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連接 > 電腦什麼年

電腦什麼年

發布時間:2023-05-18 20:01:03

A. 電腦是哪年問世的

就是計算機,
1931年,Vannever Bush 發明了一部可以解決差分程序的計數機,這機器可以解決一些令數學家,科學家頭痛的復雜差分程序。

1935年,IBM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oration) 引入 "IBM 601」,它是一部有算術部件及可在1秒鍾內計算乘數的穿孔咭機器。 它對科學及商業的計算起很大的作用。總共製造了1500 部。

1937年,Alan Turing 想出了一個 "通用機器(Universal Machine)」 的概念,可以執行任何的演算法,形成了一個"可計算(computability)」的基本概念。Turing 的概念比其它同類型的發明為好,因為他用了符號處理(symbol processing) 的概念。

1939年11月,John Vincent Atannsoff 與 John Berry 製造了一部16位加數器。它是第一部用真空管計算的機器。

1939年,Zuse 與 Schreyer 開鈶製造了"V2」[後來叫Z2],這機器沿用 Z1的機械貯存器,加上一個用斷電器邏輯(Relay Logic)的新算術部件。但當 Zuse完成草稿後,這計劃被中斷一年。

1939-40年,Schreyer 完成了用真空管的10位加數器,以及用氖氣燈(霓虹燈)的存貯器。

1940年1月,在 Bell Labs, Samuel Williams 及Stibitz 完成了一部可以計算復雜數字的機器, 叫「復雜數字計數機(Complex Number Calculator)」,後來改稱為「斷電器計數機型號I (Model I Relay Calculator)」 。它用電話開關部份做邏輯部件:145個斷電器,10個橫杠開關。數字用「Plus 3BCD」代表。在同年9月,電傳打字 etype 安裝在一個數學會議里,由New Hampshire 連接去紐約。

1940年, Zuse 終於完成Z2,它比運作得更好,但不是太可靠。

1941年夏季,Atanasoff及Berry完成了一部專為解決聯立線性方程系統(system of simultaneous linear equations) 的計算器,後來叫做"ABC (Atanasoff-Berry Computer)」,它有60個50位的存貯器,以電容器(capacitories)的形式安裝在2個旋轉的鼓上,時鍾速度是60Hz。

1941年2月,Zuse 完成"V3」(後來叫Z3),是第一部操作中可編寫程序的計數機。它亦是用浮點操作,有7個位的指數,14位的尾數,以及一個正負號。存貯器可以貯存64個字,所以需要1400個斷電器。它有多於1200個的算術及控制部件,而程序編寫,輸入,輸出的與 Z1 相同。 1943年1月 Howard H. Aiken完成"ASCC Mark I」(自動按序控制計算器 Mark I ,Automatic Sequence -- Controlled Calculator Mark I),亦稱「Haward Mark I」。這部機器有51尺長,重5頓,由 750,000部份合並而成。它有72個累加器,每一個有自己的算術部件,及23位數的寄存器。

1943年12月, Tommy Flowers與他的隊伍,完成第一部「Colossus」,它有2400個真空管用作邏輯部件,5 個紙帶圈讀取器(reader),每個可以每秒工作5000字元。

1943年,由 John Brainered領導,ENIAC開始研究。而 John Mauchly 及J. Presper Eckert負責這計劃的執行。

1946v第一台電子數字積分計算器(ENIAC)在美國建造完成。

1947年,美國計算器協會(ACM)成立。

1947年,英國完成了第一個存儲真空管O 1948貝爾電話公司研製成半導體。

1949年,英國建造完成"延遲存儲電子自動計算器"(EDSAC)

1950年,"自動化"一詞第一次用於汽車工業。

195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製成磁心

1952年,第一台"儲存程序計算器"誕生。

1952年,第一台大型計算機系統IBM701宣布建造完成。

1952年,第一台符號語言翻譯機發明成功。

1954年,第一台半導體計算機由貝爾電話公司研製成功。

1954年,第一台通用數據處理機IBM650誕生。

1955年,第一台利用磁心的大型計算機IBM705建造完成。

1956年,IBM公司推出科學704計算機。

1957年,程序設計語言FORTRAN問世。

1959年,第一台小型科學計算器IBM620研製成功。

1960年,數據處理系統IBM1401研製成功。

1961年,程序設計語言COBOL問世。

1961年,第一台分系統計算機由麻省理工學院設計完成。

1963年,BASIC語言問世。

1964年,第三代計算機IBM360系列製成。

1965年,美國數字設備公司推出第一台小型機PDP-8。

1969年,IBM公司研製成功90列卡片機和系統--3計算機系統。

1970年,IBM系統1370計算機系列製成。

1971年,伊利諾大學設計完成伊利阿克IV巨型計算機。

1971年,第一台微處理機4004由英特爾公司研製成功。

1972年,微處理機基片開始大量生產銷售。

1973年,第一片軟磁碟由IBM公司研製成功。

1975年,ATARI--8800微電腦問世。

1977年,柯莫道爾公司宣稱全組合微電腦PET--2001研製成功。

1977年,TRS--80微電腦誕生。

1977年,蘋果--II型微電腦誕生。

1978年,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開始應用。

1978年,磁泡存儲器第二次用於商用計算機。

1979年,夏普公司宣布製成第一台手提式微電腦。
1982年,微電腦開始普及,大量進入學校和家庭。

1984年,日本計算機產業著手研製"第五代計算機"---具有人工智慧的計算機。

B. 電腦是哪年出的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取名為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美籍匈戚敬腔牙利科學家馮.諾依曼。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電腦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方要求賓州大學莫奇來(Mauchly)博士和他的學生愛克特(Eckert)設計以真空管取代繼電器的「電子化」電腦——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電子數字積分器與計算器,目的是 用來計算炮彈彈道。 這部機器使用了18800個真空管,長50英尺,寬30英尺,佔地1500平方英尺,重達30噸(大約是一間半的教室大,六隻大象重)。它的計算速度快,每秒可從事5000次的加法運算,運作了九年之久。吃電很兇, 據傳ENIAC每次一開機,整個費城西區的電燈都為之黯然失色。 另外,真空管的損耗率相當高,幾乎每15分鍾就可能燒掉一支真空管,操作人員須花15分鍾以上的時間才能找出壞掉的管子,使用上極不方便。曾有人調侃道:「只要那部機器可以連續運轉五天,而沒有一隻真稿畝空管燒掉,發明人就要額手稱慶了」。 從第一台計算機誕生至今已過去50多年了,在這期間,計算機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首先是晶體管取代了電子管,繼而是微電子技術的發展,使得計算機處理器和存貯器上的元件越做越小,數量越來越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和存貯容量迅速增加。 1994年12月,美國Intel公司宣布研製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它每秒可進行3280億次加法運算(是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6600萬倍)。如果讓人完成它一秒鍾進行的運算量的話,需要一個人晝夜不停地計算一萬多年。 當年的ENIAC和現在的計算機相比,還不如一些高級袖珍計算器,但它的誕生為人類開辟了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使得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996年2月14日,在世界上每一台電子計算機問世50周年之際,美國副總統高衫戈爾再次啟動了這台計算機,以紀念信息時代的到來。

C. 電腦是多少年問世的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D. 電腦壽命大約多少年

一台電腦的壽命大約是5年到10年左右。

電腦更新換代步伐較快,可能您的電腦使用個3-5年,過了質保期之後,某個硬體壞了,例如主板,那麼可能想要找到相同型號,甚至相同介面可以使用的主板都找不到了,如果更換新款主板之後,CPU和內存等硬體也需要跟著更換,不如重新購買一台了,除非你覺得電腦還是可以滿足自己需求,不想重新更換,那隻有淘二手了。

大多數電腦不是因為真的壞了,壽命也並不一定代表你的電腦完全壞了,也可能是跟不上時代了,電腦速度慢的無法接受了,或者無法滿足現在的需求了,所以被淘汰了。至於一台電腦被淘汰是根據您個人需求而定的,等你覺得什麼時候電腦不能滿足你需求的時候,那就是一台電腦應該淘汰的時候。

一般來說,購買電腦千萬不要抱著剛好夠用的態度去購買,要有一定的性能餘地,因為目前無論是游戲還是軟體甚至是操作系統均會不斷更新升級,對電腦的性能要求也會隨之提高,適當的性能過剩能夠保證您的電腦不會很快被淘汰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電腦

E. 電腦是始於幾幾年

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於頃擾1981年8月12日推出型號為IBM5150的計算橋乎笑機,個人電腦從敏含此誕生。

F. 第一台電腦什麼時候發明的

第一台計算機(ENIAC)於1946年2月,在美國誕生。提出程序存儲的是美國的數學家 馮^諾依曼, 在美國陸軍部的資助下,與1943年開始了ENIAC的研製,1946年完成;負責人是John W.Mauchly 和J.Presper Eckert,重30 噸,用攜咐了18000 個電子管,功率25 千瓦,主要用於計算彈道和氫彈的研製。

電子計算機的出現盡管只有60年的時間,但它的誕生卻是人類數百年努力的積累。早在17世紀,一批歐洲數學家就已開始研製計算機。1642年,為了協助辯塵純擔任稅務局長的父親,年僅19歲的法國數學家帕斯卡成功地製造了第一台鍾表齒輪式機械計算機,但僅能做加減法運算。在此基礎上,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於1678年發明了可做乘除運算的計算機。但這些機械計算機的性能過於落後,遠遠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一百多年後,英國數學家巴貝奇於1822年設計出了一種更為先進的計算機。遺憾的是,由於當時工業水平所限,巴貝奇的設計根本無法實現。

此後一百年間,人類在電磁學、電工學、電子學領域不斷取得重大進展,為電子計算機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戰爆發後,美國陸軍軍械部為研製和開發新型大炮,在馬里蘭州的阿伯丁設立了「彈道研究實驗室」。極為繁重的兄仔計算任務令那裡的研究人員大傷腦筋。盡管實驗室僱用了200多名計算快手,還是捉襟見肘。他們迫切需要一種新的計算機器,以提高工作效率。就在人們一籌莫展之時,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機學院的莫克利博士提出了試制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設想。他的設想吸引了陸軍軍械部,他們立即要求莫爾學院擬定一份研製計劃。

按照科學家們的估計,製造一台電子計算機所需的經費為15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款,因此遭到了軍方內部很多人的堅決反對。眼看研製電子計算機的計劃就要夭折,美國著名數學家維伯倫博士堅定地站到了支持者的行列里,他最終說服了美國軍方。經過兩年多的緊張研製,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終於在1946年2月14日問世。而它的開發經費幾經追加,最後達到48萬美元。

G. 電腦是哪年哪個國家發明的

第一台計算機「ENIAC」1946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發明人是美國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

H. 電腦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第一台電腦誕生在美國。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ENIAC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這台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

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6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沒有任何一門技術的性能價格比能在30年內增長6個數量級。

計算機應用領域

1、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是以資料庫管理系統為基礎,輔助管理者提高決策水平,改善運營策略的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具體包括數據的採集、存儲、加工、分類、排序、檢索和發布等一系列工作。信息處理已成為當代計算機的主要任務。

2、過程式控制制

過程式控制制是利用計算機實時採集數據、分析數據,按最優值迅速地對控制對象進行自動調節或自動控制。採用計算機進行過程式控制制,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控制的自動化水平,而且可以提高控制的時效性和准確性,從而改善勞動條件、提高產量及合格率。因此,計算機過程式控制制已在機械、冶金、石油、化工、電力

I. 電腦一般能用幾年

電腦的壽命一般5-10年。電腦是由多個電子元件組裝的,但元件間壽命長短不一,一般來說電腦的使用壽命不低於8年;如果保養一般,或者使用頻率一般,使用的時間一般是5到8年左右;保養好,使用頻率不是極高的話,使用8到10年是可以的。
電腦的壽命沒有固定的年限,和很多因素有關系。比如電腦配件質量的好壞,使用的頻率,使用方法是不是正確,有沒有經常清理電腦里的灰塵等因素。
電腦主要部件的設計標准壽命:
1、cpu:按照一位在英特爾的CPU封裝測試工廠做過質量工程師的人士的說法,每100萬個健康的CPU,在7年內壞掉的數量不超過500個。而且這是最低的失效率的持續時間,所以絕大部分CPU的標准壽命肯定是超過十年的。
2、主板:一線品牌的主板一般質保是三年,電容作為主板上主要的濾除干擾和穩定電壓的電子元件,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到主板工作的穩定性.同時電容質量也直接影響著主板的壽命,從大量的數據來看.使用高品質電容的主板要比低劣電容的主板壽命至少能延長2年。不同使用溫度電容壽命差距也很大,所以主板的壽命6-10年應該是個標准范圍。另外主板涉及cmos電池的更換,cmos電池的壽命通常是3-5年。
3、硬碟:這里說的是機械硬碟,固態硬碟還太新,而且水比較深,先不做探討。一家在線備份服務提供商,成立已經超過五年,現在手裡有超過2.5萬塊硬碟正在運行,因此他們有足夠的數據可以統計出硬碟的壽命。這里只說結果:硬碟如果連續(7 x 24小時)使用,有很大的幾率在三年後出問題,連續運行四年之後,仍有80%的硬碟一切正常。六年後將有一半的硬碟掛掉,或者說還剩下一半是正常的,又或者說你的硬碟有一半概率能連續跑六年。
4、內存:內存條是半導體,沒有機械結構,沒有磨損。損壞率極低。內存條容易出問題的是金手指氧化,標准使用壽命沒有看到比較可信的數據,不過內存條的壽命有可能是電腦裡面最長的,5-12年問題不大。
5、液晶顯示器: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液晶顯示器的標稱使用壽命均為2~3萬小時。也就是說,如果一天24小時開機,只可以使用833~1250天,只有不到3.5年的時間,不過一般家用不可24小時開機。
6、機箱電源:機箱電源也沒有查到比較靠譜的數據,不過質量過硬的機箱電源的壽命也是非常長的,通常也是在5-10年。
綜合各個主要部件的情況來看,電腦的標准壽命應該是在5-10年,不過硬體更新換代比較快,可能五年不到就會被更換了

J. 電腦什麼時候開始普及

電腦是什麼是什麼時間開始普及中國的?
普及應該在網路泡沫出現以後,應該是2001年才開始,要是說多會人們駭用上電腦了,那windows95時就差不多有很多中國用戶了,那就是96年吧
什麼時候電腦在我國開始普及
大致從1994年(WINDOWS 95發布時)就已經是一些高收入家庭的必備家電了,只是當時電腦配置都相對非常落後

徹底瘋狂普及的時候是2002年以後,即WINDOWS XP開始普及的同時,電腦走進家庭的程度,再一些發達國家幾乎達到了「人手一機」的程度~
家用電腦什麼時候開始普及
截至1997年10月,我國2.45%的城市家庭擁有計算機,總量為153.1萬台。而同期美國家用電腦普及率已達到55%。中國要達到55%的普及率,按年增長40%將需要9年多,液碼念按每年鬧困翻番也需半。另據CNNIC於1998年底統計,我國上網用戶數已達210萬浮但這只相當於美國一個中型ISP的用戶數。

什麼時候開始有電腦的?
計算機(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模備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下面有兩條不知道哪個是正確的

1.1940年,美國的華德·愛肯製造出第一部新型的電腦,命名為「馬克1號」。這電腦非常龐大,操作時還會發出巨大的聲音,而且每秒鍾僅能處理兩個附加問題,但它畢竟是最早的電腦。

2.一般來說,世界上第一部電腦,是1945年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兩位教授-莫奇利和埃克特設計和研製出來的,其英文名字ENIAC(埃尼阿克),其實就是電子識字計算機。不過,在這之前,人們研究電腦已經很廠一段時間了.
電腦是什麼時候開始普及普通家庭的?
應該是上世紀的九十年代末期。廣泛的普及2001年ji本就普及了
是什麼時候開始有電腦的?
第一台電腦是出現在1946年2月16日,計算機(puter)俗稱電腦,是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績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

計算機發展歷程:
電腦是什麼時候開始普及的?
06-08年左右吧 我有朋友賣電腦的 他說這兩年是賣的最多的
電腦什麼時候普及的
我國於1994年4月正式連入Internet

普及應該在網路泡沫出現以後,應該是2001年才開始,要是說多會人們就用上電腦了,那windows95時就差不多有很多中國用戶了
檔案進入電腦是什麼時候普及的
只要有紙質版本,在電腦普及辦公的時候就應該錄入到系統中,所以在電腦上能查的可能性很大

閱讀全文

與電腦什麼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電腦怎麼升級osx 瀏覽:29
電腦開機xp系統打不開 瀏覽:32
紅螞蟻炒股軟體手機版 瀏覽:906
電腦店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33 瀏覽:584
滑鼠宏的文件會進入電腦嗎 瀏覽:397
蘋果手機如何設置軟體鎖 瀏覽:949
電腦裝多系統 瀏覽:760
電腦開機後黑屏只顯示99 瀏覽:679
電腦製造商怎麼安裝 瀏覽:151
平面設計軟體免費下載官方網站 瀏覽:6
蘋果迷你電腦多少錢 瀏覽:269
威聯通nas如何映射到電腦 瀏覽:406
電腦屏幕藍紫色是什麼原因 瀏覽:980
不用電腦不插電的列印機 瀏覽:370
網線連接電腦和led屏幕 瀏覽:834
電腦文件修改後硬碟同步更改 瀏覽:892
看電視和電腦哪個好 瀏覽:688
電腦安裝雙系統以後主系統打不開 瀏覽:54
列印機無法與電腦配對 瀏覽:564
電腦開機一直鳴叫不開機 瀏覽: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