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系統 > 電腦系統中國研發

電腦系統中國研發

發布時間:2022-11-03 09:55:40

Ⅰ 我國首個桌面操作系統開發者平台正式發布,對我國國產操作系統有何意義

6月30日信息,據cctv新聞信息,前不久,我國首個桌面操作系統開發者社區「開放麒麟」正式發布,將進一步促進國產操作系統的改革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麒麟操作系統、中標麒麟便是由中國麒麟軟體有限公司根據Linux開發設計的行業電腦操作系統,後面一種的社區版為UbuntuKylin。內嵌名叫Kydroid的安卓系統軟體環境,能夠運作一部分安卓軟體。

Ⅱ 國產操作系統20年:進退攻防,戰斗不止

「只要有希望,我們就不能放棄!」

文 / 華商韜略 張凌雲

1999年5月,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中美關系跌入冰點。為此,信息產業部、 科技 部有關領導多次緊急開會討論:

一旦與美國鬧掰,國家信息安全將面臨怎樣的威脅?

彼時,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被廣泛應用於政府部門電腦中。如果命門掌握在外人手中,國家信息安全將不復存在!

國家信息安全保衛戰迫在眉睫,一大批中國IT人為此前赴後繼,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 科技 長征。

高光開場

最先登高振臂、主動扛起中國自主操作系統第一面大旗的,是一群科學家。

彼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已離開聯想四年。這四年裡,他一直想要打造一個中國自主的IT核心產業。他對學生梁寧說,我們要用自主研發的方舟CPU+Linux操作系統,替代微軟與英特爾聯盟的核心框架。[1]

不再玩別人設計好的 游戲 ,要打造自己的 游戲 規則,這是中國IT人的終極夢想。梁寧聽了,興奮得緊緊攥住拳頭,指甲掐進肉里。

在中科院軟體所里,同樣洋溢著一片激動之情。

時任中科院軟體研究所副所長孫玉芳對同事胡才勇和吳健說:「我們是軟體所,必須要在操作系統上有所作為!」[1]

大使館事件後,正是孫玉芳上書國務院,請求建立自己的信息安全體系, 「中國不能沒有自己的操作系統」。

Linux是當時在全球唯一能與微軟Windows抗衡的開源系統軟體。為此,1999年7月15日,信息產業部首次組織「Linux未來發展」高層研討會,達成共識,將加大力度全面推動Linux在中國的普及與應用。

一時間,Linux熱潮湧動。1999-2000年,全國市場上出現了大大小小的Linux開發公司,最高峰時有三四十家。沖浪平台是行動最快的,早在1999年3、4月份便推出了第一款國產操作系統XteamLinux1.0。

2000年,在孫玉芳的牽頭組織下,中科紅旗成立,並研發出紅旗Linux。

相比民營的沖浪平台,中科院軟體所主導的中科紅旗根正苗紅,被賦予了「中國自主操作系統崛起」的使命。

孫玉芳是當時中國最有影響的UNIX技術和中文信息處理專家。在紅旗Linux誕生之前,他就曾負責開發過另一款國產操作系統Cosix,深知國產操作系統的症結不在於技術,而在於應用生態。

為此,孫玉芳還創辦了紅旗中文2000,推出了國產辦公軟體Red Office。

從布局操作系統和辦公軟體這兩大產品可以看出,紅旗想做中國的微軟。

紅旗不僅挖來了微軟和甲骨文的骨幹員工,還在2001年北京市政府采購中一舉擊敗微軟拿下訂單,一戰成名。

遠在美國的比爾·蓋茨聽說後大為震驚。微軟以中國子公司的名義向北京市及有關方面緊急遞交了一份長達3.5萬字的報告,提出了60個問題,被媒體稱為「微軟60大板」。

微軟高級副總裁克瑞格·蒙迪更是專程飛來中國拜會 科技 部及北京市政府有關領導,意欲挽回局面。

在 科技 部見面會上,蒙迪拿出一份長達42頁的《中國未來軟體及其相關政策議題》報告,闡述Linux的種種弊端,最後提出微軟可共享源代碼。

與會的科學家袁萌站起來質問道:「既然微軟如此推崇開放源代碼計劃,你們在全球12個國家都開放源代碼,為何之前不向中國開放?」[2]

袁萌是著名的開源專家,擔任紅旗Linux總工程師,一向以敢言著稱。

「你們所謂的向中國開放源代碼不過是讓一些工程師到微軟總部去,像看內部文件一樣看看源代碼,並且記錄下每一個人看源代碼的時間,這根本不符合開放源代碼的精神,這怎麼能叫開放呢?」 [2]

蒙迪最終無功而返,微軟中國總裁高群耀辭職。

2001年,國產操作系統大放光芒。

第一個做出產品的沖浪平台再創一個第一,當年11月成功登陸香港創業板,成為第一家上市的國產Linux公司。

國產老大中科紅旗不僅在政府招標中將微軟踢出局,還開始進入企業市場,與PC硬體廠商的OEM協議超過100萬套,一度摘得全球第三大Linux操作系統廠商的殊榮。

此外,紅旗Linux在全國設立了100多家的培訓中心。截至2003年10月,培養出了1000多名紅旗認證的Linux工程師。

「多為國家做點事。」這是孫玉芳、倪光南等科學家的樸素信念。正是秉承這份信念,中國IT人實現了國產操作系統零的突破。

高光開場,然而國產操作系統接下來的路卻異常艱辛。

紅旗易幟

「我們搞定了總理,沒有搞定用戶體驗。」梁寧說。

盡管孫玉芳頗有先見之名地一手抓操作系統、一手抓辦公軟體,但Red Office、永中等基於Linux的Office與微軟的文檔格式一直存在兼容問題,這種不便是消費者不能接受的。

當時,盜版微軟軟體風行,紅旗Linux鮮有問津,在C端市場十分吃力。而孫玉芳還面臨著董事會的壓力。董事會要求三年之內要有回報。但中科紅旗背景特殊,當時融資、上市均有限制。

2001-2003三年裡,中科紅旗均未能實現盈利。重壓之下,孫玉芳積勞成疾,2005年1月14日因糖尿病及並發症醫治無效逝世,享年僅57歲。

令人嘆惜的是,就在他撒手人寰的前夜,中科紅旗迎來了2004年第一個「百萬級」盈利記錄。

痛失孫玉芳這個主心骨後,中科紅旗股東間的矛盾日益加劇。

一位早期擔任中科紅旗高管的人士曾向媒體透露,第一大股東科軟創新的實際控制方中科院軟體所「所企不分」的管理方式,讓幾家小股東極為不滿。而這8家股東均有一票否決權,誰也不服誰。[3]

內部齟齬不斷中,中科紅旗鮮有大作為。

2008年10月,微軟對盜版Windows和office用戶進行了「黑屏」警告性提示。國人第一次感受「斷糧」危機,一時間人心惶惶。

國家決意加快推進國產操作系統的發展。同年11月, 科技 部就正式公布了「核高基」 科技 重大專項2009年課題申報的通知。

「核高基」是與載人航天、探月工程並列的國家16個重大 科技 專項之一,預計總投入超1000億元,這也是 國家首次斥巨資組織開展基礎軟體重大專項。

作為國產操作系統的龍頭企業,中科紅旗自然責無旁貸,要申報參與「核高基」項目。

但是,「核高基」科研經費除了國家和地方撥款外,還需要部分企業自籌,預算約為6000萬元,而中科紅旗當時營收約為2000萬元,無力承擔。

知情人士透露,中科院軟體所承諾中科紅旗,若自籌資金不能足額到位,將為其兜底補齊。但這一承諾,為中科紅旗日後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為了完成「核高基」任務,為了6000萬元的自籌費用,中科紅旗把整個家底都掏了出來。

前員工透露:「3年內通過公司銷售收入、高管個人房產抵押貸款、員工停發工資等各種方式籌集資金,填補了6000萬元的研發資金空缺, 公司正常的商業運營也由此停滯。 」[3]

無奈之下,中科紅旗於2014年2月宣告正式解散,員工勞動合同全部終止,公司進入清算程序。

2014年7月中旬,經過10輪競拍,大連五甲萬京集團以3862萬元的價格成功接盤中科紅旗。

五甲萬京董事長孫凱歌說:「中國紅旗是中國計算機操作系統的旗幟,紅旗不能倒。我們的旗幟被人推倒了,失去的將是對整個產業的信心。因此,我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拿下紅旗。」

紅旗確實沒有倒下,但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更多地投入到2B和政府項目中去。

麒麟換主

當中科紅旗在為「核高基」艱苦奮戰時,其他國產操作系統的日子也不好過。

2006年,網友Dancefire在一篇技術分析文章中聲稱,銀河麒麟(Kylin)與美國開放源代碼FreeBSD操作系統5.3版本相似度在90%以上,涉嫌抄襲。

消息一出,輿論嘩然。這是國產操作系統首次遭受如此大規模的非議。

銀河麒麟也來頭不小,由國防 科技 大學2002年研製,不僅具有軍方背景,還是863計劃重大攻關科研成果,在超算領域穩坐第一把交椅的天河超級計算機系列搭載的就是銀河麒麟系統。

國產操作系統的立身之本就是自主創新, 如果消息屬實,為國產操作系統做出的所有努力都將付諸東流,也將成為國外攻擊的把柄。

然而嚴格來說,銀河麒麟並非抄襲。

一般基於BSD或Linux的操作系統很少修改系統內核。銀河麒麟或因軍方需求,對安全可控要求更高,核外工具環境基於Linux開發,內核的系統服務層則基於FreeBSD進行了改進和優化,添加了內核安全模塊。

專業人士表示,相比一般的國產操作系統,銀河麒麟的自主化程度相對較高,「如果能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不斷提升自己的代碼比例,替換國外開源代碼,開發自己的內核模塊,未嘗不是一條好出路」。[4]

但是,銀河麒麟錯就錯在好大喜功地聲稱,其內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事實面前,銀河麒麟只能承認採用了FreeBSD代碼,並非「完全獨立開發」。

新聞一出,沒有人關心背後科研人員做出的努力,大眾只記得銀河麒麟讓國產操作系統名聲掃地。

無奈之下,國防科大逐漸放棄了BSD內核版的銀河麒麟,轉而投向Linux內核的主流中。

國產操作系統有望走出的一條新道路就此斷了。

2010年,銀河麒麟與民營企業中標軟體旗下的中標Linux操作系統正式合並,雙方隨後以「中標麒麟」的新品牌統一面市。

而「銀河麒麟」的商標及知識產權等相關無形資產則被國防科大授權給了天津麒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中標麒麟在合並後,連續八年蟬聯中國Linux操作系統市場第一,但是主要客戶仍為軍政機關和企業,C端市場依然式微。

深度突圍

雅虎創始人楊致遠曾說過:「你永遠、永遠不要想和微軟競爭。如果他們想和你競爭,你得趕快跑開,做點別的事。」

但在中國,有一群人沒有跑開,反而向微軟發起挑戰。

這群人不像孫玉芳、倪光南等人手握政府科研資源,只能靠自己在市場上近身肉搏,殺出一條血路。

劉聞歡就是其中一員。

1999年,劉聞歡從湖北大學數計學院計算機會計專業畢業,與朋友嘗試著做了一個Linux發行版,萌生出了研發操作系統的想法。直到9年後,這一想法才正式付諸行動。

2008年,他與一批Linux開發者Hiweed、王勇等人共同啟動了深度操作系統Deepin項目。

最開始,這只是一個社區化運作的公益項目,團隊成員基本上都是兼職開發。連續6年,研發資金都是靠劉聞歡個人掏腰包。長期以來公司只有投入沒有收入,以至於稅務機關一度懷疑其涉嫌洗錢而上門檢查。[5]

不掙錢的事為什麼貼錢也要干?

「因為理想和愛好才堅持做這件事。」劉聞歡說,開發中國人自己的Linux是團隊的夢想。

在深度看來,把國外的操作系統簡單修改就當作是國產,並不是中國該有的技術水平。他們想給世界證明, 「只要中國人認真做,中國團隊一定可以做到世界最好的開源技術和產品」。

為此,深度的研發團隊付出了太多太多。深度聯合創始人王勇曾在網上披露過一些艱難時刻:

寫代碼累到晚上要靠輸液才能第二天繼續上班;長期睡在公司,只有妻子抱著孩子來到公司樓下才能逼他回家;陪客戶喝酒,吐了無數次仍要一口悶;甚至崩潰到不想再繼續人生了……

王勇是深度的第一個全職開發者,1988年出生,沒有上過大學,憑著一腔熱愛自學編程,即便是在吵鬧的打工車間里,也堅持寫著代碼,「感覺敲代碼能讓自己獲得最純粹的快樂」。

中科紅旗和銀河麒麟擁有強大的政府背景和雄厚的研發資金,尚未能在市場上取得真正的成功。深度作為自力更生的民營企業,面臨的困難與壓力可想而知。

盡管如此艱難,深度還是憑一己之力,再一次扛起了國產操作系統的大旗。

自從2009年發布第一個版本後,Deepin憑借易用、美觀的特點逐漸積累了口碑,並在國際上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2011年,在全球已擁有數十萬用戶;進入全球發行版排行榜前100名;2013年,挺進全球發行版排行榜前50。

2014年,Deepin殺入全球發行版排行榜前20, 終於開始商業化運營,獲得了綠盟 科技 和360的8000萬元投資。曾有國外巨頭想投資或收購深度,都被拒絕了。

此外,劉聞歡表示,深度從來沒有拿過政府任何項目或者課題的經費,但卻憑借實力成功進入了中央政府的采購名錄,同期在冊的其餘3家企業均有國資背景。

Deepin還是首個被外國政府拿去移植使用的中國操作系統,被譽為「中國最好的Linux操作系統」。

移動失利

2007年,谷歌發布了開源操作系統安卓系統(Android)。沒有人意識到,在移動手機端,一個和微軟一樣可怕的對手正在悄然崛起。

同一年,43歲的陳錫源放棄了美國UT斯康達高級副總裁兼CTO的職位,選擇回國創業。

他趕上了好時候。

當時,為了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國家不僅啟動了政治級別最高的「千人計劃」,還在政策及資源上向海歸創業的小公司有所傾斜。

在政府的牽線搭橋下,陳錫源剛成立播思通訊沒多久,便跟著中移動幹了件大事。

2008年正是3G時代到來的前夜。 12月12日,工信部首次明確了對3G牌照的發放方式。三大運營商都在抓緊轉型布局。

為了繼續保持2G時代的優勢,中移動宣布推出首個國產手機操作系統OMS,將搭載OMS的定製手機命名為「OPhone」,意欲藉此占據移動互聯網的入口。

提供技術支持的「幕後英雄」播思通訊因此一戰成名。

為了推廣OPhone,中移動下了「血本」。時任總裁王建宙表示,已經備好了60億元的補貼,誓要將OPhone做成千元機,成為3G時代手機市場的主導者。

這份勃勃野心源自於當時手機操作系統還處在群雄逐鹿的階段——諾基亞塞班初顯頹勢,安卓的市場份額僅佔5%,蘋果iOS還不成氣候,微軟WP尚未面世。

一切皆有可能,中國還有機會。

可惜,中移動搶准了先機,卻沒能把握住。

媒體爆出OMS並非獨立開發的操作系統,而是播思通訊為迎合中移動的進度做出的一個Android中國版。

隨著安卓不斷升級,OMS更新速度跟不上。用戶開始吐槽,OPhone的合作手機廠商也紛紛倒戈安卓陣營。

中移動見大勢已去,只好放棄了OMS。

同樣落敗的還有中聯通2010年推出的手機操作系統沃Phone。

相較於OPhone, 沃Phone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獨立國產手機操作系統, 基於Linux內核,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但由於安卓系統此時已成功占據了大半個市場,力量單薄的沃Phone無抗衡之力。

2013年,同洲電子以2983.31萬元收購了沃Phone研發團隊,第二年脫胎出同洲960手機操作系統。

兩大運營商本有機會改寫國產手機操作系統的命運,然而 歷史 已不能假設。

真正的 歷史 卻是,國產操作系統在當時一度成了笑話。

這背後,灑滿了中國IT人的無盡惋惜。我們與Windows有著難以逾越的15年時間差,但與Android一度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卻沒能把握住機會。

盡管痛失了移動戰場的主動權,但中國IT人並沒有偃旗息鼓,戰斗仍在繼續。

戰斗不止

2011年,阿里巴巴推出了基於Linux的手機操作系統YunOS。

時任阿里巴巴CTO、阿里雲總裁王堅向馬雲第一次提出要做YunOS研發時,馬雲說: 「我幾乎是憤怒地驚訝於他的膽識。」

當時沒有互聯網公司想去碰操作系統。無論是從商業層面還是技術層面考量,這都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

果然,YunOS發布沒多久,就遭遇了谷歌的狙擊。

谷歌將YunOS定義為「非兼容版安卓系統」,並要求開放手機聯盟成員禁止搭載YunOS。對於沒有硬體只有軟體的YunOS而言,相當於直接封殺。

好在,阿里頂住壓力堅持了下來。

2015年12月,以手機出貨量計算,YunOS裝機量超過WP,成為全球第三大移動OS。如今已經更新到第六代,全球搭載設備超過2億。

2017年9月,YunOS品牌升級為AliOS,不再跟著別人的步伐,開始 探索 車聯網終端的新道路。2018年,AliOS裝車量已達70萬,當時超過了特斯拉。

王堅在《在線》一書中說:「我做YunOS遭來了很多非議,甚至比我這一輩子挨的罵還多,但我不後悔。」

80歲高齡的倪光南院士也一直在堅持。

明知自己的夢想在被人利用,明知會有人繼續嘲諷看笑話,他依然選擇燃燒自己的一生,不斷嘗試和努力,為國產操作系統的未來奔走呼號。

倪光南說:「車輪轉起來了,一步步往前走,才有解決問題的可能,呆在原地只會陷入死循環。」

默默耕耘的華為也在堅持。

2012年,華為在芬蘭赫爾辛基創建了自己的手機操作系統團隊,從20名工程師慢慢積累壯大。

2019年,華為被谷歌限制使用安卓許可權。有幸於任正非當年的高瞻遠矚,七年前打磨的利器終於出鞘。

5月21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透露,面向下一代技術而設計的華為操作系統「鴻蒙」,最早將於今秋面市。該操作系統打通了手機、電腦、平板、電視、 汽車 、智能穿戴,統一成一個操作系統。

如今,華為手機出貨量已超蘋果,排名全球第二,終於有一款國產系統不再是無根之花。

早在2003年,有人建議在病榻之上的孫玉芳寫一篇「紅旗倒下之後,中國軟體業會怎樣」的文章。

孫玉芳笑著說:「還沒有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Linux在中國沒有倒,還有希望; 只要有希望,我們就不能放棄! 」[1]

參考資料:

[1]《中國開源軟體的風風雨雨:懷念我的老師孫玉芳》胡才勇

[2]《政府正版采購微軟出局,微軟高層斡旋無功而返》京華時報 皮鈞、侯磊

[3]《中科紅旗身後事:過度依賴政府采購,股東內斗》 財經 國家周刊

[4]《麒麟系統為何飽受非議?》雷鋒網

[5]《專訪深度 科技 公司總經理劉聞歡:因理想而生的國產操作系統》觀察者網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Ⅲ 銀河麒麟操作系統是中國人自己研發的嗎

可以這么說銀河麒麟系統是我國通過開源的Linux系統內核自主研發出來的系統,說白了也就是Linux系統而已,而Linux系統本身就是開源的,大家都可以用的。

Ⅳ 近幾年國內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都是那些公司做的啊

1993年11月,中軟總公司的COSIX V1.0通過電子工業部的中期評估;
1999年8月,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奉命研製的基於Linux的自主操作系統紅旗Linux 1.0發布;1999年11月,中軟總公司推出具有自主版權的高端操作系統COSIX64V5.0;2006年12月,大唐移動自主研發的Arena手機操作系統正式發布;
2006年12月,國防科大等單位聯合推出自主知識產權的操作系統「銀河麒麟」伺服器操作系統;
2007年1月,四川國芯推出64位微內核新型操作系統FutureAlpha;2009年12月,雨林木風正式發布自主品牌的操作系統Ylmf OS;
2010年12月,中標軟體與國防科大聯合推出國產操作系統自主品牌「中標麒麟」;
2011年2月,聯通推出基於Linux內核的自主知識產權操作系統「沃Phone」;
2011年3月,浪潮集團推出雲計算中心操作系統"雲海"V1.0版。
2020年7月,雲控蜂核推出上架了基於雲計算操作系統蜂核OS(Imcore OS)

Ⅳ 中國有沒有自己的電腦操作系統

有。中國自己的電腦操作系統有:

1、深度Linux(Deepin)。

由武漢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Linux發行版。Deepin 是一個基於 Linux 的操作系統,專注於使用者對日常辦公、學習、生活和娛樂的操作體驗的極致,適合筆記本、桌面計算機和一體機。

2、優麒麟(UbuntuKylin)。

由中國CCN聯合實驗室支持和主導的開源項目,其宗旨是採用平台國際化與應用本地化融合的設計理念,通過定製本地化的桌面用戶環境以及開發滿足廣大中文用戶特定需求的應用軟體來提供細膩的中文用戶體驗,做更有中國特色的操作系統。

3、中標麒麟(NeoKylin)。

中標麒麟操作系統採用強化的Linux內核,分成桌面版、通用版、高級版和安全版等,滿足不同客戶的要求,已經廣泛的使用在能源、金融、交通、政府、央企等行業領域。

4、SPG思普操作系統 。

是一款由中國軟體公司開發的計算機操作系統。SPGnux操作系統有桌面版和伺服器版兩種它將辦公、娛樂、通訊等開源軟體一同封裝到辦公系統中,擬實現通過桌面辦公系統的一次安裝滿足用戶辦公、娛樂、網路通訊的各類應用需求。

5、起點操作系統(StartOS 原雨林木風OS)。

廣東瓦力網路科技公司其前身是廣東雨林木風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 Ylmf OS 項目,於2012年6月獨立運營。公司致力於Linux桌面操作系統的研發,旗下起點操作系統StartOS(原Ylmf OS)自2009年發布第一個版本以來,廣受好評。

Ⅵ 中國自己的電腦系統有什麼

中國目前還未完全實現自由化電腦操作系統,大多數國產操作系統多為以Linux為基礎二次開發的操作系統。下面列舉幾個代表性國產操作系統:

1、紅旗Linux

紅旗linux是中國較大、較成熟的Linux發行版之一,也是國產較出名的操作系統,與日本、韓國的Linux廠商,共同推出了AsianuxServer,並且擁有完善的教育系統和認證系統。

2、中興新支點操作系統

中興新支點操作系統基於Linux穩定內核,分為嵌入式操作系統(NewStart CGEL)、伺服器操作系統(NewStart CGSL)、桌面操作系統(NewStart NSDL)。

3、深度(Deepin)

deepin是一份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提供美觀、易用、安全、免費的使用環境的Linux發行版。它不僅僅包括對全球優秀開源產品進行的集成和配置,還開發了基於Qt5技術的深度桌面環境、基於Qt5技術的自主UI庫DTK、系統設置中心,以及音樂播放器、視頻播放器、軟體中心等一系列面向普通用戶的應用程序。

4、普華Linux(i-soft)

普華Linux是由普華基礎軟體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一系列Linux發行版, 包括桌面版、伺服器版、國產CPU系列版本,IBM Power伺服器版、HA和虛擬化系列等產品。

5、中標麒麟Linux(原中標普華Linux)

中標麒麟Linux桌面軟體是上海中標軟體有限公司發布的面向桌面應用的操作系統產品。

6、起點操作系統StartOS(原雨林木風操作系統YLMF OS)

StartOS----是由東莞瓦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發行的開源操作系統,其前身是由廣東雨林木風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ylmf os開發組所研發的ylmf os,符合國人的使用習慣,預裝常用的精品軟體,操作系統具有運行速度快,安全穩定,界面美觀,操作簡潔明快等特點。

7、一銘操作系統

一銘操作系統(YMOS)是一銘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在龍鑫操作系統基礎上推出的系統軟體,是2013、2014、2015年度中央機關政府協議供應產品,列入全國各級省市的政府采購目錄。

產品基於國家Linux標准開發,貼合國人的使用習慣,在系統安裝、用戶界面、中文支持和安全防禦等方面進行了優化和升級,一銘操作系統(YMOS)集成了常用的辦公軟體、應用軟體和配置管理工具,支持部分Windows平台應用軟體直接使用。

Ⅶ 中國國產電腦系統有什麼

國產操作系統主要產品:

深度Linux(Deepin);

優麒麟(UbuntuKylin)(由中國CCN聯合實驗室支持和主導的開源項目);

中標麒麟(NeoKylin);(銀河麒麟與中標普華已在2010年12月16日宣布合並品牌);

威科樂恩Linux(WiOS);

起點操作系統(StartOS 原雨林木風OS);

凝思磐石安全操作系統;

共創Linux;

思普操作系統;

中科方德桌面操作系統 ;

普華Linux(I-soft OS);

RT-Thread RTOS;

中興新支點操作系統。

Ⅷ 中國唯一自主研發的雲操作系統名字是什麼

摘要 中國第1款操作系統opendesktop1.0rc版

Ⅸ 中國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有哪些

6款中國自己的操作系統
總的特點都是繼承LINUX內核,原因大家也應該知道吧。中國要想自己寫一個操作系統內核,談何容易,用什麼語言來寫,怎麼寫,都得從一開始,並且還的經受各方面的考驗,可以說中國要寫屬於自己的系統內核是完全不可能,畢竟UNIX,
MICROSOFT
,NOVELL等發展這么多年了,以說很成熟了,可漏洞依舊......
另一方面linux原代碼是公開,而微軟軟代碼是不公開的,性能上某方面LINUX並不比WINDOWS差,比喻LINUX下的編程環境,WINDOWS就自嘆不如在網路構件伺服器上,大多數企業都採用LINUX做為伺服器,而將WINDOWS做為用戶機。如果在辦公或學習上,LINUX完全不遜色於WINDOWS。娛樂方面LINUX就明顯顯的單薄了些(對圖形和音頻的支持不是很好)。
因此中國要做自己的操作系統最好的方法,也就是在已公開原代碼的LINUX上進一步發展。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的RedFlag也就是紅旗,經過不段的發展,現在的RedFlag
Desktop
4.1個人桌面版,網上評價已有WINDOWS98的水平了,主要表現在全方位的軟體集成和在中文支持、視頻音頻功能等方面的完善;
中國第1款操作系統
opendesktop
1.0
rc版
也是國產的第一個桌面操作系統,有點longhorn又有點linux風味.
(longhorn我裝過,硬體配置要求比較高,一般機器裝不來)
中國的第2款操作系統:銀河麒麟
我找了N久的東西,終於給我找到了,有興趣的朋友也請一並安裝測試吧~~
銀河麒麟操作系統由863軟體重大專項資助,簡稱KYLIN操作系統。KYLIN操作系統是參照UNIX操作系統國際主流標准,針對伺服器需求,設計並開發的具有自主版權的中文伺服器操作系統。它支持多種微處理器和多種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具有高性能、高可用性與高安全性,並與Linux應用二進制兼容。
中國的第3款操作系統:紅旗Linux
想必也不需要我介紹了吧,現階段來說應該是國產操作系統里最好的一個操作系統,強烈推薦!!!
中國的第4款操作系統:中軟Linux
中國的第5款操作系統:XteamLinux就是沖浪
第6款操作系統:Linux2005

Ⅹ 不只是華為鴻蒙,國內大廠拿出兩套國產系統!受到央視點名表揚

近年來,我國 科技 軟實力不斷增強。許多中國企業以強烈的 社會 責任感、互利合作、積極發展,為我國的 科技 水平做出了貢獻。

華為提供鴻蒙系統系統

近年來,華為在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華為開發的鴻蒙系統系統在試用之初就獲得了很多獎項。據統計,在公測的第一個月,只有3000萬用戶更新了系統。為什麼中國消費者如此強烈地支持國內體系?

華為主要受到美國等外部因素的壓力,這激發了公眾對華為的支持。再加上我國國產操作系統的特殊性,更方便國內消費者使用操作系統,所以消費者可以在短時間內將系統更新到HarmonyOS系統。

市場上已經有了高質量的操作系統,那麼中國企業為什麼要開發操作系統呢?事實上,我國擁有自己的操作系統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不僅體現了我國的國力,對我國的國防、金融安全等領域也具有重要意義。

不僅華為在努力開發核心技術,中國另一家大型 科技 公司也開發了國產操作系統,為 社會 做出了貢獻。央視給了它一個名字和好評。這家公司就是騰訊。

日前,央視 財經 頻道播出了《創新帶來新的分享機會》節目。騰訊也出現在節目中。在這個項目中,騰訊展示了兩個自己開發的開源項目。一個是騰訊為適應自身業務拓展而開發的TencentOS Sever系統,另一個是物聯網操作系統騰訊Ting。節目詳細展示了騰訊開發的兩個系統。

不僅是華為的鴻蒙系統,還有兩套國產系統!被央視點名表揚

TencentOS Sever系統

在使用騰訊的伺服器系統之前,騰訊一直使用的是Linux系統。但是,隨著公司業務的不斷拓展,需求變得更加復雜,系統已經不再適合公司的發展。騰訊決定開發一款能夠滿足自身發展需求的操作系統。

當然,強大的TencentOS Sever系統橫空出世,解決了Linux系統升級速度慢、性能差、技術服務差的問題。騰訊伺服器系統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這個系統取代了數百台騰訊伺服器,提高了騰訊的效率。

騰訊伺服器系統不僅性能高,還節省了大量資源和能耗。據估計,使用該系統後,騰訊節省了11%的能耗。轉換後,該系統每年可為騰訊節省17萬多噸碳排放,既節約了自然資源,又節約了騰訊的經濟成本。

同時,騰訊也向世界開放了騰訊的伺服器系統,將騰訊十年積累的技術貢獻給了 社會 。這樣一家有 社會 責任感的公司,真的令人敬佩。

不僅是華為的鴻蒙系統,還有兩套國產系統!被央視點名表揚

TencentOS Ting系統

騰訊Ting操作系統也顯示在程序中。這個系統是騰訊伺服器系統的升級版,可以滿足近年來新業務的需求,屬於物聯網的發展。

騰訊Ting操作系統具有體積小、能耗低、安全可靠的特點。該系統可應用於智能農業、智能服裝、智能城市等領域。它可以將信息即時傳輸到iGow系統,並通過雲系統進行計算,解決大數據計算問題。

比如在節目中,將騰訊的Ting操作系統應用於農業種植的展示。通過在種植大棚內安裝系統的感測器,系統將採集到的作物生長信息和周圍環境的相關數據上傳到雲端進行計算,通過推理得出最佳種植方案。

最精確的施肥和澆水可以提高生產力,節約資源。所以騰訊的Ting操作系統在農業、城市、工作中都有很大的實用性,可以惠及很多行業。

騰訊還向公眾免費開放了該系統,目的是呼籲越來越多的人致力於物聯網終端軟體生態系統的發展,以更加開放的心態,爭取互利共贏,最終可能解決物聯網終端碎片化的問題。

未來,騰訊將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原生等領域積極推動開源發展,並將繼續努力前行。這種開放共贏的行為體現了中國企業的責任感,也體現了中國 科技 實力的不斷增強。

許多中國公司開發的核心技術正在造福人民,並可用於多個領域的未來發展。我們應該表揚這些公司。

閱讀全文

與電腦系統中國研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什麼手機捏臉軟體 瀏覽:268
一台電腦主機要多少錢啊 瀏覽:744
怎麼從電腦下軟體到u盤 瀏覽:676
電腦網路轉發wifi 瀏覽:810
電腦拔出列印機怎麼列印 瀏覽:535
長63寬37是多少寸的電腦 瀏覽:513
電腦軟體怎麼製作三d動畫片 瀏覽:256
ram電腦配置 瀏覽:420
手機上怎麼設置允許電腦登錄微信 瀏覽:405
電腦一開機黑屏鍵盤燈就亮 瀏覽:358
電腦開機後黑屏顯示正在嘗試修復 瀏覽:747
蘋果電腦瀏覽器二級網頁打不開 瀏覽:108
電視電腦無線連接的方法 瀏覽:324
電腦棉花糖無線網頁網址 瀏覽:967
為什麼電腦打開沒反應了 瀏覽:286
電腦如何更改桌面壁紙 瀏覽:687
電腦顯示屏黑屏有什麼原因 瀏覽:805
單反照片導入電腦用什麼軟體美顏 瀏覽:317
米8照片如何往電腦上存儲 瀏覽:453
電腦文件的英文 瀏覽: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