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腦處理器基本頻率1.8ghz與2.4gn2那個好
單從主頻上查看,2.4GHZ的cpu肯定是比1.6GHz的好,理論越高越好。
但是整體CPU好壞還是由CPU的主頻、匯流排、一級緩存、二級緩存等方面綜合來查看後才可判斷。
CPU頻率,就是CPU的時鍾頻率,簡單說是CPU運算時的工作的頻率(1秒內發生的同步脈沖數)的簡稱。單位是Hz。它決定計算機的運行速度,隨著計算機的發展,主頻由過去MHZ發展到了當前的GHZ。在同系列微處理器,主頻越高就代表計算機的速度也越快,但對於不同類型的處理器,它就只能作為一個參數來作參考。
另外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流水線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標。由於主頻並不直接代表運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況下,很可能會出現主頻較高的CPU實際運算速度較低的現象。因此主頻僅僅是CPU性能表現的一個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體性能。處理器主頻,就要提到與之密切相關的兩個概念:
倍頻與外頻。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單位也是MHz。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而且絕大部分電腦系統中外頻也是內存與主板之間的同步運行的速度。
Ⅱ 一般CPU頻率多少夠用
這個得根據電腦的具體使用情況:
1、常規使用(運行一般的辦公軟體,播放視頻,瀏覽網頁等)
CPU 主頻2.0GHZ 雙核心就可以;
2、運行大型網游以及設計軟體(CAD,proe,solideworks0
CPU主頻 2.0GHZ及其以上 最好是4核心 (內存至少4G)
Ⅲ 電腦cpu頻率多少好
其次決定CPU的好壞的參數很多所以我只說一下主要的,並解釋一下
1:主頻,主頻越高,CPU處理數據的速度就越快,性能也就更好。
2:核心數,總體來說核心數越高,性能越好(同品牌的差距最明顯)雖然前面說到AMd4核處理器還沒有雙核的I3好。這與AMD單核效率不高有很大關系。還有就是AMD沒有超線程技術。
3:超線程技術,此技術是inter開發的。CPU在處理數據時並不一定用到了所有的數據處理單元,所以超線程技術水到渠成的出現了。它可以吧一份數據分成兩部分,然後兩個數據分別處理(這里就用到了沒有超線程時所沒有用的處理單元)。換句話說就是非常簡單的讓性能加倍了(達不到兩倍,但也有至少百分之三十的提供了)
4,一二級緩存。CPU的處理速度非常快,硬碟跟不上。無法及時給CPU提供所需要的數據,這時較快的內存就上場了,數據先進入內存中然後再供給CPU使用。但是內存相對應CPU來說還是慢了,這時一二級緩存就排上用場了,一二級緩存具有比擬CPU的速度,他可以保存CPU經常使用的數據來供CPU使用。(當一二級緩存沒有所需要的數據時,才會向內存發指令,要求提供數據)所以如果一二級緩存越大,CPU向內存所要數據的次數越少,CPU性能就越高
5,三級緩存。這是對一二級緩存的一個補充,速度介於一二級緩存和內存之間,因為一二級緩存的造價太高,所要相對廉價的三級緩存就出現了。這個緩存對intelCPU挺重要,但對於AMDcpu就較小了,實際測試中三級緩存只是提升了CPU大概百分之5的性能。
6,支持的指令集。指令集其實就是一串代碼,它規定某些常用的數據就已這種方式解碼就行了,所要可以提供CPU的處理速度。不同的數據有不同的指令集。
7,前端匯流排,前段匯流排是CPU處理數據和獲得數據的通道,如果太小CPU得不到需要的數據,那麼就會空載,造成性能的浪費。
Ⅳ CPU頻率至少多少才算好
現在的
CPU頻率
都在2.5G以上,CPU的性能頻率是其次,還要看架構和核心
Ⅳ 台式電腦的CPU要多少才合適
台式機CPU也分高中低端的,所以主頻也是不一樣的,大概有以下幾種:
老版奔騰CPU,主頻一般在1.86GHz到3.6GHz之間,如奔騰4CPU主頻為3.6GHz。
酷睿I3、I5系列,主頻一般在2.2GHz到3.8GHz之間,如I3-4130 CPU主頻為3.4GHz。
賽揚系列CPU,主頻一般在1.6GHz到2.8GHz之間,如celeron1037U CPU主頻為1.8GHz。
酷睿I7系列CPU,主頻一般在2.4GHz到4.0GHz之間,如I7-4790K CPU主頻為4.0GHz。。
低端AMD系列CPU,一般在1.9GHz到3.0GHz之間,如閃龍X2 180 CPU主頻為2.4GHz。
中高端AMD系列CPU,一般在3.0GHz到4.1GHz之間,如A10-6800K CPU主頻為4.1GHz。
Ⅵ 筆記本cpu頻率多少合適
頻率越高越好,當然相應的功耗也要增加,建議買低功耗的,是以P開頭的處理器,如P7350和P7450,這些處理器比T開頭的處理器功耗要少10W
,當然我們也要考慮到性價比,比如P7350和P7450的價格差三四百,但頻率之相差0.13.這些差距在實際的應用中是不太明顯的。一般的筆記本的頻率都在2.0到2.4之間。這些應該夠用了。
Ⅶ 電腦的cpu頻率是不是越高越好
頻率是越高越好,但是比較CPU的性能不是只看主頻的,關繫到很多,像製造工藝,緩存,核心架構,核心數量等等許多
這些都是比較專業的領域,單講新手肯定不會馬上明白,朋友你可以到中關村硬體論壇的新手學堂里,裡面有有關一切硬體的入門知識,你一定會逐漸了解的
Ⅷ 電腦CPU頻率量級是什麼最好是多少
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是M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速度。CPU的工作頻率(主頻)包括兩部分:外頻與倍頻,兩者的乘積就是主頻。倍頻的全稱為倍頻系數。CPU的主頻與外頻之間存在著一個比值關系,這個比值就是倍頻系數,簡稱倍頻。倍頻可以從1.5一直到23以至更高,以0.5為一個間隔單位。外頻與倍頻相乘就是主頻,所以其中任何一項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頻上升。由於主頻並不直接代表運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況下,很可能會出現主頻較高的CPU實際運算速度較低的現象。因此主頻僅僅是CPU性能表現的一個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體性能。
Ⅸ 處理器的頻率要多少才合適
CPU頻率現在是2.8-3.0MHZ合適,佔主流,更新是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