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Maemo超越S60 諾基亞帝王N900首發評測
【IT168 手機評測】作為N系列目前最高端機型,諾基亞N900自曝光以來便受到了全球用戶的廣泛關注,盡管芬蘭人對外表示在明年只會推出一款Maemo平台的手機,並承諾S60仍將成為旗下智能手機的發展重點,但對於原本波瀾不驚的S60市場來說,N900的誕生確實揭開了諾基亞在未來一系列動作的冰山一角,一場前所未有的化學反應已經慢慢產生......北京時間12月6日(周日),諾基亞N900正式到貨京城,雖然數量稀少,但筆者還是有幸成為了該機的測試第一人,接下來就請廣大網友與我一起走進N900,第一時間感受這款諾基亞最強智能旗艦的無限魅力,內容豐富,不容錯過!(感謝睿風電訊010-82667058提供評測樣機,http://www.010phone.com.cn/)
圖為諾基亞N900
對於N900的外觀,相信只要是諾基亞的忠實粉絲應該都不會感到陌生,而筆者雖然也與該機在網路上神交數次,但並沒有過親密接觸。初見N900,諾基亞第一強機的“長相”只能用平凡來形容。與索尼愛立信X1、諾基亞N97相比,該機只採用了最為常見的平面式側滑蓋造型,110.9x59.8x18mm的三圍尺寸比起N97來可是要寬厚不少。此外,該機鏡頭處的厚度高達19.55mm,機身重量更是罕見的達到了181g,MM使用時可能會有些沉甸甸的感覺。
N900滑蓋手感值得稱贊
N900聽筒處特寫
不過,在如此平凡的外觀下,N900卻展現出芬蘭人少有的高超技藝,無論是屏幕四周的金屬邊框還是磨砂質感的手機後蓋都為使用者提供了出色的手感。值得一提的是,推開滑蓋時的阻尼感恰到好處,流暢性凌駕於N97之上。
聽筒附近的設計與N97稍有不同,但相差不大
Nokia標識相當醒目
如果說舒適的手感讓人眼前一亮的話,那麼諾基亞N900在細節方面同樣相當講究。其中,該機與N97一樣在屏幕邊緣印有Nokia LOGO和N900的型號標識,聽筒右側依次安排了距離感應器、副攝像頭和光線感應器,充電指示燈則位於聽筒左側。諾基亞N900在屏幕下方沒有設置任何實體按鍵,包括我們熟悉的菜單鍵、通話鍵和掛機鍵均沒有出現,設計風格與N810等平板電腦產品有些相近,可以說該機正面的整體感覺介乎於N810和N97之間,雖然有投機取巧之嫌,但也相當符合N900的身份定位。
Qwerty鍵盤詳解:誤操作幾率極低
按鍵手感頗佳
由於拇指較寬的緣故,筆者向來對側滑蓋手機沒有太多好感,相信部分男性用戶應該與本人有著相同的感受:)不過在使用N900的過程中,筆者卻發現該機的操作手感並非想像中那麼“不爽”別看鍵與鍵之間的排布甚是緊密,但每顆按鍵都採用了突起式設計,且鍵程適中,手感確實要好於N97。值得慶幸的是,在敲擊字母時筆者並未出現誤操作現象,對於不習慣側滑蓋的男性用戶來說應該算是一個好消息!
圖為諾基亞N900全鍵盤特寫
圖為諾基亞N900全鍵盤特寫
此外,諾基亞N900所採用Qwerty鍵盤設計與N97類似,同為三排式布局,稍有不同的是,前者取消了位於左側的方形導航鍵,而是在整個鍵盤的右下方加入了四顆方向鍵,小是小了點,但卻更符合人們對電腦鍵盤的輸入習慣。記得先前曾經有國外用戶認為第一排按鍵與滑蓋下沿過近而使得手感下降,不過從實際使用來看,筆者並未發現上述問題,大家在使用時大可放心。
圖為N900滑蓋內側標識
圖為N900滑蓋內側標識
了解N97的人應該還記得,該機在側滑支架外側專門印製了手機的主要功能參數和產品型號,而諾基亞N900雖然不具備支架側滑設計,但該機依舊在上滑蓋內側印有“ARM Cortex-AB”、“32GB”以及“Designed in Finland”字樣,前兩者為手機的處理器和內存參數,我們會在後面的功能評測中具體介紹,後者為設計產地,蘊含著芬蘭人智慧的結晶。
快捷鍵/數據介面:雙揚聲器是亮點
N900上側快捷鍵設計
由於採用了側滑蓋造型,因此諾基亞N900的周邊介面和快捷鍵也力求滿足橫向持握時的需求。其中在橫向使用時,該機在機身上側從左至右分別設有音量調節鍵、電源鍵和拍照快捷鍵,音量鍵還可用於圖片的放大/縮小;相比之下,下側沒有安排任何按鍵,多少顯得有些冷清。
N900設有獨立快門鍵
手寫筆插槽
作為手機的一大亮點,諾基亞N900在機身左右兩側各設有一個網狀獨立揚聲器,保證了音樂外放或來電鈴聲時的音量。除此之外,該機還在機身左側設置有MicroUSB介面,用於數據傳輸和手機充電;而在機身右側,該機則安排了屏幕鎖、3.5mm耳機介面、麥克風孔以及一個手寫筆插槽,手寫筆的出現意味著該機只可能採用的是電阻屏設計,同時也宣判了其將無法實現多點觸控功能。
諾基亞N900攝像頭特寫
諾基亞N900攝像頭特寫
值得注意的是,在諾基亞N900右側揚聲器旁邊還有一個不太起眼的凹槽,主要用於開啟手機後蓋。或許是新機的緣故,筆者在指甲指翹起後蓋時略顯吃勁兒,但也從側面體現出N900做工上的嚴謹。此外,該機在背部還內置了一顆500萬像素卡爾蔡司鏡頭,並配有雙LED閃光燈和滑動鏡頭保護蓋。值得一提的是,N900在攝像頭周圍還隱藏了一個類似N86上的視頻支架,藉助凹槽將支架打開可立於桌面,方便用戶欣賞視頻。不過,該支架設計略顯脆弱,似乎有被折斷的危險,而打開支架也不能像N86一樣開啟相應程序。
視頻支架
後蓋卡口
屏幕規格/Maemo 5平台:凌駕N97,超越S60
圖為諾基亞N900菜單界面
雖說N97是諾基亞N系列市售機型中的旗艦,但該機的屏幕解析度僅有360x640像素,與其它競爭對手配備的高清觸屏相比實在有些過於寒酸。而作為N系列歷史上新的領軍人物,諾基亞N900首次將屏幕解析度提升至WVGA級別(480x800像素),並裝配了與N97相同的3.5英寸1600萬色TFT液晶。稍有遺憾的是,該屏幕採用電阻式觸控技術,不支持多點觸控功能。
圖為諾基亞N900主待機界面
除了顯示效果的提升之外,諾基亞N900的最大特色莫過於該機首次搭載了Maemo 5操作系統,或許習慣了S60平台的用戶對這一系統還有些陌生,實際上Maemo就是諾基亞基於Linux開源移動設備平台開發出的一項新系統,相比於笨重的Symbian代碼,Maemo可以向開發者提供一個方便實用的開發環境,支持多種業務模型,可輕松實現對現有桌面解決方案進行移動化處理,像我們知道的諾基亞N810、N800就是採用Maemo平台的代表機型。顯然,諾基亞推出Maemo 5平台以及N900也是無奈之舉,畢竟面對iPhone和Android手機的雙重挑戰,光靠S60的力量支撐確實有點力不從心,不過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那樣,諾基亞不可能放棄對S60市場的掌控,S60+Maemo雙系統並舉的策略或許是芬蘭人的最佳選擇。
默認多屏顯示界面之一
默認多屏顯示界面之一
回到產品本身,諾基亞N900所採用的Maemo 5平台相比過去略顯死板S60系統確實有了較大幅度的改進,其中作為最主要的差異之一,N900首次提供了多屏顯示功能,通過直接滑動即可在各界面之間穿梭。值得一提的是,Maemo 5支持界面循環滾動技術,在這一點上包括TouchFlo、HTC Sense以及iPhone OS在內的多種操作系統均自愧不如。
多任務顯示
當然,Maemo 5平台也並非與S60完全脫離,除了顯示圖標借鑒了以往的成功經驗外,諾基亞N900同樣支持震動回饋和Widget控制項技術,用戶只需長按屏幕上的任何一個位置(包括圖標)即可對桌面上的每一圖標進行刪除和拖拽。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沒有為菜單鍵和返回鍵單獨設立實體快捷鍵,所以該機在屏幕左上角設置了一個觸控式菜單鍵,當打開某一程序時,菜單鍵立刻改為多任務標識,點擊可查看當前正在運行的所有程序,同時右上角則出現了類似於Windows Mobile手機中的“叉子”符號,用於程序的退出。
演示視頻
解鎖界面
而為了讓初識Maemo系統的用戶盡快上手,諾基亞N900還專門為新人准備了N900動態Falsh教程,對於初學者來說很是受用,如果想了解更多還可藉助網路登陸諾基亞Maemo官方網站進行了解查詢。另外還需要一提的是,除了右側的屏幕鎖鍵外,N900還首次加入了滑動開機解鎖功能,其解鎖方式類似於iPhone,看來諾基亞也受到了蘋果手機的啟發哦。
簡訊/通信錄:不支持中文輸入,有點亂
圖為虛擬鍵盤輸入
由於暫時不支持中文輸入,因此我們在簡訊輸入時只能進行英文編輯,目前可選擇Qwerty全鍵盤和虛擬鍵盤兩種輸入方式,而相信隨著N900的全面上市,很快就會推出相應的中文版本。此外,當簡訊接入時,屏幕上會插入消息提醒,並顯示發送距收看簡訊的時間,對於商務人士來說相當實用。不僅如此,用戶還可以設置短消息提示燈,盡量避免錯過重要的信息。而對於國外用戶來說,除了發送SMS簡訊息外,還經常使用到的便是IM實時通信服務,在這里用戶可以選擇Ovi、Skype、Google Talk等多種聊天工具,第一時間與朋友進行溝通。
簡訊提醒
短消息可選擇SMS與IM兩種
IM服務列表
與某一聯系人的聊天界面
諾基亞N900的通話界面與iPhone相差不大,也可以為每位聯系人添加自定義頭像,不過由於評測樣機為美國版本,因此在通訊錄人名排列方式上與中國習慣不同,初次導入通信錄時會稍顯混亂。
撥號界面
通話界面
通信錄界面
編輯聯系人信息
聯系人自定義頭像
音樂/視頻播放:音效出色,16:9高清視頻很震撼
盡管定位於高端商務人士,但諾基亞N900在多媒體娛樂方面同樣表現出色。其中,該機專為Maemo系統內置有media player播放器,支持 .wav, .mp3, .AAC, .eAAC, .wma, .m4a格式的音樂播放以及 .wav, .mp3, .AAC, .eAAC, .wma, .m4a格式的鈴音選擇。除此之外,該機還內置了FM發射器,並支持網路收音機功能。而作為該機的一大亮點,N900還提供了16:9顯示比例WVGA解析度的視頻播放功能,結合3.5mm耳機介面或雙揚聲器給用戶帶來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視聽享受。值得一提的是,諾基亞N900隨機標配的入耳式立體聲耳機(WH-205)音效出眾,用戶在使用時可以優先選擇耳機播放。
多媒體播放界面
歌曲列表
播放列表
播放時點擊唱片封面可選擇其它歌曲
16:9寬屏視頻播放
16:9寬屏視頻播放
500萬卡爾蔡司鏡頭/樣張欣賞
500萬像素卡爾蔡司鏡頭
N系列旗艦在拍照方面向來表現不凡,盡管諾基亞N900未能像大家期待的那樣配備800萬像素級別以上的攝像頭,但該機還是基本保持了N97的水準,內置了一顆500萬像素卡爾蔡司攝像頭,最大光圈和焦距分別為2.8和5.2(N97的焦距為5.4),稍有不同的是,N97的鏡頭滑蓋為上下滑動,而N900則改為了左右滑動。
拍照主界面
模式選擇
基本功能選項
白平衡調節
ISO感光度調節
曝光補償調節
閃光燈調節
出於定位的考慮,諾基亞N900在拍照界面上的設計相當簡潔,除了支持自動模式外,還提供了包括微距、人像、運動、風景四種模式的選擇。除此之外,該機還支持白平衡、曝光補償、ISO感光度調節等功能,應付用戶日常的拍照需求應該不成問題。稍有遺憾的是,該機在感光度調節中最高只支持ISO400,與其它同級別拍照手機相距甚遠。
照片剪裁
照片地理標記分類
所有圖片瀏覽
圖片自動播放瀏覽
而在進行圖片瀏覽時,用戶不僅可以添加地理標簽,同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照片剪裁,並通過藍牙、E-Mail以及即時聊天等多種途徑與好友一起分享。由於晚上才拿到評測樣機,因此筆者只進行了夜景拍攝和室內拍攝兩項測試,白天的拍攝樣張會在隨後的評測文章中詳細給出,敬請期待。
圖為N900拍攝樣張(點擊放大)
圖為N900拍攝樣張(點擊放大)
圖為N900拍攝樣張(點擊放大)
圖為N900拍攝樣張(點擊放大)
600MHz處理器+48GB海量存儲:媲美iPhone 3GS
產品說明
在大致了解Maemo 5平台之後,相信很多網友對諾基亞N900運行速度一定頗為關心。從實際使用情況來看,該機的運行速度相當流暢,即時在同時打開10個以上後台程序的情況下依舊保持了穩定快捷的運行速度,運行某些程序時其速度甚至超越了iPhone 3GS。
存儲細節
而按照官方給出的數據,諾基亞N900內置了TI OMAP 3430的600 MHz ARM Cortex-A8處理器,支持PowerVR SGX with OpenGL ES 2.0高性能圖形處理技術,與蘋果推出的iPhone 3GS處於同一水準之上。不僅如此,N900還擁有256 MB RAM和768 MB虛擬內存,內置高達32GB的海量存儲空間,可為用戶保存7000首MP3格式的音樂或40小時高清視頻,藉助16GB容量的microSD存儲卡還可將存儲空間提升至48GB。
鬧鍾管理
世界時鍾
至於其他方面,諾基亞N900還支持GSM/EDGE 850/900/1800/1900 MHz、WCDMA 900/1700/2100 MHz網路以及WLAN無線區域網功能,支持TV-OUT輸出、藍牙2.1、USB 2.0等網路應用和數據傳輸協議,具備A-GPS定位導航技術,結合預置的Ovi Maps可為用戶提供位置查詢、路徑搜索等功能。
科學計算器
便簽功能
草稿功能
而作為一款商務型智能手機,諾基亞N900還為商務人士提供了世界時鍾、科學計算器、天氣預報、便簽紙、草稿等多種功能,如有更多需要還可以登陸Ovi或Maemo官方網站進行軟體下載,當工作勞累時還可以試玩國際象棋、麻將版連連看等內置游戲。
全文總結:享受N900,期待2010年Maemo 6
電池倉內部
諾基亞N900隨機標配的是一塊1320mAh的BL-5J電池,在容量上相比N97和N810配備的1500mAh BP-4L鋰電池略有縮水,而從一晚上的體驗時間里N900還是比較費電的,預計使用時間在2天左右,經常外出的用戶恐怕還要另外購買一塊電池以作備用。
存儲卡插槽
SIM卡插槽
由於時間太過有限,筆者很難將這款搭載全新Maemo平台的N系列旗艦的所有功能逐一評測,不過從使用的情況來看,該機在手感和運行速度兩大關鍵要素上的表現均令人滿意,特別是看似平常的外表在做工上卻沒有半點馬虎,完全超越了諾基亞N97,著實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諾基亞N900的出色表現讓我們對2010年充滿了期待
諾基亞N900是芬蘭人在Maemo平台上的試水之作,但就成色而言已然達到了諾基亞最高水準,讓我們對2010年搭載Maemo 6系統的智能新作充滿了更多期待。當然,N900也並非完美無瑕,包括屏幕、攝像頭等規格還有相當大的上升空間,而600MHz處理器雖然為手機提供了流暢的運行速度,但相比已經跨入1GHz行列的索尼愛立信X10、HTC HD2等高端機型也有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