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c4d對蘋果系統的要求
c4d不建議用蘋果系統
c4d對電腦的最低要求 :關於顯卡;
在選配電腦的時候一定要選擇N卡,而不是A卡,哪怕你是用現在非常流行的顯卡渲染器OC,目前也僅僅支持N卡,關於N卡的選擇推薦:
標准版: GTX980 ——1300RMB
中級版本:GTX1060 ——2000RMB
高級標准:GTX1080 ——5000RMB
豪華版本:GTX Titan X—9500RMB
關於渲染時間;mac性價比是比較低的,所以不建議用C4D的同學買蘋果電腦,除非你非常信仰蘋果的設計與理念,畢竟自己開心就好嘛。但是記得買蘋果電腦一定要買一個羅技無線MAC滑鼠,有中鍵要比mac的滑鼠操作C4D方便許多。
❷ 運行C4D需要怎樣的電腦配置
無論是WIN還是MAC,能運行PS的電腦就能運行C4D。在使用同等內置渲染器的情況下,電腦的差異無非就是渲染的時間快慢罷了!
1.CPU渲染器
2.GPU渲染器
CPU也就是處理器 ,有i3、i5、i7、i9等系列,一般來說,處理器選擇i5八代,i7七八代就已經足夠了,土豪也可試試i9,其實不管哪個系列,都是可以運轉C4D的,只是渲染的速度快慢而已。
GPU則是顯卡 ,顯卡又分為NVIDIA英偉達和AMD顯卡,這里要注意,大部分的GPU渲染器都只支持NVIDIA英偉達顯卡,這也就是為什麼MAC電腦不能用OC渲染器了,因為MAC是AMD顯卡,而OC渲染器是GPU渲染器。
C4D自帶的標准和物理渲染器,阿諾德渲染器,Vray渲染器,Conora等。
優點:適用范圍廣,WIN和MAC電腦都可以用。
缺點:慢
C4D自帶的Prorender渲染器,Octane(簡稱OC),Redshift,阿諾德渲染器,Vray渲染器
優點:渲染快。
缺點:貴。
如果追求寫實風格的話:推薦用OC、Redshift或者阿諾德。
如果不追求寫實的話,其實差別都不大。渲染器只是錦上添花,最重要的還是要在創意、構圖、表現形式等花功夫!
NVIDIA的顯卡分為兩種系列,GTX和RTX。從入門級別顯卡GTX1060 6G到骨灰級的顯卡RTX 2080TI 11G(外號煤氣灶),價格從2000元到15000元不等。RTX比GTX同級別顯卡大概性能提高了30%左右。顯卡越貴,渲染速度越快。
NVIDIA的顯卡裡面 GTX 和 RTX 都可以支持OC的,但是顯存一定要6G起步,顯存低於6G經常渲染失敗。不會看顯存的同學可以下個魯大師看下,顯卡後面的 xxG 就是顯存。
1.經常使用C4D進行視覺渲染輸出,建議使用OC和Redshift
2.不經常使用C4D軟體,只是有時會涉及,默認的渲染器就夠用了。
3.MAC用戶,推薦使用阿諾德,渲染效率更高。
電腦配件種類太多了,而且經常出新品,所以只能給大家出一個大概的參考配置。
1.如果是使用CPU渲染器,那基本上什麼電腦都可以,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選擇相應價位的電腦
2.如果是想用OC或者Redshift,最好有一萬左右的預算,最低不能低於6千(不帶顯示器)
CPU:i7以上
內存:16G以上
顯卡:必須是GTX1060 6G以上
Cinema 4D 、 Redshift石頭/岩石材料包
OC貼圖類型詳解
十年從業經驗老司機總結的20個C4D實用操作小技巧,小白趕緊收藏
【UP主/自媒體必備】史上最良心的資源網站合集
C4D科技炫酷場景素材
別人做影視混剪月入過萬,你連視頻素材都不會找!
OC渲染器知識點二
❸ c4d對電腦配置要求
c4d對電腦配置要求:CPU最少I5級別,建議I7;內存最少8G,建議16G。
顯卡GTX970以上,非工業制圖可以不用專業卡,GTX 970已經可以勝任一般類型的3D模型建模;硬碟固態硬碟加機械硬碟;後期渲染出圖消耗CPU資源和內存資源較多。所以如果你只是學習,I5 8G就可以。辦公的話I7 16G比較好。
C4D模塊組件
1、MOCCA:骨架系統,多用於角色設計。
2、NET Render:網路渲染模塊,可以將幾台電腦用網路連接起來,進行同時渲染,可以大大增加渲染速度。
3、PyroCluster:雲霧系統。
4、Sketch & Toon:二維渲染插件,可以模擬二維的效果,例如馬克筆效果、毛筆效果、素描效果等。
5、Thinking Particles:粒子系統。
❹ 怎麼看電腦配置能不能用C4D
一、顯卡
不同於AE/PR對顯卡的要求一般,C4D對顯卡的要求非常高,
因為C4D除了標准渲染器、物理渲染器等CPU渲染器之外,渲染過程的過程還可以完全依賴顯卡的GPU進行渲染,GPU的核心數通常2千個以上,是CPU的核心數的幾十倍,因此,顯卡GPU的實時渲染速度要比CPU快很多。
一、C4D 用A卡還是N卡 ?
N卡就是NVIDIA顯卡,代表技術是CUDA,A卡就是AMD顯卡,代表技術是OpenGL。
C4D本身對A卡的支持就不是很好,使用A卡常常會遇到C4D的openGL是灰色狀態,無法勾選。
以最出眾的Octane渲染器和Redshift渲染器來說,這些渲染器都是只支持N卡,而不支持A卡。
Redshift這款渲染器在產品介紹上說明了是「完全基於CUDA通用計算平台」。
唯一支持A卡的GPU渲染器目前只有r19內置的prorender和Indigo Renderer(光線跟蹤渲染器)這兩款渲染器,
盡管C4D R19加入了AMD的Radeon ProRender渲染引擎,但稍顯不足,其好用性遠遠不及OC這些老牌的GPU渲染器,有各種軟體+硬體小問題,相信隨著C4D迭代升級以後會好一些吧。
A卡與N卡的使用差距隨著軟硬體升級應該會慢慢減少,但至少目前還是N卡兼容性比較好。
二、專業卡還是游戲卡:
專業卡對單幀細節的描繪上更完美,游戲卡注重的是渲染速度,即所謂的「幀率」。
專業卡和游戲卡都能在C4D各類渲染器上運行,比如,最依賴顯卡的OC渲染器,在官網亮出的各類測試顯卡中,既包括GT系列的游戲卡,也包括Quadro系列的專業卡,都能表現出不錯的渲染效果,並且游戲卡與同價位的專業卡相比,渲染速度上要遠超於專業卡,因此游戲卡性價比更高。
專業卡的優勢是精度高,噪點少,主要是應用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3DMAX、復雜模型設計(如Rhino)等方面,對C4D而言,無論是做平面設計還是影視後期,選擇中高端游戲卡已經足夠使用。
三、靜幀還是動畫:
如果是平面設計,渲染靜幀,尤其是要模擬真實環境的渲染,使用默認渲染器或物理渲染器比較合適,因此主要是對CPU有要求,顯卡可以買個中低端的,1650S以上就可以了,把錢投入到CPU上,能省下不少錢。
如果是影視後期,渲染三維動畫,使用GPU渲染,那麼就在要在顯卡上加大投入。顯卡對C4D的作用,更多是體現在顯卡對C4D插件的支持上。
四、與PS/AE/PR協同:
如果除了使用C4D外,還要兼顧Adobe全家桶PS、AE、PR的使用話,那麼N卡的CUDA加速技術對PS、AE、PR的加速效果會更好一些。同等規格下,N卡CUDA大概比A卡的OpenCL快17%-20%。
五、雙顯卡:
NVIDIA 的雙顯卡技術:即SLI橋接技術,需要主板支持。簡單來說,就是讓兩塊顯卡並排一起協同工作,以便增加顯示性能。
OC等渲染器對SLI支持不是很好,官方建議是禁用SLI,況且雙顯卡的組成條件復雜,功耗大,所以不建議雙顯卡,還是把錢花在購買單塊高性能的顯卡上。
雙顯卡主要還是針對游戲用戶,如果你一定要組雙顯卡,那麼條件是:
1、主板必須支持雙顯卡技術,主板說明中有「SLI」字樣的就是支持的。
2、主顯卡本身必須支持「雙顯卡」功能;
3、雙顯卡功耗非常大,散熱系統要強勁。
雙顯卡對C4D的預覽和渲染有一定的加速作用。
——顯卡推薦:
顯卡的好壞主要看顯存、位寬和CUDA數量,都是數值越大顯卡越好。
—— 顯卡推薦(配置從低到高):
一、中端:
①、GeForce GTX 1650
顯存:4GB, 位寬:128bit,CUDA核心 896個,1000元左右。
②、GeForce GTX 1650 SUPER
顯存:4GB, 位寬:128bit,CUDA核心 1280個,1300元左右。
③、GeForce GTX 1660
顯存:6GB, 位寬:192bit,CUDA核心 1408個,1400元左右。
④、GeForce GTX 1660 SUPER
顯存:6GB, 位寬:192bit,CUDA核心1408個,1400元左右。
二、高端:
①、GeForce GTX 1660Ti
顯存:6GB, 位寬:192bit,CUDA核心 1536個,1900元左右。
②、GeForce RTX 2060
顯存:6GB, 位寬:192bit,CUDA核心 1920個,2500元左右。
③、GeForce RTX 2060 SUPER
顯存:8GB, 位寬:256bit,CUDA核心2176個,2800元左右。
④、GeForce RTX 3060Ti:
顯存:8GB, 位寬:256bit,CUDA核心 4864個。3100元左右。
⑤、GeForce RTX 3070
顯存:8GB, 位寬:256bit,CUDA核心 5888個。3800元左右。
三、發燒級:
①、 GeForce RTX 3080
顯存:10GB, 位寬:320bit,CUDA核心 8704個,6100元左右。
②、GeForce RTX 3090
顯存:24GB, 位寬:384bit,CUDA核心 10496個,1萬5千元左右。
二、CPU
C4D場景中的一些粒子、流體特效的計算,以及全局光照(GI),燈光陰影細分,材質模糊細分,抗鋸齒等等都需要CPU的計算,如果CPU不好,這些參數的上限就會很低,最終渲染效果不僅很慢而且質量很差。
——多核還是高頻:
CPU的頻率XXGHz決定編輯預覽的快慢,CPU的線程(thread)數決定了渲染的快慢。編輯預覽時的運行速度是主頻高低決定的,所以頻率不能太低。
渲染時的速度是由多核決定的,所以,多核心也很重要,高頻和多核這二者不能瘸腿,在保持主頻夠高的情況下,如主頻3.6以上,盡量選擇多核的,如8核、10核、16核。
——AMD與英特爾:
顯卡上有A卡和N卡之爭,在CPU上,AMD與英特爾不存在兼容性問題,所以不用擔心軟體不支持的問題,所需關注的應該是價格、速度、性價比這些。AMD與英特爾都是你追我趕,一段時間內英特爾占上風,一段時間內AMD占上風,就目前來看,第3代銳龍新出以後,AMD各價位略領先於9代酷睿,不過也是暫時的。
——高性能CPU的相關支持條件:
選擇了高性能的CPU,那麼就意味著相關支持條件也要跟上,
高性能CPU往往溫度會過熱,進而降低CPU使用率,渲染速度會慢很多。
那麼就需要給CPU單獨配一個強勁點的風扇,比如用貓扇。機箱再用一體式水冷,從整體上降溫。
高性能的CPU對內存的要求(大小、頻率)很高。
對主板的介面、材質要求也很高,選擇中高端主板才能保持運行穩定性。
————CPU推薦:
CPU的選擇主要看頻率、核心數、三級緩存,都是越大越好。
——CPU推薦:
一、中端:
1、英特爾:
①、i3 10100
主頻:3.6GHz ,睿頻:4.3GHz,4核8線程, 價格1100元左右。
②、i5 10400F
主頻:2.9GHz ,睿頻:4.3GHz,6核12線程, 價格1300元左右。
③、i5 10500
主頻:3.1GHz ,睿頻:4.5GHz,6核12線程, 價格1700元左右。
④、i5 10600K
4.1—4.8Ghz 6核12線程 1999元左右。
2、AMD:
①、AMD Ryzen 5 3600X
主頻:3.8GHz ,睿頻:4.4GHz,6核12線程,價格1500元左右。
②、AMD Ryzen 7 3700X
3.6—4.4Ghz ,8核16線程 ,2149元左右。
③、AMD Ryzen 7 3800X
3.9—4.5Ghz ,8核16線程 32MB , 2549元左右。
二、高端:
1、AMD:
AMD Ryzen 5 5600X
3.7—4.6Ghz ,6核12線程 ,2100元左右。
AMD Ryzen 7 5800X
3.8—4.7Ghz ,8核16線程 ,3100元左右。
AMD Ryzen 7 5900X
3.7—4.8Ghz ,12核24線程 ,4000元左右。
2、英特爾:
再推薦4個英特爾的,頻率較高。
①、Intel 酷睿i7 10700K
3.8—5.1Ghz 8核16線程 ,2900元左右。
②、Intel 酷睿i9 10900F
2.8—5.0Ghz ,10核20線程,3200元左右。
③、Intel 酷睿i9 10850K
3.6—5.2Ghz ,10核20線程, 3699元左右。
④、Intel 酷睿i9 10900K
3.7—5.3Ghz , 10核20線程 ,4499元左右。
三、發燒級:
1、AMD
①、AMD Ryzen 9 5950X
3.4 —4.9Ghz, 16核32線程 ,6000元左右。
②、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60X
3.8 —4.5Ghz,24核48線程。1.1萬元左右。
③、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3.7 —4.5Ghz,32核64線程。1.5萬元左右。
④、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2.9 —4.3Ghz,64核128線程。2.9萬元左右。
三、內存
在C4D建模的時候會佔用比較多的內存,尤其是製作大場景的時候會佔用大量的內存。
以及做動畫效果時,比如多克隆了數量眾多的小元素的陣列動畫,會佔用大量內存,內存不足會造成卡頓、死機。
內存也會影響渲染速度,渲染時內存的佔用是很驚人的,內存不夠會造成渲染遲緩,幾分鍾都渲染不了1幀,內存嚴重不足時,還會造成黑屏,軟體停止工作。
因此內存的作用僅次於CPU和顯卡,也十分重要。
——內存大小:
小場景、模型面較少,動態效果簡單:16G足夠
大場景、模型面多,粒子、流體等復雜動態效果:24G——64G內存,最高到128G內存,因為主板和CPU有內存上限,如9900K就只支持64G。
——內存頻率:
同樣大小的內存的價格差異就是頻率不同造成的,高頻率的內存比低頻率的更貴一些,因為高頻率的內存速度更快,能匹配更好的CPU,比如中端的2700X搭配2933MHz的內存性能發揮就很好,但高端的3900X搭配2933MHz的內存就發揮不出最大性能,因為3900X支持的最大內存頻率是3200MHz。
頻率建議選擇:2666MHz——3200MHz之間的DDR內存,如果是I9、I7就選擇2666MHz,如果是三代銳龍,就選擇3200MHz。
——雙通道內存:
雙通道的好處在於增加了帶寬,使數據處理能力成倍增加。
滿足條件是:
首先你需要一款能夠支持雙通道的主板,主板是否支持雙通道,就看主板說明裡是否有註明 DIMM。
其次,你的CPU也要支持雙通內存的讀取才可以,一般千元以上的CPU都支持雙通道內存,比如10700K,9900K,3900X。
再其次,需要雙根內存,選擇同品牌同型號的內存,以免發生不兼容的情況,
頻率可以不一致,但是容量最好是一樣的,比如都是16G,最後安裝好後,在系統設置裡面調整一下就可以使用了。
四、硬碟
C4D對硬碟的要求沒有顯卡、CPU那麼高,買一塊512G固態硬碟,500元左右,將C4D軟體安裝在固態硬碟上就可以了。
如果你要兼顧PR、達芬奇等剪輯調色軟體、由於涉及到4K素材,那麼,對硬碟的速度、容量就有很高要求,可以再增加一塊1T固態或者組磁碟陣列。
現在SSD的價格已經降到白菜價,intel的 M.2系列1T只要1000元,三星的1T只要700元,跟數年前機械硬碟一個價格。機械硬碟基本1T價格都在270~300之間,買的人越來越少了,所以建議多增加一些固態,對系統和軟體都有大用。
如果平時的工程量多,調用的材質、模型預設非常多,可以把模型和工程存在1T的固態里,這樣,可以大大加快調用三維模型和打開其它工程的速度,若是從普通硬碟上打開速度會出奇的慢。
不要小看硬碟的作用,很多時候往往不是CPU/顯卡不夠好,而是硬碟成為了性能瓶頸,拖慢了整體運行速度。
五、主板
——選擇主板的要點:
1、雙通道內存:當看到主板說明上有:「DIMM」字樣就代表支持雙通道內存的意思。
2、有些超頻技術、雙顯卡技術,雙CPU技術只有3000元以上的高端主板才支持。
3、Intel的主板只支持Intel的CPU,AMD的主板,只支持AMD的CPU。同是Intel的,高端CPU需要高端主板,比如支持17 CPU的主板不一定不支持I9 CPU。
除此之外無論是什麼品牌的顯卡、都是支持的。比如AMD的主板AMD的的顯卡,也支持英偉達的顯卡,Intel的主板支持英偉達的顯卡,也支持AMD的顯卡。
4、主板支持的最大內存也有不同,有的支持64G,有的支持128G,(高端主板)。
5、供電:主板供電不足,CPU性能就會下降,多相供電優於單相供電,比如常用的4+2相,也就是6相,4+3相,也就是7相,8相,10相等供電,供電相數越高的主板性能、價格越高,三代銳龍功耗很大,選擇8相以上的供電才合適。
6、大板ATX與小板ITX的選擇:
小板價格便宜,能適應各種機箱,但它的散熱很慢,擴展槽也很少。
大板佔用體積大,比較挑機箱,優點是它的PCI-E、USB3.0等擴展槽多,散熱性能比較高,元器件之間的干擾也少。大板缺點是價格更高,體積大佔用位置多。
因此,大主板適合喜歡玩游戲的用戶,以及三維設計、影視後期用戶。而小主板適合普通用戶或者辦公用戶。
7、CB層數:
CB是主板的材質,CB層數越多,電氣性能就越好,一般4層6層就足夠了,高端的主板會用8層以上。
——主板選擇:
INTEL主板:
1、支持即7代、8代酷睿的:B360系列晶元組
2、支持9代酷睿的:Z390系列晶元組
3、支持10代酷睿的:Z490系列晶元組
AMD主板:
1、支持RYZEN(銳龍)的:X470或B450M系列晶元組
2、支持AMD Threadripper型號(撕裂者)的:X399系列晶元組
在所有這些支持的晶元組中,有不同價位的,選擇中檔以上的主板就可以了。
三代銳龍主板:
新出的銳龍第三代,由於性能很強,對主板的要求也很高,支持的有:
AMD X570晶元組,X470晶元組,這些都是1200元以上的高端主板。
六、顯示器
由於C4D做完的效果需要在顯示器上顯示,或者到PS、達芬奇中編輯,那麼對顯示器的色彩精度和清晰度、細節呈現方面都會有要求。
——建議選擇的顯示器:
顏色精度: 滿足SRGB99%以上色域,
色准△E值小於3,10.7億色數,亮度:300cd/㎡——350cd/㎡,
靜態對比度:1000:1,
滿足以上要求的顯示器就是色彩能力比較優秀的顯示器了。
解析度:解析度2k以上的顯示器更適合作圖,可任意放大圖像也不會失真。
面板材質:中高端IPS或者VA面板。
C4D等平面或者影視類顯示器,不適合買曲面屏幕,也不用買高刷新率、高響應速度的顯示器,那些都是游戲發燒友看中的性能,對C4D而言,顯示器更應該看中色彩精度以及解析度。
顯示器色域達到Srgb125%以上的、分辨在4k以上的,購買成本會成倍增長。需要根據你的需求和預算去選擇。
——其他參數:
①、顯示器的調節菜單,預設模式:(帶預制的家用娛樂模式和設計制圖模式的,可以快速在2種模式間切換,避免了手調顏色的繁瑣和誤差)。
②、其次,考慮顯示器的支架(保護頸椎),顯示器的擴展介面數量,可視角度(178度的合適)。
—— 顯示器推薦:
23.8英寸 IPS 2K高清:
AOC 23.8英寸 IPS 2K高清 微邊框 低藍光不閃 雙HDMI接
京東
¥ 1302.40
27英寸2K解析度,設計師專用顯示器:
AOC電腦顯示器 27英寸2K高清 廣視角IPS 旋轉升降 家
京東
¥ 1399.00
七、電源:
電源非常重要,因為主板供電的穩定性決定了整個主機的使用壽命,所以電源一定要買質量好的(質量好的也就比質量差的貴幾百元,但穩定性卻好很多)。
建議選擇一線品牌的電源,推薦航嘉、長城機電、海盜船、游戲悍將、鑫谷、酷冷至尊等。
另外,電源的額定功率要大於主機的總功率,功率小了容易燒主板、CPU。
1、9代I5+1050TIi選擇:450-600W,
2、9代 I7+ 1660Ti或者3700X+RX590選擇 :600-800W的電源。
3、I9 9900K+2080Ti或者3900X+2080Ti,選擇:800-1000W功率的電源。
電源雖然對性能的提升作用不大,一個功率高的好品牌的電源也就比普通電源貴那麼幾百元,但是,電源的好壞卻決定了主板、CPU、顯卡的使用壽命,一定馬虎不得。
八、散熱:
PC主機散熱往往是大家最常忽略的一點,電腦散熱系統也是影響性能發揮和CPU使用壽命的。
1、在挑選三維主機的時候盡量選擇散熱較好的,或者是風扇比較多的機箱。
2、散熱器的選擇需要根據CPU的發熱量去選擇:
例如英特爾i3 8100隻要是個散熱器就能夠壓住它,9900K則需要頂尖風冷去壓制(例如利民貓頭鷹NH—D15S,即貓扇)或者水冷壓制。
按照水冷的製冷效果分為240冷排、280冷排、360冷排,數字越大製冷效果越強悍。
1、中端CPU+中端顯卡:選擇240冷排就可以了,
2、高端CPU+高端顯卡: 選擇280冷排,
3、 發燒級的CPU/顯卡: 選擇360的冷排系統。
特別注意:
上水冷一定要注意水冷系統的質量,一定不要買低端的水冷,一旦發生漏液機箱里的配件就全完了。
所以,水冷的質保也特別重要,在選購時盡量選購大廠的水冷(例如九州風神,酷冷至尊,ID-COOLING、Tt等)。
九、總結
C4D對配置的要求主要是顯卡、CPU、內存,如果只是使用C4D本身,那麼CPU+內存就足夠了,顯卡配置主要是為了支持眾多外掛插件。
顯卡:
N卡對C4D本身以及各種渲染器插件的支持要好,中高端游戲卡就滿足C4D了,不用專業卡。比如1660S,2070S, 2080Ti等。顯卡的CUDA核心數要夠多,渲染速度才夠快。
CPU:
CPU的主頻影響實時預覽,核心數量影響渲染速度,所以二者都很重要,
CPU選擇主頻不低於3.6GHZ,睿頻不低於4GHZ,核心數8個以上,線程數16個以上的CPU。如9700K,10700k,10900k,3900X,3950X等。
預算足夠,渲染的工程非常復雜,可以選擇撕裂者:如2970WX,2990WX,3970WX。
內存:
內存選擇16以上的頻率3200MHz的DDR4內存,預算充足升到24G,
現在的DDR4內存價格不高,16G的3200MHz在500元左右,預算充足可以選擇32G、64G內存,總共2000多元,對大場景的渲染真的非常有用。
硬碟:
選擇512G固態,如果要兼顧4k剪輯調色,選擇1T固態硬碟,價格也不貴。
主板:
如果CPU和顯卡都很高端的話,主板也要選擇1400元以上的高端主板。
三代銳龍需要的供電充足,8相以上,以及搭配X570等高端晶元組的主板。
其次,盡量選擇大板,滿足散熱性和抗干擾的要求。
顯示器:
選擇滿足SRGB99%以上%色域,10.7億色數。色准△E值小於2.5,2k以上解析度,非曲面屏,中高端IPS或VA面板,滿足日常設計和調色的需要。
電源:買額定功率大於主機總功率的電源。
散熱:三維渲染的發熱量還是很大的,高端CPU+發燒級顯卡需要大冷排的水冷,一定要注意水冷的質量。
——兼顧PS、AE、PR、達芬奇:
上述CPU、顯卡的配置已經足超過了AE、PR的需求,達芬奇對顯卡要求和C4D差不多,可以兼顧。
如果平時還要用PR、達芬奇處理4k素材的話,那麼硬碟和內存還要再升一些:
至少1T/2T固態或者RAID5陣列,內存32G以上,因為4K素材對數據通道的要求很大。
如果不升級硬碟和內存,這些配置在AE和PR、PS在1080P以下的日常編輯操作足足夠
這樣的配置,不渲染出圖的話,僅僅用來學習建模、材質的話也完全足夠了,而且C4D的軟體優化做的很好,能在低配置下快速載入運行。
——筆記本配置:
如果你是學生,或者經常出差,辦公地點不固定可以考慮用筆記本,用9代I7,8代I9處理器+6G顯存的顯卡的筆記本就可以了,價位在8千左右,滿足中、小場景的模型、材質、動畫。
同等性能參數下,筆記本價格肯定要比台式機貴很多很多,
其次,由於筆記本由於散熱、體積等原因,CPU性能是沒法和台式機比的,
就拿蘋果的頂配筆記本Macbook Pro來說,配備了9代I9處理器,頻率只有2.6-4.3ghz,
但是,9代I9在台式機上的頻率是3.6-5ghz,而且台式機的是8核16線程,Macbook Pro的9代是6核12線程,性能相差太大。
而且價格差距也很大,配備了9代I9的Macbook Pro的價格是配備9代I9台式機的一倍價格。(台式機也就1萬左右,而頂配的Macbook Pro是2.03萬元售價)
不管選擇筆記本,mac或者其他品牌的,還是台式機,C4D需要的配置都是不變的,C4D在台式機上需要的配置,在筆記本上同樣需要這么多。
所以如果你的需求是既要輕薄性、易攜帶,又要兼顧高性能,那麼付出的成本就要大大的增加。
買筆記本可以滿足你輕薄、容易攜帶的需求,滿足中、小場景的三維建模、材質需求,對機器性能就不可有特別高的期望值了,除非你的預算非常充足。
主板、CPU、顯卡、內存、顯示器的詳細參數可以在官網查詢,也可以在太平洋電腦網、中關村在線等網站輸入CPU或顯卡、主板的型號,查看詳細參數。
❺ c4d對電腦配置要求
C4D對配置的要求主要是顯卡、CPU、內存。
顯卡:C4D對顯卡的要求非常高,N卡對C4D本身以及各種渲染器插件的支持要好,比如1660S,2070S,2080T等。顯卡的CUDA核心數要夠多,渲染速度才夠快;
CPU:選擇主頻不低於3.6GHZ,春頻不低於4GHZ,核心數8個以上,線程數16個以上的CPU。如9700K,10700k,10900k,3900X,3950X等;
內存:選擇16以上的頻率3200MHz的DDR4內存,預算充足可以升到24G。
硬碟:選擇512G固態,如果要兼顧k剪輯調色,選擇1T固態硬碟。
主板:如果CPU和顯卡都很高端的話,主板也要選擇1400元以上的高端主板。三代銳龍需要的供電充足,8相以上,以及搭配×570等高端晶元組的主板。其次,盡量選擇大板,滿足散熱性和抗干擾的要求。
顯示器:選擇滿足SRGB99%以上%色域,10.7億色數。色准E值小於2.5,2k以上解析度,非曲面屏,中高端IPS或VA面板,滿足日常設計和調色的需要。
❻ c4d對筆記本電腦要求2021
C4D S24電腦系統要求
操作系統
Windows:
Windows 10 64位版本1809或更高版本
帶有SSE3的Intel 64位CPU或AMD 64位CPU支持
8 GB RAM,建議使用16 GB
macOS:
macOS 10.14.6或更高版本,建議使用macOS 10.15.7,因為它具有許多Metal增強功能,可以改善性能,穩定性以及與視口的交互。
基於Intel的Apple Macintosh或Apple M1驅動的Mac
4 GB RAM,建議使用8 GB
Linux命令行渲染:
CentOS
7,64位Ubuntu 18.04 LTS,64位
需要在線連接。
建議最低解析度1920x1080
顯卡
Windows:
最低:NVIDIA Maxwell GPU(GeForce 900系列卡或更高),AMD Polaris(AMD GCN 4)或更高(Radeon RX 400卡或更高),Intel Kaby Layke或更新的支持DirectX 12且功能級別為11.0的
最低GPU驅動程序: NVIDIA 461.40,AMD 21.3.2,Intel 27.20.100.9168
macOS :金屬:macOS GPUFamily1 v3或更高版本(請參閱有關Mac→系統報告→圖形/顯示)
GPU:僅Apple官方支持的硬體(功能集macOS GPUFamily1 v3 +)
e-GPU:僅官方支持的硬體(請參閱https://support.apple.com/zh-cn/HT208544)
盡管Cinema 4D支持所有DirectX 12功能級別11.0或支持Metal GPUFamily1 v3的圖形卡,但我們建議使用帶有AMD或NVIDIA晶元組的專用3D圖形卡。對於英特爾GPU,我們建議使用16 GB的RAM,這是因為集成的GPU使用了計算機可用RAM的一半。
Maxon對單個圖形卡與DirectX 12,OpenCL或金屬模式的兼容性不承擔任何責任。由於可用晶元組,操作系統和驅動程序版本的數量和類型眾多,因此我們不能保證所有系統的兼容性。
❼ c4d對電腦配置要求
c4d對電腦配置要求如下
1、CPU最少I5級別,建議I7;
2、內存最少8G,建議16G;
3、顯卡GTX970以上,非工業制圖可以不用專業卡,GTX 970已經可以勝任一般類型的3D模型建模;
4、硬碟固態硬碟加機械硬碟;
5、後期渲染出圖消耗CPU資源和內存資源較多,所以如果只是學習,I5 8G就可以,辦公的話I7 16G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