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選擇主板和CPU和內存的搭配
這個問題的確比較復雜,我們就簡單地來說吧:
要想要好的就盡量多掏腰包買好的主板吧(比如:有945的可以買,我就不要865和915的);
下面來講其他部件的最佳兼容問題:
眾所周知,主板的北橋晶元控制著電腦的CPU、顯卡和內存,要想最簡單地看出它們是不是最協調最適合,要看CPU的前端匯流排頻率與內存和顯卡的頻率是否基本相同即可,例如:Intel Pentium D 830 的前端匯流排是800MHz的,那麼內存最好就要兩條DDR400的,因為400*2=800,顯卡的顯存頻率最好也是800左右的。
這樣子才可以盡量不會拖後腿,你選的是酷睿2雙核E7200 , 微星 P43 Neo3-F吧,品質有保證
關於你問顯卡的DDR2 DDR3有何區別的說:DDR3顯存可以看作是DDR2的改進版,二者有很多相同之處,例如採用1.8V標准電壓、主要採用144Pin球形針腳的FBGA封裝方式。不過DDR3核心有所改進:DDR3顯存採用0.11微米生產工藝,耗電量較DDR2明顯降低。此外,DDR3顯存採用了「Pseudo Open Drain」介面技術,只要電壓合適,顯示晶元可直接支持DDR3顯存。當然,顯存顆粒較長的延遲時間(CAS latency)一直是高頻率顯存的一大通病,DDR3也不例外,DDR3的CAS latency為5/6/7/8,相比之下DDR2為3/4/5。客觀地說,DDR3相對於DDR2在技術上並無突飛猛進的進步,但差距也未至於「很大」,只能說是有一定的差距醬紫而已
⑵ 電腦主板配CPU怎麼配內存怎麼配
華碩M2N68AMPLUS
這個是AM2、DDR2代內存的主板,可以無視了
技嘉M68MT-S2PDDR3這個是AM3、DDR3代內存的
華碩P5G41T-MLX
這個是上INTEL的,DDR3內存
其實你只要到中關村這類大型網站,就可以查到相關產品的參數,就明白什麼上什麼CPU,上什麼內存了!
⑶ CPU和內存怎麼搭配
CPU內存搭配有講究,跟系統也有關系。
32bit系統最大隻支持3.2 G的內存 ,多餘部門不發生作用,所以,要是XP系統,或32bitWIN7等系統,在這個問題上不用糾結了,上到3G就好了。
要是64bit系統其實有個萬能應對方式,就是你CPU主頻多大就上多大的內存,舉個簡單的例子,I3-550的CPU是算比較中等的CPU了,他的主頻是3.2G的,那麼雙核就是6.4G,所以,你上內存上到6G正好。
以上有不妥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⑷ 主板和CPU和內存條要怎麼搭配好
主板和CPU的搭配,硬標準的話,其實只要介面一樣,再就是處理器的匯流排頻率在主板所支持的匯流排頻率之內,主板一般都能支持,當然太低端與相對高端的之間搭配起來是不合理的。所以在現實中,是有一定約定成俗的標準的。如使用Intel奔騰雙核E6300處理器,其使用的是Intel傳統的前端匯流排(FSB),頻率為1066MHz,介面為LGA 775。而現實中,Intel G31晶元組、G41晶元組和P43晶元組、P45晶元組都可以進行支持.但是一般使用Intel G41或P43晶元組進行支持,Intel G31過時了,而Intel P45一般用來支持Intel Core2 Quad(酷睿2四核)和Core2 Extreme(酷睿2至尊四核)處理器。
主板與內存搭配方面就很簡單了,就看主板提供的內存插槽類型,是支持DDR、DDR2還是DDR3.當然有的主板可以同時支持DDR與DDR2內存,或同時支持DDR2與DDR3內存。再就是看具體支持的頻率。
處理器與內存之間的搭配,主要看處理器匯流排類型及處理器外頻的限制。其中,限制較大的則是Intel傳統的採用前端匯流排(FSB)的處理器。舉例來說,Intel Core2 Duo E8400處理器的前端匯流排為1333MHz,則前端匯流排帶寬為1333MHz X64Bit/8=10.664GB/s。由於Intel傳統的前端匯流排布局是,內存控制器集成於主板北橋,那麼內存與北橋(內存控制器)之間的通道為內存通道,而處理器與北橋之間的通道為前端匯流排。內存中的數據到達北橋(內存控制器)後經由前端匯流排到達處理器進行處理。那麼就需要內存帶寬與前端匯流排帶寬維持在一個相協調的程度上,一般是要求內存帶寬等於最好大於前端匯流排帶寬,否則內存造成瓶頸。所以在使用內存時,使用單根DDR3 1333MHz的2GB內存,內存帶寬為1333MHz X64Bit/8=10.664GB/s,剛符合要求;當然使用兩根DDR2 800MHz的2GB內存組建4GB的雙通道也是可以的,內存帶寬為800MHz X64Bit/8X2=12.8GB/s。而AMD處理器與Intel Core i系LGA 1156處理器採用的DMI匯流排與Intel Core i系LGA 1366處理器採用的QPI匯流排則是與Intel傳統的前端匯流排(FSB)布局是不一樣的。AMD處理器平台是將內存控制器集成於處理器內部,與Intel Core i系台式機桌面級處理器(採用DMI、QPI匯流排,區別於傳統的前端匯流排FSB)一樣。內存與處理器(內存控制器)之間的通道為內存通道,內存中的數據經由內存通道直接到達處理器,而不經過HT匯流排(Intel Core i系台式機桌面級處理器平台則不經過DMI或QPI匯流排),因而內存帶寬沒必要像Intel傳統的那樣由處理器前端匯流排帶寬來決定內存帶寬,要求內存帶寬等於最好大於前端匯流排帶寬。那麼只要內存帶寬符合主流就可以了,沒必要非要大於HT(DMI或QPI)匯流排帶寬。當然,這樣的話,一般是根據計算機平台的檔次來確定內存規格的。舉例來說,使用Intel Core i7 980X Extreme六核十二線程處理器的話,其QPI匯流排頻率為6.4GT/s,則帶寬為6.4GT/s X2X2=25.6GB/s,相當於Intel傳統的前端匯流排頻率為3200MHz的頻率帶寬,而目前Intel傳統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最高為1600MHz,即帶寬為1600MHz X64Bit/8=12.8GB/s,為QPI匯流排6.4GT/s頻率帶寬的一半。所以配置內存時,根據現實,Intel Core i7 980X處理器支持三通道內存,但是最高支持三通道DDR2 1066MHz內存,而使用雙通道的話,則可以使用目前最高的DDR3規格的內存。既可以使用兩根DDR3 2400(OC)的2GB內存組建4GB的雙通道,則內存緩存為4GB,內存帶寬為2400MHz X64Bit/8X2=38.4GB/s;而要是用三根DDR2 1066MHz的2GB內存組建6GB雙通道的話,內粗緩存為6GB,內存帶寬為1066MHz X64Bit/8X3=25.584GB/s。這兩種方案都是可以的......
⑸ 組裝電腦處理器如何搭配主板
這個需要看主板和cpu的針腳信號搭配,打個比方,i3 9100f,這個是九代的cpu 只能用九代的主板,如h310,b360,當然,可以上魔改主板,b250等等,然後是十代cpu,就只能用十代主板,就比如i3 10100f,只能用h410主板,或者b460m主板
⑹ 電腦CPU、內存、主板之間怎麼搭配
若是inter的U
看下前端匯流排是多少,之後買內存的時候盡量買頻率與之最接近的內存。
AMD的U看HY頻率
也是看了之後買內存。
主板的話
看好支持CPU的針數和類型就哦了。
⑺ 主板、CPU、內存該如何合理搭配,才能發揮最佳性能
一般買同個檔次的主板跟CPU
內存的話都差不多
一般高頻的CPU或者比較好的CPU就用好的主板
好的主板供電多所以配上高的CPU相對比較穩定!`而差的自然就配差點的啦!`有些低端CPU高端的主板還不支持呢!`一般來說有多大的廟就放多大的佛就好了!如果大廟放小佛浪費了
大佛放在小廟里也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