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網站 > 電腦如何發明

電腦如何發明

發布時間:2023-01-11 02:56:27

㈠ 電子計算機是怎麼被發明出來的

電子計算機

一般認為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是美國 1946年研製出的「電子數值積分計算機」 (ENIAC)但英國爭辯說: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桂冠應屬於英國1940年研製出來的「巨人」計算機。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德國發明了一種機械式密碼編碼機「 ENIC-MA,它能夠編制出無數種同一系列的密碼。這種密碼十分復雜,德國人對它的保密性能十分自信,認為它所編制的密碼幾乎是不可破譯的,因此在軍隊的高級保密通信中廣泛使用由它所編制的密碼。

英國情報機關從戰前就開始注意到了「談式」密碼,經過竊聽和謀報人員、破譯人員的長時間努力,竊得了「謎式」密碼的秘密,終於可以用人工破譯出其中部分內容了。但破譯~種用「謎」式密碼機編制的新密碼都要耗費很長時間,難以滿足作戰的需要。

美國情報機構與數學、電子學專家合作,組成了以數學家阿蘭·丘利姆為首的研究小組,研製出了一種使用2000多隻電子管的大型電子運算裝置,被稱作「巨人」機,專門用於對德國「謎式」密碼的解析和破譯。從此人類可以對密碼進行機器破譯了,並且大幅度提高了破譯的成功率和速度。英國把這種通過電子竊聽、電子破譯「謎式」密碼得來的情報定為國家最高級機密情報,命名為「超級機密(ULTRA)」情報。

在抵抗德國空襲英國的「不列顛戰役」中,「超級機密」適時地發揮了作用。英國空軍通過「超級機密」,事先就得到了德國空軍的空襲計劃、攻擊目標及作戰要領等許多重要情報,及時調配戰斗機和高射炮等防空力量,在最佳時間和地點攔截德國轟炸機群,使數量處於劣勢的英國空軍掌握了空戰的主動權。

後來,由於德軍在空中攻勢受挫,始終無法獲得制空權,希特勒不得不放棄了進攻英國本土的「海獅」計劃。英國首相丘吉爾也正是通過「超級機密」獲得了這一情報,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英國為保守「超級機密」的秘密,付出了沉重的代價。1940年11月12日清晨,英國情報機關通過「超級機密」獲悉:德國空軍在14日夜間和15日凌晨,將出動500多架轟炸機空襲英國的重要工業城市考文垂。可以預料,考文垂市將受到多麼巨大的損失。

除了可以使用戰斗機和高射炮迎擊德國飛機外,要不要通知考文垂市居民緊急疏散呢?這樣做固然可以減少許多人員傷亡,但也意味著英國通過某種渠道得到了德國的秘密計劃,這就有可能暴露「超級機密」,導致這條重要情報來源的中斷,造成以後更大的損失。丘吉爾作為英國首相,懷著沉重的心情斷然地下了決心:為了今後的利益和戰爭的需要,考文垂市的居民們將不得不付出巨大的犧牲。結果, 15000枚燃燒彈和1400枚其它炸彈落在了毫無防備的考文垂市民頭上。 550人死亡,約5000人受傷,50 000間房屋被毀壞,12家工廠受到嚴重破壞。 英國付出了沉重代價,但它使德國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也未能知道「超級機密」的秘密,保證了這條情報來源的暢通。希特勒經常使用「謎式」密碼與在北非的德軍統帥隆美爾進行通信聯絡。據說,駐北非英軍司令蒙哥馬利有時比隆美爾還要先看到希特勒的電文。正是由於英國對「超級機密」的嚴密保密措施,它才一直不為世人所知,「巨人」機也長期扮演著「無名英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受美國陸軍委託研製電子化的通用計算機「ENIAC(埃尼阿克療,目的在於計算炮彈及火箭、導彈武器的彈道軌跡。 36歲的物理學家莫克利是主要設計者,24歲的埃克特擔任總工程師。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努力,「埃尼阿克」終於在1945年底製造完成,1946年初做了公開展示。「埃尼阿克」是個龐然大物,整個機器使用18 000隻電子管、 6000個繼電器、 7000個電阻、10 000個電容;總重30噸,機房面積170平方米,耗電150千瓦,耗資約為50萬美元。這部計算機每秒鍾可做5000次加法或500次乘法或50次除法,比人工計算快20萬倍。用「埃尼阿克」計算炮彈彈道只要3秒鍾。「埃尼阿克」於1955年「退役」,現陳列在華盛頓一家博物館里。

「埃尼阿克」有兩大缺點,一是沒有內存儲器,二是要由人像措積木一樣,將大量運算部件搭配成各種解題布局,每算一題就要重答一次,又費時,又麻煩。有的題只要計算1秒鍾,准備工作卻要花上幾十分鍾。對「埃尼阿克」的改進應歸功於匈牙利裔美國數學家馮·諾依曼。

馮?諾依曼有非凡的數學才能,曾被譽為「萬能數學家」。1930年,他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曾擔任過美國陸軍彈道研究所、海軍兵器研究所等單位的顧問,參與了研製第一批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1944年夏,馮·諾依曼正在負責研製核武器,需要進行大量高速的計算。他偶然聽說「埃尼阿克」小組正在研製計算機,喜出望外,立即參加進去,擔任小組顧問。那時「埃尼阿克」的研製已接近尾聲,為了克服已經意識到的「埃尼阿克」的缺點,通過與小組成員共同研討,馮·諾依曼提出一個全新的存儲程序通用電子計算機方案,方案明確規定,新機器有五個組成部分: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出和輸入。此外,新方案還有兩點重大改進,一是採用二進數制,簡化了計算機結構;二是建立存儲程序,將指令和數據放進存儲器,加快了運算速度。新機器EDVAC於1952年研製成功。馮.諾依曼概念被認為是計算機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標志著電子計算機時代的真正開始。

電子計算機的誕生使人類第一次擁有了能夠部分代替人腦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機器。電子計算機自問世迄今,已經歷了五代發展歷程:1946-1957年的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時代;1958-1964年的第二代晶體管電子計算機時代;1965-1970年的集成電路計算機時代;1970年開始的向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過渡的第四代,目前正在向第五代智能化計算機邁進。今天,每秒運算速度達到上萬億次的巨型計算機已經投入運轉。攜帶型微型計算機的體積、重量只有「埃尼阿克」的萬分之一,運算速度卻是「埃尼阿克」的上千倍。計算機不僅在工業、農業、商業、醫學、軍事、科研等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並通過正在實現網路化,深入人們的家庭和日常生活。

總的來看,電子計算機今後的發展趨勢,主要將向兩極發展:巨型機標志著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微型機的生產和應用則體現一個 社會 的 科技 現代化程度。

我國第一台電子管計算機誕生於1958年,是由科學家吳兒康設計的。1997年6月19日,「銀河100」百億次巨型計算機系統問世。它採用了大規模並行計算技術,運算速度為130億次/秒,標志著中國計算機製造技術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㈡ 電腦是怎麼發明的

計算機(電腦)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技術發明之一。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取名為「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簡稱為「埃尼亞克」。其發展經歷了半個多世紀,最重要的奠基人是美籍匈牙利科學家
馮.諾伊曼。主要是他第一次提出了計算機存儲概念,奠定了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後來利用主要器件電子管和其他元件製造而成。

㈢ 電腦是怎麼來的

最初由約翰·馮·諾依曼發明(那時電腦的計算能力相當於現在的計算器),有三間庫房那麼大,後逐步發展而成。

是一種能夠按照指令對各種數據和信息進行自動加工和處理的電子設備

他由多個零配件組成,如中央處理器、主板、內存、電源、顯卡......

電腦學名計算機,是由早期的電動計算器發展而來的。1945年,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ENJAC」,用於計算彈道。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工學院製造的,但它的體積龐大,佔地面積500多平方米,重量約30噸,消耗近100千瓦的電力。顯然,這樣的計算機成本很高,使用不便。1956年,晶體管電子計算機誕生了,這是第二代電子計算機。只要幾個大一點的櫃子就可將它容下,運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現的是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這是電腦發展的最新階段。到1976年,由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製成的「克雷一號」,使電腦進入了第四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明,使電子計算機不斷向著 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統化的方向更新換代。

20世紀90年代,電腦向「智能」方向發展,製造出與人腦相似的電腦,可以進行思維、學習、記憶、網路通信等工作。

進入21世紀,電腦更是筆記本化、微型化和專業化,每秒運算速度超過100萬次,不但操作簡易、價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們的部分腦力勞動,甚至在某些方面擴展了人的智能。於是,今天的微型電子計算機就被形象地稱做電腦了。

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由IBM於1981年推出。
回答者:surpass_man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4-21 12:58

電子計算機,俗稱電腦,是一種電子化的計算工具。在中國大陸也經常用計算機來指代電子計算機。就目前而言,電子計算機是根據預先設定好的程序來進行信息處理的一種設備。電子計算機分為巨型計算機(又稱「超級計算機」)、大型計算機、中型計算機、小型計算機、微型計算機(簡稱「微機」,其中包括個人計算機,PC),已經逐步進入社會各個領域,尤其是進入了家庭和個人領域,極大地改變了社會的日常面貌。

從1930年代中期到1940年代後期,許多人在開發現代的、數字的、電子的,通用電子計算機。許多試驗型的機器被造了出來並且可能是圖靈完備化的。這些機器在當時都被宣稱為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然而它們都只有有限的處理通用問題的能力,所以他們的設計最終都被拋棄了。

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大約在1940—1942年間,在研製導彈的過程中,急需要有一種能迅速計算的工具,以便對導彈的飛行進行控制。在它偏離人所預測的軌道時,把它拉回到軌道上來。這樣就產生了能在1/10秒或1/100秒的時間內計算出導彈運行軌跡同預定軌道的偏差的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不以十進位制進行計算,而是用二進位制計算的。它的出現是當代世界上最大的發明之一。第一台計算機的發明者是一位名叫馮·諾埃門的數學家。

㈣ 電腦是怎樣誕生的

電腦即電子計算機的誕生最早是在1946年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

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這台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

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6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沒有任何一門技術的性能價格比能在30年內增長6個數量級。

(4)電腦如何發明擴展閱讀:

電腦的發展:

1、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存儲器採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的是磁帶。軟體方面採用的是機器語言、匯編語言。應用領域以軍事和科學計算為主。

2、晶體管數字機(1958—1964年):

硬體方面的操作系統、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

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一般為每秒數10萬次,可高達300萬次)、性能比第1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3、集成電路數字機(1964—1970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MSI、SSI),主存儲器仍採用磁芯。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操作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序設計方法。

特點是速度更快(一般為每秒數百萬次至數千萬次),而且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價格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准化等。應用領域開始進入文字處理和圖形圖像處理領域。

4、大規模集成電路機(1970年至今):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LSI和VLSI)。軟體方面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管理系統和面向對象語言等。

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在美國矽谷誕生,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應用領域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式控制制逐步走向家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計算機

㈤ 電腦的由來

1、電腦又稱計算機,出現於1945年。在當時,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工學院製造出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名叫「」。這是全世界第一台計算機。它體積龐大,佔地面積達500多平方米,重量約30噸,消耗近100千瓦的電力。

2、1956年,第二代晶體管電子計算機誕生了,幾個大點的櫃子就能把它裝下,運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現了集成電路計算機,這是計算機的第三代。

3、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這是電腦發展的最新階段。到1976年,由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製成的「克雷一號」計算機,使計算機進入了第四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明,使電子計算機不斷向著小型化、微型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20世紀90年代,電腦向「智能」方向發展,人們又製造出了與人腦相似的智能化計算機,可以進行思維、學習、記憶和網路通信等工作。

4、進入21世紀,電腦更是筆記本化、微型化和專業化,每秒運算速度超過100萬次,不但操作簡易、價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們的部分腦力勞動,甚至在某些方面擴展了人的智能。所以,今天的電子計算機就被形象地稱作電腦了。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由於1981年推出。

㈥ 電腦是怎麼產生的

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

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6)電腦如何發明擴展閱讀:

電腦的用途,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數值計算,計算機廣泛地應用於科學和工程技術方面的計算,這是計算機應用的一個基本方面,比較熟悉的。如:人造衛星軌跡計算,導彈發射的各項參數的計算,房屋抗震強度的計算等。

2、數據處理,用計算機對數據及時地加以記錄、整理和計算,加工成人們所要求的形式,稱為數據處理。數據處理與數值計算相比較,它的主要特點是原始數據多,處理量大,時間性強,但計算公式並不復雜。

在計算機應用普及的今天,計算機已經不再只是進行科學計算的工具,計算機更多地應用在數據處理方面。

㈦ 電腦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電腦是由計算機改變
而來.1946年2月14日,人類歷史上公認的第一台現代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誕生,這是第一台電腦,它是以計算為主的.

㈧ 電腦是根據什麼原理發明的

公元前5世紀,中國人發明了算盤,廣泛應用於商業貿易中,算盤被認為是最早的計算機,並一直使用至今。算盤在某些方面的運算能力要超過目前的計算機,算盤的方面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 直到17世紀,計算設備才有了第二次重要的進步。1642年,法國人Blaise Pascal(1623-1662)發明了自動進位加法器,稱為Pascalene。1694年,德國數學家Gottfried Wilhemvon Leibniz(1646-1716)改進了Pascaline,使之可以計算乘法。後來,法國人Charles Xavier Thomas de Colmar發明了可以進行四則運算的計算器。 現代計算機的真正起源來自英國數學教授Charles Babbage。Charles Babbage發現通常的計算設備中有許多錯誤,在劍橋學習時,他認為可以利用蒸汽機進行運算。起先他設計差分機用於計算導航表,後來,他發現差分機只是專門用途的機器,於是放棄了原來的研究,開始設計包含現代計算機基本組成部分的分析機。(Analytical Engine) Babbage的蒸汽動力計算機雖然最終沒有完成,以今天的標准看也是非常原始的,然而,它勾畫出現代通用計算機的基本功能部分,在概念上是一個突破。 在接下來的若干年中,許多工程師在另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步,美國人Herman Hollerith(1860-1929),根據提花織布機的原理發明了穿孔片計算機,並帶入商業領域建立公司。 現代計算機發展歷程 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 (1945-1956) 1946年2月15日,標志現代計算機誕生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在費城公諸於世。ENIAC代表了計算機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它通過不同部分之間的重新接線編程,還擁有並行計算能力。ENIAC由美國政府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作開發,使用了18000個電子管,70000個電阻器,有5百萬個焊接點,耗電160千瓦,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 第一代計算機的特點是操作指令是為特定任務而編制的,每種機器有各自不同的機器語言,功能受到限制,速度也慢。另一個明顯特徵是使用真空電子管和磁鼓儲存數據 . 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 (1956-1963) 1948年,晶體管發明代替了體積龐大電子管,電子設備的體積不斷減小。1956年,晶體管在計算機中使用,晶體管和磁芯存儲器導致了第二代計算機的產生。第二代計算機體積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穩定。1960年,出現了一些成功地用在商業領域、大學和政府部門的第二代計算機。第二代計算機用晶體管代替電子管,還有現代計算機的一些部件:列印機、磁帶、磁碟、內存、操作系統等。計算機中存儲的程序使得計算機有很好的適應性,可以更有效地用於商業用途。在這一時期出現了更高級的COBOL和FORTRAN等語言,使計算機編程更容易。新的職業(程序員、分析員和計算機系統專家)和整個軟體產業由此誕生。 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 (1964-1971) 1958年德州儀器的工程師Jack Kilby發明了集成電路(IC),將三種電子元件結合到一片小小的矽片上。更多的元件集成到單一的半導體晶元上,計算機變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這一時期的發展還包括使用了操作系統,使得計算機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協調下可以同時運行許多不同的程序。 第四代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1971-現在) 大規模集成電路 (LSI) 可以在一個晶元上容納幾百個元件。到了 80 年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VLSI) 在晶元上容納了幾十萬個元件,後來的 (ULSI) 將數字擴充到百萬級。可以在硬幣大小的晶元上容納如此數量的元件使得計算機的體積和價格不斷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斷增強。 70 年代中期,計算機製造商開始將計算機帶給普通消費者,這時的小型機帶有友好界面的軟體包,供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程序和最受歡迎的字處理和電子表格程序。 1981 年, IBM 推出個人計算機 (PC) 用於家庭、辦公室和學校。 80 年代個人計算機的競爭使得價格不斷下跌,微機的擁有量不斷增加,計算機繼續縮小體積。與 IBM PC 競爭的 Apple Macintosh 系列於 1984 年推出, Macintosh 提供了友好的圖形界面,用戶可以用滑鼠方便地操作

閱讀全文

與電腦如何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打開網頁為什麼就死機 瀏覽:319
怎樣用手機裝電腦系統 瀏覽:355
電腦突然黑屏英文怎麼說 瀏覽:522
索尼筆記本電腦南橋發燙不開機 瀏覽:518
賽博朋克電腦安裝教程 瀏覽:472
網吧怎麼看一台電腦配置 瀏覽:232
高配電腦win10 瀏覽:340
人形電腦有哪些功能 瀏覽:471
電腦消除圖標的白文件後黑屏了 瀏覽:125
怎麼減少看電腦屏幕對眼睛的傷害 瀏覽:94
筆記本電腦連接wifi一會連不上網 瀏覽:38
電腦桌面打開文件的程序有哪些 瀏覽:315
台式電腦原廠設置 瀏覽:857
u盤電腦重裝系統製作 瀏覽:779
電腦微信如何清除登錄數據 瀏覽:452
u盤怎樣在電腦安全彈出來 瀏覽:184
夏天電腦電源電壓多少伏 瀏覽:469
電腦喚醒模式什麼意思 瀏覽:12
學室內設計買什麼電腦 瀏覽:748
大學生電腦必備軟體 瀏覽: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