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電腦看論文怎麼記筆記
首先電腦上面就是有一些相應的記筆記,這樣的軟體你可以直接下載出來,然後把它開啟一個小的分屏的格式。這樣你可以一邊看論文一邊記自己的筆記,而且可以直接在上面復制粘貼是可以的。
2. 論文文獻筆記怎麼寫
在寫論文文獻筆記的時候,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要去閱讀,去理解,把論文的中心思想以及想要論證的論點弄清楚之後再去做筆記,這樣可能會更加的流暢,更加的有主題一些,因為論文還是在篇幅上比較多的,所以說在理解上可能會有一些困難,也需要我們反復的閱讀,反復的理解推敲之後才能夠得出論文中真正想要表達的或者論證的中心內容。所以在寫筆記的時候建議不著急下地,先把論文多讀兩遍,然後再去根據文章的論點和論據去一次的做筆記。
3. 怎麼做筆記最高效
在電腦技術運用非常成熟的今天。我們都很少用到紙筆,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筆記本不可或缺,我平常就愛記筆記。
一般對我們而言,現在提筆寫字的時間真的不多,往往在我們剛剛接觸一個新事物,名詞,或是重大工作會議中才會提筆記錄筆記。所以我們所做的筆記字跡一定要清晰,不能潦草,最好是用正楷字體書寫,這樣方便了我們之後查看筆記時內容的准確性。
其二:挑重點記錄,學會取捨,因為一次會議,短時間內你書寫的速度是不可能把會議全部內容完全記下來的,所以我們得學會取其精華,概括性的將闡述的觀點記錄下來。
其三:筆記一定要分段落,不能一大篇的議論文,大標題與小標題也要細分好。可以選擇不同顏色的筆書寫,可以突出重要性,同時也可以豐富筆記的內容,一目瞭然。
其四:選擇一本自己喜歡的厚實的本子記錄筆記,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好的開始,將重要的內容記錄在自己喜歡的本子上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我們做的筆記一定要去翻看,查閱。從中反復推敲,平凡的我們不可能做到過目不忘,寫一遍就記住的,多溫習。
4. 如何在看文獻找想法時,怎樣高效記筆記
讀文獻時怎麼做筆記最有效率?
都知道在撰寫論文之前閱讀大量文獻的重要性,也明白在看文獻的同時做筆記的事半功倍感。那麼,如何做筆記才更有效率,減少我們的時間耗費與挫折感呢?這里先拋出幾個要點供大家思考。
1確認哪種類型的概念是筆記重點首先,檢視欲研究主題的已知事實,了解其思維范疇及論述。可以參考課堂筆記、教科書、網路全書或其他資料來源。其次,試著簡單列出預計閱讀資料應解答的細項。這些子標題能幫助讀者不失焦,也是相當實用的筆記標簽。再次,選擇一個感興趣的切入點,建議由已知有爭議空間的角度下手。接著,開始撰寫自己的研究問題。這個問題應包含歸納、演繹和資料搜集兩部分。此時,甚至可以先擬好一個初步解答,做為暫定的實驗假設。接下來,便能開始尋找合適的閱讀材料,例如:哪些已知事實及理論能幫助自己回答研究問題、哪些他人的意見與論述能協助判定研究結果是否適切。
2避免抄寫過多內容筆記上只應出現和研究主題有關的概念,總結(而非抄寫)相關敘述,改寫他人論述只是浪費時間。避免過度依賴劃線等重點標記。選擇最重要的概念做為標簽或子標題,其餘則用自己的話說明,也可以在頁緣用自己的話寫下說明筆記。只有以下情形應完整記下精確文字:該概念已設計成好記、清楚的名詞;若為此情形,論文中亦應正式引用。
3有效地為筆記做分類標簽養成以編排書目的順序編排資料的**慣,節省日後綜合各種資料時重新整理條目的時間。以作者姓名與頁數編排筆記的另一好處,是撰寫論文時,若須標出參考資料,只需再補上出版資訊。盡量試著將筆記紙/卡上的各條目維持分離與獨立。這么做能讓筆記不失焦,往後重新組合亦較方便。將筆記條目完全打散,利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將其重新連結,是極具成就感的經驗。筆記各條目間留下空白,以便日後加註。重新閱讀筆記時,補上自己對內容的相關疑問、回應及交叉參照等。這些評論內容能形成論文初稿的原型。
4閱讀時,避免想著記筆記記筆記很容易成為一種機械式的**慣,抄寫文字,卻對加強記憶內容沒有什麼幫助。因此,試著將閱讀的文章內容分成片段,每看完一段就闔上書、試著回憶內容,並寫一段總結。如此一來,閱讀吸收的內容得以藉由回想這個動作強化。這么做也有另一好處:在准備要寫總結的心境之下,會發現自己的閱讀效率變好,分析力變得更強,對所謂「重點」的敏銳度也更高。試試看,你就知道了。
5. 如何整理筆記
1、做有效的筆記。筆記做得好,便於整理。只需記錄重點,而不要把老師所說的全部記下來(除非全部內容都很有趣)。
記錄老師重復提到的內容。重復是為了強調重要性。重復的內容可能會出現在考題中,至少對理解課堂內容有幫助。
有選擇地記錄(不要逐字記錄):記錄重點;記錄推算,尤其在數學等理科課上。
2、綜合運用記錄方法。記錄信息有很多方法。你可以選用一種或幾種。最好能綜合運用,以獲得更多信息。
手寫筆記適用於記錄數字、方程和公式,比如微積分、化學、經濟學、符號邏輯學、語言學等科目。手寫筆記讓你記得更深刻。
還可給課堂和討論錄音。在老師允許的前提下。雖然沒有手寫那麼加強記憶,錄音可以反復聽,可以調到具體講解部分。
如果老師允許,就可以拷貝講義和演示文稿。這些資料對備考和寫論文很有用。
3、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筆記法。筆記法有多種,其中某些對於你來說可能更有效更便於整理。你應嘗試多種筆記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其中一種有效的筆記法是康奈爾筆記法。把紙分成左窄(約6厘米)右寬(約15厘米)兩部分。在右邊做課堂筆記。課後,把右欄的內容加以概括,總結出關鍵詞和疑問點,寫在左欄。
很多人做綱要筆記。即記錄講課的大綱(可用小圓點羅列)。課後,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總結,或在原有筆記上加亮。
思維導圖是一種可視性更強的創造性筆記法。不再用線性方式記錄句子,而是用畫圖的方式。在紙張的中心寫上課程的核心主題。圍繞核心主題添加小標題。把各觀點用線連起來。你可以寫字,或者畫畫。
4、在固定地點存放筆記。如果亂放,就很難整理,不利於備考和寫論文。不要隨手拿起一個本子就做筆記,不然下回找不到。
在電腦上,給每個科目建一個文件夾。混放在一起不容易找到。
把手寫的一頁頁筆記放在一個文件袋裡,可以隨時增減,而不用從本子上撕下來。
5、收好講義和課程大綱。許多人(尤其是大一新生)不明白講義和課程大綱的重要性。這上面有很多重要信息,比如課程目標、作業安排等。
大綱上還羅列了需要閱讀的文章,根據這些信息,你做筆記時更能把握重點。
把講義、課程大綱和筆記放在同一個地方,這樣的話,老師在課上提到講義內容時你就馬上能拿出來看。
6、每個科目單獨用一個筆記本或文件夾。筆記本放在一起。需要時能很快找到。每門科目一個文件夾,就不會搞錯。
把筆記本和文件夾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如果亂放,起不了作用。
分類越具體越好。每門科目可以不止一個文件夾。比如:某個課程分為四大部分,你可以每個部分一個筆記本。
再如:每個科目幾個文件夾。以拉丁語課為例,每個詞性建一個文件夾(名詞、動詞、從句等)。
7、在電腦上,每個科目建單獨的文件夾。電腦上的筆記也要分門別類。你總不想翻來覆去找也找不到吧。
文件夾內還可建子文件夾,存放重要的信息。比如:在「古代天文學」文件夾內,每個課程階段都建一個子文件夾,還有兩篇論文各一個文件夾。
再如:在「性別研究」文件夾內,包含「調查報告」和「性別認同政治」兩個子文件夾。
8、為每一門課寫一份總綱。似乎有點多此一舉,但實際上很有用,能方便你快速查閱筆記內容。只需要列出筆記重點,等以後查閱時你就知道有用了。
把課堂筆記和閱讀筆記合並起來。找出兩者的重點和聯系。比如:關於中世紀女性的課,重點有自我意識的形成、作品類別、自立意識、性別等。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
總綱內包含總論點和分論點。
9、保持一致。不要一直改變筆記的方法和存放地點。不便於後期整理。採用固定的筆記法,存放在固定的地方,能讓你准備得更好。
疏於整理不利於備考和寫論文。
6. 看一篇文獻如何做筆記
一、記筆記
1、中心思想、經典句子、精巧的實驗方案
中心思想。盡可能用50個字左右,歸納文章(目的、表徵手段、主要結論)
在總結概括,abstract,conclusion,discuss裡面,可尋。
提煉出中心思想後,文獻要記憶的東西並不多。
2、discussion中好的英文句型,要記一下。尤其是英文為母語的作者。
3、任何文獻都要記錄清楚題目、出處、作者、發表年代、期卷、頁碼等,這些是引用時必不可少的。
4、極重要的文獻,讀幾遍都不行,要十分熟悉。
5、10-20篇相近的重要文獻,可以理出最新的一個或幾個專題的進展。
二、四類重要的英文文獻
1、本領域核心期刊
2、本領域牛人或主要課題組的文獻
3、高引用次數文章
4、寫論文時要看的文獻。(與自己方向相近,它的引用及引用它的)
三、有效檢索文獻
檢索關鍵詞和主題詞、檢索學者、通過綜述來檢索、注意文章的參考價值(刊物影響因子、文章被引用次數)
四、從綜述開始
綜述有助於認識課題,擴充視野,知道該領域已經做出什麼、自己要做什麼、還有什麼待解決的問題。
順序:中文綜述,到中文博士論文,到英文綜述,到英文期刊。
國內文獻綜述,是快速了解一個領域的入口。然後讀外文文獻,事半功倍。
五、閱讀文獻
1、注重摘要,摘要是全文的窗口和關鍵信息所在。多數文章看摘要,少數看全文。
2、通讀全文,爭取理解每一句,以句子為單位,第一遍不要查生詞(可最後查)。
3、歸納總結,長的文章,每一段用一個片語標一個標題。
4、確立句子架構,抓住主題。外文文獻重視邏輯、推理,抓住主題利於跳過無用信息,節約時間。
5、增加閱讀量,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六、提高閱讀效率
1、集中時間看文獻。可以節約時間,形成整體印象。
2、做好記錄和標記。避免重復,浪費時間。
3、閱讀順序。根據目的,調整順序。通常為abstract,introction,discussion,result,method。
七、文獻整理
1、不同主題,建立不同的文件夾,文件夾名字要簡短。幾個大寫字母為妙。
2、看過的文獻歸入子文件夾,並區分有用的和沒用的。
3、重要文獻根據重要程度前面加001,002,003,並追蹤重要文獻,可以得到線索,盡量不被別人搶先。
八、英文文章寫作(讀文獻的副產品)
1、積累句型,尤其是英文為母語的作者。
2、找3-5篇,技術路線、統計方法與自己課題接近的文章,精讀。
九、寫綜述的方法和技巧,期刊文章也可參考
1、構思文章框架。可在紙上記錄,開頭,第一節,第二節分別寫什麼以及每部分要引用的文章。以及
一些重要事項,例如圖片加標注並獲得書面許可,是否對比A\B方法等。
2、開始動筆寫初稿。直接動筆寫,不要在意細節,先將意思表達清楚,直接用最簡單的表達方式、句型。
不確定的地方先用批註標注在一側,不要打斷思路。
3、查看細節、修改語句、插入圖片。修改語言表達,讓前後通暢。對於引用的文章,要一篇篇地寫進
自己的論文,不要多篇都看完了統一寫。圖片可以是粗略的,後期修改。
4、整理圖片、參考文獻,通讀全文並修改。圖片布局、大小、字體字型大小,單位統一,專業名詞縮寫一致。
整理參考文獻,可直接用谷歌學術中的引用。通讀全文,修改細節,語病、段落連貫性、前後文的專業名詞
及縮寫是否一致等等。
7. endnote 如何做筆記
最新的endnote7,沒有買正版是不可以的。。
首先,下載正版的路透社的endnote7,然後就可以添加到你的word裡面了(抱歉,也是要正版的),然後點擊,就可以載入你自己的圖書館了。
然後還喲偶一些細節的操作,我覺得語言不能描述,所以給你一個PDF,是紐西蘭梅西大學就是我現在的大學的指導文件。希望對你有幫組~
http://www.massey.ac.nz/massey/fms/Library/Documents/Help%20and%20Instruction/Endnote/QuickStart%20Guide.pdf?
這里是一些其他可能出現的疑問,就醬子啦·
http://www.massey.ac.nz/massey/research/library/help-and-instruction/endnote/endnote_home.cfm
8. endnote中如何給文獻添加自己的標記,筆記
1、首先,打開endnote界面;
(8)在電腦上如何寫論文做筆記擴展閱讀:
endnote的添加筆記功能屬於它的管理功能范圍,EndNote 能管理的資料庫沒有上限,至少能管理數十萬條參考文獻;國外資料庫下載數據時,均支持EndNote ,即使檢索的機器上沒有安裝EndNote ,照樣方便使用。由於數據文獻管理較多,endnote的筆記支持檢索,十分方便文獻的管理與查找。
並且,EndNote 支持國際期刊的參考文獻格式有3776 種,寫作模板幾百種,涵蓋各個領域的雜志。
9. 請推薦幾種做筆記的好方法
就目前我所了解的,流行的筆記方法有很多,例如康奈爾筆記法、拆書幫便簽閱讀法、一頁紙筆記術、方格紙筆記法、思維導圖法等。就我個人實踐來說,還是康奈爾筆記法和拆書幫便簽讀書法比較好用,再結合思維導圖的話就基本上能夠適應所有閱讀場景了。
我把做筆記分成兩個不同的時期,一個是在校讀書主要任務是應對考試的課堂時期,一個是職場工作主要目的是為了升職的成長加薪時期。這兩個時期,對筆記的要求和技巧不盡相同。
我認為,只要能夠熟練應用這兩個筆記法,不管是讀書和工作都有極大的便利。我是茶小俠,研究職場升職,希望這個答案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哪些好的筆記技巧,歡迎您通過微信與我交流:wangleibaba
10. 筆記本電腦筆記怎麼做
關於筆記本電腦的筆記如何進行製作?
首先你可以在筆記本電腦上下載一個有道筆記,然後進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