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連接 > 劃分電腦時代的依據是什麼

劃分電腦時代的依據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04 15:25:44

Ⅰ 計算機時代劃分的原則是根據

是按它的電子元器件來劃分的
第一個階段(第1代):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第二個階段(第2代):晶體管數字機(1958-1964年)。第三個階段(第3代):集成電路數字機(1964-1970年)。第四個階段(第4代):大規模集成電路機(1970年至今)。
一、計算機發展的四個階段

計算機發展的四個階段主要是按它的電子元器件來劃分的。

1、第一代計算機: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

硬體方面,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作為邏輯元件,採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和磁芯作為主存儲器;採用的是磁帶。

軟體方面,採用的是機器語言和匯編語言作為外存儲器。應用領域主要是以軍事和科學計算為主。

缺點:它的體積偏大、功耗很高和可靠性偏差,而且速度慢(一般為每秒數千次至數萬次),其價格也昂貴,但是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2、第二代計算機:(1958—1964年)

它開始應用於工業控制領域,在硬體方面的操作系統、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

特點:它的體積縮小和能耗降低,其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一般為每秒數10萬次,可高達300萬次),相比第1代計算機的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3、第三代計算機:集成電路數字機(1964—1970年)

硬體方面,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MSI、SSI)作為邏輯元件,採用磁芯為主存儲器。

軟體方面,有了分時操作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序設計方法。

特點:速度變快(一般為每秒數百萬次至數千萬次),在可靠性方面有了顯著提高,價格在下降,產品等多的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准化等。應用領域於文字處理和圖形圖像處理領域。



4、第四代計算機:大規模集成電路機(1970年至今)

硬體方面,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LSI和VLSI)為邏輯元件。

軟體方面,開始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管理系統和面向對象語言等。



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在1971年於美國矽谷誕生,開啟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應用領域開始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式控制制慢慢走向了家庭。目前來看,大約家家戶戶都有。

Ⅱ 劃分計算機時代的主要標志和依據是什麼

劃分計算機時代的主要標志和依據是「計算機所採用的物理器件」。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分成四個階段,稱為四代。

一、第1代

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存儲器採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的是磁帶。

軟體方面採用的是機器語言、匯編語言。應用領域以軍事和科學計算為主。

特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為每秒數千次至數萬次)、價格昂貴,但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計算機主要應用:

1、科學計算;

2、過程式控制制;

3、信息管理;

4、計算機網路與通信;

5、計算機輔助教學、設計、製造;

6、儀器儀表與家電控制;

7、電子游戲,看視頻,購物。

閱讀全文

與劃分電腦時代的依據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製作電腦啟動u盤 瀏覽:344
蘋果微信雙開軟體 瀏覽:335
安卓手機軟體吧 瀏覽:742
平板電腦長時間沒充電 瀏覽:948
方正電腦光碟重裝系統 瀏覽:824
台式電腦組裝機配置 瀏覽:413
魯班電腦硬體配置 瀏覽:59
蘋果采音軟體 瀏覽:1004
電腦上長的轉折號在哪裡 瀏覽:41
小米電腦怎麼打開apk類型文件 瀏覽:882
蘋果手機怎麼上傳視頻到電腦 瀏覽:818
玩游戲配什麼電腦 瀏覽:397
兩個電腦屏幕有一個無信號 瀏覽:575
電腦wifi圓圈 瀏覽:264
電腦打燈怎麼設置 瀏覽:932
電腦屏幕流星雨 瀏覽:140
手提電腦開機有反應但屏幕不亮 瀏覽:164
並聯兩個硬碟電腦不顯示 瀏覽:496
電腦開機開一半就熄火 瀏覽:229
電腦第3階段一直循環開機 瀏覽: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