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雷神911Pro鈦空二代
搭配第十代代英特爾 酷睿 處理器標壓CPU i7-10750H 或 i7-10875H,同時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2060 或 GTX 1660Ti 顯卡。
A 面採用一整塊鋁合金材質製成,經過陽極氧化工藝等一系列復雜工藝,來保證極致的質感。搭配新生藍色的 logo 燈以及流線裝飾條讓整體設計更有科技感。屏幕邊框窄至 4.7mm,屏佔比達到了 83%,屏幕素質也十分優異,144Hz 的刷新率,72%NTSC 高色域。,給你帶來極致的游戲體驗,完虐勁敵。
總的來說,雷神 911 Pro 鈦空二代是一款非常不錯的游戲本,在這個價位具有不錯的產品競爭力,非常適合追求極致體驗的游戲玩家
㈡ 大一軟體技術想買台電腦,不知道輕薄本還是游戲本,軟體技術專業的,課余想學習視頻剪輯等等,有什麼6k
摘要 一般來說沒有攜帶需求的話,還是比較推薦游戲本的,配置,散熱,圖形處理各方面表現都要更好一些。重量多半在2kg-4kg不等,便攜性很低,只適合偶爾攜帶出門。
㈢ 軟體工程專業買什麼樣的筆記本
購買榮耀 MagicBook Pro 2020 銳龍版、惠普戰X 銳龍版 2021、聯想小新Pro14 銳龍版、聯想小新Pro16 銳龍版等筆記本已經足夠。
軟體工作專業的主力軍應該是 Java 語言,現在 Java 的使用現狀,現在的企業級項目大多都是基於微服務架構搭建的,,比如 SpringCloud、Dubbo 等,或者是 SpringBoot +mybatis+MySQL+MQ+Redis+Apollo 等單體異構系統,這套架構還是相對復雜的,對電腦還是有那麼一丟丟要求的。
在選購筆記本電腦時,最重要的就是 CPU 處理器和內存,要在本地搭建企業級項目是比較復雜的,這兩方面的要求比較高。
先說說 CPU 處理器吧,現在的 CPU 處理器是 11代酷睿或者銳龍 5000 處理器,11代酷睿的低壓處理器就不太推薦的,就是類似於 i5-1135G7 這類型號中帶 G 字母的,優先考慮 AMD 的銳龍 5000 處理器的機器,比如搭載銳龍R7-5800H 處理器的機器,性能強悍,而且價格也比較實惠,性價比要高些。
內存方面,最起碼要選擇 16GB 內存的電腦,8GB 內存的電腦已經不要選擇,除非它支持內存升級,16GB 內存算是現在的標配啦,剛好能夠滿足企業級 Demo 的搭建,8GB 內存會特別的吃力。
另外就是獨立顯卡啦,軟體工程專業是不需要顯卡的,常規的視頻解碼,集成顯卡就能夠完成,如果你平時玩玩吃雞/3A 游戲或者喜歡視頻剪輯,那就需要選擇 GTX1650 及以上顯卡的游戲本啦,這類筆記本電腦能夠很好的滿足你的需求,如果對游戲要求較高的話,建議選擇 RTX3060 顯卡的機器。
當然,我個人的觀點是如果只是玩 LOL 的話,就沒必要購買游戲本,游戲本的機身較重而且續航一般,對於軟體工程這種對移動性要求較高的專業,日常的使用體驗沒有輕薄本舒服,反正這個需要你自己平衡,如果對重量不敏感的話,游戲本和輕薄本都是可以選擇。
另外,筆記本電腦也不用選購特別貴的,主流的 5000-6000元的機器就能夠很好的滿足大學所需的需求。
㈣ 軟體技術專業不怎麼玩游戲買什麼筆記本好
屏幕顯示效果要好,最好配外接大顯示屏;買16:10的,不要16:9的帶魚屏。
鍵盤手感要足,TP和HP的高端商務本手感都是一流的(我對當初的hp 6510系列喜愛程度不低於TP);散熱和鍵盤手感TP是最好的,沒有之一(這兩項完爆mac)
滑鼠羅技或者蛇系列,玩游或者平時使用都很爽,如果不怎麼玩游戲就偏向無線的滑鼠;
硬碟必須上SSD,真的,感覺SSD提升是最明顯的,尤其是經常編譯程序,做一些IO處理類的工作以及日常傳輸個文件,打開個程序等等,硬碟慢是最不能忍的(和網速慢一樣浪費人的時間);
內存:至少16gb(組個雙通),搞java 32g才爽。程序員永遠不會嫌內存多。別裝什麼32位系統;
cpu和顯卡:其實cpu用i3都成,顯卡集顯綽綽有餘(看2k,4k都不成問題,玩玩一般主流的游戲也行);但考慮到除了編程,還要看高清電影玩玩游戲,再綜合下便攜性和續航散熱,【i5+集顯是最合適的】;i5+普通獨顯也行;現在一般都支持集顯和獨顯切換技術,所以不必太糾結。i7+中高端獨顯沒什麼必要,熱,續航差是肯定的,除非你要玩那種頂級3D游戲(那就應該買游戲專用本,外星人,華碩的玩家國度,要玩的爽,17寸是最好的)。如果要上i7 cpu,推薦至少買15寸的本子。
㈤ 學軟體技術專業的人應該用什麼電腦
計算機系的主要課程就是硬體和匯編、CC++、java等程序設計語言以及很多數學方面的內容,和軟體編程的話是個電腦基本就OK,一般4000~5000的本用來學習就夠了。如果經常移動建議還是買個輕點的筆記本13.3 14.1都可以。其他就沒啥了如果你注重遊戲性能的話,主要看顯卡,就目前的顯卡而言游戲上的1060,1080都是比較好一些的,這個就基本可以運行大部分游戲了。
㈥ 學軟體技術買什麼筆記本電腦
1、華碩電腦:是目前全球第一大主板生產商,致力於為個人和企業用戶提供最具創新價值的產品,產品線完整覆蓋至筆記本電腦、主板、顯卡等全線3C產品,其中顯卡和主板以及筆記本電腦三大產品已經成為華碩的主要競爭實力;
2、惠普電腦:是一間全球性的資訊科技公司,主要專注於列印機、軟體、計算機與資訊服務等業務技術,最新的基礎設施和管理創新包括英特爾安騰微處理、自動化存儲管理、用於數據中心的智能電源管理等公用計算服務;
3、蘋果電腦:是蘋果公司開發上市的一種產品,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庫比提諾,核心業務是電子科技產品,蘋果於1970年代助長了個人電腦革命,其後的Macintosh接力於1980年代持續發展。
㈦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買什麼配置的筆記本電腦夠用
筆記本電腦什麼配置好?很多人在選購筆記本電腦時都會糾結這個問題。畢竟現在市場上的筆記本電腦品牌和型號太多了,每個筆記本的參數又晦澀難懂,每個參數代表著什麼含義?我們又應該如何去對比?本文就從筆記本電腦科普的方式來闡述如何去看這些配置,幫助消費者選擇筆記本電腦時,不再一頭霧水。
首先筆記本配置主要是從硬體配置和軟體配置兩大方面來看,硬體配置包括主機和外部設備;軟體配置包括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筆記本電腦配置選擇時硬體設備決定了一台筆記本的配置高低,例如顯卡、內存、硬碟、處理器等。而軟體配置目前市場上的筆記本都差別不大,因此今天我們主要講解一下硬體配置:CPU、顯卡、內存、硬碟等。
一、CPU:
筆記本電腦的配置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便是處理器。它相當於整台筆記本的中央大腦,是計算機系統運算和控制的重中之重,好的處理器CPU影響著筆記本電腦的流暢度和反應速度。
目前市面上無論是台式機還是筆記本電腦主流CPU搭載的品牌是英特爾(Intel),穩定的流暢性和努力為用戶做軟體優化服務使該品牌的CPU在全球范圍內市場份額達到80%。下面們就英特爾(Intel)CPU處理器來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科普:根據相關機構的調研數據,Intel的移動端處理器要佔整個市場的八成,這主要基於Intel數十年的穩定性和努力為用戶做軟體優化服務帶來的市場。。我們接下來會以Intel酷睿處理器為例,對筆記本CPU進行一個簡單科普:
1、基礎型號科普:
1)我們在電商平台選配時會經常看到Intel酷睿CPU處理器中前面i3/i5/i7/i9之類的詞條,這代表不同的系列型號,整體性能表現可以簡單列為i9>i7>i5>i3,其中i3是基礎款,i5和i7是當前筆記本市場上的主流選擇,滿足有中高生產力和娛樂需求的用戶,比如i5-11300H、i5-12400、i5-12500、i5-12600、i7-12700等,如果對電腦有較高追求並且預算再充足一些,旗艦款i9酷睿處理器值得選擇。
選配CPU時除了系列型號,在後面會跟著一串數字,比如i5-12600,「-」後面的前兩位數字「12」代表著CPU的代數,即該CPU為第12代酷睿處理器,同理,i7-10710U就是第10代。新一代的處理器正常要比之前的優越很多。以12代酷睿處理器為例,相比上一代處理器,它採用了全新的Alder Lake架構,首次在X86平台上導入了大小核設計,採用了更先進的10nm工藝製程,性能上有了極大的提升(據intel官方表述,intel 12代處理器的高性能P-Core相比上一代Cypress Cove在通用性能上有19%的提升;高能效的E-Core對比Sky Lake核心在同功率下提高了40%的性能)。所以在預算允許的情況下,追求比較高可以選擇最新一代處理器。
3) 型號最後的字母後綴,以十二代處理器為例,筆記本CPU常見的可大致分為U、H、P三類。
H是標壓,例如i7-12700H,常見於高性能配置筆記本。
U屬於低壓處理器,系列標准功耗設定為15W,最大加速55W,例如i5-1235U,一般被應用於輕薄筆記本中。
P為十二代酷睿新出的處理器系列,標准功耗設定為28W,最大加速為64W,例如i5-1250P,適用於高性能的輕薄本、創作本、全能本。
可以根據實際實際使用場景選擇不同後綴的筆記本,游戲本優先選擇H系列,商務、輕薄本優先選擇UP系列。
2、基礎參數科普:
CPU的詳細參數再繼續往專業的領域深究的話,還會細分到架構、頻率和核心等板塊,購機新手一般不需要去進行這么深入的了解。所以這里同樣只做一個簡單科普。
1)架構:架構簡單理解就是CPU核心的設計方案,通常新款的都會比舊款的要強。以十二代酷睿處理器為例,它採用異構混合架構設計,這種架構設計使得CPU能夠擁有更多核心。以往CPU核心到達6核之後就很難再往上堆疊,但異構混合架構則可以將低功耗處理器的核心增加到10個甚至是12個(核心的作用接下來我們也會講到)。
2)頻率:頻率就是CPU運算工作的頻率,又分為主頻、最高睿頻、超頻。理論上,同級別的處理器主頻越高越強(在一定情況下,也會出現主頻較高的CPU實際運算速度較低的現象)。
3)核心:核心又稱內核,是CPU中間的核心晶元,由單晶硅製成。是CPU用來完成所有計算、接受/存儲命令、處理數據等任務的單元。單核性能相同的情況下,核心越多,CPU的執行效率越高(考慮到損耗,CPU核心超過4核後更多核心對游戲幀率和軟體的流暢度帶來的提升會出現邊際效應遞減的傾向,損耗多少也與CPU架構息息相關)。
二、顯卡:
顯卡在一台筆記本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它是主機與顯示器之間連接的"橋梁"。主要用作於控制電腦的圖形輸出。例如CPU把所需要的圖片設計好,而顯卡就需要把圖片繪畫出來以及讓畫面播放連貫起來,就像我們3A游戲中的幀數,顯卡性能越強,FPS數值就越高,我們所看到的畫面就更流暢,顯卡還可以對一些設計軟體(Pr、Ae)具有硬體加速功能,會大大增強辦公效率。顯卡可以分為核顯和獨顯2種。
1、獨顯:獨顯顧名思義為獨立的顯卡,擁有單獨的圖形核心和獨立的顯存,能夠滿足復雜龐大的圖形處理需求,比較適合有打游戲跟視頻、圖形後期的用戶選擇,但是相對來說價格比較高,發熱量跟能耗也限制了許多場景。選購的時候只需根據自己的預算及使用需求,參照顯卡天梯圖選擇即可,這里不做過多闡述。。
2、核顯:即集成在CPU上的顯卡,優點就是與CPU集成一體,不佔空間,發熱量小,一般用於輕薄本跟辦公本上。搭載核顯的CPU廠商主要是英特爾,自英特爾處理器的Xe核顯推出後,核顯性能已有了質的飛躍,核顯除了滿足日常使用,已經可以滿足很多用戶的日常游戲需求。例以酷睿 i5-11320H的Intel Iris Xe96EU核顯。已經超越了部分獨顯的性能。
三、內存
內存(Memory)也稱內存儲器和主存儲器,其作用是用於暫時存放處理器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碟等外部儲存器交換的數據,內存是外界與處理器進行溝通的橋梁。目前主流的內存容量是8G,16G,32G考慮到電腦實時運行,推薦至少8G,其他可以根據自己對電腦的使用需求按需配置,具體可以參考下面的圖示。
四、硬碟
硬碟主要負責儲存文件,現在大部分都是SSD,因為開機快體積小,數字越大,空間容量越大。
五、其他方面
其他方面如介面,介面越多種類越全,實用性也越強。這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場上雷電4介面越來越普及,一個介面可以替代多種傳統介面的功能,一口多用,12代酷睿處理器全面支持雷電4介面,選購的時候也可以考慮一下這方面。至於散熱和續航,那自然是不用說,會直接影響使用體驗和便捷性。
以上就是筆記本硬體配置的一些簡單科普,嚴謹一點的朋友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根據這些科普內容選擇自己預算內配置最好的筆記本。同時,小編也替大家整理了一份筆記本推薦表作為選擇時候的參考。
購買推薦(價格由低到高)
大部分學生黨和上班族其實對電腦的性能要求不高,主要就是處理一些文件、PPT之類,然後會需要攜帶筆記本出門。買一款5000元左右的輕薄本就足夠了。筆記本硬體技術發展至今,選擇搭載12代英特爾P系列處理器(i5-1240P、i7-1260P等),自帶Xe核顯,性能已經十分充沛,價格也美麗。
惠普(HP)戰66 14英寸屏幕 丨i5-1240P 丨銳炬Xe核顯丨16G內存丨512G固態丨
價位:4000-5000
華碩無畏15 15.6英寸屏丨i7-1260P丨銳炬Xe核顯丨 16G內存丨512G固態丨
價位:5000-6000
2對於愛好打游戲或者需要處理設計相關工作的消費者,對筆記本性能有一定要求,就需要購買專門的高性能游戲本了。推薦搭載12代英特爾H系列處理器和RTX 3050以上顯卡的筆記本,畢竟配置越高,體驗越好。
戴爾(DELL)游匣15.6英寸屏丨G15 i5-12500H丨RTX 3050Ti 丨16G內存丨512G固態丨
價位:6000-8000
惠普(HP)暗影精靈8 16.1英寸丨 RTX3070Ti丨i7-12700H丨32G內存丨 1T固態
價位:8000以上
以上所推薦的筆記本,僅作為參考,筆記本什麼配置好,拋開預算和需求去講都是耍流氓,具體還需要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可以先根據預算和需求框出備選機型,然後對備選筆記本的參數進行詳細對照,最終選擇性價比最高的那一款。希望以上的介紹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