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網站 > 電腦鑼如何提升效率

電腦鑼如何提升效率

發布時間:2022-08-05 21:09:40

A. 如何提高CNC加工的效率

1. 提高數控加工效率的方法 數控加工技術雖然是一種計算機集成製造技術,但它離不開相應的管理及配套技術.要提高數控加工效率,應該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完善和加強各種相應的配套技術措施和管理水平。1.1 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第一,數控技術是一項綜合技術,除數控機床外還必須有相應的配套技術,才能充分發揮的效率。 第二,數控設備都有它的生命周期,一台新設備、一項新技術在一定的時期內會顯示出很強的生命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又是更新的技術和設備。 第三,在數控加工技術的發展過程中,人的素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里的人包括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工程維護人員和操作使用人員。1.2 培養優秀的數控技術人才 數控機床雖然智能化程度很高,但是人的作用卻至關重要,沒有技術好的編程人員,數控機床的效率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提高,沒有好的機床操作者就達不到最佳加工方式,產品的合格率就會降低,同時也會大大降低數控機床的使用效率和縮短機床的使用壽命。1.3 以管理和技術支持為後盾 管理者對數控機床往往存在誤區:譬如,認為加工中心一類的數控機床為貴重機床,粗加工不能用,太精密的工件又不一定能加工,這樣,就自然把加工對象壓縮到很小的范圍內,使數控機床任務不飽滿;給數控機床安排不合適的工件加工或不控制工件的毛坯質量,導致經常出現質量事故;生產管理的計劃性不強,安排數控加工時不給與足夠的技術准備時間,指望用數控機床來「突擊加工」,但由於數控機床准備工時較長,經常出現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情況.因此,管理層對數控技術的應用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3.1 刀具的管理措施 與進口刀具相比較,國產刀具質量較差,表現為幾何尺寸的精度低,表面粗糙,壽命短,為了提高數控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措施:第一,對刀具進行預調,這樣可以減少刀具在機床上的安裝調整時間,減少操作者刀具准備的時間, 第二,刀具刃磨。這里指重磨,數控機床所使用的刀具最好是數控刀具磨床所磨的刀具,當刀具用鈍時,應及時刃磨後入庫,保證出庫的刀具能夠正常使用。 第三,對刀具進行計算機管理。隨著數控加工復雜程度的不斷增加,刀具的管理也越來越復雜,對刀具的人工管理容易產生錯誤。所以,應該推行刀具的計算機管理,刀具的計算機管理應該包括出入庫管理、借還管理、配刀管理、刀具尺寸的測量管理、刀具的壽命管理、刀具的報廢管理、統計報表、刀具的查詢、與切削參數資料庫連接的介面以及刀具庫的維護等內容。關於刀具的種類和庫存量,應根據數控機床的數量,不斷充實擴展。 1.3.2.工裝夾具的應用與管理 工裝夾具的選擇與工件的安裝時間和測量時間有直接關系,也就是與加工的輔助時間有關系。 (1)推廣和改進組合夾具及組合真空夾具的應用,縮短輔助時間。 (2)盡可能提高工件基準選擇的統一性,減少工裝定位的工作量和夾具的數量。 (3)採用定力夾具,防止工件產生裝夾變形,提高加工精度。 (4)積極推廣工裝夾具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1.3.3 產品的設計工藝 (1)圓角、斜角的大小變化要盡量統一,從而簡化編程和刀具選擇。 (2)設計合理的工件結構,使其更適合於數控加工。

B. 詳細分析數控雕銑機與加工中心和雕刻機的區別

數控雕銑機用途上與加工中心和雕刻機的區別

加工中心:港台、廣東一帶稱之為電腦鑼,是帶有刀庫和自動換刀裝置的一種高度自動化的多功能數控機床。第一台加工中心出現在1958年的美國。它可以實現了工件一次裝夾後即可進行銑削、鑽削、鏜削、鉸削和攻絲等多種工序的集中加工,功能特別強調『銑』。

雕刻機:它主軸轉速高適合小刀具的加工,扭矩比較小,著重於『雕刻』功能,例如木材(專門加工木板的稱為木雕機)、雙色板、亞克力板等硬度不高的板材,不太適合強切削的大工件。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打著雕刻機旗號的產品都是為加工工藝品為主,成本低,由於精度不高,不宜用於模具開發;但也有例外的例如晶片雕刻機。

數控雕銑機:顧名思義。就是可以雕、也可銑,雕刻機的基礎上加大了主軸、伺服電機功率,床身承受力,同時保持主軸的高速,更重要的是精度很高。雕銑機還向高速發展,一般稱為高速機,切削能力更強,加工精度非常高,還可以直接加工硬度在HRC60以上的材料,一次成型。

從外觀體積上講:

加工中心體積最大,大型的1690型機體積在4m*3m,小型的850型機也在2.5m*2.5m;雕銑機次之,比較大型的750型機一般在2.2m*2m;雕刻機最小。

從機械結構上講:

加工中心一般採用懸臂式,雕銑機和雕刻機一般多用龍門式架構,龍門式又分為棟梁式和定梁式,目前雕銑機以定梁式居多。

從指標數據上講:

主軸最高轉速(r/min):加工中心8000;雕銑機最常見240000,高速機最低30000;雕刻機一般與雕銑機相同,用於高光處理的雕刻機可以達到80000,但那用的就不是一般的電主軸而是氣浮主軸。

主軸功率:加工中心最大,從幾千瓦到幾十千瓦都有;雕銑機次之,一般在十千瓦以內;雕刻機最小。

切削量:加工中心最大,特別適合重切削,開粗;雕銑機次之,適合精加工;雕刻機最小。

速度:由於雕銑機和雕刻機都比較輕巧,它們的移動速度和進給速度比加工中心要快,特別是配備直線電機的高速機移動速度最高達到120m/min

精度:三者的精度差不多。

從加工尺寸上講:工作檯面積可以比較好的反應這個。國內加工中心(電腦鑼)最小的工作檯面積(單位mm,下同)在830*500(850機);雕銑機的最大的工作檯面積在700*620(750機),最小的是450*450(400機);雕刻機一般不會超過450*450,常見的是45*270(250機)。

從應用對象上講:加工中心用於完成較大銑削量的工件的加工設備,大型的模具,硬度比較的材料,也適合普通模具的開粗;雕銑機用於完成較小銑削量,小型模具的精加工,適合銅工、石墨等的加工;低端的雕刻機則偏向於木材、雙色板、亞克力板等硬度不高的板材加工,高端的適合晶片、金屬外殼等拋光打磨。

一般認為:加工中心、雕銑機既可以做產品,也可以做模具,雕刻機只可以做產品。

補充:

在國外很早就有雕銑機的名詞(CNCengravingandmillingmachine),嚴格地講雕是銑的一部分,是購買雕刻機還是購買數控銑式加工中心是經常要問自己的問題。另外,還有目前盛行的高速切削機床(HSCMACHINE)。

從工藝上與加工中心和雕刻機的區別

1.--數控銑和加工中心用於完成較大銑削量的工件的加工設備

2.--數控雕銑機用於完成較小銑削量,或軟金屬的加工設備

3.--高速切削機床用於完成中等銑削量,並且把銑削後的打磨量降為最低的加工設備

深入分析上述設備的結構可以幫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一、--從機械角度

機床的機械分為兩個部分,移動部分和不移動部分:工作台,滑板,十字花台等為移動部分,床座,立柱等為非移動部分

1、--數控銑加工中心:

非移動部分鋼性要求非常好移動部分鋼性要求非常好

優點:能進行重切削;缺點:由於移動部分同樣龐大,犧牲了機床靈活性,對於細小的部分和快速進給無能為力。

2、--數控雕銑機

非移動部分鋼性要求好移動部分鋼性要以靈活為前題下,盡可能的輕一些,同時保持一定的鋼性。

優點:可進行比較細小的加工,加工精度高。對於軟金屬可進行高速加工;缺點:由於鋼性差所以不可能進行重切削。

3、--高速切削機床

非移動部分鋼性要求非常好移動部分鋼性要求比較好,而且盡可能的輕巧。

優點:能進行中小量的切削(例一般φ10的平底刀,對於45號鋼(300)深切深度以0.75為好);缺點:正確使用下能發揮高效,低成本,使打磨量變為極少。不正確使用,馬上就會使刀具的廢品堆積如山。

如何從機械上做到上面又輕、剛性又好矛盾的要求,關鍵在於機械結構上的功夫。

1、--床體採用高低筋配合的網狀架構,有的直接採用蜂巢的相接的內六角網狀結構

2、--超寬的立柱和橫梁,大家知道龍門式的結構由於其極好的對稱性和極佳的鋼性被高速切削設備廠家一直做為首選結構。

3、--對於移動部分有與數控銑顯著的不同之處是加寬了很多導軌與導軌之間的距離,以克服不良力矩的問題。

4、--從材料上講一般採用了米漢那鑄鐵,也就是孕育鑄鐵,在澆注鐵水時加入一定比例的硅(Si)從而改變了鐵的內部結構,使之更加耐沖壓,剛性上有顯著提高。

5、--機床的剛性主要用於克服移動部分在高速移動時對非移動部分的強大沖擊,所以導軌、絲桿要求粗一些,以及加強連接部分剛性

二、--從數控角度分析

1、--數控銑加工中心對數控系統要求速度一般,主軸轉速0~8000RPM左右

2、--雕銑機要求高速的數控系統,主軸轉速3000~30000RPM左右

3、高速切削機床要求高速的數控系統以及極好的伺服電機特性,主軸轉速1500~30000RPM左右

三、--編程軟體上分析

從軟體的角度上講,數控銑加工中心,高速切削機床雕銑機都可以使用標準的CAD/CAM軟體如:MasterCamCimatronPEUG等。

銑床通常以為Cimatron刀路較好一點,新版的軟體充分考究到刀具的每時每刻的切削量的均勻性,尤其是刀進入走出工作的一刻的速度和圓滑性,以及在拐點的跟隨差演算法問題(followingError),使結果和設計圖形更加貼進,CAD部分剛大量採用直觀的三維實體造型如Solidworks等再通過IGS等轉入CAM軟體進行加工。

不過不用擔心,CAD/CAM的發展速度遠勝於機床的CNC的發展速度。

雕刻加工因其刀具的特殊性的有相當的細小的角度控制,用TYPE3為好。

四、--刀庫自動換刀和全自動對刀要求

加工中心是一個體面的名詞,但我覺得對刀庫的要求一定要結合實際。

加工中心是為了完成多種工序於自動狀態的數控設備,主要是對於一些固定的大批量的生產作業,如果我們加工一個很多孔、牙的箱體,而且要天天做差不多的(一批量最小2百個以上)那就一定選加工中心,對於模具行業和小批量生產單位千萬不要動不動就上加工中心,因為見過太多的廠家買加工中心,當數控銑來使用,使用刀庫對數控系統的成本上來講很簡單,但主軸和刀庫、空壓機以及各種刀柄等會增加成本,所以對於一台設備的差價大於10萬元人民幣,而且編程人員要頭腦清醒。不然悲劇就會發生,問題也相對增多了不少。效率上如何,對於生產量同一品種不到一、二百個的工件盡量不要使用加工中心,效率太低。

什麼好辦法提高效率,不使用刀庫,又不會造成人為的換刀誤差,只有全自動對刀系統,刀往上一裝,一個按鈕,機床自動對刀,直接加工,誤差在0.001~.0003μm內,與自動換時間來比,慢不了一點效率。如果是加工中心又無自動對刀裝置機床與不帶刀庫,但是自動對刀的機床相比,實踐中的效率後者遠高於前者。又好請您注意自動對刀儀的最好品牌的價格如(Marposs)不過一萬元左右,而且不太可能損壞,如此分析對於勞動力大把的國內模具加工,以及小批量工業零件的加工如果充分考慮資金的利用價值一定不應採用加工中心設備,另外,國內廠家的刀庫基本上還很多問題。進口的也相當貴。(BT40的10把刀庫不會低於10萬人民幣)。

五、高速切削設備的看法

精明的加工商一定會大量時間考慮機床的准備時間和人員的人為因素所造成的損失,我們永遠記住不用在這方面提醒他們。而我們該做的是如何從機床的加工時間上來給他們更高的加工效率,以及進可能的降低他們的打磨時間。甚至零打磨。高速切削設備的閃亮登場是讓加工商怦然心動的事件。先不要考慮其昂貴的造價(150萬左右),單從使用上講我認為一定是那句老話:它對有些人來講是一塊香香的肉,對另外一些人來講是劇毒的毒葯,日本人以及歐洲人不遺餘力的宣傳高速切削的好處而讓人採用他們的設備。當然有些不實用的做法。在數控機床行業8年內實戰經驗告訴我他們的成本應在60~70萬左右。如此之高的利潤率是讓我看到了他們的本質。國內的數控機床的毛利應為(30~40%)之間。這是合理的,正直的利潤。如果您願意維護他們高利潤我想在相同時間就不可能掙更多的錢。更要考慮到售後服務等等。我不敢相信他們的服務可以在1~2天內解決所有的問題。因為我們現有的科技還不能實現"固體傳真"。

從振興民族工業的角度上看應該支持國內機床廠的發展。高速切削的本質是把刀具的行走的長度在短時間內走完。大家知道

距離=速度×時間

刀具的說明已經固定國切削的方式決定長了就意味著無利可圖提高速度就等於把時間縮短。

高速切削因當前的機床本身的主軸和採用的刀具的限制決定了它不可能是一定好,目前國外通用的做法是第一台設備不採用高速切削,而第二台或第三台則可考慮這種設備。

成功的做法例如:

1台仿形銑把大部分切削量完成(重切削)而剩於2~3mm的加工餘量,把剩餘的切削量在高速機床上快速完成,這樣做有很多好處:

1)--重切削機床很多,加工費很低

2)--加工量大,精度要求不高極易達到

3)--刀具便宜

4)--轉入高速切削後,因為加工對象已接近成形,所以第一刀的切削量很均勻

5)--成形快速准確

6)--免太多打磨,配合尺寸精確

7)--刀具雖貴,但時間短,切削量不大,性能價格比率很好

8)--很多細微之處,如小角度導度等,細致加工一次完成而不用電火花幫快,

9)--極好的表面光潔度(鏡面效果)

如此看來,設備的協調本是取勝之道,因為它的剩餘量有2~3個mm所以在工作台上XY上做兩個校準G54的檔板就完成工件裝夾的問題,而對於切削量不大的工件則直接在高速機床完成了。

六、還有一個問題要討論是主軸的問題

對於數控銑和加工中心因為要求低轉速大扭據,所以一定需要主軸變速箱來的減速比來提升扭力的轉速低而精度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大可能用小半徑刀具。對於雕銑機來說要主軸工作在2~3萬RPM才可工作,回轉精度一般2個μ左右,不然斷刀現象全很嚴重,所以一定要用電主軸,即電機和主軸是一體的。對於高速切削設備來講,要求內藏式電主軸,而且在低轉速時也要用一定的扭矩要有油水冷卻機來保持主軸工作溫度恆定主軸功率要在7.5~8KW以上,轉速要超過25000RPM

C.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

提高機械效率的主要辦法::

1.減少機械自重.

2.減少機械的摩擦等來減小額外功.

3.在額外功一定時,增大有用功.

4.改進結構,使它更合理、更輕巧.

5.在使用中按照技術規程經常保養,定時潤滑,使機械處於良好的運轉態。

實驗中一定要勻速拉動彈簧秤

因為只有勻速拉動彈簧秤,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彈簧秤的讀數才是不變的,否則,彈簧秤上的讀數變化不定,就不能讀准拉力的大小。

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動滑輪重、摩擦、物重。

(3)電腦鑼如何提升效率擴展閱讀:

意義

(1)機械效率是反映機械性能的優劣的重要標志之一。總功等於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因而有用功只佔總功的一部分。顯然,有用功所佔比例越大,機械對總功的利用率就越高,機械的性能就越好。物理中,用機械效率來表示機械對總功得了利用率。

(2)在計算機械效率時,注意物理量名稱所表示的意義。總功:即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稱之為動力功,也叫輸入功。理想機械:W總=W有用,W輸入=W輸出,W動=W阻。實際機械:W總=W有用+W額外,W輸入=W輸出+W額外,W動=W有用阻力+W無用阻力。

效率方法

根據公式可知:如果有用功不變,我們可以通過減小額外功.(減少機械自重.減少機械的摩擦)來增大機械效率,(例如我們用輕便的塑料桶打水,而不用很重的鐵桶打水,就是運用這個道理);

如果額外功不變,我們可以通過增大有用功來提高機械效率;(例如,在研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我們會發現同一個滑輪組,提起的重物越重,機械效率越高,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能在增大有用功的同時,減小額外功更好。提高機械設備的機械效率有著重要的的現實意義。

增大效率

1、有用功:定義:對人們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總-W額=ηW總

斜面:W有用=Gh

2、額外功:定義:並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額=W總-W有用=G動h(忽略輪軸摩擦的動滑輪、滑輪組)

斜面:W額=fL

3、總功:定義:有用功加額外功或動力所做的功

公式:W總=W有用+W額=FS

4、機械效率: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公式:定滑輪:

動滑輪:滑輪組:

5、有用功總小於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於1。通常用百分數表示。某滑輪機械效率為60%表示有用功占總功的60%。

6、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減小機械自重、減小機件間的摩擦。

D. 加工中心制定工藝方案的步驟有什麼內容

CNC又叫做電腦鑼、CNCCH或數控機床其實是香港那邊的一種叫法,後來傳入大陸珠三角,其實就是數控銑床,在廣、江浙滬一帶有人叫"CNC加工中心",一般加工中心工藝方案是指導製造的重要文件,它對於保證零件的加工質量,達到設計圖紙規定的要求有很大作用,同時也能在保證加工質量的基礎上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下面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下CNC加工方案定製的步驟:
一、分析零件的工作圖和產品的裝配圖
了解產品的用途、性能和工作條件,對於零件在產品中的位置、功能和技術要求進行明確,這是CNC加工的基礎。
二、工藝審查
工藝審查關繫到之後產品加工的精度和質量,需要對圖紙上的尺寸、視圖和技術的完整性進行審查,分析其技術要求是否科學、合理、適當。
三、確定毛坯的種類和製造方法
確定毛坯的依據主要是零件在產品中的作用、零件本身的結構特徵和外形尺寸、零件材料工藝特性以及零件的生產批量等。經常使用的毛坯種類有鑄件、鍛件、焊接件、沖壓件和型材等等。
四、擬訂CNC加工工藝路線
主要包含:選擇定位基準、確定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順序和安排熱處理、檢驗以及其他工序等等。
五、確定各工序所需要的機床和工藝裝備
工藝裝備包括了夾具、刀具、量具、輔具。在保證零件加工質量的前提下,與生產批量和生產節拍相互適應。建議優先考慮採用標准化的工藝裝備並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為降低生產准備費用。對於必須改裝或者重新設計的專用機床或者成組設備,應在進行經濟性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設計任務書。
六、確定各工序加工餘量,計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七、確定切削用量,在保證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潔度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刀具切削性能,保證合理的刀具耐用度;並充分發揮機床的性能,最大限度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
八、確定各工序工時定額,根據企業的生產條件,制定大多數職工經過努力都可以達到和接近的合理水平。
以上就是加工中心制定工藝方案的步驟,合理安排工序有助於提高工件質量,減少原料的損耗,從而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閱讀全文

與電腦鑼如何提升效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休眠拔出u盤 瀏覽:926
電腦開機總是鳴叫 瀏覽:194
電腦沒有計算機怎麼辦win10 瀏覽:246
電腦上的硬碟是那些 瀏覽:280
台式電腦10年了還能用 瀏覽:81
電腦後台操作台在哪裡 瀏覽:861
蘋果xs日歷軟體 瀏覽:220
如何把兩個電腦連接 瀏覽:508
電腦安裝小程序教程 瀏覽:868
電腦做切線軟體 瀏覽:592
安裝電腦系統視頻教程下載 瀏覽:953
手機上的視頻軟體 瀏覽:152
電腦怎樣安裝迅雷下載 瀏覽:337
電腦win7測試話筒 瀏覽:701
電腦wifi殺手 瀏覽:122
電腦安裝gpip方法 瀏覽:492
台式電腦一開機就轉個不停 瀏覽:577
汽車行車電腦顯示屏是什麼 瀏覽:472
最近蘋果軟體異常修復 瀏覽:713
筆記本電腦鍵盤上除法鍵是哪個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