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系統 > 電腦音樂系統

電腦音樂系統

發布時間:2022-10-07 02:49:05

① 電腦酷狗音樂系統驅動異常

摘要 電腦無聲的解決方法:(首先看看小喇叭或在控制面板中看看是否設置了靜音,如果音效卡驅動的問題,請用下面驅動精靈安裝音效卡驅動)

② MIDI是什麼

MIDI簡介
一、MIDI是什麼?
MIDI是英語Music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數字化樂器介面」,也就是說它的真正涵義是一個供不同設備進行信號傳輸的介面的名稱。我們如今的MIDI音樂製作全都要靠這個介面,在這個介面之間傳送的信息也就叫MIDI信息。
MIDI最早是應用在電子合成器——一種用鍵盤演奏的電子樂器上,
由於早期的電子合成器的技術規范不統一,不同的合成器的鏈接很困難,在1983年8月,YAMAHA、ROLAND、KAWAI等著名的電子樂器製造廠商聯合指定了統一的數字化樂器介面規范,這就是MIDI1.0技術規范。此後,各種電子合成器已經電子琴等電子樂器都採用了這個統一的規范,這樣,各種電子樂器就可以互相鏈接起來,傳達MIDI信息,形成一個真正的合成音樂演奏系統。
由於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對數字信號的強大的處理能力,使得計算機處理MIDI信息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了,所以,現在不少人把MIDI音樂稱之為電腦音樂。事實上,利用多媒體計算機不但可以播放、創作和實時地演奏MIDI音樂。甚至可以把MIDI音樂轉變成看的見的樂譜(五線譜或簡譜)列印出來,反之,也可以把樂譜變成美妙的音樂。利用MIDI的這個性質,可以用於音樂教學(尤其是識譜),讓學生利用計算機學習音樂知識和創作音樂。
二、MIDI文件的性質
所謂MIDI文件實質上是指計算機中記錄的MIDI信息的數據,MID文件的擴展名是*.mid。它和另外一種計算機中常用的聲音波形文件(*.wav文件)有什麼不同呢?表面上,兩種文件都可以產生聲響效果或音樂,但它們的本質是完全不同的。普通的聲音文件(*.wav文件)是計算機直接把聲音信號的模擬信號經過取樣——量化處理,變成與聲音波形對應的數字信號,記錄在計算機的儲存介質(硬碟或光碟)中。通常,聲音文件都比較大,如記錄一分鍾的聲音(立體聲、CD音質),大概需要10.5M的儲存空間。一首幾分鍾的歌曲需要幾十兆的硬碟,一張CD光碟只能容納十來首歌曲。為了減少聲音文件儲存的空間,近年來在計算機技術上採用了壓縮技術,把聲音文件經過處理,在不太影像播放質量的前提下,把文件的大小壓縮到原來的10~12分之一,這就是近年流行的MP3文件格式。而MIDI文件則不是直接記錄樂器的發音,而是記錄了演奏樂器的各種信息或指令,如用哪一種樂器,什麼時候按某個鍵,力度怎麼樣等等,至於播放時發出的聲音,那是通過播放軟體或者音源的轉換而成的。因此MIDI文件通常比聲音文件小得多,一首樂曲,只有十幾K或幾十K,只有聲音文件的千分之一左右,便於儲存和攜帶。
三、關於MIDI軟體
MIDI軟體有多種類型,有MIDI播放軟體、演奏軟體和創作軟體幾類。通常,大多數的媒體播放器都可以播放MIDI音樂,如WINDOWS95\98的媒體播放器(Windows
Media
Player)就可以播放MIDI,而且通常是系統的默認播放器,這類播放器在使用中不能對MIDI音樂的參數進行調節。除了媒體播放器以外,MIDI演奏軟體和創作軟體都可以作為MIDI的播放器使用,這些軟體在播放MIDI音樂時,還可以選擇不同的音源(波表)播放方式,以獲得最佳的播放效果,而且還可以改變MIDI的參數產生出新的播放效果,如改變播放速度、改變樂器音色(如把鋼琴演奏曲變成小提琴演奏)、升降調等,大部分軟體還可以顯示MIDI音樂所對應的樂譜(五線譜或簡譜)甚至歌詞內容等信息,還可以把樂譜列印出來。

③ 電腦中的MIDI音樂系統是怎麼組成的

電腦中的MIDI音樂系統由計算機、帶有MIDI介面的聲音卡、具有MIDI輸入和輸出埠的鍵盤、用來輸出鍵盤聲音的音響設備(音箱和放大器)和音序軟體等軟、硬體組成。這些軟、硬體通過MIDI介面用MIDI線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電腦通過MIDI接收音樂鍵盤彈奏的音樂信息和數據,由音序器進行編輯製作,並存於一個MIDI文件中。當要播放音樂時,音序器再通過MIDI將文件中的信息傳送給合成器和音響設備,我們就能聽到優美悅耳的音樂了。

以上介紹的是MIDI音樂系統最基本的構成。專業人員用於音樂創作的MIDI音樂系統要復雜得多。現在,MIDI音樂系統在音樂創作、音樂生產、音樂教育、音樂欣賞等方面都發揮著獨特的功能。

④ 淺論利用電腦音樂創作系統進行創作

內容摘要

「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這是捷克大教育家誇美紐斯(1592—1670 ) 的名言。他在首倡普及教育、網路全書式教育、四階段學制 ( 幼、小、中、大 )、確立學期、學年、寒暑假、班級制、直觀性、自覺性、系統性、量力性等等教育原則的同時,還提出了興趣教學的至理名言, 對後世及全世界教育,起到了碩大和深遠的影響。在本文中,筆者以學生的興趣所在作為開展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切入點,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教學環境,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同時更大程度地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計算機在中學教育中的運用為「電腦音樂創作教學」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音樂作曲軟體的開發利用則成為「電腦音樂創作教學」得以開展的保證,同時為學生今後在音樂方面的發展開拓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電腦音樂創作課的教學,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音樂創作能力、提升了同學們對音樂的興趣,同時鞏固和發展了學生基本的音樂素養。因此,電腦音樂創作教學是一種先進的新型教學模式,它的推廣和普及必將對我們的中學乃至所有階段的音樂教學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為了應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必須著重研究和解決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問題。筆者在高中音樂課的教學實踐中,對利用電腦音樂創作系統進行創作教學這一課題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高中 電腦 音樂創作教學 創新素質

這是高中學生的一節音樂課: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討論逐步完成一首小樂曲的「創作」:輸入主旋律、根據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從教師設定的若干伴奏音型和「鼓底」(節奏型)中選擇相應的,調整各軌的音色、音量並不斷回放、修改。教師則利用電子課堂系統進行監控,隨時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由於可以利用音樂軟體將自己的音樂主張轉變為樂曲,體會創作成功後的成就感,同學們學習得愉快而主動,課堂氛圍輕松和諧。

我們不僅要問:是什麼使這些高中生對音樂課產生了如此濃厚的興趣?這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可以發展成為一種教學模式並被推廣嗎?它是否預示了今後音樂課發展的一個方向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這些問題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進行「音樂創作教學"的可行性

1.倡導創新教育,是實施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必然結果

所謂創新教育,是指在基礎階段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實踐。應試教育側重於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素質教育則側重激發學生個性特長和對知識的組合創新,將書本知識運用實踐驗證或進行延伸創造,立足於開發特長、釋放學生的潛能。教學不再將知識的學習作為教學的目的,而是把知識的學習作為認識事物本質,訓練思維能力、掌握科學方法的手段;學生在「發現」知識的過程中不是簡單地獲得結果,而是強調創造性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音樂創作為音樂課教學提供了一個絕好的創造性教學的空間。在創造性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的作曲、編曲練習中意識問題、發現和解決問題,並且在教師的幫助下達到獨立認識和創造性學習的目的。這種教學的效果是以往任何一堂傳統音樂課都無法達成的。

2.「音樂創作教學"著眼於未來,符合「三個面向」的要求。

啟發並豐富學生的想像力,鼓勵並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創造的精神,培養與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想像力,是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內容。音樂的創作、表演、欣賞過程都離不開想像力、創造力。有關研究表明,人在二十歲以前,智力的提高幾乎是直線式的。如果人的大腦在新型的教育活動的刺激下,完全有可能把創造性的才能發展到更高的程度。音樂創作教學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地發展學生想像力、創造力,使學生的智力得以開發和發展。在創作活動中,通過學生創作音樂,增加學生創作的慾望和勇氣,打破創作神秘的思想。

3. 「音樂創作教學"可以擴充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力與思考力。

通過有意識的對客觀現實的觀察了解,運用所學過的`各種音樂語言和表現手段進行創作,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獲得了了更豐富的生活經驗。從而加強了學生對生活與音樂創作之間聯系的思考。通過學生自己觀察、創作、表演他們最熟悉、最感興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學生自己教育自己,感染自己,鼓勵自己。

4. 「音樂創作教學"可以促進其它教學內容的學習,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傳統的音樂課中,樂理知識的教學非常重要,但其內容較難掌握,而且缺乏檢驗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其它如視唱練耳、聽音記譜等訓練學生音樂能力的練習,在原來的音樂課中也有安排,但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教學效果甚微。除了一些音樂天賦較好的同學以外,其他大多數同學的音樂能力還是不能很到很大提高。在創作課中,上述所有的內容都成為了操作軟體的必要條件。學生只有具備了這些「基本功」之後,才有操作電腦進行編曲的可能。在編輯樂譜的過程中獲得、鍛煉和鞏固有關的音樂知識,同時通過作品的完成來檢驗學習的效果,形成了一個學習——創作——再學習——再創作的良性循環。

二.高中電腦音樂創作課的實踐

1.明確「音樂創作教學"的深廣度

①「音樂創作教學"深廣度的界定

創作教學的廣度,指廣義音樂創作教學活動,凡有利於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音樂教學活動,都包括在內——象即興編唱一首歌,敲擊一個節奏,選擇適當的伴奏樂器都在此列。另外,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修改、補充、更正他們不熟悉的歌曲節奏、旋律、歌詞、表情處理等,也都屬於音樂創作教學的范圍。

音樂創作教學的深度,主要指使學生初步掌握音樂表現手段和曲式結構等作曲常識。如旋律的進行,節奏的變化和主題的發展手法,以及曲式起、承、轉、合的結構等等。

應當指出,從目前的音樂教學實際水平出發,不可能要求每個學生都會作曲,都具有記譜的能力。隨著音樂教育的發展,我們應逐步培養學生創作與記譜的能力。

②創作教學的教學計劃

為了更好地了解創作課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價值和前景,筆者向學校申請,將校內的一個30人的小班作為實驗班,進行音樂創作教學的實踐。在通過摸底掌握了班裡每位同學的音樂素質之後,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指定了教學計劃(實踐時間為一學期),將一首歌曲的製作簡化到旋律、節奏、和聲、歌詞及音色音量的設定幾個部分,爭取通過將近15個課時的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電腦音樂製作系統的操作,完成簡單的歌曲創作和編配。具體計劃如下:

周 次 教 學 內 容

第1 周 樂理知識查漏補缺,為後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第2、3周 學習音樂軟體操作

第4周 通過選擇的方式完成一首樂曲的編配

第5—7周 獨立完成一首樂曲的編配

第8、9周 進行創作歌曲演唱比賽

第10周 機動

③教學內容範圍的選擇

考慮到學生的個別差異,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為不同程度的學生設定了不同的要求。

a.樂曲的輸入

根據自己的水平,同學們可以自己創作一段樂曲或選擇輸入一段自己喜歡的旋律。考慮到有的旋律在節奏、曲風上存在著眾多的難點,教師建議學生選擇節奏規整、稍舒緩的旋律。在音樂軟體上有三種樂譜輸入方式:會演奏鍵盤樂器的同學可以利用電腦鍵盤的「鍵盤」功能錄入樂譜;一般的同學可以使用單步錄音,選擇好音符的時值,用電腦鍵盤將音符一個個彈奏錄入;也可以選擇使用滑鼠點擊輸入的方式,這種方式速度較慢,但是操作最為簡便和直觀。

b.節奏的選擇和編配

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多種風格的節奏,學生可以根據樂曲的特點選擇不同風格的節奏型作為「鼓底」。 這是一種簡便的操作方式,只要根據作品的需要加以修改,即可輕松地完成節奏的編配。也可以自己製作「鼓底」。如製作一個基本的disco節奏,用三個軌道分別輸入大鼓(×○×○)、小軍鼓(○○×○)和落地踩叉(××××)的節奏型,合在一起演奏即可。

c.和聲的編配

學生可以從教師為作品編配的和聲中選擇,也可以自己進行和聲的編配。如果進行獨立製作,學生必須掌握的有關和聲的基礎知識,一、四、五級的編配以及伴奏織體的設計。在此基礎上,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和聲編配能力和聽覺檢驗,設法為作品進行和聲編配。

d.歌詞填寫

填寫歌詞看似簡單,實際上牽涉到連音線、圓滑線、倒字等等一系列問題。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在這個環節中沒有過多的要求,只是要求每位同學創作的歌詞能夠符合一般的審美觀點。

2.指導學生做好「音樂創作"的准備工作

准備工作包括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樂理知識,具有獨立的視唱能力和記譜能力,以及感受、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等。這是他們進行音樂創作的基礎。在兩個課時的短暫教學時間里,樂理知識教學的內容主要是五線譜的記譜與和聲的編配。五線譜知識的復習、鞏固可以結合音樂軟體的操作學習進行。現在筆者在教學中所使用的是市場上最為流行的Cakewalk 編曲軟體和Encore 專業打譜軟體。為了使學生具有正確規范的概念,樂譜的輸入、修改均在Encore軟體上進行。專業打譜軟體所具有的規范化功能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操作。比如現在要求輸入一小節4/4拍的旋律:如果輸入時值總和超過4拍,電腦就會發出「叮」的一聲提示輸入錯誤,並拒絕輸入超出時值的音符;如果輸入的時值不足4拍,在樂譜上就會出現音符排列錯誤或演奏出錯(如演奏突然停止)等情況。和聲編配的學習只要求了解基本的一、四、五級及其排列規則。在實際操作中,對學生的要求可以適當放寬,只要大致的和聲結構正確便予以認可。我們必須認識到:培養能力不能靠一蹴而就,而是要在較長的時間內,通過平時的教學工作,一點一滴地去積累,靠長期艱苦、細致的工作才能奏效。

3.對教師的要求

作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必須具有全面、專業的音樂知識,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能夠較好地完成電腦音樂創作課的教學,教師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地了解更多的知識。

①廣泛涉獵各種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音樂

從音樂院校音樂專業或師范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的音樂教師,一般都在古典音樂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涉獵,對於現代通俗音樂卻是知之甚少。而這部分的音樂正好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內容,他們的創作中必然會有深刻的通俗音樂的痕跡體現。假如教師在教學中心中無數,必然無法指導學生的學習。只有廣泛地涉獵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尤其是學生最為熟悉的通俗音樂部分,才能真正地體現教師在電腦音樂創作課中的主導作用。

②學會熟練地操作、使用電腦音樂軟體

現在市場上的電腦音樂製作軟體主要包括三類:編曲類的如Cakewalk、Sound forge,它們的功能是編輯、創作MIDI樂曲;打譜類的如Encore、Finaly98,它們是目前市場上最為專業的打譜軟體,其樂譜編輯功能完全可以和樂譜排版系統相媲美,且對於專業人士而言,操作十分簡便;自動配器類的如Band in a box,只要輸入旋律、和聲,選擇作品風格,軟體就會自動生成伴奏樂曲,對於非專業人士而言不失為很好的一種快速編曲工具。教師如果全面地掌握了不同軟體的不同功能,就能更好地為教學設計創造情境,促使學生質疑問難,探索求解的創造性學習動機,讓學生產生認識(操作過程中)的困難或困惑,從而激發他們去進行創造性的探索。這也是創造性教學取得成功的基本條件之一。

三.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硬體問題

由於電腦音樂創作教學對設備的要求較高(一套設備的最低配置也要將近一萬人民幣),一般的學校無法完成這樣的硬體配置。如要讓電腦音樂創作教學成為現實,音樂教育必須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更多重視。

2.軟體問題

軟體問題牽涉到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完成電腦音樂創作課對音樂教師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教師對音樂軟體的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創作課的教學質量。同時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決定了學生創作的風格與審美觀。就一般的普通中學而言,學生的音樂基礎與目前期望的要求也還是有一定距離的。解決這個矛盾的方法有兩個:一是針對學生目前的實際情況查漏補缺;一是在最初教學的過程中適當放寬對學生的要求,今後再根據學生的進步逐漸提高。

四.結語

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證明,學生是完全有興趣、有能力參與和進行電腦音樂創作的。而且出乎意料的是,由於部分音樂天賦較好、計算機運用能力較強的同學在學習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帶頭作用,使得本來預計要10周左右時間完成的教學計劃在短短的6周時間就得以完成,而且許多同學都自行購買了軟體,決定要在課後繼續進行電腦音樂創作的嘗試。

根據國家教委的規定:小學、初中音樂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有關的音樂基礎知識;高中音樂課的主要任務是欣賞各種不同風格的古典、民族音樂。如果要將電腦音樂創作作為一個環節切入,必須選擇適當的時間、同時佔有適當的時間比例。同時還應該注意的是處理好這一類創作課與傳統課之間的關系。傳統的教學固然存在著一些弊端,但它在教學中的很多作用是其它教學模式所不能替代的。為了開展創作課教學,也必須在傳統課的教學過程中進行一些有關的知識的鋪墊。創作課教學的目的不是培養作曲家;學會作曲也並非教學的最終目的。開展此類創作教學旨在提升同學們對音樂的興趣以及鞏固、發展學生基本的音樂素質。更進一步的要求,是在此類創造性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從而更好地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

利用電腦的多媒體功能進行音樂創作教學,將許多美好的教學設想轉變成為現實,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都產生了一次新的飛躍。由此看來,研究這種教學模式並將其加以推廣具有一定的價值。筆者希望通過這篇拋磚引玉的拙作,吸引更多的有識之士來關注電腦音樂創作教學,從而使我們的音樂教學得到更新、更快的發展。

⑤ 用上網電腦和喇叭組建家庭背景音樂系統,需要其他什麼設備,如何連接電腦還打算連電視看網上電影和連續

需要一台功放來實現。
1-喇叭線連接至功放音頻輸出
2-音頻輸入埠可採用多種形式,目前效果最好的應該是HDMI或者光纖兩種,然後是同軸,再然後就是蓮花頭了。樓主可根據自己功放和電腦音效卡的介面來選擇,最簡單廉價的當屬蓮花頭轉3.5音頻線。
3-功放端的音頻輸入埠連接至電腦音效卡。
看電影和連續劇同時也能夠實現樓主的要求了!希望可以幫到你

⑥ 計算機音樂的計算機音樂與MIDI

計算機音樂何以迅速成為時代的寵兒呢,這里我們必須要提到一個大家熟悉而又不太明白的詞:MIDI。MIDI是英語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d(樂器的數字化介面)的縮寫。世界幾大音樂製造商(SEQUENTIAL CER-CUITS YAMAHA ROLAND KORGKAWAI等)於1983年8月共同制定了一種近乎條例MIDI11.0技術規范,這個技術規范確保了樂器兼容性的一系列指標,從而保證音樂系統中聲音信號的順利傳輸,通過MIDI技術規范的推廣和使用,各音樂廠家在各自發展自己特點的前提下,開始進入了一個高兼容性的時代。MIDI是一種數字介面的規范,而計算機正是數字領域的中樞,當我們將計算機連入整個音樂系統上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它的主導地位,系統中其他MIDI設備按照它的指令行事,去創作或演奏各種風格的樂曲,這樣計算機音樂就形成了一個完善的系統,同時也開始獨立於多媒體技術,而朝著專業音樂領域發展。計算機音樂系統實際上是由數字音頻和MIDI兩個重要部分所組成,二者之間互有優勢,同時又可互補,兩個組成部分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具有現代音樂氣息的音樂系統,又稱音樂工作站。數字音頻的主要功能
數字音頻是一種依靠計算機CPU或音頻處理器DSP上的音頻工作形式,它可以通過各種專業的音頻軟體對音樂的音頻質量進行有效的改善,同時還可以很方便地將音頻的錄制、編輯、混合等標准提高到一個全新水平。 計算機也可以進行音頻合成,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但隨著計算機各種核心技術的不斷完善,一些專業計算機廠商生產出建立在PowerMacintosh媒體平台上最先進的音頻系統,已經可以做到對8軌以上的音頻進行EQ實時效果,實時合成。最先進的DSP晶元所表現出來的強大功能及日益完善的專業音頻軟體已經完全能夠應付對音樂素材進行施加各種效果的相當專業的合成處理。MIDI技術及主要功能
計算機音樂系統的核心是MIDI技術和數字音頻技術,而最初的計算機音樂系統又是以MIDI技術引入電腦系統而發軔的,引入MIDI技術後,計算機從簡單的處理文字、數字的科學機器變成了極具專業用途的音頻工作站。MIDI是各種電子音樂相關設備之間相連接的通訊標准。MIDI系統的工作流程實際上是將多個聲部錄入不同的軌,進行合理的編輯,然後回放出來。這就需要一台能夠做這種工作的機器。於是人們熟知的音序器(Sequencer)誕生了。音序器相當於一台多軌錄音機,它與其他MIDI設備之間也是通過MIDI信息通信的。音序器里記錄的是MIDI信息,而不是音頻信息,一般可記錄8~16軌,可以容納幾萬到十幾萬音符數,但是,隨著計算機軟體音序的日益完善,它在各項功能及指標上已大大超出原有的硬體音序器,以目前最流行的軟體音序器Cakewalk為例,它可以記錄256軌,音符數量幾乎無限,強大的編輯功能可對音樂作品進行創作、記錄、編輯、演奏等。音樂的編輯、製作是一項十分復雜和煩瑣的工作,傳統的音樂形成流程是作曲—配器—樂隊排練—錄音—後期製作。而現在所有這些工作僅由一個叫「音序器」的軟體就可以全部完成。它強大的編輯功能可以對音樂進行前所未有的大膽處理。例如:當你初步完成了一部作品後,為了找到最佳效果,你可以對所演奏旋律的樂器作任意的更換(Chang pach);變速(Chang tempo)和變調(Chang pitch)、量化(Resolution)等處理,而對這些音符物理參數的修改決不會影響到相鄰的相他音符。同時還可以對旋律的速度(Tempo)、力度(Velocith)、顫音(Molation)、滑音(Wheel)、觸後(Aftertouch)等參數進行極為方便的修改。最令人驚嘆的是還可以用單步(Step)製作方法編輯出連世界級演奏大師都難以做到的高難度音樂作品,而你可能還只是個剛入門的初級演奏者。極為方便的編輯及觀察窗口,使原來極為繁雜的流程:創作—配器—排練—錄音等;在一套計算機音樂系統上就能很方便地完成了。MIDI除了神奇的編輯創作功能外,還可以用於其他專業軟體,用於制譜,如五線譜、簡譜等及互動式教學,器樂的音色編輯,舞台、燈光及周邊數字音響設備的集成控制等。MIDI技術涵蓋領域極其廣泛。眾所周知,數字音頻與MIDI技術的有機結合,使音樂領域發生革命性的變革。數字音頻記錄音樂的細膩,表現真實的聲音細節,MIDI便捷的編輯功能及任意修改音樂的演奏方式等,兩者的有機結合將組成一套最為完美的計算機音樂製作系統。同時隨著各種專業的音頻製作軟體日益完善,MIDI技術的不斷更新,在未來的音樂領域里計算機以其無可比擬的優勢及完善的功能,給傳統的音樂思維、傳統的音樂設備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也許在未來音頻領域,只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計算機音樂系統,就可以取代那些復雜、昂貴而又伴隨人們多年的電子設備,在計算機旁,而不是在錄音棚里,就能創出高質量的音樂作品來。

⑦ 電腦音樂系統的組成

電腦音樂系統的組成部分
電腦音樂系統從硬體上講,是計算機系統和電子樂器的結合。一個完整的電腦音樂系統,由以下三個部分組成。

首先是電腦系統。包括電腦主機,相關軟體,MIDI介面和列印機

目前在國外用於音樂的電腦主要有三類,即Macintosh電腦(簡稱Mac.讀作「麥克」)、IBM電腦(及其兼容機)和Atary電腦。Atary電腦在中國大陸基本上沒有,可以不去說它。

由於計劃經濟體制和其他一些原因,IBM兼容機被政府規定為主流機種,數量最多;Macintosh電腦近年來在中文化方面有突破性進展,在我國的影響正逐年增長。應該說明的是,從國際范圍來看,用作音樂用途的主流機種並不是在我國最通行的IBM兼容機,而是「蘋果」系列的Macintosh電腦。這主要是Macintosh電腦的工作方式和觀念,特別適合於沒有專門學習過計算機的各行各業的專家——其中當然也包括作家、畫家、作曲家、演奏家等藝術專家——使用,他們在本專業有精湛的知識和技能,但是沒有條件也沒有可能再以很多時間去學習艱深的計算機原理和語言;尤其是對於習慣於形象思維的眾多藝術家來說,讓他們以過多的精力去適應另一種思維方式的電腦語言和操作,顯然也是不合適的和不現實的。

使用這種電腦不用學習電腦語言,不用記「命令」、背「路徑」,其實是最適合非英語國家的不懂電腦、不懂英文的音樂家使用。幾年前「微軟」公司(Microsoft)推出的用於IBM兼容機的「窗口」(Windows)操作系統,對於眾多的中國音樂家是個福音,不過從很多方面來說,還是不及Macintosh電腦。現在已經問世的PowerMac,綜合了Macintosh和IBM的優勢,可能是未來最合適的機種。

電腦音樂系統的工作能力來源於應用程序軟體。電腦音樂軟體主要包括四類∶即音序軟體、樂譜軟體、聲音軟體和智能作曲軟體。

音序軟體就是在我國一般人們所說的作曲軟體。因為從電腦的觀點來看,所謂音樂的進行,就是樂音的有秩序的運動,簡稱音序。音序軟體只是一個為人們作曲(即安排音序)提供方便的程序,它本身並不能創造音樂,一個用紙和筆完全不會作曲的人,同樣不會憑藉音序軟體創造出美妙的音樂來。目前我國使用比較多的音序軟體,在Macintosh電腦有Performer、ConcertoWare、Master Tracks Pro、EZ Vision等。在IBM兼容機主要是Ballade和Cakewalk。上述幾個音序軟體,都有相當專業化的功能,在使用上各有長短,實際應用時可以結合使用。

樂譜軟體主要功能是顯示和列印五線譜,常常也具有相當出色的音序功能。在這里要著重說明的是,在電腦看來,作為樂音序列的音樂和作為圖形的樂譜是很不相同的兩件東西。它們可以相互轉換,但是工作原理、顯示方式、速度、容量都不同。目前我國使用比較多的樂譜軟體,在Macintosh電腦主要是Encore、Concertware和Composer;在IBM兼容機主要是Encore。這些軟體,性能和特長各不相同。

聲音軟體主要是干兩件事。一是聲音設計和修改,這是在七十年代以前的電腦音樂最最熱衷的事情,在八十年代以後主要在合成器上操作,現在通過聲音軟體來做,就更加方便多了。二是硬碟錄音,嚴格說來硬碟錄音不完全屬於電腦音樂范圍,但是它通常總是要和電腦音樂結合,而且只有和電腦音樂結合以後,才能充分發揮它的優越性。這方面的軟體主要有Sound Designer、Studio Vision AV、Digital Performer和Session 8等,在國內的應用還不多。

智能作曲軟體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作曲軟體,雖然還是離不開作曲家,但是能夠根據作曲家輸入的某些規則和命令,作出許多合乎規定的或者隨機的音序(即音樂),最後由作曲家選擇、編排和確定。在國內能夠見到的智能作曲軟體主要是Band-In-A-Box和Jam Factory,前者供創作流行音樂之用,後者供創作現代音樂之用。

上述這些音樂軟體,尤其是Macintosh的軟體,有許多已經進行了本地化(中文化),有的還編譯了中文手冊,為我國的音樂家掌握電腦音樂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在電腦系統中,MIDI介面也是不可缺少的,否則就不能與其他設備交換信息,也就無法構成電腦音樂系統。MIDI介面的種類很多,大體上根據電腦音樂系統的規模而定。有一些軟體專門設計用來調整和操縱MIDI介面。

列印機事實上也是應該配備的。一方面是用來列印樂譜,另一方面是用來列印文字、數據、圖畫等。列印機的類型主要有:點陣列印機、噴墨列印機和激光列印機,自然是激光列印機的列印質量最好,可以接近或達到出版標准。

現在我們來談談電腦音樂系統的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音源系統,包括MIDI控制器和合成音源、采樣音源及鼓機。

我們已經知道,傳統的樂譜是用音符寫的,而電子音樂的「樂譜」則是用MIDI信息「寫」(輸入)的。電腦音樂系統中輸入MIDI信息的方法有好多種,最重要的方法仍然是通過MIDI控制器來輸入。MIDI鍵盤是最常見的MIDI控制器(其他還有呼吸控制器、拉弦控制器、吉他控制器等),而電子合成器的鍵盤又是最常用的MIDI鍵盤。這里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電子樂器的鍵盤都能發送MIDI信息,也不是所有的MIDI鍵盤都能發送所有的MIDI信息。大部分電子琴的鍵盤不是MIDI鍵盤,少數電子琴的鍵盤是MIDI鍵盤,但是不能發送力度信息,雖然也可以在電腦音樂系統中使用,總是不太理想;一般電子合成器的鍵盤都能發送力度信息,都可以用在電腦音樂系統中充當主鍵盤,但是MIDI功能也各有不同。

我們可以把電子合成器簡單的看作是MIDI鍵盤和音源(有時加上音序器)的組合;或者反過來說,單獨的音源可以看作是一台電子合成器拆掉了鍵盤——事實上許多電子合成器都有與之相對應的音源,不但聲音相同,操作方法也比較接近。音源是電子音樂絢麗多姿的音色的來源,對於從事電腦音樂創作和製作的音樂家來說,音源好比是電腦指揮下的樂隊成員,音源的種類和質量,不但直接體現在電子音樂作品之中,而且還影響和規定著作曲的技法和風格。

從產生聲音的方法來看,音源大體上都是採用「合成」和「采樣」兩種路子。最早引入我國的影響較大的電子合成器是YAMAHA的DX7,就是採用「合成」的方法,稱作為FM音源,在當時以其音色的豐富多采而風靡世界。合成方式雖然能產生非常豐富的音色(從理論上說種類是無窮的),但是在操作上很難有目的的去生成(即模仿)某種音色。所以工程師們又設想從傳統的、現實的樂器聲音中獲得電子樂器的音色資源,發明了「采樣」方式,創造了PCM音源。

Roland的工程師們很快地將這兩種方式結合在一起,產生了LA音源,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久YAMAHA推出了AFM和AWM音源,使用在SY系列和TG系列之中;KORG推出了AI、AI2和AV音源,使用在M系列、T系列和01系列之中;都是將兩種方式結合在一起的。E-mu近年來推出的Proteus系列音源,主要的聲音資源都由采樣得來,再固化在樂器內的晶元之中,因此在模擬傳統音色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打擊樂的音色差不多都是采樣得來的,本質上同其他的音色沒有什麼不同,一般的合成器和音源里都有不少打擊樂音色。但在應用中常把打擊樂音色集合在一個樂器里,加上「鼓墊」以後就叫做鼓機——往往還和音序器裝在一起,並且提供一些預置的節奏樣板——沒有鼓墊就叫做鼓音源。

還有一類能夠直接采樣、即直接採集傳統樂器聲音和自然音響的,我們把它們叫做采樣合成器或者采樣音源,我們可以用它們來採集各種我們喜歡的音響(包括樂音、噪音、語言等等),經過整理、加工以後在音樂創作中使用;特別是用它們來採集民族樂器的音色,應用在民族風格濃郁的音樂作品中。

從目前在我國比較多見的日本Roland、YAMAHA、KORG、AKAI和美國E-mu這幾家公司的電子樂器來看,可以說基本上是技術上旗鼓相當而在聲音上各有所長,如果我們在選用時能夠兼收並蓄,博採眾家之長,同時根據不同音樂風格的需要突出重點,就能夠收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九十年代以來的電子合成器和音源有四個特點,一是普遍引入了采樣音色並且最大發音數有所增加,二是基本上實現了能同時接收多個MIDI通道的多個聲軌的多音色格局,三是MIDI功能有所加強,四是綜合結構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通用MIDI」(Ganaral MIDI,簡稱GM)正是在這樣的技術發展的背景下誕生的。

Genaral MIDI 最顯著的特點是它的音色編號,按照音色種類分類並且相對固定為相應的音色號,例如1-8號是各種鋼琴,9-12號是有音高打擊樂器,25-32號是吉他類樂器,33-40號是低音樂器,等等。這種標準的音色編號方法特別適合正在興起的「多媒體」(Multimedia)系統對音樂的需要,也適合於諸如電子游戲等各種應用領域的需要,在電子音樂教育特別是電腦作曲教學方面,也是有著積極作用的。但是GM的意義並不僅僅是音色的統一編號,事實上GM使得電子合成器在技術上有重大發展,功能上(尤其是MIDI功能)有重要擴展。

自從「通用MIDI」誕生以後,綜合結構的合成器和音源的種類越來越多,過去只是把音源、音序器和鼓機綜合在一起,現在又加上效果器、均衡器、軟盤驅動器,甚至還加上了自動伴奏編配的功能,有的還把兩個音源裝在一起,可以同時使用兩個MIDI介面,最大同時發音數增加到64個。大約不到十年以前,DX-7時代需要擺滿整整一屋子的合成器和鼓機才能達到的效果,現在一兩台GM音源/合成器就能夠實現了,而且音色更加完美、更加豐富。作為電腦音樂系統基礎之一的電子樂器技術的發展,實在是太神速了!

最後簡單介紹一下電腦音樂系統的第三個組成部分:音響和錄音系統。前面已經提到,在電子音樂中,音響和錄音技術逐漸介入音樂的傳播、演奏乃至創作,成為「音樂」家族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一個成員。體現在硬體配置上,就是音響和錄音系統,主要包括調音台、效果器、均衡器、功率放大器、監聽音箱和雙軌、多軌錄音機等。在這里不準備詳細介紹有關的器件和技術,需要著重指出的是,在多軌錄音方式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例如各聲部之間的平衡和相位關系,混響效果的設置和調節等等,都能夠在電腦的音序軟體或其他與錄音有關的軟體中得到控制解決,而不必在調音台上動手調節,因此這方面的設備要求比建錄音棚要簡單得多,投資少而效果好。

電腦音樂系統是一個開放的、靈活的、發展的體系,可以依據不同要求、不同條件、不同水平和未來的發展進行設置和擴充。作為個人使用還是團體使用,從零開始還是擴充補充,一次建成還是逐步投資,用於錄制音響製品還是兼顧舞台演出,主要用作教學研究還是音樂製作、甚至主要是做歌曲伴奏還是影視音樂或廣告音樂等等,都可以有不同的軟、硬體配製。這也正是電腦音樂系統的優點之一。但是不論規模和檔次怎樣設計,投資額可能相差幾倍、幾十倍,以上三個部分是缺一不可的。

⑧ 電腦的開機音樂可以改嗎怎樣改(XP系統)

1 .因為開機音樂系統默認的是WAV格式,所以我們需要把自己喜歡的歌曲先轉換為WAV格式,如何轉換呢,很簡單!我們可以網路搜索mp3轉wav,然後進行在線轉換!

閱讀全文

與電腦音樂系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功放哪些音頻可以連接電腦 瀏覽:101
電腦備份程序有哪些 瀏覽:47
蘋果新手機怎麼下載軟體 瀏覽:572
學編程如何配電腦 瀏覽:576
電腦下載文件提示有病毒 瀏覽:261
電腦有網wifi沒網是咋回事 瀏覽:829
電腦軟體總是停止運行 瀏覽:669
5寸三防平板電腦有哪些 瀏覽:556
台式電腦下載安裝絕地求生 瀏覽:653
電腦上面解壓文件 瀏覽:581
蘋果手機如何驗證軟體 瀏覽:200
平板電腦衛士安卓版 瀏覽:337
蘋果平板檢測軟體 瀏覽:518
手機秤軟體 瀏覽:45
電腦開機一直在系統設置工具界面 瀏覽:699
電腦管家支持win10 瀏覽:709
蘋果下軟體需要密碼 瀏覽:535
電腦上壓縮文件打不開 瀏覽:769
第一台電腦誕生於什麼時候 瀏覽:585
電腦鍵盤立方米怎麼打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