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的硬盘是其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很多人在笔记本硬盘损坏或者是笔记本比较卡时可能会选择更换硬盘,这就要先拆硬盘了。那么,笔记本硬盘怎么拆下来呢?
1.将笔记本关机 把电源断开并拔掉电池 保证安全
2.断开电源后将笔记本翻过来 找到硬盘位置
3.用十字螺丝刀将螺丝拧起来 不要将螺丝拔出来 放在盖子上就可以了
4.将盖子拿开
5.笔记本的硬盘上有提醒怎么拆 千万不可以直接拉塑料片 不然就废了
2. 笔记本更换固态硬盘
工具:笔记本、花口螺丝刀、固态硬盘
电脑:华为MateBook14
系统:Windows10
软件:本地设置10.0
1、首先拆掉笔记本的外壳,有的笔记本硬盘是有独立外壳的,拆下来以后可以直接看到硬盘的位置,然后使用十字口螺丝刀把硬盘的螺丝卸下来。
3. 笔记本电脑可以换硬盘吗
当然可以换,硬盘在笔记本中属于可直接拆卸的硬件,如果感觉现在的硬盘因为容量,速度,或者是因为故障原因都是可以随时拆卸更换的。120GB的5400转硬盘换成7200转500GB的硬盘完全没有问题的,笔记本通用机械硬盘是2. 5英寸 的,只要有这个尺寸的硬盘就可以换上的。
SATA接口:
ATA接口:
尺寸: 笔记本电脑所使用的硬盘一般是2.5英寸,而台式机为3.5英寸,笔记本电脑硬盘是笔记本电脑中为数不多的通用部件之一,基本上所有笔记本电脑硬盘都是可以通用的。
厚度: 但是笔记本电脑硬盘有个台式机硬盘没有的参数,就是厚度,标准的笔记本电脑硬盘有9.5,12.5,17.5mm三种厚度。9.5mm的硬盘是为超轻超薄机型设计的,12.5mm的硬盘主要用于厚度较大光软互换和全内置机型,至于17.5mm的硬盘是以前单碟容量较小时的产物,现在已经基本没有机型采用了。
转数: 笔记本电脑硬盘现在多是5400转,由于笔记本电脑硬盘采用的是2.5英寸盘片,即使转速相同时,外圈的线速度也无法和3.5英寸盘片的台式机硬盘相比,笔记本电脑硬盘现在已经是笔记本电脑性能提高最大的瓶颈。
接口类型: 笔记本电脑硬盘一般采用3种形式和主板相连:用硬盘针脚直接和主板上的插座连接,用特殊的硬盘线和主板相连,或者采用转接口和主板上的插座连接。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效果都是一样的,只是取决于厂家的设计。
容量及采用技术: 由于应用程序越来越庞大,硬盘容量也有愈来愈高的趋势,对于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来说,不但要求其容量大,还要求其体积小。为解决这个矛盾,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普遍采用了磁阻磁头(MR)技术或扩展磁阻磁头(MRX)技术,MR磁头以极高的密度记录数据,从而增加了磁盘容量、提高数据吞吐率,同时还能减少磁头数目和磁盘空间,提高磁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震动性能。它还采用了诸如增强型自适应电池寿命扩展器、PRML数字通道、新型平滑磁头加载/卸载等高新技术。
4. 怎么更换笔记本电脑硬盘
更换方法:
1、在笔记本电脑的底部找到硬盘盖板,如图所示;
5. 笔记本机械硬盘能换吗
多磁头技术:通过在同一盘片上增加多个磁头同时的读或写来为硬盘提速,或同时在多盘片同时利用磁头来读或写来为磁盘提速,多用于服务器和数据库中心。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 笔记本 机械硬盘能换吗的内容,欢迎阅读!
笔记本机械硬盘能换吗?
可以
前提准备:
1、一个螺丝刀
2、一台笔记本电脑
3、一个固态硬盘
笔记本换固态硬盘步骤:
1、用螺丝刀把笔记本的后盖螺丝取下,拿下后盖。如图1所示:
图1 取下后盖
2、再取下后盖前,先把笔记本的电池给拿下来,以免安装时弄坏笔记本硬件。如图2所示:
图2 笔记本电池
3、找到笔记本的硬盘所在位置,然后用螺丝刀把固定硬盘的螺丝取下。如图3所示:
图3 笔记本硬盘
4、从笔记本上小心拿出硬盘。如图4所示:
图4 小心取出硬盘
5、笔记本中的硬盘有固定框,再固定框的两侧取下螺丝。如图5所示:
图5 硬盘固定框
6、拿出我们所准备的固态硬盘。如图6所示:
图6 取出固态硬盘
7、再固定框中固定好固态硬盘。如图7所示:
图7 固定固态硬盘
8、把固定好的硬盘安装会笔记本。如图8所示:
图8 安装固态硬盘
9、盖上后盖,装上电源,这样笔记本固态硬盘已经换好了。如图9所示:
图9 装好后盖
看了笔记本机械硬盘能换吗 文章 内容的人还看:
1. 手提电脑硬盘可以换吗
2. 笔记本安装SSD硬盘后机械硬盘读取卡顿怎么办
3. 硬盘能直接换吗
4. 笔记本更换硬盘的方法
5. 硬盘能更换吗
6. 如何查看笔记本电脑可不可以换固态硬盘
7. 硬盘能换吗
8. 硬盘驱动器可以换吗
9. 主机能换硬盘吗
10. 硬盘能换成固态硬盘吗
6. 笔记本电脑如何更换固态硬盘
随着固态硬盘SSD的普及,它搞定了机械硬盘加载速度慢的问题,对于如今很多主流装机用户以及新笔记本当中都有固态硬盘的身影。很多朋友都想给自己的比较管上固态硬盘,那么 笔记本怎么安装固态硬盘 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固态硬盘安装的方法,以供参考!
笔记本怎么安装固态硬盘——准备工具
1、十字螺丝刀(于拆笔记本后盖)
2、准备更换的固态硬盘(与电脑里的借口一定要相同)
3、固态硬盘的托盘
笔记本怎么安装固态硬盘—— 更换步骤
1、把笔记本的翻过来卸固定的螺丝,一般是9颗左右
2、拔出光驱或者固态硬盘,如下图先拨开1号位,再按住2号位卡扣,即可将光驱拔出。此接口可接驳光驱、硬盘、显卡、散热器等常用配件,且均支持热插拔。
3、拆除电池和笔记本后盖
4、掀开背盖后就可以看到硬盘、内存、散热器等等。
5、 找到mSATA接口。长成如图所示这样的。
6、将固态硬盘插入卡托,就是上面的那个卡托。
7、把插入卡托的固态硬盘安装到接口上面。
8、然后固态硬盘就安装好了,系统以及软件就不多说了,还是和机械硬盘一样。
笔记本固态硬盘 值得选择的五大理由。
一、数据存取速度快
根据相关媒体测试:在同样配置的笔记本电脑下,运行大型图像处理软件时能明显感觉到SSD固态硬盘无论在保存还是在打开文件都更快。当按下笔记本电脑的电源开关时,搭载SSD固态硬盘的笔记本从开机到出,现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载传统硬盘的笔记本总共用了31秒,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笔记本固态硬盘
二、经久耐用、防震抗摔
因为全部采用了闪存芯片,所以SSD固态硬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部件,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笔记本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三、工作时非常安静
SSD固态硬盘工作时非常安静,没有任何噪音产生。得益于无机械部件及闪存芯片发热量小、散热快等特点,SSD固态硬盘因为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
笔记本固态硬盘重量轻有利于便携
四、重量轻有利于便携
SSD固态硬盘比常规1.8英寸硬盘重量轻20-30克,可千万别小看这些重量,在笔记本电脑、卫星定位仪等随身移动产品上,更轻的重量有利于便携。此外,重量的减轻也使得笔记本搭载多块SSD固态硬盘成为可能。
五、可靠性佳
SSD固态硬盘的可靠性更佳,写入错误缺陷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消费者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一块SSD硬盘可以保证10年的寿命。以三星的NAND型固态硬盘为例,它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大概为100到200万小时,而一般的磁介质硬盘的MTBF大概为10~20万小时。由于没有活动的部件,故障的原因多是元件虚焊或者写操作时出现问题。
笔记本固态硬盘可靠性佳
总的来说,SSD固态硬盘的优点就是稳定、轻薄、存取速度快、发热量低、功耗低,恰恰最适合笔记本的存储设备。
7. 笔记本电脑怎么更换硬盘
1、换硬盘之前首先将资料和系统做好备份,以方便在更换好新硬盘之后及时还原,以下是需要注意的方面;不同笔记本的拆解方式都不一样,一般在说明书上会标注拆解的方式,拆解的时候需要放好拆下来的螺丝和排线;
2、确认笔记本的硬盘规格和接口;如果您的笔记本已经使用一定时间了,需要在更换之前先确认一下笔记本主板最高支持的是什么规格的硬盘,如果只支持SATA Ⅱ,安装SATA Ⅲ或更高速率的硬盘则无法完全发挥硬盘的性能;更换之后只需按照拆解的方式,将螺丝拧上按照原样恢复好即可;
8. 笔记本电脑可以自己换固态硬盘吗
1、笔记本可以更换固态硬盘,只要主板、CPU等支持所更换的硬盘即可。
2、看配置详情,都会有写,不过自己装会便宜一些,而且可以买性能更好的ssd。ssd读写速度快,目前电脑的瓶颈就是硬盘速度,直接感受就是电脑更流畅,不卡顿
3、硬件升级可能会出现兼容性等问题,私自拆机引发的硬件问题也不在保修范围内。建议你到当地的服务站测试安装,服务站工作人员会为您解决问题。
(8)手提电脑直接更换硬盘扩展阅读
固态硬盘的使用与保养
1、不要使用碎片整理
碎片整理是对付机械硬盘变慢的一个好方法,但对于固态硬盘来说这完全就是一种“折磨”。
消费级固态硬盘的擦写次数是有限制,碎片整理会大大减少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其实,固态硬盘的垃圾回收机制就已经是一种很好的“磁盘整理”,再多的整理完全没必要。Windows的“磁盘整理”功能是机械硬盘时代的产物,并不适用于SSD。
除此之外,使用固态硬盘最好禁用win7的预读(Superfetch)和快速搜索(Windows Search)功能。这两个功能的实用意义不大,而禁用可以降低硬盘读写频率。
2、小分区 少分区
还是由于固态硬盘的“垃圾回收机制”。在固态硬盘上彻底删除文件,是将无效数据所在的整个区域摧毁,过程是这样的:先把区域内有效数据集中起来,转移到空闲的位置,然后把“问题区域”整个清除。
这一机制意味着,分区时不要把SSD的容量都分满。例如一块128G的固态硬盘,厂商一般会标称120G,预留了一部分空间。但如果在分区的时候只分100G,留出更多空间,固态硬盘的性能表现会更好。这些保留空间会被自动用于固态硬盘内部的优化操作,如磨损平衡、垃圾回收和坏块映射。这种做法被称之为“小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