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盤就是主硬碟,你可以在我的電腦右鍵-管理-磁碟管理查看。
2. 本人小白,雙硬碟主盤和從盤是怎麼回事
啟動電腦後,進的是哪個硬碟上的系統,那個硬碟就是主盤,其他硬碟都是從盤。sata硬碟是點對點設備,從本質上來說不同於原來的ide硬碟,沒有主從盤之分。
3. 電腦中主盤和從盤的區別是什麼 源盤又是什麼
主盤從盤是過去PATA時代的提法,一根數據線接兩個硬碟,一個是主一個是從,便於區別。源盤是指復制過程中作為數據源來操作的盤。同時出現的是目標盤,就是數據復制過程中要拷貝到的那個盤。
4. 如何知道哪個硬碟是主盤又是如何更改主盤設置
最簡單的方法是,修改BIOS設置
先查看一下哪個硬碟目前是主盤,然後把那個設置成從盤就可以達到你的目的了,不會的話,可以把兩個IDE線交換位置插就可以了
5. 我電腦剛剛重做了系統,結果不知道哪個盤是系統盤了
可以選擇重新安裝系統,
安裝時看著,選擇安裝盤,並格式化安裝盤(選擇C盤)。
安裝完後,進入系統,可以把D盤的直接刪除掉。。
6. 硬碟哪個是主盤和從盤
使用雙硬碟的前期工作當然就是安裝了,不過在安裝雙硬碟前還需要進行一些准備工作,雖說這些工作並不是很重要,但是必須得,所以不應忽略。准備工作包括檢查你的機箱是否還有足夠的空間可用來安置第二塊硬碟、主板上是否還有第二個IDE介面、機箱的電源功率是否能充分滿足加了第二塊硬碟後整台電腦系統的正常運行等。如果這些條件都滿足了,那就可以安裝第二塊硬碟了,安裝硬碟的方法非常簡單,我想銷微有些DIY經驗的用戶都可以做成,筆者這里就不熬述了。
二、安裝
在安裝第二塊硬碟時需要注意得一個問題也是最經常碰到的問題就是跳線問題,即正確設置主從盤。設置主從盤的目的是為了告訴系統那塊是啟動盤,設置為主盤得是作為系統的啟動盤。不過如果你是將第二塊硬碟直接連接到主板的IDE2埠,而不是跟第一塊硬碟接在同一個IDE埠時,就不需要進行主從設置了,系統會自動從掛在IDE1上的硬碟啟動,而掛在IDE2上的硬碟即自動被置為從盤。至於設置主從盤的方法也比較簡單,一般來說在硬碟的背面上都有將硬碟設置為主、從盤的方法,默認的設置是將硬碟作為主盤(即Master盤),而作為從盤的那塊硬碟需要設置為Slave(即從盤),可以參照硬碟背面的跳線圖進行跳線。對於不同的硬碟其設置主從方法是不一樣得,所以這里也不可能介紹一個普遍適用的方法。
下面就介紹兩種設置主、從盤的方法
1.由硬碟跳線器設置
所有的IDE設備包括硬碟都使用一組跳線來確定安裝後的主、從狀態。硬碟跳線器大多設置在電源聯接座和數據線聯接插座之間的地方(也有設在電路板上的),通常由3組(6或7)針或4組(8或9)針再加一個或兩個跳線帽組成。另外在硬碟正面或反面一定還印有主盤(Master)、從盤(Slave)以及由電纜選擇(Cableselect)的跳線方法。
各類硬碟的跳線方法和標記說明大同小異,比如昆騰硬碟的跳線器通常有9針4組,其中一根叫"Key",用於定位以便用戶正確識別跳線位置。
2.由硬碟跳線器和40芯特製硬碟線配合確定
這種主、從盤的設置是先將硬碟跳線設置在"電纜選擇有效"後,然後再根據需要將主、從盤聯接在對應的硬碟線插頭上。硬碟主、盤狀態的設置取決於硬碟與硬碟線的聯接插頭。通常聯接硬碟線中段插頭的盤是主盤,聯接在硬碟線盡頭插頭上的盤就是從盤。採用這種方法設置主、從盤時,必須將聯接在同一條硬碟線的所有IDE介面設備(包括光碟機等)跳線器設置在"電纜選擇"位置。
能決定硬碟主、從盤狀態40芯硬碟線是特製的。製作方法是將普通40芯硬碟線的第28根線(從第1根紅線或其它標記開始數)在兩個硬碟插頭之間的位置上切斷後做成的,切線時注意不能弄斷其它線。使用特製硬碟線確定主、從盤狀態的優點是使用方便。當需要交換硬碟主、從狀態時只要將聯接的硬碟線插頭位置對調一下即可,不需要拆下硬碟來重新跳線。
在選擇到底哪塊硬碟作為主盤,哪塊硬碟作為從盤時,下面給出一個原則:性能好的硬碟作為主盤,而性能稍微次些的硬碟作為從盤。例如你有一款5400RPM的硬碟,一款7200RPM的硬碟,那當然是選擇7200RPM的硬碟作為主盤了。如果不想破壞舊硬碟上的數據,而又想將老硬碟作為從盤,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備份數據,然後再重裝,如果沒有備份媒介,那你可以使用GHOST軟體將兩塊硬碟對COPY一下,然後將舊老的硬碟分區格式化後作為從盤就可以了!不過使用GHOST軟體應注意,最好兩款硬碟是等容量得,如果不等,至少要求目標盤的容量比源盤大。
三、問題
正確安裝完了雙硬碟後,須進入CMOS中正確設置兩塊硬碟的參數。當所有這些工作都完成時,你的雙硬碟存儲系統差不多就完成了。為了方便後來的敘述,我們將雙硬碟用戶分成兩類,第一類用戶是裝完了雙硬碟後,從零開始重裝系統,對於此類用戶就不要有後面發生問題了,用戶只須運行FDISK分區硬碟,將格式化裝系統就OK了;除了上面得那類用戶,還有些用戶為了保存原有硬碟上的數據,不是從零開始重裝系統,而是在老硬碟上的基礎上升級成雙硬碟系統,或者只是將第二塊硬碟作為數據備份等用,對於這類用戶,在裝完了雙硬碟後最常發生的問題就是"盤符錯亂",即在安裝了第二塊硬碟後,第一塊硬碟中D盤符發生錯亂,使得原來是D盤下的軟體沒法使用。如你原來的第一塊硬碟分二個區C、D兩個區在IDE1,而新買的第二硬碟分為C、D、E三個區在IDE2。在安裝了雙硬碟並且在CMOS中正確設置了兩塊硬碟參數後,查看"我的電腦",會發現原來在老硬碟D區的所有內容現在全都跑到E區去了,而D區變成了第二塊硬碟的第一個區,各個分區的具體分布如下:C區(老硬碟)、D區(新硬碟)、E區(老硬碟)、F區(新硬碟)、G區(新硬碟)。這樣盤符的變更就使得原來安裝在老硬碟D區上所有軟體都沒法使用了。
如何解決這個頭疼得問題呢?總不能再將所有硬碟重分區及格式化一編,然後再重零開始安裝吧!在解決這個"盤符錯亂"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它產生的原因,在安裝雙硬碟後,整個存儲系統盤符的排布是安裝按:所有Primary(主)分區->所有Extended(擴展)分區分布得,由於第一塊硬碟中已有了Primary(主)分區及Extended(擴展)分區,而我們在對第二塊硬碟進行分區時又將其分成了Primary(主)分區跟Extended(擴展)分區,依據上面所說得存儲系統盤符的排布規律即:所有Primary(主)分區->所有Extended(擴展)分區,所以就使得第二塊硬碟的主分區排在了第一塊的擴展分區前面,這就發生了上面所說得老硬碟D區變成了E區的問題。
前提:為了保護老硬碟的數據因意外而被破壞,我們對第二塊硬碟進行分區等操作時將第一塊硬碟摘下。
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筆者結合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一種比較可行的解決此"盤符錯亂"的方法,即對"第二塊硬碟不分主分區"。既然存儲系統的盤符排布是按照所有主分區再到所有擴展分區,那如果第二塊硬碟沒有主分區就應該不會有"盤符錯亂"這問題了。方法想出來了,讓我們動手試試此方法的可行性。運行FDISK,先刪除第二塊硬碟上的所有分區,然後再創建Extended(擴展)分區,結果"沒有Primary(主)分區,不允許創建Extended(擴展)分區"。於是就將兩塊硬碟都掛上,FDISK就會出現第五個選擇菜單——選擇物理硬碟的選項,選擇五,然後再選擇第二塊硬碟(不要選擇錯喲,要不第一塊硬碟中的數據就不保了),然後開始創建Extended 分區,這次因為有第一塊硬碟的Primary(主)分區在,所以順利地完成了Extended(擴展)分區的創建工作,接下來的結果就不用多說了,當然是老硬碟的D區還是現在的D區,所有在D區的軟體都可正常使用了。
四、注意事項
1、在新增或升級硬碟時,盡量優先選擇品牌相同的硬碟。因為不同品牌硬碟在同一條硬碟線上使用可能會出現兼容問題。如果電腦啟動時檢測不到或只檢測出一塊硬碟的情況時,在確認兩塊硬碟跳線設置都沒有錯誤前提下可先斷開原使用的硬碟再重新開機,如果這時電腦能檢測出新加硬碟,那麼就是兩塊硬碟兼容有問題。解決方法是將新硬碟放在第二硬碟線上使用。如果必須使用同一硬碟線,那麼就將兩塊硬碟的主、從關系對換一下。
另外如果新增加的硬碟與光碟機等設備一起接在第二硬碟線上時,要注意光碟機等設備的主、從盤設置不與新加硬碟相沖突,否則也會出現主板檢測不到新增硬碟或者找不到原光碟機問題。
2、要注意盤符交錯的問題。在多分區的情況下,硬碟分區的排列順序有些古怪:解決此問題的方法如上面所介紹得。
3、安裝雙硬碟後要注意散熱,兩個硬碟間空隙不能太小,且盡量不要超頻。
至此,你已可以成功安裝並且可以正常使用雙硬碟了。使用雙硬碟時就跟以前使用單硬碟系統一樣,並沒有什麼分別,最重要的區別可能就是盤符太多了。上面介紹了一些雙硬碟安裝的經驗,希望給廣大想安裝雙硬碟的有點幫助。
7. 兩個硬碟連接後,分區後忘記了哪些區是主盤
應該是這樣,C 是主盤,D是從盤的請分區。D、F、都是請盤的。每隔一個就是主盤的。
8. 怎麼設置 主盤和從盤
1、在電腦開機時,按下快捷鍵 F1 進入 BIOS,按下 ▶鍵將游標移到「StartUp」一項上。
9. 電腦的主盤是什麼東西啊
是主硬碟吧?傳統的IDE連接線可以連接兩台設備,需要設主從,若接了兩塊硬碟,則設為主設備的就是主盤,另一個就是從盤。有的人也將安裝有操作系統的硬碟稱為主盤,其實是主引導盤的簡稱,在這種情況下,通常C盤就是主盤,即使安裝了多個操作系統,系統的引導文件也都在C盤,若C盤數據丟失或損壞,機器就無法啟動,所以C盤也可以被稱為主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