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自學電腦怎樣才能成為一個電腦高手
說到電腦,它其實是操作性很強的一個東西。你如果要成為一個電腦高手,希望你可以從以下幾幾個方面入手:
掌握電腦的相關原理,電腦硬體它包含那些東西,它們之間是怎麼配合工作的。可以看一些專業的書籍和圖解;
在掌握原理的基礎上進行實際的操作,拆開機箱,看一看電腦包含哪些硬體,這些硬體是怎麼組裝起來的並工作的;
將各個部件拆散,進行電腦組裝,學會安裝電腦的系統,自己會製作電腦的啟動盤,會給電腦進行分區和格式化。
如果是學習電腦的某一門語言,也就是將來想從事軟體行業,希望你掌握一定的英語,先從基本的語法開始學起,其次,會寫一定的演算法,然後,會寫一些小程序;最後,會寫一些復雜程序實現某些基本的功能。
② 怎樣成為一個電腦高手
現如今隨著DIY一族的陣容不斷壯大,涌現出了一個又一個電腦高手。這時,一些正在成長中的電腦愛好者(上至准電腦高手,下至菜鳥)不禁要發出疑問:我們如何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電腦高手??做為一名老鳥我想給各位一點點供參考的建議。 首先,要樹立起信心。相信自己能夠成為電腦高手是真正成為高手的前提和保證。如果各位讀者現在還認為自己和老鳥差得很遠,那就不必看這篇文章了。怎麼樣?准備好了嗎?准備好就往下看。 其次,要選擇自己的主攻方向。要知道老鳥也不是什麼都會,比如網路方面的專家,在圖形處理上就不一定懂多少;相反,動畫製作大師也不一定知道什麼是BIOS。如此可見,選擇自己的主攻方向是十分重要的。想要樣樣皆通,其結果往往是樣樣皆松。 再次,應選擇合適的書籍。這一點看似容易,其實真正做起來很難。現在的書,琳琅滿目,而真正適合你學習的卻並不是很多。如果想入門,千萬別買「實例」,因為看這種書的前提是得具備相當的知識後用以提高,如果還沒入門,是根本看不懂的。建議買書的時候最好身邊有一個精通這一內容的人來幫你購買,當然,如果你的money多得燒手的話,多買點我也不反對,反正看累了還有多餘的書可以當枕頭睡覺。對於教電腦的教學軟體,我看一定要買「名牌」,還得是正版,比如洪恩。這樣不但教學效果有保證,而且升級方便(誰都知道電腦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 而後,多搜集一些使用技巧上的小知識。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其使用上的小技巧都還是不少的,如果想成為高手,沒有點特殊的東西是不行的。諸如《家用電腦》之類的報紙常看看是很有幫助的,裡面總有一些不易了解的小知識。 最後,要重視實際操作。其實這一點人人都清楚,任何知識如果只停留在理論上而落實不到實際,那恐怕你還是什麼都不會。尤其是想在硬體上成為高手的人更應如此,多動動手,多試著自己解決遇到的問題,會使你更快地成為老鳥。 好了,如果你做到了以上五點,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怎麼才一半???)。另一半就是慢慢增長的經驗了。怎麼樣?成為高手不難吧! 大家都是從菜鳥成長起來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如果沒有各位高手的支持,也就不會有一代一代的成長。可大家總是抱怨為什麼高手們不願意教大家,不是么?我現在問你一點,如果有外國人想流利地讀中文,卻不願意去積累詞彙,在還看不明白漢語拼音的時候就要學詩詞,向你求教,你如何辦?一定也是一臉無奈的。 勸告大家幾句: 1 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任何人幫不了你,不要指望別人能教你什麼,或者說教會你什麼。如果你需要輔導,書可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並且你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實例型、理論型或結合型。 2 如果你一定要學習,又抱怨看不懂書,一定要人給你講的話,你必須知道:書都看不懂又有誰能給你講明白?只怪自己積累還不夠而已了。很多問題都是要積累的,為什麼語文從小就學,學十幾年以後還要學?因為要積累。你只有有了一定的詞彙量,才可以看得懂書,這時你就擁有了主動獲取書本知識的能力。積累的過程是艱苦的,但是一旦積累足夠,之後的學習會容易很多。 3 你QQ里的高手只是字典,不是秘書。 4 真的想學是好事,但是一定不要滿足於一點皮毛,不要滿足於會模仿,要知道原理;不要滿足於用工具,要深入底層。如我一直強調的那樣,不是說有了槍炮就不用學拳腳了。否則,要被人鄙視了。業內精英少,掌握核心技術的少,所以中國,至少在信息技術方面還是落後的。 5 不是沒人願意教你,而是你提出這樣的要求,就證明你基礎還不行,而要學習這些是需要很多基礎的,不要求精通,至少要達到熟悉的程度,如計算機的工作原理、系統核心、腳本、資料庫、TCP/IP、應用層協議等等。我們都不是系統培訓機構,也沒有這個條件沒有這個能力,在你對這些有足夠了解之前根本不可能學有所成,還會耽誤你;但當你真的熟悉了這些並且有一門比較精的時候,你的悟性和積累已經足夠自己學習了。 6 技術是死的,看看書就可以學會,但是思路是活的,是任何人、書本、教程等等都教不了你的。一種好的思維模式和思維習慣是要在掌握足夠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前提下,通過自己的積累和悟性慢慢培養和積累後才能體現出來的。 所以請相互理解、尊重。 下決心要學習的話,給你幾點建議: 1 上面的一些勸告必須認真領會,並且要多「玩玩」電腦,不要怕弄壞,壞了自己試試修修,如果一提到重裝系統就恐懼的話,還是先把這心理征服了再說吧。這中間你可以了解到很多。 2 不懂原理可以先跟著教程模仿,但是事後必須注意積累,有些東西在積累足夠後就會迸發出來,才能恍然大悟,而在這之前,任何人、書、教程的點撥或者再細致的闡述也不會使你明白。就是說先比葫蘆畫瓢,然後再去理解為什麼葫蘆長成這個樣子。
③ 怎麼樣成為電腦高手
所謂的電腦高手至少要會編程的,不會編程的變成不了高手!所以你想真的成為高手,努力學編程吧!而如果只是想和我一樣在這里牛皮哄哄的話,只需要些基礎電腦常識就可以了!不過對於電腦的硬體基礎知識知道多了,還是可以幫人配置台好電腦的,也不是一無是處!但這些知識很簡單的!記住,這里是電腦常識區而已!
④ 如何才能成為電腦高手
眾所周知,電腦是一個實用性很強的工具,而學會去掌握它的一些知識,則也是一項易於通過自來學完成的。這是因為在學習電腦操作的過程中,無需冒著巨大的風險,也無需去花費漫長的實驗時間,完全是可能通過邊學習邊實踐來掌握有關知識的。那麼具體如何通過自學來更快地掌握電腦知識呢?下面分如下幾點與大家探討:
第一,就是要確定自己的自學方向。通過自學想達到什麼樣的水平,是僅僅為了應用還是為了考級;如果是為了應用那得分清楚是在硬體方面還是在軟體方面有所發展,或是純粹為了辦公;如果是為了過級也得分清是考教育類還是勞動部門的,或是考程序員這一類的。因為現在的計算機行業發展的門類相當多,也相當雜,所以這之前最好與一些懂行的朋友交流一下,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這是極為重要的。
第二,選擇一套好的教材。教材的好壞是自學是否成功的又一關鍵,如果你是為了過級,可購買相關的過級教材及輔導材料;如果是為了一般的應用,則應選擇相關應用軟體的操作手冊,或是《XX從入門到精通》類的書籍,而且是先濺後深,先可學習《XX速成》之類的書,但千萬不要以為學完速成教材就什麼都懂了,還得在這方面進一步加深,再學《精通XX》類的書,此後,還需學習一些《XX技巧》,《XX應用X例》類的書籍,當你對每一應用軟體都經歷過這些過程後,你才會對這個軟體達到得心應手的地步。
第三,保證足夠的學習時間。對於自學來說,足夠的學習時間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來說自學時間與正常面授的時間比為1.5~2。當然這不是絕對,但至少說明自學比必須正常面授花的時間要多,因為畢竟沒輔導老師,什麼都得靠自己去理解,花費的時間肯定不會少。不過自學時間不象正規的面授非得要安排正規的學習時間,這可以是平時的上班時間,也可以是業余時間。其實這也僅僅是自學,所有學習時間都是靠自己擠出時間來的。一定得記住,對於某一個人來說,學習的成績是與你所下功夫的多少成正比的。
第四,注意合適的學習方法。對於不同學習內容學習方法是不同的,例如你是學習考級的有關內容,因為有些科目它的理論性很強,如《數據結構》、《離散數學》等,沒有什麼可上機實踐的,那麼這些還得老老實實坐下來認真啃書本,並適當完成一些練習,而對於一些操作性很強的科目,如《程序設計》完全可以在電腦上進行實際地編程,判斷正確與否只要看運行結果即可。如果你是為了學會某一應用軟體的作用,不妨多上機摸索,有問題了再去看書本,這樣實踐不斷長進,會取得比較明顯的效果。另外無論你是為了哪種目的的自學,如果你的電腦能上網的話,最好利用QQ在網上找一位輔導教師,在網上有很多朋友願意幫助別人的,如果你能找到一位好的輔導老師,無疑給你的自學會給予極大的幫助。
總的來說,自學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持之以恆是自學成功的保證,努力吧!衷心祝願朋友你通過自學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
⑤ 如何成為一名電腦高手!要詳細!
首先明確你學電腦的動機,你要成為高手必須要對計算機有感情,沒有興趣的學習是堅持不常的,當然要成為高手還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沒有電腦的話就多看點書,特別是一些基礎的書籍(比如Windows的基本操作,DOS的運用,學一些基本的計算機語言如:FOXBASE),然後到網吧、圖書館等地方找電腦實際操作一下,驗證你的所學,對弄不明白的地方找身邊懂電腦的人問,也可以上網查,要謙虛。
有電腦的話就方便多了,邊看書邊操作,學習完基礎的計算機知識後就可以深入一些,上網找一些軟體(如下載用的FLASHGET、看電影用的金山影霸、播放MP3用的WINAMP、殺毒用的KV2005等等),自己下載、安裝、試用,養成習慣,對不懂的不明白的都點「取消」這樣就不用擔心弄壞電腦,然後學習卸載,這樣你的電腦就開始脫離了單純的windows功能限制,開始「活」起來,等你對基礎工具軟體的運用及理解熟悉之後,就可以學習一些編輯軟體了(如編輯網頁用的frontpage、深一些的Dreamweaver,編輯圖片用的Photoshop,編輯flash用的FLASH MX),當然還有學習一些深層次的語言(如VB,C,C++等——如果你看書仔細的話應該知道這些是什麼,以及它們的作用),你還可以鍛煉重裝系統,格式化硬碟、格式化C盤等,甚至還可以對硬碟重新分區等等。還有就是學習一下注冊表編輯器regedit的知識,學習其的備份。
以上都會了,你可以拆開你的主機箱了,看看你機箱里都有些什麼,弄明白它們的作用,特別是一些小的組件,如硬碟跳線,BIOS的FLASH晶元及CMOS知識,對於其所有組件都要有一定的認識,當然你可以在網上,在報紙上及書籍上看到它們的詳細介紹及分類和區別,可以的話,你可以試著拆掉它們再原樣安上,最好有懂的人在場。
等你軟硬體都學的差不多的時候,你可以試著自己組裝電腦,你可以到太平洋電腦網的「DIY配件-教你買電腦( http://www.pconline.com.cn/diy/salon/)」上學習一下別人的經驗。
呵呵,你要是組裝好了一台電腦,並安裝完系統以及基礎的運用軟體後,你已經算半個高手了,為什麼呢,因為在你身邊還有「黑客」,網路高手,語言運用、軟體編寫高手,游戲開發高手等等,你說我要成為真正的高手,對不起,我也不知道那個是怎樣練成的,因為我也不是,但是,我知道你如果考個好的大學讀個好的計算機專業,不久你肯定是真正的高手... ...
⑥ 怎麼樣才能成為電腦高手
首先,支持你!
要想成為電腦高手,首先要對電腦報以極大的興趣和熱愛!
不要以為學習電腦是多麼難的事,不要以為成為高手是高不可攀,所謂的電腦高手:
他只是比別人更執著
他只是更喜歡思考
他只是善於總結經驗
他只是動手能力很強
他只是把電腦玩的更徹底
一、提倡自學
對初學者,老師引進門很重要,但以後就要靠自學。自學能力對於計算機學習尤為重要,原因就是計算機發展奇快,掌握了自學方法,具備了自學能力,才能應付計算機日新月異的發展形勢。有人說,"自學,談何容易!"我說別的學科自學可能較難,而計算機卻相對容易一些。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計算機越來「平易近人",讓人能夠看得見、摸得著。能夠讓人動的東西就好學,比如幾歲的娃娃就敢去開電視機和調台,能夠去控制VCD等,難道電視機和VCD機不是高科技產品嗎?計算機作為學習對象,理論知識和實踐環境是統一的,學習內容和進度自己可以掌握,自學當中有弄不懂的東西,大多可以通過上機加以解決。因此,我說它易於自學、便於自學。當然,有一本便於自學的指導書就更好了。
二、強調動手
計算機這個學科實踐性特強,不動手是學不會的。計算機從誕生那天起就被人蒙上了神秘的面紗,許多專著像"天書",讓初學者望而生畏。但是,很多小孩子為什麼能把計算機用得那麼好呢?竅門在哪兒呢?動手!一動手就會感?原來如此!沒有什麼了不得"!這樣,就會越學越輕松、越學越有興趣。邊動手邊動腦是計算機學習的基本模式,可以自然而然地擯棄那種死記硬背、"紙上談兵"的學習模式,既動手又動腦,形成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動手,還能強化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培養實干精神。
三、注重應用
在學習計算機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要想到"用","用"到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作為智力工具,作為人腦的延伸物,讓計算機幫助我們思維、論證、決策,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人們常說"熟能生巧",泛指學用一般工具,對學用計算機這種智力工具,就不僅僅是"生巧"了,而且還"益智",即有利於開發智力。計算機中濃縮著人類智慧的結晶,集成著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和科學方法,通過人腦指揮電腦、電腦幫助人腦的過程,會使人越來越聰明,越來越能幹。在新世紀大智大勇,富有創造才能的人,一定是會使用電腦幫自己工作的人。
四、上網
計算機教育不僅僅是學科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教育。目前,分布在五大洲的幾千萬台計算機已經聯到了互聯網上,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氛圍;會不會使用網路成為衡量現代人文化水準的一個新尺度。在網路文化氛圍中,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十分重要�庖彩竅執�說囊恢只�灸芰Γ�
五、有益的考試
是學習電腦的技術還是學習專業知識?是學習操作還是學習應用?是僅僅和電腦交朋友還是要熟練地掌握?不同的層次、不同的要求就有不同的回答。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學習電腦不是為了成為一名計算機專家,而是為了應用。電腦是高科技的產品,它的內部結構、工作原理,硬體的製造技術極其復雜,是科學的象牙之塔。但是它的使用又是那麼方便、簡單,學習電腦的基本操作要比學開汽車,或學習一個學科知識容易得多。這是其他機器所根本不能相比的。現在一些所謂自動洗衣機、傻瓜相機等機器很容易使用,就是因為它們內部安裝了"微型電腦"的緣故。正是由於電腦的這種特殊性,因此學習電腦從初級到高級有多個層次。這與照相一樣,可以學慣用"傻瓜相機"一按就照的初級攝影,也可以學慣用專業相機、具備豐富專業知識的高級攝影。可以有:與電腦交朋友、用電腦幫助學習、學習基本操作技能、學習電腦使用、學習電腦的應用、學習一些電腦基礎知識等幾個層次。
只要我們掌握以上的幾點,我們的學習將會如魚得水,"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在信息海洋中游弋的時代就要到來了。
對你的建議:
1.結識一些電腦高手,高手能給你很有用的經驗,幫你少走彎路,是成長的捷徑。
2.玩電腦上自帶的挖地雷游戲——鍛煉滑鼠的手感和對滑鼠的控制能力。
3.熟悉鍵盤,電腦不是個嬌氣包,只要不是大卸八塊,一般不會出問題,所以你大可以在鍵盤上胡亂敲一氣,大不了關了電源過一會兒再開機。不過既然要學就要學好,一開始就要學會正確的方法——打字的姿勢等等。
4.至少學會一種輸入法,我個人建議用5筆或智能ABC。
5.首先學會上網!這很重要,也很簡單。首先應該學會搜索。網上幾乎有你想要的任何知識,有你想得到的任何問題。比如,在SOHU、SINA、163等大型網站的搜索欄里鍵入「學電腦」就可以找到天文數字的條目,包括我們正在回答你問題的這個網頁。
6.買一款好的電腦學習軟體,邊學邊用。
7.玩游戲,這可是學習電腦的捷徑。
⑦ 怎樣成為電腦高手
學習英語,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很多時候電腦顯示給我們的都是英文,如果英語不達標,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你的電腦學習。
擁有自學的能力。俗話說的好:師傅引進門,修行靠個人。自學對於電腦的學習尤為重要,現如今的計算機技術發展很快,只有擁有自學的能力,才能跟上日新月異的電腦技術。
動手動腦能力強。電腦學習光靠眼睛看,耳朵聽是完全不夠的,也許你看見聽見的都感覺會了,真的要你操作起來,又找不到頭緒了,這就是學習的過程中操作沒有及時跟上的緣故。
交流很重要。多加幾個電腦教學的q群,關注一些電腦學習的公眾號等,通過與it行業的專家們互動聊天中,會獲得很多意想不到的知識,是遠比自己悶頭苦學要捷徑的多。
⑧ 如何成為一個電腦高手
現如今隨著DIY一族的陣容不斷壯大,涌現出了一個又一個電腦高手。這時,一些正在成長中的電腦愛好者(上至准電腦高手,下至菜鳥)不禁要發出疑問:我們如何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電腦高手??做為一名老鳥我想給各位一點點供參考的建議。
首先,要樹立起信心。相信自己能夠成為電腦高手是真正成為高手的前提和保證。如果各位讀者現在還認為自己和老鳥差得很遠,那就不必看這篇文章了。怎麼樣?准備好了嗎?准備好就往下看。
其次,要選擇自己的主攻方向。要知道老鳥也不是什麼都會,比如網路方面的專家,在圖形處理上就不一定懂多少;相反,動畫製作大師也不一定知道什麼是BIOS。如此可見,選擇自己的主攻方向是十分重要的。想要樣樣皆通,其結果往往是樣樣皆松。
再次,應選擇合適的書籍。這一點看似容易,其實真正做起來很難。現在的書,琳琅滿目,而真正適合你學習的卻並不是很多。如果想入門,千萬別買「實例」,因為看這種書的前提是得具備相當的知識後用以提高,如果還沒入門,是根本看不懂的。建議買書的時候最好身邊有一個精通這一內容的人來幫你購買,當然,如果你的money多得燒手的話,多買點我也不反對,反正看累了還有多餘的書可以當枕頭睡覺。對於教電腦的教學軟體,我看一定要買「名牌」,還得是正版,比如洪恩。這樣不但教學效果有保證,而且升級方便(誰都知道電腦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
而後,多搜集一些使用技巧上的小知識。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其使用上的小技巧都還是不少的,如果想成為高手,沒有點特殊的東西是不行的。諸如《家用電腦》之類的報紙常看看是很有幫助的,裡面總有一些不易了解的小知識。
最後,要重視實際操作。其實這一點人人都清楚,任何知識如果只停留在理論上而落實不到實際,那恐怕你還是什麼都不會。尤其是想在硬體上成為高手的人更應如此,多動動手,多試著自己解決遇到的問題,會使你更快地成為老鳥。
好了,如果你做到了以上五點,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怎麼才一半???)。另一半就是慢慢增長的經驗了。怎麼樣?成為高手不難吧!
大家都是從菜鳥成長起來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如果沒有各位高手的支持,也就不會有一代一代的成長。可大家總是抱怨為什麼高手們不願意教大家,不是么?我現在問你一點,如果有外國人想流利地讀中文,卻不願意去積累詞彙,在還看不明白漢語拼音的時候就要學詩詞,向你求教,你如何辦?一定也是一臉無奈的。
勸告大家幾句:
1 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任何人幫不了你,不要指望別人能教你什麼,或者說教會你什麼。如果你需要輔導,書可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並且你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實例型、理論型或結合型。
2 如果你一定要學習,又抱怨看不懂書,一定要人給你講的話,你必須知道:書都看不懂又有誰能給你講明白?只怪自己積累還不夠而已了。很多問題都是要積累的,為什麼語文從小就學,學十幾年以後還要學?因為要積累。你只有有了一定的詞彙量,才可以看得懂書,這時你就擁有了主動獲取書本知識的能力。積累的過程是艱苦的,但是一旦積累足夠,之後的學習會容易很多。
3 你QQ里的高手只是字典,不是秘書。
4 真的想學是好事,但是一定不要滿足於一點皮毛,不要滿足於會模仿,要知道原理;不要滿足於用工具,要深入底層。如我一直強調的那樣,不是說有了槍炮就不用學拳腳了。否則,要被人鄙視了。業內精英少,掌握核心技術的少,所以中國,至少在信息技術方面還是落後的。
5 不是沒人願意教你,而是你提出這樣的要求,就證明你基礎還不行,而要學習這些是需要很多基礎的,不要求精通,至少要達到熟悉的程度,如計算機的工作原理、系統核心、腳本、資料庫、TCP/IP、應用層協議等等。我們都不是系統培訓機構,也沒有這個條件沒有這個能力,在你對這些有足夠了解之前根本不可能學有所成,還會耽誤你;但當你真的熟悉了這些並且有一門比較精的時候,你的悟性和積累已經足夠自己學習了。
6 技術是死的,看看書就可以學會,但是思路是活的,是任何人、書本、教程等等都教不了你的。一種好的思維模式和思維習慣是要在掌握足夠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前提下,通過自己的積累和悟性慢慢培養和積累後才能體現出來的。
所以請相互理解、尊重。
下決心要學習的話,給你幾點建議:
1 上面的一些勸告必須認真領會,並且要多「玩玩」電腦,不要怕弄壞,壞了自己試試修修,如果一提到重裝系統就恐懼的話,還是先把這心理征服了再說吧。這中間你可以了解到很多。
2 不懂原理可以先跟著教程模仿,但是事後必須注意積累,有些東西在積累足夠後就會迸發出來,才能恍然大悟,而在這之前,任何人、書、教程的點撥或者再細致的闡述也不會使你明白。就是說先比葫蘆畫瓢,然後再去理解為什麼葫蘆長成這個樣子。
⑨ 如何才能成為一個電腦高手
電腦高手分很多種類,比如對電腦器材上的,還是硬體設施上的,還是網路管理上的,還是軟體開發上的。
當然如果你有條件比如,在大學,去報名學個關於計算機的班級吧。社會上的所謂計算機培訓,實話真不咋的。主要靠長時間的經驗積累,經驗就是自己遇到問題,自己解決,不會? 那就找度娘啊。自己多實踐幾次。慢慢積累,下次別人遇到同樣情況,兩下就幫人家搞定,人家就會認為你是個電腦高手。呵呵。
但願你成功
⑩ 如何成為電腦高手
個人怎麼學好電腦 面對這種全新的科技成果及其所包容的學科,必須有獨特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提倡自學 對初學者,老師引進門很重要,但以後就要靠自學。自學能力對於計算機學習尤為重要,原因就是計算機發展奇快,掌握了自學方法,具備了自學能力,才能應付計算機日新月異的發展形勢。有人說,"自學,談何容易!"我說別的學科自學可能較難,而計算機卻相對容易一些。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計算機越來越"平易近人",讓人能夠看得見、摸得著。能夠讓人動的東西就好學,比如幾歲的娃娃就敢去開電視機和調台,能夠去控制VCD 等,難道電視機和VCD 機不是高科技產品嗎?計算機作為學習對象,理論知識和實踐環境是統一的,學習內容和進度自己可以掌握,自學當中有弄不懂的東西,大多可以通過上機加以解決。因此,我說它易於自學、便於自學。當然,有一本便於自學的指導書就更好了。 強調動手 算機這個學科實踐性特強,不動手是學不會的。計算機從誕生那天起就被人蒙上了神秘的面紗,許多專著像"天書",讓初學者望而生畏。但是,很多小孩子為什麼能把計算機用得那麼好呢?竅門在哪兒呢?動手!一動手就會感到"原來如此 "、"沒有什麼了不得"!這樣,就會越學越輕松、越學越有興趣。邊動手邊動腦是計算機學習的基本模式,可以自然而然地擯棄那種死記硬背、"紙上談兵"的學習模式,既動手又動腦,形成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動手,還能強化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培養實干精神。 注重應用 在學習計算機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要想到"用","用"到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作為智力工具,作為人腦的延伸物,讓計算機幫助我們思維、論證、決策,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參加信息學奧林匹克活動的孩子們為什麼能在國際大賽中摘取金牌,就是他們學以致用,在"用"中加深理解,把計算機變成了得心應手的工具。人們常說"熟能生巧",泛指學用一般工具,對學用計算機這種智力工具,就不僅僅是"生巧"了,而且還"益智",即有利於開發智力。計算機中濃縮著人類智慧的結晶,集成著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和科學方法,通過人腦指揮電腦、電腦幫助人腦的過程,會使人越來越聰明,越來越能幹。在新世紀大智大勇,富有創造才能的人,一定是會使用電腦幫自己工作的人。 專家談「如何學好電腦」(中) 上網 計算機教育不僅僅是學科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教育。目前,分布在五大洲的幾千萬台計算機已經聯到了互聯網上,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氛圍;會不會使用網路成為衡量現代人文化水準的一個新尺度。在網路文化氛圍中,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十分重要,這也是現代人的一種基本能力,從某種意義上看,"網路就是計算機"。學習網路方面的知識與技能是十分重要的,誰不充分認識這件事的重要性,將來就會追悔莫及。另一方面,文化不等於文明,網路上存在著很多很有用的東西,但也有糟粕,怎樣區分有用的信息和無用的信息,識別香花與毒草的能力,也是現代人的一種基本能力。在上網這件事上,"因噎廢食"不可取,打點"預防針"卻是必要的。 計算機教育不僅僅是學科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教育。目前,分布在五大洲的幾千萬台計算機已經聯到了互聯網上,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氛圍;會不會使用網路成為衡量現代人文化水準的一個新尺度。在網路文化氛圍中,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十分重要,這也是現代人的一種基本能力,從某種意義上看,"網路就是計算機"。學習網路方面的知識與技能是十分重要的,誰不充分認識這件事的重要性,將來就會追悔莫及。另一方面,文化不等於文明,網路上存在著很多很有用的東西,但也有糟粕,怎樣區分有用的信息和無用的信息,識別香花與毒草的能力,也是現代人的一種基本能力。在上網這件事上,"因噎廢食"不可取,打點"預防針"卻是必要的。 劉瑞挺: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天津南開大學計算機與系統科學系教授、《個人電腦》雜志社總編 "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已經成為一條公理。家長、教師、學校、社會都對孩子的電腦教育給予了極大的關懷。就在這時,少兒NIT 出現了,而且,立刻引起社會的熱烈反響。教育部考試中心的咨詢電話整天不斷,已有28 個省市自治區承辦。那麼,什麼是少兒NIT 呢? NIT 是全國計算機應用技術證書考試的縮寫,現在要把它推廣到少年兒童中,所以稱為少兒NIT。小孩要這種證書有什麼用呢?也許還有人會火冒三丈:"為什麼要用考試來摧殘幼小的心靈?"且慢,彈鋼琴不是也有考級嗎?沒有人說它在摧殘孩子。原因是這些孩子有音樂細胞,而且樂此不疲。如果,孩子並無音樂天賦,家長非罵即打地硬逼他彈琴,那就真是摧殘了。其實考試不等於就是應試教育,而且少兒NIT 考試的"只記成功、不記失敗"更與摧殘毫不沾邊,它以上機培訓為主,一邊學一邊通過,乃是推動素質教育的利器。 大多數孩子都會喜歡電腦,這是由電腦的特性決定的。孩子的童心是好奇、好問、好學、好玩、好動、好鬥、好強、好勝,而電腦豐富多彩的軟體正好能滿足孩子多方面的渴望。把這些輔助智力工具盡快、盡早地交給孩子,他們會終生受益。只要孩子有一種愛好,就可以通過這一愛好讓他喜歡上電腦。愛好語文的可以用它寫文章,愛好算術的可以用它解題,愛好美術的可以用它繪畫,愛好音樂的可以用它作曲。他們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喜歡上電腦。那麼,會不會有的孩子無論如何也不喜歡電腦呢?會的。但這又有什麼關系呢?這種孩子不會超過5%,恐怕需要特殊方式來關懷他們。 現在,少兒NIT 已推出十個模塊:操作基礎、文字、表格、畫圖、上網、音樂、動畫、編程、多媒體、資料庫。每個模塊都由過程式培訓、作品設計、上機考試組成。凡獲得三個模塊證書者,可申請少兒NIT 銅牌證書;獲得六個者,可申請銀牌證書;獲得十個者,可申請金牌證書。這些證書肯定能成為他們走向信息化、數字化的堅實台階,為他們成為新世紀的建設者奠定穩固的基礎。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正在改變著自己的觀點。有些領導說:"如果放慢落後地區普及計算機的速度,就會加大與先進地區的差距,使教育更不公平";有些家長說:"我要和孩子一起學電腦","早買、晚買,需要就買。低檔、高檔,合用就行";有些教師說:"自古英雄出少年,電腦學得好、其他功課也學得好的孩子大有人在"。 新世紀的到來,會使電腦和網路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源泉。"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中國孩子從小就在信息海洋中游弋的時代就要到來。 專家談「如何學好電腦」(下) 什麼年齡開始學電腦 呂品: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材審查委員、北京信息學奧林匹克學校副校長、北京西城區電教館計算機室主任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其實很復雜的問題。所謂簡單,即似乎只要用一個數字就可以回答:6 歲、10 歲或12 歲。說它復雜,是因為這個"學"字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層次。是學習電腦的技術還是學習專業知識?是學習操作還是學習應用?是僅僅和電腦交朋友還是要熟練地掌握?不同的層次、不同的要求就有不同的回答。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學習電腦不是為了成為一名計算機專家,而是為了應用。因此,我僅在這一學習層次內談談自己的看法。 學習電腦的特殊性 電腦是高科技的產品,它的內部結構、工作原理,硬體的製造技術極其復雜,是科學的象牙之塔。但是它的使用又是那麼方便、簡單,學習電腦的基本操作要比學開汽車,或學習一個學科知識容易得多。這是其他機器所根本不能相比的。現在一些所謂自動洗衣機、傻瓜相機等機器很容易使用,就是因為它們內部安裝了 "微型電腦"的緣故。 由於學習電腦這種特殊性,因此學習電腦從初級到高級有多個層次。這與照相一樣,可以學慣用"傻瓜相機"一按就照的初級攝影,也可以學慣用專業相機、具備豐富專業知識的高級攝影。 從普及的角度講,可以有:與電腦交朋友、用電腦幫助學習、學習基本操作技能、學習電腦使用、學習電腦的應用、學習一些電腦基礎知識等幾個層次。 幼兒就可以"用電腦" 我國普及電腦知識已經有近20 年了。積20 年的工作經驗,不少人認為,從3 歲半開始,就可以接觸電腦,"與電腦交朋友"。兒童從3 歲~7 歲為幼兒期;從生理上分析,這個階段幼兒的手的動作開始協調,可以按鍵和用滑鼠了,因此,也可以進行一些電腦的操作,在幾個幼兒園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些。 如:在北京的北海幼兒園、鐵道部幼兒園等都開展了電腦的活動。以上事實說明,學習電腦沒有年齡限制,只要有動手能力,就可以和電腦交朋友。 根據工作經驗,在幼兒中普及電腦,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在用電腦中學電腦即主要是把電腦作為一個開發幼兒智力的工具來使用。在使用中使幼兒喜歡電腦,願意和電腦交朋友,潛移默化地學到一些必要的電腦操作技能和知識。 二是游戲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小孩子是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幼兒階段的主要活動是游戲,幼兒用電腦同樣也必須採用游戲的形式,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是為了保護幼兒身心健康特別是視力,在電腦前的持續時間最多不要超過15 分鍾。 只要注意了以上幾點,電腦可以成為幼兒的"好朋友"。可以發展他們的智力和手腦並用的能力,並開發他們右腦功能。 想知道如何學好計算機嗎,今天就看看我的方法吧! 我是一個在大學還接觸計算機的人,在沒上大學之前,我就知道上網聊天罷了,說句心裡話 ,我就沒打算上大學,不是我媽的話,我不知道要落魄到什麼狀態,我會好好報答我媽的。其實計算機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只要你去接觸他,在深深剝析,你自然就會知道很多關於計算機的秘密了,我大學是學計算機的,那你一定會問我你學計算機當然會在很多哦,其實我真的很自卑,我當是的同學大多是職高的,而我還有幾個是普高的,他們就比我們優秀,在普高這來說,我是最丟的,我好沒面子啊!所以我下定決心要跟上,我就用了下面的方法,不是每個人都實用哦: 1:多多看書,你要把書看成是你的親生父母,天天都要去看才行,然後還要依賴他,主要是沒他不行啊,你想想看,你不去看的話,那來的基礎啊,做什麼事都要有底子還行啊,跟我們成長是一個意思,反正是一步一步,慢慢來。 2:你要對計算機有興趣還行,不然你是不會去認真去研究他的,有興趣就好說了,比如我就是啦,多買買計算機雜志,當然少不了黑客雜志了,他可是我每月必買啊,那怕是窮的賣褲子!哎,生活逼人啊 3:就是最重要的一點了,去實踐,經常上網是件好事,但你一定要做有用的事才有價值,什麼用呢,就是把學的運用到你的身邊,這樣你還會感覺你學的是有用的,是不是啊。那麼你就會更深層的去學了。 4:看你自己了,計算機這東東可是深不可測的啊,你就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怎麼跟我就不說了吧,你自己應該知道吧!引用宋祖英的一句話"走進了新時代",我們做這行的就天天到新時代去,日子不好啊! ?好了,我就不說了,我還要去上課啊,知道什麼課嗎?嘿嘿,編程哦,是個好玩意,偶就走了,希望偶的這點字有用,拜!! 年輕人不看可惜了,如何學好計算機科學(轉載)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反思錄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一門科學深深的吸引著我們這些同學們,上計算機系已經有近三年了,自己也做了一些思考,我一直認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門專業,在本科階段是不可能切分成計算機科學和計算機技術的,因為計算機科學需要相當多的實踐,而實踐需要技術;每一個人(包括非計算機專業),掌握簡單的計算機技術都很容易(包括程序設計),但計算機專業的優勢就在於,我們掌握許多其他專業並不「深究」的東西,例如,演算法,體系結構,等等。非計算機專業的人可以很容易地做一個晶元,寫一段程序,但他們做不出計算機專業能夠做出來的大型系統。今天我想專門談一談計算機科學,並將重點放在計算理論上。 計算機理論的一個核心問題——從數學談起: 記得當年大一入學,每周六課時高等數學,天天作業不斷(那時是六日工作制)。頗有些同學驚呼走錯了門:咱們這到底念的是什麼系?不錯,你沒走錯門,這就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我國計算機科學系裡的傳統是培養做學術研究,尤其是理論研究的人(方向不見得有問題,但是做得不是那麼盡如人意)。而計算機的理論研究,說到底了,如網路安全,圖形圖像學,視頻音頻處理,哪個方向都與數學有著很大的關系,雖然也許是正統數學家眼裡非主流的數學。這里我還想闡明我的一個觀點:我們都知道,數學是從實際生活當中抽象出來的理論,人們之所以要將實際抽象成理論,目的就在於想用抽象出來的理論去更好的指導實踐,有些數學研究工作者喜歡用一些現存的理論知識去推導若干條推論,殊不知其一:問題考慮不全很可能是個錯誤的推論,其二:他的推論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原型,不能指導實踐。嚴格的說,我並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政治課上學的理論聯系實際一直是指導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航標(至少我認為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應當本著這個方向)。 其實我們計算機系學數學光學高等數學是不夠的(典型的工科院校一般都開的是高等數學),我們應該像數學系一樣學一下數學分析(清華計算機系開的 好像就是數學分析),數學分析這門科學,咱們學計算機的人對它有很復雜的感情。在於它是偏向於證明型的數學課程,這對我們培養良好的分析能力極有幫助。我的軟體工程學導師北工大數理學院的王儀華先生就曾經教導過我們,數學系的學生到軟體企業中大多作軟體設計與分析工作,而計算機系的學生做程序員的居多,原因就在於數學系的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從所受訓練的角度上要遠遠在我們之上。當年出現的怪現象是:計算機系學生的高中數學基礎在全校數一數二(希望沒有冒犯其它系的同學),教學課時數也僅次於數學系,但學完之後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難道都是學生不努力嗎,我看未見得,方向錯了也說不一定,其中原因何在,發人深思。 我個人的淺見是:計算機系的學生,對數學的要求固然跟數學系不同,跟物理類差別則更大。通常非數學專業的所謂「高等數學」,無非是把數學分析中較困難的理論部分刪去,強調套用公式計算而已。而對計算機系來說,數學分析里用處最大的恰恰是被刪去的理論部分。說得難聽一點,對計算機系學生而言,追求算來算去的所謂「工程數學」已經徹底地走進了誤區。記上一堆曲面積分的公式,難道就能算懂了數學?那倒不如現用現查,何必費事記呢?再不然直接用 Mathematics 或是Matalab 好了。 我在系裡最愛做的事情就是給學弟學妹們推薦參考書。中文的數學分析書,一般都認為以北大張築生老師的「數學分析新講」為最好。萬一你的數學實在太 好,那就去看菲赫金哥爾茨的「微積分學教程」好了--但我認為沒什麼必要,畢竟你不想轉到數學系去。吉米多維奇的「數學分析習題集」也基本上是計算型的東東。書的名氣很大,倒不見得適合我們,還是那句話,重要的是數學思想的建立,生活在信息社會里我們求的是高效,計算這玩意還是留給計算機吧。不過現在多用的似乎是復旦大學的《數學分析》也是很好的教材。 中國的所謂高等代數,就等於線性代數加上一點多項式理論。我以為這有好的一面,因為可以讓學生較早感覺到代數是一種結構,而非一堆矩陣翻來覆去。這里不得不提南京大學林成森,盛松柏兩位老師編的「高等代數」,感覺相當舒服。此書相當全面地包含了關於多項式和線性代數的基本初等結果,同時還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又比較深刻的內容,如Sturm 序列,Shermon-Morrison 公式,廣義逆矩陣等等。可以說,作為本科生如能吃透此書,就可以算高手。國內較好的高等代數教材還有清華計算機系用的那本,清華出版社出版,書店裡多多,一看就知道。從抽象代數的觀點來看,高等代數里的結果不過是代數系統性質的一些例子而已。莫宗堅先生的《代數學》里,對此進行了深刻的討論。然而莫先生的書實在深得很,作為本科生恐怕難以接受,不妨等到自己以後成熟了一些再讀。 正如上面所論述的,計算機系的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你學習的目的應該是:將抽象的理論再應用於實踐,不但要掌握題目的解題方法,更要掌握解題思想,對於定理的學習:不是簡單的應用,而是掌握證明過程即掌握定理的由來,訓練自己的推理能力。只有這樣才達到了學習這門科學的目的,同時也縮小了我們與數學系的同學之間思維上的差距。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這門課很重要,可惜大多數院校講授這門課都會少些東西。少了的東西現在看至少有隨機過程。到畢業還沒有聽說過Markov 過程,此乃計算機系學生的恥辱。沒有隨機過程,你怎麼分析網路和分布式系統?怎麼設計隨機化演算法和協議?據說清華計算機系開有「隨機數學」,早就是必修課。另外,離散概率論對計算機系學生來說有特殊的重要性。而我們國家工程數學講的都是連續概率。現在,美國已經有些學校開設了單純的「離散概率論」課程,乾脆把連續概率刪去,把離散概率講深些。我們不一定要這么做,但應該更加強調離散概率是沒有疑問的。這個工作我看還是盡早的做為好。 計算方法學(有些學校也稱為數學分析學)是最後一門由數理學院給我們開的課。一般學生對這門課的重視程度有限,以為沒什麼用。不就是照套公式嘛!其實,做圖形圖像可離不開它,密碼學搞深了也離不開它。而且,在很多科學工 程中的應用計算,都以數值的為主。這門課有兩個極端的講法:一個是古典的「數值分析」,完全講數學原理和演算法;另一個是現在日趨流行的「科學與工程計算」,乾脆教學生用軟體包編程。我個人認為,計算機系的學生一定要認識清楚我們計算機系的學生為什麼要學這門課,我是很偏向於學好理論後用計算機實現的,最好使用C 語言或C++編程實現。向這個方向努力的書籍還是挺多的,這里推薦大家高等教育出版社(CHEP)和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聯合出版的《計算方法(Computational Methods)》,華中理工大學數學系寫的(現華中科技大學),這方面華科大做的工作在國內應算是比較多的,而個人認為以這本最好,至少程序設計方面涉及了:任意數學函數的求值,方程求根,線性方程組求解,插值方法,數值積分,場微分方程數值求解。李慶揚的那本則理論性過強,與實際應用結合得不太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