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wifi接收器買哪種的比較好
在購買WiFi接收器時,你需要考慮以下幾個主要因素:
接收器類型:這取決於你的設備介面類型,例如USB、Mini-PCIe等。
兼容性:確保接收器與你的設備以及你打算連接的WiFi網路兼容。
傳輸速度: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傳輸速度(如150Mbps、300Mbps等)。
天線:具有良好天線的接收器可以提供更好的信號覆蓋范圍和穩定性。
范圍和信號穩定性:這是判斷一個WiFi接收器好壞的重要標准。選擇一個具有較好范圍和信號穩定性的接收器可以讓你在家裡或辦公室里更加暢快地上網。
成本:根據預算和需求選擇合適的接收器。
基於以上考慮,有幾款WiFi接收器值得推薦:
騰達(Tenda)WiFi6免驅動USB無線網卡:內置智能天線,適合台式機或筆記本電腦,提供良好的WiFi接收和發射性能。
水星(MERCURY)UD6H免驅版650M USB無線網卡:5G雙頻,適用於台式機或筆記本電腦,提供良好的信號接收和發射性能。
COMFAST 811迷你USB雙頻5G無線網卡:體積小巧,適用於台式機,提供良好的信號接收和發射性能。
騰達(Tenda)U9 650M免驅版USB無線網卡:5G雙頻,適用於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提供良好的WiFi接收和發射性能。
水星(MERCURY)MW310UH免驅版USB無線網卡:適用於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提供良好的信號接收和發射性能。
TP-LINK USB無線網卡免驅動版:適用於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提供良好的WiFi接收和發射性能。
請根據你的具體需求和預算選擇合適的WiFi接收器。
㈡ 求助筆記本升級LTE網卡,天線介面多了2個,天線怎麼選擇
說到5G技術,許多朋友可能首先都會想到一個詞——「萬物互聯」。從字面意思上來講,它所指的是完整的5G網路未來將能夠服務於各行各業,應用在從超小尺寸物聯網設備到超大型工業機械在內的各種形態設備上。
但實際上對於從2019年開始商用、現行的5G網路來說,由於其所遵循的還是較為老舊的3GPP Rel-15規范,這就造成了最早一批5G設備實際上只能支持5G「三大能力」中的超寬頻連接(EMMB),並不能實現超大連接數和超低延遲。也正因如此,早期5G設備基本上僅限於價格不高、對網路壓力也並不算太大的智能手機。並且3GPP方面也承認,當時之所以將並不成熟的5G技術推向市場,本身就是為了滿足運營商和消費者「嘗鮮」的需求,同時也可以為後續的5G建設和宣傳起到鋪墊作用。
不過隨著如今3GPP Rel-16規范的逐步落地,SA獨立組網、5G毫米波網路、5G低延時工業網路、5G V2X車載網路等更廣泛、更先進的5G技術也陸續開始得以應用。與此同時對於消費者而言,能夠買到的量產5G設備如今也終於不再只有智能手機產品了。
比如說就在日前,英特爾就聯合聯發科推出了一款名為「Intel 5G Solution 5000」的小尺寸5G解決方案。其本質上是將5G基帶晶元、功率放大電路等,集成到了一塊M2 SSD大小的電路板上,這樣筆記本電腦廠商在生產產品時,就不再需要單獨在主板上規劃相關電路,只用把這個模塊一插,就相當於組裝好了5G模塊。
有意思的是,想出這個辦法的廠商還不只英特爾一家。因為早在英特爾方面召開發布會的一周前,高通在5G技術與合作峰會上也展出了多款基於驍龍X62、驍龍X65基帶的筆記本電腦用M2 5G模塊。只不過與英特爾不同的是,高通的5G模塊採用了授權模式,也就是自己並不生產,而是由其他下游廠商自行設計、改進、製造,因此產品發布的「動靜」自然是沒有英特爾親自下場來得那麼大。
但不管怎麼說,英特爾(以及聯發科)和高通「不約而同」地發力筆記本電腦用M2介面5G模塊,實際上也暗示著一件事,那就是內置5G網路連接能力的「5G本」,可能很快就要大批出現了。
那麼有些喜歡「折騰」的朋友,此時可能已經在盤算著一件事了。如果自行購買這類M2介面的5G模塊,它能夠被直接安裝到台式機或筆記本電腦中,為電腦增加5G網路的連接能力嗎?
理論上來說並非完全不可能,但實行上為電腦安裝5G M2模塊,至少需要面臨著三道難關。
第一道其實就是看似兼容,但實際上很可能無法正常使用的M2介面。沒錯,大家都知道現在無論是台式機還是筆記本電腦,往往都會內置多個M2介面,而且乍看之下,這些介面的形狀都是一樣的。但實際上M2介面有多種不同的用途定義,比如對於絕大多數的電腦來說,它們的M2介面僅僅只能用來安裝M2 SSD硬碟,並不兼容其他採用M2介面的設備。這就意味著哪怕你把M2 5G模組安裝到這樣的電腦里,在系統或BIOS里也很可能是認不出來的,更不要說安裝驅動或正常工作了。
不過這裡面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在某些高端商務本或者游戲本中,廠商會專門設計一個M2介面用於安裝4G LTE模塊(商務本)或是錄屏採集卡模塊(游戲本)。而為這些模塊設計的M2介面,理論上就可以兼容M2 5G模塊設備了。
然而,光是安裝上去並且能夠正常識別、能夠安裝驅動,也並不代表5G模塊就可以順利工作了。因為我們前文中曾提及,現在這類M2 5G模塊雖然確實是為了便於電腦廠商設計、製造而研發出來的,但在模塊內部實際上只集成了基帶模組和天線功放晶元,並不包括5G天線和SIM卡座。
當然,在筆記本電腦上折騰過WiFi網卡的朋友都知道,只要有萬能的某寶、自行動手加裝5G天線並不會是一件太難的事情。但SIM卡座就不一樣了,如果大家見過那些內置4G網路支持的筆記本電腦,就知道SIM卡座是需要專門在主板上做相應的電路設計,也需要在外殼上專門開模的。換而言之,如果筆記本電腦原本並沒有板載的SIM卡座,要手動加裝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介面可能不兼容、天線和SIM卡座需要自行加裝(甚至可能需要自行走線焊接),光是這兩大難關相信就已經足以「勸退」大部分想要嘗鮮M2 5G模組的朋友了。但除此之外,限制M2 5G模塊不能自行加裝的因素很可能還有一個,那就是CPU型號。
如果大家經常關注電腦CPU方面的消息,可能知道最快今年年底,英特爾方面就會發布採用新製程、全新「大小核」架構的12代酷睿Alder Lake處理器家族。而在目前已知的Alder Lake技術新特性中,有一條「網路/5G性能大幅提升」也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什麼叫做「網路、5G性能大幅提升」?往簡單了去想,英特爾可能會在12代酷睿時推出技術更全面、性能更強的WiFi網卡與M2 5G模塊,它們的網速會更快,而且還可能實現對毫米波網路的支持(目前的Intel 5G Solution 5000模組並不支持毫米波5G)。
對於配備了CNVi WiFi模塊的筆記本來說,它們的網卡和CPU是配對的,無法更換
但如果我們參照英特爾當前在WiFi模組上的設計思路,「提升5G性能」這句話的內涵,或許就沒有那麼簡單了。因為它可能意味著英特爾會在12代酷睿上實現與當前Intel部分WiFi6網卡類似的設計,即將一部分5G功能直接整合到CPU中,屆時5G模組就必須要與特定型號的CPU搭配才能正常工作。
當然,這樣一來,整個電腦的5G性能當然可以得到提升,但也將意味著用戶完全不再能夠自行更換或者加裝5G模組。換而言之,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具備5G網路下的全時聯網功能,就必須直接購買「5G本」,而這無論是對於晶元廠商還是電腦廠商來說,顯然都是利益最大化的一種方式。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