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介面因支持熱插拔、兼容性好、成本不高等特點,許多年來一直受到PC廠商的歡迎,已成為電腦主板上的標配擴展介面。隨著技術的進步,USB介面的傳輸速度也在不斷提升,現在的主流PC已經開始普及傳輸速率更高、功耗更低的USB3.0介面。其實關於筆記本上的USB介面,我們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相關知識,比如如何區分USB2.0和3.0介面。
USB介面因支持熱插拔、兼容性好、成本不高等特點,許多年來一直受到PC廠商的歡迎,已成為電腦主板上的標配擴展介面。隨著技術的進步,USB介面的傳輸速度也在不斷提升,現在的主流PC已經開始普及傳輸速率更高、功耗更低的USB3.0介面。其實關於筆記本上的USB介面,我們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相關知識,比如如何區分USB2.0和3.0介面,
❷ 請問電腦的串口,並口,和USB介面哪個最快
USB介面快,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縮寫,中文含義是「通用串列匯流排」。它不是一種新的匯流排標准,而是應用在PC領域的新型介面技術。早在1995年,就已經有PC機帶有USB介面了,但由於缺乏軟體及硬體設備的支持,這些PC機的USB介面都閑置未用。1998年後,隨著微軟在Windows 98中內置了對USB介面的支持模塊,加上 USB設備的日漸增多,USB介面才逐步走進了實用階段。
USB使用一個4針插頭作為標准插頭。通過這個標准插頭,採用菊花鏈形式可以把所有的外設連接起來,並且不會損失帶寬。USB標准中將USB分為五個部分:控制器、控制器驅動程序、USB晶元驅動程序、USB 設備以及針對不同USB設備的客戶驅動程序。
USB需要主機硬體、操作系統和外設三個方面的支持才能工作。目前主板一般都採用支持USB功能的控制晶元組,而且也安裝了USB介面插槽。Windows 98及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統都內置了對USB介面的支持(但Windows NT尚不支持USB)。目前已經有數碼相機、數字音箱、掃描儀、鍵盤、滑鼠等很多USB外設問世。
隨著大量支持USB的個人電腦的普及,USB逐步成為PC機的標准介面已經是大勢所趨。最新推出的PC機幾乎100%支持USB,另一方面使用USB介面的設備也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目前我們使用的是USB1.1標準的介面,它的傳輸速度為12Mbps。
USB 2.0標准
COMPAQ、Hewlett Packard、Intel、Lucent、Microsoft、NEC和PHILIPS這7家廠商聯合制定了USB 2.0介面標准。USB 2.0將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增加到了480Mbps,比USB 1.1標准快40倍左右,速度的提高對於用戶的最大好處就是意味著用戶可以使用到更高效的外部設備,而且具有多種速度的周邊設備都可以被連接到USB 2.0的線路上,不像USB 1.1時代,因為高帶寬使得更多的設備無需擔心數據傳輸時發生瓶頸效應。USB 2.0可以使用原來USB定義中同樣規格的線纜,接頭的規格也完全相同,在高速的前提下一樣保持了USB 1.1的優秀特色,也保證了向下兼容;
最快的是1394介面,DV機的輸入/輸出介面中都具備IEEE1394介面, IEEE1394介面也稱「火線」介面,索尼稱i.LINK介面。多數人因為有了DV機而才開始接觸IEEE1394介面,現在較普遍地將IEEE1394介面稱為DV介面。
IEEE1394原是一個標准,是高速、短距數據傳輸交換協議, 1986年由蘋果公司的Michael Teener所制定的。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在1995年認可其為 IEEE1394-1995規格。因為在IEEE1394-1995中存在一些模糊的定義,所以帶有IEEE1394介面的設備在早幾年並不普遍。後來又補充了一個文件(1394a草案)來加以明確,更正錯誤及增進效能。IEEE1394標准規定的數據比特率有3種:98.304Mbps(S100)、196.608Mbps(S200)、393.216Mbps(S400)。IEEE1394的標准端子為含電源的6芯介面,但是考慮到如果掌上型數字攝像機使用這個端子,顯得纜線太粗,使用很不方便,因此Sony公司首先在小型DVCAM設備上採用了去掉電源的小型4芯1394介面。之後IEEE1394被世界數字VCR(錄像機)聯盟確認為標准數字介面,被數字視頻協會確認為數字傳輸標准。VESA(視頻專家標准協會)認同1394用於家庭視頻網路,同時歐洲數字視頻廣播(DVB)也認同將IEEE1394用於數字電視介面。
IEEE1394匯流排是目前為止計算機技術中最快的高速串列匯流排,最高的傳輸速度為400Mbps/s。它如同USB一樣,支持即插即用,標準的1394介面可以同時傳送數字視頻信號以及數字音頻信號,相對於模擬視頻介面,1394技術在採集和回錄過程中沒有任何信號的損失,所以數碼攝像機就是通過1394埠把數碼攝像帶中的內容傳輸到個人電腦中去,然後可以運用各種視頻編輯軟體進行影像編輯。
1394標准推出初期,由於電腦主板晶元廠商無法直接對 1394介面提供支持,必須另外增加控制晶元,於是市場上推出外介面為1394,內部與主板插槽(PCI插槽)相配合的插卡,稱為1394傳輸卡。近年來,隨著數碼攝像機等數碼產品的大量上市,採用1394介面可以非常方便地採集數字視頻,這為1394帶來了新的曙光,目前市場上自帶1394介面的主板也開始多了起來,大大方便了電視工作者和DV愛好者。但現有的電腦主板多數仍未帶1394介面,所以多數用戶只能另配1394卡來解決。
1394卡是採用IEEE1394標準的介面卡, 是一種數據傳輸卡,也可以說是一種介面轉換卡,它將外接的1394介面轉換為與電腦主板插槽相配合的插卡。實際上它並不具備視頻信號採集功能,僅相當於一個數據傳輸介面。事實上,不光是DV格式的數碼攝像機,只要具有1394介面的設備,比如:數碼相機、掃描儀、數字衛星接收裝置等,都可以通過這種1394卡與計算機相連,互傳數據。
使用IEEEl394的優點是可以通過1394輸入/輸出介面在兩台DV設備之間做復制,拷貝與原件一模一樣。用戶也可以直接從DV設備上把視音頻信號無損失地傳送到NLE(非線性編輯)系統上。
現在市場上1394卡的種類、品牌很多,常有人問起買什麼樣的卡好,什麼卡採集的圖像質量最高。 實際上所有的1394卡在使用上差異極小(產品質量問題除外),可以說通過不同的l394卡採集得到的數字視頻信號是完全一樣的,因為1394是純數字介面,不會造成信號的損失。有人往往因電腦配置低顯示圖像出現停頓,採集造成丟幀、馬賽克現象,以及將最後生成的VCD、DVD等視頻文件的畫面質量來評價1394卡好壞,其實都是一種誤解。因為電腦在採集、編輯過程中有大量的運算工作,對CPU、內存、硬碟等要求很高,當這些硬體配置較低時就會形成瓶頸,造成數據丟失;而在壓縮生成VCD、DVD視頻文件的時候,是通過軟體來實現編碼、解碼的,視頻質量的好壞與採用的軟體演算法有關,與 1394卡沒有任何關系。
那為什麼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1394卡價格相差懸殊?其實說它們之間一點差異沒有也不現實,但它們的差異更多是體現在所採用的控制晶元、元器件、生產工藝、附送的視頻編輯軟體以及品牌效應等方面。另外,有的1394卡標稱能實時壓縮成VCD、DVD格式文件等,其實都是由計算機強勁的運算能力配合相關視頻編輯軟體來完成的,千萬不要相信這樣的廣告宣傳。目前國內市場上 IEEE1394卡所使用的晶元主要由 TI(Texas Instrument,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美國朗訊公司、我國台灣省的VIA(威盛電子)、SONY(索尼公司)等公司生產。前三種晶元,比較常見,TI是生產1394卡晶元的第一大廠,占最大的市場份額,而且兼容性最好。對多數用戶來說為了減少安裝、使用上的麻煩,建議還是選購採用TI晶元的卡為好。
由於l394卡的結構簡單,技術含量不高、生產成本低,生產廠家多,目前市場上各種品牌的1394卡可以說五花八門,有的甚至連產地都不標明,質量上也確實存在一定差別。一些雜牌卡買到40-50元,盡管價格便宜,但無論是做工還是用料,與知名品牌相比,差距較大,這些卡短期內使用也許感覺不到什麼影響,但隨著使用時間延長則可能因個別元器件的質量問題,就會造成故障,甚至導致報廢。因此筆者建議大家不要過於貪圖便宜,最好選購做工相對精良的名牌產品,而且這種產品的隨帶附件也較齊全可靠。
1394介面問題探討
常有朋友問起各種各樣有關1394介面的問題,如攝像機的DV介面與電腦的1394介面連接後,電腦上為什麼毫無反應、打開采編軟體為何沒有DV傳送來的圖像或者時有時無;也有人反應自己的1394介面損壞了,經修理後不久又損壞,這到底什麼原因等等。筆者歸納了幾個網友的經驗,收集了幾種有關1394的常見問題和處理方法,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更希望朋友將自己遇到過的1394介面問題和處理方法,能拿到這里來共同探討,謝謝!
一、DV介面與電腦的1394介面連接後,電腦上毫無反應,是什麼原因,如何排除?
通常是因為電腦無法正確識別攝像機造成,故障原因一般與電腦本身,1394連線或攝像機介面有關,也可以這么說雖然表面上線與介面是連上了,實際上DV與電腦之間的聯系並沒有溝通。具體檢查方法有:
1、首先確認您的電腦的1394介面能否正常工作。您可以進入攝像機的設備管理器,在裡面確認有無1394控制器,如無,說明1394卡未插好或已損壞,拔出重插試試,不行更換插槽或板卡;再檢查1394控制器工作是否正常。1394控制器前面不應出現問號或者嘆號以及紅叉之類任何符號,否則應設法排除。一般1394控制器出現問題往往是由於1394卡的兼容性差,硬體沖突或卡本身有故障等原因造成的,您可以試著將卡從設備管理器裡面刪除,然後重新進行設備安裝,如還不行請向硬體生產廠家尋求技術支持。
2、在設備管理器裡面確認了1394控制器正常後,下一步是確認一下計算機1394卡的插座是否正常。由於1394插座是一個塑料的接插件,特別是4芯插座體積很小也很脆弱,經常拔插有的時候會造成插座本身損壞。在沒有專門的檢測工具的情況下,只能通過目測方法是仔細觀察插座裡面,所有的金屬接點應當平滑,如果有任何一條接點變形都無法使用。
3、確認1394線。如果計算機的1394控制器正常,下一步就應當檢查1394線。1394線的檢查主要是通過目測檢查,檢查兩端的插頭裡面的金屬接點有無變形。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市場上銷售的部分1394線質量很差,但卻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外觀,有的甚至使用普通的導線冒充1394線,而且插頭質量極差,使用的時候很容易損壞攝像機或計算機,購買的時候應當小心。判斷是否由於1394線導致的無法連接的最好辦法就是更換一根1394線試試。
4、在確認1394線也正常的情況下,最後就要確認攝像機了。請進入計算機的設備管理器,然後連接攝像機並打開攝像機的電源,正常情況下設備管理器裡面會新出現一個圖像處理設備,根據操作系統的不同,新出現的設備的名稱並不相同但肯定是應當出現,否則就不正常。如果沒有出現請觀察設備管理器的同時輕輕晃動一下1394線的插頭,如果此時設備管理器裡面瞬間出現了刷新的動作,則很可能是1394線的插頭不好,建議更換一根。如果輕輕晃動設備管理器裡面也沒有任何動靜,可能是攝像機有問題了,將攝像機拿到正常的電腦上再試一下,確認不行得送專業修理部門維修了。
5、當您將攝像機與計算機進行連接的時候,有的時候計算機會提出要求Windows的安裝盤,特別是在Win98的操作系統下。其他的操作系統根據在安裝操作系統時的步驟不同有的時候也會顯示需要安裝驅動,請按照操作系統的提示進行操作,否則設備管理器裡面會出現未知的設備或者在識別出來的圖像處理設備的前面出現問號或嘆號。此時可以將1394插頭拔下後重新插一次,並按照計算機的提示重新安裝就可以解決。請注意此時計算機需要的是Windows的系統盤,而非攝像機的驅動盤。
部分型號用1394卡在WINME無法採集,可以下載這個程序試試:下載1394 WINME;
部分型號用1394卡採集出現死機,花屏,馬賽克等不正常現象,可以下載安裝這個程序試試:CAMERA-DRY
6、採集時電腦易死機,無法正常採集,這類問題往往比較復雜,原因不明,很難搞清楚,可能是系統有文件損壞,或者是與系統的什麼軟體,硬體有沖突,處理起來既費時又費力,可以嘗試解決:比如格式化硬碟,重裝操作系統,先安裝與視頻採集有關的軟體,其它軟體先不裝,與視頻採集無關的硬體也先別裝,這樣看看能不能正常使用。確定這樣可以使用了,再把別的軟體,硬體一項一項安裝到電腦,這樣若有出現沖突等問題可以及時發現,再找辦法解決。
二、常見人在網上發表自己的數碼攝像機1394介面壞了,怪罪攝像機質量不好。DV以其完美的圖像,小巧的體積以及低廉的價格步入家庭,特別是數碼攝像機能夠通過其自帶的DV介面將磁帶上的畫面傳入計算機進行後期節目製作,給您帶來很大的樂趣。但是,在連接操作的過程中需要您特別注意以下幾點,否則可能會造成您的攝像機損壞。
1. 在與計算機連接的過程中,一定要先連接計算機一側,然後再連接攝像機側,並且一定要確認計算機側的插頭插到底,不能歪斜!很多台式計算機的1394介面是6芯大孔的介面,其結構與攝像機側不同,裡面有一組電源。如果在計算機側插頭的插接過程中,1394線的插頭歪著插入,可能會造成插頭內電源接點與數據接點短路,將攝像機的DV介面燒毀。而先連接計算機側再連接攝像機側就可以避免出現此情況。斷開連接的時候應當首先斷開攝像機側,然後再斷開計算機側。
2. 請您確認計算機應該可靠接地。計算機的電源線請使用帶有接地的三芯電源插頭,同時您的電源插座也應該有可靠的接地,否則計算機的外殼可能會帶電,在連接攝像機的時候由於計算機外殼帶電可能會將攝像機燒毀!如果您無法確定您的計算機是否可靠接地,那麼在連接以及斷開DV連接之前之前請務必斷開計算機電源(將電源插頭從插座上拔下,而不是僅僅關閉計算機的電源)。
❸ SATA3.0的筆記本硬碟接在SATA2的介面上和USB3.0哪個快
sata2.0得速度是300M而USB3.0可以到600M。明顯U3.0更快
❹ 如果移動固態接到筆記本的type c口會不會比接到usb口快
這BOSS想要技術類的文章,可這新聞類的標題卻很容易吸引大家注意力嘛,為了閱讀量,小獅子也嘗試換換口味如何,不過內容絕對干貨滿滿哦!
USB 3.1的最大改變
USB介面可能是這個世界最通用的介面之一,我們大多數人見證了從USB 2.0規范到如今USB 3.2規范的蛻變。由於USB 3.1發布後對USB3.0進行了微調,所以USB 3.0有了新的名字,USB3.1 Gen1。而真正的USB3.1叫做USB 3.1 Gen2,USB 3.1相比3.0在數字上僅提高「0.1」,但其變化可謂改頭換面。
相比USB 3.0,USB3.1在硬體不變的前提下,通過修改傳輸協議等方式,傳輸速度翻了番,達到了10Gbps。而USB-C介面也是隨著USB 3.1規范而推出的。
USB 3.1的介面標准共有三種,分別是USB Type A,USB Type B(Micro USB)以及最新的USB Type-C。
Type-C的規范是按照 USB 3.1標准制定的,因此 USB 3.1可以製作成 Type-C、Type-A 等類型,但 Type-C 不等於USB3.1,USB 3.1與USB Type-C之間並沒有絕對的關聯。
Type-C雙面可插介面最大的特點是支持USB介面雙面插入,正式解決了「USB永遠插不準」的世界性難題,正反面隨便插。同時與它配套使用的USB數據線也必須更細和更輕便。
對於大眾消費者而言,Type-C在外觀和使用方式上的變化顯然是最直觀的,至於充電這些,小獅子都打算放到後面來講,可問題是,消費者大大歡迎的Type-C介面感覺這些年就沒咋普及起來?
普及緩慢的Type-C:成本高
BOSS看到這一段有沒有想殺了我的想法——成本高!
顯然,作為科技類媒體編輯,小獅子不會用上面三個字來應付老闆和大家的拉,成本高,可成本究竟高在什麼地方呢?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采訪了USB發明者之一阿賈伊·巴特。苦惱於每次連接設備時都需要在成堆並且纏繞在一起的線材當中找出自己需要的那一根,同時需要找到對應的介面,阿賈伊·巴特在24年前帶領英特爾團隊開發出了USB介面。通過這個介面用戶可以連接滑鼠、iPod、列印機等多種設備,並且每款設備使用的介面也是相同的,這不僅給玩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為廠家設計產品提供了方便。
巴特表示,這個介面最大的問題是不可逆,也就是不能夠反過來插,但盡管如此,他仍然堅持這個設計。因為根據功能需求,設計成正反都可插(也就是所謂的盲插)意味著增加一倍的線材,這不僅會對產品的設計造成麻煩,而且會增加一倍的成本。作為一個新的產品,巴特認為能夠讓USB介面快速普及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它很便宜。
雖然巴特對不能反過來插的設計也很不滿,但他表示與之前相比,USB介面不僅不需要區分大量的線材,而且一次性連接成功的概率也有50%,因此USB介面已經十分方便了。
實際上,線材方面的成本到了Type-C階段,影響不會很大了,問題在於終端設備上,即使PC這邊都加入了Type-C介面,可終端設備呢?
2018年9月,vivo發布了最新線下旗艦 vivo X23,售價3498元起,讓人感到釋懷的是,vivo依舊不忘初心,Micro USB再次歸來,Type C充電介面不可能的。這讓網友感概到Type C充電介面普及尚未成功,還需努力。
華米OV榮耀作為我國手機出貨的主力軍,是消費者大部分選擇的手機,所以Type C手機能多少主要由他們決定!vivo X23有點和大家開玩笑了,實際上3000元以上的國產手機基本上都是Type C介面了,而且2000元以上的手機,基本上90%以上也都是Type C介面的。
問題就在於1000元~1999元這個階段,OV咳咳,有些不太給力啊,紅米倒是很支持Type C的普及。
實際上不僅僅是手機,想要真的完全普及Type C介面,U盤、移動硬碟同樣需要更新,可這樣一來,為了一個介面,很多小夥伴的終端移動存儲設備都需要改變,這樣一盤算,似乎就有一點不劃算了。
充電陰謀論
固態硬碟隨著顆粒和主控技術的發展,其速度已早已破SATA3介面上限,一些高端產品已經用上M.2介面NVME協議,速度超過2000MB每秒是機械硬碟的10倍!再加上不怕震的特點可以說極適合移動辦公運用。而且固態移動硬碟速度已經突破500MB每秒,USB3.0已不堪重負,因此3.1 Gen 2自然成了超高速設備的最佳拍檔。
當然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USB3.1 Gen 2設備還過於遙遠,就拿固態移動硬碟來說,256GB的要600多元,500G的超過1000元,大品牌1TB的更是1599走起。
要說目前USB3.0的缺點,其實倒並不是速度不夠,而是供電能力太弱,介面也不夠用。前些年很多筆記本電腦會配置5個USB介面,但近幾年隨著3.0介面興起介面反而越來越少。另外標稱0.9A電流的USB3.0介面往往實測只有0.5A,因此充電慢數量也不夠用。
事實上,除了數據傳輸速度快以外,充電也是Type C介面的一大亮點。Type-C在功能上也是比Micro-USB要強,在用來充電的時候,Type-C最高支持100W的充電功率,充電速度可以大大提升。同時,Type-C還支持雙向充電,不僅可以用Type-C的數據線給手機充電,還可以通過數據線用手機給其他手機充電。
在未來,你只要一根線、一個充電器就能給手機、平板、筆記本、甚至電動車充電。然而,阻止美好事情發生的是各大手機廠商。現在手機快充各家有各家的標准,高通聯發科華為OV。
充電標準的碎片化是最致命的。數據傳輸不統一到算了,最差也就傳輸速度慢些。但電力輸送的不統一,很可能導致機器損壞甚至釀成事故。
雷電3介面的壓力
雷電3(Thunderbolt 3)和USB 3.1都是數據傳輸協議,不同傳輸標准區別主要在於傳輸速率。拿USB 3.1來說,還分為USB 3.1 Gen1和USB 3.1 Gen2,USB 3.1 Gen1的最大傳輸速率為5Gb/s,USB3.1 Gen2最大傳輸速率為10Gb/s。
而用戶容易把雷電3和USB Type-C搞混淆的原因之一,就是兩種電纜均採用了Type-C介面規格,看起來幾乎完全相同。現在為了更好的區分兩者,蘋果最新的雷電3數據線上都會帶有雷電標志。
Type C屬於介面規格,雷電3屬於物理層上採用Type C介面,屬於規范標准,與Type C並不沖突,如果要對比,應該是與USB 3.1/3.2介面做對比,因為雷電在Intel主導和研發過程中,帶寬可達到40Gbps,相較USB 3.1的10Gbps差距高達4倍。
需要注意的是Intel宣布,從2018年起免除雷電3介面的技術授權費,同時還將在下一代酷睿處理器中內置雷電3控制器,這意味著廠商在新電腦中使用雷電3介面的成本將與普通USB Type-C一致。雷電3介面在將來幾年中將迎來極大普及。
也就是說,在USB自身陣營還紛爭不斷的時候,人家雷電介面都已經殺到了,以前慢慢磨蹭普及就可以了,現在,在Intel的強力支持下,雷電3也給了終端市場消費者更多選擇,Type C想要成為市場的絕對佔有者,恐怕就更難了……
❺ 筆記本電腦USB介面裡面是藍色的就比黑色的傳輸速度快嗎還是沒有關系不懂慎答。
一般來說藍色口是USB3.0,傳輸速度要比黑色的USB2.0快
但是也要配合USB3.0介面的傳輸線,U盤等才能發揮速度
❻ 電腦介面理論傳輸速度最快的是哪一個
錯,最快的的是PCI-Express 16X,也就是現在主流的顯卡介面。作為PC架構十年來最大變革的PCI Express 16X技術,擁有高達8GB/s高速帶寬
SATA介面速度最快可達 3Gb/s
USB2.0介面的傳遞速度是480M,1394介面的傳遞速度是400M,他們兩個傳輸小文件時候差不多,大文件時候由於1394傳送更加穩定 要更快一些
但是1394比usb2.0的cpu佔用率低太多了
❼ 筆記本雷電3介面有什麼用
它主要有以下三個功能:
1、傳輸數據
雷電3介面可以像USB介面一樣傳輸數據,其帶寬高達40Gb/s,是USB 3.0(5Gb/s)的8倍,USB 3.1(10Gb/s)的4倍。雷電3也是目前傳輸速度最快的USB介面。
2、外接顯示器
雷電3可以作為視頻輸出介面外接顯示器,它可以連接兩個4K解析度/60Hz的顯示器或者一個5K解析度/60Hz的顯示器。加上筆記本本身的屏幕,用戶最多可以享受到3塊顯示器帶來的震撼體驗。
3、充電
雷電3介面可以為筆記本或者手機、平板等外接設備充電,最大供電能力可達100W。試想,當筆記本不再需要龐大的電源適配器來充電的時候,它的便攜性將會更加突出。
❽ 筆記本電腦介面有哪些
筆記本電腦常用介面有以下14種。
❾ 筆記本電腦三個USB口一樣嗎
不一定一樣。
筆記本的USB口有兩種常用的介面,USB2.0和USB3.0,筆記本使用哪種介面或者都有則由主辦決定,USB2.0介面內部塑料塊為黑色或者白色,USB3.0則為藍色。
一般現在推出的筆記本會有一到兩個3.0介面,一到兩個2.0介面,3.0介面主要接存儲設備提高文件傳輸速度,2.0介面主要用於接滑鼠、外置鍵盤、外置散熱底座等不需要很高傳輸速度的設備。
新一代USB 3.0標准提供了十倍於USB 2.0的傳輸速度和更高的節能效率,可廣泛用於PC外圍設備和消費電子產品。且兩者互相兼容,只不過混插的結果是只能達到2.0介面和2.0設備的速度。
❿ 筆記本電腦的USB滑鼠接哪個介面速度快
USB介面分1.0,2.0還有最新的3.0。。目前1.0已經淘汰,2.0是目前的主流,3.0標准有個別筆記本已經開始應用,但一般只有其中一個USB介面是基於3.0標準的,其他的都還是2.0。
如果你的滑鼠介面是2.0的插任何一個介面速度都是一樣的;如果是3.0的,只能找3.0的介面,才能達到3.0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