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腦的發源地是那個國家
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第一代個人電腦是IBM發明的
❷ 電腦的來歷
1946年2月14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莫爾電機學院,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許多來賓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這里,因為他們要參加人類歷史上第一台現代電子計算機的揭幕典禮。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外形奇怪、渾身閃閃發光的龐然大物。它,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現代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這個龐然大物佔地面積達170平方米,重達30噸。在揭幕儀式上,「埃尼阿克」為來賓表演了它的「絕招」———分別在1秒鍾內進行了5000次加法運算和500次乘法運算,這比當時最快的繼電器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這次完美的亮相,使得來賓們喝彩不已。然而誰又知道,在這個龐然大物誕生 的過程中,有多少人為之傾注了無數的心血!
戰火催生的龐然大物:
電子計算機的出現盡管只有60年的時間,但它的誕生卻是人類數百年努力的積累。早在17世紀,一批歐洲數學家就已開始研製計算機。1642年,為了協助擔任稅務局長的父親,年僅19歲的法國數學家帕斯卡成功地製造了第一台鍾表齒輪式機械計算機,但僅能做加減法運算。在此基礎上,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於1678年發明了可做乘除運算的計算機。但這些機械計算機的性能過於落後,遠遠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一百多年後,英國數學家巴貝奇於1822年設計出了一種更為先進的計算機。遺憾的是,由於當時工業水平所限,巴貝奇的設計根本無法實現。
此後一百年間,人類在電磁學、電工學、電子學領域不斷取得重大進展,為電子計算機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戰爆發後,美國陸軍軍械部為研製和開發新型大炮,在馬里蘭州的阿伯丁設立了「彈道研究實驗室」。極為繁重的計算任務令那裡的研究人員大傷腦筋。盡管實驗室僱用了200多名計算快手,還是捉襟見肘。他們迫切需要一種新的計算機器,以提高工作效率。就在人們一籌莫展之時,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機學院的莫克利博士提出了試制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設想。他的設想吸引了陸軍軍械部,他們立即要求莫爾學院擬定一份研製計劃。
按照科學家們的估計,製造一台電子計算機所需的經費為15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款,因此遭到了軍方內部很多人的堅決反對。眼看研製電子計算機的計劃就要夭折,美國著名數學家維伯倫博士堅定地站到了支持者的行列里,他最終說服了美國軍方。經過兩年多的緊張研製,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終於在1946年2月14日問世。而它的開發經費幾經追加,最後達到48萬美元。
這台名為「埃尼阿克」的電子計算機,如今看來簡直就是一個怪物。其內部有成千上萬個電子管、二極體、電阻器等元件,電路的焊接點多達50萬個;在機器表面,則布滿電表、電線和指示燈。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它的耗電量超過174千瓦小時,據說在使用時全鎮的電燈都會變暗;而且它的電子管平均每隔15分鍾就要燒壞一隻,科學家們不得不滿頭大汗地不停更換。然而,「埃尼阿克」的計算速度卻是手工計算的20萬倍、繼電器計算機的1000倍。美國軍方也從中嘗到了甜頭,因為它計算炮彈彈道只需要3秒鍾,而在此之前,則需要200人手工計算兩個月。除了常規的彈道計算外,它後來還涉及諸多的科研領域,曾在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55年10月2日,「埃尼阿克」宣告「退役」後,被陳列在華盛頓的一家博物館里。
三台電子計算機競爭「世界第一」頭銜:
有趣的是,對於「埃尼阿克」頭上的光環,多年來始終存有爭議。實際上,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英國1943年研製出來的「巨人」計算機才是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只不過它直處於保密狀態。直到1975年,英國當局解密了相關檔案,人們才對這一內幕有所了解。
原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了破譯德國人的一種機械式密碼,英國情報機關與數學、電子學專家合作,於1943年研製出了一種大型電子運算裝置,並稱其為「巨人」機。在「巨人」機發明前,英國破譯德軍的高級密碼需要6至8個星期,而使用「巨人」機後則僅需6至8小時,自它投入使用後,德軍大量高級軍事機密很快被破譯,大大加快了納粹德國敗亡的進程。出於戰爭的需要,英國將其視為「超級機密」。據說為保守秘密,英國不惜將10台同類計算機在戰後秘密銷毀。不過也有人認為,「巨人」機還算不上真正的電子計算機,而是介於繼電器計算機與現代電子計算機之間。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美籍保加利亞人、物理學家阿塔納索夫才是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者。早在1939年12月,他就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但由於當時正值二戰,他沒有申請專利,也沒有公布資料。盡管眾說紛紜,「埃尼阿克」仍然是多數人公認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60年前的情人節也因此被永遠載入了人類發明史冊。
電子計算機因總統大選一夜成名:
「埃尼阿克」誕生之初,由於它存在諸多缺陷,無法廣泛應用。直到1951年,莫克利和埃克特在「埃尼阿克」基礎上研製出了UNIVAC(通用自動計算機),電子計算機才開始從實室走向社會。不久,一件偶然事件的發生,又使其知名度迅速提高。
1952年,適逢美國大選。為了對選舉資料進行處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租用了UNIVAC,用來預測大選結果。選舉結束後僅僅45分鍾,UNIVAC就計算出艾森豪威爾將以438票的絕對優勢贏得勝利。但在選舉前,幾乎所有的專家和媒體都預測競選雙方勢均力敵。所以對於計算機的預測結果,廣播公司拒絕報道。工程師們只好重新計算,但該計算機仍堅持艾森豪威爾將大獲全勝。當選舉結果正式揭曉後,所有的人都驚呆了:艾森豪威爾實際得票為442票,UNIVAC的預測只有不到1%的誤差率!從此,整個世界開始對電子計算機的功能有了新的認識,電子計算機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從那時起到今天,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它不但廣泛地應用於人們的社會生活中,而且直接引導著當今信息社會的發展。毫無疑問,電子計算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如今,它已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將在未來繼續扮演重要的角色。
❸ 電腦的起源與發展
一,計算機的起源
四,計算機系統組成
二,計算機的發展
三,計算機的應用
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名叫埃尼阿克(ENIAC),1945年誕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它使用了18000個電子管和其他電子元件,重達30噸,運算速度為5000次/分.
計算機的起源:
計算機的發展過程可分為四代:
1,電子管時代(1945-1958)以電子管為主要元件,體積大,運算速度慢,存儲容量小,耗電量大.
2,晶體管時代:(1959-1964)以晶體管為主要元件,體積減小,運算速度提高,耗電量減少.
3,集成電路時代:(1965-1970)以晶體管被集成電路取代,體積減小,成本降低,運算速度快,可靠性高,穩定性好.
4,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1971-今)採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速度更快,存儲容量更大,穩定性更高.
電子計算機自發明以來被廣
泛應用於軍事,科研,教育,醫
學,工業,交通,商業 等各領域.
電子計算機的應用
計算機系統組成
人們在日常學習,工作中使用的計算機,一般是微型計算機,簡稱微機,又叫個人計算(pc, personal
computer)或電腦;第一台微型計算機誕生於1981年,由IBM公司生產.一台完整的微型計算機包括硬體和軟體兩大部分.
T微型計算機系統
T硬體系統
軟體系統
主 板
中央處理器
存儲器
硬 盤
光,軟碟機
顯示器
系統軟體
應用軟體
運算器
控制器
內存儲器
外存儲器
顯像管顯示器
液晶顯示器
微型計算機系統組成示意圖
硬體系統 :
①中央處理器(cpu, center process unit )
②主板(board)
③存儲器(memory)
④硬碟(hard disk)
⑤光碟機,軟碟機(drive)
⑥顯示器(display)
①中央處理器(cpu, center process unit )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由控制器與運算器組成.控制器是指揮控制中心,負責分析,解釋程序中的命令,控制,協調各部分的工作;運算器負責進行各種運算.Cpu的速度是衡量其性能的主要標准,以吉赫茲(GHZ,1GHZ=1024MHZ)來度量.目前常見CPU速率為2.4
GHZ,2.8GHZ,3.2GHZ,3.6GHZ等.
②主板(board)
主板也稱系統板或母板,是機箱
內最大的電路板,CPU,內存條,
顯卡,音效卡,鍵盤等都安裝或連
接在主板上.主板性能主要由他
的兼容性決定.
③存儲器(memory)
存儲器分為內存儲器與外存儲器.
內存儲器包括隨機存儲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與只讀存
儲器(ROM, read only memory).
RAM用來存放初始數據,中間結果
和最終結果.斷電後信息消失.內存
條RAM的大小將直接影響機器的運
行速度.ROM是一種只讀不寫的存
儲器,斷電後信息不會消失,一般
存放與硬體相關的基本程序.
存儲器的性能由存儲器的容量決定,常
用單位有KB,MB,GB,B是Byte(字
節)的首字母,他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
1GB=1024MB
1MB=1024KB
1KB=1024B
目前,普通採用的內存條容量分別為64KB,128KB,256KB,512KB.
④硬碟(hard disk)
是一種外存儲器,用來存儲大量數
據,通常情況下被固定在機箱的內
部,硬碟具有容量大,存取速度快,
安全性高等特點.常見硬碟容量為
40GB,60GB,80GB,120GB,200
GB等等.硬碟性能由硬碟的讀取速
度與容量決定.
⑤光碟機,軟碟機(drive)
用以驅動光碟和軟盤,是主要
的輸入輸出設備.其性能主要
由傳輸速度決定.
⑥顯示器(display)
是計算機與使用者溝通的媒介,
使用者可以通它看到計算機的
運行結果.目前主要有顯像管
顯示器(CRT cathode ray tube)
和液晶顯示器(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兩種.
常見的硬體還有鍵盤(keyboard)
滑鼠(mouse)等等.
計算機的軟體系統可分為系統軟體和應
用軟體兩大類.
2,軟體系統(software)
①系統軟體(system)
是對微機進行管理,服務的軟體,根據
其功能可分為操作系統,語言處理系統
和服務性程序.
常見的操作系統Windows和 linux 等等.
②應用軟體(apply)
是使用者根據自身需求編寫或購買
的軟體,常見的應用軟體有excel,
Power point,word等.
❹ 電腦的來源
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Atanasoff-Berry Computer,簡稱ABC)是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為艾奧瓦州立大學的約翰·文森特·阿塔納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和他的研究生克利福特·貝瑞(Clifford Berry)在1937年至1941年間開發。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電腦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
全稱
計算機(Computer)全稱:電子計算機,俗稱電腦,是一種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和軟體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常見的形式有台式計算機、筆記本計算機、大型計算機等,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樓主需要看看計算機方面的歷史,參見:http://ke..com/view/835103.htm
❺ 電腦的起源
電子計算機,俗稱電腦,是一種電子化的計算工具。在中國大陸也經常用計算機來指代電子計算機。就目前而言,電子計算機是根據預先設定好的程序來進行信息處理的一種設備。電子計算機分為巨型計算機(又稱「超級計算機」)、大型計算機、中型計算機、小型計算機、微型計算機(簡稱「微機」,其中包括個人計算機,PC),已經逐步進入社會各個領域,尤其是進入了家庭和個人領域,極大地改變了社會的日常面貌。
從1930年代中期到1940年代後期,許多人在開發現代的、數字的、電子的,通用電子計算機。許多試驗型的機器被造了出來並且可能是圖靈完備化的。這些機器在當時都被宣稱為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然而它們都只有有限的處理通用問題的能力,所以他們的設計最終都被拋棄了。
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大約在1940—1942年間,在研製導彈的過程中,急需要有一種能迅速計算的工具,以便對導彈的飛行進行控制。在它偏離人所預測的軌道時,把它拉回到軌道上來。這樣就產生了能在1/10秒或1/100秒的時間內計算出導彈運行軌跡同預定軌道的偏差的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不以十進位制進行計算,而是用二進位制計算的。它的出現是當代世界上最大的發明之一。第一台計算機的發明者是一位名叫馮·諾埃門的數學家。
❻ 電腦起源於哪個國家,是誰發明的
美國 沒有計算機,世界將會怎樣?1946年2月14日,人類歷史上公認的第一台現代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誕生。時至今日,電腦已有60歲。 選擇「情人節」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揭開神秘面紗,是當事者預料這個當時「使用時全城電燈變暗」的龐然大物將會成為人類新寵而有意為之,或者根本是無心插柳,已不可考。一個不爭的事實卻是:歷經60年變遷,這台1946年「情人節特別禮物」的後裔,那些被我們形象地稱為「電腦」的電子元件組合體已經滲透到世界的每個角落,甚至已然成為許多人身邊最好的「情人」。 1946年2月14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莫爾電機學院,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許多來賓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這里,因為他們要參加人類歷史上第一台現代電子計算機的揭幕典禮。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外形奇怪、渾身閃閃發光的龐然大物。它,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現代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在揭幕儀式上,「埃尼阿克」為來賓表演了它的「絕招」——分別在1秒鍾內進行了5000次加法運算和500次乘法運算,這比當時最快的繼電器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這次完美的亮相,使得來賓們喝彩不已。然而誰又知道,在這個龐然大物誕生的過程中,有多少人為之傾注了無數的心血!
❼ 電腦的起源和發展過程
計算器是最早的計算工具,例如:古代印加人的一種結繩記事的方法,用來計數或者記錄歷史;還有古希臘人的安提凱希拉裝置;中國的算盤等。
1642年,年僅19歲的法國偉大科學家帕斯卡發明了第一部機械式計算器,但是只能做加減計算。
1694年,萊布尼茲在德國將其改進成可以進行乘除的計算。此後,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才有電子計算器的出現。
20世紀70年代開始,微處理器技術被吸納進計算器製程,最初的微處理器是Intel於1971年為日本名為Busicom的計算器公司生產的,1972年惠普推出第一款掌上科學計算器HP-35計算器是最早的計算工具,例如:古代印加人的一種結繩記事的方法,用來計數或者記錄歷史;還有古希臘人的安提凱希拉裝置;中國的算盤等。
1642年,年僅19歲的法國偉大科學家帕斯卡發明了第一部機械式計算器,但是只能做加減計算。
1694年,萊布尼茲在德國將其改進成可以進行乘除的計算。此後,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才有電子計算器的出現。
20世紀70年代開始,微處理器技術被吸納進計算器製程,最初的微處理器是Intel於1971年為日本名為Busicom的計算器公司生產的,1972年惠普推出第一款掌上科學計算器HP-35計算器是最早的計算工具,例如:古代印加人的一種結繩記事的方法,用來計數或者記錄歷史;還有古希臘人的安提凱希拉裝置;中國的算盤等。
1642年,年僅19歲的法國偉大科學家帕斯卡發明了第一部機械式計算器,但是只能做加減計算。
1694年,萊布尼茲在德國將其改進成可以進行乘除的計算。此後,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才有電子計算器的出現。
20世紀70年代開始,微處理器技術被吸納進計算器製程,最初的微處理器是Intel於1971年為日本名為Busicom的計算器公司生產的,1972年惠普推出第一款掌上科學計算器HP-35
❽ 電腦的起源
計算機是由早期的電動計算器發展而來的。1946年,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用於計算彈道。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工學院製造的。1956年,晶體管電子計算機誕生了,這是第二代電子計算機。只要幾個大一點的櫃子就可將它容下,運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現的是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最初的計算機由約翰·馮·諾依曼發明(那時電腦的計算能力相當於現在的計算器),有三間庫房那麼大,後逐步發展。 1946年面世的「ENIAC」,它主要是用於計算彈道。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氣工程學院製造的,它的體積龐大,佔地面積170多平方米,重量約30噸,消耗近150千瓦的電力。顯然,這樣的計算機成本很高,使用不便。這個說法被計算機基礎教科書上普遍採用,事實上在1973年根據美國最高法院的裁定,最早的電子數字計算機,應該是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物理系副教授約翰·阿坦那索夫和其研究生助手克利夫·貝瑞(Clifford E. Berry ,1918-1963)於1939年10月製造的"ABC"(Atanasoff- Berry-Computer)。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誤會,是因為「ENIAC」的研究小組中的一個叫莫克利的人於1941年剽竊了約翰·阿坦那索夫的研究成果,並在1946年時,申請了專利。由於種種原因直到1973年這個錯誤才被扭轉過來。(具體情況參閱網路----「約翰·阿坦那索夫」詞條,希望大家記住ABC和約翰·阿坦那索夫,希望以後的教科書能夠修改這個錯誤)。後來為了表彰和紀念約翰·阿坦那索夫在計算機領域內作出的偉大貢獻,1990年美國前總統布希授予約翰·阿坦那索夫全美最高科技獎項----「國家科技獎」。
❾ 電腦起源於何時
電腦的起源
現代計算機是從古老的計算工具一步步發展而來的,計算工具的演變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的祖先已經使用竹籌完成計數,公元600多年,我國就出現了算盤。17世紀,歐洲出現了計算尺和機械式計算機。19世紀中期,英國數學家巴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最先提出通用數字計算機的基本設計思想,把機械計算器具和順序控制設備的發展結合起來。
基礎理論的研究與先進思想的出現也推動著計算機事業的發展。19世紀中葉,英國數學家布爾(GorgeBool,1824—1898)成功地將形式邏輯歸結為一種代數運算,即布爾代數。從此數學進入思維領域。1937年,英國數學家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1912—1954)提出了著名的「圖靈機」模型,探討了計算機的基本概念,證明了通用數字計算機是可以製造出來的。為了紀念圖靈對計算機科學的重大貢獻,美國計算機協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Machinery,ACM)設有圖靈獎,每年授予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做出特殊貢獻的人。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數字電子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在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ENIAC共使用了18 000個電子管,佔地135m2,功率150kW,重達30t,每秒可進行5000次加法運算。雖然它的功能只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計算器,但它的問世,標志著計算機時代的到來。
那麼到底什麼是計算機呢?一般認為:計算機是指按人的要求接收和存儲信息,在程序控制之下自動進行數據處理和計算,並輸出結果信息的機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