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離電腦顯示器屏幕距離多遠
用眼睛工作,本來就有健康保健的要求。 像學習看書一樣, 要保持眼和書本的合適距離,光線明暗要注意。 同樣,眼睛和電腦屏幕的距離,約有一臂之長為好(約41—80厘米之間,當然,要看得清楚)。 光線從側面照明,可以避免屏幕的反光眩眼, 電腦屏幕的高度,宜在兩眼平視的下方10—20度的地方。可以避免眼睛過度向上向下轉動,眼球的暴露面增加,引發眼睛乾燥症。 屏幕的墨綠色背景淺色字體,或黑色背景白色字體,對眼睛都是比較適應的。 屏幕保持適宜的亮度,黑色字體容易看得清楚。
電腦操作的主要活動和目的,是用眼睛注視屏幕上的文字和圖像,經過視覺引發大腦進行思考,做出判斷和分析,然後繼續構思或書寫下去----。這個過程,要求眼睛高度集中視力,注視和掃描屏幕。因此,眼肌要處於連續收縮運動的狀態,眼瞳孔睫狀肌和晶體,也要不斷地調節焦距以看清圖像和文字。眼的生理功能這樣運作,連續一小時後,便會產生疲勞,眼肌乏力甚致出現痙攣,發生眼睛酸脹不適,視覺模糊下降的症狀。如果,你這時停止用眼的工作,在15分鍾內,眼的功能便會逐漸自行恢復。但是,再這樣繼續工作與休息交替下去,也不宜在電腦前面連續用眼超過5個小時以上。否則,它就不容易順利地恢復了。長期如此,還會引發其它眼病的。
⑵ 玩電腦。離電腦多遠最好
電腦在使用過程中,顯示屏會發出電磁、電離輻射。經常在電腦前工作,會使人體皮膚老化,造成皮膚粗糙,甚至還會引起皮膚發炎等病變。要防止電腦輻射,應從以下己方面入手:在選購電腦時,應盡可能購買新的保健型綠色電腦,一般不要使用舊電腦,舊電腦的輻射劑量較大,在同距離、同類機型的條件下,一般是新電腦的1--2倍。操作電腦時最好在顯示屏上安一塊電腦專用濾色板以減輕輻射的危害,室內不要放置閑雜金屬物品,以免形成電磁波的再次發射。
使用電腦時,要調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來說,屏幕亮度越大,電磁輻射越強,反之越小。不過,也不能調得太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響收視效果,且易造成眼睛疲勞。
在操作電腦時,要注意與屏幕保持適當距離。離屏幕越近,人體所受的電磁輻射越大,因此較好的是距屏幕0.5M以外。此外,在操作電腦後,臉上會吸附不少電磁輻射的顆粒,要及時用清水洗臉,這樣將使所受輻射減輕70%以上。
⑶ 距離電腦的屏幕最好是多遠
常年累月同計算機接觸之中,您接受的輻射劑量不斷積累增加,會不會同吸煙一樣,日長年久之後,可能
突然出現無法補救的後果。低頻、低強度電磁輻射對機體產生怎樣的生物作用?怎樣防止或減輕電磁輻射
傷害?
謹防電腦發出電磁輻射對您的傷害
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傷害嗎?回答是肯定的。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發現不孕症、脫發和白內障是雷達兵的職業病。從事射頻作業人員,長有神經衰弱、性情急躁、易激動、脫發多汗、女性月經絮亂、性功能衰退、血液白細胞和紅細胞數量減少或增加等不良效應,因此在近場區工作人員要穿著銅絲織物製成的防護服。高頻高強度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傷害,已為眾所周之的常識。低頻低強度的電磁輻射是否對人體健康也會產生不良影響?例如電腦及家用電器產生的電磁輻射對人體也有傷害嗎?也許您不能明卻作出回答。下述信息將對認識這一問題給予您一些幫助。
近幾年來,新聞媒體就國內外有關機構和專家對此研究結果和調查報告進行報導,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美國國家輻射防護委員會的一份報告,低頻電磁波會導致人體患癌症、冠狀動腺疾病、帕金森氏病和阿耳茨海默氏病。
日本電腦勞動與保健調查委員會1995年曾對250名懷孕的電腦操做人員進行調查,其中18人患妊娠中毒症,35人流產,97人出現死胎,發生率60%。湖北省對郵電儲匯系統電腦操作員進行調查發現,接觸期間懷孕8人10次,出現異常妊娠4人6次,發生率達60%
。上海等著名醫院的專家發現兩位婦女長期接觸使用電腦,結果雙雙產下畸胎。無獨有偶,大連婦幼保健醫院出現4例孕婦產下青蛙畸形兒,她們都沒有家屬病史,夫婦都沒有服葯之嫌,但共同點是他們都是電腦使用者。世界衛生組織在有關電腦屏幕與工人健康問題的最新修正意見中指出孕婦每周使用20小時以上的計算機,其流產率增加80%,同時也增加畸形兒發生率。專家指出:發育中的胎兒特別是懷孕初期3個月,胎兒的器官正在形成期,電磁輻射將會引起胚胎死亡、器官發生畸形、損傷中樞神經系統等一系列的嚴重後果。計算機操作人員血管病發病率高出非專業人員2.8倍。
今天,全球進入數字化、網路化的信息時代。計算機應用滲透到各行各業,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的興起,它進入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各個領域,無孔不入、無處不有。不僅工廠、企業、商店、機關、學校、醫院大量使用計算機,電腦還進入了千家萬戶,成為一種家用電器。尤其是金融、郵電、證券、保險、交通管理等服務行業更是離不開計算機。億萬人使用電腦,長時間接觸電腦的時代已經到來。電腦輻射是否影響人體健康?已為廣大用戶十分關切的問題。
電腦發出的電磁輻射雖然不太強,然而有些人上機每天長達幾個小時,常年累月從不間斷。如此接受輻射的積累劑量就不少。特別對婦女、少年兒童等一些敏感人群,尤其是懷有胎兒的孕婦,將會產生什麼影響?引發怎樣的後果?上述信息足以促使人們擔心憂慮和警惕。
電磁輻射是怎樣影響人體健康的呢?其生物學作用機理是什麼?電磁輻射通常以熱效應,非熱效應和刺激對機體產生生物作用。熱效應已為大家所熟悉,人體是電介體,在高變電場作用下被反復極化,分子間碰撞和摩擦產生劇烈運動,將電能轉化為熱能。機體內還有電介質溶液(例如體液等),在電場作用下產生傳導電流,形成不同程度的閉合迴路,產生局部感應熱流,導致發熱。高頻輻射特別是微波輻射產生的熱效應更為明顯。微波爐、
微波治療儀等就是利用輻射能的熱效應原理。發熱過高和長時間接受輻射都會對人體產生破壞,低頻電磁輻射的熱效應不明顯。非熱效應對腦細胞產生影響,使大腦皮質細胞活動能力減弱已形成的條件反射受到抑制,長時間的暴露可能引起神經系統機能絮亂。
實驗顯示,電磁場能使正常人的睡眠時間平均縮短20分鍾。美國弗雷保心血管醫學教授布斯一次研究結果,行動電話輻射使受試者的舒張壓增高10-20毫米汞柱。斯坦福大學和北卡羅米州綜合實驗系統公司研究了四種行動電話,輻射對多種動物細胞的影響。結果表明,輻射可使動物的染色體受損。對DNA遺傳因子產生影響,將導致細胞癌變。雛雞、貓的大腦皮質,在低頻調制的特高頻、甚高頻電磁波照射下,會有鈣離子析出,鈣離子是生物體內進行信息傳遞、免疫系統工作和細胞繁殖時不可缺少的物質。實驗還發現低頻電磁波會使動物松果體的褪黑色激素的分泌量發生變化,這種激素對腫瘤細胞有抑製作用,褪黑激素減少時可以致使組織分子發生改變、導致退行性疾病發病。
刺激作用:當電磁波100KHz以下時,對人體的刺激作用有兩方面。一是人體接觸到暴露於電磁場下的非金屬體時會受到電擊。頻率越低,電擊程度越大;二是體內產生感應電流,當感應電流大於機體電流(腦點和心點等)時,就會引起神經系統、視覺系統細胞的興奮,頻率越低,興奮程度越大。輕微刺激作用使人產生麻酥酥地感覺,刺激作用越大,會引起肌肉收縮,繼而發生疼痛,心臟和呼吸器官興奮,嚴重時會出現心室細微顫動,心肌持續收縮,最後導致心臟停止跳動而死亡。
綜上所述可歸結為:(1)電腦和家用電器的低頻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傷害;(2)傷害作用對不同人群有差異,婦女、少年兒童、老年體弱者為敏感人群,特別對胎兒損害更大;(3)受害程度與接受輻射的積累劑量有關;(4)低頻電磁輻射的非熱效應和刺激為主要作用。(5)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功能、免疫系統功能、循環系統功能和生命發育功能等產生影響。(6)尚待對分子生物及過程、細胞生物學過程和生物化學過程深入研究,進一步探明和揭示其作用機理。
如何對電腦及家用電腦產生的電磁輻射進行防護?與輻射源保持一定距離是有效的防護措施之一。因為電磁輻射強度隨著與輻射源的距離的平方值而下降。最好把電腦及家用電器不要集中在您常在的室內。例如:電腦、電視機和電冰箱、微波爐、不要放置在卧室內。專家建議,電腦使用者應於顯示屏保持的距離不少於70厘米,於電腦兩側和後部保持的距離不少於120厘米。此外,減少與電腦等接觸的時間,也是重要的。因為接受輻射的積累劑量是同輻射強度與輻照時間的乘積成正比。因此減少上機時間是必要的,這在實際中很難做到的。但是,很多人在所處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中要實現與輻射源保持一定距離有困難。例如:有多台電腦的辦公室,前後、左右距離不能保持要求的距離。還有些人,不允許減少上機上網的工作時間,每天操作3-4小時,而且連續不間斷。在此情況下,唯一的辦法是穿防護服,戴防護帽,以直接減少身體對輻射的吸收。防護服、防護帽是採用對電磁輻射有屏蔽作用的金屬化軟體材料――防電磁輻射布料而製成的。
⑷ 打電腦時離屏幕多少距離最好
操縱電腦的最佳間隔應堅持在50厘米—60厘米,假如屏幕尺寸較大,可酌情拉長間隔至70厘米。間隔過近容易遭到輻射損傷,還易招致遠視或使遠視度數加深;而間隔過遠,需伸長肩臂才幹夠著滑鼠,工夫久了會惹起肩部肌肉酸痛。
電腦安排的高度最好以屏幕上端位於程度視野向下30度為宜,屏幕向上略傾斜10度。如許一方面可以增加眼角膜的表露面積,加重乾眼症;另一方面可以緩解頸部肌肉的告急度,增加頸椎病的發作。
身材只管即便今後靠,將你的一條胳膊蜷縮,手掌對著屏幕,手背對著本人(固然,倒過去也可以,團體習氣),眼睛看著本人的手,以能擋住屏幕為最佳間隔。
⑸ 玩電腦的時候眼睛和電腦距離要多少
教您既能玩電腦又不傷眼睛的好辦法
要想預防電腦視頻終端綜合征,電腦操作者應與電腦屏幕保持60公分以上距離。將顯示器適當放低,因為視線向下約30度時,眼睛的肌肉處於比較鬆弛的狀態,最不累眼睛。工作時要注意調整工作時間,注意中場休息,應工作1~2小時
⑹ 玩手機電腦或看電視時,眼睛應該距離屏幕多遠比較好
平時我們看手機的時候,大概是在30厘米左右吧,從我們眼睛看到手機屏幕的距離。因為現在的電子產品特別多,不只是我們看手機工作包括看手機來消耗我們的日常時間打把我們的心裡的空虛,也是用手機。而且現在很多的平台也都在推一些短視頻的方式來展示產品內容,所以我們也會去花很多時間在看短視頻。這無疑就會增加我們的眼睛去看電子屏幕的時間,增加我們眼睛的疲勞感。學會正確的去看手機電視,減少我們眼睛疲勞這種方式另外不要太長時間盯著手機,只看看一段時間要不要連接休息一下,或者眼睛轉向別處。
平時也少做一些傷害眼睛的事情,比如像眼睛裡一些液體,或者眼睛佩戴一些東西。還有一些年輕的女性會帶美瞳,這其實也是也會傷害眼睛的。經常戴美瞳,會發現眼睛疲勞的時間會多。而且有些人換了隱形眼鏡就換上美瞳,真的是對眼睛的傷害一點都沒有停。
⑺ 看電腦距離屏幕多遠為宜
顯示器最佳觀看距離是50~70厘米。
人視覺在10度是敏感區,10~20度可以正確識別信息,20~30度對動態東西比較敏感,當圖像的垂直方向視角為20度,水平方向的視角為36度時,就會有非常好的視覺臨場感,而且也不因為頻繁轉動眼球造成疲倦。
由上的簡單計算規律是,顯示設備的最佳觀看距離是設備屏幕高度的2倍左右。
⑻ 玩電腦時應離屏幕多遠
在操作電腦時,要注意與屏幕保持適當距離。離屏幕越近,人體所受的電磁輻射越大,因此較好的是距屏幕0.5M以外。此外,在操作電腦後,臉上會吸附不少電磁輻射的顆粒,要及時用清水洗臉,這樣將使所受輻射減輕70%以上
⑼ 電腦操作者的眼睛應距離顯示器的屏幕多遠較為安全
眼睛和電腦屏幕的距離,約有一臂之長為好(約41—80厘米之間,當然,要看得清楚)。
用眼睛工作,本來就有健康保健的要求。 像學習看書一樣, 要保持眼和書本的合適距離,光線明暗要注意。 同樣,眼睛和電腦屏幕的距離,約有一臂之長為好(約41—80厘米之間,當然,要看得清楚)。 光線從側面照明,可以避免屏幕的反光眩眼, 電腦屏幕的高度,宜在兩眼平視的下方10—20度的地方。可以避免眼睛過度向上向下轉動,眼球的暴露面增加,引發眼睛乾燥症。 屏幕的墨綠色背景淺色字體,或黑色背景白色字體,對眼睛都是比較適應的。 屏幕保持適宜的亮度,黑色字體容易看得清楚。
⑽ 對電腦保持多少距離是對正確的
使用電腦時,要調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來說,屏幕亮度越大,電磁輻射越強,反之越小。不過,也不能調得太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響收視效果,且易造成眼睛疲勞。
在操作電腦時,要注意與屏幕保持適當距離。離屏幕越近,人體所受的電磁輻射越大,因此較好的是距屏幕0.5M以外。此外,在操作電腦後,臉上會吸附不少電磁輻射的顆粒,要及時用清水洗臉,這樣將使所受輻射減輕70%以上。
根據較權威的實驗報告和臨床的證實,茶葉中含有防止輻射線的物質,在抗輻射線損傷方面,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對人體造血機能也有顯著的保護作用。
平時准備一瓶滴眼液,以備不時之需。上網之後敷一下黃瓜片、土豆片或凍奶、涼茶也不錯。其方法:將黃瓜或土豆切片,敷在雙眼皮上,閉目養神幾分鍾;或將凍奶涼茶用紗布浸濕敷眼,可緩解眼部疲勞,營養眼周皮膚。
不定時地喝些枸杞汁和胡蘿卜汁,對養目、護膚功效顯著。
為了把電腦熒屏對眼睛的傷害減低到最小程度,不妨考慮配戴具有防紫外線功能的隱形眼鏡,給眼睛多一層保護。好的防紫外線隱形眼鏡,不僅擁有絕佳的解析度、還能有效阻隔高達90%的紫外線輻射侵害,確保雙眼健康。在選擇這類隱形眼鏡時,最好選擇有品質保證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