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盘是计算机的最主要的存储设备。硬盘(港台称之为硬盘,英文名:Hard Disk Drive 简称HDD 全名 温彻斯特式硬盘)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盘片组成。
② 电脑的硬盘是什么
硬盘存储器简称硬盘(harddisk)。硬盘是电脑重要的外部存储设备,它一般放在主机箱内,从外面看不见。它采用金属基体作为记录数据的载体。由于原材料具有一定的硬度,所以,给它起名叫做硬盘。与软磁盘相比,硬盘具有读取信息速度快,存储信息容量大等特点。一个硬盘可以容纳大约几百张到几万张软磁盘的内容。近年来,硬盘的容量有不断增大的趋势,由原来的一、二百MB到几个GB再到几十GB。而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上百GB的硬盘了。
硬盘存储系统是由硬盘机、硬盘控制器及连接电缆组成。目前普遍使用的硬盘为温式(Winchster)硬盘,以一个或多个不可更换的磁盘片作为存储介质,硬盘中的每一个盘片都有一个相应的磁头。这种硬盘又称为固定盘(fiXeddisk)。目前也有可能更换盘片的硬盘。
硬盘在出厂时,一般由厂家低级格式化。我们在购买硬盘后,正式使用时一般要对硬盘进行逻辑分区。使用过程中,可以对整个硬盘格式化,也可对某一个硬盘逻辑分区进行格式化。
③ 电脑硬盘对电脑性能有什么影响
由于正常情况下,游戏并不频繁的访问硬盘,所以实际硬盘速度不会影响游戏速度(几乎不影响,顶多打开游戏慢一点点,很难感觉出来)。至于容量(也就是大小),更没有关系了,只要你剩余空间足够系统用的(C区留出几个G),那没有任何关系。
有钱的话,先升级内存,然后显卡,然后CPU,其他没有什么意义,最后升级,当然还有鼠标键盘,着看你玩什么了
④ 电脑硬盘有哪些相关基本知识
硬盘的DOS管理结构
1.磁道,扇区,柱面和磁头数
硬盘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由坚硬金属材料制成的涂以磁性介质的盘片,不同容量硬盘的盘片数不等。每个盘片有两面,都可
记录信息。盘片被分成许多扇形的区域,每个区域叫一个扇区,每个扇区可存储128×2的N次方(N=0.1.2.3)字节信息。在DOS
中每扇区是128×2的2次方=512字节,盘片表面上以盘片中心为圆心,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称为磁道。硬盘中,不同盘片相同半径
的磁道所组成的圆柱称为柱面。磁道与柱面都是表示不同半径的圆,在许多场合,磁道和柱面可以互换使用,我们知道,每个磁
盘有两个面,每个面都有一个磁头,习惯用磁头号来区分。扇区,磁道(或柱面)和磁头数构成了硬盘结构的基本参数,帮这些
参数可以得到硬盘的容量,基计算公式为:
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
要点:(1)硬盘有数个盘片,每盘片两个面,每个面一个磁头
(2)盘片被划分为多个扇形区域即扇区
(3)同一盘片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为磁道
(4)不同盘片相同半径构成的圆柱面即柱面
(5)公式:存储容量=磁头数×磁道(柱面)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
(6)信息记录可表示为:××磁道(柱面),××磁头,××扇区
2.簇
“簇”是DOS进行分配的最小单位。当创建一个很小的文件时,如是一个字节,则它在磁盘上并不是只占一个字节的空间,
而是占有整个一簇。DOS视不同的存储介质(如软盘,硬盘),不同容量的硬盘,簇的大小也不一样。簇的大小可在称为磁盘
参数块(BPB)中获取。簇的概念仅适用于数据区。
本点:(1)“簇”是DOS进行分配的最小单位。
(2)不同的存储介质,不同容量的硬盘,不同的DOS版本,簇的大小也不一样。
⑤ 电脑硬盘是什么
电脑硬盘是用来储存电脑内的一切资料与系统的。。平时我们点击我的电脑,然后看见C、D、E、F盘等等。这几个分区盘都是硬盘所分出来的一些小分区。。硬盘大小也有不同。一般有80G
160G
320G
500G
1T等等。硬盘也有很多种品牌。最常见的是西数部落(简称西数硬盘),还有一种是希捷硬盘。。西数硬盘又分黑盘,蓝盘,绿盘,硬盘上面的颜色可以分别出来。。最好的就是黑盘了,一般用于公司或者网吧服务器。价格也比较昂贵。。我们用得最多的就是蓝盘了。蓝盘的价格也比较合理。。质量也很不错。最差的就是绿盘了。一般去买电脑的时候,JS看见你不懂,就会给你绿盘。绿盘据我所知大多都是黑盘或者蓝盘不合格,或者坏了的翻新货,所以价格也很便宜。。但是质量,与效果确很差。。
本文全自己打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1、鼠标移到,我的电脑,右键选择,属性,在点击,硬件,里选择,设备管理器。选择,磁盘驱动器,或者直接下载个检测软件EVEREST查看得很清楚。
2、或者右键点击我的电脑,属性,再选择硬件,有一个设备管理器,点进去后,看到菜单里有一项磁盘驱动器,双击,下面出现的就是硬盘的品牌以及串号。
⑦ 电脑里的硬盘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在所有的电脑组件中,硬盘就是用来储存我们平时安装的软件、电影、游戏、音乐等的一个数据容器。在一台电脑中,硬盘的作用仅次于CPU和内存。他的主要功能是存储操作系统、程序以及数据。
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早期的硬盘存储媒介是可替换的,不过今日典型的硬盘是固定的存储媒介,被封在硬盘里 (除了一个过滤孔,用来平衡空气压力)。随着发展,可移动硬盘也出现了,而且越来越普及,种类也越来越多.大多数微机上安装的硬盘,由于都采用温切斯特(winchester)技术而被称之为“温切斯特硬盘”,或简称“温盘”。
硬盘的容量指标还包括硬盘的单碟容量。所谓单碟容量是指硬盘单片盘片的容量,单碟容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平均访问时间也越短。
对于用户而言,硬盘的容量就像内存一样,永远只会嫌少不会嫌多。Windows操作系统带给我们的除了更为简便的操作外,还带来了文件大小与数量的日益膨胀,一些应用程序动辄就要吃掉上百兆的硬盘空间,而且还有不断增大的趋势。
因此,在购买硬盘时适当的超前是明智的。前两年主流硬盘是320G,500G,而750G以上的大容量硬盘亦已开始普及,2007年开始出现1TB的大容量硬盘。
⑧ 电脑硬盘小知识
硬盘的几个技术指标
1 主轴转速
转速是影响硬盘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是5400rpm(每分钟转数)和7200rpm的硬盘。现在7200rpm的高速硬盘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考虑到硬盘在整个系统中速度是比较落后的,而高低速硬盘性能差距比较明显,因此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选择高速硬盘。
2平均寻道时间
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磁头从得到指令到寻找到数据所在磁道的时间,它描述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这一定位时间被称为"平均寻道时间",目前主流硬盘一般在8.5~9ms。
3数据传输率
外部传输率指的是从硬盘缓存中向外输出数据的速度,单位为MB/s。目前主流硬盘采用的是ATA/100,它的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即为100MB/s。内部传输率指的是硬盘从盘片上读写数据的速度,现在主流硬盘的内部传输率一般都在20MB/s到50MB/s之间。由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要小于外部数据传输率,因此内部数据传输率的高低才是衡量一块硬盘整体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一般说来,在硬盘的转速相同的情况下,单碟容量越大则其内部数据传输率也就越高;在单碟容量相同时,转速越高的硬盘其内部数据传输率也就越高。
4接口方式
现在常用的硬盘基本都采用的是IDE或SCSI的接口方式。目前SCSI硬盘接口有三种,分别是50针、68针和80针。个人PC的硬盘接口一般均为IDE接口,根据速度的不同分为ATA/33/66/100,最新的硬盘接口是ATA/133,如金钻七代硬盘即支持ATA /133规格。
5高速缓存
硬盘高速缓存的作用类似于CPU中的一、二级高速缓存,主要用来缓解速度差和实现数据预存取等作用,它的大小与命中率密切相关。目前市面上的主流IDE硬盘一般分为512KB和2MB两种,7200rpm硬盘无一例外地采用了2MB以上的缓存,西部数据最新的硬盘甚至达到了8MB!鉴于高速缓存对于硬盘性能的影响,目前5400rpm的硬盘也采用了2MB的缓存。
6单碟容量
即每张盘片的最大容量。这是反映硬盘综合性能指标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一方面,较大的单碟容量有着更大的数据存储密度,这样的话,在磁盘转速和磁头的操作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在单位的时间内能够存取到更多的数据量,一句话来说,就是能够提高磁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而另一方面,因为目前3.5英寸硬盘受到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最大也只能同时容纳5张盘片,单碟容量的增加能够使硬盘具有更大的容量,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控制成本。单碟容量如此重要,使得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硬盘先进与否的标志。
三 硬盘的故障维修
1 硬盘坏道的维修
Scandisk磁盘扫描程序是解决硬盘逻辑坏道最常用的工具,而我们常见的Format命令不能对任何硬盘坏道起到修补作用,这点大家需明白。如果硬盘出现了坏道,我们可在Windows系统环境下,在"我的电脑"中选中要处理的硬盘盘符,选择其"属性",在出现的"工具"按钮中选择"查错状态",点击"开始检查",再在"扫描类型"中选"全面检查",并将"自动修复错误"打上"勾",然后"开始"即可,它将对硬盘盘面做完全扫描处理,并且对可能出现的坏簇做自动修正。其次,在DOS状态下,硬盘有坏道,计算机在启动时一般会自动运行Scandisk进行扫描,并将坏簇以黑底红字的"B"(bad)标出。当然,如果系统在启动时不进行磁盘扫描或已不能进入Windows系统,我们也可用软盘或光盘启动盘启动电脑后,在相应的盘符下,如"A:"下运行Scandisk *:(注:*为要扫描的硬盘盘符),回车后来对相应需要扫描修复的硬盘分区进行修理。
其它的如诺顿工具箱中的NDD"磁盘医生"及Pctools等相关工具对硬盘进行扫描也是修复硬盘坏道的最常用的方法,其用法很简单,许多报刊上也有介绍(这里我就不多讲了)。
如果硬盘上出现了无法修复的坏簇或物理坏道,大家可用一些磁盘软件将这些坏道单独分为一个区并隐藏起来,这样可令你的硬盘延长使用寿命。
如系统显示"TRACK 0 BAD,DISK UNUSABLE",意思为"零磁道损坏,硬盘无法使用"或用磁盘扫描程序扫描其它硬盘?.?扇区出现红色"B"。硬盘0扇区损坏,是大家比较头痛的故障,一般人往往将出现这样故障的硬盘作报废处理。其实合理运用一些磁盘软件,把报废的0扇区屏蔽掉,而用1扇区取而代之就能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这样的软件如Pctools9.0和NU8等。
如果以上各招都不见效,那么就得使用主板自带的硬盘低格程序或硬盘厂家随盘赠送的低格程序如DM、LFormat等对硬盘全盘进行低级格式化处理了,它可对硬盘的一些坏道进行重新整理排除。
四 硬盘的日常保养
1 硬盘在工作时不能突然关机
当硬盘开始工作时,一般都处于高速旋转之中,如果我们中途突然关闭电源,可能会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而损坏硬盘,因此要避免突然关机。关机时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还在闪烁,只有在其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读写结束后方可关闭计算机的电源开关。
2 防止灰尘进入
灰尘对硬盘的损害是非常大的,这是因为在灰尘严重的环境下,硬盘很容易吸引空气中的灰尘颗粒,使其长期积累在硬盘的内部电路元器件上,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热量散发,使得电路元器件的温度上升,产生漏电或烧坏元件。
另外灰尘也可能吸收水分,腐蚀硬盘内部的电子线路,造成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所以灰尘体积虽小,但对硬盘的危害不可低估。因此必须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空气中的潮湿度和含尘量。切记:一般计算机用户不能自行拆开硬盘盖,否则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硬盘内,在磁头进行读、写操作时划伤盘片或磁头。
3 要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
温度对硬盘的寿命也是有影响的。硬盘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热量,使用中存在散热问题。温度以20~25℃为宜,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温度还会造成硬盘电路元器件失灵,磁介质也会因热胀效应而造成记录错误。温度过低,空气中的水分会被凝结在集成电路元器件上,造成短路;湿度过高时,电子元器件表面可能会吸附一层水膜,氧化、腐蚀电子线路,以致接触不良,甚至短路,还会使磁介质的磁力发生变化,造成数据的读写错误;湿度过低,容易积累大量的因机器转动而产生的静电荷,从而烧坏CMOS电路,吸附灰尘而损坏磁头、划伤磁盘片。另外,尽量不要使硬盘靠近强磁场,如音箱、喇叭、电机、电台、手机等,以免硬盘所记录的数据因磁化而损坏。
4 定期整理硬盘上的信息
5 用手拿硬盘时要小心
6 在工作中不能移动硬盘
当硬盘处于读写状态时,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就可能造成磁头与盘片的撞击,导致损坏。所以不要搬动运行中的微机。在硬盘的安装、拆卸过程中应多加小心,硬盘移动、运输时严禁磕碰。
五 硬盘的几种格式
根据目前流行的操作系统来看,常用的分区格式有四种,分别是FAT16、FAT32、NTFS和Linux。资格最老的当然就是FAT16啦,这是MS-DOS和最早期的Windows 95操作系统中最常见的磁盘分区格式。它采用16位的文件分配表,而且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和获得操作系统支持最多的一种磁盘分区格式,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这一种格式,从DOS、Windows 95、到现在的Windows 2000,甚至火爆一时的Linux都支持这种分区格式。但是它不支持长文件名,受到8+3,即8个字符的文件名加上3个字符扩展名的限制。单个分区的最大尺寸为2GB,单个硬盘的最大容量一般不能超过8GB。微软后来在Windows 97中添加了一种全新的磁盘分区格式,就是FAT32。它采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增强了磁盘管理能力,突破了FAT16对每一个分区的容量只有2GB的限制,单个硬盘的支持达到了2TB,(1TB= 1024 GB)而且支持长文件名。但是由于DOS不支持FAT32,所以采用这种分区格式后将不能使用纯DOS。随着windows 2000的流行,NTFS文件格式也流行起来了。它的优点是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其出色,在使用中不易产生文件碎片。NTFS自动记录与文件的变动操作,具有文件修复能力,不需要运行磁盘碎片整理等磁盘工具。系统不易崩溃,出现错误能迅速修复。优良的性能也带来了弊端,就是兼容性极差,目前只有NT(包括win2000)系列家族支持它。Linux是目前最前卫的操作系统,它的磁盘分区格式与其他操作系统完全不同,共有两种。一种是Linux Native主分区,一种是Linux Swap交换分区。这两种分区格式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极佳,而且目前支持这一分区格式的操作系统只有Linux
⑨ 电脑硬盘是干什么用的
硬盘的作用是存贮数据。
电脑的系统,安装的软件、保存的资料都储存在硬盘中。软件在运行过程中,硬盘要和内存互通,实现数据共享,通过CPU进行数据交换,所以硬盘式电脑必不可少的硬件。不过硬盘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机械原件老化、型号提升,垃圾文件占用内存叫多等问题,降低运行速度,大家在使用中要注意维护保养,才能延长硬盘寿命。
硬盘使用方法
硬盘在工作的时候,千万不要强行关掉电源。在硬盘工作的时候关掉电源,会导致硬盘的物理损坏,而且也会丢失数据。还有,在硬盘中有高速运转的部件,如果一旦强行关机的话高速运转的盘片就会突然停止,而在关机后又马上开机的话,就更有可能造成硬盘的损坏。所以在关机后不要马上再次打开电脑。至少在半分钟以后再打开。
在硬盘工作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它的震荡,因为,磁头与磁片的距离非常近,如果遭到剧烈的震荡会导致磁头敲打磁片,有可能磁头会划伤磁片,也可能会导致磁头的彻底损坏,使整个硬盘无法使用。
在使用硬盘的过程当中,经常会有很多用户会在“磁盘空间管理”当中进行压缩。把硬盘用此程序进行压缩。这样会导致压缩卷文件不断增大。所队也随之减慢,读写次数增多,就会引起硬盘的发热量和稳定性产生影响。所以就会导致使用寿命的减少。所以,如果硬盘够用的话就没有必要使用这个程序了。
⑩ 电脑上的硬盘是什么意思
电脑硬盘是计算机最主要的存储设备。硬盘(港台称之为硬盘,英文名:Hard Disk Drive, 简称HDD 全名温彻斯特式硬盘)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盘片组成。这些盘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
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早期的硬盘存储媒介是可替换的,不过今日典型的硬盘是固定的存储媒介,被封在硬盘里 (除了一个过滤孔,用来平衡空气压力)。随着发展,可移动硬盘也出现了,而且越来越普及,种类也越来越多.大多数微机上安装的硬盘,由于都采用温切斯特(winchester)技术而被称之为“温切斯特硬盘”,或简称“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