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损坏一般不会导致无法开机,只会导致无法进入操作系统。
硬盘坏了主要有以下几种反应:
1、硬盘物理坏道,这种情况有可能造成系统数据丢失,导致开机后提示系统损坏,无法进入系统。
2、硬盘延迟过高,这种数据不会丢失,但开机后进入系统会很慢,曾经遇到过开机进系统要五分钟的。
3、逻辑坏道,这种情况坏道可以通过格式化或重新分区进行修复。
4、硬盘不通电和数据传输接口损坏,这主要是硬盘直观接口的损坏,开机后机器会提示找不到硬盘。
解决方法:
硬盘损坏时,开机画面会卡百在BIOS自检处,表示硬盘未连接上或损坏。应当立即检查硬盘的连接线是否松动,松动应立即插紧,损坏则立即更换新的硬盘。
(1)台式电脑sata不读盘维修扩展阅读:
SATA硬盘常见故障检修:
故障现象:硬盘接入后电脑没有反应
1、可能是供电不足的问题,sata硬盘有3.5寸(台式机硬盘)和2.5寸(笔记本硬盘)之分,3.5寸硬盘使用时需要供电,给绿联易驱线供电口接上12V/2A电源即可。
2、如果弹出无法识别此设备或驱动安装不成功等提示,说明驱动的问题,用驱动人生更新usb驱动即可。
3、如果计算机里面看不到硬盘或打不开里面的内容,就要查看磁盘管理的状态了如果显示未分配或没有初始化,需要先将硬盘先分区后才能读取,如果显示的是脱机,那么在磁盘的位置,菜单中选择联机就可以了。
‘贰’ 台式电脑经常不读硬盘
台式电脑经常不读硬盘,是设置错误造成的,解决方法如下:
1、首先打开本地C盘,进入C:Windows文件夹下,找到notepad.exe这个记事本软件,将其后缀名改为.com格式。
电脑开机读取不到硬盘的解决方法一:
1)硬盘数据线或电源线接口松动。
2)硬盘SATA接口标准高于主板接口标准。
3)硬盘数据线损坏(并口的更多见)。
4)硬盘电路板出现故障或硬盘分区表损坏。
解决方法:
关机针对可能因素给与解决
1)插紧数据线电源线。
2)换用标准相同的硬盘使用。
3)更换数据线。
4)修理硬盘电路板或修复分区表。
电脑开机读取不到硬盘的解决方法二:
电脑硬盘故障分析:
开机检测不到硬盘,有可能是数据线损坏,硬盘出现坏道、电源接口接触不良或者电源供电不足所致。
电脑硬盘故障排除:
1、首先排除一根新的数据线,并把硬盘安装好后重新启动电脑,自检时检测到了硬盘,并能正常进入系统,但系统运行不久却突然死机,并提示硬盘读取错误。
2、重新启动电脑,运行HDD Scan软件进入主界面,然后单击“Start”按钮岁硬盘进行扫描。
3、扫描完成扫描结果会一图例的形式显示在界面右侧,图中表示硬盘不存在任何坏道。
4、重新启动电脑故障依旧,此时怀疑电源D行插头电压不足,然后使用万用表测试D行插头的电源电压。
5、首先测量黄线和黑线对应引脚之间的电压,将万用表的挡位调节到50V,然后将黑色表笔插入黑线即地线对应的引脚中,将红色表笔插入对应的引脚中,此时测得电压为+12V,表示黄线与地线之间的电压正常。
6、测得红线与黑线对应引脚之间的电压。为了测量准确需要将万用表的挡位调节到10V,然后将黑色表笔插入黑线对应的引脚中,将红色表笔插入红线对应的引脚中,此时测得电压为+5V,表明红线与地线之间的电压正常。
7、综上所述表明电源能够正常供电。
8、将插在光驱上的'电源线与插在硬盘上的电源线互相调换,然后开机发现一切正常,但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发现光驱盘符丢失,因此可以断定原来插硬盘的电源线存在问题。
9、仔细观察存在问题的电源线及其D型插头,发现D行插头的4根柱状接头富有一层黄色污垢,然后是用镊子夹住蘸有酒精的脱脂棉球将这些黄色污垢去除。
10、再次将光驱连接好,重新启动电脑光驱被顺利检测到,至此故障得到彻底的解决。
拓展:硬盘知识
1、容量
容量可以说是用户对硬盘认识最多的一个技术指标,它的单位是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影响容量的两个因素是单碟容量和盘片数量。顾名思义,单碟容量也就是在单张盘片上所能存储的信息容量,单盘容量越大,实现大容量硬盘也就越容易,寻找数据所需的时间也相对减少。现在硬盘的单碟容量是越做越大了,一般都可以达到20G。单碟容量提高的同时,硬盘的生产成本也随之而降低,这也是为什么硬盘厂商竞先推出高单碟容量的硬盘产品。你有时在检测硬盘时可能会发现厂家标称的容量和电脑检测的容量不一致,这是由于他们采用的换算单位不同,厂家多以1000进制换算,即1MB=1000byte、1GB=1000MB,而电脑中多用1024进制换算。
2、缓存
由于CPU运算与硬盘读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速度差异,为了解决硬盘在读写数据时CPU的等待问题,在硬盘上设置适当的高速缓存,以解决二者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硬盘缓存与主板上的高速缓存作用一样,是为了提高硬盘的读写速度,当然缓存越大越好。目前IDE硬盘的高速缓存一般为512K到2M之间,主流硬盘的数据缓存应该为2MB,而在SCSI硬盘中最高的数据缓存现在已经达到了16MB。
3、转速
转速指的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转动速度,其单位是RPM(RoundPerMinute,每分钟旋转次数),它直接影响硬盘的数据传输率,理论上转速越快数据传输率就越大。目前IDE接口的硬盘主轴转速一般为5400和7200rpm(转/秒),主流硬盘的转速为7200RPM,至于SCSI硬盘的主轴转速一般可达7200到10,000rpm,而最高转速的SCSI硬盘转速高达15,000rpm。更快的转速可以使盘片转动一周的时间减短,使平均等待时间和平均寻道时间减短,更快地寻找所需要的数据,同时硬盘的内部传输率也会提高,使读写速度加快。
4、平均寻道时间
这个指标指磁头从得到指令到寻找到数据所在磁道的时间,它是代表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单位为毫秒,需要注意的是它与平均访问时间有差别。平均寻道时间越小越好,现在选购硬盘时应该选择平均寻道时间低于9毫秒的产品。
5、内部数据传输率
内部数据传输率是磁头到硬盘的高速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这可以说是影响硬盘整体性能的关键,一般取决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数据线密度。在这项指标中常常使用Mb/S或Mbps为单位,这是兆位/秒的意思,如果需要转换成MB/S(兆字节/秒),就必须将Mbps数据除以8。例如有的硬盘给出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为131Mbps,但如果按MB/S计算就只有16.37MB/s。目前市场上主流硬盘的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为30MB/s到45MB/s,这比UltraATA/100的100MB/s低多了,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硬盘作为电脑的瓶颈,其病根还在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上。
6、外部数据传输率
这是指从硬盘缓冲区读取数据的速率。它与硬盘的接口类型是直接挂勾的,因此在广告或硬盘特性表中常以数据接口速率代替,单位为MB/S。目前主流硬盘普通采用的是UltraATA/66,它的最大外部数据率即为66.7MB/s。而采用目前最新的UltraATA/100接口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即可达到100MB/s。对于SCSI硬盘,若采用最新的Ultra160/mSCSI接口标准,其数据传输率可达160MB/s,FibraChannel的最大外部数据传输将可达200MB/s!
7、MTBF(连续无故障时间)
它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单位是小时。一般硬盘的MTBF至少在30000或40000小时。这项指标在一般的产品广告或常见的技术特性表中并不提供,需要时可专门上网到具体生产该款硬盘的公司网址中查询。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技术指标外,影响硬盘性能的还有道至道时间、硬盘表面温度等因素,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说实话,一口气说这么多专业性挺强的内容,不但你可能难以消化,就是我的头都大了。但之所以坚持讲这些术语常识,只是希望你对硬盘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不至于对硬盘一无所知。
‘肆’ SATA硬盘故障,接电脑无反应
机械硬盘怕震动,怕受潮,怕非正常关机,怕电压不稳。
如果是震动过,尤其是摔过,这样磁头坏的概率较高,磁头坏上电后会有敲击声。这种情况就需要拿专业维修人员那里去修。
如果是受潮导致的氧化,可以清理氧化层。如果是电路板坏,则需要维修或者更换电路板(可能需要刷硬盘BIOS。
如果是电压稳导致的,则需要换电路板。
总之,电路板坏或者磁头坏的话, 就别考虑维修了,直接找专业恢复数据那里回复数去去就行。也别考虑要硬盘了。如果只是接触问题,可以考虑清理氧化层等处理措施。
机械硬盘娇贵,要轻拿轻放,不要乱上电压不对的电。不要直接上电或者拔电,要在不通电的情况下连接,正常开机正常关机。不要长时间放那里不用。
‘伍’ 台式电脑新换的主板,读不出来硬盘,拿去修理店就可以正常启动,带回家就不行
硬盘检测失败:
1)sata线质量不好或插得不牢。
解决办法:换一条sata线或将sata线插在主板另一个sata槽里。
2)硬盘故障,可能需要更换。
3)bios设置错误,进入bios找到boot选项,检查下硬盘是否被屏蔽了。
4)另外设置硬盘启动试试(是不是设置错误)。
‘陆’ 台电固态硬盘不认盘维修教程
固态硬盘无法识别时,按下述方法处理解决:
1、若固态硬盘(SATA接口)安装在主机的光驱位,部分机器会出现兼容性故障,此时应该将固态硬盘换到原机械硬盘位置确认是否能够识别,不建议安装在光驱位上,因为兼容性得不到保障
2、确认BIOS中能够识别SSD,SSD的容量信息正确,若识别不到,关机后尝试重新插拔SSD
3、确认BIOS中SSD相应的接口未被禁用,如SATA,M.2 SATA接口等,若显示值为disable,应将其更改为enable,保存退出BIOS。
‘柒’ 主板sata接口不认硬盘怎么办
主板sata接口不认硬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硬盘无法使用的故障
1、BIOS设置错误
主要出现在BIOS中有关SATA的设置错误,特别是一些早期的主板使用第三方的SATA/RAID控制芯片,但基本上在BIOS中是被关闭的,所以要使用该硬盘,需要把这个芯片打开。
2、SATA接头故障
这种故障有2种可能:
1)接头松动,现象就是开机听得到硬盘自检声,但在BIOS中不能找到硬盘。
2)接头不干净,现象主要是传输速度慢或出现暂停。碰到这种情况就先要把SATA的接口内的金属性用酒精擦拭干净,然后把SATA线插紧。
3、控制芯片本身限制
早期的SATA芯片只支持SATA 1.0的硬盘,如果接上SATA 2。5G的硬盘,有可能不支持。我们可以通过硬盘的跳线把硬盘的工作模式改成1.0的,当然有些型号的硬盘要用工具软件来调整。
4、驱动程序故障
在安装XP时,如果板载有第三方的SATA/RAID芯片,在安装开始就要安装驱动程序,否则重启后就会找不到硬盘。
二、SATA接口的硬盘导致蓝屏的检修
由于SATA接口是在Winodws XP 问世之后才推出。如果电脑使用SATA接口的硬盘,而在安装XP系统时,需要调用SATA接口驱动程序,如果主板不能提供相应的驱动时,就会出现无法识别硬盘的错误,导致系统蓝屏。
故障的解决方案如下:
方案一:在BIOS中关闭SATA,安装好XP系统后,在BIOS中重新打开SATA支持。
方案二:使用集成SATA驱动的安装光盘。
方案三:使用软驱安装SATA驱动,在系统安装时,按F6载入SATA驱动。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SATA硬盘接口都会出现蓝屏,如果主板的南桥芯片提供的SATA控制器没有内置RAID功能或已经在BIOS中关闭RAID功能时,就可以不必加载驱动,直接安装系统。
方案四:从IDE至SATA过渡期间的一些主板,SATA在BIOS中是默认关闭的。需要手动启用才行。
SATA接口: Serial ATA(SATA,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亦称串行ATA,是串行SCSI(SAS:Serial Attached SCSI)的孪生兄弟,两者的排线兼容,SATA硬盘可接上SAS接口。它是一种电脑总线,主要功能是用作主板和大量存储设备(如硬盘及光盘驱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之用。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就串行通讯而言,数据传输率是指串行接口数据传输的实际比特率,Serial ATA 1.0的传输率是1.5Gbps,Serial ATA 2.0的传输率是3.0Gbps。与其它高速串行接口一样,Serial ATA接口也采用了一套用来确保数据流特性的编码机制.
这套编码机制将原本每字节所包含的8位数据(即1Byte=8bit)编码成10位数据(即1Byte=10bit),这样一来,Serial ATA接口的每字节串行数据流就包含了10位数据,经过编码后的Serial ATA传输速率就相应地变为Serial ATA实际传输速率的十分之一,所以1.5Gbps=150MB/sec,而3.0Gbps=300MB/sec。
‘捌’ 电脑不识别sata硬盘
前者,主板上的SATA接口在主板bios上没有打开,多见于一些有SATA的老主板和品牌机主板。如果是新主板的话则可能是硬盘问题或SATA数据线问题。后者同样两者可能,一是硬盘问题,二是主板USB供电不足或硬盘和故障。不过倒也不必过于担心,新买的SATA硬盘一定有质保,建议你直接去找商家返厂,返厂前商家还会给你硬盘做一次检测,那时你就会知道了。
‘玖’ 电脑硬盘不读盘无法开机怎么办
电脑硬盘不读盘无法开机怎么办你知道吗?硬盘是电脑硬件设备中充当重要的存储媒介,大家平时把硬盘当作宝贝一样,生怕磕着碰着,但就算保护周到,硬盘该坏还是会坏。一起来看看电脑硬盘不读盘无法开机怎么办,欢迎查阅!
硬盘无法识别怎么办
硬盘故障 的原因很多,排除硬盘出现坏道、电路板烧毁等本身硬件损坏外,因主板或系统设置不正确而无法找到硬盘的现象也是时时发生的。譬如在更换计算机主板、电源后,或多或少的因为设置不正确而使系统无法正确识别硬盘,这些原因要排除。
在系统无法正确的识别到硬盘后,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排除硬盘自身故障,确定硬盘是完好并能够正常使用的还是硬盘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毁坏。我们可以通过听取硬盘转动时所发生的声音来判断硬盘的机械部分是否出现问题。
硬盘只要一加电,就在不停的运转着, 目前 台式机 的硬盘都达到了7200RPM的转速,机械部分在工作时发出声音是很正常的,因此在出现故障后通过听取硬盘转动的声音来判断机械故障也是可行 的。细心的朋友可能会留意,在机器开机自检时,硬盘一般会发出“哒…哒…哒……”的声音,然后就恢复了平静,这种声音是比较正常的,听到这种声音就有比较 大的把握判断硬盘大概没有问题;如果声音是“哒…哒…哒……”,然后又是连续几次发出“咔哒…
咔哒”的声响的话,有很大的可能是硬盘出问题了。最坏的情况 是自检时硬盘出现“达、达、达”之类的周期性噪音,则表明硬盘的机械控制部分或传动臂有问题,或者盘片有严重损伤。
为了进一步判断,您可以将硬盘拆下来,接在其他的电脑上,然后进入到CMOS中检测一下,如果也是检测不到的话,那就可以断定, 真的是硬盘问题了。
硬盘能够发出声音还算是相当不错的了,在有些情况下,硬盘由于电路板部分烧毁,系统就根本无法自检到 硬盘。硬盘电路板烧毁一般是由于电源反接造成的,出现的机率一般比较小,但也不能够完全排除。电路板烧毁后主板的 BIOS 中是认不出硬盘的,这种情况一般 不会伤及盘体,只要能找到相同型号的电路板更换(运气好的话只需更换电路板上的某个元件),硬盘修复的可能性应在80%以上,一般修复后数据都还在。若无 法修复,盘上数据又确实宝贵,可以找专业人士将硬盘拆开,取出盘片,只要盘体无损伤,大部分数据可用专门的读盘机将内容读出。硬盘电路板烧毁,属于电脑配 件的“非正常损坏”, 无论什么原因都不属于保修范围,只有自认倒霉。
主板BIOS设置出错导致系统无法识别硬盘。如果BIOS里硬盘参数设置不对,自检不会通过,硬盘 是无法正常使用的。这类问题一般是更换主板或是重新安装系统后引起的。目前的大部分主板一般都提供两个IDE接口和两个SATA接口,对于865PE芯片 组的主板,一般情况下BIOS设置中是将SATA接口给关闭的,如果此时使用SATA硬盘则系统无法正确识别。而对于大部分NF4和9×5系统芯片组的主 板,一般默认情况下SATA与IDE接口都是打开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主板在设置上的不同,可以视情况的不同,我们将主板的IDE与SATA端口打开与关 闭,一般情况下打开即可。
除此之外,BIOS中电源设置也会影响到硬盘的使用。比如有些时候电脑会出现硬盘忽然停转,然后又立即启动,可以明显听到硬马达起动的声音。如 果硬盘没有别的毛病话,那应该是BIOS设置的问题,请检查BIOS设置中,“power management”中的“ HDD PowerDown”项,并将其打开。在BIOS中Power Manager Setup 选项中曾改过东西,进入CMOS中发现 Power Management Setup 中的Power Management被设置成MAX Saving(硬盘在1分钟内无数据读写就进入Power Down供电停止状态),这表示有时当读写命令传输时,有时硬盘已处于停止状态,需要重新“启动”进入工作状态,所以硬盘表现为时快时慢。
硬盘出现问题后,我们还可以根据系统的提示来判断硬盘的故障。开机后系统自检失败并出现:“primary masterharddiskfail”提示,而有时能检测通过正常启动。检测失败后有时在BIOS中能用AUTO DETECT重新设置,有时AUTODETECT又找不到硬盘。出现这种情况后,我们一般情况下怀疑数据线的问题和主板接口的问题,这时首先做的是换条好的数据线,检查数据线连接是否正常,如果不是数据线的问题,那么 请将硬盘取出放在别的机器上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都可能检查到问题。另外电源供电也会出现此类的提示,如果将硬盘换到机器上能用的话,就应该怀疑是以上的问题,如果不能用,则是硬盘本身出现了问题。
如果主板检测到了硬盘的话,请先确认一下检测到的硬盘的容量和其他的参数是否和实际的硬盘参数是相同的。若检测到的硬盘容量和实际的不同,说明系统一定出现故障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是硬盘、主板、甚至是硬盘数据线。可以用替换法加以确认。
目前硬盘都采取了多项容错技术,其中应 用最普遍的是S.M.A.R.T技术。如果屏幕显示“SMART Failure Predicted on Primary Master:ST310210A”然后是警告:“Immediately back-up your date and replase your hard disk drive. A failure mauy be immnent.”此时,须按F1才能继续, 这是S.M.A.R.T技术诊测到你的硬盘可能出现了故障或不稳定情况,警告你需要立即备份数据并更换硬盘。出现这种提示后,除了更换新盘外,没其他解决 方法 。
有些情况下是硬盘在超频后可能出现“硬盘读写失败”,很多硬盘在高外频下工作会有一些问题,轻则无法启动,重则数据丢失。因为硬盘超频后对系统的整体提升并不算大,并且稳定性极差,因此极不推荐对硬盘进行超频。
电脑开机硬盘自检过不去的原因
出现电脑硬盘自检过不去,我们可以确定99%就是硬盘坏道,如果是系统损坏会提示缺少文件,自检不过的基本都是硬盘有坏道。如果系统读取的一个文件无法读取造成卡住,看一下硬盘指示灯可以判断了。在自检过不去的地方看指示灯是否一直着的,如果是一直亮硬盘坏道,自检也过不了,有可能是系统文件出错。
决的方法:建议重新将硬盘重新格式化并安装新系统,如果新系统中出现卡顿或者依然会有硬盘自检,那么说明硬盘已经有坏道了,建议更换硬盘吧。
电脑硬盘不读盘无法开机的解决方法
1、开机之后系统没有找到或者是不能识别出硬盘
这类情况的出现导致电脑无法从硬盘启动,即使我们通过 其它 的手段启动电脑之后也无法找到硬盘。解决的方法:检查硬盘与主板之间的连接线,主要检查连接线时候松动,另外连接线换一下主板上相同的接口也可以解决问题;
2、BIOS设置不当导致硬盘出问题
部分主板在运行时可能会出现识别硬盘类型出现错误的状况,这种情况的发生一般同样会导致系统无法从硬盘启动。此外,在主板的BIOS中还可以设置硬盘的 Normal、LBA以及Large等工作模式,这各地方一定要根据硬盘的情况来进行设置,否则的话也是很有可能会出现其它的错误,只要按照主板的 BIOS说明以及硬盘本身的情况进行正确的设置便可以解决。
3、有主引导程序却无法启动硬盘
大家都知道,硬盘有一个主引导区,在这里面存有主引导程序,如果主引导程序出现了问题,那么系统不能从硬盘上启动也就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了。解决方法DOS模式下输入FDISK/MBR命令。
案例分析:
刚买的电脑 开机启动准备对硬盘分区安装 操作系统 ,可就在这个时候,问题出现了,机器启动自检以后提示找不到硬盘
刚开始笔者认为是主板BIOS中把PATA硬盘接口给关闭了。由于使用的是915P主板,提供对SATA硬盘的支持,极有可能主板在出厂时将主板的BIOS默认设置为SATA硬盘模式而将PATA接口关闭掉,由于朋友这台电脑中未使用任何的SATA设备,于是按DEL键进入主板的BIOS,选择了P-ATA Ports Only选项,将主板上所以的SATA硬盘接口全部屏蔽掉,只能使用并行接口设备。按F10键后保存主板BIOS设置并退出,系统自动进行了重新启动。
电脑启以后,系统还是提示无法找到硬盘,再次进入主板的BIOS设置中,发现在连接的IDE主通道中并没有显示出硬盘的任何信息,难不成是硬盘或是主板出现了问题?新购买的硬盘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呀?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将硬盘从机器中取出,换入另外一台能够正常工作的电脑中,挂做从盘以检查硬盘,开机进行主板的BIOS中,我们从IDE次通道中看到了硬盘的,为更准确的得到答案,我们进行操作系统,在磁盘管理里,我们看到这款硬盘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操作,并将部分数据拷入硬盘某分区中,得到的结论是硬盘完全正常。笔者仍然不死心,于是将一块正常使用中的硬盘接入到新装的机器中,开机后系统仍然提示无法找到硬盘,并且在主板的BIOS中也一无所获,至些,由硬盘损坏引起的故障彻底被否定。
于是笔者又开始将怀疑的对象转到了主板身上,既然机器能够顺利自检,并且在BIOS中IDE2的主通道中我们也能够发现安装的DVD刻录机,主板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不大,难不成是IDE1接口出现了问题?更或者是由数据线损坏而引起的故障。于是笔者将IDE2接口中的DVD刻录机线和电源线全部拔下,将光驱所使用的数据据线接入硬盘的IDE接口中,接好电源,开机后系统仍然显示无法找到硬盘,并且主板BIOS依旧没有任何可用的IDE设备。
这可真是难倒了笔者,主板硬盘均无问题,难不成是电源供电不足引起的故障,按理论上来看300W的电源完全能够满足这台机器的需求。其它别无办法,只能将电源换下试试看。于是又忙活了大半天,将电源从两个机箱中取出,并将一款世纪之星自由战士II电源接入到新装的电源中。开机,系统通过各种自检,顺利进入到了要求安装操作系统的提示画面。并且在主板BIOS中IDE主通道中我们看到了硬盘的信息。至此,问题的根终于找到了。
既然已经将电源取出了,于是笔者带着好奇的心态,将这款有毛病的电源接入到了自己的电脑中。开机后一切显示正常,机器顺利的进入了操作系统,这台电源看来也没有什么问题呀!!在使用中令人感到意外的事情发生了,电脑中的一直用得好好的光驱现在不能用了,光驱仓门无论如何也打不开。至此也终于令笔者恍然大悟,难不成是用于给硬盘光驱供电的电源的某个四针针角出现了问题。
带着疑问,笔者关闭机器,将另外一个多余的电源四针接口插入光驱中,重新启动机器后,按光驱仓门打开光驱以测试问题原因,一切正常,播放DVD等均没有问题。至此,这个问题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提示:现在一些二线品牌中机箱内自带的电源做工比较差,并不推荐用户选购。如果再次遇到找不到硬盘或是其它设备的情况下,朋友们不妨更换一下供电接口试试。另外笔者推荐用户尽可能的选择一线大厂的品牌电源和机箱,质量和信誉都会有很好的保障。
电脑硬盘不读盘无法开机怎么办相关 文章 :
★ 电脑无法启动常见原因和解决办法!
★ 电脑开不了机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
★ 电脑开不了机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 电脑重启后读不到固态硬盘怎么办
★ 电脑硬盘读不出数据怎么办
★ 电脑开机提示硬盘启动错误的解决办法
★ 笔记本电脑不能正常启动的解决方法
★ 电脑主板不开机常见故障
★ 电脑无法正常开机常见错误原因有哪些?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