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顯卡參數。Intel酷睿i7沒有集成顯卡功能。Intel酷睿i9支持英特爾超核芯顯卡630。
2、製作工藝。Intel酷睿i7製作工藝45納米。Intel 酷睿i9製作工藝14納米。
3、CPU主頻。Intel酷睿i7CPU主頻2.66GHz。Intel 酷睿i9CPU主頻3.6GHz。
4、參數不同:以i9-9900K和i7-9700K為例,同樣的核心和製程工藝,也是可以超頻,同樣採用的是八個物理核心的設計,但i7-9700K擁有8線程而i9-9900K則是採用16線程的設計。
2. i7處理器幾代最好
我們都知道一台電腦主機最為核心的部件就是CPU,而CPU性能的好壞則是決定了電腦運行速度的快慢,Intel已經發布了第九代的酷睿處理器,那麼這一代的i7處理器中性價比最高的cpu是多少,下面就為您帶來i7性價比最高的cpu,希望以下的介紹能夠幫助到您。
i7性價比最高的cpu
i7性價比最高的cpu
1、在目前最新的第九代酷睿i7處理器中,i7-9700K的性能和價格都比較平衡,也是受到大多數人關心的型號;
2、i7-9700K採用的是代號為Coffee Lake的核心,取消了超線程,擁有的是八個物理核心和八線程,採用的是14nm++的製程工藝,頻率為3.6GHz~4.6GHz(8核),4.9GHz(雙核);三級緩存為12MB,內置UHD630核顯,TDP為95W;
3、在綜合性能上面,與第八代酷睿i7-8700相比,i7-9700K憑借更高的頻率和規格,綜合性能也比i7-8700K要強8%,對比AMD的旗艦Ryzen 7 2700X也要強9%;
3. i3、i5、i7和i9處理器的性能優勢分別是什麼買電腦時應該怎麼選擇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幾個方面來單獨說,因為這並不是一個問題而是幾個問題,我只能按照順序一個個來解答,對於電腦來說選擇硬體很重要,硬體搭配也很重要,任何人都想組裝一台完美搭配的電腦,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到才叫完美,接下來我就一個一個問題來回答。
首先我們來回答第一個問題那就是i3 i5 i7和i9處理器的性能優勢是什麼?關於這個i3 i5 i7 i9其實就是用來區分處理器性能定位的,這幾個系列都是屬於英特爾酷睿系列,這個酷睿系列主打主流家用,其中這個i3屬於酷睿入門系列,i5屬於酷睿主流型號,i7屬於高端型號,i9屬於旗艦型號,他們之間最大的差距就是主頻不一樣,物理核心和線程數量不一樣,如果按照性能劃分i9排第一,i7排第二,i5排第三,i3排第四,我們就拿10代i3到i9型號對比,可以很明確的看出i5比i3多兩個物理核心,i7比i5多兩個物理核心,i9又比i7多兩個物理核心,換句話說系列數越大那麼他的核心數量也就越多,在處理速度上就占非常大的優勢,尤其是多任務情況下更為明顯,不過這里僅限於同年代酷睿對比,因為不同年代隨著工藝不一樣他們的性能也會有非常大的變化,這就好比八代以後的i3直接可以和七代以前i5不相上下,所以一定要結合發布年代,製作工藝,核心數量,主頻以及具體型號綜合評估,而系列數只做一個大體參考。
接下來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電腦處理器,主板,內存,顯卡怎麼搭配最適合,關於這個問題我其實在前面很多文章中有提過,我個人的觀念是什麼檔次的CPU搭配什麼檔次的主板然後再選擇與其匹配的顯卡,不過這里就需要大家對CPU,主板,顯卡的定位有所了解否則你還是不會搭配,接下來我就簡單說一下,對於CPU來說我已經說了看系列和數字,一般來說系列越大,數字越大那麼他的性能也就越好,對於主板來說如果你選擇的是入門級處理器那麼建議搭配H開頭的主板,如果是主流處理器那麼建議搭配B開頭主板,如果是高端處理器並且CPU帶K那麼建議選擇Z開頭的主板,對於英特爾處理器來說只有k結尾的處理器才支持超頻,但是同樣需要Z開頭的可超頻主板才能開啟超頻,否則是無法超頻的,所以如果小夥伴選購了超頻處理器那麼就一定要主板也支持,否則你就無法超頻不過並不影響使用,只是無法超頻而已。
接下來說說顯卡,關於這個顯卡定位我們同樣需要結合發布年代,核心架構,核心頻率以及具體型號來決定,但是對於初步接觸顯卡的小夥伴來說我們只需要了解其大概定位就可以了,對於顯卡來說我們結合其字母數字和後綴就可以判斷其定位,我們就以英偉達為列一般來說字母GT開頭為低端卡,GTX開頭為主流型號,RTX開頭的為高性能型號並且帶光追功能,後綴為TI或者S結尾的都屬於加強版。另外顯卡數字同樣是越大性能越好,我們就以十系列以後顯卡為例來看看這個怎麼從數字來判斷性能,比如1660S為列,這個前面兩位數字代表是哪個系列,比如1660S這個16代表16系列顯卡,這個代表發布年代一般數字越大工藝越先進,看性能重點看第三位數,他是決定顯卡性能的關鍵,一般來說第三位數是1到4都為入門級顯卡,5到6為中端顯卡,7到9為高端顯卡,數字越大性能越強,至於這個內存一般來說要求不高8g足夠了,如果玩主流 游戲 建議還是16G起步為宜,選內存根據自己的用途和主板支持的類型選購。
如果上面說的小夥伴還沒明白過來,我就用最簡單最直白的方法來說明,也就是說如果你處理器是奔騰級別你可以選擇搭配H系列主板,顯卡可以選擇入門級顯卡,比如奔騰G5400搭配H410主板,一般來說使用奔騰系列處理器大部分都是辦公電腦這部分基本上不會搭配顯卡都是自己使用核顯,對於酷睿i3系列來說可以選擇搭配H系列主板,不過對於8代以後i3也可以選擇B系列主板因為八代以後i3性能差不多和七代以前i5差不多了,所以選擇搭配中端B系列主板也沒有任何問題,比如i3 10100搭配H410或者B460然後搭配1650 1660之類的顯卡,搭配對於i5來說建議搭配B系列主板,比如i5 10400F搭配B460搭配1660S或者是2060以上顯卡,i7系列可以選擇搭配B系列或者Z系列主板,比如i7 10700F搭配B460或者Z490,顯卡直接選擇3060ti以上性能以上顯卡,一般來說建議最好是帶k系列搭配Z開頭主板最合適,因為這樣可以開啟超頻功能比如i7 10700K搭配Z490主板,i9以上直接Z系列主板,比如i9 10900K搭配Z490,顯卡也直接上到2080ti或者3070以上顯卡,這樣一來硬體之間才不會出現瓶頸,只有這樣才能將性能最大化,注意這里i3 i5 i7都會有帶k處理器,對於這部分處理器建議大家選擇Z開頭主板,不過對於i3帶k處理器我覺得就沒必要選擇了,與其選擇i3搭配帶k處理器還不如直接選擇i5不帶k處理器搭配B系列主板更好。
再來回答最後一個問題那就是題主這台老電腦是否還能升級?關於這個老電腦我一直都是主張根據具體配置看看是否有升級空間,升級之後是否滿足自己要求,升級的預算與性能是否成正比,有些時候如果升級性能不大個人就建議沒必要去浪費錢了,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題主這套配置。
這套配置說實話確實很差,我個人覺得還是直接配新電腦算了這個平台太老了,H61的主板也是屬於入門級,顯卡GT210也是屬於低端顯卡,也就是說整個平台就是一台低端平台,如果說硬要升級也不是不可能,這個CPU還是和顯卡還是有一定升級空間,H61主板理論上支持二代三代英特爾處理器,不過不是所有主板一定支持三代有可能需要更新bios才能支持,保守來說這個主板選擇i5 2500就不錯了,如果還想高一點可以選擇E3 1230V2,在高就沒有意義了,必定主板性能不是太好,關於顯卡這個確實太差了可以直接去淘一張750ti從此以後你就可以暢玩大部分 游戲 了,但個人還是那句話對於這樣的彭平台升級也沒有太大意義。
關於這個問題我就回答這么多了,電腦這塊還是得靠自己多多摸索,有些時候理論不如實踐,別個說千遍不如自己做一遍,只不過我們在接觸這些昂貴的電子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遇事不要慌,自己不會就先別著急下手,多去找找相關的信息,在這互聯網年代沒有任何一件事是秘密,只要你肯去學除了那些高 科技 產品,沒有什麼是學不會的,尤其是電腦這塊是非常簡單的,我一開始接觸硬體的時候沒有任何人告訴我怎麼做,都是自己買教材看,但是有些時候你會發現教材和實際板卡還是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教材都不一定有互聯網知識靠譜,只要自己肯動手肯學習沒什麼是不可能的,對此小夥伴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水煮魚 科技 ,引領 科技 新生活。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根據你的電腦配置和你的工作需要,個人各位可以使用I5CPU。
至於CPU的區別,我想你分析如下。
很多朋友都喜歡自己組裝電腦,自己組裝的話,我們就需要選擇電腦的每個硬體,CPU就是其中之一,而且CPU是電腦的大腦,他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選擇多自然眼花繚亂,比如英特爾的CPU就分為,賽揚、奔騰、I3、I5、I7和I9系列。這么多選擇,你知道它們有什麼區別么?我先用一張圖讓大家簡單的了解它們的層次。
是的,就如上圖所示這么簡單粗暴。當然,這並不是權威的對比,只是針對大部分而言。這也並不能說明,I5就是比I7老,I5過時了等等,因為每一代的產品都是I3、I5、I7同時更新的,就比如,I5 8500就比I7的7700要新。因為8500是第八代產品,而7700是第七代。
如今的電腦使用壞境下來看,主流產品是I3、I5和I7三兄弟。賽揚是intel公司在頭幾年主打低端處理器市場的品牌。而I9是2017年上市的最多擁有18內核的,面向高性能使用者和 游戲 玩家的處理器。由於他們面向的對象過於小眾,所以今天我們不做講解。
那麼intel三兄弟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適用於什麼場景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由於每一代的CPU性能都不一樣,今天我們以第八代來對比。
I3處理器I3處理器在這3個CPU中價格最低,性能最弱,被INTER公司定義為I5的精簡版。I3的八代產品8100已經升級為四核心,用簡單的話說就是,上網看電影輕輕鬆鬆,LOL等 游戲 也是綽綽有餘。如果你只是進行普通的辦公或者家用、偶爾玩玩擼阿魯。那麼I3 8100就可以了,沒必要再花錢多更好的。
I5處理器
I5處理器屬於中高端級別,I5處理器也是目前使用者最多的CPU了,一般來說,I5處理器可以適用絕大多數的辦公軟體以及 游戲 ,大部分 游戲 我們也可以用I5帶起來,其實類似於最近大火的 游戲 絕地求生,他的流暢度取決於顯卡的性能,在顯卡滿足的情況下,I5完全就可以HOLD住了。PS、CAD和AI也是沒什麼問題。
I7處理器
I7處理器就屬於發燒級了,他的性能非常強大,運行沙盒類 游戲 也是綽綽有餘了,畢竟價格在那裡了,這個CPU我覺得就沒有講解的餘地了,因為如果這個CPU都不能帶動你的軟體或者 游戲 的話,那可能是這個軟體公司腦子不好用了。高端的 游戲 玩家、圖形、視頻編輯、多任務處理等對電腦性能有著最高要求的用戶,可以購買這個CPU。如果錢實在太多,也可以選擇I9。
其實,一個軟體或者 游戲 的流暢運行需要電腦的所有硬體一起來實現,如果只配置了高端的CPU,而忽視了顯卡和內存,他一樣會讓你的電腦變得卡慢。看到這里,你了解它們的區別和適用環境了么?
對於CPU,你有什麼話要說?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關注水煮魚 科技 --安東小魚
不差錢的,腦迴路直的,心地比較善良的,直接i9 10代,順便為中國稅收做貢獻。
辦公用的,整理文檔的,網頁瀏覽的,整i3就完事了,顯卡什麼的與你無緣。
只玩聯盟的,i3 9代和2200G是你的首選,顯卡都不需要買就能穩定100幀。
玩網路主流 游戲 的,吃雞,射擊,3A大作的,i5 9(目前的10代就挺好)代往上走,覺得缺點什麼的,再整點RGB燈光增添一絲高檔感。這也是普通用戶的首選CPU系列,不推薦i7 是因為同代的貴太多,性能浪費,更多的錢拿來買好的顯卡和內存不要太舒服,價格CPU:顯卡=1:2 就很合理。
你要是做視頻剪輯,數據分析,圖片處理等工作,i7 i9 9代以上,核心多,線程多,滿足你的生產力,但記得內存要給夠。
i3,i5,i7的優勢就是單核強勁,適合家用玩 游戲 ,i9多核性能強勁,適合工作用視頻渲染設計作圖任務多開等。
回到樓主問題,編輯視頻不知道你是不是專業的,如果是工作用我推薦你用E5 cpu X79主板這平台,性價比極高,多核性能完爆i7,堪比i9,這套板U套裝才1000左右,這價格連i5都買不起!
推薦配置:
E5 2660V2+華南X79套裝 1200元
ecc伺服器內存8G*2 200元
240G固態硬碟SATA3 200元
加上之前機械硬碟2T
電源:額定400W以上即可
顯卡如果沒有 游戲 要求還可以用原來的,玩 游戲 可以考慮換960,專業視頻工作可以上麗台圖形卡。
這樣只要花費1000多遠就能擁有10核20線程16G內存的電腦主機了,不用的東西上咸魚還能賣幾百
看你什麼用來幹嘛的了。
普通看電影、新聞,i3足夠了。
如果辦公,i3有些勉強。一般i5可以應付絕大多數辦公。i7更好,辦公屬高配了。
如果是玩LOL 游戲 什麼的,一般i5也差不多,i7比較普遍,i9絕對高配了,還沒用過。
朋也觀點: 題主所說的i3,i5,i7,i9同屬於英特爾的酷睿系列,性能來說其實差距也就那麼回事,主要看你干什麼,酷睿系列是目前主流的電腦CPU,無論是打 游戲 還是做設計都可以用。
英特爾旗下主要分為4種CPU,賽揚,奔騰,酷睿,至強,性能依次遞增,奔騰和賽揚現在基本上只有老電腦才有了,建議升級,酷睿系列算是比較高端的,升級到酷睿的8代系列就差不多。
在同代的酷睿系列,其實I5的八代以上CPU已經足夠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了,至於是顯卡,不玩 游戲 ,不用專業的軟體,CPU自帶核顯就行,不過要看好型號,比如I5-10400,後綴沒有任何字母,那就是帶核顯,後綴帶K的,說明可以超頻,後綴帶F的,說明沒有核顯,你需要單獨配一個顯卡,後綴帶KF,就是可以超頻,又不帶核顯。
回到題主的問題,說實話我不建議題主升級,直接購買一台新的台式機,因為電腦升級主要看兩個方面,電源和主板,如果你的電源跟不上,升級也是白扯,功率達不到。
主板的話就是是否可以支持擴展,不同的主板需要搭配不同的cpu,就以題主目前的主板型號,升不升級意義不大,性能不會有多大提升,顯卡的問題也是,哪怕換了高端顯卡,電源肯定吃不消。
想來想去,除了機箱不用換,剩下的零部件都要換一遍,那還不如直接換一台新的,簡單省事,如果題主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去咸魚淘淘二手的主板顯卡電源和CPU,也花不了幾個錢,三千塊錢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簡單來說,同代的i3,i5,i7和i9產品,性能排序是依次上升的,因為是同代的產品,架構往往一致,或者高端序列的架構更先進,所以影響性能的參數,主要就是看核心線程數量和頻率,譬如目前i3一般是4核8線程,而i5是6核12線程,i7是8核16線程,i9的話如果是10代酷睿是10核20線程,而11代的話也是8和16線程。
主頻部分,整體來說也是i9大於i7大於i5大於i3的趨勢,另外Intel的處理器的後綴字母也有不同的含義,譬如帶有F字母表示無核顯,帶有K字母表示可以超頻,同時帶有KF的表示沒有核顯也支持超頻,什麼字母都不帶的就表示不可以超頻,但是帶有核顯,而且一般帶有字母K的處理器是不附送散熱器的,需要自己購買散熱器。
如果是視頻剪輯的話,處理器當然是越強越好,而且比較吃核心和線程,所以核心數量多的更好,如果是選擇11代酷睿處理器的話,那麼i7和i9的相關產品自然是優選,從成本上考慮的話i7-11700F是不錯的選擇,配套的主板的話,需要選擇存儲擴展性能強一點的產品,所以能夠選擇Z系列主板就選擇在系列主板吧,運存的話以容量為主,有條件直接64GB走起吧。
至於顯卡的話,如果需要視頻剪輯效率高,獨顯其實是比較有必要的,這個我就用網上的相關測試數據了,下表中包含了PR軟體中的一些顯卡的測試情況,紅X表示在預覽只能怪出現卡頓。可以看到在1080P解析度下大部分獨顯都是可以勝任的,但是如果到了4K解析度的話,高一點的顯卡會讓CPU的負荷更低。
在調色處理後的視頻輸出時間對比中,可以發現單獨使用CPU的耗時最長,核顯的提升效果也很有限,而獨顯的提升效果就很明顯了,圖中是1080P解析度的素材,所以獨顯的差距拉不開,如果換成4K或者5K視頻,相信會有差距體現出來的。
所以對於視頻剪輯而言,多線程能力強的CPU+大內存+高速硬碟存儲+一款合適的顯卡是有必要的,顯卡的話如果只是4K級別,GTX 1650 Super其實就可以了,沒有必要追求太好的顯卡,當然如果你資金足夠的話,RTX 30系列當然是可以的,至於AMD顯卡個人就不推薦了,因為AMD的顯卡和Adobe全家桶有點八字不合,萬一出問題就鬧心了。
CPU方面的話,其實Intel的處理器個人不是很推薦,其實完全可以選擇AMD的R9 5900X或者5950X,內存直接64GB走起,主板的話當然是配套的X570或者B550晶元組主板,固態硬碟的話,可以來塊PCI-E 4.0的SSD主盤,再加幾塊素材資料盤,顯卡的話看預算了。
Core i3是入門級CPU,它的目標是在日常任務中獲得足夠可靠的性能,具有雙核和四核等類型。
Core i5無疑是「更好」的晶元。起碼要比i3有優勢。i5通常為四核,這就意味著能夠承擔更多CPU密集型任務,包括入門級 游戲 和多媒體。
目前而言,我們可以把i7稱之為「最佳」CPU,目前i7可分為三種類型,其中兩種是四核,另一種是六核,也是部分可以超頻的。一般會在高端筆記本電腦中看到這款CPU。
i9:適用於終極 游戲 筆記本電腦。作為目前英特爾最好的晶元,i9是英特爾核心技術的巔峰之作,提供六核超線程,Turbo-Boosted,超頻。能看到搭載這款CPU的電腦並不多,基本都是 游戲 本,例如外星人17 R5和微星GT75 Titan。
所以,具體選擇哪款CPU,還是要根據你本身的需求。你是要用電腦來做什麼,是用來辦公還是用來打 游戲 ,或者你只是用於單純的視聽 娛樂 功能。不同的需求可以選擇不同的CPU。當然,如果你是追求極致性能的發燒友,那麼選擇的CPU當然是性能最好為佳。至於視頻編輯,視頻需要的是大緩存CPU,無須四核,雙核足矣,建議INTEL的E8系列酷睿,比如E8400,INTEL的CPU向來在視頻方面尤為優秀,加上增強了指令,超大的緩存,輕松應付如AE,PRO等等視頻編輯軟體,可以讓壓縮時間大大縮短。
至於主板和CPU該怎麼搭配,有很多事情要考慮,兼容性就是其中之一。此外還應考慮異常主板上每個埠的介面類型(串列埠或zdie)。另外如果以後方便升級,應該確定主板的類型,比如u是什麼介面類型,AM3還是AM3 ,或則是其他的。
接下來就是題主這個電腦能否還能升級?答案就是題主這個電腦配置實在是太老了,據我看來沒有什麼升級的必要了。
你的主板是h61主板,CPU是英特爾第3代的奔騰CPU。是2011年的產品,已經沒有更新的必要。英特爾的CPU都到了11代了,中等買I5就可以了,預算多就I7,I9沒必要了。
我用的是i3 6100雙核四線程,玩英雄聯盟,穿越火線等 游戲 ,足夠了。如果要玩吃雞等大點的 游戲 ,或者經常玩 游戲 ,且玩的種類多的,最好上四核四線程,或者六核六線程。就是八代以前的I5和八代的I5。
4. 筆記本電腦i7和r9哪個好
這兩者的話還是i7比較好,畢竟前者也是英特爾平台的,使用起來溫度方面也是會正常的也很流暢。而後者的話使用時間長了,溫度也是會很高,也是會不方便的。
5. afresh酷睿i7九代六核十二線程+獨顯16G游戲吃雞設計辦公台式電腦主機全套可選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3
6. 辦公筆記本電腦一般選什麼牌子的比較好
1、惠普戰66
機型配置:i7-10510U 8G 512G MX250 2G 高色域 一年上門+意外 2年電池
產品點評:戰66的綜合使用體驗確實非常出色。首先它非常全面,可以處理各種各樣的工作,視頻剪輯也不在話下。
同時它還非常安全,19項軍標認證更無懼日常磕碰,能應對更多、更復雜的使用場景;其次它非常好用,介面多,屏幕素質也不錯,而且升級空間大,續航也比較給力;最後它非常強悍,十代酷睿加上MX250帶來非常不錯的性能表現,雙核心性能釋放都特別給力,甚至可剪輯、渲染4K視頻。
戰66可以享受戰系列尊享服務,該服務有兩個核心關鍵詞:上門和免費。購買戰66 三代的朋友,1年內出現問題可上門維修,2、3年內個人用戶送修服務。最令人意外的是,惠普還提供了3年整機保修,包括電池、屏幕、固態硬碟和所有部件。
2、聯想小新Pro13
機型配置:標壓銳龍R5-3550H 16G 512G 2.5K QHD 100%sRGB
產品點評:聯想小新Pro 13可說的點實在太多了,屏幕、性能、散熱、開蓋一步進系統等等,任何一個點拿出來都可以單獨成文了。
如果非要從裡面挑出三個點的話我會選擇屏幕、性能和開蓋一步進系統,小新Pro 13採用了16:10、2.5K解析度(2560×1600)的IPS鏡面屏,並且在色域、亮度以及色准方面都有比較好的表現。
性能方面,野獸模式下的處理器PL1高達35W,這也讓i5級別的低壓處理器一度逼近標壓處理器的性能,當然這離不開雙風扇雙銅管的散熱模組以及高導熱率的硅脂材料。
至於開蓋一步進系統,筆者覺得體驗上完全顛覆了傳統的開機模式,即使是近來流行的開機鍵+指紋識別二合一的設計仍然需要再開蓋的基礎上再按一次電源鍵,完全沒有開蓋直接進系統來的方便。
3、聯想ThinkPad X390 Yoga
機型配置:i5-8265U 8G 256GSSD FHD觸控屏
產品點評:ThinkPad X390 Yoga的特性非常明確,作為一款極為輕便、靈活的移動辦公工具,其在應對多變的差旅場景中表現出極強的適應能力、易用性及安全性,這是傳統辦公本很難達到了高度。
同時作為一款360度翻轉屏便攜本,ThinkPad X390 Yoga的整體商務素質也可圈可點,不僅性能出色,而且續航給力,在操控、便攜及售後服務等方面有著不俗表現。在當下快節奏的移動辦公環境下,ThinkPad X390 Yoga可以協助使用者游刃有餘地處理各種問題,是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4、華為 MateBook X
機型配置:Intel酷睿i57200U
華為MateBook X採用金屬一體化機身設計,側邊曲線收弧並採用CNC鑽切工藝,整機簡約時尚質感十足。在Windows系統首創指紋識別與電源開關合二為一設計,按壓電源鍵啟動,系統隨即完成身份識別,簡單高效。
極窄邊框4.4mm,屏佔比高達88%,高屏佔比的好處就是視野更為寬廣,讓使用者能夠專注在屏幕內容上,無論是工作還是影音娛樂,視覺體驗都非常不錯。指紋式開機鍵,一鍵快速登入,標配擴展塢。
5、戴爾靈越燃7000II
機型配置:九代i5/i7
14英寸的戴爾靈越燃7000II,作為上一代燃7000的全新升級,繼承了質感出色的金屬機身,7mm超窄邊框屏幕不僅觀感出色,同時也能大幅收窄機身,使得整機尺寸更加便攜,十分適合經常外出辦公。
燃7000II性能上進行了大幅升級,搭載全新八代i5-8250U四核處理器、8GB內存、256GB固態硬碟以及MX1502GB獨立顯卡,能從容應對各類辦公軟體的使用,閑暇時進行影音娛樂也不在話下。
7. 9代i7和10代i5,哪個強
9代i7和10代i5,10代i5強。
9代i7,intel i7 9700;10代i5,intel i5 10400F。對比如下:
1、intel i7 9700和intel i5 10400F參數
從參數看,intel i7 9700採用是8核8線程,基礎頻率是3GHz,動態加速頻率是4.7GHz,設計功耗65W,三級緩存是12MB。
Intel 10400F採用是6核12線程,基礎頻率是2.9GHz,動態加速頻率是4.3GHz,設計功耗者是65W,三級12MB。基礎頻率兩者僅相差0.1GHz,動態加速頻率相差0.4GHz,設計功耗和三級緩存兩者一樣。
2、intel i7 9700和intel i5 10400F價值和性能
intel i7 9700京東報價是2499元,intel i5 10400F京東報價是1399元。對於同為9代處理器來說,一個i7的9700價值相當於兩個i5 9400F,如果按同一代來說兩者沒有太大的可比性,但這次的升級intel10代升級幅度比較大。
10400F相比9400F來說已經從之前的6核6線程升級到了現在6核12線程,線程是相比上一代直接翻倍,這樣算下來10代i5的線程要比9代的i7還要多不少。
從測試來看intel i7 9700實際測試的性能是103311,而intel i5 10400F實測的性能為106791,而從兩個配置性能測試來說10代10400F性能還要優於intel i7 9700的性能,。根據近段裝機的情況來看這次intel10代的處理器確實要比上一代的性能提升不少。
(7)辦公電腦九代i7選哪個擴展閱讀:
10代i5型號:
在十代i5中,有一個型號有兩個版本,一個採用釺焊散熱,一個則採用硅脂散熱,買到哪個完全看運氣。這個處理器的型號就是i5-10400和i5-10400F。
這兩款處理器有兩個步進版本,分別為Q0和G1。其中Q0版本是將10核心屏蔽4個核心,然後採用最新薄晶元技術,而且使用了釺焊散熱,理論上溫度表現會更好;G1版本則是原生6核心,與9代幾乎沒有區別,當然就沒有採用薄晶元技術,散熱材料也是硅脂。
判斷哪個版本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看底部電容排布,分為上下兩區的為Q0版本,不分的則為G1版本;第二種是看印在處理器上的編號,如果編號中有SRH79和SRH78,那就是Q0版本,如果編號有SRH3D和SRH3C,則是G1版本。
8. i7和i9比哪個性能好
i3/i5/i7/i9是英特爾Core的命名序號,簡單來看,如果同代產品的話,性能方面是9>7>5>3,9系定位為高端產品,7系面向的則是次高端這個人群,處理器性能要稍微差一點。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由於跨帶性能的躍升,i7-6950x比i9-9900強。
一般情況下,i7系列就能夠滿足對性能要求較高的用戶使用了,買i9的用處並不一定很大,而且很多主板也並不支持i9,而且功率高,耗電多,如果沒有出色的散熱器,i9的性能發揮不出來,與i7就差不多了。
建議一般人購買可以買7系的產品,如戴爾latitude 7420,如果你對價格沒啥要求,只想買高端筆記本,那麼可以考慮9系的處理器產品。
9. 第九代CPU的I7筆記本推薦
從性價比上說,神舟的I7是適合預算不足的人群
從做工上來說,聯想的Y7000P是同款中1W元內做工最好的
還有另一個選擇就是惠普暗夜精靈5,也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