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操作系統操作系統有什麼功能
操作系統是管理和控制計算機硬體與軟體資源的計算機程序,是直接運行在“裸機”上的最基本的系統軟體,任何其他軟體都必須在操作系統的支持下才能運行,下面就讓我來給你科普一下什麼是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是用戶和計算機的介面,同時也是計算機硬體和其他軟體的介面。操作系統的功能包括管理計算機系統的硬體、軟體及數據資源,控製程序運行,改善人機界面,為其它應用軟體提供支持,讓計算機系統所有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提供各種形式的用戶界面,使用戶有一個好的工作環境,為其它軟體的開發提供必要的服務和相應的介面等。實際上,用戶是不用接觸操作系統的,操作系統管理著計算機硬體資源,同時按照應用程序的資源請求,分配資源,如:劃分CPU時間,內存空間的開辟,調用列印機等。
1、屏蔽硬體物理特性和操作細節,為用戶使用計算機提供了便利
指令系統(成千上萬條機器指令,它們的執行由微程序的指令解釋系統實現的)。計算機問世初期,
計算機工作者就是在裸機上通過手工操作方式進行工作。計算機硬體體系結構越來越復雜。
2、有效管理系統資源,提高系統資源使用效率
如何有效地管理、合理地分配系統資源,提高系統資源的使用效率是操作系統必須發揮的主要作用。資源利用率、系統吞吐量是兩個重要的指標。
計算機系統要同時供多個程序共同使用。操作解決資源共享問題!!如何分配、管理有限的資源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操作系統定義: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系統中最基本的系統軟體,它用於有效地管理系統資源,並為用戶使用計算機提供了便利的環境。
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資源管理,程序控制和人機交互等。計算機系統的資源可分為設備資源和信息資源兩大類。設備資源指的是組成計算機的硬體設備,如中央處理器,主存儲器,磁碟存儲器,列印機,磁帶存儲器,顯示器,鍵盤輸入設備和滑鼠等。信息資源指的是存放於計算機內的各種數據,如文件,程序庫,知識庫,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等。
操作系統位於底層硬體與用戶之間,是兩者溝通的橋梁。用戶可以通過操作系統的用戶界面,輸入命令。操作系統則對命令進行解釋,驅動硬體設備,實現用戶要求。以現代觀點而言,一個標准個人電腦的OS應該提供以下的功能:
進程管理(Processing management)
內存管理(Memory management)
文件系統(File system)
網路通訊(Networking)
安全機制(Security)
用戶界面(User interface)
驅動程序(Device drivers)
資源管理
系統的設備資源和信息資源都是操作系統根據用戶需求按一定的策略來進行分配和調度的。操作系統的存儲管理就負責把內存單元分配給需要內存的程序以便讓它執行,在程序執行結束後將它佔用的內存單元收回以便再使用。對於提供虛擬存儲的計算機系統,操作系統還要與硬體配合做好頁面調度工作,根據執行程序的要求分配頁面,在執行中將頁面調入和調出內存以及回收頁面等。
處理器管理或稱處理器調度,是操作系統資源管理功能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在一個允許多道程序同時執行的系統里,操作系統會根據一定的策略將處理器交替地分配給系統內等待運行的程序。一道等待運行的程序只有在獲得了處理器後才能運行。一道程序在運行中若遇到某個事件,例如啟動外部設備而暫時不能繼續運行下去,或一個外部事件的發生等等,操作系統就要來處理相應的事件,然後將處理器重新分配。
操作系統的設備管理功能主要是分配和回收外部設備以及控制外部設備按用戶程序的要求進行操作等。對於非存儲型外部設備,如列印機、顯示器等,它們可以直接作為一個設備分配給一個用戶程序,在使用完畢後回收以便給另一個需求的用戶使用。對於存儲型的外部設備,如磁碟、磁帶等,則是提供存儲空間給用戶,用來存放文件和數據。存儲性外部設備的管理與信息管理是密切結合的。
信息管理是操作系統的一個重要的功能,主要是向用戶提供一個文件系統。一般說,一個文件系統向用戶提供創建文件,撤銷文件,讀寫文件,打開和關閉文件等功能。有了文件系統後,用戶可按文件名存取數據而無需知道這些數據存放在哪裡。這種做法不僅便於用戶使用而且還有利於用戶共享公共數據。此外,由於文件建立時允許創建者規定使用許可權,這就可以保證數據的安全性。
程序控制
一個用戶程序的執行自始至終是在操作系統控制下進行的。一個用戶將他要解決的問題用某一種程序設計語言編寫了一個程序後就將該程序連同對它執行的要求輸入到計算機內,操作系統就根據要求控制這個用戶程序的執行直到結束。操作系統控制用戶的執行主要有以下一些內容:調入相應的編譯程序,將用某種程序設計語言編寫的源程序編譯成計算機可執行的目標程序,分配內存儲等資源將程序調入內存並啟動,按用戶指定的要求處理執行中出現的各種事件以及與操作員聯系請示有關意外事件的處理等。
人機交互
操作系統的人機交互功能是決定計算機系統“友善性”的一個重要因素。人機交互功能主要靠可輸入輸出的外部設備和相應的軟體來完成。可供人機交互使用的設備主要有鍵盤顯示、滑鼠、各種模式識別設備等。與這些設備相應的軟體就是操作系統提供人機交互功能的部分。人機交互部分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有關設備的運行和理解並執行通過人機交互設備傳來的有關的各種命令和要求。
虛擬內存
虛擬內存是計算機系統內存管理的一種技術。它使得應用程序認為它擁有連續的可用的內存(一個連續完整的地址空間),而實際上,它通常是被分隔成多個物理內存碎片,還有部分暫時存儲在外部磁碟存儲器上,在需要時進行數據交換。
用戶介面
用戶介麵包括作業一級介面和程序一級介面。作業一級介面為了便於用戶直接或間接地控制自己的作業而設置。它通常包括聯機用戶介面與離線用戶介面。程序一級介面是為用戶程序在執行中訪問系統資源而設置的,通常由一組系統調用組成。
在早期的單用戶單任務操作系統(如DOS)中,每台計算機只有一個用戶,每次運行一個程序,且次序不是很大,單個程序完全可以存放在實際內存中。這時虛擬內存並沒有太大的用處。但隨著程序佔用存儲器容量的增長和多用戶多任務操作系統的出現,在程序設計時,在程序所需要的存儲量與計算機系統實際配備的主存儲器的容量之間往往存在著矛盾。例如,在某些低檔的計算機中,物理內存的容量較小,而某些程序卻需要很大的內存才能運行;而在多用戶多任務系統中,多個用戶或多個任務更新全部主存,要求同時執行獨斷程序。這些同時運行的程序到底佔用實際內存中的哪一部分,在編寫程序時是無法確定的,必須等到程序運行時才動態分配。
用戶界面
用戶界面(User Interface,簡稱 UI,亦稱使用者界面是系統和用戶之間進行交互和信息交換的媒介,它實現信息的內部形式與人類可以接受形式之間的轉換。
② 計算機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那麼計算機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1、 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資源管理,程序控制和人機交互等。計算機系統的資源可分為設備資源和信息資源兩大類。
2、 設備資源指的是組成計算機的硬體設備,如中央處理器,主存儲器,磁碟存儲器,列印機,磁帶存儲器,顯示器,鍵盤輸入設備和滑鼠等。信息資源指的是存放於計算機內的各種數據,如文件,程序庫,知識庫,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等。
3、 操作系統位於底層硬體與用戶之間,是兩者溝通的橋梁。用戶可以通過操作系統的用戶界面,輸入命令。操作系統則對命令進行解釋,驅動硬體設備,實現用戶要求。
關於計算機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是什麼內容的介紹就到這了。
③ 計算機操作系統通常具有的五大功能是
操作系統有五大功能:
1、處理機管理:主要控制和管理CPU的工作。
2、存儲管理:主要進行內存的分配和管理。
3、設備管理:主要管理基本的輸入輸出設備。
4、文件管理:負責對計算機文件的組織、存儲、操作和保護等。
5、進程管理:也稱為作業管理,是指對計算機所進行的操作進行管理。
操作系統的類型非常多樣,不同機器安裝的操作系統可從簡單到復雜,可從行動電話的嵌入式系統到超級計算機的大型操作系統。
許多操作系統製造者對它涵蓋范疇的定義也不盡一致,例如有些操作系統集成了圖形用戶界面,而有些僅使用命令行界面,而將圖形用戶界面視為一種非必要的應用程序。
簡介。由於大部分的計算機只包含一顆中央處理器,在宏內核的情況下多進程只是簡單迅速地切換各進程,讓每個進程都能夠運行,在多內核或多處理器的情況下,所有進程透過許多協同技術在各處理器或內核上轉換。越多進程同時運行,每個進程能分配到的時間比率就越小。
除了進程管理之外,操作系統尚有擔負起進程間通信、進程異常終止處理以及死鎖偵測及處理等較為艱深的問題。
④ 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隨著現代計算機的運行環境越來越復雜,起調度管理作用的管理程序走向了操作系統。除了做以處理機為主要對象的管理外,還進行存儲空間的分配與調度,對各種外存文件進行調度管理、外部設備分配調度管理、數據通信的控制管理等。
操作系統主要有下述功能:
處理機管理。主要是作業調度管理和進程調度管理。作業調度管理程序的職能是從一批已提交給計算機的後備作業中,按照一定的演算法挑選作業,使其轉入運行狀態,一旦作業完成,則把該作業撤消。轉入運行狀態的作業,意味著作業進程已建立,該作業已具備佔有處理機的權利。至於什麼時候才能真正佔有處理機進入運行,則取決於進程管理程序的調度。如何在不發生沖突的前提下,既能有效地完成所有已提交的作業,同時又使處理器發揮最大的效能,使處理器空閑時間減至最少,這就是處理器管理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存儲管理。存儲管理程序負責為進入運行狀態的作業分配適當的內存空間。由於作業的大小不同,內存分配表和空白區的大小及部位在運行過程中不斷地變化,因此,這種內存分配必須是動態的。存儲管理程序還承擔存儲保護任務。由於在同一時間內,內存中可能儲存著許多不同作業的數據和程序,還有一些系統軟體也佔用一定的內存空間,為了防止因各程序互相越界訪問而發生混亂,必須採取相應的內存保護措施。存儲管理程序還負責存儲空間的擴充。一種是虛擬存儲方法。當實際地址空間小於直接定址能力時,可以把超出實際地址空間的部分放在磁碟或磁帶上,使用戶看起來覺得:計算機可直接定址的邏輯地址空間有多大,用戶可以支配的存儲空間就有多大。另一種是計算機直接定址能力小,而實際的內存容量可以擴大。這時就是如何把邏輯地址空間映射到實際地址空間的問題了。
輸入/輸出管理。由於計算機的外部設備種類和數量很多,為了避免或減少中央處理機因等待那些速度較慢的外部設備操作而佔用的時間,在中央處理機引入了與外部設備打交道的通道和中斷技術,以提高計算機系統效率。由於輸人/輸出設備工作速度比中央處理器慢得多,當第二次請求啟動通道輸入或輸出一批數據時,第十批數據可能還沒有處理完,此時通道正處於繁忙狀態。特別是在多道程序環境下,更容易發生上述設備沖突情況。解決好這個問題,是輸入/輸出管理程序的主要責任之一。
文件管理。各種數據,各種程序通常是以文件的形式有組織地存放在磁碟、磁帶等存儲介質上的。當需要某個文件時,可由操作系統中的文件管理程序調用。文件管理程序還可用來創建和刪除文件。為了保證文件使用的安全,防止濫用和失密,在使用文件時,還必須有相應的保護和保密措施,這也是文件管理程序的責任。
⑤ 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簡述操作系統的功能具體如下:
一:提供人機交互介面。可以想像沒有操作系統這層軟體的話,使用計算機會是一個什麼樣子。計算機使用者將面臨一堆計算機硬體進行操作,早期的計算機就是這樣的,通過硬開關進行控制。有了操作系統之後,就相當於我們直接和操作系統進行打交道,避免了直接操作硬體帶來的麻煩。操作系統的這個提供人機交互介面的功能,是操作系統最大的功能。
二:提供計算機軟硬體資源管理。操作系統第二個功能就是管理計算機的資源。計算機的資源包括,軟體資源和硬體資源,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軟體系統和硬體系統。其中硬體系統是受計算機操作系統的直接控制,比如內存的地址管理,或者控制鍵盤和滑鼠的掃描時序管理等。操作系統也管理著計算機的軟體資源,比如應用程序的執行調度等,包括進程和線程的執行等都是在操作系統的控制下有條不紊的進行的。
⑥ 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資源管理,程序控制和人機交互等。計算機系統的資源可分為設備資源和信息資源兩大類。
操作系統位於底層硬體與用戶之間,是兩者溝通的橋梁。
進程管理(Processing management)
內存管理(Memory management)
文件系統(Filesystem)
網路通訊(Networking)
⑦ 什麼是操作系統操作系統有哪些功能
操作系統是管理計算機硬體與軟體資源的計算機程序。
操作系統需要處理如管理與配置內存、決定系統察納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設備與輸出設備、操作網路與管理文件系統等基本事務。操作系統也提供一個讓用戶與系統交互的操作界面。
操作系統的五大管理功能:
(1)作業管理:包括任務、界面管理、人機交互、圖形界面、語音控制和虛擬現實等;
(2)文件管理:又稱為信息管理;
(3)存儲管理:實質是對存儲「空間」的管理,主要指對主存的管理;
(4)設備管理:實質是對硬體設備的管理,其中包括對輸入輸出設備的分配、啟動、完成和回收;
(5)進程管理:實質上是對處理機執行「時間」的管理,即如何將cpu真正合理地分配給每個任務。
(7)電腦操作系統的功能擴展閱讀:
從計算機用戶的角度來說,計算機操作系統體現為其提供的各項服務;從程序員的角度來說,其主要是指用戶登錄的界面或者介面;如果從設計人員的角度來說,就是指各式各樣模塊和單元之間的聯系。
事實上,全新操作系統的設計和改良的關鍵工作就是對體系結構的設計,經過幾十年以來的發展,計算機操作系統已經由一開始的簡單控制循環體發展成為較為復雜的分布式操作系統,再加上計算機用戶需求的愈發多樣化,計算機操作系統已經成為既復雜而又龐大的計算機軟體系統之一。
⑧ 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有
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
1、進程管理
不管是常駐程序或者應用程序,他們都以進程為標准運行單位。當年運用馮·諾伊曼結構建造計算機時,每個中央處理器最多隻能同時運行一個進程。
2、內存管理
操作系統的存儲器管理提供查找可用的記憶空間、配置與釋放記憶空間以及交換存儲器和低速存儲設備的內含物等功能。此類又被稱做虛擬內存管理的功能大幅增加每個進程可獲得的記憶空間。
3、磁碟與文件系統
操作系統擁有許多種內置文件系統。例如Linux擁有非常廣泛的內置文件系統,如ext2、ext3、ext4、ReiserFS、Reiser4、GFS、GFS2、OCFS、OCFS2、NILFS與Google文件系統。Linux也支持非原生文件系統,例如XFS、JFS、FAT家族與NTFS。
4、網路
許多現代的操作系統都具備操作主流網上通信協議TCP/IP的能力。也就是說這樣的操作系統可以進入網上世界,並且與其他系統分享諸如文件、列印機與掃描儀等資源。
5、安全
操作系統提供外界直接或間接訪問數種資源的管道,例如本地端磁碟驅動器的文件、受保護的特權系統調用、用戶的隱私數據與系統運行的程序所提供的服務。
6、內部通訊安全
內部信息安全可視為防止正在運行的程序任意訪問系統資源的手段。大多操作系統讓普通程序可直接操作計算機的CPU,所以產生了一些問題,例如怎樣把可如操作系統一樣處理事務、運行同樣特殊指令的程序強迫停止,畢竟在此情境下,操作系統也只是另一個平起平坐的程序。
為通用操作系統所生產的CPU通常於硬體層級上實踐了一定程度的特殊指令保護概念。通常特權層級較低的程序想要運行某些特殊指令時會被阻斷,例如直接訪問像是硬碟之類的外部設備。
7、用戶界面
今日大部分的操作系統都包含圖形用戶界面(GUI)。有幾類較舊的操作系統將圖形用戶界面與內核緊密結合,例如最早的Windows與Mac OS實現產品。
8、驅動程序
所謂的驅動程序(Device driver)是指某類設計來與硬體交互的計算機軟體。通常是一設計完善的設備交互介面,利用與此硬體連接的計算機匯排流或通信子系統,提供對此設備下令與接收信息的功能;以及最終目的,將消息提供給操作系統或應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