危害
電腦上網對人體的五大危害(注意!)
一是對身體健康的直接影響 :電腦顯示器伴有輻射與電磁波 ,長期使用會傷害人們的眼睛 ,誘發一些眼病 ,如
青光眼等;長期擊鍵會對手指和上肢不利 ;操作電腦時 ,體形和全身難得有變化 ,高速、單一、重復的操作 ,
持久的強迫體位 ,容易導致肌肉骨骼系統的疾患。計算機操作時所累及的主要部位有腰、頸、肩、肘、腕部
等。
二是電腦微波對身體的危害 :電腦的低能量的 X射線和低頻電磁輻射 ,容易引起人們中樞神經失調。英國一項
辦公室電磁波研究證實 ,電腦屏幕發出的低頻輻射與磁場 ,會導致 719種病症 ,包括眼睛癢、頸背痛、短暫失
去記憶、暴躁及抑鬱等。對女性還易造成生殖機能及胚胎發育異常 ,出現痛經、經期延長等症狀 ,少數婦女還
發生早產或流產 ,孕婦每周使用20小時以上電腦 ,其流產發生率增加80%以上 ,同時 ,還能導致胎兒畸形。
三是增加精神和心理壓力 :操作電腦過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 ,眼、手指快速頻繁運動 ,使生理、心理過度重
負 ,從而產生睡眠多夢、神經衰弱、頭部酸脹、機體免疫力下降 ,甚至會誘發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這種人易
喪失自信 ,內心時常緊張、煩躁、焦慮不安 ,最終導
致身心疲憊。
四是導致網路綜合征 :長時間無節制地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互聯網上持續聊天、瀏覽 ,會導致各種行為異
常、心理障礙、人格障礙、交感神經功能部分失調 ,嚴重者發展成為網路綜合征 ,該病症的典型表現為 :情緒
低落、興趣喪失、睡眠障礙、生物鍾紊亂、食慾下降和體重減輕、精力不足、精神運動性遲緩和激動、自我評
價降低、思維遲緩、不願意參加社會活動、很少關心他人、飲酒和濫用葯物等。
五是電腦散發的氣體危害呼吸系統 :電腦、激光列印機等設備會釋放有害人體健康的臭氧 ,不僅有毒 ,而且可
造成某些人呼吸困難 ,對於那些哮喘病和過敏症患者來說 ,情況就更為嚴重了。另外 ,較長時間呆在臭氧氣體
濃度較高的地方 ,還會導致肺部發生病變。
怎樣預防電腦對人體的危害
電腦在給人類帶來高科技享受的同時,給操作者帶來的危害也逐漸為
人們所重視。長期從事電腦操作的人應有自我保健意識。在日常工作中預
防電腦病,應注意以下幾點:
◆ 合適的工作環境。室內光照要適中,不可過亮或過暗,且避免光線直
接照射屏幕,以免產生干擾光線。屏幕不要太亮,顏色以綠色為宜。有空
調的房間則應定期進行室內空氣消毒,以控制污染。同時,要常開門、窗
或用換氣機更換室內空氣。
◆ 正確的坐姿。選擇可調節高度的坐椅,
背部有完全的支撐,膝蓋約彎曲90度,坐
姿舒適。電腦屏幕的中心位置應與操作者
胸部在同一水平線上,眼睛與屏幕的距離
應在40厘米~50厘米,身體不要與桌子靠
得太近,肘部保持自然彎曲。操作過程中
應常閉上眼睛稍息片刻,以調節眼睛疲勞。
◆ 敲擊鍵盤不要過分用力,肌肉盡量放鬆。有手腕部位疾病或腱鞘炎的
人,應經常活動腕部和手指關節,手腕盡量不要支撐 在桌面邊緣,以免
腕部受壓。有肩周炎者應常活動肩關節,避免長時間不活動,肌肉、肌腱
發生粘連。
◆ 提高工作效率,盡量縮短在屏幕前停留的時間。尤其不要沉湎於節奏
快、色彩艷的電子游戲中。國外已有明確的規定,電腦操作者連續工作1小
時,允許休息10~15分鍾。休息時應站起來活動手、腳,亦可到室外放鬆
一下或做廣播操。
◆ 應經常洗臉和洗手。電腦屏幕表面有大量靜電荷,易集聚灰塵,操作
者的臉及手等裸露的地方,容易沾染這些污染物。若不注意經常清洗 ,臉
上可能會出現斑疹,嚴重時可致皮膚色素沉著。
◆ 電腦操作者應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卜、豆芽、紅棗、動物
肝臟、瘦肉等,以補充體內維生素A的不足。還可多飲綠茶,因為綠茶中含
有多種酚類物質,能對抗電腦產生的一些有害物質。
電腦操作者的合理膳食
人們使用電腦越來越廣泛,電腦雖然給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方便,但是使用電腦的室內環境正負離子失去平衡,對人體的健康有一定副作用,會引起自律神經失調、憂鬱症,另外,電腦熒光屏不斷變幻和上下翻滾的各種字元會刺激眼睛,電腦操作者常會感到眼睛疲勞、肩酸背痛。如在缺水、營養不足、缺乏維生素的狀況下工作,身體對輻射的抵抗能力下降,就容易患病。
此外,電腦操作者在工作1-2個小時後,應活動一下全身,做眼保健操,只要注意膳食結構和勞逸結合,就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防止有關疾病發生
Ⅱ 我家的電腦在卧室,家裡有一兩歲的小孩,晚上都是關閉狀態通風不是很好,不知道對人有危害嗎
電腦輻射危害 電腦主機、顯示器、滑鼠、鍵盤及周圍的相關設備都會產生輻射,眼睛看不見,手摸不到。據科學研究表明:電腦產生的低頻電磁輻射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是隱性的、積累的,人們經常(長期)在超強度的電腦低頻電磁輻射環境中使用電腦,導致頭暈、頭痛、腦漲、耳鳴、失眠、眼睛干澀、視力下降、食慾不振、疲倦無力、記憶力減退、部分人脫發、白細胞減少、免疫力底下、白內障、白血病、腦癌、乳癌、血管擴張、血壓異常、胸悶、心動過緩、心搏血量減少、竇性心率不齊、男性精子質量降低、部分女性經期紊亂、孕婦流產、死胎、胎兒畸形、生殖病變、遺傳病變、癌症等可怕疾病。人在操作電腦後,臉上會吸附許多電磁輻射顆粒,經常遭輻射會出現臉部斑疹。一個人連續操作電腦工作五小時,電腦產生的低頻輻射對人體的傷害,相當於一天的生命損失。 房間里電腦數量越多,擺放越密集,空氣中的低頻電磁輻射量越大,對人體的傷害越大。電腦顯示器(屏)的北部輻射強度大大超過顯示器(屏)正面的輻射強度。有些企事業單位使用電腦的工作崗位,學校電腦教室和一些網吧前後、左右近距離橫排擺放電腦,前排 人員背對著後排電腦顯示器的背部,前後、左右近鄰電腦,受到的傷害更大。即使在顯示器上掛一個一般的"輻射防護網(板)"也只能阻擋來自顯示器正面的一少部分輻射。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不少人誤認為,只要用"液晶顯示器"更換掉電腦上的"普通"(玻璃)顯示器,就可以完全消除電腦主機、顯示器、滑鼠、鍵盤及周圍相關設備上的所有輻射。其實根本不可能消除電腦整機中各部分的所有輻射,而僅僅是以高額投資減少了"顯示器"上的局部輻射,但仍無法消除電腦主、滑鼠、鍵盤及周圍相關設備上的電腦輻射照樣傷人的難題。 誇張了些,不過提醒大家平時工作提高效率,不然生命白白地流逝了。:) 電腦的終端是監視器,它的原理和電視機一樣,當陰極射線管發射出的電子流撞擊在熒光屏上時,即可轉變成可見光,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X射線。而且在VDT周圍還會產生低頻電磁場,長期受電磁波輻射污染,容易導致青光眼、失明症、白血病、乳腺癌等病症。據不完全統計,常用電腦的人中感到眼睛疲勞的佔83%,肩酸腰痛的佔63.9%,頭痛和食慾不振的則佔56.1%和54.4%,其他還出現自律神經失調、抑鬱症、動脈硬化性精神病等等。 如何使電腦輻射對人體的危害降到最低,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1.避免長時間連續操作電腦,注意中間休息。要保持一個最適當的姿勢,眼睛與屏幕的距離應在40~50厘米,使雙眼平視或輕度向下注視熒光屏。 2.室內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如舒適的溫度、清潔的空氣、合適的陰離子濃度和臭氧濃度等。 3.電腦室內光線要適宜,不可過亮或過暗,避免光線直接照射在熒光屏上而產生干擾光線。工作室要保持通風乾爽。 4.電腦的熒光屏上要使用濾色鏡,以減輕視疲勞。最好使用玻璃或高質量的塑料濾光器。 5.安裝防護裝置,削弱電磁輻射的強度。 6.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電腦熒光屏表面存在著大量靜電,其集聚的灰塵可轉射到臉部和手部皮膚裸露處,時間久了,易發生斑疹、色素沉著,嚴重者甚至會引起皮膚病變等。 7.注意補充營養。電腦操作者在熒光屏前工作時間過長,視網膜上的視紫紅質會被消耗掉,而視紫紅質主要由維生素A合成。因此,電腦操作者應多吃些胡蘿卜、白菜、豆芽、豆腐、紅棗、橘子以及牛奶、雞蛋、動物肝臟、瘦肉等食物,以補充人體內維生素A和蛋白質。而多飲些茶,茶葉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質會有利於吸收與抵抗放射性物質 =================================================== 揭開電腦「輻射」的X檔案 俗話說:金無足赤。電腦,作為一種現代高科技的產物和電器設備,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高效與歡樂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有害於人類健康的不利因素。 電腦對人類健康的隱患,從輻射類型來看,主要包括電腦在工作時產生和發出的電磁輻射(各種電磁射線和電磁波等)、聲(噪音)、光(紫外線、紅外線輻射以及可見光等)等多種輻射「污染」。 從輻射根源來看,它們包括CRT顯示器輻射源、機箱輻射源以及音箱、列印機、復印機等周邊設備輻射源。其中CRT(陰極射線管)顯示器的成像原理,決定了它在使用過程中難以完全消除有害輻射。因為它在工作時,其內部的高頻電子槍、偏轉線圈、高壓包以及周邊電路,會產生諸如電離輻射(低能X射線)、非電離輻射(低頻、高頻輻射)、靜電電場、光輻射(包括紫外線、紅外線輻射和可見光等)等多種射線及電磁波。而液晶顯示器則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其工作原理與CRT顯示器完全不同,天生就是無輻射(可忽略不計)、環保的「健康」型顯示器;機箱內部的各種部件,包括高頻率、功耗大的CPU,帶有內部集成大量晶體管的主晶元的各個板卡,帶有高速直流伺服電機的光碟機、軟碟機和硬碟,若干個散熱風扇以及電源內部的變壓器等等,工作時則會發出低頻電磁波等輻射和噪音干擾。另外,外置音箱、復印機等周邊設備輻射源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源頭」。 從危害程度來看,無疑以電磁輻射的危害最大。國內外醫學專家的研究表明,長期、過量的電磁輻射會對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直接傷害,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和造成孕婦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並可直接影響未成年人的身體組織與骨骼的發育,引起視力、記憶力下降和肝臟造血功能下降,嚴重者可導致視網膜脫落。此外,電磁輻射也對信息安全造成隱患,利用專門的信號接收設備即可將其接收破譯,導致信息泄密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過量的電磁輻射還會干擾周圍其他電子設備,影響其正常運作而發生電磁兼容性(EMC)問題。 因此,電磁輻射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繼水源、大氣、雜訊之後的第四大環境污染源,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防護電磁輻射已成當務之急。 防護 健康對策A計劃之矛與盾 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鑒於電腦的電磁輻射的危害性,相關的國際、國內專業機構和電腦製造商,很早就開始了防護電腦輻射的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就電腦等電子產品的生產製造,在輻射、節能、環保、人體工程學等方面制定出了MPR、TCO、FCC、UL等多種嚴格的認證標准,以確保人類健康不受損害。與此同時,所謂的節能、環保、無輻射的「綠色電腦」也於近年應運而生了。 對於電腦的電磁輻射的危害,目前可採取主動防護和被動防護兩種方法。被動防護法,就是除了改善工作環境和注意使用方法外,採取給經常接觸和操作電腦的人員配備防輻射服、防輻射屏、防輻射窗簾、防輻射玻璃等措施,以減少或杜絕電磁輻射的傷害;主動防護法,則是從電腦電磁輻射的「源頭」——顯示器和機箱等部件下手,將其消滅或屏蔽。 一是購買,即選購市面上實力廠家推出的符合「綠色電腦」標準的產品;二是DIY,即選購通過各種認證標準的「綠色」電腦配件,打造自己的健康電腦。下面我們就重點探討如何選擇符合防輻射標準的配件來DIY健康電腦。 使用電腦時,要調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來說,屏幕亮度越大,電磁輻射越強,反之越小。不過,也不能調得太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響收視效果,且易造成眼睛疲勞。 在操作電腦時,要注意與屏幕保持適當距離。離屏幕越近,人體所受的電磁輻射越大,因此較好的是距屏幕0.5M以外。 此外,在操作電腦後,臉上會吸附不少電磁輻射的顆粒,要及時用清水洗臉,這樣將使所受輻射減輕70%以上。 還有一種是喝茶 常用電腦的人中有83%感到眼睛疲勞,64%經常感到肩酸腰痛,另外,不少人出現流淚、食慾不振、咽喉痛、咳嗽、胸悶等症狀,甚至行動遲緩,記憶力衰退。 電腦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