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菜鳥如何學習組裝電腦求幫助
1.對電腦硬體要有了解,比如CPU,主頻高好不好。二級緩存是什麼,三級緩存有什麼用,有沒有三級緩存對性能影響大不大,耗不耗電,AMD的和INTEL的區別在什麼地方。安裝CPU的時候夠不夠細心,否則容易把針腳弄斷,一塊U就此可能報廢。硅膠的塗抹方法,散熱器的選購等等。不懂可以上網多查資料,也可以多去相關電腦網站看別人的帖子,有些是槍手的,有些是DIY玩家的。但是千萬不能就那麼肯定那麼一回事,凡事只有自己真正接觸了才去下定論。
2.顯卡、硬碟、主板、電源等等硬體如何區分優劣,如果自己沒接觸過的也要多上網查資料,電腦更新比較快,看書不一定就能滿足你的要求,很多新的東西出來了書還沒有人寫呢。
3.留意身邊朋友的電腦,他們用的都是什麼品牌的配件,對比見到的品牌的質量,心裡有個底,就不容易受到別人的蒙騙。
4.之前有很多人說AMD的CPU沒有INTEL的穩定,你可以自己去驗證一下,看到底對不對。總之我接觸的絕大部分電腦問題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CPU不穩定我是真的沒遇到過。
❷ 菜鳥組裝電腦
游戲主機省錢新配置A:3800元
AMD 速龍II X4 631/盒裝¥495
介面類型:Socket FM1核心類型:Husky核心數量:四核主頻:2.6GHz二級緩存:4M工作功率:100W包裝:盒裝
技嘉GA-A75M-D2H [5系列]¥699
晶元廠商:AMD北橋晶元:AMD A75(Hudson D3)CPU插槽:FM1內存插槽:2 DDR3 DIMM集成顯卡核心:視CPU而定
硬碟介面:S-ATA III支持顯卡標准:PCIE 2.0
金士頓DDR3 1333 4G¥165
內存類型:DDR III內存主頻:DDR3 1333內存總容量:4G內存容量描述:單條顆粒封裝:FBGA內存電壓:1.5V
西部數據500G 16M SATA3藍盤 [藍盤系列]¥280
容量:500G轉速:7200rpm緩存容量:16M盤體尺寸:3.5寸介面標准:S-ATA III
七彩虹iGame450烈焰戰神U(鯊魚仿生學) [GTS450系列]¥799
晶元廠方:NVIDIA晶元型號:NVIDIA GeForce GTS 450輸出介面:2×DVI-I介面,1×HDMI介面顯存容量:1024M
顯存類型:GDDR 5核心頻率:850MHz顯存頻率:3800MHz支持PCI Express 2.0
電源:航嘉多核DH6¥398 400W
機箱:80元
羅技G1游戲套裝¥199
鍵盤型式:薄膜式鍵盤連接方式:有線鍵盤介面:PS/2滑鼠類型:光電滑鼠滑鼠連接方式:有線滑鼠介面:USB最高分辯率:800 DPI
三星S19A100N¥699尺寸:18.5英寸屏幕比例:16:9亮度:200cd/m2典型對比度:600:1動態對比度:500萬:1
解析度:1366×768面板類型:TN 背光類型:WLED
游戲主機省錢新配置B:2380元
AMD速龍II X2 240/散裝¥305
介面類型:Socket AM3(938)核心類型:Regor核心數量:雙核主頻:2.8GHz二級緩存:2×1M工作功率:65W
梅捷SY-A890G+ V3.0節能版¥588
晶元廠商:AMD北橋晶元:AMD 890GX南橋晶元:AMD SB850CPU插槽:AM3內存插槽:4 DDR3 DIMM
集成顯卡核心:AMD Radeon HD4290硬碟介面:S-ATA III
金士頓DDR3 1333 4G¥165
內存類型:DDR III內存主頻:DDR3 1333內存總容量:4G內存容量描述:單條顆粒封裝:FBGA內存電壓:1.5V
西部數據500G 16M SATA3藍盤 [藍盤系列]¥280
容量:500G轉速:7200rpm緩存容量:16M盤體尺寸:3.5寸介面標准:S-ATA III
電源:航嘉冷靜王加強版2.31¥188 270W
機箱:80元 漫步者R326P指導價¥299
雙飛燕KB-8620D¥78鍵盤型式:薄膜式鍵盤連接方式:有線鍵盤介面:PS/2滑鼠類型:光電滑鼠滑鼠連接方式:有線
滑鼠介面:PS/2
AOC E941S¥699尺寸:19英寸屏幕比例:16:10亮度:250cd/m2動態對比度:2000萬:1
解析度:1440×900面板類型:TN背光類型:WLED
❸ 菜鳥怎樣自學組裝電腦,怎麼裝電腦系統最近很想自己在網上買硬體自己攢機 ,但是又不懂怎麼裝系統,大
組裝不難,安裝系統更簡單,組裝你要看你要用的是什麼cpu,支持的主板,也就是說針腳,再簡單點就是介面,,然後內存,硬碟,顯卡這些都比較通用的,沒什麼可說的了,最主要的是cpu和主板要對得上,你想自己買配件的話,建議是上京東商城買,淘寶假貨多,上面有cpu,主板,內存什麼的,裡面都有詳細介紹,多了解了解就會了。說到安裝系統,這個也不難,去電腦店花個10塊錢,買個蝶子不過前提你得有光碟機,考慮到你現在沒電腦,所以說你自己買來配件之後最好是拿給人家幫你安裝系統,然後拿回來自己慢慢學,網上有好多教程,你可以看看,自學網裡面也有…
❹ 怎樣組裝電腦
安裝前的准備
在動手組裝電腦前,應先學習電腦的基本知識,包括硬體結構、日常使用的維護知識、常見故障處理、操作系統和常用軟體安裝等。
安裝前配件的准備
裝機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實際需要購買配件。
如選購機箱時,要注意內部結構合理化,便於安裝,二要注意美觀,顏色與其他配件相配。一般應選擇立式機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機箱,特別是機箱內的電源,它關繫到整個電腦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250 W,有的處理器還要求使用300 W的電源,應根據需要選擇。
除機箱電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還有主板、CPU、內存、顯卡、音效卡(有的音效卡主板中自帶)、硬碟、光碟機(有VCD光碟機和DVD光碟機)、軟碟機、數據線、信號線等。
除了機器配件以外,還需要預備要用到的螺絲刀、尖嘴鉗、鑷子等工具。
另外,還要在安裝前,對室內准備好電源插頭等,這些內容在第1章的1.4節已經敘述了。
裝電腦的基本步驟
組裝電腦時,應按照下述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
(1) 機箱的安裝,主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並且將電源安裝在機箱里。
(2) 主板的安裝,將主板安裝在機箱主板上。
(3) CPU的安裝,在主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並且安裝上散熱風扇。
(4) 內存條的安裝,將內存條插入主板內存插槽中。
(5) 顯卡的安裝,根據顯卡匯流排選擇合適的插槽。
(6) 音效卡的安裝,現在市場主流音效卡多為PCI插槽的音效卡。
(7) 驅動器的安裝,主要針對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進行安裝。
(8) 機箱與主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PC喇叭的連接,以及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電源線和數據線的連接。
(9) 蓋上機箱蓋(理論上在安裝完主機後,是可以蓋上機箱蓋了,但為了此後出問題的檢查,最好先不加蓋,而等系統安裝完畢後再蓋)。
(10) 輸入設備的安裝,連接鍵盤滑鼠與主機一體化。
(11) 輸出設備的安裝,即顯示器的安裝。
(12) 再重新檢查各個接線,准備進行測試。
(13) 給機器加電,若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表明初裝已經正確,此時進入BIOS進行系統初始設置。
進行了上述的步驟,一般硬體的安裝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電腦運行起來,還需要進行下面的安裝步驟。
(14) 分區硬碟和格式化硬碟。
(15) 安裝操作系統,如Windows 98或者Windows XP系統。
(16) 安裝操作系統後,安裝驅動程序,如顯卡、音效卡等驅動程序。
(17) 進行72小時的烤機,如果硬體有問題,在72小時的烤機中會被發現。
························
組裝電腦的過程
對於平常接觸電腦不多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裝機」是一件難度很大、很神秘的事情。但其實只要你自己動手裝一次後,就會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當然你最好先對電腦的各個配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組裝電腦的准備工作都准備好之後,下面就開始進行組裝電腦的實際操作。
(1) 打開機箱的外包裝,會看見很多附件,例如螺絲、擋片等。
(2) 然後取下機箱的外殼,我們可以看到用來安裝電源、光碟機、軟碟機的驅動器托架。許多機箱沒有提供硬碟專用的托架,通常可安裝在軟碟機的托架上。
機箱的整個機架由金屬構成,它包括五寸固定架(可安裝光碟機和五寸硬碟等)、三寸固定架(可用來安裝軟碟機、三寸硬碟等)、電源固定架(用來固定電源)、底板(用來安裝主板的)、槽口(用來安裝各種插卡)、PC喇叭(可用來發出簡單的報警聲音)、接線(用來連接各信號指示燈以及開關電源)和塑料墊腳等,如圖11.1所示(這里的圖片已經安裝好電源,實際上新打開的機箱是沒有安裝好電源的)。
l 驅動器托架。驅動器艙前面都有擋板,在安裝驅動器時可以將其卸下,設計合理的機箱前塑料擋板採用塑料倒鉤的連接方式,方便拆卸和再次安裝。在機箱內部一般還有一層鐵質擋板可以一次性地取下。
l 機箱後的擋片。機箱後面的擋片,也就是機箱後面板卡口,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USB介面等都要從這個擋片上的孔與外設連接。
l 信號線。在驅動器托架下面,我們可以看到從機箱面板引出Power鍵和Reset鍵以及一些指示燈的引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型喇叭稱之為PC Speaker,用來發出提示音和報警,主板上都有相應的插座。
有的機箱在下部有個白色的塑料小盒子,是用來安裝機箱風扇的,塑料盒四面採用卡口設計,只需將風扇卡在盒子里即可。部分體積較大的機箱還會預留機箱第二風扇、第三風扇的位置。
組裝電腦的過程
對於平常接觸電腦不多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裝機」是一件難度很大、很神秘的事情。但其實只要你自己動手裝一次後,就會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當然你最好先對電腦的各個配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組裝電腦的准備工作都准備好之後,下面就開始進行組裝電腦的實際操作。
(1) 打開機箱的外包裝,會看見很多附件,例如螺絲、擋片等。
(2) 然後取下機箱的外殼,我們可以看到用來安裝電源、光碟機、軟碟機的驅動器托架。許多機箱沒有提供硬碟專用的托架,通常可安裝在軟碟機的托架上。
機箱的整個機架由金屬構成,它包括五寸固定架(可安裝光碟機和五寸硬碟等)、三寸固定架(可用來安裝軟碟機、三寸硬碟等)、電源固定架(用來固定電源)、底板(用來安裝主板的)、槽口(用來安裝各種插卡)、PC喇叭(可用來發出簡單的報警聲音)、接線(用來連接各信號指示燈以及開關電源)和塑料墊腳等,如圖11.1所示(這里的圖片已經安裝好電源,實際上新打開的機箱是沒有安裝好電源的)。
l 驅動器托架。驅動器艙前面都有擋板,在安裝驅動器時可以將其卸下,設計合理的機箱前塑料擋板採用塑料倒鉤的連接方式,方便拆卸和再次安裝。在機箱內部一般還有一層鐵質擋板可以一次性地取下。
l 機箱後的擋片。機箱後面的擋片,也就是機箱後面板卡口,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USB介面等都要從這個擋片上的孔與外設連接。
l 信號線。在驅動器托架下面,我們可以看到從機箱面板引出Power鍵和Reset鍵以及一些指示燈的引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型喇叭稱之為PC Speaker,用來發出提示音和報警,主板上都有相應的插座。
有的機箱在下部有個白色的塑料小盒子,是用來安裝機箱風扇的,塑料盒四面採用卡口設計,只需將風扇卡在盒子里即可。部分體積較大的機箱還會預留機箱第二風扇、第三風扇的位置。
11.2.2 安裝電源
機箱中放置電源的位置通常位於機箱尾部的上端。電源末端四個角上各有一個螺絲孔,它們通常呈梯形排列,所以安裝時要注意方向性,如果裝反了就不能固定螺絲。可先將電源放置在電源托架上,並將4個螺絲孔對齊,然後再擰上螺絲。
把電源裝上機箱時,要注意電源一般都是反過來安裝,即上下顛倒。只要把電源上的螺絲位對准機箱上的孔位,再把螺絲上緊即可。
提示:上螺絲的時候有個原則,就是先不要上緊,要等所有螺絲都到位後再逐一上緊。安裝其他某些配件,如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等也是一樣。
11.2.3 安裝主板
在機箱的側面板上有不少孔,那是用來固定主板的。而在主板周圍和中間有一些安裝孔,這些孔和機箱底部的一些圓孔相對應,是用來固定主機板的,安裝主板的時候,要先在機箱底部孔裡面裝上定位螺絲,(定位螺絲槽按各主板類型匹配選用,適當的也可放上一兩個塑膠定位卡代替金屬螺絲)。
接著將機箱卧倒,在主板底板上安裝銅質的膨脹螺釘(與主板上的螺釘也對齊),然後把主板放在底板上。同時要注意把主板的I/O介面對准機箱後面相應的位置(圖中箭頭所指位置),ATX主板的外設介面要與機箱後面對應的擋板孔位對齊
注意:要讓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和USB介面和機箱背面擋片的孔對齊,主板要與底板平行,決不能搭在一起,否則容易造成短路。另外,主機板上的螺絲孔附近有信號線的印刷電路,在與機箱底板相連接時應注意主板不要與機箱短路。如果主板安裝孔未鍍絕緣層,則必須用絕緣墊圈加以絕緣。最好先在機箱上固定一至兩顆螺柱,一般取機箱鍵盤插孔(AT主板)或I/O口(ATX主板)附近位置。使用尖型塑料卡時,帶尖的一頭必須在主板的正面。06
❺ 菜鳥如何自己組裝電腦主機
1. 現在各大廠商之間的溝通合作比較多,硬體沖突這種情況已經很少見了。你主要需要考慮的是硬體配置的合理性,例如一味追求CPU、顯卡而忽略了主板、電源這種情況在新手中很常見
2. 報型號時要精確報出具體的型號。比如顯卡,9600GT、9600GS這2者之間有相當的差距。這個必須要弄清楚
3. 裝機之後的測試。自帶無毒U盤一個(必須確保無毒),內裝CPU-Z HD-TUNES EVEREST SUPER PI 還有屏幕測試軟體。先開CPU-Z看看CPU主板內存型號是否正確,開HD-TUNES看硬碟參數和通電時間,開SUPER PI跑幾分鍾看平台穩定性,開顯示器測試軟體看是否有壞點。
反正這些東西說不清楚。你想具體了解的話可以網路HI我留言
❻ 菜鳥學習電腦要怎麼開始
1、多看資料。自己買,別人借,網上找……電腦雜志,教學光碟,網上的免費電子雜志,各大網站的教學欄目…… 2、多與高手交流,看操作,問疑難。虛心點,一般來說高手都很樂意替人排憂解難的。沒有高手? 軟體作者是嗎,電腦售後服務的免費電話是嗎,給雜志的解難欄目寫信可以嗎?互聯網給我們的交流帶來的方便是大大的。 3、別作"下載狂"。有些網友上網就是下載,這才能充分利用資源呀,看見一有新軟體就眼紅,實用的不多倒成了軟體收藏家。再不就是免費郵件無數,這不"免費"嗎?。這種叫作:電腦技術沒學好,網費花了不少,硬碟慢慢變小(我的順口溜怎麼樣^_^)。 4、有問題盡量自己設法解決。搞定後你會很有"成就感"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毛主席說的沒錯。 5、要有毅力有恆心。我一朋友學編程,先VB後C++再VF,樣樣都半通不通,樣樣都拿不出手,這是學電腦的大忌。要達到"多能一專"也就夠你學的了,別貪多求全。 6、埋頭苦幹,廢寢忘食。"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有老婆孩子的禁學此招) 7、多動手實際操作。一些好的文章看了後,要多實際操作才行不然會很快忘了。 初學電腦如何入手 我也是從一個超級菜鳥走過來的,那時我還不上網(當然也不知道什麼計算機論壇),身邊也沒有什麼老鳥,所有的問題都要自己獨立思考,所以為此也走了不少彎路,不過堅持過來的原因只是對計算機的興趣,僅此而已! 現在,你們接觸到老鳥的機會應該很多吧,有了問題還能到論壇里來提問,至少你們不用像我們那時候走那麼多彎路! 我覺得學計算機應該先硬後軟(呵呵,個人意見),而學習硬體應該先從理論開始(廢話). 推薦刊物:微型計算機(半月刊)! 對於初學者來說,這一本就已經足夠了(只怕你消化不了這么多東西),先嘗試一個月,如果覺得看不太懂,微型計算機每年都會有精華本,通常精華本的內容更基礎,可以嘗試一下! 我把計算機硬體的學習分為了幾個階段: 1).了解計算機硬體各部件的用途 2).試著詳細了解5~6年前計算機硬體的發展和這段時期中各硬體大廠的經典之作 3).掌握計算機硬體維修的基本技術和技巧,養成對遇到的新問題獨立思考的習慣,從而從中積累經驗 4).達到3)的一.兩年後,這時已經是經驗豐富,解決起一般的硬體故障時,已是游刃有餘,可以說是信手拈來! 5).看的懂硬體板卡的大致電氣走線,一眼就能分辯卡板做工好壞,單憑一個萬用表,一把電烙鐵,一盒計算機硬體板卡常用電氣元件,就能維修板卡的電氣故障(當然,這個故障當然是可修復的,如果拿塊南北橋擊穿的板子給我,我也有辦法修,換晶元組需要熱風焊,) 呵呵,我總結下來就這幾種了,不過我也知道不是很詳細,閣下達到了第幾階段拉?最後有句真心話要對大家說:既然選擇了硬體,就請不要放棄,開頭是很難,堅持就要看你自己了,如果到了一定時候覺得自己的技術解決常見的故障沒問題了,有信心(有空)的話可以到電腦城去做技術,幾個月下來你就能提高很多! 記住:計算機硬體並不難學,靠的只是認真和恆心 我還是哪句話:自己行不行,只要你努力日後就知道!!!.....呵呵 最後,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見多識廣善於總結。一些小知識是系統的是學不到的,但它的確可以在某些時候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前面講到過的「如何去掉別開機畫面」的問題,這些都是需要平時總結的。你應該有個小本子,把自己遇到的一些沒見過的技巧都記錄下來,然後自己練習幾遍挪為己用。我就有一個筆記本,裡面記錄的全部都是自己去閱覽室看電腦雜志時看到的一些小技巧,非常實用。平時要接觸各種和電腦有關的東西,多看一些雜志(有興趣的可以多看點專業的)比如:《電腦愛好者》、《網迷文萃》、《網友世界》、《大眾軟體》、《電腦報》、《黑客防線》、《網管員世界》,《程序員》等,在擴大自己知識面的基礎上掌握更專業的知識,為以後自己的定向發展做一些准備。當然,如果你不打算以電腦為生的話,只掌握常見的基礎的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