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22寸的顯示器和24寸顯示器差價挺大
面板不同啊,22寸的IPS面板比TN也貴幾百元的,另外24寸有TN C-PVA和S-PVA,價錢差距就不是幾百了,而是以倍單位來算的,有的高達4000以上,有的價錢還不到2000,這就是差距,當然色彩上差距也是很明顯的
B. 電腦顯示器都是144hz,為啥價格相差那麼大
品牌的差異很大的,還有在用料,做工,技術上的差異,都會影響顯示器的價格的,打個比方用三星屏幕的顯示器價格就會高出不少。
正屏和寬屏
價格差
有很多原因,
第一,寬屏是主流產品,是趨勢,所以各大液晶面板廠家都是產寬屏面板,量大,自然成本就可以最小化,正屏的市場需求量特別小,不需要大規模生產,成本上本身就高,
第二。液晶切割工藝的問題,在一塊液晶面板上。同尺寸的模板,受切割工藝限制,可以切割更多的寬屏
,。所以
成本近一步降低,
第三
還是市場需求的問題,正屏的市場需求率是非常低的,幾乎市場上現在流通的都還是庫存品,超過19寸的顯示器
幾乎找不到正屏的了
經銷商一般進貨也不是大量進正屏顯示器,物以稀為貴。
D. 差不多大的液晶電視和液晶電腦顯示器差價為什麼很大
你認為液晶電視與液晶顯示器沒有區別嗎,其實是有很大區別。很多人都覺得液晶電視與液晶顯示器沒有什麼區別,其實不然。
成像處理與色彩
電腦發燒友們都知道,液晶顯示器比之純平顯示器雖然具有亮度高、無輻射的優點,但是在玩電腦游戲的時候會出現圖像移動速度慢的現象、高速圖像還會出現「拖尾」。相比之下,液晶電視則不會出現類似現象。一般,電視信號由聲音、亮度和色彩組成。這三組號碼在電視內部被處理後,我們才能欣賞到逼真的畫面和聲音。即使是採用性能相近的液晶面板,也會在各自的信號優化上有所不同,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液晶電視會為成像方面投入較大的優化方案,因為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在液晶顯示器上看電視,因為面積較小,我們要在不足一米的距離甚至是半米不到的距離去看,那樣的話圖像很微小的不清晰都會造成視覺上感覺出的「圖像模糊」,所以要獲得好的成像效果,還得在成像處理上下一些功夫。
液晶電視之所以能消除遲鈍現象,在於液晶電視的內部採用了功能強大、容量更大的數字處理電路。例如日前東芝電視新推出的「數字新頭腦」液晶晶元,延續了東芝技術中一向具有的全數字多項先進處理的技術優勢,改變了原有的電視信號處理模式,將YC分離電路和色彩解碼電路整合為全數字信號傳輸處理大型集成電路,不僅降低了聲音噪波,而且真實還原了圖像的本來面貌。
喜歡用DVD看影片的人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DVD的制式跟電視的制式不一樣,有時候會產生色度數據噪波。對於這一點,東芝也早有準備,DVD全程數字跟蹤降噪技術可去除DVD碟片的格式圖像在壓縮過程中產生的噪波和斑點,提高DVD影片的圖像清晰度,同時能修正DVD播放器中不能修正的色彩信息,使色彩信息還原更加准確,提高DVD影片的畫質。同時所帶的三維動態環繞聲能讓音域更加寬廣。
另外,在圖像的色彩方面,液晶電視也採用了各式各樣的「濾波器」,其作用就是對電視信號的優化,這個在普通電視上也有應用。所有的這些,在普通的液晶顯示器上一般是不會採用的,這也就是液晶PC的成像效果與液晶電視的一個很大的區別。
亮度和對比度
早期液晶顯示器由於先天限制,存在可視角度、響應時間、製造成本這三大障礙。而事實上,在液晶電視的技術性能指標中,對消費者視覺感受影響最大的是亮度、對比度、解析度和可視角度,而亮度又是評判液晶電視畫質的重要指標。
普通液晶顯示器其面板亮度一般是300流明左右,而液晶電視一般所採用的液晶面板都是400流明以上,好一些的如東芝電視能達到500流明;其次對比度也一樣,液晶電視500∶1是常事,而液晶PC只有400∶1左右。如今,東芝的動態優化系統技術能讓顯示屏的對比度高達800:1。而且現在市面上的液晶電視在處理畫面的過程通常是對畫面整體的亮度進行平均測定,有時候會出現有殘影,黒階不純,色彩飽和度差的情況,東芝的數字新頭腦技術則用矩方圖給畫面進行了重新分析,檢測出明暗分布狀況,然後採用強力優化模式對每一個畫面進行細微的明暗層次調整,解決有殘影的缺點。再利用數字動畫斜方向修正技術對畫面的每一個像素進行修正,改變其黑階不純的缺點,讓色彩飽滿。如果一台液晶電視有這些技術的應用,用來觀看體育賽事,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伴隨著平板電視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和液晶電視屏幕的不斷擴大,液晶電視與液晶顯示器的區別將會越來越大。而在彩電業競爭中,價格也不在是主要的競爭手段。據東芝預測,技術突破將是引起未來市場再次降價的另一重要原因。隨著液晶技術障礙的逐一突破,技術的進步讓日趨成熟的LCD技術煥發出更大的活力,健康、環保的優勢讓大屏幕液晶電視成為人們又一個選擇。相信有那麼一天,人們不會再把液晶顯示屏錯當成液晶電視了,會為哪種技術能代表未來液晶電視的發展而爭論不休。
E. 為什麼 電腦的顯示器要比 電視的顯示器要貴的很多呀
主要的就是顯示面板和驅動電路,這兩方面的成本不同造成了價格的差異。
用液晶電視看電視還行,但是處理文檔,瀏覽網頁就難以完美了,其文字虛化,邊角不銳利,盡管屏幕夠大,看起來一樣的費勁。
(5)電腦屏幕為什麼差價那麼大擴展閱讀:
液晶顯示器,為平面超薄的顯示設備,它由一定數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組成,放置於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液晶顯示器功耗很低,因此倍受工程師青睞,適用於使用電池的電子設備。它的主要原理是以電流刺激液晶分子產生點、線、面配合背部燈管構成畫面。
液晶顯示器簡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採用一種介於固態和液態之間的物質,具有規則性分子排列的有機化合物,加熱呈現透明狀的液體狀態,冷卻後出現結晶顆粒的混濁固體狀態的物質。
用於液晶顯示器的液晶分子結構排列類似細火柴棒,被稱為Nematic液晶,採用此類液晶製造的液晶顯示器也就稱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而液晶電視是在兩張玻璃之間的液晶內,加入電壓,通過分子排列變化及曲折變化 再現畫面,屏幕通過電子群的沖撞,製造畫面並通過外部光線的透視反射來形成畫面。
F. 液晶顯示器價格為什麼差價那麼大
基本上是面板+驅動的差價,面板好解釋了,IPS和TN的差距,P-IPS和E-IPS的差距。
驅動的差價就是純技術了,藝卓的驅動是頂級的,在專業顯示器領域他們對面板的驅動是最好的,所以也買的最貴。
還有一點是人工校對的價格,就比如藝卓出廠前會對面板分成20多塊進行校對,華碩也會對它的PA系列專顯進行校對,而這種人工的價格,就會加在售價上。
G. 懂電腦屏幕的來幫忙看下,電腦屏幕LED材質的和IPS材質有啥區別為什麼價格差那麼大
電腦的屏幕不是說LED屏的材質和IPS屏材質,我簡單的來給你介紹下吧
1、現在的電腦、電視的屏幕基本上都是液晶(也叫LCD),液晶屏幕由於技術的原因,分VA和IPS屏幕,俗稱軟屏和硬屏
2、液晶本身是不發光的,需要外界的光源才能顯示畫面,所以有燈管的背光技術和LED的技術,燈管已經淘汰了,現在的是LED背光,因此很多商家誤導宣傳是LED顯示屏或者LED電視,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准確的說應該是LED背光的液晶電視
3、顯示屏的好與壞,基本上依據亮度、觀看角度、解析度來判斷,也就是價格的高低,價格高的一般都是亮度高、視角好,最好的視角達到178度,接近於平面,差的視角較低,人眼稍微改變下角度,圖像畫面色彩就會失真。亮度高的,色彩畫面鮮艷對比度好,這個去商場賣電視的地方看看就明白了
H. 同樣4k顯示器 為什麼價格差那麼多
影響產品價格的因素有幾點,
品牌價值溢價
採用的先進技術專利含金量
做工用料成本
不同的銷售渠道
4K只是一個解析度4096 X 2160,意思這個顯示器支持的最大解析度是這個。說明不了問題。
如果你看的影視劇解析度只有1080P,那麼你這4K顯示器也提現不了什麼。
同樣你的電腦配置帶不動4K, 4K顯示器也只能以更低的解析度運行游戲。
I. 電腦顯示器都是144hz,為啥價格相差那麼大
液晶面板目前分為TN(同時有改良版TN-film)、MVA(同時有改良版P-MVA)、IPS(同時有改良版S-IPS)和夏普CAP四種。
我們最常見的顯示器很多都是TN型液晶面板,因為它非常便宜,響應速度也夠快,以前在19寸顯示器即將成為低配的時候,TN材質的19寸顯示器大幅度降價。
這是AOC 21英寸的 E2180SWN液晶顯示器,TN材質面板,解析度為1920X1080,屏幕比例為16:9,黑白響應時間5毫秒,點距0.27英寸,售價僅為579元。
性價比看上去感人,不過這是一款普通的顯示器,很適合企業采購,對游戲玩家和攝影師來說就難堪重任。
這是21.5寸的飛利浦的223V7QSB液晶顯示器,屏幕材質為IPS,解析度為1920X1080,屏幕比例為16:9,黑白響應時間為8毫秒,擁有VGA和DVI介面,同時支持屏幕對比度動態自動調節功能,售價為789元。
對比AOC的E2180SWN,除了面板材質不一樣,就多了一個介面個屏幕自動調節功能,IPS材質和TN屏幕材質價格相差一目瞭然。
不過這款飛利浦液晶顯示器也只能算大眾型顯示器,因為它並沒明確的用戶人群指向,對的,很多人應該吐槽我為什麼不說功能也是顯示器的一個差別所在。
目前顯示器已經進入產能過剩時代,所以很多廠商開始為特定的人群進行設計,比如說設計師專用, 又比如說游戲專用的電競顯示器。
我們再來看兩款同尺寸同面板的電競顯示器,一款是優派的VG2401mh,作為耳熟能詳的顯示器知名品牌,優派自然也做了電競顯示器,這款24寸的TN材質的VG2401mh除了144Hz的刷新率和1毫秒的響應速度,同時支持FreeSync技術和Low Input Lag技術,前者是可以保持屏幕刷新率和GPU的輸出幀率同步,以此保證游戲中畫面的流暢性;後者則是用來降低輸入信號的延遲,以獲得更快的操作響應。重點是其售價為11998元。
第二款是電競外設知名廠商卓威的XL2430電競液晶顯示器,同樣是24寸的TN材質屏幕,同樣是1920X1080的解析度以及144Hz的刷新率、1毫秒的響應,相比較優派的VG2401mh,不計算外觀(前者可調節屏幕仰角度數),它更多的不同之處在於預設多種游戲模式,還擁有暗部平衡功能(敵人躲在暗處也清晰可見),此外還能在游戲、工作、觀影、閱讀燈多種 場景下一鍵切換,總結的來說即在色彩、交互兩大方面做了提升。
相比優派VG2401mh 1699元的售價,卓威這款電競顯示器售價卻高達2579元,原因在哪裡?
很顯然是品牌,卓威作為專業電競外設品牌,它的身影出現在各大電競賽事上,對電競發燒友來說,這就是專業電競品牌。
除了材質屏幕、品牌,還有哪些重要因素讓顯示器的價格差別巨大了?
我們來在看HKC的這款T7000鑽石版,依舊是27寸屏幕,材質為價格更高的IPS材質屏幕,屏幕比例為16:9,刷新率僅為60Hz,黑白響應為6毫秒,屏幕解析度為2560X1440。對比優派的27寸和卓威的27寸,硬體參數除了解析度,其它都很低,但是為啥還能賣2499元呢?
如果我告訴你這是一款專業的設計師專用屏幕,估計你還難以接受,所以選購顯示器還要看幾個參數。
除了液晶面板和品牌,我們還需要考慮亮度、對比度以及可視角和響應速度;其中亮度並沒明確的用戶屬性,液晶顯示器不像CTR顯示器那樣亮度越高輻射越大,但是低於200流明的顯然不行,一般是高於250;
對比度的用戶屬性比較強,設計師都知道對比度的重要性,為什麼有的圖在相機上和顯示器上顯示的效果不一樣,對比度是一個關鍵,它代表著顯示器還原畫面的層次感以及細膩程度,設計師專用顯示器必須在500:1之上,HKC T7000鑽石版靜態對比度為1000:1,動態對比度則高達20000000:1。
對於設計師來說,不僅需要超高的對比度和解析度,還需要看色域、顯示器色數和色彩精準度;
色域就是色彩空間,目前常見的類型有NTSC、sRGB、Adobe RGB三個,HKC T7000鑽石版的sRGB的覆蓋至達到100%,剛好達到設計師專用標准(還有120%);其NTSC值卻高達95%,這個標准可替代一般的廣播級監視設備;色域的Adobe RGB值則為95%;三個重要的色域參數均屬於專業顯示器;除此之外還擁有10.7億格顯示色彩,色彩精準值Delta E≤3,比專業顯示器的標准數值略高一點點。
相比較色域的重要性,顯示器的可視角反而並不重要,我個人覺得除了電視有需求,顯示器需求並不大,除非是你用顯示器當電視,不然你不想別人知道你的隱私,相反目前像HKC T7000+這種屏幕可上下移動、左右移動以及前後翻轉的功能更實用。
最後說說響應時間,這是區別電競顯示器和其它顯示器最大的點,因為游戲玩家需要更快的操作才能實現一擊斃命,所以你看到上文中優派和卓威的兩款電競顯示器的響應時間為1毫秒,HKC T7000的響應時間為6毫秒,都已經是非常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