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連接 > 電腦主機主要看什麼

電腦主機主要看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23 15:23:12

1. 配電腦主機一般是看什麼

CPU,主板,硬碟,光碟機,內存,顯卡主要看CPU
要雙核的
其次是顯卡
要DDR3

功能上好些內存2G以上
用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了
硬碟夠用就好
一般160G
足夠了
光碟機DVD
主板么
七彩虹就可以價格也可以接受

2. 電腦主機的五大硬體是什麼

1、CPU:電腦主機主要配件中個就是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三級緩存,而且它還有核心數量。頻率越高、二級緩存越大,三級緩存越大,核心越多。速度越快的CPU只有三級緩存影響相應速度。

2、顯卡:這個就要注意顯卡的流處理能力以及顯存大小和顯存位寬,越大越好,這項與運行超大程序軟體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系。

3、硬碟:存放著用戶所有的數據信息,影響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和用戶的操作體驗,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存儲器,容量是硬碟主要的參數。轉速的快慢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RPM)來表示,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4、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就是要看它的介面、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介面:如:SDRAM133,DDR333DDR2-533DDR2-800,DDR3-1333、DDR3-1600)。

5、顯示器:屬於電腦的I/O設備,即輸入輸出設備。通常在兩片玻璃基板上裝有配向膜,液晶會沿著溝槽配向,在不同電流電場作用下,液晶分子會做規則旋轉90度排列,產生透光度的差別,如此在電源開和關的作用下產生明暗的區別,以此原理控制每個像素,便可構成所需圖像。

3. 懂電腦的人,選電腦主要看什麼

如果買電腦,要看你是買整機還是自己DIY買配件組裝。

如果你買整機,要看你買電腦派什麼用處?電腦整機一般分商用機和家用機,商用機的性能相對穩定一些,但配置上會差一點,而家用機的配置會好一點,現在家用機也分的蠻細的,有 游戲 型的、繪圖視頻用的、辦公用的,這些指台式機,還有筆記本,筆記本包括 游戲 本、輕薄本等,所以首先你要確認買哪一類型的。其次,就是選品牌了,一般選大品牌的,因為大品牌的品質有保證,如惠普、聯想之類的。確定了品牌與用途後,接著就是看電腦的具體配置了,力求達到最大的性價比。

如果你想買兼容台式機,即我們一般所說的DIY,自己買來零配件進行組裝,也可以叫賣配件的店家組裝。還是那句話先確定電腦的用途,玩 游戲 的,顯卡、CPU都要強勁,內存也要大。繪圖、視頻製作對顯卡的要求不是很高,但要保證大內存,最好是16GB的內存,而且CPU性能也要好。你要確定買Intel的CPU還是買AMD的CPU,接著就是主板、內存、顯卡、硬碟、電源、機箱、鍵盤滑鼠等,記住這些零配件一定要選用大廠品牌的,這對你以後使用電腦的穩定性、減少電腦的故障率都有好處,寧可價錢貴點,也一定要用大品牌的配件,這是我的經驗之談。

因此,買電腦先確定用途,再選擇品牌,最後看配置。

如果真的要說,懂電腦的人在買電腦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我只能這樣說,喜歡折騰電腦配件的,幾乎買的都是二手配件,講究的就是一個性價比,以及兼容性,硬體之間的搭配是很重要的,如今的CPU已經是完全性能過剩,對於桌面級處理器,你仔細觀察,現在處理器更新換代的速度,以及性能的提升,基本已經到了瓶頸,現在發展速度最快的只能說是顯卡,和內存條,以及固態

怎樣的?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合理的搭配硬體

以 游戲 為例

顯卡高於CPU,高於內存,高於固態硬碟

還有就是在 游戲 主機配置的過程中

CPU的默認頻率,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參考,有些多核心多線程處理器,雖然核心術以及線程數量比較多,但是默認頻率低

就比如說L5640,雖然是6和12線程處理器,默認頻率只有2.2,最大睿頻只有2.6

加上製作工藝32納米,響應速度相比較頻率比較高的x5650,既然製作工藝都一樣,都是32納米,5650因為默認頻率比較高所以想用速度更快,以目前的大型3D 游戲 為例

X5675

即便使用e CC第三代內存條,頻率1333

容量24gb到32gb,使用GTX960

970,或者是AMD7970, 游戲 體驗效果,不會比現在的主流電腦5000塊錢左右的,低到哪裡去,這里提到的一個,還有就是主板的選擇,最好選擇能夠支持超頻,比如外星人x58,玩家國度x58,將CPU默認頻率拉升到3.5,還是可以將一個5,6年前的處理器發揮余熱

說到這里,有人說x58的構架太老主板不好找,在這個問題上,所謂的懂電腦和不懂電腦就有一定的區別

相信懂硬體的人,幾乎都是愛折騰,沒事,你可以去網路的圖拉丁去逛逛

建議你購買戴爾品牌的電腦,我公司二十年來一直用戴爾電腦,涵蓋很多型號的筆記本和台式機。

總體感覺DELL電腦的質量好,故障率低,售後服務有保證。

我司機房有一台2011年的DELL790台式機,快10年了,每天24小時開機,現在仍正常工作。

前些年推薦一同學買了戴爾電腦,他用來玩 游戲 ,24小時開機,用了五年,機器一直穩定運行沒有問題,後來將舊機器送給親屬了,當時電腦還能正常運行。

他後來又買了一台新的戴爾電腦,現在還在用。

購買電腦你可到實體店購買,或在某東上購買,也可以通過DELL官方網站購買。

如果你有個性化的需求,通過DELL官方網站選定機器外觀後,還要自行靈活的選擇調整配件,比如更換高端CPU、加大內存容量、加大硬碟空間,更換高性能的顯卡等等,以便滿足你個性化的需求。

還可根據個人情況購買延保,讓你使用電腦無後顧之憂!

平時遇到電腦問題可以私信我,我會盡可能在第一時間幫你解決問題。

祝你購機愉快!

一般買電腦就看下面這幾個指標,不同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排序

1、CPU:它作為中央處理器,主要功能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是一台計算機的核心。因此它的性能指標就直接決定了所購買電腦的性能指標,目前市面主流的是奔騰、酷睿i5和i7。

2、顯示屏幕:顯示屏幕的尺寸大致有13.3英寸,14.1英寸和15英寸的,如果你需要選擇是的便攜,輕薄的筆記本,那麼13.3英寸的電腦就很合適。如果你要打 游戲 的話,那麼大一點的屏幕要更加實用些。

3、內存:內存是計算機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與CPU溝通的橋梁。計算機的所有程序運行都需要用到內存,因此它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如果只是平常辦公用的話,小一點內次的電腦也無所謂,要運行大型 游戲 的話,內存一定要夠大才行。

4、是否預裝操作系統:沒有預裝操作系統的計算機就是「裸機」會對系統的穩定性有一定影響。

5、品牌:這個主要是看它的售後服務到不到位,電腦維修費用之類的。一般品牌形象好的電腦廠商對自己的電腦還是很負責的。

這個選擇電腦確實是個很頭疼的問題,尤其是對電腦硬體不熟悉的小夥伴來說面對著各種各樣的硬體一時間不知所措,那麼對於懂電腦的人來說他們主要看什麼呢?接下來我就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對於懂電腦的朋友來說他們第一時間其實並不是直接選擇某一個配置,而是先弄清楚自己裝這台電腦的主要目的是做什麼,然後自己有多少預算,在根據自己的用途合理的選擇一些和自己預算差不多的配置,而對於不懂電腦的朋友他們大都是根據價格來判斷,他們認為價格越貴就一定越好,這個理論上好像也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同樣的價格懂電腦的和不懂電腦所選擇的配置是有很大區別的,下面我就說說選電腦主要看那幾個方面。

第一個先看CPU,這個CPU也就是電腦的中央處理器,他的性能決定了一台電腦的整體運行速度,也就是說CPU越好那麼這台電腦的運算速度就越快,所以對於懂電腦的人來說他們會重點選擇CPU,並且他們知道自己該選擇什麼樣的CPU可以滿足自己,但是這個CPU到底怎麼選呢?估計對於不懂電腦的人來說面對形形色色的型號簡直是一頭霧水,其實這個非常簡單如果說我們剛接觸硬體不久那麼我們重點看CPU的系列和型號就可以來判定,下面我就簡單說一下。

對於英特爾處理器來說辦公級別可以選擇奔騰系列處理器,家用建議選擇酷睿系列處理器,而在這個酷睿系列又分i3 i5 i7 i9,其中i3為家用入門級,i5為主流級,i7為高端,i9為旗艦,然後再看其數字,同系列數字越大性能越強,同年代系列數越大性越好,一般來說我們是普通家用可以選擇i3系列,用於主流 游戲 可以選擇i5,如果是多任務經常玩大型 游戲 那麼可以選擇i7系列,對於那種發燒友可以選擇i9系列,對於AMD來說其實看法和英特爾也差不多,目前的AMD家用就銳龍系列,這個銳龍系列同樣分為R3 R5 R7 R9,其中R3對標英特爾i3,R5對標i5 R7對標i7 R9對標i9,數字方面也是同年代越大性能代表越好,然後大家在看一下核心數量,線程數量,主頻,緩存,這樣基本上就可以了解CPU的定位了。

第二是看主板,主板方面對於懂電腦的人來說先看自己的用途,是否需要更多的外部擴展,是喜歡大板還是小板,關於這個大小板估計很多小夥伴還沒弄清楚,所謂的大板就是用料多,擴展多,板子大,散熱也相對好一些,不過價格也就貴一些,相對來說要佔地方一些,對於追求小機箱的人來說就有些美中不足了,而小板就可以滿足要求不是很高,也不需要太多擴展,並且喜歡mini機箱的小夥伴,除了主板的規格外我們還需要看主板的用料,主要看內存和顯卡插槽夠不夠用,然後是供電情況,對於電容部分優先選擇日系電容的主板,對於主板來說我還是建議大家買個好一點的品牌主板,主板性能將影響其他硬體的發揮,同樣對於主板來說我們也可以通過字母和數字來辨別他的性能,接下來我還是簡單說一下。

主板同樣分為英特爾晶元組和AMD晶元組,對於英特爾晶元組來說字母H開頭通常為入門級,比如H110 H310 H410等,B開頭為主流級別比如B360 B460 B560等,Z開頭為高端板比如Z390 Z490 Z590等,除此之外Z開頭的主板支持超頻,但是需要和K結尾的英特爾處理器搭配才能開啟超頻缺一不可,對於AMD主板來說A開頭為入門級比如A320 B開頭主流級別比如B350 B450 B550等,X開頭為高端主板比如X370 X470 X570相對來說AMD主板基本上都支持超頻,不過X系列超頻體質更好並且還支持自動超頻,這里注意了AMD晶元主板和英特爾晶元主板由於CPU介面不一樣他們是無法通用的,千萬不要買錯了買錯了是無法安裝的。

主板過了就是顯卡,其實這個顯卡主要還是要看群體,如果你對顯卡要求不高或者說可有可無那麼顯卡確實就不重要了,核顯就可以滿足,但是你要是用於 游戲 或者一些需要用到顯卡算力的程序那麼顯卡就非常重要,比如目前的各種大型 游戲 ,還有依靠顯卡算力的虛擬幣比如比特幣這樣的,因為這些虛擬幣可以直接換成現實生活中的幣種,而這些虛擬幣全靠顯卡,為什麼今年顯卡這么貴因為一大部分顯卡都被這些礦主們買走了,所以相對來說顯卡是繼CPU和主板後第三個比較重要的配件。

至於硬碟方面我沒有過多的來介紹,因為硬碟不比CPU和主板,他可以隨時進行更換,相比其他配件來說就沒那麼重要,我這里並不是說不重要,而是相對來說他和其他幾個硬體比要弱一些,關於這個硬碟我們可以根據主板支持的類型去購買對應的即可,現在基本上都是以固態硬碟為主,高端主板都是預留了m.2介面固態硬碟,所以按照主板支持的類型購買准沒錯,其實對於電腦本身來說每一個配件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缺一不可,只不過相對來說分主次而已,如果真給電腦硬體分主次那麼CPU排第一,主板第二,顯卡第三,電源第四,內存第五,硬碟第六,機箱第七,對此不知道小夥伴對我這個排列是否有什麼要說得呢?

懂電腦的人,選電腦主要看什麼?
選電腦肯定是主要看CPU和顯卡,這兩樣性能不能差,差了很麻煩,所以一定要買好,這兩個後期想升級一般都是進行更換,需要花很多的錢,相當於重買一台電腦,沒必要瞎折騰,如果是筆記本,理論上你還壓根就沒辦法更換CPU和顯卡。

至於內存硬碟,無論是台式機還是筆記本,除非一些特殊型號的筆記本,升級起來都是非常簡單的,一般也不需要更換原來的內存或硬碟,直接再添加就是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如果是買台式機,還需要注意買一塊好電源,電源是給主機供電的,如果電源供電不穩,那麼會大幅度降低主機硬體的使用壽命,這個平常感覺不出來,但是會無形中給你電腦造成損傷,所以很麻煩。另外如果電源功率不夠還會造成電腦突然死機的問題,所以電源也是個需要重點注意的部件。

至於其他的,根據自己的預算與喜好來進行選擇即可,只要不選擇小牌子,一般問題不大。

我買電腦一般主要看CPU、內存、顯卡、主板。

1、CPU

CPU排第一,好的CPU就像是火車頭,火車東西再好,沒有好的火車頭,速度起不來,也是白搭。用和諧號的機身,配一個蒸汽時代火車頭,可以想像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

CPU有兩大陣營,Intel和AMD,個人建議Intel,也是是主觀意識,一直覺得AMD的CPU沒有Intel的快和穩定。

2、內存

以前學電腦的時候,看過一個比較形象的比喻:內存像是CPU和硬碟之間的一個中轉站,中轉站越大,整體運轉速度越快,反之越慢。之所以要這個中轉站原因是CPU和硬碟的速度差距太大,如果CPU的輸出指令由硬碟直接執行的話,會很慢,會拖慢整個電腦的速度。

運行機制是:硬碟里的軟體調入內存,在CPU里運算好了再放入內存,要想保存的話就存在硬碟里,在關掉電源之前,內存里運行著軟體,在關掉電源後,內存里什麼都沒有了。

內存的牌子比較多,有名的有金士頓、威剛、海盜船,容量現在購買的話,建議8G單條,方便以後升級。

3、顯卡

不論是玩 游戲 還是辦公設計,顯卡在整個電腦裡面越來越重要。九幾年的時候出過一款voodoo顯卡,一些 游戲 只有voodoo顯卡才能玩,當時逼著很多玩家升級。現在也是,想 游戲 流暢一點、特效好一點、畫面美一點,沒有一個強悍的顯卡基本免談。所以顯卡的選擇也非常重要。這個選擇盡量在可以接受范圍內選擇好的,一分錢一分貨,硬體的升級永遠大於軟體的優化。

4、主板

一台電腦穩不穩定,主板很重要,畢竟CPU、內存、顯卡都在上面插著呢。主板不穩定,電容爆漿,接線脫落,介面焊點虛焊,真的會整死你,所以選擇一塊好的主板也是一台好電腦的必要要求。

選擇一線品牌,華碩、技嘉等,盡量上有新技術的,所謂買新不買舊,當然經過歲月檢驗的經典型號也在選擇的考慮范圍內。

說了這么多,其實一台電腦的配置還有一個重要的地方是均衡,不要小馬拉大車,也不要大馬拉小車,均衡才是發揮一台電腦的必要條件。

希望各位能夠買到自己心儀的電腦。

真正懂電腦的人,應該不會這么問問題,電腦的各部分組成硬體將會由自己的實際需求而決定,並沒有單一或者說是唯一的選購標准。很多用戶在選購電腦的時候猶豫不決,最主要的是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實際使用需求,導致推薦者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最終又會受到電腦銷售導購的誤導,高價購買了超出自己實際需求很高的電腦,得不償失!

根據電腦的銷售種類劃分,可以分為品牌電腦與組裝電腦兩大類!

品牌電腦較為省事,硬體搭配的問題無需大家過多操心,只需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匹配價格購買即可。品牌電腦的分類同樣較多,這里以筆記本為例說明,有 游戲 本、辦公本、超極本等(台式電腦也如此),如果您選購電腦主要用來辦公,顯然 游戲 本就不適合,一方面獨立顯卡會加重整機散熱負擔,功耗較高又會縮短筆記本電腦的待機時長;如果您選購電腦主要用於 游戲 ,獨顯的性能就變得較為重要,集成顯卡的電腦則不適合您的選購。對於電腦性能要求不高,但是便攜應要求較高,超極本則又成為了最佳的選擇。

為什麼政府部門、事業、集團單位更多選購的是品牌機而非價格更加便宜的組裝機呢?

主要也是自身需求的體現!此類單位對於電腦性能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只要是當前主流配置基本上都能夠滿足工作的要求,更加看重的是電腦的服務問題。一個是電腦出現問題之後的保修問題(包括軟硬體兩個方面),能否提供上門服務,出現故障的硬體能否第一時間進行更換等,這些是組裝電腦提供商無法與品牌電腦廠商所競爭的地方。

先來說說電腦處理器的選購問題,這裡面主要涉及兩大品牌的選擇,一個是英特爾、一個是AMD處理器。前者市場份額較高,後者價格相對較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性價比稍高。有個問題需要注意,英特爾處理器自帶集顯,AMD處理器部分型號不帶集顯,必須搭配獨顯才能夠正常使用。另外處理器的型號選購也需注意,例如英特爾CPU型號最後帶K表示的是超頻的意思,如果不會超頻或者不超頻的用戶,沒必要購買價格更高的超頻處理器。

機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電源的功率一定不能低於所有硬體功率之和,電源是所有硬體的供電來源,並不建議在電源上省錢,這將為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保障。如果您來選購,一般會注重電腦的那些方面呢?

現實中大多數人買電腦都是先看價格再看cpu和顯卡,其實懂電腦的人不僅僅只是看這幾點,因為決定一台電腦綜合表現的點是這些:

Cpu主要看核心數,主頻,參數越高性能越好。是電腦的大腦決定電腦的速度。無論是辦公還是 游戲 都需要一個好的CPU才行,不然後期乏力!

顯卡是玩 游戲 的關鍵,看顯存頻率,位寬,sp,核心,最後才看顯存。一般 游戲 玩家或者用來剪輯視頻的人都更要注重顯卡,圖形處理性能非常重要!

硬碟又分兩種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機械硬碟看轉數,轉數越高越好,然後看容量,容量大存的多。固態硬碟相對比機械硬碟好也比較貴,開機速度比較快,就是比較小,但如今推薦雙硬碟,又不影響速度,也不影響儲存文件。

一般內存越大,相對性能越好,如果只是日常辦公或者玩兒 游戲 ,內存選4-8G就夠了。但如果是PR專業戶,那麼至少得16G以上,不然經常卡條。

主板其實是基礎,任何好的CPU或者顯卡,如果沒有一個好的主板,那麼也只會帶不動!

所以,選電腦懂行人都會從這幾個點去看,並根據每個散件的型號和市場價格,來衡量整個電腦的價格。

4. 買台式電腦主要看什麼

買台式電腦主要看它的組成部分,包括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

軟體系統(Software)

軟體系統包括:操作系統、應用軟體等。應用軟體中電腦行業的管理軟體,IT電腦行業的發展必備利器,電腦行業的erp軟體。

硬體系統(Hardware)

硬體系統包括:機箱(電源、硬碟[6]、磁碟內存[7]、主板、CPU-中央處理器、光碟機、音效卡、網卡、顯卡[8])、顯示器、鍵盤、滑鼠等等(另可配有耳機、音箱、列印機、視屏等)。家用電腦一般主板都有板載音效卡、網卡。部分主板裝有集成顯卡。CPU 的英文全稱是"Central Processor Unit",翻譯成中文就是"中央處理器單元"。它在PC機中的作用可以說相當於大腦在人體中的作用。所有的電腦程序都是由它來運行的。

主板又叫Mother Board(母板)。它其實就是一塊電路板,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各種電路。它可以說是PC機的神經系統,CPU、內存、顯示卡、音效卡等等都是直接安裝在主板上的,而硬碟、軟碟機等部件也需要通過接線和主板聯接。

一般將放置在機箱中的電腦部件總稱為"主機"。它是電腦的最主要組成部分,主板、CPU[9]和硬碟等主要部件均在主機內。

內存(RAM)

內存與磁碟等外部存儲器相比較,內存是指CPU可以直接讀取的內部存儲器,主要是以晶元的形式出現。內存又叫"主存儲器",簡稱"主存"。一般見到的內存晶元是條狀的,也叫"內存條",它需要插在主板上的內存槽中才能工作。還有一種內存叫作"高速緩存",英文名是"Cache",一般已經內置在CPU中或者主板上。一般說一台機器的內存有多少兆,主要是指內存條的容量。可以在電腦剛開始啟動時的畫面中看到內存的容量顯示,也可以在DOS系統中使用命令來查看內存容量,還可以在Windows系統中查看系統資源看到內存容量。

顯卡(Graphics Card)

是連接顯示器和PC機主板的重要元件。它是插在主板上的擴展槽里的。它主要負責把主機向顯示器發出的顯示信號轉化為一般電信號,使得顯示器能明白PC 機在讓它干什麼。顯示卡上也有存儲器,叫做"顯示內存",它的多少將直接影響顯示器的顯示效果,比如清晰程度和色彩豐富程度等等。

顯示器(Monitor)

是電腦的輸出設備之一,外形與電視機相似。Monitor特指顯示器,Screen僅僅指屏幕。

磁碟和磁碟驅動器

磁碟是PC機的外部存儲器之一,分為硬碟和軟盤兩種。 二者的共同之處在於都是使用磁介質來儲存數據,所以叫"磁碟"。想要讓PC機使用磁碟,必須將磁碟放置在特殊的裝置中,也就是磁碟驅動器里。

硬碟和硬碟驅動器(Hard Drive)

硬碟的英文是Hard Drive,直譯成中文就是"硬的驅動器"。由於硬碟是內置在硬碟驅動器里的,所以一般就把硬碟和硬碟驅動器混為一談了。硬碟的外觀大小一般是3.5英寸。硬碟的容量一般以M(兆)和G(1024兆)計算。平常見到的硬碟容量從幾十兆到幾千兆都有。 平常所說的C盤、D盤,與真正的硬碟不完全是一回事。一個真正的硬碟術語叫作"物理硬碟",可以在DOS操作系統中把一個物理硬碟分區,分為C盤、D盤、E盤等若干個"假硬碟",術語叫作"邏輯硬碟"。電腦電源和機箱 電腦當然要有電源了,不過電腦的電源可不能直接使用 220伏的普通電壓。電腦的電源內部有一個變壓器,把普通的220V市電轉變為電腦各部件所需的電壓,比如 CPU 的工作電壓,一般只有幾伏。 為了安全起見,一般把電腦各部件(當然除了顯示器)合理放置在機箱內部。機箱的外殼上有許多按鈕,如電源啟動按鈕、RESET按鈕(用於電腦的重新啟動)等等。機箱上還有一些指示燈,如電源指示燈在電腦工作時應該是亮的,硬碟指示燈在對硬碟進行操作時會閃爍等等。軟碟機和光碟機在機箱前端可以直接使用。

擴展卡和擴展槽

當需要用電腦看VCD、聽音樂時,就需要配置音效卡了。音效卡不是PC機的必備部件,它是PC機的一種功能擴展卡。所謂擴展卡,就是指這種卡可以擴展PC機的功能,比如音效卡可以使PC機發聲、傳真卡可以使PC機具備傳真功能、網卡可以讓您聯入網路等等。擴展卡是直接插在主板上專為擴展卡設計的擴展槽中的。顯示卡其實也是一種擴展卡,因為從計算機的基本原理來說,"顯示"實際是一種額外的功能,只是為了使計算機的工作過程能在人們的直接可視的監控之下。雖然顯示器已經是電腦的基本設備之一了,但由於習慣原因,顯示卡仍然被視作一種擴展卡。當然,音效卡、傳真卡、網卡都是標準的擴展卡。

鍵盤和滑鼠是PC機的輸入設備。當敲擊鍵盤時,被敲擊的鍵就向PC機的主板發送一個信號,並繼續傳送給CPU,由CPU來根據操作系統中的有關程序來確認按下的鍵將會引起什麼反應。比如在做文字處理時,如果沒有啟動漢字輸入系統,敲擊鍵盤上的英文字母會直接輸入英文,敲擊"a"鍵就會顯示"a"。而當啟動漢字輸入系統後,敲擊鍵盤上的英文字母後,就不會直接輸入英文,而先判斷所敲入英文是否符合漢字輸入方法中的規則,如果能夠表達某個或某些漢字,就會輸入漢字。反之則無法輸入漢字。又如在DOS系統中,同時按下"Ctrl"、"Alt"和"Del"將會使電腦重新啟動。 而在Windows 95/98系統中就不會使電腦重新啟動,而會彈出一個"關閉程序"的對話框。鍵盤一般有101或102個鍵,有的鍵盤還有3個Windows 95功能鍵。

鍵盤和滑鼠DVD

即數字通用光碟。DVD光碟機指讀取DVD光碟的設備。DVD碟片的容量為4.7GB,相當於CD-ROM光碟的七倍,可以存儲133分鍾電影,包含七個杜比數字化環繞音軌。DVD碟片可分為:DVD-ROM、DVD-R(可一次寫入)、DVD-RAM(可多次寫入)和DVD-RW(讀和重寫)DVD光碟機多採用EIDE介面,能像CD-ROM光碟機一樣連接到IDEas、SATA或SICI介面上。

5. 電腦配置主要看哪些

電腦配置主要看:|

一、CPU

計算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由CPU的性能決定,而CPU的性能主要體現在其運行程序的速度上。影響運行速度的性能指標包括CPU的工作頻率、Cache容量、指令系統和邏輯結構等參數。

1、主頻

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是兆赫(MHz)或千兆赫(G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處理數據的速度。通常,主頻越高,CPU處理數據的速度就越快。

CPU的主頻=外頻×倍頻系數。主頻和實際的運算速度存在一定的關系,但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線性關系。所以,CPU的主頻與CPU實際的運算能力是沒有直接關系的,主頻表示在CPU內數字脈沖信號震盪的速度。

2、外頻

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單位是MHz。CPU的外頻決定著整塊主板的運行速度。通俗地說,在台式機中,所說的超頻,都是超CPU的外頻(當然一般情況下,CPU的倍頻都是被鎖住的)相信這點是很好理解的。

但對於伺服器CPU來講,超頻是絕對不允許的。前面說到CPU決定著主板的運行速度,兩者是同步運行的,如果把伺服器CPU超頻了,改變了外頻,會產生非同步運行,這樣會造成整個伺服器系統的不穩定。

3、匯流排頻率

前端匯流排(FSB)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即匯流排頻率)是直接影響CPU與內存直接數據交換速度。

有一條公式可以計算,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

4、倍頻系數

倍頻系數是指CPU主頻與外頻之間的相對比例關系。在相同的外頻下,倍頻越高CPU的頻率也越高。

但實際上,在相同外頻的前提下,高倍頻的CPU本身意義並不大。這是因為CPU與系統之間數據傳輸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主頻而得到高倍頻的CPU就會出現明顯的「瓶頸」效應-CPU從系統中得到數據的極限速度不能夠滿足CPU運算的速度。

一般除了工程樣版的Intel的CPU都是鎖了倍頻的,少量的如Intel酷睿2核心的奔騰雙核E6500K和一些至尊版的CPU不鎖倍頻,而AMD之前都沒有鎖。

6. 台式電腦主要看哪些配置

無論是手機還是電話,或者其它什麼,都是配置越好,性能就會越穩定,用起來也會更加的順手,那麼一台電腦主要看重的是那些配置呢,你知道嗎?

個人電腦的主要結構有主板:主板、CPU(中央處理器)、主要儲存器(內存)、擴充卡(顯示卡音效卡網卡等有些主板可以整合這些)、電源供應器、光碟機、次要儲存器(硬碟)、軟碟機外設:顯示器、鍵盤、滑鼠(音箱、攝像頭,外置數據機MODEM等)。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電腦購買指南。

台式電腦主要看哪些配置

先從主機說起。

主機機箱裡面的幾樣大件不得不說,機箱、主板、CPU、顯卡、硬碟、內存條、電源。這些東西都是最值錢的東西,尤其是主板、cpu、顯卡。如果自己DIY配置電腦,那一般需要選擇一個好的主板,可擴展性比較強,可以應付未來2、3年內主流的配置,如果是游戲達人,那麼顯卡必須選擇一個性能穩定、良好的。機箱選擇一個散熱性能好的。如果您購買的是品牌電腦則不需要考慮太多因數,因為設計產品前,這些品牌電腦都是經過測試後才投放市場的。買品牌電腦只需要考慮,性能是否穩定,售後是否好,性價比是否高,硬體參數怎麼樣等等。

怎麼看電腦配置。

打開我的「計算機」—》「系統屬性」—》「設備管理器」。下面彈出的.窗口會一一顯示電腦的配置。我們只需要主要看CPU、硬碟、顯卡、內存條就OK了。

最詳細最快的看電腦配置參數。

打開熱鍵「windows+R」,會彈出開始運行菜單,在欄目上輸入「dxdiag」電腦所有參數配置都能顯示出來。CPU主要看顯示的頻率,目前主流i3、i5、i7,但是主要看顯示的頻率,頻率越大表示硬體參數越好,價錢就會貴些。硬碟目前相對比較便宜,一般參數主要看硬碟的容量大小,跟轉數。一般硬碟轉數為5400/s,7200/s,當然7200/s肯定比5400/s好,價格也貴點。內存條現在也相對便宜,一般都是2g、4g以上,如果需要更大的內存,可以自己買根同型號的內存條插上去就行了。

推薦魯大師查看電腦參數。

不過如果您覺得買電腦的時候還攜帶一個u盤不方便,就用上面2個辦法也就夠了,但是魯大師測出來的數據還是比較詳細可觀的。u盤下載魯大師執行文件,比如來到電腦城看中了一款電腦,直接把魯大師安裝上去,然後打開魯大師。裡面會有很詳細很完善的電腦配置信息,一目瞭然!強烈推薦一個很不錯的功能!魯大師能測試出該電腦用了多久,也就是能測出硬碟運行了多久!如果是一台嶄新的電腦,硬碟運行時間不能超過30個小時,因為從出廠檢測、檢測硬體、安裝電腦系統的時間大概需要這么久,如果超過50個小時,強烈建議老闆換一台全新的電腦給您,硬碟運行超過50個小時不是樣機就是舊電腦改裝的,或者是返修過的電腦。為了小心謹慎起見,您一定要查看這個硬碟運行過多長時間,一般幾個小時或者到30個小時之內才算正常。有些電腦出廠檢測比較久,一般也在50個小時以內。點擊魯大師左側欄目「硬碟信息」,右邊欄目上會出現該硬碟的型號、轉速、用過了多少次,用過了多少時間都會體現在上面。

如何看顯卡配置參數。

顯卡有三個參數很重要,一個是顯存位寬,一個是顯存大小,一個是顯卡頻率。顯存位寬一般為:64位,128位,256位,512位寬,當然位寬越大當然性能越好,顯卡頻率是與GPU交換數據的速度,也可以說是處理圖像數據的速度,頻率大的當然好。顯存大小一般為512g,1024g,2048g下面該顯卡顯示顯存為2g。也是數據越大顯卡性能越好。目前市場主流為A卡和N卡,N卡指的是晶元廠商為NVIDIA,A卡的晶元廠商為ATI。測試顯卡性能的好壞是一個比較專業的話題,一般的測試軟體有:GPU—Z,魯大師,3Dmark等軟體。建議讀者買顯卡前多關注各大型網站評測顯卡的相關數據跟信息。

7. 買電腦主要看哪些配置

買電腦主要看CPU、顯卡、主板、內存、硬碟等硬體的性能參數,電腦配置的好壞也取決於這些硬體性能參數。


1、CPU:這個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頻率越高、二級緩存越大,速度越快,現在的CPU有三級緩存、四級緩存等,都影響相應速度。


2、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於介面、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介面,如:SDRAM133,DDR333,DDR2-533,DDR2-800,DDR3-1333),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速度就越快。


3、主板:主要還是處理晶元,如:筆記本i965比i945晶元處理能力更強,i945比i910晶元在處理數據的能力又更強些,以此類推。


4、顯卡:這項與運行超大程序軟體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系,如運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圖形軟體。顯卡除了硬體級別上的區分外,也有「共享顯存」技術的存在,和一般自帶顯存晶元的不同,就是該「共享顯存」技術,需要從內存讀取顯存,以處理相應程序的需要。


5、硬碟:首先,硬碟的轉速(分:高速硬碟和低速硬碟,高速硬碟一般用在大型伺服器中,如:10000轉,15000轉;低速硬碟用在一般電腦中,包括筆記本電腦),台式機電腦一般用7200轉,筆記本電腦一般用5400轉,這主要是考慮功耗和散熱原因。



個人電腦分類


1、台式機(Desktop)


也叫桌面機,是一種獨立相分離的計算機,完完全全跟其它部件無聯系,相對於筆記本和上網本體積較大,主機、顯示器等設備一般都是相對獨立的,一般需要放置在電腦桌或者專門的工作台上。因此命名為台式機。為非常流行的微型計算機,多數人家裡和公司用的機器都是台式機。


2、電腦一體機


電腦一體機,是由一台顯示器、一個電腦鍵盤和一個滑鼠組成的電腦。它的晶元、主板與顯示器集成在一起,顯示器就是一台電腦,因此只要將鍵盤和滑鼠連接到顯示器上,機器就能使用。隨著無線技術的發展,電腦一體機的鍵盤、滑鼠與顯示器可實現無線連接,機器只有一根電源線。這就解決了一直為人詬病的台式機線纜多而雜的問題。有的電腦一體機還具有電視接收、AV功能,也整合專用軟體,可用於特定行業專用機。


3、筆記本電腦(Notebook或Laptop)


也稱手提電腦或膝上型電腦,是一種小型、可攜帶的個人電腦,通常重1-3公斤。筆記本電腦除了鍵盤外,還提供了觸控板(TouchPad)或觸控點(PointingStick),提供了更好的定位和輸入功能。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電腦

8. 電腦配置主要看電腦的哪些配件

電腦的每一個配件都有決定性作用。首先六大件 CPU,主板,內存,硬碟,顯卡。再加上機箱電源。這些是主機的構成配件。每一項都很關鍵,遵循木桶的短板效應!主要影響電腦的性能!鍵盤滑鼠,顯示器和音響屬於外設。主要影響使用中視覺效果和操作。

9. 電腦配置主要看電腦的哪些配件

要看硬體平衡配置,包括CPU 內存 顯卡,硬碟,主板等。
CPU性能:主要是CPU的計算能力,它是衡量計算機性能的重要指標,用人來作比方的花,就是說這個人的腦子靈活,反應快.CPU的強大計算能力主要用來處理數據,比如處理根據數據模型和公式,通過計算來預測天氣.
磁碟性能:或者說是IO性能,他是衡量計算機數據輸入輸出能力的指標,用人作比方,就說這個人的說話速度快; 輸入輸出能力體現在文件的拷貝和傳輸,比如用usb2.0的介面拷貝文件就必usb1.0的快十倍以上.
顯示性能: 主要是指顯卡和顯示器的性能,顯卡的性能強,就可以把某些3d游戲的畫面表現的更加細膩,真實,顯示器性能好,就是說它能顯示的畫面更真實,更加細膩,更能給人以賞心悅目的享受.

10. 買電腦主要看哪些配置

買電腦主要看哪些配置?

買電腦主要看CPU、顯卡、內存、硬碟等,其中CPU和顯卡是決定電腦性能的核心硬體,CPU決定電腦的運算速度,而顯卡決定著電腦圖形性能,對於游戲玩家尤為重要。

對於游戲玩家或者設計人員,CPU、顯卡是買電腦最為注重的配置硬體,而對於不玩游戲的用戶,只需注重CPU,而顯卡為核顯即可。

一、決定CPU性能的參數:

CPU



1、從CPU的架構看,比如intel的Haswell架構與kabylake架構對比,kabylake架構的CPU擁有更高性能、工藝先進、功耗更低。歷代以來,架構是一直在發展,而且是非常重要。

2、從CPU的主頻看,前提是其它參數是一樣的,主頻的比較才有意義,主頻越高越好,此外還沒有看二三級緩存等參數。

3、從CPU的核心數目,線程數來看,i77700k比i57500多出四個超線程技術,多任務處理方面明顯。

二、決定顯卡性能的參數:

獨立顯卡



1、顯卡核心和製程

顯卡核心是關鍵,核心不行其他再好都是浮雲,核心先進那麼顯卡的性能自然會提升一個很大的檔次;製程越先進,顯卡的發熱量和功耗越低。

2、流處理器和ROPs

流處理器數量上的增加或縮減對顯卡的性能影響可謂是立竿見影,所以GPU廠商也常常利用這一方法來對顯卡產品進行市場細分。ROPs數量的多數影響在游戲畫面中的AA(抗鋸齒)和光影特效等方面。

3、核心頻率和顯存頻率

核心頻率影響的是像素填充速率和紋理填充率,而顯存頻率影響的是顯存帶寬,兩者同時都作為影響因子,所以參數值越大,自然顯卡性能越強悍。不過過高的頻率設定對顯卡自身有一定影響,合理的頻率設定是我們所要選擇的顯卡。

4、像素填充速率和紋理填充率

像素填充率=核心頻率×光柵單元數目/1000

紋理填充率=核心頻率×紋理單元數目/1000

5、顯存位寬和顯存帶寬

顯存帶寬=工作頻率×顯存位寬/8(顯存帶寬=顯存位寬×顯存頻率/8/1024)

顯存位寬越大,那麼瞬間所能傳輸的數據量越大。顯存帶寬的作用好比橋梁一樣,為顯示核心和顯存提供了一條交換數據的通道。

6、顯存大小和其它參數

顯存太小的話會導致在游戲過程中有幀數不穩定的顯示。

閱讀全文

與電腦主機主要看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製作電腦啟動u盤 瀏覽:326
蘋果微信雙開軟體 瀏覽:326
安卓手機軟體吧 瀏覽:732
平板電腦長時間沒充電 瀏覽:934
方正電腦光碟重裝系統 瀏覽:810
台式電腦組裝機配置 瀏覽:399
魯班電腦硬體配置 瀏覽:48
蘋果采音軟體 瀏覽:989
電腦上長的轉折號在哪裡 瀏覽:36
小米電腦怎麼打開apk類型文件 瀏覽:877
蘋果手機怎麼上傳視頻到電腦 瀏覽:810
玩游戲配什麼電腦 瀏覽:385
兩個電腦屏幕有一個無信號 瀏覽:561
電腦wifi圓圈 瀏覽:257
電腦打燈怎麼設置 瀏覽:925
電腦屏幕流星雨 瀏覽:127
手提電腦開機有反應但屏幕不亮 瀏覽:149
並聯兩個硬碟電腦不顯示 瀏覽:490
電腦開機開一半就熄火 瀏覽:216
電腦第3階段一直循環開機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