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解釋一下手機cpu
手機cpu是和gpu一起封裝在soc里,目前手機一般沒有單獨的cpu。
手機的cpu參數包括,架構,頻率,核數,l2緩存,工藝製程,多核的是否支持亂序,支持內存是單還是雙通通,支持內存ddr幾,多少頻率的,配哪個gpu。
一般情況下,架構越高,頻率越高,核數越高,l2緩存越高,工藝越先進,製程越低,cpu越強。
製程也就是處理器的線程,有130mm,90mm,65mm,45nm,32nm,28nm等,製程越低,意味著處理器的精細度越高,能容納的晶體管越多,功耗越低,處理器能夠滿載的時間越長。
同架構,同核數,同頻率下,製程越低的處理器性能越高。比如omap3430和omap3630都是cortex a8架構,qsd8250和msm8255都是scorpion架構,核數頻率一樣,但omap3430和qsd8250是45nm製程,要弱於omap3630和msm8255。
目前處理器工藝多數是氮氧化硅柵極絕緣層,poly/sion,另外有高介電常數金屬柵極,hkmg。由於hkmg工藝比sion工藝更低功耗,和氧化基底變薄,能夠容納更多的晶體管,和更多的滿載實際,一般32nm hkmg可以折算為24nm sion,28nm hkmg=20nm sion。
另外hkmg有gate first和gate last兩種分類,gf比gl先進,製程越小,差距越明顯。
hkmg之上還可以加上finfet,鰭式晶體管,一般可以認為14nm finfet+hkmg=10nm hkmg=7nm sion..
cpu的性能一般以整數性能來衡量,整數性能是指cpu執行簡單重復指令的速度,從整數性能可以簡單比較手機cpu好壞。整數指令可以轉換成其他簡單重復即可執行其他性能。
智能機性能不單看核數,頻率,還要看架構,一般按整數性能大概得出性能粗略對比,浮點性能目前都交給gpu負責。
一般公式是:核數x頻率x每頻率運行指令數ipc=處理器每秒執行的整數指令數,單位是dmips。即每秒與運行多少百萬個整數指令。
cortex a5的ipc一般理論值是1.6dmips/mhz,即每頻率每秒運行160萬個整數指令。a7是1.9,a8是2.0,scorpion是2.1,krait是3.3,a15是5.0。而arm11架構是1.2,xscale一般是1.3-1.5。
(a15不可能是3.5,從三星公開資料exynos5250的a15雙核,1.7ghz時是14000dmips,已經平均4.1dmips/mhz,如果考慮到頻率-性能按高斯分布,得出的14000dmips是個平均數,實際5250還不是完全鎖頻在1.7ghz,那麼實際還在4.1之上,按3.5算,a15雙核還不如a9,實際評測不可能。)
比如高通msm8225q,a5 4核,1.0ghz,性能是4x1.6x1000=6400dmips,只相當msm8260的scorpion雙核,1.5ghz的2x2.1x1500=6300dmips。
該公式只是簡單測算cpu性能,不代表gpu性能和包括gpu的綜合性能,具體還要參考其他標准實際橫比,另注意幾條規則。
1,接近dmips時,核數越少,實際性能越高。比如msm8225的a5雙核3200dmips,實際比scorpion單核msm8255t還低,因為雙核設計核心之間的協同問題,單核無此問題。
2,非同步asmp實際性能要低於名義性能,實際不如接近dmips的同步smp多核,也就是說krait 雙核msm8960的9900dmips實際低於此數,由於不能同時使用l2緩存。具體參考「非同步多核與大小核那些事」該文。
3,接近dmips時,架構不支持亂序的實際性能低於部分亂序(scorpion),部分亂序又低於完全亂序。
4,關於x86的問題。由於安卓以arm為基礎,x86處理器必須以攔截arm指令並轉換成arm指令,所以實際性能要低於同dmips的arm處理器。
同時x86目前都是多線程,比如z2460,x86 atom架構,單核雙線程1.6ghz,單線程3.0dmips/mhz,雙線程5.69,實際表現只相當a9 雙核,同時還受兼容問題,耗電大的困擾。
同樣z2580,雙核4線程,實際表現可能連a9 4核都不如。
5,協核的問題。
實際上,協核也可以和主核一起輸出整數性能。協核和主核處於非同步狀態,主核之間處於同步狀態。這里涉及真偽核的問題。非同步算偽,同步算真。
比如omap4470是兩個a9,兩個cortex m3協核,即真2偽4,實際仍按a9 雙核算,而不是非同步4核。exynos5440是4個a15,4個a7,真4偽8,實際是a15 4核,而不是八核。這就是為什麼高通的非同步雙核被稱真單偽雙,非同步4核稱真2偽4的,只不過協核換成一個對稱的cpu核
比如omap4470,包括兩個266mhz的cortex m3,主核cortex a9 1.5ghz雙核,實際最大性能輸出
2x2.5x1500 +2 x266x1.2=7500+638=8138dmips
big little機制的exynos5440,a15 4核 1.8ghz,協核a7 4核 1.2ghz,最大輸出是4x5x1800 +4 x 1.9x1200=+36000+9120=45120dmips。
而tegra系的vsmp,協核不能和主核一起運行,是切換,不能把協核也算進去。
比如tegra3是a9 4核。15ghz,協核是a9 單核 500mhz,不能把單核500mhz也算進去。
非同步的時候,實際低於同核數的同步,高於相當真核數的多核性能,比如omap4470的真實性能大於7500dmips,低於8138dmips
以上只是簡單快速比較手機soc性能,具體每個型號都會浮點,具體還是看實測。
引用網路id trebizond在顯卡吧發的手機性能對比表,並進行部分修正,僅供參考
目前的移動設備晶元實際上是一個晶元組,裡麵包含了CPU,DSP,GPU,等諸多處理單元,此次說的是其中的 CPU性能。其中DMIPS是測量CPU通用運算能力的一個指標。
ARM9 性能/頻率比為1.1 DMIPS/MHz,目前已經非常少見
代表U為 OMAP1710 220MHz,很多ppc機使用
性能為220x1.1=242 DMIPS
Marvell改版xscale,性能、頻率比為1.3-1.5 DMIPS/MHz,已經過時,但仍然常見
代表U PXA270 624MHz和PXA930 800MHz
性能分別為pxa910 624*1.5=936 DMIPS
和pxa 920 800*1.5=1200 DMIPS
ARM11(ARMv6)性能/頻率比為0.7 DMIPS/MHz,已經過時,但少數低端產品仍在使用
代表U,MSM7200A/MSM7201A 528MHz,MC-300.30 369MHz,MC-300.31 434MHz
性能分別為 528*0.7=370 DMIPS,369*0.7=258 DMIPS,434*0.7=304 DMIPS
ARM11(ARMv6+VFP)目前的arm11版本,兼容部分arm v7指令並支持vfp,可使用flash,性能/頻率比為1.2 DMIPS/MHz,在低端機子中比較常見
代表U為MSM7227 600MHz 和 6410 800MMHz
性能分別為600*1.2=720 DMIPS 和 800*1.2=960 DMIPS
Cortex-A8,性能/頻率比為2.0 DMIPS/MHz,是目前的主流
代表U,OMAP3430 600MHz,(OMAP3630,C110,A4)1GHz
性能分別為 omap3430 600*2=1200 DMIPS
和c110的1000*2=2000 DMIPS
Cortex-A9,性能/頻率比為2.5 DMIPS/MHz,支持1-4核,雙核是目前高端產品的主流,四核則即將上市,目前沒有單核。
雙核代表(OMAP4430,Tegra2,A5)1GHz,E4210 1.2GHz,OMAP4460 1.5GHz
性能分別為1000*2.5*2=5000 DMIPS,1200*2.5*2=6000 DMIPS,1500*2.5*2=7500 DMIPS
四核代表Tegra3 1.5GHz
性能為1500*2.5*4=15000 DMIPS
Cortex-A15,性能/頻率比為3.5 DMIPS/MHz(有誤),支持1-32核,目前沒有已經上市或即將上市的產品
四核代表Tegra4 2.5GHz
下一代:ARMv8
Cortex-A8,Cortex-A9,Cortex-A15都屬於ARMv7指令集下的核心,而ARMv7最大的缺陷是不支持64位,因此 在智能手機RAM一路大漲的情況下將很快難以滿足需求,Cortex-A8和Cortex-A9都是32位,理論上只能支持不到 3GB的內存,Cortex-A15是32位,但支持40位定址,屬於一種過渡形態,能管理4GB的物理內存,但對更高的物 理內存依然無能為力。下一代的ARMv8指令集推出後,將會出現真正的64位ARM處理器,理論上可管理數TB的 物理內存。同ARMv7會擁有Cortex-A系列的多種核心一樣,下一代的ARMv8預計也不只是一種核心,不過具體情 況現在暫不清楚。
各種機型CPU性能
手機:
242 DMIPS (N72等眾多OMAP1710機型)
258 DMIPS (N78 N79 N85等眾多MC-300.30機型)
304 DMIPS (N86 5800 5530 5230 N97 C6-00等眾多MC-300.31機型)
370 DMIPS (Diamond Dream等眾多MSM7200A/MSM7201A/MSM7225機型)
720 DMIPS (Legend V880等眾多MSM7227機型)
816 DMIPS (N8 C7 E7 X7 C6-01等Symbian^3機型)
936 DMIPS (imate-810F等PXA270@624MHz機型)
960 DMIPS (i8000 i5700 B7610等眾多6410機型)
1200 DMIPS (黑莓9800 Milestone Palm Pre iPhone3GS等眾多600MHz Cortex-A8機型)
1600 DMIPS (DEFY Desire Z等眾多800MHz Cortex-A8機型)
2000 DMIPS (Milestone2 iPhone4 HD2 Desire iPad Galaxy S等眾多1GHz Cortex-A8機型)
2400 DMIPS (Droid X國行版)
2600 DMIPS (LePad)
3000 DMIPS (Flyer)
2400-4800 DMIPS (Sensation)
5000 DMIPS (Atrix Xoom EeePad iPad2 Milestone3,未上市)
6000 DMIPS (Galaxy S2) (MX為7000)
7500 DMIPS (OMAP4460機,MOTO RAZR Galaxy Nexus)
9000 DMIPS (OMAP4470機,暫無)
14000 DMIPS (OMAP5430機,暫無)
15000 DMIPS (Bullet Jet 未上市,預計上市時間2011 Q4)
35000 DMIPS (敬請期待,2012 Q4出貨)
電腦:
10000 DMIPS (奔騰4)
35000 DMIPS (酷睿i3 530)
60000 DMIPS (酷睿i5 750)
另附個人的移動cpu性能對比表,不代表實際評測數據,不涉及gpu性能,不反應視頻及其他單方面表現,和未必能真正完全反應手機cpu性能,僅提供參考,不作為詳細依據,請注意甄別。
n73,德儀omap1710,220mhz,198dmips
n93,omap2420,330mhz,380dmips
iphone1,三星s5l8900,arm11 ,412mhz,500dmips
5230 飛思卡爾mxc300-30 arm11架構單核434mhz,cpu性能529dmips
htc g3,高通msm7225,arm11 ,528mhz,633dmips
v880, 高通msm7227,arm11 600mhz,720dmips
iphone3g ,三星s5l8900,arm ,600mhz,700dmips
oppo r801,聯發科mt6573,arm11 650mhz,780dmips
m8,s3c6410,arm 667mhz,800dmips
n8,博通bcm2727,arm11,680mhz,816dmips
5830,高通msm8227,arm11 800mhz,960dmips
u880,marvell pxa920,xscale 800mhz 1130dmips
u5,omap3410,a8 單核,600mhz,1080dmips
milestone,omap3430,a8,550mhz,1020dmips
desire,高通qsd8250,scorpion單核,1ghz,1580dmips
iphone3gs,三星s3c100,cortex a8,667mhz,1330dmips
defy ,omap3610,a8,800mhz,1500dmips
milestone2,omap3630,a8,1ghz,1920dmips
desire hd,高通msm8255,,scorpion,1ghz,2100dmips
三星i9000,三星s3c110(exynos3110),a8,1ghz,2000dmips
iphone4,三星s3c110a1(蘋果a4),a8,800mhz,1600dmips。
lt18,高通msm8225t,scorpion,1.4ghz,2940dmips
v889d,msm7227a,cortex a5單核,1ghz,1580dmips
諾基亞808,博通bcm2763,arm11,1.3ghz,1560dmips
m1,msm8260,scorpion架構雙核1。5ghz,6300dmips(實際僅相當或弱於a9雙核1.2ghz,非同步)
htc g14,msm8260,scorpion,雙核,1.2ghz,5000dmips
lg p990,nvidia的tegra2 ap20,cortex a9雙核,1.0ghz,5000dmips
i9100,三星exynos4210,a9雙核,1.2ghz,6000dmips。
i9220,三星exynos4210,a9雙核,1.4ghz,7000dmips
iphone4s,蘋果a5處理器,a9雙核,800mhz,4000dmips
華為p1,omap4460,a9雙核,1.5ghz,7500dmips
佳域g2,聯發科mt6575,cortex a9單核,1.0ghz,2500dmips
三星i9070,意法愛立信,u8500,a9雙核,800mhz,4000dmips
華為g330d,msm8225,cortex a5雙核,1ghz,3200dmips(實際弱於msm8255t,核多,沒亂序)
三星i9260,omap4470,a9雙核,1.5ghz,8138dmips
lg f160,msm8960,krait雙核,1.5ghz,9900dmips(實際僅相當a9雙核高頻,非同步)
mx+,exynos4212,a9雙核,1.5ghz,7500dmips
m2,apq80陸4,krait 4核,1.5ghz,20000dmips(實際僅相當a9 4核,非同步)
lg p880,tegra3,a9 4核,1,4ghz,14000dmips
i9300,exynos4412, a9 4核,1.5ghz,15000dmips
n7100,exynos4412,a9 4核,1.6ghz,16000dmips
金立風華2 gn708w,mt6589,a7 4核,1.2ghz,9120dmips(實際低於a9 雙核高頻,沒亂序)
iphone5,蘋果a6,swift 雙核,1.3ghz,具體dmips不明,一般推測相當a9 4核
nexus10,exynso5250,cortex a15雙核,1.7ghz,17000dmips
聯想k800,intel z2460,atom 1.6ghz,單核雙線程,9100dmips(實際由於x86兼容問題,相當a9雙核)
mt788,z2480,atom 2.0ghz,單核雙線,11400dmips(僅相當a9雙核高頻)
在不考慮gpu和綜合,只比對cpu性能的話,目前主流處理器的性能可大致對比為
單核
msm7227<mt6573<msm7227t<msm7227a<msm7230<蘋果a4<msm8255<mt6575 1.0ghz<msm8225(雙核a5,不能亂序處理))<msm8255t≈mt6575 1.2ghz
雙核部分
msm8255t(單核)<mt6583<mt6577 1.0ghz≈u8500 1.0ghz<msm8260 1.2ghz<tegra2 1.0ghz<omap4430 1.0ghz<蘋果a5<msm8260 1.5ghz≈msm8227<exynos4210 1.2ghz<msm8230<z2460(單) 1.60ghz(兼容)≈msm8960(非同步)≈omap4460 1.5ghz<exynos4212<omap4470<z2480(單)<z2580《蘋果a6<exynos5250
4核 部分
msm8225q<msm8260(雙)1.2ghz≈msm8226<mt6589(沒亂序)<exynos4212<omap4470<z2580(雙)(兼容)<tegra3≈k3v2<exynos4412≈apq80陸4≈蘋果a6(雙)<msm8974 1.7ghz(非同步)<exynos5250<tegra4<exynos5440
以上僅供參考
2. 手機cpu與電腦cpu對比
這兩個都不是一個級別的,由於手機和電腦CPU採用的架構和核心都不一樣的,功耗相差太大了,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一個英特爾i3 10100四核八線程CPU就能秒殺所有目前最高端手機CPU,更不需要拿什麼i7 i9處理器來了,所以這樣比是不現實的,
3. 手機cpu與電腦cpu
最之間的區別就現階段而言,手機處理器的單線程運算能力和電腦處理器相比,相差較大,所以和PC處理器難以單獨靠頻率來比拼性能。
拿目前最強的高通驍龍800處理器來講,該處理器為Krait400架構四核2.3GHz,實測性能無論是圖形性能還是CPU性能都連AMD的Kabini
A4-5000都比不上,而後者只不過四核1.5GHz而已,整體性能在PC圈裡也只屬於入門級別。
單個CPU無論手機還是電腦就運算頻率的單位而言都是沒有區別的,既然是頻率當然都以Hz為單位。但是頻率並不是CPU運算性能的唯一指標,頻率只不過告訴我們CPU每秒鍾能運算多少個周期。
無論是還是電腦CPU只要架構不同,每個周期能計算的量是不同的。CPU的真正運算能力應該=單周期運算量×運行頻率。
由於現在的CPU均為多核CPU,多核的頻率是無法疊加的,但是性能是可以疊加的。理論上最大性能的確可以達到「單周期運算能力×運行頻率×核心數」,但是實際使用過程中大多數時間都達不到這種效果。
如果軟體只支持單線程運算,那麼就算用十二核處理器,也只能發揮其中一個核心的性能,其他十一個核心全部閑置。而即使軟體對優化得好,四核心能達到單核心性能的3倍其實也已經是很強的了。
4. 手機的CPU的八核是相當於電腦的八線程還是真正八核
這東西還挺繞的。
我是這樣簡單化的:「核」相當於腦袋,「線程」相當於手。
單核雙線程,相當於一個腦袋兩只手,一個腦袋能同時指揮兩只手做兩件事。
真八核就是CPU裡面真的有8個核心。八個腦袋!
不過8個腦袋也不一定比4個腦袋好用,畢竟有小腦袋大腦袋之分。所以有的高端4核比什麼真8核厲害。
手機的8核和電腦的8線程不好比。就好比腦袋和手沒有可比性一樣。
同樣的核數,電腦的應該強悍得多。畢竟是充滿智慧的大腦袋呀!
一知半解,各位見笑。
5. 手機CPU和電腦CPU比起來什麼水平
首先這個是不能比的。要是一定要找那我給你分析分析,因為手機內存遠少於電腦內存所以手機CPU的線程總數遠少於電腦cpu,電腦cpu的寄存器肯定遠多於手機的cpu,運算速度,運算位數都遠大於手機的。因為主板不同所支配的硬體不同所以構告也就不同。因為那東東在手機中的作用就像電腦中的CPU的作用一樣大,所以人們就叫做手機CPU但是這兩個就像豬腦和人腦一樣是不能比的
6. 像電腦處理器比如i5 4590是四核四線程,i7 4790k是四核八線程,但是為什麼手機處理器比如
主要是構架和指令的差別,電腦需要復雜的運算指令,其實手機CPU也是幾核就是幾線程,但是沒說,提出來也都沒用。因為構架指令不同,相比電腦簡單多了。再復雜你的手機電量就不夠用了,除非背上背個大電瓶,每個手機上還要加個風扇散熱或者水冷散熱。到時候你還用這樣的手機嗎?
7. 手機cpu頻率與電腦的區別
單個CPU無論手機還是電腦就運算頻率的單位而言都是沒有區別的,既然是頻率當然都以Hz為單位。但是頻率並不是CPU運算性能的唯一指標,頻率只不過告訴我們CPU每秒鍾能運算多少個周期,而無論是手機CPU還是電腦CPU只要架構不同,每個周期能計算的量是不同的。CPU的真正運算能力應該=單周期運算量×運行頻率。
由於現在的CPU均為多核CPU,多核的頻率是無法疊加的,但是性能是可以疊加的。理論上最大性能的確可以達到「單周期運算能力×運行頻率×核心數」,但是實際使用過程中大多數時間都達不到這種效果。
如果軟體只支持單線程運算,那麼就算你用十二核處理器,也只能發揮其中一個核心的性能,其他十一個核心全部閑置。而即使軟體對多線程優化得好,四核心能達到單核心性能的3倍其實也已經是很強的轉化率了。
手機的單線程運算能力與電腦相去甚遠,所以和PC處理器難以單獨靠頻率來比拼性能。拿目前最強的高通驍龍800處理器來講,該處理器為Krait400架構四核2.3GHz,實測性能無論是圖形性能還是CPU性能都連AMD的Kabini A4-5000都比不上,而後者只不過四核1.5GHz而已,整體性能在PC圈裡也只屬於入門級別。
8. 大家覺得現在的手機相當於什麼級別的電腦
驍龍820(手機)
14納米FinFET工藝製程的定製四核64位KryoCPU,單核速度最高可達2.2GHz。採用兩簇核心管控2aSMP,2+2的非同步對稱式核心,2顆1.5GHz同步同頻核心+兩顆2.2GHz同步同頻核心。
聯想酷睿i7 8代(電腦)
型號 Core i7-870S
步進 B1
核心線程 四核心八線程
主頻 2.66GHz
加速頻率 3.6GHz
二級緩存 4×256KB
三級緩存 8MB
插槽TDP 82W
DMI匯流排LGA 1156
內存支持2.5GT/s
這還只是晶元和處理器的差距(如果你看得懂,就會知道差距有多大)
其次內存電腦都可以32G內存,手機8G很了不起了
再然後儲存空間電腦可以幾個TB,手機行嗎?
我估計現在的手機大約是2008年高端的電腦水平
9. 手機cpu和電腦cpu有什麼不一樣
手機CPU與電腦CPU區別如下:
1、架構不同。
電腦CPU的架構有X86、X64等,而手機CPU主流是ARM架構,從ARM7、ARM9發展到Cortex-A7、A8、A9、A12、A15。
2、工藝&主頻不同。
工藝製程,手機CPU主流28nm,電腦主流22nm。雖然電腦略高,但是手機CPI的發展速度很快,正在朝著14nm邁進。主頻,CPU的主頻與CPU實際的運算能力存在一定的關系,但並沒有直接關系。決定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的綜合指標,有緩存、指令集,CPU的位數等因素。
3、多核不同。
手機多核其實應該叫多CPU,將多個CPU晶元封裝起來處理不同的事情。而電腦則不同,PC的多核處理器是指在一個處理器上集成了多個運算核心,通過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可以處理同一件事情,是多個並行的個體封裝在了一起。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並行處理,雙核就是單車道變多車道。
4、GPU核心不同。
手機GPU是與CPU封裝在一起的在同一快SoC上,相當intel的核芯顯卡。而電腦則不同,早期電腦的CPU通常都是助攻運算,視頻和圖形處理都交給顯卡,顯卡集成在北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