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都是32位系統,現在很多軟體都不支持了,這馬上就2022年了,難道你還住准備使用2000年前的軟體?
⑵ 電腦S P系統現在還能用嗎
1、硬體系統:電腦的硬體系統由輸入設備、主機和輸出設備組成。外部信息經輸入設備輸入主機,由主機分析、加工、處理,再經輸出設備輸出。2、輸入輸出設備:電腦只能識別二進制數字電信號,而人們習慣於接受圖文聲像信號。輸入輸出設備起著信號轉換和傳輸的作用。我們常用鍵盤輸入文字,用麥克風輸入聲音,用數碼像機、掃描儀和攝影機輸入圖像。常用輸出設備有顯示器、列印機和喇叭。3、主板:也稱主機板,是安裝在主機機箱內的一塊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有電腦的主要電路系統。主板的類型和檔次決定著整個微機系統的類型和檔次,主板的性能影響著整個微機系統的性能。主板上安裝有控制晶元組、BIOS晶元和各種輸入輸出介面、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及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CPU、內存條插接在主板的相應插槽(座)中,驅動器、電源等硬體連接在主板上。主板上的介面擴充插槽用於插接各種介面卡,這些介面卡擴展了電腦的功能。常見介面卡有顯示卡、音效卡等。#1CPU:CPU(中央處理器)是電腦的核心,電腦處理數據的能力和速度主要取決於CPU。通常用位長和主頻評價CPU的能力和速度,如PⅡ300CPU能處理位長為32位的二進制數據,主頻為300MHz。#14、系統匯流排:系統匯流排是連接擴充插槽的信息通路。ISA和PCI匯流排是目前PC機常用系統匯流排,主板上相應有ISA和PCI插槽。5、輸入輸出介面:簡稱I/O介面,是連接主板與輸入輸出設備的界面。主機後側的串口、並口、鍵盤介面、PS/2介面、USB介面以及主機內部的硬碟、軟碟機介面都是輸入輸出介面。6、串列通訊介面(RS-232-C):簡稱串列口,是電腦與其它設備傳送信息的一種標准介面。現在的電腦至少有兩個串列口COM1和COM2。7、並行通訊介面:簡稱並行口,是電腦與其它設備傳送信息的一種標准介面,這種介面將8位數據位同時並行傳送,並行口數據傳送速度較串列口快,但傳送距離較短。並行口使用25孔D形連接器,常用於連接列印機。8、EIDE介面:也稱為擴展IDE介面,主板上連接EIDE設備的介面。常見EIDE設備有硬碟和光碟機。目前較新的介面標准還有UltraDMA/33、UltraDMA/66。#1AGP:即「加速圖形埠」,是Intel公司在1996年7月提出的顯示卡介面標准,通過主板上的AGP插槽連接AGP顯示卡。PCI匯流排的傳輸速度只能達到132MB/s,而AGP埠則能達到528MB/s,傳輸速度四倍於前者。AGP技術使圖形顯示(特別是3D圖形)的性能有了極大的提高,使PC機在圖形處理技術上又向前邁了一大步。9、光碟驅動器:讀取光碟信息的設備。是多媒體電腦不可缺少的硬體配置。光碟存儲容量大,價格便宜,保存時間長,適宜保存大量的數據,如聲音、圖像、動畫、視頻信息、電影等多媒體信息。光碟驅動器有三種,CD-ROM、CD-R和MO,CD-ROM是只讀光碟驅動器;CD-R只能寫入一次,以後不能改寫;MO是可寫、可讀光碟驅動器。#1內存儲器:簡稱內存,用於存放當前待處理的信息和常用信息的半導體晶元。容量不大,但存取迅速。內存包括RAM、ROM和Cache。#1RAM:RAM(隨機存取存儲器)是電腦的主存儲器,人們習慣將RAM稱為內存。RAM的最大特點是關機或斷電數據便會丟失。內存越大的電腦,能同時處理的信息量越大。我們用刷新時間評價RAM的性能,單位為ns(納秒),刷新時間越小存取速度越快。586電腦常用RAM有EDORAM和SDRAM,存儲器晶元安裝在手指寬的條形電路板上,稱之為內存條。內存條安裝在主板上的內存條插槽中。按內存條與主板的連接方式有30線、72線和168線之分。目前裝機常用168線、刷新時間為10ns、容量為32M(或64M)的SDRAM內存條。#1Cache:Cache(高速緩沖存儲器)是位於CPU與主內存間的一種容量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儲器。由於CPU的速度遠高於主內存,CPU直接從內存中存取數據要等待一定時間周期,Cache中保存著CPU剛用過或循環使用的一部分數據,當CPU再次使用該部分數據時可從Cache中直接調用,這樣就減少了CPU的等待時間,提高了系統的效率。Cache又分為一級Cache(L1Cache)和二級Cache(L2Cache),L1Cache集成在CPU內部,L2Cache一般是焊在主板上,常見主板上焊有256KB或512KBL2Cache。#1ROM:ROM(只讀存儲器)是一種存儲計算機指令和數據的半導體晶元,但只能從其中讀出數據而不能寫入數據,關機或斷電後ROM的數據不會丟失。生產廠商把一些重要的不允許用戶更改的信息和程序存放在ROM中,例如存放在主板和顯示卡ROM中的BIOS程序。#1BIOS:BIOS是一個程序,即微機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IOS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對電腦的硬體進行管理。BIOS程序是電腦開機運行的第一個程序。開機後BIOS程序首先檢測硬體,對系統進行初始化,然後啟動驅動器,讀入操作系統引導記錄,將系統控制權交給磁碟引導記錄,由引導記錄完成系統的啟動。電腦運行時,BIOS還配合操作系統和軟體對硬體進行操作。BIOS程序存放在主機板上的ROMBIOS晶元中。當前586主板大多使用FlashROM存儲BIOS程序,FlashROM中的程序(數據)可以通過運行程序更新。#1CMOS:CMOS是主板上一塊可讀寫的RAM晶元,用於保存當前系統的硬體配置信息和用戶設定的某些參數。CMOSRAM由主板上的電池供電,即使系統掉電信息也不會丟失。對CMOS中各項參數的設定和更新需要運行專門的設置程序,開機時通過特定的按鍵(一般是Del鍵)就可進入BIOS設置程序,對CMOS進行設置。CMOS設置習慣上也被叫做BIOS設置。#1顯示卡:又稱顯示器適配卡,是連接主機與顯示器的介面卡。其作用是將主機的輸出信息轉換成字元、圖形和顏色等信息,傳送到顯示器上顯示。顯示卡插在主板的ISA、PCI、AGP擴展插槽中,ISA顯示卡現已基本淘汰。#1音效卡:多媒體電腦中用來處理聲音的介面卡。音效卡可以把來自話筒、收錄音機、激光唱機等設備的語音、音樂等聲音變成數字信號交給電腦處理,並以文件形式存檔,還可以把數字信號還原成為真實的聲音輸出。音效卡尾部的介面從機箱後側伸出,上面有連接麥克風、音箱、游戲桿和MIDI設備的介面。#1視頻捕獲卡:用於捕獲從電視天線、錄像機、影碟機等輸入的動態或靜態視頻影像的介面卡,是多媒體製作的重要工具。高級的視頻捕獲卡還能在捕獲影像的同時進行MPEG壓縮,製作VCD。#1中斷:中斷是計算機處理特殊問題的一個過程。當在計算機執行程序的過程中,出現某個特殊情況(或稱為「事件」)時,暫時中止現行程序,轉去執行這一事件的程序,處理完畢之後再回到原來程序的中斷點繼續執行的整個過程叫做中斷。#1IRQ:即「中斷請求」,是其它設備發出的請求計算機響應的信號。計算機將根據IRQ的級別和優先程度決定何時發生響應。原則上每個設備有自身的唯一的中斷請求通道,即IRQ值(又叫IRQ號),如果兩個硬體設備使用同一個中斷通道,必定會發生IRQ沖突。#1DMA:即「直接內存訪問」,是計算機內的一種數據傳輸操作。整個數據傳輸操作過程在「DMA控制器」控制下進行,不通過CPU。數據傳輸過程中CPU只在數據傳輸開始和結束時作一點處理。DMA技術使計算機系統的效率大大提高。DMA傳輸通過DMA通道進行,如軟碟機、音效卡均佔用DMA通道傳輸數據。兩個設備不能同時用同一DMA通道傳輸數據,否則會發生DMA沖突。#1主頻與外頻:主頻指CPU內核工作時鍾頻率。外頻指CPU與外部(主板晶元組)交換數據、指令的工作時鍾頻率。系統時鍾就是CPU的「外頻」,我們將系統時鍾按規定比例倍頻後所得到的時鍾信號作為CPU的內核工作時鍾(主頻)。例如某電腦使用Pentium233CPU,那麼這台電腦的外頻是66MHz,而它的主頻則是(66×3.5)=233MHz。系統時鍾(外頻)是電腦系統的基本時鍾,電腦中各分系統中所有不同頻率的時鍾都與系統時鍾相關聯。如當前100MHz外頻系統中,系統內存工作於100MHz(或66MHz),L2Cache工作於100MHz,PCI工作於33MHz,AGP工作於66MHz。可以看出,上述頻率都與外頻有一定的比例關系。提高系統時鍾(外頻)可以提高整個電腦的性能,但提高外頻必然將改變其它各分系統時鍾頻率,影響各分系統的實際運行情況,這一點對CPU超外頻運行時應該加以充分重視。#1DVD:即數字通用光碟。DVD光碟機指讀取DVD光碟的設備。DVD碟片的容量為4.7GB,相當於CD-ROM光碟的七倍,可以存儲133分鍾電影,包含七個杜比數字化環繞音軌。DVD碟片可分為:DVD-ROM、DVD-R(可一次寫入)、DVD-RAM(可多次寫入)和DVD-RW(讀和重寫)。目前的DVD光碟機多採用EIDE介面,能像CD-ROM光碟機一樣連接到IDE1或IDE2口上。1.CPU,這個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三級緩存,核心數量。頻率越高、二級緩存越大,三級緩存越大,核心越多。速度越快的CPU只有三級緩存影響相應速度。2.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於接、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介面,如:SDRAM133,DDR333,DDR2-533,DDR2-800,DDR3-1333、DDR3-1600),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而處理數據的速度主要看內存屬於哪種類型(如DDR就沒有DDR3處理得快)。3.主板,主要還是處理晶元,如:筆記本i965比i945晶元處理能力更強,i945比i910晶元在處理數據的能力又更強些,依此類推。4.硬碟,硬碟分為固態硬碟(SSD)、機械硬碟(HDD)、混合硬碟(SSHD),固態硬碟速度最快,混合硬碟次之,機械硬碟最差。越大的硬碟存的文件就多,(如存放電影,音樂等)首先硬碟的數據讀取與寫入的速度和硬碟的轉速(分:高速硬碟和低速硬碟,高速硬碟一般用在大型伺服器中,如:10000轉,15000轉;低速硬碟用在一般電腦中,包括筆記本電腦),台式機電腦一般用7200轉,筆記本電腦一般用5400轉,這主要是考慮到高速硬碟在筆記本電腦中由於電腦移動振動意外刮傷硬碟碟片以及功耗和散熱原因。硬碟速度又因介面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常說的串口)介面,早前的硬碟多是IDE介面,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介面的要慢些。硬碟也隨著市場的發展,緩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是16M或32M或更大,就像CPU一樣,緩存越大,速度會快些。5.顯卡:要注意顯卡的流處理能力以及顯存大小和顯存位寬,越大越好。這項與運行超大程序軟體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系,如運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圖形軟體以及玩大型3D游戲顯卡除了硬體級別上的區分外,也有「共享顯存」技術的存在,和一般自帶顯存晶元的不同,就是該「共享顯存」技術,需要從內存讀取顯存,以處理相應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稱之為:動態顯存。這種技術用在筆記本電腦中。6.電源,這個只要功率足夠和穩定性好(一般300W就足夠一般家庭電腦用功率,500W大部分電腦都沒有問題了),穩定的電源是很重要的,對於電腦各個電子元件穩定的電壓以及電流都是電腦壽命的關鍵。7.顯示器:顯示器與主板的介面也一樣有影響(如DVI和VGA介面),只是人們一般沒有太在乎(請查閱顯示設備相關技術資料)。軟體方面1.操作系統:簡單舉個例子說明一下:電腦的同等配置,運行原版WINDOWS98肯定比運行原版WINDOWSXP要快,而原版XP肯定又比運行原版的WindowsVista速度要快,最後就是原版WindowsVista運行速度比最新出的原版Windows7速度要快,以此類推。這就說明,同等配置情況下,軟體佔用的系統資源越大,速度越慢,反之越快。還有,英文原版的操作系統運行英文版程序比運行中文版的程序穩定性及速度都是有關系的。所以,這里特別強調是原版的系統,也就是沒有精簡過的系統。同理,精簡過的WindowsXP一般來說,會比原版的XP速度快些,因為精簡掉一些不常用的程序,佔用的系統資源少了,所以速度有明顯提升。win7系統以它的超穩定性的優點正在迅速普及,而且有取代XP系統的趨勢。(附:XP是微軟於2001年4月推出的操作系統!微軟承諾將把對XP的支持時間延長13年,也就是2014年4月!2014年4月8日以後,微軟將停止針對該系統的補丁!用戶依然可以使用該系統,但是該系統的安全性就得不到充足的保障了。並且隨著微軟停止針對該系統推出補丁,以後很多新開發的軟體將不再考慮和該系統的兼容性了,也就說此後很多新軟體將無法在XP上正常的安裝使用了!)2.軟體(包括硬體)都可以適當優化,以適合使用者,如:一般公文員,配置一般的電腦,裝個精簡版的XP和精簡版的OFFICE2003就足以應付日常使用了。但如果是圖形設計人員,就需要專業的配置,尤其對顯卡的要求,所以,升級軟體:MicrosoftEIRECTX9.0或以上版本是很有必要的。
⑶ 筆記本電腦用xp系統怎麼樣
用了2周的感覺 win7比xp好的地方 1、技術更新了,系統運行更穩定,幾個月沒死過機了。 2、界面很漂亮,可以從微軟獲取很多主題。 3、加入了一些新功能,如各種庫。 4、系統顯示效果和音頻效果更好,部分游戲效果有提升。 6、功能強大但是不易深入操作,也就不易出錯。 7、共享等網路功能很強。 不如XP的地方 1、很多功能用不到. 2、兼容性不如XP。 3、比xp多用200M內存,5到9G硬碟空間。 4、地址欄更杯具變成中文了,從XP換過去會不適應。 5、功能選項,控制面板的鏈接比較多,控制起來有點亂。 6、系統中的中文翻譯不算完美。 綜合來說win7是XP的換代產品,目前兼容性有一點問題,但是不算嚴重,如果你裝win7,可以參考下面的安裝方法,從原版下載、硬碟安裝到破解都有。參考資料: http://hi..com/119991/blog/item/5e8a253587aa9845241f1426.html
⑷ 聯想筆記本電腦最好用什麼系統
Vista兼容性是個大問題,不過性能比XP好,如果你不用列印機的話還是Vista吧,畢竟原裝的就是Vista系統。XP的畫面比較粗糙。我換了幾回了,雙系統也裝過,要想養眼就裝VISTA,要想快就裝XP,別裝雙系統了,累。
⑸ 惠普8510p筆記本用xp系統好,還是win7以上的系統好對於一個8年前出的電腦
開以正常使用win7,32位和64位,推薦64位,因為64位系統可以識別大內存!win10也可以裝,個人體驗win7,64位比較好!別xp,凌迅的,沒老成那樣,不玩大游戲,一般辦公,看電影,聽歌都沒問題,如cpu換成t8300、t9300或t9500則更好,機械硬碟改固態硬碟,120G也就一百二左右,內存條二十左右,加兩條變4G內存,可以了,自己換一百多塊錢,讓老電腦還能再用兩年,值!
⑹ 電腦是 Windows x p系統可以嗎
雖然XP系統很老,可是對於學編程來說還是可以使用的,因為它佔用的CPU使用率不高。
那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還是換成新的系統,對以後的工作學習更方便。
⑺ 電腦系統:x P系統和window7系統詳細解說。
window7的兼容性還是可行的,一般主流的軟體都能用,要不改下兼容性就好了,不知你要裝些什麼軟體了。還有,window7的速度確實要比xp的快多了,詳細介紹建議你去網路搜下,都有的,要不你得說我是復制的...
⑻ 蘋果筆記本電腦系統好用嗎
不知道怎麼評價
系統確實做得可以,畫風挺精美的
至於用的舒適程度嗎
我覺得你把那些快捷鍵全部記住的話,應該可以達到比windows還要好的用戶體驗的
嗯,全部記住,沒毛病
氣啊
到現在也沒弄清楚各種快捷鍵是什麼
關閉網頁就只能點那個小小的叉號,就那麼一咪咪小的叉號
ps
哎買了蘋果電腦
不能玩游戲了|小游戲for windows都不能玩了|去找for mac的游戲竟然還沒幾個
。。
store里的軟體動不動100以上
連個office都要1980
excuse me?
去找盜版還找不到
。。。
到現在也沒裝上office
做ppt每次都是各種心酸
。。。
安全措施做得挺好的
確實不會中毒
其實如果你很有錢、從事平面藝術或是做視頻的
mac絕對適合你
mac的圖像渲染能力絕對一流
有錢的話你買了mac你還可以買個surface
這樣左手一個mac右手一個surface
兩個都挺輕的,也不佔地方
⑼ 筆記本如×P系統何設置網路連接
筆記本如叉P系統設置網路連接,進入電腦控制面板,然後在進入網路和共享控制中心之後會在界面中看到設置新的連接或網路,首先點擊設置新的連接或網路,然後會彈出新的連接或網路向導對話框,首先選擇連接到Internet,點擊連接到Internet後會進入下一步操作,之後再選擇寬頻,填寫上網賬號與密碼完成即可。
筆記本簡介
筆記本電腦又被稱為攜帶型電腦,手提電腦,掌上電腦或膝上型電腦,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機身小巧,相比PC攜帶方便,是一種小型,可便於攜帶的個人電腦,通常重1至3公斤。
筆記本跟PC的主要區別在於其攜帶方便,對主板,CPU要求,內存,顯卡,硬碟容量都有不同等等。雖然筆記本的機身十分輕便,但完全不用懷疑其應用性,在日常操作和基本商務,娛樂,運算操作中,筆記本電腦完全可以勝任。
當今的筆記本電腦正在根據用途分化出不同的趨勢,上網本趨於日常辦公以及電影,商務本趨於穩定低功耗獲得更長久的續航時間,家用本擁有不錯的性能和很高的性價比,游戲本則是專門為了迎合少數人群外出遊戲使用的,發燒級配置,娛樂體驗效果好,當然價格不低,電池續航時間也不理想。
⑽ 筆記本電腦用XP系統好用嗎能用嗎
xp系統是目前最穩定的系統
筆記本很適合用的
但如果你預裝的是VISTA的話就不好說了
因為目前很多預裝VIstA的機子對XP就普遍不兼容
尤其是HP的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