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系統 > 做電腦處理器與手機處理器哪個難

做電腦處理器與手機處理器哪個難

發布時間:2022-09-03 00:16:26

① 手機處理器和電腦處理器哪個比較好

手機處理器和電腦處理器不好相比。而且光從性能上來說的話,當然是電腦處理器比較強了。那個電腦的CPU,有的上有的已經上4點多G幾赫茲啊。當然電腦的CPU也比較耗電啊,手機也考慮到續航的原因,也不會考慮發布什麼功耗高性能好的處理器。而且手機的處理器的晶元比較小,因為手機內部空間是寸土寸金啊。所以說性能上面也沒法和電腦相比。

② 手機處理器和電腦處理器差別咋就那麼大

1 手機CPU用精簡指令集,電腦用復雜指令集,所以現在手機CPU都不能用在電腦上(貌似有一個 例外)
2 高速緩存,手機遠小於電腦
3 手機CPU指令集少,單一,電腦CPU指令集多
4 晶體管面積,電腦遠大於手機的,大出很多倍
5 主頻,手機也小於電腦,你說的i5帶自動睿頻,也就是自動超頻
6 NVIDIA Tegra 4手機CPU好於note2的四核1.6G獵戶座。據報道,T4四核只有2000年的單核奔騰3的水平

結論:現在的手機CPU就算有30核也比不上i5

趕快拋棄三星吧,不然後悔死的。手機CPU日後也將是intel,NVIDIA,AMD三家獨大

③ 手機處理器和筆記本處理器哪個比較好

現在大家購買手機第一個看的就是處理器,處理器的好壞,決定著手機的性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cpu,手機使用的是移動端cpu,而電腦使用的是pc端cpu,那麼這兩個之間有什麼差別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這兩種cpu在製作架構上就不一樣,電腦的cpu採用的是x86架構,而手機採用的是arm架構。兩種架構的cpu特性也不一樣,x86的cpu非常適合高強度的運算,而arm架構的處理器的特點是功耗低,在低功耗的情況下,還可以保持較高的性能,所以被移動端廣泛的運用。

既然說到頻率,那就不得不說手機cpu和電腦cpu的現在主流的手機處理器驍龍855頻率為2.8Ghz左右,而電腦的cpu早就在幾年前就已經突破了3Ghz,如果支持超頻的話,可能會達到4Ghz左右。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我們物理上都學過,沒有省功的裝置,所以,在cpu功耗上,手機cpu就已經輸了,而驍龍855的性能差不多和8年前的電腦cpu差不多。可能很多人都驚訝,怎麼會相差這么多,但事實就是如此。電腦和手機的可比性並不大,拿來比較也是因為手機越來越像電腦,在以前大家還都是使用按鍵手機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人想過要拿手機和電腦做比較。小夥伴們,大家覺得手機的cpu和電腦的cpu還有什麼區別呢?如果你還有更好的意見,記得和大家分享哦。

易馳科技

④ 手機cpu與電腦cpu

最之間的區別就現階段而言,手機處理器的單線程運算能力和電腦處理器相比,相差較大,所以和PC處理器難以單獨靠頻率來比拼性能。
拿目前最強的高通驍龍800處理器來講,該處理器為Krait400架構四核2.3GHz,實測性能無論是圖形性能還是CPU性能都連AMD的Kabini
A4-5000都比不上,而後者只不過四核1.5GHz而已,整體性能在PC圈裡也只屬於入門級別。
單個CPU無論手機還是電腦就運算頻率的單位而言都是沒有區別的,既然是頻率當然都以Hz為單位。但是頻率並不是CPU運算性能的唯一指標,頻率只不過告訴我們CPU每秒鍾能運算多少個周期。
無論是還是電腦CPU只要架構不同,每個周期能計算的量是不同的。CPU的真正運算能力應該=單周期運算量×運行頻率。
由於現在的CPU均為多核CPU,多核的頻率是無法疊加的,但是性能是可以疊加的。理論上最大性能的確可以達到「單周期運算能力×運行頻率×核心數」,但是實際使用過程中大多數時間都達不到這種效果。
如果軟體只支持單線程運算,那麼就算用十二核處理器,也只能發揮其中一個核心的性能,其他十一個核心全部閑置。而即使軟體對優化得好,四核心能達到單核心性能的3倍其實也已經是很強的了。

⑤ 手機cpu厲害還是電腦cpu厲害

手機cpu厲害還是電腦cpu厲害?

這個問題又來了,很多人總喜歡把這個手機CPU和電腦CPU相提並論,這些年確實手機處理器發展飛快,短短幾年從開始的雙核,到後來的四核八核,以及十二核,表面上看起來很厲害樣子,很多人就覺得差不多可以趕上電腦了,再加上這些年電腦端應用也退出手機版本這樣以來大家就更認為手機處理器直接趕上電腦了,其實所有人都進入了一個誤區,這個電腦CPU和手機CPU除了是掛了一個處理器名字外其他的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面。

關於這個問題我就說這么多了,不知道小夥伴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喜歡的別忘點個贊關注一波哦!

⑥ 電腦cpu和手機cpu的差距有多大

手機和電腦的CPU用的根本不是一類架構,我們家用電腦的CPU大都是使用的X86架構,這類架構較為復雜,非常適合密集高強度的運算,所以無論是辦公電腦還是各類伺服器,數據中心大都是使用的X86架構處理器,目前只有英特爾和AMD生產這類CPU。

而手機由於體積小,對發熱和續航要求極高,所以手機處理器採用了更為高效的ARM架構CPU,這類CPU的特點是功耗極低,而且在低功耗下還能做到相對不錯的性能,非常適合手機等移動設備。

電腦CPU和手機CPU兩者多年來井水不犯河水,因為面對的市場完全不同,別看現在還有不少電腦CPU還是雙核、四核,由於設計復雜度不同、頻率和緩存不同,即使是拿目前最強的8核手機CPU也無法和電腦CPU相比,即使拋開架構不同的原因,手機CPU設計多個核心是為了保證降低功耗,因為裡面有大小核的分類設計,性能差距很大;而電腦CPU中每一個核心都是高性能核心,單核運行時可以大幅度提高睿頻頻率,多核一起工作時多任務性能則可以大幅增強。

單看主頻來說,主流電腦CPU在奔騰4時代就已經突破了3Ghz,目前都是動輒4Ghz以上的8核CPU,而目前最強的驍龍855頻率不過剛到3Ghz的門檻,性能最多也就是超過一些10年前的低端電腦CPU,畢竟手機還是把續航和發熱表現更重要,性能夠用即可,在半導體和電池技術突破之前,手機CPU的性能還會遠遠落後於電腦CPU,無論它有幾個核。

電腦晶元的最高技術應用就是CPU

它要解決各式各樣的運算,不但是要硬體集成度越來越高,還要一套非常復雜的指令集,如果單純的做一個比較: 電腦是可以運行手機虛擬機的,而反過來手機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運行電腦虛擬機。



不過這恰巧就是手機CPU的優點:

1990年電腦和手機晶元的分水嶺來了,蘋果公司看到了移動市場的前景,尋找到了英國的一家公司,也就是後來的移動晶元霸主ARM,這個公司揚長避短,很快就找到了一些競爭的秘訣,幾個畢業不久的學生反其道而行之,做出了一個最偉大的精簡指令集Risc。

雖然之後與蘋果合作的產品暫時失敗了,但是1993年諾基亞公司在6110手機上採用了它們的晶元,之後是一炮而紅,雖然紅了,但是一直很低調,低調的在移動電子產品領域里成為一哥,幾乎所有的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的微處理器都和ARM有關。

如今投資的重點全部都集中在移動電子設備的領域,而電腦晶元的摩爾效應漸漸失去了原來的進度,離天花板越來越近。

隨著柔性屏幕與移動設備的普及,笨重的電腦開始盡露弊端,不久的將來微處理器才是新的霸主,而英特兒姑且叫它是原始微處理器一代吧,就像諾基亞沒有及時具有遠見一樣,最終被更高,更快,更強的下一代取代。

電腦運行全面,但是指令繁瑣,運行速度慢。

很笨重。

手機運行單一,但是指令簡潔,運行速度快。

很輕便。

上網,看視頻與即時通訊等簡單操作手機軟硬體更具有優勢,而超級運算,大型 游戲 ,作圖渲染手機完敗。

實際電腦手機晶元這倆玩意真沒啥可比性,就好比百米博爾特肯定秒殺劉翔,但是110米欄劉翔可以秒殺博爾特,電腦CPU是家用辦公的首推霸主,而手機CPU用途是休閑 娛樂 首選。

同樣製程同樣是4核的電腦CPU和手機CPU兩者的性能到底差距有多大,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先了解下兩種CPU的差距才能讓你更好的了解他兩者之間的差距,其本質主要是從架構、用途、擴展能力、操作系統的兼容性以及各自的功耗來了解下他們本質的區別。

先從架構來談,手機CPU使用的架構是ARM(AdvancedRISCMachine,即精簡指令集)架構,使用這種架構的設備不只是在手機CPU上同時也在很多嵌入式設備上也在廣泛使用的晶元指令集,其主要是功耗低,散熱小。而指令集的數量決定了CPU在某種程度上執行任務復雜度即速度的代表,ARM指令集為何精簡,因為他只專注於某些特定的應用即可,在某一專項領域是最強的,不需要去適應很多應用,不像電腦CPU那樣為了兼容性、為了支持更多應用要寫入很多的指令,就比如手機上的CPU他的指令集天生就是為手機領域支持的一些硬體和應用專門制定的指令集,因此不需要很多很復雜的指令集,因為一切為了功耗,他的出生就是為了移動應用。結果就是手機晶元功耗低適合移動便攜設備。

其次從用途、擴展能力和操作系統的兼容性這方面來說,x86發展了這么多年已經誕生了很多的硬體及軟體可以直接安裝在上面使用,這就需要CPU需要龐大的指令集和更多的運算器、寄存器來支持,所以從擴展能力和兼容性來說ARM處理器是沒辦法去適用的,比如在台式電腦上你可以加裝很多各種硬體,並且通過這些硬體發出的數據CPU都能解釋執行,你手機CPU就完全不能,所以從用途上來說他兩個之間的區別也很大,一個很專一,一個很多能。

最後我們來比較下這兩個之間的差距,通過上面原理上的大致了解,你不能單純的拿速度來比較兩者之間的差距,你非要比較,就要全面比較,手機CPU就是為了特定領域定製的CPU它只處理這個領域的數據,其他來的數據我不處理我也不需要處理,而電腦CPU就是個多面手你什麼活我都會干,並且還乾的比你快,因為指令集豐富啊,因為我可以不計較功耗和散熱可以放更多的晶體管來執行各種指令集要求乾的事情。但是手機CPU我由於功耗體積等原因,我只需要一定數量的晶體管就可以用來處理特定功能的應用程序。因此你說手機CPU速度相當於電腦那個時代的CPU速度,這兩者之間是無法比較的,這就好比一個是文學諾比爾一個是物理諾比爾你讓他們之間比較一下誰做出的貢獻大一樣,我只能說各有各的用處。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註:「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無法比,一個是X86架構,一個是ARM的架構。一個是微處理器執行的計算機語言指令集,擅長處理復雜的工作;ARM是精簡指令。只能說,這相當於兩個生態,真的無法比。

X86架構可以配備外置的散熱器和風扇,所以追求高主頻多線程;但是ARM架構散熱條件跟X86架構的處理器對比,根本無法比,最多就給你銅管散熱。風扇散熱甚至水冷?想都不要想!

同時,X86架構有強大的電源支持,對功耗要求不高;但是ARM架構需要考慮功耗,不然很快手機就沒有電了。

所以說,手機對晶元的限制真的非常多,性能不是第一的要義,因為它不能好像電腦CPU一樣,又是風冷又是水冷,能夠用上銅管散熱就很高端了。但是電腦上CPU供電/散熱環境比手機好很多,能夠充分發揮它的性能特點。手機上的CPU再強,但是環境限制了,跟電腦網的無法比。

當然,你可以在不同架構支架通過虛擬的環境來跑分,進行比較,但是效率相當低。而且沒有意義。

再說,ARM架構的手機跟X86的架構比,有什麼意義?如果是,ARM架構的輕薄本跟同樣X86架構的輕薄本對比一下,還有對比的意義。

PC機的CPU,要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是散熱,非得裝個風扇不可。而手機CPU,關鍵核心問題是移動,要夠小,用電池而不是交流電源,而且沒有風扇散熱。所以只能把PC機CPU簡化再簡化,以滿足小和低能耗低散熱。而且手機的CPU不是獨立存在,是集成在SoC內,而且,谷歌安卓和蘋果ISO都不尿英特爾,而Wⅰn在手機又掛了。這樣,英特爾只能乾瞪眼,一點招也沒有。

其實CPU的性能不能只看核數和主頻,從架構、工藝、主頻、核心等方面,電腦cpu和手機cpu的差距有多大

一、架構差異

架構只相當於一座建築的框架,是最基本也是極為重要的部分。電腦CPU的架構有X86、X64等,而手機CPU主流是ARM架構。

二、主頻

決定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的綜合指標,有緩存、指令集,CPU的位數等因素。

因為CPU的位數很重要,這也就是搭載了64位的CPU的手機比32位快的多的原因。手機CPU和電腦CPU架構由於不同,相同主頻下電腦CPU要比手機CPU的運算能力高幾十到幾百倍。

三、核心的影響

手機多核其實應該叫多CPU,將多個CPU晶元封裝起來處理不同的事情,

而電腦則不同,PC的多核處理器是指在一個處理器上集成了多個運算核心,通過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可以處理同一件事情,是多個並行的個體封裝在了一起。

四、GPU核心

一般來說,手機GPU是與CPU封裝在一起的在同一快SoC上,相當intel的核芯顯卡。而電腦則不同,早期電腦的CPU通常都是助攻運算,視頻和圖形處理都交給顯卡,顯卡集成在北橋中。

記得一個視頻,摩托車, 汽車 ,飛機起步比賽,看誰最早過終點,結果摩托車起步最快,但飛機起飛一瞬間,其他都不能和飛機比了。這就像arm和x86cpu的區別,簡單的事交給arm來做,比速度,永遠別和x86比。

這么說吧 電腦cpu就是個復雜的計算器 除了加減乘除 還有函數匯率什麼的。手機cpu同樣也很快 只能計算加減乘除

各有各的功能,手機是手機CPU,電腦是電腦的CPU,相互比性能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的。電腦能做手機做不了的事情,高端電腦CPU價格能買一部手機,不是我噴,凡是對電腦懂的人都知道再高端的手機的價格也買不了高端電腦。

⑦ 更換電腦南北橋晶元和更換手機CPU哪個難度大

我覺著南北晶元難換,手機相對好辦。手機更換CPU也可以算不罕見了,好的視頻都有換CPU和內存的,就是技術要求要高,電腦主板的南北橋晶元就沒人換,一般壞了這兩玩意,主板就沒用了,也沒人會修,能修也要返,對技術要求更高。
一般都是去最近的那個頤高修的~不過也有上門的。手續相對麻煩。學校里有兩個小店有修補過建議不要去。。宰人的說。。校外也有1到2個小型數碼店。但是本人沒有去過。主要看你是修什麼~如果硬碟之類的只能去換。到你買的地方,前提是你在保修期。筆記本還是直接送到指定維修點。最近呢的那個頤高的走法。坐226估計20分鍾。

⑧ 手機CPU與電腦CPU有什麼區別

完全不一樣,手機的浮點運算能力非常弱,但整數運算尚可,且都有精簡指令集。intel和AMD為x86復雜指令集,在流水線和緩存技術上大幅超越手機CPU。
1.3G左右的ARM處理器浮點能力在10MFLOPs/s左右(目前手機採用的ARM處理器還沒這么高)
2.5G的intel四核Q8300在25GFLOPs/s左右,差了2500倍,就算精簡到單核1.3G,也有將近4GFLOPs/s。
同頻差距達到了30倍以上。
數據都是實測的,理論上單核的P4
3.0G浮點運算能力就達到了12GFLOPs/s(實際遠遠達不到,因為P4效率極低,估計實際3GFlOPs/s左右)
手機CPU的功耗很低(主要是結構簡單),這是電腦CPU很難做到的。
頻率只是表示單位時間內的工作周期數,每個周期的效率要看CPU是如何設計的

閱讀全文

與做電腦處理器與手機處理器哪個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待機狀態怎麼開機 瀏覽:198
路由器怎麼設置共三台電腦 瀏覽:343
手機與電腦怎麼互屏 瀏覽:46
蘋果電腦cad軟體激活不了 瀏覽:54
蘋果電腦怎麼玩cs 瀏覽:540
不喜歡用電腦的人有哪些 瀏覽:272
電腦設置的軟體怎麼打開 瀏覽:497
2019蘋果電腦硬碟擴容 瀏覽:113
看小說最全的軟體蘋果 瀏覽:45
電腦開機沒反應過一會就自己開了 瀏覽:506
為什麼電腦讀不出大白菜u盤 瀏覽:772
電腦桌面光線調整軟體 瀏覽:104
磁碟格式化對電腦有什麼危害 瀏覽:644
網路維修電腦用什麼軟體 瀏覽:129
懸吊系統電腦 瀏覽:44
電腦開頭黑屏是什麼意思 瀏覽:560
蘋果電腦用excel打字反應慢 瀏覽:630
晉寧蘋果電腦批發報價 瀏覽:924
黑蘋果電腦進系統聲音 瀏覽:122
最強無線智能電腦 瀏覽: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