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腦辦公簡單介紹,電腦的簡介
英文名稱:electronic
computer
正式名稱:電子計算機
簡名:電腦
拼音:dian
zi
Ji
suan
ji
英文簡寫:computer(電腦)、PC(個人計算機)
轉化:
我們不妨把『大』換成『電』,就知道把大腦轉化成電腦,
由於思維轉化,智人把大腦與科技發展聯系起來,後來就有了電腦,電腦先是打字機的進化,所以要有鍵盤,可是要有中間的處理,所以CPU出現了,電腦的CPU就像人的大腦的最高命令執行者,而內存是大腦存儲器,之後人們又想到必須有電源,要把信息顯示出來,就要有顯示屏,而連接顯示屏和CPU也要個工具,所以接著就出現了顯卡,但是CPU和內存等要有地方放,所以又有了主板,因為電腦之中要有直接存放的地方,所以要有物理內存,之後主板上又有了硬碟,因為電腦有些信息要有聲音,所以又有了音效卡。隨著電腦的越來越多,必須把信息連接起來,所以有了網卡。因為CPU,主板等等東西太多,所以就要個裝箱,所以機箱就出現了。隨著科技發展,單純的數字已經不能包容信息時代,圖片,視頻等等都出現了。為了操作更加方便,所以滑鼠就來了!
就這樣,再加一些連接線。基本的電腦就產生了!
因為有了CPU,電腦就成為了一個高級機械機器!
【電腦的組成部分】
一、「軟體部分」包括:操作系統、應用軟體等。應用軟體中電腦行業的管理軟體,IT電腦行業的發展必備利器,電腦行業的erp軟體
。
二、「硬體部分」包括:機箱(電源、硬碟、內存、主板、cpu、光碟機、音效卡、網卡、顯卡)顯示器、鍵盤、滑鼠。(另可配有音箱等。)
電子計算機是一種根據一系列指令來對數據進行處理的機器。所相關的技術研究叫計算機科學,由數據為核心的研究稱信息技術。
計算機種類繁多。實際來看,計算機總體上是處理信息的工具。根據圖靈機理論,一部具有最基本功能的計算機應當能夠完成任何其它計算機能做的事情。因此,只要不考慮時間和存儲因素,從個人數碼助理(PDA)到超級計算機都應該可以完成同樣的作業。即是說,即使是設計完全相同的計算機,只要經過相應改裝,就應該可以被用於從公司薪金管理到無人駕駛飛船操控在內的各種任務。由於科技的飛速進步,下一代計算機總是在性能上能夠顯著地超過其前一代,這一現象有時被稱作「摩爾定律」。
計算機在組成上形式不一。早期計算機的體積足有一間房屋大小,而今天某些嵌入式計算機可能比一副撲克牌還小。當然,即使在今天,依然有大量體積龐大的巨型計算機為特別的科學計算或面向大型組織的事務處理需求服務。比較小的,為個人應用而設計的計算機稱為微型計算機,簡稱微機。我們今天在日常使用「計算機」一詞時通常也是指此。不過,現在計算機最為普遍的應用形式卻是嵌入式的。嵌入式計算機通常相對簡單,體積小,並被用來控制其它設備—無論是飛機,工業機器人還是數碼相機。
上述對於電子計算機的定義包括了許多能計算或是只有有限功能的特定用途的設備。然而當說到現代的電子計算機,其最重要的特徵是,只要給予正確的指示,任何一台電子計算機都可以模擬其他任何計算機的行為(只受限於電子計算機本身的存儲容量和執行的速度)。據此,現代電子計算機相對於早期的電子計算機也被稱為通用型電子計算機
2. 請問描寫電腦的句子有哪些
電腦是一種能夠接收和存儲信息,並按照存儲在其內部的程序對輸入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最後把處理結果輸出的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現代化的電子設備。
我的電腦樣子很古怪,沒手沒腳,身上長滿了疙瘩,一幅熒光屏,就像它的大嘴巴,整個模樣跟電視機差不多,我真有些不信,它有那麼多的本領
以個人彎著腰,眯著眼,左右手呈貓爪狀,一手掌握滑鼠,一手掌握鍵盤。聚精會神的盯著電腦,眼睛也不眨一下!
如果人擁有電腦一樣的腦子,那麼人們將永遠不會擔心遺忘。
電腦上的信息可真是豐富,它記錄了所有人們需要的信息,電腦,真是一個碩大的信息庫啊!
我愛電腦,電腦可以帶給我們快樂
找了很多地方才找到的,望採納
3. 形容電腦的詞語
計算機 [jì suàn jī]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接收、處理和提供數據的一種裝置,通常由輸入輸出設備、存儲器、運算和邏輯部件以及控制器組成,有模擬式、數字式及混合式三種類型
網路釋義
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計算機的應用在中國越來越普遍,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計算機用戶的數量不斷攀升,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互聯網、通信、多媒體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996年至2009 年,計算機用戶數量從原來的630萬增長至6710 萬台,聯網計算機台數由原來的2.9萬台上升至5940萬台。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3.16 億,無線互聯網有6.7 億移動用戶,其中手機上網用戶達1.17 億,為全球第一位。
4. 描寫電腦的句子
描寫電腦的句子
解答
可以寫句子:
這台電腦是藍色的,屏幕很大,我很喜歡。
5. 用說明方法介紹電腦作文
電腦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腦誕生在了這個世界上,現在它已經遍布全球,家喻戶曉了。
從電腦誕生到現在,已經奇跡般地繁衍了好幾代。講到這里,你一定會問:那電腦究竟是干什麼用的呢?電腦又叫做電子計算機,計算機當然就是用來計算的工具羅。的確,在1960年世界上誕生的第一台計算機——埃尼阿克主要是用於一些較復雜的數學運算,它不僅速度緩慢,而且體積也大得驚人,要一整間房屋才能裝下,十分笨重。現在科學家們已經把它們改造成為輕便、小巧,不僅能夠計算,還能象大腦一樣對外界傳來的信息進行迅速判斷和處理的機器。
過去,人們傳遞信息的方式比較單一,例如,電話只能傳遞聲音信息,電報只能傳遞文字信息,但當今社會文字、語言、聲音、圖片等各種信息方式常常交織在一起,只有一兩種方式的信息工具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人們希望有一種同時擁有電視機、電話機、傳真機等多種功能、具有十八般武藝的設備,這就是多媒體設備。多媒體設備與電腦的關系就象人體各個部位一樣,它們把接收到的信息傳遞到電腦里,由電腦進行處理,再發出指令。
以前如果要寫一篇文章,如果錯了一個字,改正以後就又得重新抄寫一遍,一篇文章往往要重抄許多遍,非常麻煩而且人也受不了。有了電腦便方便多了,即使錯了也可以直接在原句上進行修改,刪減自如,審閱方便,修改以後只需一個指令,列印機就會迅速為你列印出一篇工整美觀的文章。工作之餘,人們可以利用電腦來看電影、聽CD、唱歌、玩游戲,還可以上網獲取來自全世界四面八方的最新信息,真可謂:「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
如今,隨著電腦技術的飛速發展,集多功能為一體的電腦已經進入千家萬戶、尋常百姓家庭,這位現代科學技術的天之驕子,已經成為了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6. 關於電腦有哪些介紹
電腦就是電子計算機,英文為COMPUTER,是計算者之意,日文則稱為「人工頭腦」或「人工智腦」等。除此之外,還有「電子信息處理網」或「電子式數據處理系統」(簡稱EDPS)等稱法。由於電子計算機的組成結構和工作過程與人腦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如電腦中用於處理分析問題的核心部件——CPU,具有如同人腦處理分析問題的功能,因此「電腦」一詞得到了普遍的承認,因為這個名稱能更好地反映這一智能工具的本質特性。
7. 如何介紹電腦
常見的電腦家庭成員有:
主機、顯示器、鍵盤、滑鼠、音箱、列印機。
主機,是電腦這一家子的大總管,相當於人的大腦,幾乎所有的文件資料和信息都由它掌管,您要電腦完成的工作也都由它主要負責,主機內又包括如下散件:主機板、內存條、硬碟、軟盤驅動器、光碟機、音效卡、顯示卡及數據機。
主機板,是主機大總管的骨架,大多數設備都得通過它連在一起;這是CPU,英文名叫Central Processing Unit,意思就是中央處理器,它是大總管的心臟,統一指揮調度電腦的所有工作。平常大家說的486、586、686、奔騰就是指不同的CPU,所以主板是必須買的。
內存,英文名叫 Read Arandom Memory,簡稱RAM,是電腦工作過程中貯存數據信息的地方,它的單位叫做"兆"位元組,用" M"表示(1M = 1024K,1K = 1024位元組,1個漢字占兩個位元組,1M 大約相當於50萬漢字),一般大家都省略了"位元組"兩個字,只稱"兆"。現在的機器一般都安裝32M或64M的內存。 內存也是必需品。
硬碟,是平時安裝各種軟體和存貯文件的地方,相當於主機大總管的肚子,用戶的 WIN98,游戲或是文件信函全放在這兒,以前硬碟容量較少,只有幾百兆,目前一般都有 6G、8G 或 10G 以上的大容量(1G = 1024M)。 硬碟必須買。
軟碟機,分3寸和5寸兩種,目前常用的都是 3寸軟碟機,可讀寫3寸軟盤,可存放 1.44M位元組內容,您可以用軟盤拷貝一個文件到另外一台電腦,也可以把主要的文件信息復制一份在軟盤上,以防電腦出故障時丟失數據。 現在軟碟機幾乎已經淘汰,但是在維護一些伺服器的時候,還有可能用到軟碟機,以安裝高端硬體的驅動程序,家用是沒必要配置這個硬體的。
光碟機,也叫做CD-ROM驅動器,意思就是只讀光碟驅動器(即只能讀光碟,不能寫),一個 CD-ROM光碟一般能放 650M 左右的數據,如果沒有它,現在很多大型的軟體如WIN98、 Office 2000 等,還真不知道往哪兒放。 它一個主要性能指標是"倍速",倍速是以每秒從光碟機讀取150K位元組為基準計算的。兩倍速即表示每秒可從光碟機讀取2x150K=300K位元組(1K=1024),目前常用的光碟機已經能達到32倍速或48倍速,百倍速光碟機也快上市了。 光碟機也是必須買的,以後看碟,聽歌,裝機都需要該硬體來讀取光碟信息。
顯示卡,是一種常見的電腦擴展卡,它負責將大總管的想法和大總管在做什麼告訴顯示器。顯卡在市面上可以分為集成和獨立兩種,集成就是顯卡晶元已經嵌入在主板上了,共享物理內存來實現顯卡所需內存;獨立顯卡,顧名思義,是有這獨立的處理能力和獨立的內存空間。買顯卡就看你的機器用於什麼領域了,如果你是PC發燒友,當然要買獨立顯卡。
音效卡,負責告訴音箱(或揚聲器)大總管要"說" 什麼,屬於聲音輸出設備,現在的主板基本上都是集成音效卡,對於一般用戶足夠使用,如果你是音樂發燒友或者專門從事音頻製作,編輯的話,可以選擇更高端的獨立音效卡。
顯示器,它的任務是將大總管的所思所想展示給大家看,因此是個主要的輸出設備,它由一根視頻電纜與主機的顯示卡相連。
以前,大家多用14英寸(屏幕對角線的長度,1英寸=2.56cm)的球面顯示器,但現在15英寸平面直角的顯示器已逐漸流行起來了,這種顯示器的屏幕幾乎在一個平面上,不象以前的顯示器那樣中間凸起,畫面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必需品。
鍵盤,它的功能跟顯示器相反,負責對大總管的"輸入"用戶對大總管的工作要求。用戶的指令必須通過它才能告訴大總管。通過它,大總管才知道要做什麼。 必需品
滑鼠,這些年隨著Windows圖形操作界面流行起來,基本上不再用鍵盤輸入命令,只要通過操作滑鼠的左鍵或右鍵就能告訴大總管要做什麼。別看它很小,卻給電腦使用者增添了很大的方便。 必需品。
音箱,專屬於多媒體電腦家族,現在,有聲有畫的多媒體電腦家族越來越壯大,吸引了很多電腦愛好者,大總管的聲音通過音效卡告訴音箱,再由它傳達出來,現在多媒體電腦的音響效果越來越接近於家庭影院的水準了。也可以用耳機代替,。
8. 介紹電腦的說明文!!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已經進入了許多人的生活。去年,我也有了一台電腦,它給我帶來了很多方便,使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電腦分為三大主件,顯示器,主機和鍵盤。顯示器就是一個大屏幕,像電視機一樣,顯示出各種各樣的圖標。主機是電腦的「心臟」,有兩隻眼睛,一大一小,一隻啟動程序,另一隻重新啟動程序。功勞最大的就是鍵盤了,它包含著26個英語字母,4個方向鍵,10個數字,一些不可缺少的功能鍵。它們各自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主人服務。電腦還有一條小尾巴,就是滑鼠,滑鼠是用來發布指令的,顯示器會聽從它的指令,這就是電腦的神奇功能。
電腦又稱為電子計算機,是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研究才發明來的。電子計算機經過幾代的 「繁衍」成為了 「多才多藝」的電腦。電腦可以上網,網上的內容更是豐富多彩。書庫中可以找到自己所喜愛的書籍和文章。聊天室里,我可以隨時和網友聊天,談自己想談的話題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人的性格
別看電腦的身體硬,要是遇到它的剋星--電子病毒,後果將不堪設想。不過你可以打開360殺毒軟體,病毒就可以消滅了,就像是給病人喝葯一樣。
目前,科技正在飛速發展,我堅信,電腦在今後的幾年裡一定可以幫我們更多更大的忙,並且豐富我們的生活!
9. 電腦的介紹 作文 500字
我有一台筆記本電腦,它可是我的大幫手。
每當我無聊時,就會打開筆記本電腦,玩一會兒游戲。說起
玩游戲
,我可是高手,我玩過的游戲有各種各樣的,比如有:奧比島、摩爾庄園、原始戰爭、夢幻超人、迷你大富翁等等。大家應該都玩過吧!電腦上的游戲五花八門,我們可以盡情地玩了。但也不能連續玩,電腦上就會提醒:你已經上網玩游戲1個小時了,要注意眼睛休息,……
在電腦上
看電影
,一定很休閑。我就是一個休閑的人,沒事情乾的時候,看電影是我最佳選擇了。我看的電影差不多都是動畫片,有時也會看一些恐怖片呢!
電腦上的
QQ聊天
可真了不起!過去,我想爸爸的時候只能打電話,現在可以經常在網上聊,既可以省電話費,又使用方便。另外裡面還有各種功能,比如:看QQ股市情行、QQ音樂、QQ網路電視、QQ寵物……。
有一次,老師讓我們
找資料
,可我又沒有關於這種東西的資料。突然,我想起了筆記本電腦,它可以查找,我馬上上了Google,一找,果然有。第二天,我去學校,老師還表揚了我。
電腦的功能還有許多許多,它已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工具,它給我帶來了許多快樂和幫助。
10. 介紹電腦作文
神奇的"天使"---電腦
電腦是一個神奇的傢伙,它能幫人做很多事情,效率也非常高!它是上帝賜予我們的助手. 有了電腦我們能做非常多的事情!它能幫我們查閱資料,在學習上不知道的也可以請教它著個"天使",電腦時時刻刻的伴隨在我們的身邊,它是在默默的奉獻,而不是在索取,"給"永遠比"拿"愉快,著句話是高爾基給他兒子的信里寫的,著句話完全可以去形容電腦,它就是這么一個"天使"!~
就先說我自己吧,我在還沒有碰電腦時候就像只無頭蒼蠅不知道字怎麼寫,當然我知道查字典是一種好辦法,但是我就是拿起字典就感覺沒趣.自從我看到電腦後,許多字打了拼音就可以看到了,我也從電腦中知道了查字典有很多好處,也就習慣起來查字典了!~
電腦許多的大人都不認同自己的孩子去玩,理由也只有那幾個,①怕自己的孩子視力不好.②怕孩子不務正業,玩物喪志(我媽媽也怕我著幾個)但是電腦不一定只會帶來壞處,好處也是有的比如:查資料,聽音樂,看新聞,創立自己的網頁,還能在網路上面不出門就可以買東西賣東西,還可以送貨上門.
記得在暑假裡的時候有幾個英語和諺語不會我就去問我媽媽,但是告訴我的卻是- -我媽媽也不會做...這時我媽媽告訴我讓我開電腦去查查..我當時才只有1年紀,不知道怎麼樣查找資料,怎麼樣才能找到最正確的資料,我媽媽告訴我你可以去網路裡面去找,那裡面什麼都有,但當時我不知道網路的網址怎麼寫,我就去問我姐姐,問完後我就知道網路的網址是:
www..com我知道後馬上去查找要的資料,不出媽媽所料真的找到了正確的答案,我馬上把答案抄好,那天我把所有不會,不知道的都去查了一遍,我還把我不知道的也去查了下.現在我的知道算是不錯的了!!
上帝給我們的"天使",也就是我的"好朋友"電腦,我非常感謝它給我們帶來的方便.
電腦
電腦現在已和我們有了密切的關系:找資料需要電腦、玩游戲需要電腦、上網聊天要用電腦、了解信息要用電腦……總之,我們已經離不開電腦了。
電腦包含了許多內容,其中,國際互聯網已普及全世界了。它又稱internet,它最初的來源是美國國防部的一個軍事網路。當初設計它時,並沒有想到要把網路拉到全世界,只是單純地希望如果有一天核戰爭爆發,能有一種網路在受到毀滅性攻擊之後,仍然可以通行全世界,具有迅速恢復暢通的能力。70年代,美國國防部開始進行DARPA計劃,開始架設高速且有彈性的網路,重點是當美、前蘇兩地間的網路如果斷線時,資料仍可經由別的國家繞道,到達目的地。而這項計劃的成果就是ARPANET。之後隨冷戰的解凍,ARPANET也慢慢開放給民間使用。但是美國基於軍事安全上的考慮,另外成立了國家科學基金會,建立NSFNET,專門負責全球性民間的網路交流。這就是美國的INTERNET。雖然美國政府擁有Internet的很多許可權,但是為了科技的發展,美國本身並沒有對網路上的任何行為收取大量的權利金(因為國際互聯網是美國政府出錢研究開發的),所以很多的研究機構,得以以很低的成本加入Internet技術與服務的研究開發,Internet也因此得以發展成全世界最廣的網路。
蘋果和電腦本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東西,是什麼原因把蘋果和電腦聯系在一起的呢? 本世紀70年代初,微型電子計算機(微電腦)問世,因為它具有的功能齊全,小巧靈便的優點,吸引了一大批愛好電子技術的青少年。在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州的電子計算機大本營矽谷附近, 一個叫做卡帕提尼的小鎮上有兩位年僅十八九歲的電子迷。年紀稍大一點的叫史蒂夫·喬布,他一邊在農場的蘋果園里幫工維持生計,一邊又在大學讀書。歲數稍小一點的叫史蒂夫·沃茲奈克,他愛好的音樂,喜歡擺弄各種電子樂器,同樣是電子技術的業余愛好者。 兩人志趣相投,成了一對情同手足的好朋友。1974年,當地的一些電子業余愛好者自發組織成立了一個親自動手製作微電腦的俱樂部。喬布和沃茲奈克興致勃勃地參加了。他們把喬布父親的一間廢汽車庫充當工作室,開始試制微電腦。他們先將微處理器試裝成一台簡單微電腦,然後將它和電視機、鍵盤連接組合成一套微電腦系統。操作者只需在鍵盤上按鍵,電視屏上就會顯示出文字和簡單的圖形,這項成果在俱樂部內受到了歡迎,接著他們又試裝了一小批公開出售,沒想到一下子就被訂購了50台。於是,這兩個年輕人便辦起了微電腦公司。為了紀念喬布在半工半讀的歲月里曾在蘋果園工作過, 他們便把這種新型的微電腦命名為「蘋果Ⅱ型」(AppleⅡ), 而最初試制的微電腦則被稱之為「蘋果Ⅰ型」 (Apple Ⅰ)。這就是蘋果電腦的由來。後來,蘋果型微機很快風靡全世界,以喬布和沃茲奈克為首的蘋果微電腦公司也因此發展成為擁有4000多人的國際性企業,還在世界各地設立了許多分公司。 現在的電腦,幾乎沒有不配置滑鼠的,沒有滑鼠這個可愛的小東西,根本就不能很好地使用數量眾多的各種軟體。那麼,滑鼠是怎麼來的呢?
滑鼠的正規叫法,應該是「顯示系統縱橫位置指示器」,在發明專利書上,也是這么稱呼的。它是美國斯坦福研究所的科學家恩格爾巴特於1963年發明的。不過,那個最原始的滑鼠,是由木頭和小鐵輪構成的,但所依據的基本原理並沒有多少變化,發明這一裝置的初步想法,就是為了使電腦能夠很好地與外設交流,更好地顯示、指引、輸入信息。據恩格爾巴特後來的回憶,大約在1951年2月,26歲的他,剛剛從海軍退役,突然對電腦產生了興趣,就想到,如何更好、更方便地與電腦交流信息呢?並且他為這種想法感到十分興奮。1963年,在斯坦福研究所中,經過12年的探索,他終於發明了這一裝置。70年代,施樂公司又不斷完善了滑鼠,使它成為現在的樣子,具有更完善的功能,1983年,蘋果電腦公司的個人電腦,首先配備了滑鼠。
「顯示系統縱橫位置指示器」這一名字,幾乎沒有人使用。「滑鼠」這個通俗、形象的名字,卻一直沿用不衰。它是由斯坦福研究所恩格爾巴特的一位同事取的。
怎麼樣?現在你是不是更喜歡電腦了?是不是覺得電腦更有吸引力了?那就趕快去上網玩個痛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