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双碳目标战略背景下,锂电池行业如何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安全与新能源研究室主任刘强指出,新能源发展应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有序发展,考虑电网消纳能力。第二,多样化发展作为技术、产业储备。比如,推动光热发电技术、生物质发电技术以及多能互补的储能方式的发展。第三,带动新能源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⑵ 电脑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
近年来,随着智能 手机 的发展,电脑的使用率越来越低,如果不是工作需要,很少有人再去打开电脑了,但这并不是意味着电脑就被边缘化了,手机也不可能代替电脑。
电脑将朝着微型化、巨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四个方向发展。
1、微型化:是指体积更小、功能更强、可靠性更高、携带更方便、价格更便宜、适用范围更广的计算机。
2、巨型化:这里的巨型化指的不是体积,而是指运算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强的巨型计算机,巨型计算机的发展集中体现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3、网络化:网络化就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撑下实现软件、硬件、数据资源的共享。
4、智能化:让计算机模拟人的感觉、行为、思维过程等,使计算机具有视觉、听觉、语言、推理、思维、学习等能力,成为智能型计算机。
未来新型计算机将在下列几个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1、光子计算机:利用光作为信息传输介质的计算机,具有超强的并行处理能力和超高速的运算速度。1990年1月底,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第一台光子计算机。目前,光子计算机的许多关键技术,如光存储技术、光存储器、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都已取得重大突破。除了贝尔实验室,日本和德国的其他公司都投入巨资研制光子计算机,预计未来将出现更先进的光子计算机。
2、生物(分子)计算机:采用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生物芯片,在这种芯片中,信息以波的形式传播,运算速度比当今最新一代计算机快10万倍,能量消耗仅相当于普通计算机的十分之一,并且拥有巨大的存储能力。
3、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传统的计算机与量子计算机之间的区别是前者遵循经典物理规律,而后者遵循独一无二的量子动力学规律,是一种信息处理的新模式。同时,量子计算机能够实现量子并行计算,其运算速度可能比目前的晶片快10亿倍。量子计算机将会让人工智能、科技获得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
⑶ 全球电脑代工之王:它力压富士康比亚迪,一年营收超2000亿
目前在全球PC市场,联想、惠普、苹果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三大巨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旗下的电脑大部分都不是自己生产,而是由代工厂负责组装。目前,广达电脑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研发设计制造企业,在这一领域,富士康也要叫它一声大哥。
公开资料显示,广达电脑于1988年创立,总部位于中国台湾省,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电脑代工巨头。它以卓越的品质和设计能力纵横于笔记本电脑代工界,其年产量占到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30%以上,市场上每三台笔记本就有一台是广达所生产。并且全球前十大电脑品牌,基本上都是它的客户。
简单了解一下广达创始人林百里的创业故事:上世纪40年代末,他在上海出生,自小跟着父母来到香港,在贫民窟生活。当时条件艰苦,经常填不饱肚子,为了改变命运,他努力读书。1966年,他考入台湾大学电机系就读。大二的时候,林百里就开始考虑自身前途,当时很多同学在毕业后选择出国留学,但他并没有选择这条路。
他认为学术上比不上别人,另外一点就是筹集不到留学经费。彼时,电脑作为一种新 科技 产品越来越受欢迎,他无可避免的迷上了电脑。与其他年轻人单纯的把电脑当做学习、 娱乐 工具不同,他开始系统的学习软件知识,并且还到实验室研究硬件产品。
七十年代初,经过多年努力,林百里和好友温世仁研制出了台湾第一台微型计算机,轰动业界。要知道,大名鼎鼎的乔布斯在四年后才成功组装出苹果电脑。事实上,在成立广达电脑之前,林百里跟别人合作先后创办了三爱和金宝电子两家公司,但都因各种原因离开。1988年,林百里联合十几个志同道合的技术高手创立了广达电脑,生产基地位于台北士林区一栋不起眼建筑的楼层里。凭借前两次的创业经验,再加上出众的技术能力,在林百里的带领下,不到半年时间就生产出了笔记本电脑。
当时,笔记本电脑刚开始普及,很多大型电子企业盯上了这个商机,纷纷寻找代工厂。然而,由于广达刚刚成立没什么名气,很难拿到代工订单。为扭转局面,林百里夫妇二人背着笨重的电脑去拉订单。因为没钱,渴了不舍得买饮料,晚上住在 汽车 旅馆,每天都要面对无数次拒绝,即使这样他们依旧保持乐观的精神。经过两年多的辛苦奋斗,广达电脑终于在业内站稳了脚跟,合作的厂家也越来越多。
凭借深厚的技术功底,林百里一次又一次击败了竞争对手,其中就包括英业达和仁宝。到2005年的时候,广达电脑已经占据了全球三成的笔记本电脑代工份额,其代工的知名品牌包括惠普、联想、索尼等巨头。虽然富士康、比亚迪在后面强势崛起,但它至今仍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根据广达电脑公开业绩报告显示,其2018年实现营收10280亿新台币(约合2274亿元人民币),与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相当。
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5G的高速发展,不少传统代工企业都积极转型。今年5月,广达电脑创始人林百里也对外表示,广达要慢慢转向高价值、高技术的营业项目,像是2000年就开始研发云端,现在广达是最大的云端设备制造商,未来要朝向AI发展。
⑷ 广达是全球规模最大的PC代工企业,它与富士康谁更厉害
广达电脑1988年成立于中国台湾,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电脑代工巨头。它以其卓越的品质和设计能力得到了全球前十大电脑品牌商的认可,产量占到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30%以上,毫不夸张的说市场上每三台笔记本就有一台是广达所生产。
不过,广达所取得的成绩与它的影响力似乎并不相匹配,甚至在国内还有人不知道广达的存在,从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广达到底是有多低调。虽然富士康、比亚迪在后面强势崛起,但是广达电脑依然凭借着过硬的技术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而且,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5G的高速发展,不少传统代工企业都积极转型。广达电脑创始人林百里也对外表示,广达要慢慢转向高价值、高技术的营业项目,未来要朝向AI领域发展。
⑸ 华硕笔记本电脑发展历史
1997年,华硕正式向市场推出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1998年,初出茅庐的华硕笔记本创造了一个领先的世界纪录——“华硕笔记本在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平稳运行了700多天,没有发生任何故障”。崇本务实的文化熏陶下,华硕已经将主板的深厚功力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顺利扩展到了笔记本电脑。
2003年,华硕笔记本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的爆发期。除了笔记本电脑产量进入全球前五名外,接连推出的S1N、M2N、M3N、S200N等多款产品都获得了市场的一致好评。6年持续的摸索和积累,华硕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笔记本电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华硕笔记本逐渐成长为主板以外的重要产品。
截至2003年10月份的最新统计数字,华硕笔记本的营收已经达到了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四成,几乎与主板的营业额并驾齐驱。
⑹ 2016年联想笔记本电脑销量排名情况是怎样的
这个属于商业机密,不会对外公开的
⑺ 电脑行业发展潜力怎么样
第一:计算机的应用边界将得到进一步拓展。计算机的定义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变化而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比如在计算机网络出现的时候,“网络就是计算机”这个定义就是对于网络时代的一个重要的解读。随着5G通信的落地应用,在物联网时代,计算机的应用边界将得到进一步拓展。从这个角度来看,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第二:更多的设备将具备计算能力。物联网时代将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万物互联的背后必然要求这些设备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从而为更多的场景应用奠定基础。目前物联网平台的技术标准尚未成熟,随着物联网平台成熟度的提升,未来物联网对于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三:智能化将是计算机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由于当前产业领域对于智能化的诉求越发明显,所以未来智能化将是计算机行业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智能化的发展过程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应用场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场景的建设,这个过程也会释放出大量的发展机会。
⑻ 华硕的发展历程
中国台湾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是当前全球第一大主板生产商、全球第三大显卡生产商,同时也是全球领先的3C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致力于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最具创新价值的产品及应用方案。华硕的产品线完整覆盖至笔记本电脑、主板、显卡、服务器、光存储、有线/无线网络通讯产品、LCD、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等全线3C产品。其中显卡和主板以及笔记本电脑三大产品已经成为华硕的主要竞争实力。
1989年4月1日,徐世昌、童子贤、廖敏雄、谢伟琦,4个曾经的同事拿着筹集来的100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00万元),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伊始,华硕的创业者们就将公司最初的突破点放在了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电脑主板设计制造。
1990年,华硕与IBM同步推出了486主板,这是台湾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一片486主板的纪录,当时足足领先了台湾同业半年以上时间。
1992年1月,华硕主板月出货量第一次超过了30,000片;1993年,华硕率先推出了世界第一片双奔腾处理器的主板。
从1996年年底开始,来自国际一线厂商的主板代工订单像雪片一样向华硕飞来。短短的时间里,华硕发展的步伐就像脱缰的野马,产品销售遍布了全世界,并迅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主板厂商。
在随后的日子中,华硕相继推出了第一个“板载PBSDRAM的解决方案”、第一片K7主板、第一片Pentium 4主板、第一片“板载千兆网卡”的主板等等。在业界,华硕的主板被誉为了市场的“硬通货”
2003年第三季度,IDC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球每4.2台电脑中,就有一台电脑使用华硕生产的主板。
1996年,华硕的领军人物施崇棠就认定,结合信息技术、通讯及消费电子功能的3C整合产品将是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1997年,华硕正式向市场推出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由于在起步阶段,这台华硕的产品又厚又重。华硕副董事长童子贤回忆时说,不少同行多半都瞧不上,甚至引为笑谈。由于华硕在笔记本领域最初的目标非常简单,这台扎扎实实地设计、开发、生产出的产品尽管出货量小,但因为单价高,生产设备投资少、备料有限、不积压库存,结果第一年,居然小赚一笔。通常来说,一家公司切入笔记本产业,两三年内不可能盈利的。
1998年,初出茅庐的华硕笔记本创造了一个领先的世界纪录——“华硕笔记本在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平稳运行了700多天,没有发生任何故障”。崇本务实的文化熏陶下,华硕已经将主板的深厚功力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顺利扩展到了笔记本电脑。
2000年,华硕电脑的营收中,主板和笔记本电脑分占全年营收的52%和21%,2002年华硕笔记本电脑营收已经达到了779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 190亿元)的新纪录。截至2003年10月份的最新统计数字,华硕笔记本的营收已经达到了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四成,几乎与主板的营业额并驾齐驱。
2003年,华硕笔记本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的爆发期。除了笔记本电脑产量进入全球前五名外,接连推出的S1N、M2N、M3N、S200N等多款产品都获得了市场的一致认可,轻至920克、仅有A4复印纸一半大小的S200N还创下了全球最轻巧的迅驰笔记本电脑的记录。6年持续的摸索和积累,华硕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笔记本电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华硕笔记本逐渐成长为主板以外的重要产品。
3月26日下午消息,来自卡巴斯基实验室(Kaspersky Labs)的安全研究人员周一表示,他们发现2018年黑客通过华硕Live Update软件的漏洞入侵计算机,向100多万华硕电脑用户发送了恶意软件,导致这些电脑可能存在后门。
2021年12月6日,华硕天选X高性能台式电脑新品在京东商城正式开售。此次,天选X高性能台式电脑在处理器上进行强化进阶,全面配备第十一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并有多种配置可选。
2022年1月5日,华硕在 CES 2022 期间推出了 ROG Rapture GT-AXE16000、ROG Rapture GT-AX11000 Pro 两款旗舰无线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