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網站 > 小白如何用手提電腦

小白如何用手提電腦

發布時間:2022-12-21 08:30:29

『壹』 筆記本電腦使用方法和基本常識

筆記本電腦是一種小型、可方便攜帶的個人電腦,屬於精密的設備,所以在使用上也必須特別注意。在日常使用中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和一些基本常識。

筆記本的正確使用方法:

1、開機順序:依次打開電源開關—顯示器—主機等外部設備。

2、關機順序:與開機順序相反,主機(用滑鼠左鍵依次點開始—關機—關閉計算機—確定)—顯示器。

3、長時間不使用電腦:可透過鍵盤上的功能鍵暫時僅將液晶顯示屏幕電源關閉,除了節省電力外亦可延長屏幕壽命。

4、光碟機的使用:雙手並用地將光碟片置入光碟機中,一隻手托住CD托盤,另一隻手將CD片確實固定,可避免CD托盤變形。

筆記本使用的基本常識:

1、新電腦不要三充電三放電

鋰離子電池剛出現(初代)時因工藝原因有記憶效應,不需要前三次的充電12小時深充深放。筆記本電腦加入了過充過放保護電路,不可能將電量完全用完,當然也不可能過度充電。

2、筆記本在有電的時候盡量插上電源

電池內有電池保護電路。插在電腦里。會定期維護電池的狀態。不然長期不用的電池會因為長期自然放電而使電池受到不可逆轉的傷害。

3、散熱

出風口處15厘米內最好不要有雜物阻擋。否則筆記本的散熱會受到影響。桌面上要保持干凈。將筆記本電腦放置在柔軟的物品上,如:床上、沙發上,有可能會堵住散熱孔而影響散熱效果進而降低運作效能,甚至死機。

4、嚴禁擠壓

電腦放在包中時一定要把包的拉鏈拉上,或拉鏈打開後就一定要將電腦取出來。另外,不要使用過小或過緊的箱子或手提包來裝筆記本電腦,內部的壓力可能會損壞筆記本電腦。

5、呵護液晶屏

不要在液晶屏和鍵盤之間或鍵盤下面放置任何物體,而且在移動筆記本電腦時,不要只握住液晶屏,請一定握住鍵盤下方的區域。

6、清理鍵盤

累積灰塵時,可用小毛刷來清潔縫隙,或是使用一般在清潔照相機鏡頭的高壓噴氣罐,將灰塵吹出,或使用掌上型吸塵器來清除鍵盤上的灰塵和碎屑。清潔表面,可在軟布上沾上少許清潔劑,在關機的情況下輕輕擦拭鍵盤表面。

(1)小白如何用手提電腦擴展閱讀

筆記本電腦的保養建議:

1、開關機不要移動電腦

開關機過程是硬碟最脆弱的時候。此時硬碟軸承尚未轉速尚未穩定,若產生震動,則容易造成壞軌。故建議關機後等待約十秒左右後再移動筆記本電腦。

2、觸控板的清潔保養

觸摸板是感應式精密電子組件,請勿使用尖銳物品在觸控面板上書寫,亦不可重壓使用,以免造成損壞。不小心弄臟表面時,可將干布沾濕一角輕輕擦拭觸控板表面即可,請勿使用粗糙布等物品擦拭表面。

3、電池的保養

建議平均三個月進行一次電池電力校正的動作。理想的情況下,你應該盡量保持你的電池電量在20%至80%。

4、使用溫度要適當

不要在溫度過高或者過低的環境中使用,這樣對LCD和電池影響最大,低溫最好不要低於10攝氏度,高溫最好不要超過30攝氏度。

『貳』 對於電腦小白,如何選一部筆記本電腦或避坑

選購一台筆記本電腦是大多數人有的需求,但是選購筆記本電腦真的有很大的坑,這裡面的空間水分太大了,自己才官方網站上購買,清楚自己的需求,了解這個需求要什麼樣的功能才能實現,這是最重要的事情,不要被宣傳頁上花里胡哨的功能所吸引,要找到你真正需要的東西。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筆記本電腦不要嘗試自己去組,也就是說不要像台式機一樣,覺得自己對電腦挺有研究的,比較感興趣,然後有朋友也是做這個的,走熟人路線,自己裝一台筆記本電腦的難度太大了,根本沒有什麼性價比,台式的也有很大的水分在裡面,殺熟是很常見的,這些配置不是專業人士都搞不清楚,所以就選擇大品牌的官網上的清楚自己的需求,然後對接需求就足夠了。

『叄』 小白如何入手第一台筆記本電腦

陸續有不少小白找我推薦筆記本。想想這幾年,接觸多了,深感這裡面坑真的很多。還有不少朋友因為不了解行情。在買本的時候被坑,也是非常悲劇的事情。所以趁著這次機會,給大家提供一個選購筆記本的思路。

1.確定預算

電腦配置當然越強越好,但通常不是不差錯的主一般都有個大致的上限,多於這個上限的筆記本電腦就不考慮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不差錢的。所以朋友向我求推薦筆記本,我說的第一句通常是:「預算多少?」,當確定預算以後就不要輕易改變,不然結下來就很難選擇。由於是第一台筆記本,也不必把預算定的過高,量力而行。

2.了解需求

解決了錢的問題之後,接下來就是一個更惱人的問題:「你對筆記本有什麼需求?」,你個人的喜好,比如喜歡輕薄、喜歡高性能、喜歡玩游戲,這點大家心裡都有底。不過大家經常會忽略另一點:你經常做的事情往往也會對筆記本有某些要求。比如做藝術設計對色彩要求更高,所以需要色彩表現更好的屏幕;財務會計專業要用到小鍵盤,而只有15寸或者更大的筆記本才會有小鍵盤等等。

這是我之前幫朋友選的一台14寸屏筆記本,沒有小鍵盤。所以需要你提前去了解你的工作對電腦有沒有什麼特別的需求。幸好現在網路非常發達,即使還沒入學。你也可以很輕易地從各種渠道。向他們打聽打聽,這部分就很容易搞定了。這樣能有更加充足的時間。另外就是雙11、雙12這些大型促銷,也是入手筆記本非常好的時機。

3.權衡與妥協

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但錢卻是有限的。要將有限的金錢盡可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就需要對你的各種需求進行重要程度的排列。假設我是做藝術學院攝影,希望買一台可以方便進行圖片後期編輯的筆記本,最好輕薄一點方便攜帶。那我就會根據不同需求的重要程度,簡單地排序,像這樣:

至少1080P的廣色域屏幕

至少8G內存,方便運行Photoshop

重量不超過1.8kg,厚度盡量在2cm以內

支持電磁筆,方便配合Lightroom使用

作為攝影,保證色彩的准確呈現肯定是最重要的,所以列在第一位。其他的重要性依次遞減。在預選有限不能全部滿足的時候,優先滿足前面的需求。完成這步後,相信你對自己需要一台怎樣的筆記本已經心裡有數了。

有一種說法是:在中國買東西要想不被坑,首先要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這話雖然有些無奈,但某種意義上卻是實情。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了解自身需求之後,下一步就需要對筆記本有一定得了解。

1.CPU型號怎麼看?

CPU是一台電腦的核心,而目前筆記本市場基本被Intel(英特爾)的CPU壟斷。而Intel的CPU型號命名還算比較有規律,如圖:

以i7-6920HQ為例,藍色部分是處理器系列的型號(i7、i5、i3這些相信大家都懂的)。重點看綠色的部分:

四位數的頭一個數字是6指的是代際,也就是是英特爾第六代處理器。目前英特爾在市面上是4、5、6三代處理器並存。老於4代的處理器現在比較少見,一般也不推薦。

920是它的SKU值,可以理解為是一個編號。用來區分不同性能的CPU型號。

數字後面緊跟著的字母是H,代表的是處理器的功耗/性能類別。類似的有U(超低功耗15W)、M(僅出現在5代以前)、H(高性能35W/45W)。需要注意的是:功耗大不僅意味著更大的耗電量,也表示CPU的發熱量越大。進而對筆記本的散熱系統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主打高性能的筆記本(比如游戲本),幾乎沒有輕薄、長續航的。

最後一個產品線後綴,有Q(四核處理器)、K(開放超頻)兩種情況。而雙核、不可超頻的處理器沒有這個後綴,也是最常見的。

什麼?看完了還是不懂怎麼選?簡單來說,如果你在乎功耗(省電)的話,代際越新越省電。比如6代比4代更省電。而在同一代中,U比H省電,而H又比HQ/HK省電。這還是比較好懂的。

而如果你想了解性能的話,這就有些麻煩了。諸如i7>i5>i3這樣的說法,基本不靠譜。因為這種說法僅僅在同一代處理器,同一功耗級別下才成立。如果跨代、跨系列地比較,就會出現諸如i5-6300HQ性能強於i7-6600U、i3-6100H和i7-4610Y性能差不多,這樣不太好理解的情況。所以光看型號判斷性能真的是不太靠譜。為了方便起見,我推薦一個方便(但並非完全嚴謹)的方法給大家:查Passmark評分

Passmark評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一個處理器的性能水平,Passmark評分越高代表CPU的性能越強,可以作為大家選購的參考。如果你還是沒什麼概念的話,根據我自己的經驗,Passmark評分在3000左右,就可以保證基本的上網、辦公、看全高清視頻流暢。不過還是那句,這個評分僅僅作為一種簡捷的判斷、選購依據,並非完全嚴謹的。

另外從2015年開始,英特爾又推出了Core M(酷睿M)系列處理器,主打超低功耗(4.5W),無需風扇散熱。m系列的命名規則跟i系列類似。相信大家可以觸類旁通,這里就不贅述了。

2.顯卡型號怎麼看?

和英特爾相似,筆記本上的獨立顯卡大部分來自NVIDIA(英偉達)。不過相比之下NVIDIA顯卡的命名就簡單得多,如圖:

中間綠色部分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型號,也就是960M。其中9是代際,也就是第九代NVIDIA顯卡。目前市面上的筆記本以9系列為主,也有一定數量的8系列。

後面兩位數代表的是等級,一般是從10到80,數字越大性能越強,相應也越耗電。後綴M表示針對筆記本優化(性能低於桌面版,所以功耗和發熱也更低)。今年NVIDIA還增加了MX後綴的顯卡,可以理解為小改款,性能比M的版本小有提升。而GTX的前綴,只有850M、950M或者以上的顯卡才有,是高性能的代表。和CPU類似,顯卡性能越高,功耗、發熱量也水漲船高。

除了型號之外,筆記本的顯存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坑。不少廠商會用低端顯卡晶元搭配大顯存,比如這個:

宏?(acer)K5015.6英寸筆記本電腦(i5-6200U 8G 1T 940M 4G獨顯關機充電全高清屏 win10

這樣的組合是非常具有迷惑力的。實際上給低端顯卡配大顯存,並不會對游戲性能有什麼實質的提升。所以顯存容量只要合適就好了。

另外,不少筆記本沒有配獨立顯卡,而是直接採用集成在CPU上的核心顯卡(核顯),核顯的特點就是省電。概括地來說,筆記本上的核顯,能夠滿足大部分日常的需要,調低特效的話也能玩玩網游。但是要暢快玩游戲的話還是有些勉強了。不過相應的,由於核顯非常省電,所以沒有獨顯的筆記本續航一般會稍長,也更容易做得輕薄。

3.AMD到底行不行?

說到這里,稍有留意PC行業的朋友就會問了:我大AMD怎麼就被忽略了呢?作為一個重要的CPU和顯卡廠家。在台式機上AMD還是有一定分量的。而在筆記本上,雖然Intel和NVIDIA幾乎隻手遮天,但偶爾也能看見AMD的身影。比如說:

惠普(HP)Probook 455 G315.6英寸商務超薄筆記本電腦(A10-8700P 4G 500G R8 M350DX 2G獨顯 Win10)

一款惠普筆記本,AMD處理器+顯卡,也就是俗稱的3A組合。AMD處理器的尷尬之處就在於,它使用的是28nm的老製程,跟Intel最新的14nm製程相差了兩代。在性能和功耗上上都被Intel處理器拋離很遠。舉個極端的例子,Intel的m7-6Y75處理器性能和AMD的A10-8700P相近,但是前者的功耗只有後者的1/5(7W比35W)。當然這個例子有些極端,因為AMD的核顯比Intel要強得多。

聯想(Lenovo)M41-7014英寸IPS廣視角屏商用超薄筆記本(I5-5200U 4G 128G固態2G獨顯Win7指紋識別)

一款聯想筆記本,Intel處理器+AMD顯卡。說實話這種類型的筆記本,給我心理留下了很大的陰影。身邊有幾個朋友都用這樣I+A組合的筆記本,大都遇到過顯卡驅動的問題。有次幫其中一位裝系統,顯卡死活驅動不上,藍屏多次。一氣之下在BIOS把獨顯關閉掉,只用Intel核顯。系統才穩定了下來。AMD的驅動的穩定性真是太捉雞了。

十年磨一劍:初探 AMD 14nm FinFET新一代X86微架構Zen處理器支持SMT多線程、大幅提升單線程性能很多DIY老玩家對AMD處理器是很有感情的,比如他們經典的K8架構及代表產品AthlonX23800+可以說是AMD歷史上最成功的CPU,不論是功耗、性能和效率都全面領先同時期「膠水雙核」PentiumD。不過短暫的優勢從2006年IntelCore2處理器登場時被追平反超。

雖然AMD在移動平台上不太爭氣,但我還是挺喜歡AMD的。前些日子AMD正式推出了ZEN架構,這是AMD再度雄起,還是360翻身還不得而知。不過短時間內是不會看到ZEN架構處理器出現在筆記本上了。所以喜歡歸喜歡,基於理性的判斷,(目前)我不推薦大家購買任何與AMD有關的筆記本產品。

4.關於內存

比起CPU、顯卡,內存真的是簡單多了。一般我們只需要關注3個參數即可:內存的容量、內存的代際、內存的頻率。容量大家都好理解,代際和頻率可能需要簡單提一下。目前筆記本中常見的,一般是DDR31600(第三代DDR內存,頻率1600MHz)和DDR42133(第四代DDR內存,頻率2133MHz)。前者更加普遍,而後者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華碩 X201e筆記本,它的內存是焊在主板上的,無法更換或升級。其實比起這些參數,我會更加關注筆記本的內存升級空間。早些年的筆記本,一般有兩個內存槽(佔用一個空餘一個),方便用戶自己升級內存。但現在不少筆記本基於商業上的考慮、或是為了將筆記本做得更輕薄。只配有一個內存槽,或者直接把內存焊在主板上。讓自己升級內存變得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

那為什麼要自己加內存呢?理由很簡單:便宜。現在一條4G筆記本內存,售價大概是120元。但是國內的筆記本廠商往往將8G內存作為一種區分檔次的存在。以這款國行ThinkPad E450為例:

聯想(ThinkPad )輕薄系列E450(20DCA082CD)14英寸筆記本電腦(i5-5200U 4G 500G 2G獨顯 win10)

4G內存版的E450現在是3699元,而8G版則要貴上600元,簡直是比搶劫還爽。如果可以自己升級內存的話,可以節省480元。現在普遍認為,4G內存基本夠用,8G內存更寬裕。在預算允許的范圍內,上8G內存還是非常有意義的。如果預算有限,又想上8G或者更大的內存的話,可以優先考慮預留了內存槽的筆記本。

5.關於硬碟

早些年筆記本還是機械硬碟的天下,選硬碟非常簡單,要麼500G,要麼1TB。講究點的還會看看轉速和緩存大小。不過這一兩年,固態硬碟異軍突起。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尤其是小文件隨機讀寫速度比機械硬碟有了很大的提高。性能優勢明顯,所以也開始在筆記本中普及起來。現在筆記本中常見的硬碟組合有4種:

純機械硬碟(一般是500G或者1TB)

混合硬碟SSHD

雙硬碟(固態+機械)

純固態硬碟(常見128G、256G和512G)

4種方案中,除了混合硬碟不值得選購(實際性能和純機械硬碟相差很小)的之外。其他3種都可以考慮。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第1種,因為現在普遍認同機械硬碟是電腦硬體系統中的最後一道性能瓶頸。所以除非你預算特別緊張,否則購買純機械硬碟之後,我強烈建議你加(改)裝固態硬碟。相應的升級方案也有3種:

固態硬碟前言常言道:電腦修得好,備胎當到老。不知從何時起樓下修電腦小店的生意都轉到我這邊了。也許是我比較厲害技術好,更可能的是因為我不收錢。前些天接到了一位妹子的求助,說是筆記本系統啟動出錯。簡單檢測一下,發現是硬碟壞道太多。但是這台筆記本用的是7mm的薄盤,如果想換機械硬碟的話,選擇不是很多

第一種:直接拆掉機械硬碟,換固態硬碟。換下來的硬碟可以當移動硬碟用。改裝完了之後就相當於純固態硬碟。這個方案理論上是性能最好的,適合對硬碟容量需求不大的朋友。

低價TLC固態的又一次嘗試: LITEON 建興智速240G 固態硬碟開箱&簡評前言前些天又雙???信笥顏椅腋?始潛舊?級固態硬碟。看來固態硬碟真真開始流行開來了。朋友的需求是240G左右,性能只要比機械強就可以。壽命也沒太大關系,讓筆記本能多用個兩年就可以了。所以便宜大碗的TLC固態自然是再適合不過了。

第二種:如果筆記本有光碟機的話,可以拆掉光碟機。用光碟機位硬碟托架,將筆記本電腦自帶的機械硬碟裝到光碟機的介面上。新買的固態硬碟就可以裝在原本機械硬碟的位置上。改裝完了之後就相當於固態+機械的雙硬碟方案,兼顧了高性能和大容量的需求。

第三種:現在許多採用新模具的筆記本,會在主板上預留一個mSATA或者M.2介面。只要購買相應規格的固態硬碟,裝上去就能實現固態+機械雙硬碟了。效果和第二種方案一樣。但不用拆光碟機,更加簡單。但只有一部分筆記本會有預留介面。所以在購買前最好問清楚客服,如果能找到同型號筆記本的拆機圖片看看就更加穩妥了。

關於固態硬碟的選購,如果要展開的話,又是很大的學問。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再次強調:只要你不想電腦卡,固態硬碟就是必須的。

6.你可能會忽略的屏幕

屏幕是筆記本和人互交最重要的橋梁,但它偏偏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屏幕尺寸還好說,12.5、13.3這樣的小尺寸更方便攜帶,而15.6、17.3這樣的大尺寸可以帶來更好的影音娛樂體驗。這個完全可以按照你個人的需求來選擇。

筆記本屏幕的另一個重要指標是解析度,解析度越高則屏幕顯示精度越好。上圖是幾種比較常見的屏幕解析度,在這些常規解析度之外,還衍生出許多不同的解析度,比如1440900(MacBook Air)、32001800(QHD+,俗稱3K屏)、30002000(Surface Book)等等。

特別要提下1366768這個解析度,現在國內筆記本市場中還充斥著許多768p解析度的屏幕(尤其是低端筆記本)。這個解析度已經沿用了非常久了,在手機屏幕都沖上4K的今天,確實有點不合時宜了。同樣的,除非預算有限,否則推薦大家至少選擇1080p的筆記本。

華碩(ASUS) Vivobook 400015.6英寸筆記本電腦(i7-5500U 8G 1TB 2G獨顯藍牙 Win10黑 UHD IPS 4K屏)

當然,屏幕解析度絕不是越高越好。解析度越高,就意味著CPU和顯卡需要承擔更大的運算量。比如上面這台華碩筆記本,i7-5500U+940M的組合算不上高端。但是卻直接配上了4K解析度的屏幕,雖然日常使用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想用來玩玩游戲的話,恐怕就會非常吃力了。目前很少有游戲本解析度高於1080p,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最後則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屏幕的色域和可視角度。色域指的是屏幕所能表現的色彩的集合,色域越廣,則屏幕越鮮艷,色彩表現力越強。可視角度則是屏幕能被清晰觀看到的角度的范圍。這兩個指標其實對屏幕的觀感影響非常大,但是一般用戶在缺少對比的情況下是很難察覺的。所以說這兩個指標是容易被忽視的。

這台低端戴爾筆記本的屏幕,色域和可視角度表現都不好。1366768解析度的屏幕基本沒有顯示效果好的。這也是我不推薦大家買768p屏筆記本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不是說1080p屏幕就一定是顯示效果好的。有一個比較簡單(但不一定靠譜)的方法是:看廣告!

華碩ZenBook U305FA的宣傳文案,提到了廣色域和廣視角。筆記本廠商的宣傳文案,就跟手機發布會的PPT一樣:自己有的東西絕對會拿出來吹噓一番。色彩表現比較好的屏幕成本相當高,廠商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宣傳的機會。一般提到廣視角、72%NTSC色域(約等於95%左右sRGB色域)的屏幕都不會太差。至少在我接觸過的筆記本中,這個規律都是有效的。不少專業對色彩有比較高的要求,比如攝影、藝術設計。如果你是這些專業的話,建議優先順序考慮屏幕的顯示效果。

7."值錢"的工業設計

華碩ZenBook U305FA,它12.3mm的極致纖薄是我最滿意的地方。最近各種出色工業設計的筆記本層出不窮。比如屏幕邊框窄的令人震撼的XPS 13、突破想像力的Surface Book,等等。優秀的設計不像上面的各種參數那樣直觀,但是在使用中能真真切切地帶來更愜意的使用體驗。這種體驗上的提升是很難被量化,但可以在使用中被感知。

但是在另一方面,更好的設計和做工是「值錢」的。這就意味著,工業設計優秀的筆記本,會比同配置的其他筆記本要更貴。這錢花得值不值,由你自己衡量。不過我的建議是,在預算充裕的時候,可以優先考慮為更好的設計買單。而在預算緊張的時候,則要以保證流暢、滿足剛需為大前提。

其實筆記本選購裡面的學問太多太多,現在只提煉出這7個點,這都是小白在選購筆記本的時候會著重考慮的點。有了這些知識儲備,加上對自己需求和預算的了解。就可以開始選購了!

選購實戰

我們以喜聞樂見的京東為例,首先打開京東的筆記本頻道,選擇自營的選項。大家注意甄別,總之認准「自營」。

在頁面上方有一個強大到令人發指的篩選工具。可以根據你的預算范圍、需求進行篩選。我建議大家在初次篩選的時候,不要篩選品牌。因為無論你從誰口中聽說關於某品牌正面/負面的評價。這樣的觀點都很可能是非常片面的。現在一個廠商底下,動輒都上百款產品,其中肯定有精華也有糟粕。像我以前也特別不喜歡(國行)聯想,但是這幾年聯想在國內確實也推出了不少精品的機型。讓我對聯想有所改觀。

另外有兩個也不建議大家篩選:操作系統(出廠是什麼系統無所謂,買回來可以自己裝)、顯存容量(筆記本很少有顯存不足的問題)。其他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在前面歸納出來的需求進行篩選。

如果最終預算范圍內沒有滿足自己的需求的話。就需要考慮妥協一部分次要的需求、曲線救國(比如考慮自己加內存、改固態來節省資金)、適當提高預算。如果是進階玩家的話,還可以考慮海淘。總之思路就是優先滿足主要需求。

如果大家有什麼疑問。也歡迎在評論里和我交流。喜歡我的文章,別忘了點贊或者關注哦

『肆』 對於一些電腦小白用戶來說,如何選購適合自己的電腦

我們要考慮到自己的經濟情況、使用程度,然後選擇合適的品牌、性能。電腦早已經成為我們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市面上各種各樣的電腦種類有很多,除了筆記本和台式機之外,還有一些品牌機和組裝機的區別,對於新手小白而言,根本就不知道應該如何挑選一款真正適合自己的電腦。

最後,台式機通常也有組裝機和品牌機的區別。新手小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品牌機,因為組裝機對於他們來說難度太大。組裝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進行搭配,後期的維護十分方便,但我們需要考慮到售後問題。如果家裡的經濟條件不錯,對電腦又不是很熟悉,那麼不妨直接選擇品牌機,質量相對穩定,售後也有一定的保障,不過一旦出現問題,可能需要耗費大量的維修成本,性價比相對較低。

『伍』 女性電腦小白如何挑選筆記本電腦

1、想清楚自己需要筆記本電腦的主要用途,如日常上網,還是辦公商用,或看電影視頻,喜歡打游戲等
2、筆記本電腦的外觀尺寸對女性也很重要
3、如果身邊有熟悉電腦的朋友,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咨詢了解一下,或者直接請朋友幫忙選擇
4、按照自己需要筆記本電腦的功效,尺寸等,在記下來的筆記本排行中選擇兩三款
1.想清楚自己需要筆記本電腦的主要用途,如日常上網,還是辦公商用,或看電影視頻,喜歡打游戲等。各電腦品牌都會主要針對一個市場人群,投入主要精力研發,在這方面才能做到最後。而明白自己的功用,也容易之後挑選這方面做地好的品牌和機型。
2.筆記本電腦的外觀尺寸對女性也很重要。女性一般喜歡十三四寸輕便的,個人是喜歡粉色,金色,藍色還是銀色等很多可以選擇。購買之後的幾年幾乎每天都要面對的一樣東西,當然要賞心悅目,方便攜帶。
3.如果身邊有熟悉電腦的朋友,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咨詢了解一下,或者直接請朋友幫忙選擇。沒有的話,這時在網上搜獲近一兩年受女性歡迎的筆記本電腦,通常很容易看到一個排行。也可以在各大銷售網路上搜索,按銷量和評價也會出現一個排列。記下來前四五款筆記本,以便自己甄選。
4.按照自己需要筆記本電腦的功效,尺寸等,在記下來的筆記本排行中選擇兩三款。最後,認真閱讀這幾款筆記本的網上介紹,和大家購買後的用戶評價,這樣很快就能決定購買哪一個筆記本電腦啦!

『陸』 小白如何快速學會筆記本電腦

雖然現在家庭擁有PC機已不再是新鮮事,但由於對電腦認識的種種誤區,不少家用電腦的使用者還一直徘徊在電腦知識殿堂的"門口"遲遲不能入門,為此本人把自己學電腦的一些經驗寫下來供大家參考,希望能讓各位"門外漢"早日登堂入室,加入電腦高手的行列。 方法/步驟1學習電腦前需確定一個目標。電腦知識可分為許多方面,且各有特點,例如硬體維修、調試、軟體編程、電腦辦公、電腦制圖、網路管理、網頁製作等等。對普通用戶來說,精通這些技術中的任何一種都足以使你成為"電腦高手"。但樣樣精通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

『柒』 電腦小白 怎麼用電腦辦公

1.必須掌握excel。 excel是辦公人員用的最多的辦公軟體之一,它主要作用是製作電子表格,平時用來記錄、統計數據,只要你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比如單元格格式設置及基本的算式運算之後,簡單的表格你就可以獨立完成,當然,如果你想更加精通excel,就應該再繼續努力學習了。
2.必須掌握word。 word也是辦公人員用的最多的辦公軟體之一,word主要作用是用於文檔的製作,平時可以用來製作文件,像投標文件、個人簡歷等都是用word製作而成,想要學會word,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會熟練的打字,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比如樣式和格式、字體設置等,獨立完成製作也是很容易完成的。
3.盡量掌握PPT。 ppt是一種演示文稿圖形程序,主要是製作演示文稿,在辦公中用的比較少,但是作為辦公人員還是應該對ppt進行簡單的了解,萬一上司叫你做一個演示文稿,你卻不會做的時候怎麼辦呢?所以全面了解辦公軟體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4.會電腦的基本操作。 想要熟練操作辦公軟體,就必須要對電腦有基本的認識,比如如何打字、如何打開軟體等,如果連基本的電腦操作都不會,我覺得辦公文員可能就不是很適合你,辦公文員是一定會用到電腦的,電腦的水平可以不高,但是一定要會使用。
5.多去網上自學。 如果你覺得你對你的辦公軟體技術不太有信心,平時有空的時候應該多去網上自學一下,網上會有有多教程,包括視頻、文檔等,多學一些知識對工作來說還是比較好的,作為辦公人員基本的office操作還是應該要學會的。
6.遇到問題千萬不要逃避。 在運用辦公軟體的時候肯定要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千萬不要逃避,而是要用盡各種辦法破解它,如果你不解決它,那麼在你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時,還是沒法應對,況且現在的網路如此發達,解決一個小小的問題應該還是比較容易的。
7.熟能手巧。 想要熟練操作辦公軟體並不是一天兩天都能夠學會的,正所謂孰能生巧,當你運用得多了,自然就會比較熟練,在學習上千萬不要著急,不要想一步登天,過於的急功求進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多,同時也不能因為這簡單的辦公軟體就失去了自信心,要知道自信才能讓人散發光彩。

閱讀全文

與小白如何用手提電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個性電腦桌面軟體 瀏覽:663
電腦桌台式機有主機 瀏覽:731
蘋果6突然不能安裝軟體 瀏覽:464
電腦卡在配置windows 瀏覽:382
常見電腦參數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705
電腦桌面開機出現downloads文件夾 瀏覽:620
蘋果手機卸妝的軟體能恢復嗎 瀏覽:881
機械師電腦開機一直響 瀏覽:896
搶網手機軟體 瀏覽:565
台式電腦怎麼清除內存c盤 瀏覽:382
win10電腦內存自己不停上漲 瀏覽:494
u盤復制到電腦打不開word 瀏覽:372
蘋果軟體跟蹤怎麼關閉 瀏覽:803
電腦大文件軟體 瀏覽:446
雲南學習電腦去哪裡學 瀏覽:406
哪個雲電腦可以玩外服 瀏覽:101
電腦實時測延遲用什麼軟體 瀏覽:907
別克車載電腦怎麼設置 瀏覽:662
如何提升電腦運算性能 瀏覽:548
智慧農業電腦版軟體功能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