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選購組裝電腦的主機
1/3 分步閱讀
cpu(中央處理器)
cpu作為主腦不可或缺,價格也是天差地別,從幾百到幾千不等,所以購買時要注意電腦用途。下面就列舉幾個選項
1.普通辦公用的話幾百元的尚可,看視頻,4399小游戲都沒問題。
2.設計用,如3d max等等。這樣就需要高級別的處理器,就一般來講也得2000元以上,在2000以上再選擇專用cpu優中選優。
3.玩游戲這個就比較寬泛了,如果玩4399小游戲參考一。若是玩網游需要多開窗口,就要買核心數多一些的至少也是四核八線程,價格至少也在1000-2000左右。若是玩單機不用過多考慮線程,現在只有個別游戲多線程優化好,但是主頻要高至少也得是3ghz以上,價格是在1000-2500左右。當然若是有能力不管是單機還是網游都可以上六核十二線程,當然價格相對較貴在在2500-4000左右。
② 我想買組裝電腦的,但不知道怎麼買
很多朋友在組裝電腦的時候,不知道怎麼選擇主板,有的甚至認為只要cpu好,主板次點沒關系,其實卻不是這樣。主板的讀寫性能和速度,以及兼容性,擴展能力,是體現主板性能的關鍵,好的主板能才能發揮cpu的最大性能,讓系統更加穩定流暢,也能為以後升級硬體配置留足空間,下面小編給大家總結一下,挑選主板的注意事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4
擴展能力:
計算機在購買一段時間後都會出現要添加新設備的需求,有著良好擴展能力的主板將使用戶不必為插槽空間的緊缺傷腦筋,主板的擴展能力主要體現子啊有足夠的I/O插槽,內存插槽,CPU插槽,AGP插槽,以及與多種產品兼容性的硬碟介面,USB介面等。。
5
升級能力:
CPU的更換代速度較快而主板相對穩定,也就是說,主板比CPU有著更長的生命周期,一塊好的主板應為現在以及未來的CPU技術提供支持,是CPU升級不用更換主板,以上就是選購主板的主要參數。
③ 新手如何搞組裝電腦
DIY裝機指的是自行選擇電腦的各個硬體,這些硬體包括處理器、主板、內存、顯卡、硬碟、機箱、電源等,在保證兼容、合理搭配的同時將所有的DIY硬體搭配組裝為一台完整的電腦,也是所謂的「組裝機」、「兼容機」,今天小編再來幫大家科普一下硬碟選購知識和硬碟知識,教你如何挑選合適的硬碟。
硬碟分為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以及混合硬碟三個類型,而絕大數的用戶都是採用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雙硬碟方案,現在混合硬碟市場需要很小,市場上裝機常見主要是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三個類型的硬碟知識吧。
一、硬碟 選購 的類型:
1、機械硬碟(HDD)
是一款傳統式硬碟,在沒有固態硬碟之前都是搭配的機械硬碟,現在裝機搭配機械硬碟多數作為儲存副盤。機械硬碟的結構主要是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製成的磁性碟片、磁頭、轉軸、磁頭控制器、控制電機、數據轉換器、介面以及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在機械硬碟在工作的時候,磁頭懸浮在高速旋轉的磁性碟片上進行讀寫數據。
優點主要是容量大,價格便宜,技術成熟,硬碟破壞可做數據恢復,而缺點主要是速度相比固態硬碟要慢,發熱大,噪音大,防震抗摔性差。
2、固態硬碟(SSD)
固態硬碟是在機械硬碟之後推出的一款新型硬碟,也是現在裝機首選硬碟之一,都是設為主盤運用,大大提升系統速度。固態硬碟主要是由多個快閃記憶體晶元加主控以及緩存組成的陣列式儲存,屬於以固態電子儲存晶元陣列製成的一種硬碟。
優點主要是相比機械硬碟,讀取速度更快,尋道時間更小,能夠提升系統、軟體、游戲等讀寫速度,靜音、防震抗摔性佳,低功耗、輕便、發熱小。而缺點主要是價格偏貴、容量較小,大儲存需要的時候,往往需要搭配機械硬碟來運用。
3、混合硬碟(SSHD)
混合硬碟相當於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結合產品,採用容量較小的快閃記憶體顆粒作為儲存常用文件,而磁碟才是最為重要的儲存介質,而快閃記憶體僅僅是起了緩沖的作用,將更多的常用文件保存到快閃記憶體內減小尋道時間,從而提升效率。
混合硬碟優缺點主要是讀寫速度相比機械硬碟要快,但是速度不如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同樣,發熱顯著,有顯著噪音,有震動。
二、硬碟 選購 的品牌
1、機械硬碟:西部數據(WD)、希捷(ST)
2、固態硬碟:三星、Intel、浦科特、Toshiba、建興、閃迪、金士頓、威剛、WD、影馳、七彩虹、台電等。
一般來說,首選三星、intel、浦科特,不過價格偏貴,其次金士頓、閃迪、Toshiba等,性價比品牌可以影馳、威剛、台電、七彩虹等。
三、硬碟 選購 的容量
同價位情況下,機械硬碟的容量要比固態硬碟要大很多,因此大儲存的情況下,必須搭配機械硬碟作為儲存運用,除非你是土豪,直接購買大容量的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容量通常:120G、240G、320G、500G、1T、2T或者以上等。不過現在基本都是選用120G、240G容量為主,因為大容量的固態硬碟價格絕對讓你懷疑人生,不過相信經過固態硬碟多年的發展,大容量會越來越主流,越來越便宜。
機械硬碟容量通常:1T、2T、3T、4T或者以上等。一般基本都是選用1T、2T機械硬碟,再大的基本用不到,除非真有這樣的儲存需要。
四、硬碟 選購 的介面
機械硬碟現在都是SATA3介面,而固態硬碟常見的有:SATA 3介面,PCI-E介面,M.2介面,其中M.2之間也有不一樣的規格,主要由2242、2260、2280三種規格。
SATA3介面的固態硬碟是現在運用廣泛的,而M.2介面固態硬碟慢慢主流起來,而PCI-E介面一般運用在高端機上,擁有更高的速度體驗。
五、硬碟 選購 的尺寸
台式電腦機械硬碟都是3.5英寸,而SATA3介面的固態硬碟是2.5寸的,與筆記本的機械硬碟尺寸相似,因此也可以運用在筆記本上。PCI-E介面的固態硬碟只適於台式電腦,並不合適筆記本,而M.2和SATA的固態硬碟,台式電腦和筆記本都是通用的。
不過對於現在的筆記本和台式電腦來說,M.2介面的固態硬碟外形小巧,打破了SATA介面帶來的性能瓶頸,因此裝機之家小編堅信,M.2介面的固態硬碟才是未來趨勢。
是什麼決定了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速度?
固態硬碟主要是顆粒與主控, 固態的顆粒與主控好壞決定了一款固態硬碟的性能,顆粒與主控越好,無疑固態硬碟的速度越強。
SSD的顆粒的傳統分類:SLC、MLC、TLC,SLC顆粒要強於MLC,而MLC顆粒又強於TLC,不過SLC顆粒在現在市場基本很少,(裝機之家原創)主要是價格偏貴,現在中高端的固態還是MLC顆粒的天下,而TLC顆粒成本較低,性能與壽命不如MLC,定位市場入門級固態硬碟。
SLC = Single-Level Cell ,即1bit/cell,速度快壽命長,價格超貴(約MLC 3倍以上的價格),約10萬次擦寫壽命。
MLC = Multi-Level Cell,即2bit/cell,速度一般壽命一般,價格一般,約1000--3000次擦寫壽命。
TLC = Trinary-Le
④ 請問買組裝電腦怎麼買
很多人對裝機還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要說組裝電腦難也不難,不難也有點難,要是熟練了,裝機真的是很簡單,要是沒有裝過的人,那搞不好,裝出來的電腦使用不了,甚至把零件給燒壞了,所以我們千萬不能盲目的裝電腦。組裝電腦是需要熟練就行了,而選電腦配置就需要技巧了,還需要經驗和知識,要是沒有經驗和知識就選不出性價不高的配置,甚至是不兼容的配置。
第一步:前期的決策,首先判斷自己組裝電腦的主要用途了,同樣這也會決定電腦的大體價位。如果你只是想上上網,然後平時處理些文字材料我建議你就選購英特爾賽揚級的機器,如果玩3D游戲或是學習寫設計類的軟體,那我建議你買英特爾奔騰級的機器。兩者的價位應該相差1500到2000RMB左右吧。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賽揚的CPU的價格和奔騰級的價格差了一大截,性能當然也就不能同日而語了。性能的強弱主要體現在運算和多媒體處理上,上網聊天應該都查不多。也會有人推薦你選用AMD的CPU,我承認AMD的CPU在同樣價位上速度會比英特爾的快些,但是AMD的致命弱點就是發熱量特別大,而且支持AMD的主板也比較少,因此電腦出故障的機率就要大得多,也許AMD的fans此時要罵我了,但是這是不可迴避的事實啊,呵呵。決定購買什麼檔次的電腦以後,我建議你如果有條件可以先去行里(三好街內部對電腦市場的昵稱)轉轉,不要著急買,就是先看看五顏六色的宣傳單,了解一點常識,免得購買時被人歧視(因為什麼也不懂,而在心理所處的劣勢)。如果你很忙,沒時間去,可以到一些電腦資訊類的網站去看看,沈陽的朋友可以到網上三好街,北京的朋友可以到中關村在線大體了解一下,但是價格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普遍比實際價格高很多。
第二步:選擇合適的商家,這個過程很關鍵啊,如果你有行里的熟人,可以到他那裡去買,但你不必期望你會得到多少實惠,因為誰也不能不賺錢白幫你忙活啊,唯一會給你的感覺就是有點安全感而已。我建議還是不要找熟人了,關鍵你不好意思殺價,呵呵。雖然行里的商家還做不到童叟無欺,但是大部分還是奉公守法的。所以你要盡量選擇大點的店鋪。不要去那些只有一兩個小櫃台的地方,哪天關門誰也不知道,而且貨出的少,價格和質量也一定不好。好了,找兩個商家索要幾個報價單留著做比較用,然後找個大點的店鋪坐下吧,賣貨小姐通常會很熱情地招呼你,哥啊,姐啊的很親熱,不過你的頭腦要保持冷靜啊,頭腦一熱幾百RMB就白白溜進別人的腰包了。現在行里一台機器的正常利潤大概在200RMB左右吧。
第三步:購買,很費腦筋一個過程。讓我們以選擇普通賽揚檔次為例,按照購買單的配件順序一一與賣貨小姐較量吧! CPU:賽揚2.4(不用廢話太多,CPU的價格是行里最透明的) 主板:應該選擇華碩、技嘉、微星這樣的名牌,主板是整台電腦性能穩定性的關鍵環節,所以一定要選擇有歷史的好品牌。其他品牌或許要比它們便宜百十元RMB,但是還是不要吝惜這點錢了,想想日後捧著機箱穿梭於行里與家之間的感覺,你不會再猶豫了。主板的尺寸要盡量大點有利於散熱,擴展插槽要盡量多些,有利於你日後安裝其他硬體。 內存:還是要選擇品牌類的如KingMax、現代都不錯,現在通常會配置256M,但是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還是買512M的,畢竟用起來速度快、流暢,心情也好啊,這個價格也很透明,不用廢話太多。 硬碟:目前市面上的品牌大體都還可以(不過網上反映西部數據的返修率高些),容量在60-120G之間你可以自由選擇,硬碟有兩個參數關鍵一些,就是轉速和數據緩沖區(cache),轉速慢點的5400轉/秒,好一些的7200轉,cache一般都是2M左右,如果你能多掏點錢還是盡量買轉速和Cache大點的,速度會更快些。硬碟價格也很透明,不用廢話太多。 軟碟機:不用再要了吧,不如弄個32M的U盤,價格都在百元左右,還能移動,何樂不為呢! 顯示器:如果給小孩子用還是選擇液晶顯示器吧,沒有輻射啊,不過價格比普通顯示器貴不少。我還是推薦大家買普通顯示器,顯示效果比液晶的爽啊。同樣品牌很關鍵,我推薦你選擇飛利浦、美格、優派這樣的專業顯示器生產商的產品,韓派的三星和LG也可以,但顯示效果還是不如前幾位好的。大小17寸的正好,不要選擇19寸的,除非你有特殊用途。顯卡:由於我不是游戲的fans,因此對這方面研究不多,但如果你想玩大型3D游戲或處理大型影像,一定要買塊好顯卡,顯存也要足夠大,顯卡的發熱量也很大,所以應該選擇顯卡上既有散熱片又有風扇的那種啊。我用過碩泰克的感覺不錯,聽說艾爾莎也是專業級的顯卡。這個價格主要決定具體那個型號,你只要看準型號,通過幾個商家的比較看看就可以了。 機箱:機箱看似簡單個東西,其實名堂是不少的,關鍵牌子多,而且型號你也分不清,很容易在這個上面吃啞巴虧的。我的建議是,你可以自己先去賣機箱的地方看看,了解下大致的價格,選擇時還是品牌第一位,好點牌子的有技展、愛國者、羅技等。我推薦你買好機箱的原因是還機箱一般都帶原裝的電源啊,電源的額定功率都要夠300W,而且有過電保護(保險絲),細節不要忽視啊,往往細節決定成敗的,呵呵。機箱的外觀和材質我也有必要說幾句,外觀的顏色你喜歡就可以,但是最好和顯示器的面板顏色相配啊,不然擺在家裡很不雅觀啊,還有USB介面要多點,前面板上也要有啊,因為現在數碼產品多啊,DV、數碼相機、MP3、電子詞典差不多都用USB介面,所以還是多點好啊。 鍵盤、滑鼠:如果你不是很苛求點擊和敲打鍵盤的效果,買個普通的光電套件就可以,價格在50-100RMB之間。光碟機:市面上現存的價格和質量都差不多,你可以聽一次售貨小姐的推薦,應該買DVD光碟機吧,如果想刻錄光碟可以買個康寶的光碟機。同樣提醒你顏色要和機箱一個色不然很難看。看看,差不多了吧,其他外設有機會我再和大家交流,現在基本配置是不缺少了。好,進行下一步,對了,這時該是討價還價的時候了,我個人觀點是點到即可,因為你上面的步驟如果比較合理,應該不會被宰吧,所以便宜50元見好就收,否則爭個面紅耳赤的,商了和氣不說,背地裡給你換幾個返修的部件你也不知道啊。
第四步 組裝電腦,時間會很長啊,一般要1-2個小時吧,人家先要調貨,然後才能給你裝的。你這時有空可以就近看看其他數碼產品,或是購買點你需要的軟體。好,部件到齊了,這時你可以選擇坐下來觀看,就當學習一遍裝機的流程,希望給你裝機的傢伙比較有經驗和專業精神,這會減少日後的很多不必要麻煩。我該建議你點什麼呢?對,你要是一點都不懂就只管看,千萬別指手畫腳的,惹煩了技術員,他們只有向你的配件傾訴了。待組裝完畢時你可以驗收一下,一般就看看,硬碟、主板和其他板卡的螺絲是否都固定牢固了,多餘的電源線頭是否都用勒死狗系緊了,光碟機的音頻線還有前置USB介面的線是否連接了,就這么多吧,如果是個合格的裝機員這些應該都沒問題。之後就是安裝操作系統了,你可以事先規劃好你的硬碟分區計劃告訴裝機員,通常系統分區(C:盤)不用弄得太大,浪費資源。還要提醒你回家上網之前記得現安裝個防病毒軟體啊,否則很可能以上網系統就癱瘓的。
⑤ 電腦小白怎麼買組裝電腦
提供個方法。去京東首頁搜索裝機大師。你可以在裡面找到適合你預算的配機方案。按照方案購買配件。最後付款時可以選擇裝機服務。雖然可能沒有去電子城自己選擇配件裝機便宜。但是也貴不了多少。而且你去電子城自己組裝的話,很有可能被大宰一刀。不能小看門面銷售的實力.奔著intel 獨顯配置去的你,有可能最後是拿著amd 集成顯卡的機子走人,然後你還會感謝他。
⑥ 組裝電腦怎樣選購
大家好,我是小蝦,今天跟大家的說下,。綜合以下幾點:第一點:根據大家的需求選擇,比如說只用於上網看看電影,那麼就沒有必要買那些高配置的電腦,完全用不著,也浪費人民幣,大家說是不?第二點:確定了需求後,可以要店主提供下組裝電腦主機報價配置單,價格也標好,然後找借口離開,到另外一家店子去看看,給他配置單,但請把價格別給他看。看他如何出價,如果低或者高,呵呵,大家知道怎麼辦了吧?大家千萬不要不好意思,省錢才是王道,第一次買電腦,小蝦就是這樣做的。第三點:確定購買前,先問店主送些什麼東西,問清楚後再要店主組裝。組裝過程中懂點電腦的朋友要看仔細了,防止黑心店主給你換舊貨,第四點:店主組裝好後,仔細檢查機箱還有其他部件有沒有脫落的情況,運輸過程中經常把機箱殼壓扁一小點通常在光碟機邊上不仔細看是看不出來的,小蝦遇到這種情況N回。第五點:檢查配置是否跟配置單上的一樣。一般裝完系統後,大家可以要求店主裝個魯大師,測試一下,然後對照下看一看,一般此類情況出現較少,大多數是換舊的硬體,看不出來,所以小蝦在上面也提醒過大家店主組裝電腦的時候要看清楚,是否是原裝沒拆封的。第六點:看到這里,一般一台電腦基本組裝完成,那麼是顯示器,應當檢查顯示器是否有亮點,可以要店主幫助完成,一般情況下還是沒有的,但是有些顯示器從廠家發過來後,店主沒有拆封,所以也不完全清楚是否有亮點,最好當場測試下,以防萬一。第七點:以上都沒有問題的話,那麼就應該在電腦組裝完成後再次還價,一般店主肯定會有所退讓,但也少不了那些釘子戶。反正少一分錢就省一分是不?
⑦ 新手怎麼買台式電腦組裝機
作為新手,一般都不太懂電腦配件的選擇和搭配。
那麼,最好是先咨詢一下懂電腦的朋友,或者是在網路上咨詢一下網友。
先給出一個大致的預算上限,說明一下電腦買來作何使用,這樣朋友或網友才好根據你的預算和使用需要來選擇合適的配件組合,列出一張配置單,你只需要按照配置單去電腦城組裝電腦就行,或者是在網店按照配置單組裝電腦也可以。
這樣,即使是新手,也不怕買到有性能瓶頸的組裝機了。
⑧ 不懂電腦怎麼買組裝機
先根據自己的需要扒拉一份配置單,再上電腦城,你在報價單子上的價格不一定就是買回來的實際價格,商家為了拉攏顧客也肯定會在報價的時候故意降低價格的。
所以不要以為你的預算不夠,忙著看報價不如多看看那些奸商們的慣用伎倆。
配機子第一次別帶錢,拿著你的配置單叫商家給你報價~千萬別告訴他們你沒錢,就說你要現配。當他把價格寫好之後,拿著他給你的單子給別家看,第二家為了攬生意一定比第一家低,如此周而復始,只要你臉皮夠厚,絕對不花冤枉錢。
給你寫配置單時,要注意他們寫的越不清楚的地方就是他們最可能黑你的地方,所以別給他們迴旋的餘地,比如:機箱和電源,人們往往不會太注意。寫單子的時候他們就往往一帶而過,當你機裝到一半,不能退的時候。他們就利用這些「不起眼」的配件來卡你的油水了。
還有一點要注意,當你已經談好單子,馬上要進行組裝時,商家往往會向你索要要定金。你可以給,不過要跟他說明一點,就是如果商家以缺貨為理由要求更改配置單的配置時,你有權利中止交易並拿回押金。
還有,東西拿來了要好好驗貨,你把它的價格壓得太低,人家難免會拿假貨來哄。,把你配置的東西在太平洋網站或中關村那裡下載一些圖片,以便到時候比對,內存一定要看,電源和CPU(假的有打磨痕跡)也看看。對了。我以前遇到過假內存,商家拿來2個條子給你,給你看真的那個,假的放在他手裡,你驗過真貨後,他再把外包裝扔掉。神不知鬼不覺~
其實奸商們也就那麼幾個慣用伎倆,掌握了,他拿你沒轍。好機子,不光是靠配置單配的,要打好和姦商的一場硬仗,才能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