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號在 BACKSPACE 按鍵的左側。
一,
1,打開word界面,單擊「插入」,「符號」。
② 戴爾筆記本電腦健盤說明+-x÷
加減乘除運算符號的來源:
「+」、「-」出現於中世紀。據說,當時酒商在售出酒後,曾用橫線標出酒桶里的存酒,而當桶里的酒又增加時,便用豎線條把原來畫的橫線劃掉。於是就出現用以表示減少的「-」和用來表示增加的「+」。「+」(加)號是15世紀德國毀臘數學家魏德邁所創造的,在橫線上加一豎,是表示增加的意思。
「-」(減)號也是魏德邁創造的:從加號中減去—豎,是表示減少的意思。1489年,德國數學家魏德曼(Widman,1460—?)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 這兩個符號表示剩餘和不足,1514年荷蘭數陪族學家赫克(Hoecke)把它用作代數運算符號。後來又經過法國數學家韋達(Vieta,1540—1603)的宣傳和提倡,才開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認。
乘號「×」,英國數學家奧屈特於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另一乘號「_」是數學家赫銳奧特首創的。乘號是18世紀美國數學家歐德萊最先使用的,表示增加的另一種方法,把加號斜過來寫。 「×」號是歐德萊最先使用的,它的意思是表示增加的另—種方法,因此把加號斜過來寫。據記載,在 1631 年,英國著名數學家歐德萊認為乘法是加法的一種特殊形式,於是他便把前人所發明的「 + 」轉動 45 ° 角,這樣乘號「 x 」也就面世了。「 x 」既表示了乘法與加法的關系,又表示了相乘的方法。
除號「÷」,最初這個符號是作為減號在歐洲大陸流行,奧屈特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分數線表示比,後來有人把二者結合起來就變成了「÷」。瑞士的數學家拉哈的著作中正式把「÷」作為除號。除號是18世紀瑞士人哈納創造的,是分解的意思,用一條橫線將兩個圓點分開。
「_ 」(乘)號和「:」(比或除)號是在17世紀末由發明微積分的著名數學家萊布尼茲創造並引入數纖亂滑學運算的。
③ 電腦鍵盤各鍵的名稱及使用方法
電腦鍵盤各鍵的名稱及使用方法如下:
1、Tab鍵:表格鍵,是Table的縮寫,中文意思是表格。在電腦中的應用主要是在文字處理軟體里(如Word)起到等距離移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