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內核和操作系統
內核主要負責內存管理,進程調度,進程間通信,虛擬文件系統,網路介面 。也就是你說的主要和硬體打交道。。。。操件系統就是一個人機的介面,讓我們操作機器更加直觀而己,簡單地說就像linux下的shell它接收用戶輸入的命令,調用相應的程序,並返回結果,這就算是個最簡單的操件系統吧。
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⑵ 操作系統管理計算機系統資源有哪些
硬體資源:CPU,列印機等。軟體資源:數據,程序等。
操作系統需要處理如管理與配置內存、決定系統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與輸出設備、操作網路與管理文件系統等基本事務。操作系統也提供一個讓用戶與系統交互的操作界面。
操作系統理論研究者有時把操作系統分成四大部分:
1、驅動程序。最底層的、直接控制和監視各類硬體的部分,它們的職責是隱藏硬體的具體細節,並向其他部分提供一個抽象的、通用的介面。
2、內核。操作系統之最內核部分,通常運行在最高特權級,負責提供基礎性、結構性的功能。
3、支承庫。是一系列特殊的程序庫,它們職責在於把系統所提供的基本服務包裝成應用程序所能夠使用的編程介面,是最靠近應用程序的部分。
4、外圍。指操作系統中除以上三類以外的所有其他部分,通常是用於提供特定高級服務的部件。例如,在微內核結構中,大部分系統服務,以及UNIX/Linux中各種守護進程都通常被劃歸此列。
(2)內核電腦系統資源分配管理擴展閱讀
操作系統的結構
1、進程管理。不管是常駐程序或者應用程序,他們都以進程為標准運行單位。
2、內存管理。大部分的現代計算機存儲器架構都是層次結構式的,最快且數量最少的寄存器為首,然後是緩存、存儲器以及最慢的磁碟存儲設備。
3、磁碟與文件系統。可將數據以目錄或文件的型式存儲。每個文件系統都有自己的特殊格式與功能,例如日誌管理或不需磁碟重整。
4、內部通訊安全。內部信息安全可視為防止正在運行的程序任意訪問系統資源的手段。
5、驅動程序。所謂的驅動程序是指某類設計來與硬體交互的計算機軟體。通常是一設計完善的設備交互介面,利用與此硬體連接的計算機匯排流或通信子系統,提供對此設備下令與接收信息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