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如下
1.在情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先不開店
2.集中你所有的資源尋找目標客戶
3.找到客戶後,找個現有店家服務
4.積累一定客戶量之後,確保基本可以管理開業的風險,再開店
5.這樣可以避免草草上馬,損失慘重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讓你滿意
祝 好運
Ⅱ 為什麼一些路邊的電腦店,一個月賣不了幾台電腦,依然活的很滋潤
你好!這些電腦店很多副業,比如幫助客戶維修電腦,系統維護等,也經營一些零配件,所以能生存下去。
Ⅲ 電腦店如何經營
以我的經歷來講,我開店剛開始兩年也是這樣,收入難於獲得增長,要加大收入
也意味著加大投入,投入主要是用於宣傳,獲得群眾基礎,但宣傳不能單方
面依賴發傳單,要配合 滑鼠墊,網站,LOGO,活動 一起宣傳, 在宣傳的時候,
可以先建好一個網站,設計一個logo,在網站上把logo做上去,再在滑鼠墊上
把 logo 和 網址印刷上去,網站不會做的話,可以去安大互聯買個 雪狼電腦公司網站系統
買網站貌似免費設計logo,滑鼠墊可以去淘寶上定製!做好看點, 網站做好後,在網站上
增加一個產品:免費維修電腦,限定指定日期,讓客戶來免費在網站上訂購,
同時配合傳單宣傳 和 滑鼠墊宣傳,滑鼠墊免費送,傳單是介紹活動的內容介紹,
在發傳單和滑鼠墊的時候,可以選擇在附近小區,辦公商業區,或直接送上門!
一般滑鼠墊人家不會丟掉,在使用的過程中就會每天看到自己的網址 和 logo
最終將投入出去的廣告,轉換成實際收入!活動一年搞一次,就可以了!
長期性的效果很好,滑鼠墊長期免費送!
Ⅳ 電腦維修,監控安裝,組裝電腦店怎麼長期生存下去
為什麼說靠銷售和維修難以維系?
我想有一些店鋪主要還是依靠銷售和維修、維護。這是正常的,每個店鋪都有它獨特的環境,無法劃一統述。可能一些店鋪位於較旺的地區,幾個小區的居民都到這里來買電腦和修電腦,那可能這店鋪就活得很滋潤。但是如果電腦店多幾家,互相打價格戰,那就難說了。
以現在低端電腦來算,一般獨立小店,最多大約也就能賺兩三百塊。我看見不少街邊店鋪一天還裝不了一台機,一個月如果就那麼幾台機,利潤再高也不行啊。
維修貌似好點,其實不然,尤其是上門維修,外行的看裝個系統一兩個小時收四五十好像不錯。實際上,上門往往需要時間,路上沒准就耗掉一個小時,以一天平均修兩台電腦,那一個月也就三千不到,這三千不到你還要扣去店鋪開支,和打工沒兩樣。由於人手所限,當故障集中出現的時候,往往沒有足夠的人出外維修,前幾年初熊貓燒香爆發的時候,幾天都是疲於奔命,累得不行(說實話這個病毒倒是給廣大電腦維修業者增收不少)。而到了平靜時期,卻往往無所事事,有段時間,由於實在沒什麼生意,店裡面三號人整天在店裡面打游戲。而這段時間的鋪租、人工、稅收都是照樣要給,這就造成了虧損。而且,由於一鍵還原的流行,還有病毒防禦的加強,因軟體故障發生的維修將會減少。
這也是我現在重視耗材的原因,維修和銷售都是不大穩定的,而耗材卻是相對穩定的。只要企業在辦公、墨盒硒鼓就會消耗,更換就會有收入,積少成多,也能很可觀。
嗯,說靠銷售和維修難以維系,我主要指的是街邊小店,也許有人會誤會了。因這是我的親身經歷,我當時所在比較偏僻,而且一條街上居然有八九家電腦店(一年內已倒下三四家)。事實上,大部分電腦店還是依靠這兩者,尤其是電腦城裡面的,在電腦城裡面的不搞銷售和維修實在過不去,有一些優勢地方的,比如臨近小區又競爭不大,方圓一兩公里沒有競爭對手,那自然是好做很多。
至於我所說的維系,是指維系發展店鋪的基本收入。在目前看來,做維修和銷售的,維系自己的一份收入是可以的。我以前的那個拍檔,現在出來拿著以前的客戶,就在宿舍裡面做,一個月好的話也有三四千的收入,起碼是比開店的時候好多了,省去了鋪租和稅收,反而活的更好。這邊還有不少像這樣的,基本以自由職業者身份服務,當然可能會掛靠在某店。我也見過一個同行,也是在家工作,名片上寫的是電腦城二樓,實際上是沒有的,因為他做的基本是熟客,又是本地人,對他已是基於信任。他也是什麼都做,二手、列印機、銷售、維修等等。
當然,像這種的,在發展新客戶的時候是有點難度,畢竟你連一個門面都沒有,新客戶恐怕很難信任,而老客戶,能不能留住就要看服務水平了,滿意的老客戶甚至會給你介紹新客戶的。
對於私人企業來說,如果他們信任你了,即便門面偏一點,也無所謂的。至於開票等問題,都是可以借用同行資源的(當然你也要搞好附近的同行關系)。
做好客戶歸類,區分重點客戶和雞肋客戶
寫這樣的題目可能會有人說我市儈,不過,生活艱難,一個你忙活大半天後還會跟你討價還價,一點看不到你的勞動付出的客戶,和一個善解人意,付款爽快的客戶,孰輕孰重,該重點傾向誰,相信生意人都會正確選擇。沒辦法,這不是公益事業,這是生意。
我記得以前碰到過一些客戶,完全電腦盲,電腦出一點很小的問題都不能處理,還控訴這是電腦問題,不得不多次上門,氣得我們都快炸了。認真服務了好不討好,這其實完全是客戶本身的電腦水平問題,卻拖累我們虧本(一台新電腦賺兩三百如果上門超過5次,就應該看做虧本。),多不愉快。更有甚者,我還碰到過一次惡意欠款事件,辛辛苦苦做了一個監控,客戶拖欠兩三個月,最後被迫去拆線搬機,虧損嚴重,由於是朋友介紹連訂金都沒有收,這是個慘痛教訓,使得我以後制定嚴格規定,不付訂金的一律不做。各位電腦業者也應該注意這些欺詐賴賬行為,多留一些心眼。
相對的,有的企業客戶是很好的,私人企業的老闆如果認為你不錯,付款也爽快,那自然會多加幾分力度到裡面,即便是老闆家的電腦壞了,免費去修那也樂意。說到底,電腦行業就是服務,服務好了,才能贏得客戶,在中國做生意,人際關系非常重要,和企業內部的人員建立良好的關系,對你的生意絕對是很有幫助的。這一點,通常是只能親身體會,親自去建立合作關系。人際交往這塊,主要還是看個人本身的能力,但是一個誠實的人,真誠的服務,相信人家是能感覺得到的。
電腦店的分類和同行調貨
電腦店按照大小和經營范圍區別也有很多種,去浙江杭州文三路你能看到各種各樣的電腦店,數碼店和各種周邊產品店鋪。當然在杭州那個地方開店的,很多都是靠走量的,單個利潤通常都很低。
浙江杭州電腦城基本覆蓋整個華東地區,周邊城市基本大都走浙江這個渠道。浙江的批發是面向全國的。如果是周邊地區找貨源,那麼到浙江逛逛是最好的選擇。
浙江的店是依靠巨量的人流,靠量制勝。周邊縣市的呢?也有專走同行批發生意的,通常這種店以同行生意為主,單個利潤低,但有數量保證了總利潤空間,他們通常是一些大品牌的代理商,店裡面也經常積壓大量的主板、cpu、硬碟等等存貨。而其他一些規模小一點的,可能也是某個牌子的代理,其他同行要這個牌子的產品往往也是通過這類店鋪來直接拿。比方說有客戶指定配置,通常的電腦店都不會有那麼多存貨,這就通過調貨來配齊,不單是其他縣市,其實浙江太平洋裡面也是這么乾的。
其他二三級城市,電腦城裡面大約也是如此,由於商家密度太高,在裡面裝機利潤是比較低的,當然一些商家黑客戶的手法也不少。當遵循正常辦法無法賺錢的時候,只能是走歪道了。電腦JS很多都是被逼出來的。至於電腦城裡面的小商家,或者外面街邊的電腦店,通常裝機都是通過同行調貨完成,少數可能直接找浙江拿。這里的物流也很便捷,通常次日即到,一些大店甚至有自己每天往返浙江的車。
雖然在浙江拿貨可能便宜一點,但和本地大店的同行價比,差別不大,考慮到保修方便等因素,本地很多店都會循同行調貨一途。何況對於相熟的店家,同行調貨還能賒幾天賬。這個好處對於資本不多的電腦店家是很吸引的。
大店小店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但是從現在的局面看,大吃小,小店關門或者遷出電腦城的趨向明顯。這邊的電腦城已經形成准入門檻,入場費或者店鋪轉讓費用開始動輒十萬起,一般小店如何承受得起。
至於位於電腦商家生態鏈的最底層的街邊小店,通常只能以勉強度日來形容。他們往往只有幾個人,依靠一些銷售和維修服務來度日,熟客是他們重點來源,而一些擁有若干企業客戶的,承接企業包月維護服務的,活得要好不少。我想,電腦城裡面很多店鋪都有自己的固定的企業客戶,否則,要在一個鋪租相對比較高的地方,依靠電腦城並不算多的人流,要存活,似乎不是很容易。
經常在網上看到某某JS東西賣貴了的投訴,這種投訴現在幾乎成了電腦行業的代言詞,弄得很多人都認為電腦行業奸商多。其實不然,我認為電腦行業的正當商人,吃虧商人更多。
所謂JS,顧名思義。在太平洋網,幾乎所有商家都被冠以JS之名,尤其是某人買東西買貴了以後,哪怕只是貴十幾元,都要大張旗鼓宣傳,甚至有媒體記者看到這么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大做文章(估計是沒東西寫了),大寫某某JS如何如何,接著網易的網友跟帖一片唾罵之聲……
整個過程我感覺就像那個比其他人只是稍微賣貴了一點的JS先是被一記天馬流星拳擊中,然後記者抱著迫擊炮猛攻,然後網友們口水飛沫全沖JS去了……
鑒於JS現在經常被指向電腦業者,我決定為JS正名!
所謂JS,大概是獲得了不正當利潤的商人,而我們這些電腦業者獲得很多不正當利潤了嗎?別人的滑鼠賣15,我就不能賣25嗎?好像你去飯館吃飯也不會每種菜價都一樣吧?整體而言,電腦業界的利潤可能是所有商品零售行業中最低的了吧?一台電腦賺你兩三百塊很多嗎?你要看到這裡面不光包含了作為商人應得的銷售利潤,還有一年的售後服務,對比家用電器,這一點都不多吧?你們知不知道國美蘇寧的利潤?唉,這些個記者,也就只能對我們這些無助的小店群體動動刀,對那些大鱷是屁都不敢放一個的。真是店大欺客,店小被人欺!
平心而論,我國信息業界的巨大進步,電腦業者是付出了很大的貢獻的。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電腦業者付出的廉價勞動,使得我國消費者擁有電腦的成本大大降低了,當然,這其中也有我國IT製造業界的重大貢獻。如果不是電腦業界激烈的競爭,電腦不會降到今天這樣的價格,也不會有這么多人學好電腦,用好電腦。無論是重裝系統、殺毒、甚至電腦教學,甚至是上網遇到的各種問題,如果沒有廉價的電腦技術員,和他們廉價的上門服務,恐怕老百姓修一下電腦都要上百,可能乾脆就不敢用了。電腦能在中國普及到今天這個地步,電腦業者,包括媒體所說的JS,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的。
何況,大部分所謂JS大都生活在不大富裕的境地,小店的很少買得起車的,以前我入行的老闆,是靠股市賺的錢買車的。很多人都是處在養家糊口的境地,現在電腦價格繼續跳水,利潤繼續下行,很多店都已經處於虧損甚至倒閉的邊緣了。在這種境地下,我只是把利潤稍微調合理一點,有錯嗎?如果賣客戶都賣同行價,那電腦商人吃什麼?整個城市還有人做電腦嗎?
話再說回來,JS們真的謀求超額利潤嗎?不是的,除了個別的以次充好等不法手段,其他的不過就是把東西賣貴了一點,就是這么一點居然被世人指責為JS,那些賣超過50%利潤的巨頭卻可以免於任何指責。也許這個行業真是太透明了,以至於稍正常一點的利潤,都被視為不可接受。
世道太不公平了。
這個行業確實非常透明,說實話,在一些客戶看來,你賺他一元錢他都會不舒服的。事實上,為了便於客戶接受,往往要把自己的人工成本添加到物品價格裡面去,這樣的話,客戶往往就能接受。事實上,作為終端店鋪銷售一台電腦的後續成本一點不小,除了要去拿貨、組裝,安裝系統設置好,然後有的還要送上門,然後承諾出了故障如何如何。這樣的過程以及售後,毛利兩三百多嗎?對比麻煩少得多的家電類,怕是太少了吧。稍微高檔一點的家電利潤就是20%以上,有的甚至超過50%,這對於做電腦的人來說是想都沒有想過,如果想過,那也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
其實,照顧客戶的想法,並不是「奸」,而應該看作一種善意,任何一個商人都不可能將商業秘密全盤送出,我們也不大可能將真實的貨源和進貨價告訴客戶,我們也不可能將終端客戶看作同行來給他們同行價,為了客戶有更好一點的心理體驗,還是要裝窮,裝著賺得很少,在商言商,如果對方是闊卓之人,比較開明的,其實也會明白我們的難處。就像很多人開始都認為電腦維修賺錢,我跟他們一計算,都認為不大值得做。對開明的人相對來說可以坦誠一點,甚至你吃點小虧,他們都看得到,有時候幫人裝機,勞務費還是另外給的。像這樣的客戶是絕對需要努力留住,你會少費很多勁,甚至能坦白你賺了多少。
每天要對著各種不同的客人,還要賠著一副笑臉,一些客戶就不是那麼好侍候了。賣電腦最怕遇到潑婦型客戶,像這種客戶很可能在售後上大吃苦頭,對她們肯定要預留多一點利潤的。更多的是普通市民,有的會斤斤計較,有的會稍為大方,在銷售過程中,送一些小禮品,比如耳機、鍵盤等等,價格不高,卻符合消費者心理。在面對客戶的接待方面,需要的是更多實際經驗,有些經驗難以言傳。總之,就是察言觀色,見風使舵,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不然怎麼叫JS。
以上所為,並不是真正損害客戶利益。讓客戶有良好的購物體驗也是為客戶著想。在我銷售生涯中,我從來都是挑比較好的貨色給客戶的,比如機箱,現在的廉價機箱,前麵塑料板後面連鐵皮都沒有,這些其實是不合格產品,輻射肯定超標,我的熟客,我的家人,我一律不用這種機箱,那些傷人眼睛的垃圾山寨液晶,我都不建議。要學會替顧客著想,在客戶可以接受的情況下,建議採用好點的產品。所謂有所為有所不為,誠心向客戶介紹好處壞處,我相信相當客戶會接受的。至於一味要求低價者,那可以直接告訴負面影響。如果對方是個窮學生客戶,那應該告訴他怎樣的配置才最好,並告訴他們液晶顯示器不能調太亮。
「企業家應該流淌著道德的血液」,這話同樣適用電腦業者。行為正派和誠實善良絕對有助你獲得客戶,並且讓他們成為你的朋友--不僅僅是商業上的朋友。事實上很多時候,你行為後面的涵義會被識破,你的善意友好也能被感覺得到的。
目前的社會現狀決不是一個良好的社會,在商場上,切記防人之心不可無,要懂得識破騙局,在這個到處充滿謊言的社會,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看上去和上面說的誠實有不少矛盾,人啊,往往就是要在矛盾中生活的。
成本核算題
作為創業者,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能力,判斷某項目能不能上,判斷報價應該如何才能不虧,可以說是開業第一課。
案例之一
一家大型企業內的列印機硒鼓業務,月硒鼓消耗量達200個以上,每個硒鼓給大約一百多點,你可以用灌粉形式,但要保證質量,此外,所有激光列印機的維修,包括配件,都要你負責。要保證隨時能到達,基本上,這么大規模一廠企,肯定要有人全職負責。
此外,相關打點費用也是要的。
請問這樣的業務,一年凈利潤大約多少?
案例之二
一監控工程,你已經報出價格,你的毛利大約是3000,其後,客戶往其他地方詢價,別人低你1500,明言設備完全一樣。而你現在的技術一般,而且你距離工程地點有點遠。你現在的業務量尚可,足夠維持。
分析下是否應該報更低價接單?
案例之三
企業維護單,單價25元,但只有10台機,裡面大部分電腦盲,只會用office那種。該企業距離你店大約30分鍾。
分析你接與不接的理由,成本和利潤。
案例之四
一款電腦屏幕監控軟體,剛好有客戶想要,他要的版本大約1800元。你聯系了供應商,對方說,代理預付6000,軟體三折。其後你又聯絡到一家這個軟體的代理商,答應給你5折,無需預付。你認為你手頭上的企業客戶可能也會需要。
請問你想做代理還是找經銷商購買?理由。
今年的生意是更難做了,不少和我交流的同行都發出這樣的感嘆,這也難怪,我親見的電腦店之倒閉例子,今年便有三間,是我附近的路而已。
為什麼今年的生意這么難做?
全球經濟放緩嚴重影響了各行業的生意,於是,困難的企業,本來計劃換機子的,也暫緩了更換的步伐,有些地方如東莞大批企業倒閉,本地人的房子出租價都大幅下降了,人少了,電腦需求自然也少了。
還有一個原因,電腦硬體近年來雪崩式的降價,大大壓縮了電腦硬體經銷商的利潤空間。在液晶兩千多的時代,賣一台特定的液晶能賺上三五百,在液晶1399年代,和現在的699年代,利潤只剩兩位數。在這個降價過程中,經銷商的利益受到很大打擊,而批發商和廠家損失相對較小(出貨量彌補了部分利潤損失)。在現在這個硬體白菜價時代,裝台機賺四百塊很困難了。
不過,今年最重要的打擊還在於需求量的減少。老百姓錢袋縮水,物價又在上漲,唯有節衣縮食,電腦升級換代這樣的事情,是可以暫緩的。
另一方面,各地電腦城又在搞各種活動,企圖把稍遠一點的人們也拉到電腦城買東西,如果就近這點優勢消失,對街邊電腦店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電腦城就像巨型超市對周邊士多店的影響一樣,具有驅逐打擊效應。
如果說以前靠銷售和維修還能糊口的話,現在連喝粥都成問題了。
努力發展企業客戶,拓展企業業務
對於電腦店來說,要生存,單純依靠散客會很困難的,尤其是現在電腦店同質化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發展和留住企業客戶,對於生存和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道理很簡單,散客只有出問題的時候,才有生意做,是很不穩定的。而企業客戶確實相對穩定的,現在這邊的開店的,對企業長期電腦維護,是包月每台機20-30元之間,其實這個是不賺錢的,一個月多出幾次故障,算起來也沒了,只是電腦比較集中,相對散戶要好處理。而且,養著技術員,有事情做總比沒得做好,何況,企業用戶一般總會有硬體需求,還可以給他們做耗材生意。
企業有大小之分,在這邊中小企業為主的地方,單依靠一兩家企業的業務是難以支撐,而如果你能發展到十家八家企業業務,總的來說,你生存發展都很有保障的了。如果有幸,進入一家大型企業,那你的生活也能慢慢滋潤起來的。
不過,現在生意難做,很多企業都已經被別人占據,要進入恐非易事。你甚至還要擔心手上的業務被人家挖走。這就要發揮你人際交往的本領,盡可能爭取企業信任,和下面的員工打好交道。即使這樣有時候仍然難以避免業務縮水,沒准某員工就是別家電腦店的親屬,那就只能依靠技術和服務優勢,如果能得到企業老闆信任,那很多事情就好辦多了。
實際上,做企業生意絕不僅僅是表面的維護和硬體。很多方面都可以拓展,如果你擅長設計,那麼可以幫企業搞網站,搞平面設計,廣告宣稱;可以接監控、考勤機等業務;可以接企業管理軟體方面的業務,當然你的技術水平也要過關才行,至少目前來說,企業管理軟體的空間還可以。你還有機會向辦公設備、辦公耗材方面入手,拓展多種業務。實際上,部分老闆由於吃過虧,甚至寧願讓你賺點錢,也不願意自己請人,畢竟自己請人還會有回扣之類,總的成本算起來並不便宜。不過大多數電腦店無法做到隨叫隨到,這是一大弱點,但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一些電腦比較多的公司,通常都會有專職網管。進入此類公司難度較大,如果該網管在電腦城做過那就更難了。破解這種難題的手段也有,自己想像吧。此外,對於一些實屬雞肋的客戶,要學會放棄。
企業生意也不是那麼好做,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讓人家認可你的能力,你才有拓展業務的空間。其次,有的企業收款也是一個問題,有時候需要一點周轉資金。
努力挖掘隱性需求
一個行業的興衰總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現在的電腦裝機及維修這塊,已經嚴重供過於求了,所以決定了現在業內普遍的困局。
我01年入行,在一家很小的電腦公司開始,當時我在裡面搞網站,做了大半年,前後走的來的同事有五人,後來全部投入或者曾經投入到電腦店和業余電腦裝機維修這一塊了。由此可見這個行業的門檻是何等的低。家電、手機起碼還有一點資金門檻,可是電腦店的門檻更低,你出來了,有朋友知道你的技能,就能以自有職業者身份幹活。相信業內店裡面的技術員的私活肯定少不了。很多企業裡面的網管,往往是電腦店培養出來的。
這幾年電腦普及率是快速提高了,電腦的增多,按理維修的需求也在增多,但是同時,電腦基本知識,比如安裝系統之類技能也在快速普及。通常來說,那些軟體故障一招重裝系統基本都能解決掉,如此,維修需求實際上也在這個方向減少,而硬體在一年保修期,是沒錢收的,只有要更換硬體的時候,才有一點空間。可是現在硬體的空間也在快速縮水,兩千以內的液晶電腦,甚至1999筆記本都出來了,留給經銷商的空間還有多少?另一方面,由於從業人員急速擴大,裝機渠道、維修服務的供應量都在快速提升,這些從業人員周邊的熟人,可能就首先被挖過去了。社會上的電腦存量已經趨於飽和,而硬體淘汰總有個時間表,現在在很多用戶那裡,賽揚4還在正常服役,升級總得看自己的經濟狀況和需要吧?如果他只是上上網打打字,那他升什麼級?在經濟不景年代,延緩硬體升級的趨向更加明顯,總之,這個行業已經嚴重供過於求了。
在裝機和維修業務已經明顯下滑,無法支持店鋪發展的情況下,去拓展其他方面的業務,已經顯得非常重要了。
在我以前店鋪所在那街道上,有一家電腦店至今還在,剛才路過,看見他門口貼著若干業務標牌,防盜報警、遠程錄像監控、可視門鈴等等,手機內存卡、游戲點卡什麼都做,這家店還有主板維修能力,看來店主學的東西還真不少。我不知道這家店的實際環境如何,不過,前後幾百米原來五家店,現在剩兩家,另外一家也是規模比較大的。大店和比較長久的店,客戶數量都是在不斷積累,在裝機和維修業務下降的時候,還能用另外的業務支撐發展。這也需要店裡面的技術積累足夠,有能力發展其他業務。
需求有顯性需求和隱形需求之分,或者說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很多人容易忽視潛在的需求,而把握機遇者,往往能快速成為成功者。
有次我到上海某個公園逛,在該公園中心區域看到有些人,拿著數碼相機給人照相,照完相就馬上用列印機列印出來,像這樣的業務收費可不便宜。我看到他們的全部家當:數碼相機+筆記本+連供噴墨列印機+幾個電瓶[配逆變器],一個旅行袋就能裝走。像這樣的那裡有三四家。第一個發現這個商機的人,其市場嗅覺相當靈敏。我想大部分人,去公園逛看到好風景的時候,最多也就遺憾一下「唉,沒帶相機真可惜」,大多數人想不到裡面的商機。
對於電腦店來說,大多數人都在嘆辛苦。有沒有人嘗試認真了解客戶的其他方面的需求,比如對於企業,有沒有聆聽老闆的想法和其中可能的商機?在幫家庭用戶維修的時候,有沒有留意這個客戶的心態和想法,並能從中挖掘出相應的商機?
從定位角度來看,電腦店應該屬於服務業。思考下我們能夠提供什麼樣的受歡迎的業務,然後去推廣拓展,會更有幫助。
競爭異常激烈,價格戰不斷,供過於求、需求飽和的地方,總會有人倒下。在那些市場本來不大的地方,擠進來幾家電腦店的,肯定會有人死去,因為那個地方的業務容不下這么多的電腦店,如果不能拓展其他業務足夠彌補缺口,最終這個地方都會倒下其中幾家。這個問題,恐怕上帝也解決不了。
Ⅳ 實體電腦店在電商的沖擊下該如何轉型
網路電商的潮流不可逆,隨著物流行業的規范化便利化,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
但這並不意味著線下生意變得難做,巨大的線上組裝機市場需要很多的線下門市沒修點支持,您大可跟線上店簽協議幫助他們對線下客戶維修管理,客戶需要提升產品,您提供固件,安裝系統,耗材銷售。
Ⅵ 想在小縣城開個電腦店,不知道該怎麼做
現代的網路生活日益發達,電腦也從以前的奢侈品變成了千家萬戶必備的家用電器了.不少鄉鎮現在都發達了,富裕了.配電腦的人越來越多.這樣就造就了鄉鎮電腦店的一個市場發展.畢竟鄉鎮住的想配台電腦,還得跑大老遠去省里市裡去配,路程遙遠不說,遇見奸商的幾率大大增加了.因為不少奸商碰見老實的老百姓,那下手可真是狠啊,把自己的產品吹的是天花亂墜,要多好有多好.讓我們農民兄弟花了大價錢買了一台普通的機器,還自以為沾到便宜了.
所以鄉鎮電腦店的出現就是必然的.不要小看鄉鎮的消費能力,現在城市裡面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已經備有電腦了,所以買電腦的人就會比較少了,而鄉鎮慢慢開始了解到電腦的重要性和娛樂性,想要買電腦的人就會多得多了.所以如果覺得前期資金有限的朋友可以放棄城市,轉投鄉鎮的懷抱.如果是在老家鄉鎮上開的話,那更好做了.優勢就比外來的人大得多了.
既然鄉鎮電腦店是一個商機,那想到的人也會挺多,會去做的人也不少.如何在眾多人搶占市場的時候把自己的電腦店做好,做旺就需要下一番苦心了.在這里我們就來談談其中一方面必須要下的苦心.
提升鄉鎮電腦店的形象顯得至關重要了.大企業有自己的企業形象,雖然我們只是開一家電腦店,但是我們也要建立起自己的優良形象.店面形象就好比人的臉面一樣重要.一個好的形象可以讓客戶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個好的形象可以為你的生意帶來不同一般的收獲.
一個好的形象要如何建立呢?首先在開店之前,你就要考慮到自己在鄉鎮上的口碑,鄉親們對你的口碑,從小讓大家誇人緣好的,勤勞踏實老實的開起電腦店來也一定得心應手,處處逢源了.如果口碑不好的,建議放棄吧.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好的人緣,好的人品會讓鄉鎮上需要買電腦或者維修,還是買關於IT產品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的店,甚至他們還會介紹自己的親戚好友也到你這里來買,這就是潛力.
有了好的開始,店鋪的裝修也要下一番功夫.不要認為是在鄉鎮上開電腦店就比較隨意,比較馬虎了.電腦店不同於街邊小賣店,隨意粉刷一番擺貨上架就可以賣.電腦是高科技的東西,高科技就是要有獨特性.多捨得一點點本錢,裝修得有特點一點,新穎一些.效果肯定會很好的.裝修成比較現代氣質,讓人家一進你的店就會有不同於其他人的感覺.那客戶就會被你吸引.想要做成生意就比較好了.個人建議在鄉鎮開電腦店的話,還需要增設一套茶幾沙發.再加套茶具.因為很多客戶,或者是想成為你客戶的人都會時不時的來你店裡和你泡茶聊天.沒辦法,鄉鎮人的習慣就是如此了.在此期間彼此就增進的感情,在客戶心裡就會覺得你是朋友,而非簡單的買賣關系而已.即使他自己買過了電腦,他還可以介紹他的鄰居,他的親戚,朋友之類的來買.何樂而不為呢.
在鄉鎮開電腦店還有一大好處就是現在政府提倡的家電下鄉政策,電腦正好也在其中一項.有了政府的補貼,很多在猶豫電腦好幾千元的人都會捨得花錢裝一台電腦了.這也使得鄉鎮電腦店的銷量會大大的提升.雖然這個政策出來好久了,可不少的老百姓還不了解.這個時候我們就我們就可以主動打出條幅或者廣告,把這個政策公布給潛在客戶知道,這是一個可以為他們省錢的舉動,他們知道了這個消息對你這個店的形象又會有大大的提升了.其實老百姓買電腦圖什麼呢?不就為了經濟實惠,能把這個消息告訴他們,為他們省下錢,他們心裡肯定對你這個老闆的形象遠高於其他同區域同行的.
在鄉鎮開電腦店,不要太貪心.不要像奸商一樣狠殺百姓的血汗錢.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利潤控制好,即讓自己店裡能賺到錢,老百姓買到手也會覺得比在城市裡的電腦城買的便宜實惠.電腦的質量也要盡量自己先檢測好,質量牢靠點再賣給客戶,因為電子產品沒法確保百分之百的質量完美,但是如果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應當主動去解決.不然鄉鎮里的閑話都能把你辛苦建立起的招牌給砸得粉碎了.為客戶謀到了福利,形象就建立起來了..
等你店的形象建立好了,口碑傳出去了,十里八鄉的人都知道你做生意實誠,都會主動找到你的店要求購買產品.即使大部分家庭都已經在你的店裡買了電腦.後面一些年裡買電腦的人會減少了,可是不必灰心,你的店面品牌形象已經在客戶心目中形成了.鄉鎮上的人對電腦知識了解都少得可憐,甚至一點小小的毛病都要找你解決,到時光做維修賺的都不會低於以前了,甚至更多.
樹立好一個優秀的電腦品牌店形象,可以增加客戶的認同度和滿意程度.所以行動起來吧.
采自 御誠電腦批發網
Ⅶ 電腦店是如何盈利的
一個計算機店 如果你會經營還是相當賺錢的
維修 配件 裝機 這些都是相當賺錢的
跟客戶換損壞的元件成本基本都在5角錢以下 維修收費都是100起
配件的低買高賣我想你也知道 成本跟售價比通常是1/3
裝機裝程序 裝個系統40 裝個機2,30 懂行的都知道這種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東西是多麼的容易 這就是在送錢你
去的人雖然不很多 但去的人裡面懂行的很少 懂行的都能自己解決
自己是老闆 售價是靈活的 這些就看你自己怎麼操作了
最後跟你說個最淺顯的道理
你去賣冰棒 一根冰棒凈利1塊 每天100個人買你的冰棒 你每天利潤是100
你去賣手機 一台手機凈利50 每天3個人買你的手機 你每天利潤就是150
wo
Ⅷ 怎樣開電腦店才能生存下去,十年IT
很難,不奸交不上稅,最後必定虧死。奸吧,上當一次別人就不會再次上當,電商對市場的沖擊很利害,最後沒顧客必然倒閉。
所以不要想開什麼電腦店,走遠一點,利用國內的資源,服務南亞,東南亞的市場,或乾脆走遠一點,到非洲去,富貴險中求,想要在國內立足,已經沒什麼機會了。
Ⅸ 開電腦店怎麼樣。哪裡進貨
組裝機是將電腦配件(包括CPU、主板、內存、硬碟、顯卡、光碟機、機箱、電源、鍵盤滑鼠、顯示器) 組裝到一起的電腦,組裝機可以自己組裝,也可以到DIY配件市場組裝。它的搭配隨意性強,可根據用戶自己要求,隨意搭配,價格便宜,性價比高。
組裝機,當地如果有電腦類的科技市場,那就代價和成本要小一些。如果孤軍奮戰,你的投入會不小,代價也很大。
有個建議,你可以去你上級的城市或者省城去尋找貨源,建立聯系貨源渠道。 貨物全部走物流。
也可以找些展示品,組裝單下好,傳到上面的組裝店,讓他們組裝好,物流過來,顧客再取貨。
總之,本地沒有散件市場,會很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