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操作系統的發展過程
操作系統的發展過程如下:
第一代計算機(1945-1955):真察皮毀空管和插件板 40年代中期,美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些人使用數萬個真空管,構建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開啟計算機發展的歷史。
第二代計算機(1955-1965):晶體管和批處理系統 這個時期計算機越來越可靠,已從研究院中走出來,走進了商業應用,但這個時期的計算機主要完成各種科學計算,需要專門的操作人員維護,並且需要針對每次的計算任務進行編程。
第三代計算機(1965-1980):集成電路晶元和多道程序 60年代初,計算機廠商根據不同的應用分成了兩個計算機系列,一個針對科學計算,一個針對商業握配應用,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深入,對統一兩種應用的計算機需求出現了。敗備
第四代計算機(1980-今):個人計算機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更新與發展,計算機神奇般地闖入了人們的生活,現在以低廉的價格就可以獲得強大計算能力的計算機,價格不再是阻攔計算機普及的門檻時,降低計算機的易用性就顯得十分重要。
由於UNIX系統的本身特點,使得其不太適合於在運行在個人計算機上,這時就需要一種新的操作系統。在這一歷史關鍵時候,IBM公司由於低估了PC機的市場,並未使用最大的力量角逐這一市場,這時Intel公司趁機進入,成為了當今微處理器的老大。
計算機的組成部分
1、CPU:就是我們常說的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是整部計算機的核心。
2、內存:內存就是RAM,就是一種存儲器,內存可以進行讀取硬碟數據供Cpu使用。因此內存是硬碟與cpu之間的橋梁。
3、主板:計算機的主板是計算機尤為關鍵的部分,它可以進行連接各個硬體,使其能相互通訊。
4、硬碟:硬碟簡單點說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用於存儲操作系統及用戶資料。
5、顯卡:顯卡又稱為顯示適配器,一個好的顯卡可以提升計算機的運行操作的流暢性。它的功能是將計算機需要的信息,輸出到顯示器上面。
6、音效卡:音效卡也叫音頻卡,實現聲波輸出的一個設備。
7、網卡:網卡是計算機能否使用網路的重要裝備,可以實現接入網路,與其它設備進行通訊。
8、滑鼠、鍵盤、顯示器、主機等外部裝備,直接與使用者連接的一些設備。
Ⅱ 如何簡述微型機操作系統的發展
可以從微型計算機系統歷經五代發展的特點來簡述:
1、第1代::電子管數字計算機(1946—1958年)
邏輯元件採用真空電子管,主存儲器採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磁帶。軟體方面採用機器語言、匯編語言。
2、第2代:晶體管數字計算機(1958—1964年)
邏輯元件採用晶體管,主存儲器採用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磁碟。軟體方面出現了以批處理為主的操作系統、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性能比第1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3、第3代:集成電路數字計算機(1964—1970年)
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主存儲器仍採用磁芯。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操作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序設計方法。特點是速度更快,而且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准化。
4、第4代: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1970年至今)
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軟體方面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管理系統和面向對象語言等。特點是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應用領域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式控制制逐步走向家庭。
5、第5代計算機:未來人工智慧計算機
能理解人的語言,以及文字和圖形。人無需編寫程序,靠講話就能對計算機下達命令,驅使它工作。
(2)電腦操作系統發展擴展閱讀
微型機操作系統最初採用DOS操作系統,從1981年MS-DOS1.0直到1995年MS-DOS 6.22的15年間,DOS作為微軟公司在個人計算機上使用的一個操作系統載體,推出了多個版本。DOS在IBM PC 兼容機市場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直接操縱管理硬碟的文件,以DOS的形式運行。
雖然大多數用戶將1981年最早發表的術語「PC」與IBM PC或IBM PC兼容機等同看待, 但是實際上個人計算機在1970年已經開始使用。在DOS之前,一些微機為其操作系統使用內部BASIC編程語言,而另外一些使用Digital Research公司開發的CP/M操作系統。
隨著電腦硬體的不斷發展,從Windows 95到Windows Me中,MS-DOS的核心依然存在,只是加上Windows當作系統的圖形界面,直到純32 位版本的Windows系統。
Ⅲ 操作系統有哪4個典型的發展階段,各有什麼特點
一、手工操作
通過一些插板上的硬連線來控制計算機的基本功能,程序設計全部採用機器語言,沒有程序設計語言(甚至沒有匯編語言),更談不上操作系統。這時實際上所有的題目都是數值計算問題。
到了20世紀50年代早期,出現穿孔卡片,可以將程序寫在卡片上。在程序操作期間,整台計算機連帶附屬設備全部被其佔用。程序員兼職操作員,效率低下。
手工操作的特點:手工操作、獨占方式。
二、批處理系統
批處理系統載入在計算機上的一個系統軟體,在它的控制下,計算機能夠自動地、成批地處理一個或多個用戶的作業(這作業包括程序、數據和命令)。
批處理系統的特點:
1、多道:在內存中同時存放多個作業,一個時刻只有一個作業運行,這些作業共享CPU和外部設備等資源。
2、成批:用戶和他的作業之間沒有交互性。用戶自己不能幹預自己的作業的運行,發現作業錯誤不能及時改正。
三、分時系統
批處理程序不適合互動式的作業,對互動式工作方式的需求導致了分時系統(Time Sharing System)的出現。分時系統同時允許多個用戶通過主機的終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計算機,共享主機中的資源。
分時系統特點
1、同時性,計算機系統能被多個用戶同時使用;
2、獨立性:用戶和用戶之間都是獨立操作系統的,在同時操作時並不會發生沖突,破壞,混淆等現象;
3、及時性:系統能以最快的速度將結果顯示給用戶。
四、實時系統
雖然多道批處理系統和分時系統能獲得較令人滿意的資源利用率和系統響應時間,但卻不能滿足實時控制與實時信息處理兩個應用領域的需求。於是就產生了實時系統,即系統能夠及時響應隨機發生的外部事件,並在嚴格的時間范圍內完成對該事件的處理。
特點
1、及時響應。每一個信息接收、分析處理和發送的過程必須在嚴格的時間限制內完成。
2、高可靠性。需採取冗餘措施,雙機系統前後台工作,也包括必要的保密措施等。
(3)電腦操作系統發展擴展閱讀
操作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 :
1、進程管理,其工作主要是進程調度,在單用戶單任務的情況下,處理器僅為一個用戶的一個任務所獨占, 進程管理的工作十分簡單。
2、存儲管理分為幾種功能:存儲分配、存儲共享、存儲保護 、存儲擴張。
3、設備管理分有以下功能:設備分配、設備傳輸控制 、設備獨立性。
4、文件管理:文件存儲空間的管理、目錄管理 、文件操作管理、文件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