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綠色環保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做好綜合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其內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雜訊、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廢液、雜訊,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鐵路、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
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並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http://www.ykdz.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15
回答者:高樓居士 - 大學士 十六級 10-22 18:20
http://..com/question/2402819.html?si=1
http://www.greenhome.net.cn/index_zlk.htm 環保資料庫
http://env.people.com.cn/GB/41909/42115/index.html 環境知識
http://theglobe.ep.net.cn/index04.htm環保資料庫
http://..com/question/6655957.html 室內環保
環保是現代生活中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基礎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傳,提高人們的覺悟與認識,加強環保意識.
其次,要進行廢物回收利用,減少對森林樹木的砍伐.還要加強對白色污染的處理,少使用塑料製品.
最後,要對清潔方面作改進.使市容更整潔.
為了地球的明天,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努力,要好好地保護環境.於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
買菜時,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竹籃子.
用筆盡量用可換芯的,減少圓珠筆外殼的浪費與垃圾量.
外出吃飯盡量不用一次性飯盒.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
參考資料:http://www.nbepb.cnnb.net/stuweb/056/
圖片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B%B7%B1%A3
與環保有關的節日
12月29日 生物多樣化國際日
11月11—18日 國際科學與和平周
11月16日 國際寬容日
10月24—30日 裁軍周
10月17日 根除貧困國際日
10月16日 世界糧食日
10月14日 國際減災日
10月4日 國際動物日
9月27日 世界旅遊日
9月16日 保護臭氧層國際日
8月9日 世界土著居民國際日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
6月26日 國際禁毒日
6月25日 中國土地日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6月5日 世界環境日
6月4日 受侵略戕害無辜兒童國際日
5月31日 世界無煙日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4月的某一周 全國各地的愛鳥周
3月23日 世界氣象日
3月22日 世界水日
3月21日 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
3月12日 中國植樹節
2月2日 世界濕地日
❷ 國內有哪些比較正規、權威的宣傳環保知識的網站
國家環保部官方網站,資料非常齊全!http://www.zhb.gov.cn/
❸ 關於環境保護的資料或網站幫幫忙找找看告訴我,謝謝各位.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天齊等,環境保護概論.第二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
[2]解振華.我國環保事業的回顧與展望.中國環境報,1999-09-09
[3]解振華.全面開創新世紀我國環保工作的新局面.環境保護,2001(1)
[4]解振華.中國環境保護戰略與對策.中國環境管理,2001(1):4~7
[5]上海第一醫學院環境衛生病教研室.環境與健康.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1
[6]姚文貴等.環境保護趣覽.北京:新時代出版社,1999
[7]劉君卓等. 居住環境和公共場所有害因素及其防治.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
[8]胡經之等.威脅人類存亡的定時炸彈——環境荷爾蒙.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9]葉文虎.可持續發展引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0]戴星翼.走向綠色的發展.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11]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Our Common Fu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12]張文學,楊立剛.資源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觀.前沿論壇,2002(10):47—51
[13]錢易,唐孝炎主編.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4]伊恩?莫法特.可持續發展——原則、分析和政策.宋國君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2
[15]秦大河,張坤民,牛文元.中國人口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16]蔣志剛,馬克平,韓興國.保護生物學.浙江: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17]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生物多樣性研究系列專著1——生物多樣性研究的原理
與方法.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18]劉雲國,李小明主編.環境生態學導論.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0
[19]趙章元.中國近岸海域環境分區分級管理戰略.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張洪主編.中學教師實用地理手冊.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87
[21]2002年中國海洋環境公報.北京:國家海洋局,2003
[22]劉天齊主編.環境保護(第二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
[23]楊國清主編.固體廢物處理工程.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24]羋振明等.固體廢物的處理與處置(修訂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
[25]聶永豐主編.三廢處理工程技術手冊.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
[26]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燃煤電場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新型建築材料,1996(3):13~18
[27]秦大河,張坤民,牛文元主筆.中國人口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28]祝學禮,徐文龍.我國固體廢物污染與無害化處理技術.衛生研究,2002.31(4):331~332
[29]陳英旭.環境學.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1
[30]張邦俊,翟國慶.環境雜訊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
[31)王建龍.環境工程導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32]殷維君主編.環境保護基礎.武漢: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1998
[33]鄭楚光等編著.溫室效應及其控制對策.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1
[34]朱庚生.環境管理學.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0
[35]葉文虎.環境管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6]李康.環境政策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37]張寶傑.城市生態與環境保護.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
[38]諸大建.超常規發展環境產業.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39]李焰.環境科學導論.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0
[40]張承中.環境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7
[41]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環境與發展評論:第一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42]張建文,張海燕.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優化方案.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1.14(4)
[43]王炳華,趙明.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0,12(6):13—17
[44]劉五英,黃秀梅,華北地質礦產雜志,1996,11(2):24
[45]王炳華,趙明,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1,13(2):17~21
[46]陸書玉主編.環境影響評價(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7]丁桑嵐主編.環境評價概論.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
[48]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監督管理司編.中國環境影響評價培訓教材.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0
[49]郭子義,韋薇主編.環境化學概論(修訂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0]張合平,劉雲國主編.環境生態學.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2
[51]延森著.徐有剛譯.環境管理與環境認證.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1996
[52]夏青等著.環境管理體系.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53]孟憲國主編.環境管理體系內審員培訓教程.北京:中國標准出版社,2000
[54]中國進出口質量認證中心編.IS0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審核.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0
[55]朱慎林,趙毅紅,周中平編著.清潔生產導論.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
[56]劉靜玲主編.綠色生產與未來(環境教育叢書).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
[57]汪應洛,劉旭著.清潔生產.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
[58]閔恩澤等著.綠色化學技術.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59]黃震方,祝曄等.關於旅遊業實施清潔生產的初步探討.經濟地理,2003,23(1)
[60]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GB3096-93)
[61]建築施工廠界雜訊限值(GBl2523-90)
[62]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T2.4-1995)
[63]工業企業廠界雜訊標准(GBl2348-90)
[6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放射防護規定)(GB8703-88)
[6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88)
[66](1S014001 GB/T 2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規范及使用指南.1996
[67](1S014001 GB/T 24004--1996).環境管理體系——原則、體系和支持技術通用指南
[68](1S014010 GB/T 24010--1996).環境審核指南——通用原則.1996
1996
[69](1S014011 GB/T 24011--1996).環境審核指南——審核程序——環境管理體系審核.1996
❹ 我需要環保的資料
我們應該持一種怎樣的生態環保觀和資源開發觀?環保和資源開發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體嗎?我看不是。因為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人類的生存。因此科學的生態環保和資源開發是能夠做到對立統一的。
我相信所有關注環境問題的人都懷著一顆為了我們的子孫萬代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的赤誠之心。我們也不應懷疑那些為了讓貧困地區的人盡早脫貧致富而去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人,他們同樣也有著一顆保證和改善貧困地區人民生存的拳拳之心。只不過極力主張保護的人考慮的是整個人類長遠的生存問題,而積極主張開發的人要解決的卻是當前局部地區人民的生存問題。我們有理由剝奪局部地區人民的生存和發展權嗎?
這些年來,在各環保組織的宣傳努力下,廣大公民已經有了一定環保意識,這是各環保組織和人士的功勞,但有環保意識並不等於懂得了環保。我們還有很多人雖然有了環保意識,但出於對自身眼前利益的的考慮和貪圖享受,並不願意自覺地去遵守環保准則。例如,我們一些已經無需為自己的溫飽擔憂問題的人,為了嘗一嘗野味,穿戴高檔皮毛時裝,顯耀自己的富有,於是促成並刺激了野生動植物交易市場的產生和發展,使我們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在這一過程中,真正該受到指責的應是那些衣食無憂的消費者,而不是那些衣食無著,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去索取自然資源的人,也不應去指責那些為了讓貧困地區的人民盡快擺脫困境而去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人。
為什麼環境問題至少在工業革命以前並未引起人們的關注,而現在卻成了一個越來越影響人類自身生存的全球緊迫性問題?這是因為在過去,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索取及產生的各類垃圾還沒有超出大自然的承受力,而現在,人類對大自然的過度開發利用及大量的生活和工業垃圾已經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這又是怎麼造成的呢?是人類在解決溫飽問題後,對物質和精神享受窮奢極欲的不斷追求。要徹底解決環境問題就必須遏制人們這一不斷膨脹的享樂慾望。因此我們在宣傳環保和揭露環境問題時,最重要的應該是在我們這些衣食無憂,享受著現代文明生活的城市人中提倡一種為富濟貧的道德觀,過一種簡約的生活。那些生活在貧困落後地區的人,他們的生活已經夠落後簡約了,已經簡約到了難以維持生計的地步了。該如何解決他們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呢?
我們應該反對那種教條的,極端的環保思想。這種思想表面看上去很正確,也極能蠱惑人心,實際上卻是非常自私和不負責任的,因為他們剝奪了貧困落後地區人民的生存和發展權。
在偏遠的貧困落後地區,當地的人打獵,伐樹,燒荒,那是為了生存。也正是因為現代文明的曙光還沒有照射到他們,所以還沿襲著這一落後的生活方式。在這樣的生存狀況下,不打獵伐樹,請問你讓他們吃什麼?燒什麼?用什麼?對這些地區地方政府及當地居民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我們的一些環保者總愛不分青紅皂白的加以指責,而且常犯一個善意的錯誤,那就是:你們不能砍伐這的原始森林,不能捕殺野生動物,不能在這的江河上建大壩,保留這的原始風貌,你們可以通過開發綠色旅遊來帶動經濟的發展啊。但是在當前我們國民素質和環保意識還不高的情況下,旅遊真是綠色的嗎?開發旅遊就不會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嗎?讓我們來看看會出現什麼情況吧。1.過去當地人只產生少量的生活垃圾,而且幾乎沒有不可降解的垃圾;而現在由於大量遊客的湧入,帶來了大量的生活垃圾,特別是那些過去當地極少見到的塑料食品包裝袋;請問這是誰之過?2.由於遊客們要品嘗當地的野味,原來不存在的野生動植物交易運營而生了;過去當地人只是少量地捕殺和挖掘野生動植物,滿足自家食用就行了;現在為了滿足遊客的需要,也為了增加自己的經濟收入,他們開始大量捕殺和挖掘野生動植物了;請問這是誰之過?3.過去當地人,民風淳樸,待人真誠;而現在伴隨著各色遊客而來的各種光怪陸離的山外文化,及不法商販帶來的各種假冒偽劣商品和花樣百出的坑人,騙人的手段,讓當地人受益匪淺,從此民風不再淳樸,待人不再真誠;請問這是誰之過?
雲南的瀘沽湖景區就是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中央電視台曾報道過。然而這個報道僅僅只是簡單地指責了當地的有關政府部門,有幾個人想過這一切是誰帶來的呢?這種情況幾乎所有景區都未能倖免。在此我並不是反對開發旅遊,我想說的是,開發旅遊並不是解決環保與發展的萬能葯,搞不好,開展旅遊比開發自然資源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更大。而實際上旅遊本身也是對自然資源的一種利用,因此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不是能不能和該不該得問題,而是怎樣開發的問題。
生態環境的保護不應該是一味地追求原封不動,一絲一毫都不能改變。持這種極端環保觀的人在關心環境的同時,忽略了生存和發展問題,特別是偏遠的貧困落後地區的生存和發展問題,他們把環保理想化和教條化了,使環保失去了生命力。這種人自己吃飽喝足,無憂無慮地在城市享受著現代文明帶來的種種好處,有幾個到過偏遠的貧困落後地區,更別說在那生活和工作了。少數人去過,那也不過是坐著豪華越野車蜻蜓點水般去遊山玩水而已。他們只不過是想藉此,保留下供城市人酒足飯飽後能有個娛樂和尋幽獵奇的後花園罷了。按照他們的觀點,人類恐怕要回到原始社會才符合要求。這種思想只能使我們作繭自縛,讓社會停滯不前。
一次我到雲南省的獨龍江旅遊拍照。那裡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清澈的溪流江水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同時當地居民貧困的生活狀況也給我留下了難以泯滅的印象,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一個邊防戰士對我說的一段話:「這里對你們旅遊者來說是青山綠水,可是對我們這些天天在這的人來說則是窮山惡水。」請注意,這還只是一個只需在此服役兩年的人說出的話,那麼對於那些世代生活於此的人來說又會如何呢?這句話對我猶如當頭棒喝,使我這個也曾大喊環保的人清醒了許多。
我們不能把所有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都視為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這樣做真的太自私,太教條。我們反對的因該是那種不顧長遠利益,盲目的,過度的毀滅性開發,而對那些能使當地人脫貧致富,步入文明,已做過生態評估,考慮到了開發後的生態恢復,有序的,科學合理的開發不因橫加指責和阻止。實際上,只要做到科學合理的開發,那種局部的,暫時性的破壞並不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生態災難,而相反會形成新的生態景觀,甚至改善原來惡劣的自然環境。這樣的例子並不是沒有。遠的有四川的都江堰和貫通南北的大運河,近的有浙江的千島湖和雲南的魯布革水電站。
在環保方面,我們目前最急迫的目標不是簡單粗暴地去指責和阻止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而是要提高整個國民的素質,特別是要提高那些住在城市中,生活在文明中,不愁吃穿的現代城市人的環保意識。那些偏遠貧困地區沒有環保意識的人,他們對環境的破壞是微乎其微的,而且是為了保證自身的生存,有些甚至可以說其行為本身就是當地生態環境中的一個鏈。反倒是我們這些有文化的現代城市人在吃飽穿暖之餘,為了貪圖享受,刺激了一些奢侈業如皮毛,高檔木製傢具,野味餐飲,一次性用具的發展,這些行業的發展才真正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徹底而毀滅性的打擊,現代文明的城市人才真正是生態環境直接和間接的殺手。
試想,假如有兩個人,一個是不愁吃穿的富人,一個是衣不掩體,食不果腹的窮人,一隻珍惜的野生動物出現在他們面前,富人為了享用皮毛和野味而捕殺之,而窮人則是為了禦寒,填飽肚子活命而捕殺之,請問兩種行為都該受到指責嗎?
怎樣的環保才「理智」
——兼評Charles Krauthammer的《Saving Nature, But Only for Man》
隨著時間范圍的普遍的環境惡化,環保已經成了一個熱門話題。面對各種各樣關於環保的建議、提案、規則、法律,有人提出要對它們進行選擇。比如,大學英語書的某篇課文宣揚這樣一種被稱為「理智環保論」的觀點,這種觀點「理智」地宣稱:人類「不是為大自然,而是為我們自己保護環境」,因此人類應該「僅在居住環境受威脅時再作出緊迫調整」。為了爭取支持,該理論「不要求人們為其它生物作出犧牲」。
人類確實是為了「我們自己」而保護環境,但問題在於如何保護。這篇文章宣稱我們應該在「居住環境受威脅時再作出緊迫調整」,就是說我們應該等到自己都住不下去了才想到保護環境。是誰讓環境糟糕得住不下去的?確實,這其中有地球自身的氣候變化周期的因素,但在工業化革命以來的短短幾百年裡,把環境變得不宜於人類居住的,主要還是人類自己。面對一天比一天惡化的環境危機,不檢討自己的錯誤,不改變視環境為「自由資源」的錯誤觀念,而是借口某些環境問題不緊急而聽任環境繼續惡化,這絕對不是一個「理智」的人應有的態度。
事實已經證明,採取「先污染,後治理」的環境污染治理方式,會造成大量資金的浪費——因為製造污染取得的效益往往小於消除污染要花費的成本。然而,由於這只是「外部不經濟」,不用作者自己立即買單,因此他就會對消除這些污染毫無興趣。於是,我們就會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作者在心甘情願地為別人的「外部不經濟」買單的同時,又採取一種漠不關心的態度,大量地為別人,甚至他的後代,製造著代價巨大的「外部不經濟」。
該文的另一個奇怪的觀點是「不要求人們為其它生物作出犧牲」。試想一下,如果人們被要求為其它動物作出「犧牲」,那麼「犧牲」的會是什麼呢——大概僅僅是一些金錢,或者改變食用野味的愛好而已。我們知道,當生物間有沖突的時候,要不兩敗俱傷,要不總有一個要作出「犧牲」。現在人類不「犧牲」,那隻有讓其它生物犧牲了。它們應該如何為人類犧牲呢?很簡單——獻出生命。
作者說,他喜愛北極馴鹿(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把這句話說出口的),但是為了能開採到石油,他不惜破壞馴鹿在阿拉斯加的繁殖地——因為這樣能避免戰爭。且不說事實已經證明,開采了阿拉斯加的石油,根本不能避免戰爭;即使可以避免戰爭,為了人類的石油便宜一些,而使北極馴鹿無法繁衍後代,這種在種族延續和金錢間選擇金錢的做法是否理智,實在值得考量。
類似的,作者喜愛斑梟(但願他喜愛的生物越少越好),但是為了伐木工的生計,他不惜支持他們砍倒森林滅絕斑梟。我不知道作者怎麼會持這樣一種奇怪的邏輯——似乎伐木工不伐木就不能找到新工作,並且不伐木就失去了所有經濟來源,因此他們不伐木就無法生存,所以為了他們的「生存問題」,只好把斑梟「出賣」了。
在這位作者的眼裡,只要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利益發生沖突,哪怕只要犧牲人類的很小的利益就能換回其它生物的寶貴生命,他也會認為人比其它生物更重要。這就是所謂的「理智」的環保觀。在這種「理智」的環保觀中,我們看不見一點「理智」的影子,透過冠冕堂皇的包裝,我們只能看到一種莫名的「唯我獨大」的霸氣、一種為了一丁點的經濟利益可以聽任其它生物滅絕的可怕的漠視。
作者說,那些為不會立即對人類的健康和安全構成威脅的事進行的環保是「奢侈環保」,「奢侈環保」僅當只需很小的代價就能達到才是好的。可是,有什麼與環保有關的事只需很小的代價就能達到嗎?幾乎沒有。也就是說,作者對那些為不立即對人類的健康和安全構成威脅的事而進行的環保是不會支持的。
我們需要這樣的「理智環保論」嗎?這種「理智環保」,其實就是坐等環境惡化,直到等不下去了,大家都受不了了,然後齊心協力把某個環境問題緩解一下。一方面環境問題層出不窮,出現的速度越來越快;另一方面,緩解環境問題的速度遠遠落後於它產生的速度。有些問題,我們本可以把它遏制在萌芽階段,可「理智環保」者偏要等到污染不可收拾時才出手。可以說,這種「理智」已經超越了常人的理解能力。
怎樣的環保才理智?那就是被那個作者看作「感情用事」的環保的辦事方式。要環保,就要熱愛大自然,而不是把它看作我們「利用」的對象;要環保,就要把環境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而不是聽任問題一天天擴大。這樣的環保,才是真正理智的環保。
怎樣選擇環保建材?
■環保型材料主要有:
1.基本無毒無害型。是指天然的,本身沒有或極少有毒有害的物質、未經污染只進行了簡單加工的裝飾材料。如石膏、滑石粉、砂石、木材、某些天然石材等。
2.低毒、低排放型。是指經過加工、合成等技術手段來控制有毒、有害物質的積聚和緩慢釋放,因其毒性輕微、對人類健康不構成危險的裝飾材料。如甲醛釋放量較低、達到國家標準的大芯板、膠合板、纖維板等。
■目前流行的環保裝飾材料有:
1.環保地材:植草路面磚是各色多孔鋪路產品中的一種,採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製成。可減少暴雨徑流,減少地表水污染,並能排走地面水。
2.環保牆材:新開發的一種加氣混凝土砌磚,可用木工工具切割成型,用一層薄沙漿砌築,表面用特殊拉毛漿粉面,具有阻熱蓄能效果。
3.環保牆飾:草牆紙、麻牆紙、紗綢牆布等產品,具有保濕、驅蟲、保健等多種功能。
4.環保管材:塑料金屬復合管,是替代金屬管材的高科技產品,其內外兩層均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中間為鋁,兼有塑料與金屬的優良性能,而且不生銹,無污染。
5.環保水性塗料:這種塗料,除施工簡便外,還有多種顏色,能給家居帶來繽紛色彩。塗刷後會散發陣陣清香,可以重刷或用清潔劑進行處理,能抑制牆體內的黴菌。
目前市場上有一種用牛奶做的塗料,它採用環保原材料,美國專利技術精製而成。由牛奶中的乳清蛋白、水性樹脂及純凈水為主要成分,不含苯、甲醛及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 VOC含量極低。綠屋塗料附著力強、遮蓋力好、耐洗涮性好、耐水性好、施工方便周期短,當天塗刷當天就可入住,環保健康,可稱為真正的綠色環保產品。
❺ 水土保持設施驗收、環保驗收資料公示到哪個網站好
樓主說的這個網站確實好用 方便實用還免費 十分適合水保驗收公示 環保驗收公示 環評公示 再也不用跟業主墨跡了
❻ 請給我推薦幾個環保類網站
環保中國啊,節能環保網啊,自然基金會啊,當然這些都是范指了。結合有針對性的網站,我覺得「6維度」非常非常的不錯,宣傳的環保理念很貼合實際,網站上提到的食用「有機蔬菜」的專題,雖然現在「有機蔬菜」價格比較高,但我覺得我們食用有機蔬菜,沒有化肥,沒有農葯的蔬菜,是我們必須應該享受的。
❼ 有關環保的資料!
2005年,一場「環保風暴」在中國內地颳起,30個總投資達1179億多元的在建項目被國家環保總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屬正部級單位的三峽總公司的三個項目。理由是,這些項目未經環境影響評價,屬於未批先建的違法工程。
環境惡化無路可退中國的環境問題並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紀90年代,環境污染問題就已非常嚴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紀90年代五類水質就佔到了80%,整個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條巨大的污水溝。1995年,由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1875億元。
據中科院測算,目前由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損失已佔到GDP總值的15%,這意味著一邊是9%的經濟增長,一邊是15%的損失率。環境問題,已不僅僅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已成為吞噬經濟成果的惡魔。
目前,中國的荒漠化土地已達267.4萬多平方公里;全國18個省區的471個縣、近4億人口的耕地和家園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脅,而且荒漠化還在以每年1萬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長。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沒有使用價值的水質已超過40%。全國668座城市,有400多個處於缺水狀態。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質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寧波市,地處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匯口,卻因水質污染,最缺水時需要靠運水車日夜不停地奔跑,將鄉村河道里的水運進城裡的各個企業。
中國平均1萬元的工業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並產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創造1億元GDP就要排放28.8萬噸廢水。還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進河道,要不了10年,中國就會出現無水可用的局面。
全國1/3的城市人口呼吸著嚴重污染的空氣,有1/3的國土被酸雨侵蝕。經濟發達的浙江省,酸雨覆蓋率已達到100%。酸雨發生的頻率,上海達11%,江蘇大概為12%。華中地區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賓、懷化、紹興、遵義、寧波、溫州等,酸雨頻率超過了90%。
在中國,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許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200萬~1400萬噸。而2003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就達到2158.7萬噸,比2002年增長12%,其中工業排放量增加了14.7%。按照目前的經濟發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國僅火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將達2100萬噸以上,全部排放量將超過大氣環境容量1倍以上,這對生態環境和民眾健康將是一場嚴重災難。
1月27日,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有人預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類歷史上突發性環境危機對經濟、社會體系的最大摧毀,很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在中國。
治理污染陷於兩難有一種說法,要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控制好環境,在環保方面的投入須達到GDP的1.5%以上。但這是在環境保護本來就非常良好的情況下,在中國,根據上海的經驗,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環境,環保投入須佔到GDP的3%以上。而在過去20年裡,中國每年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幾年也只有1%多一點。環保是一種「奢侈性消費」,投入大,對GDP貢獻小,因此,一些本應用於環保方面的專項資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國在環境問題上進退兩難:再不治理,未來無法保障;真要治理,則需大規模投入,眼前的經濟又難以承受。
有人算過,雲南滇池周邊的企業在過去20年間,總共只創造了幾十億元產值,但要初步恢復滇池水質,至少得花幾百億元,這是全雲南省一年的財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紙廠,20年累計產值不過500億元。但要治理其帶來的污染,即使是幹流達到起碼的灌溉用水標准也需要投入3000億元。要恢復到20世紀70年代的三類水質,不僅花費是個可怕的數字,時間也至少需要100年。
違法成本低執法成本高就微觀角度說,在過去20年裡,國內製造業在無法依靠技術進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況下,只能朝兩個方面挖潛:一是工資,二是環保。最簡單的事,例如水泥生產,要達到起碼的環保要求,每噸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廠價的5%。紡織業每年排放的廢水超過10億立方米,如要處理,則每噸需花費1.2~1.8元。提高生產成本5%。而絕大多數企業根本就沒有這么高的利潤率。因此只能在環保問題上打游擊:或是不建任何廢水處理設施:或是建立以後就當擺設,白天把污水放到處理池裡,晚上沒人時就排放到河裡,這樣就可以節省一大筆成本。在市場的無序化競爭中,這5%的成本。往往就決定了企業的盈與虧、生與死。
而中國在環保執法上的兩高一低——守法成本高、執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也助長了這種傾向。通常的情況是,環保部門為取證一件違法偷排事件,需耗費50萬元,而最終落到違法企業頭上的罰款,則只有區區5萬元,包括正在勁刮的所謂「環保風暴」。
一些投資數十億元的特大電站項目,違反環境評價擅自開工建設,最後的罰款也不過20萬元。區區20萬元罰款,對於一個投資超億元的項目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這樣的處罰力度對違法行為談何震懾力?因此《環保法》歷來被人稱為「豆腐法」。
一場環保風暴將涉及數十萬家企業,由此帶來的結果必然是:大批企業的破產倒閉,大量人員失業,企業成本大幅提高,國內物價指數迅速地突破兩位數。因此,無論是宏觀成本,還是微觀成本,實際上都無法承受。
四個因素阻礙環境治理對環保部門在執法過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總結出了四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對科學發展觀認識不到位,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速度。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冶煉、小鐵合金、小化工等被明令禁止的項目,在一些地方竟然呈現蔓延的趨勢。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片面強調簡化審批,限期辦理相關手續。而不管項目是否會存在污染情況,只要來投資就批准,個別地方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中存在「首長意志」、「先上車,後買票」等違法現象。
再次,環評質量亟待提高。有些環評單位不堅持科學評價,不敢以客觀的事實和科學的數據說話,評價結論含糊,模稜兩可,將項目的環境可行性與否的結論推給審批部門,甚至極個別的環評單位弄虛作假,編造、偽造數據,或者隱瞞事實,嚴重影響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落實,使環境影響評價流於形式,喪失了第三方咨詢機構起碼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最後,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工作開展不足。我國目前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政府主導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去監管數量龐大的建設項目,顯然力不從心。
其實,環評法遇到的阻力更有背後的經濟利益在驅使。
掀起真正的「環保風暴」
中國是一個在環境上迴旋餘地極小的大國,又是一個在全球資源、市場基本被瓜分完畢後崛起的一個後起國家。中國沒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國家那樣,等到環境惡劣到極點後再來治理。
但中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別人走過的先發展經濟、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國不可避免的也會走一遭。
世界各國的歷史已經表明,在經濟增長與環境變化之間有一個共同的規律:一個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會有一個環境污染隨國內生產總值同步高速增長的時期,尤其是重化工業時代:但當GDP增長到一定程度,隨著產業結構高級化,以及居民環境支付意願的增強。污染水平在到達轉折點後就會隨著GDP的增長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環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謂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當年日本的發展過程就是這一規律。
毫無疑問,中國沒有可能跨越這樣一個重化工業時代。因為中國的人口太多,國家太大,無法像芬蘭那樣,在本國製造業尚不發達的情況下,藉助於全球化分工,直接進入高科技時代。
上世紀90年代末,筆者曾回過蘇南老家,小時候那種清清河水,坐著船就可到達四鄉八鎮的情景已一去不復返了。而令筆者吃驚的是,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垃圾。在中國,即使不發展工業,由人口增長帶來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環境惡化到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這樣的污染,也需要大筆投資,需要有經濟基礎。
中國在治理污染問題上,任重道遠,需要依法辦事,制止惡性環保事件的發生,延緩環境惡化的速度。
http://photo.163.com/openpic.php?user=yanrong.0539&pid=157062603&_dir=%2F7721231
http://photo.163.com/openpic.php?user=yanrong.0539&pid=185664563&_dir=%2F7721231
http://photo.163.com/openpic.php?user=yanrong.0539&pid=185664848&_dir=%2F7721231
http://photo.163.com/openpic.php?user=yanrong.0539&pid=185664939&_dir=%2F7721231
http://photo.163.com/openpic.php?user=tiger1816&pid=356648901&_dir=%2F15041129
http://photo.163.com/openpic.php?user=yanrong.0539&pid=157062182&_dir=%2F7721231
http://photo.163.com/openpic.php?user=zhangjinzhu66&pid=294919992&_dir=%2F12813889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liuxf520_csu&_dir=%2F16360646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star.311&_dir=%2F16570588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aaaaaahyh&_dir=%2F16427511&page=1
http://photo.163.com/openpic.php?user=zhangjian615&pid=398392263&_dir=%2F16394677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amwayyc&_dir=%2F16374632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xingyu5566&_dir=%2F16003300
http://photo.163.com/openpic.php?user=67167895&pid=371300952&_dir=%2F15551330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67167895&_dir=%2F15551330&page=2
http://www.iecool.com/photo/1/1_0.htm
中國環境在線http://www.chinaeol.net/
中國農業生態環境網http://www.cae.org.cn/
國際生態網http://www.21ceco.com/
綠色學校網http://www.greenschools.com.cn/
中國青年報綠網http://www.cydgn.org/
野生動物之家http://animal.ioz.ac.cn/
可可西里http://www.kekexili.com/
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http://www.igbp.kva.se/
保護母親河http://www.momriver.org/
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網站http://www.gvbchina.org/
自然之友http://www.fon.org.cn/
中國環保網http://www.ep.net.cn/
生態中國http://www.ecologycn.com/
❽ 中國環保網門戶是什麼網站.. .
中國環境保護協會旗下中國環境保護網 簡稱「中國環保網」英文簡稱「ZHB」。是由《環境保護》雜志社、中綠科源(北京)環保技術研究院主辦;建設成為中國環保行業最具實力的垂直門戶網站,打造打造並創立環保產業信息服務知名品牌。 中國環保協會主要以公益環保為主,致力於中國環境保護事業。
中國環境保護網簡稱:中國環保網;是在中央宣傳部、全國綠化委員會、全國人大環資委、國務院新聞辦、國家環保部、國家林業局、中國治理荒漠化基金會等一些領導同志的關懷和指導下,在中國文聯的大力支持下,經中央編辦機關服務局事業發展中心、政務和公益機構域名注冊管理中心批准,國家工業和中國信息化部網站系統備案許可,由中國治理荒漠化基金會主管,中國文聯音像出版社主辦的公益網站。
中國環保網自開通以來,堅持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同志指出的:「加強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繁榮」為指導思想,堅持以擁護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重任,持之以恆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工作,切實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關心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