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台电脑上可以同时使用多块RAID卡么
不用的,只用一块RAID卡就行了,RAID主要是提供磁盘冗余的规格,而不是看他能支持多少块硬盘,不要加第二个RAID卡的。主要看你买的RAID卡可以支持多少种RAID功能了,常用的就是0,1,0+1,5,根据你的情况,拥有这样一个功能的RAID卡就能满足你需要了。
最好不要做RAID,软RAID不稳定,还有就是拖累CPU和北桥,建议你数据传输量大的话,还是买个RAID卡比较好,买回来做个RAID0,这个模式比较适合你的情况。
加到6块以上硬盘的话,就算买两个RAID卡组成阵列,你的P4处理是否可以应付下来呢?
⑵ 台式主机电脑上挂了几个硬盘,可是总容易掉硬盘,电脑有时候也容易卡顿!不知道怎么解决
台式机同时使用三个以上的硬盘,比较容易出现硬盘故障,供电不足,其中一个硬盘有坏道都会出现问题。 1、硬盘供电不要一条供电线,同时连接几个硬盘。一条线连接一个硬盘。 2、下载硬盘检测工具hdtune,查看一下硬盘健康状况,检测一下硬盘有没坏道。如果有红色警告和坏道的硬盘就不要使用了。 3、更换一个好的电源。
⑶ 高手进,双硬盘RAID阵列怎么弄
要做磁盘阵列不难,磁盘阵列有软阵列和硬阵列之分,硬阵列要有阵列卡和相关驱动比较麻烦且一般用于服务器上,还是做软阵列比较容易吧,你试试看看。步骤是: 1鼠标右键点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在弹出菜单中选“管理项”打开“计算机管理”窗口,在窗口中左侧找到“磁盘管理”一项点击 ,就打开了磁盘管理窗口。 2在磁盘管理窗口中一般就能看到你的两个基本硬盘分别是基本硬盘0和基本硬盘1,但要做阵列还需将两个基本硬盘升级为动态磁盘才行。方法是鼠标右击第一个磁盘标卷,弹出下拉菜单选择“转换到动态磁盘”项至此完成升级到动态磁盘的步骤。照此方法对第二个磁盘升级到动态磁盘就行。 3你有两个磁盘一般只能做阵列1和阵列0.。用鼠标右击任意一个磁盘选择添加新卷就行,后面按提示一步步就可完成了。 祝你成功。
⑷ 如何组建多硬盘RAID
第一步
首先要备份好硬盘中的数据。很多用户都没有重视备份这一工作,特别是一些比较粗心的个人用户。创建raid对数据而言是一项比较危险的操作,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毁掉整块硬盘的数据,我们首先介绍的raid 0更是这种情况,在创建raid 0时,所有阵列中磁盘上的数据都将被抹去,包括硬盘分区表在内。因此要先准备好一张带fdisk与format命令的windows 98启动盘,这也是这一步要注意的重要事项。
第二步
将两块硬盘的跳线设置为master,分别接上升技kt7a-raid的ide3、ide4口(它们由主板上的highpoint370芯片控制)。由于raid 0会重建两块硬盘的分区表,我们就无需考虑硬盘连接的顺序(下文中我们会看到在创建raid 1时这个顺序很重要)。
第三步
对bios进行设置,打开ata raid controller。我们在升技kt7a-raid主板的bios中进入integrated peripherals选项并开启ata100 raid ide controller。升技建议将开机顺序全部改为ata 100 raid,实际我们发现这在系统安装过程中并不可行,难道没有分区的硬盘可以启动吗?因此我们仍然设置软驱作为首选项。
第四步
接下来的设置步骤是创建raid 0的核心内容,我们以图解方式向大家详细介绍:
1.系统bios设置完成以后重启电脑,开机检测时将不会再报告发现硬盘。
2.磁盘的管理将由highpoint 370芯片接管。
3.下面是非常关键的highpoint 370 bios设置,在highpoint 370磁盘扫描界面同时按下“ctrl”和“h”。
4.进入highpoint 370 bios设置界面后第一个要做的工作就是选择“create raid”创建raid。
5.在“array mode(阵列模式)”中进行raid模式选择,这里能够看到raid 0、raid 1、raid 0+1和span的选项,在此我们选择了raid 0项。
6.raid模式选择完成会自动退出到上一级菜单进行“disk drives(磁盘驱动器)”选择,一般来说直接回车就行了。
7.下一项设置是条带单位大小,缺省值为64kb,没有特殊要求可以不予理睬。
8.接着是“start create(开始创建)”的选项,在你按下“y”之前,请认真想想是否还有重要的数据留在硬盘上,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一旦开始创建raid,硬盘上的所有数据都会被清除。
9.创建完成以后是指定boot启动盘,任选一个吧。
按“esc”键退出,当然少不了按下“y”来确认一下。
highpoint 370 bios没有提供类似“exit without save”的功能,修改设置后是不可逆转的。
第五步
再次重启电脑以后,我们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striping(raid 0)for array #0”字样了。插入先前制作的启动盘,启动dos。打开fdisk程序,咦?怎么就一个硬盘可见?是的,raid阵列已经整个被看作了一块硬盘,对于操作系统而言,raid完全透明,我们大可不必费心raid磁盘的管理,这些都由控制芯片完成。接下来按照普通单硬盘方法进行分区,你会发现“这个”硬盘的容量“变”大了,仔细算算,对,总容量就是两块硬盘相加的容量!我们可以把raid 0的读写比喻成拉链,它把数据分开在两个硬盘上,读取数据会变得更快,而且不会浪费磁盘空间。在分区和格式化后千万别忘了激活主分区。
第六步
选择操作系统让我们颇费周折,highpoint370芯片提供对windows 98/nt/2000/xp的驱动支持,考虑到使raid功能面向的是相对高级的用户,所以我们选择了对新硬件支持更好的windows xp professional英文版(采用英文版系统主要是为了方便后面的winbench测试,大家自己使用raid完全可以用中文版的操作系统),windows 2000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硬件支持方面显然不如windows xp professional。
第七步
对于采用raid的电脑,操作系统的安装和普通情况下不一样,让我们看看图示,这是在windows xp完成第一步“文件复制”重启以后出现的画面,安装程序会以英文提示“按下f6安装scsi设备或raid磁盘”,这一过程很短,而且用户往往会忽视屏幕下方的提示。
按下f6后出现安装选择,选择“s”将安装raid控制芯片驱动,选择“enter”则不安装。
按下“s”键会提示插入raid芯片驱动盘。
键入回车,安装程序自动搜索驱动盘上的程序,选择“winxp”那一个并回车。
如果所提供的版本和windows xp profesional内置的驱动版本不一致,安装程序会给出提示让用户进行选择。
按下“s”会安装软盘所提供的而按下“enter”则安装windows xp professional自带的驱动。按下“s”后又需要确认,这次是按“enter”(这个……确认太多了,呵呵)。接下来是正常的系统安装,和普通安装没有任何区别。
raid 0的安装设置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会谈谈raid 1的安装。与raid 0相比,raid 1的安装过程要简单许多,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不具破坏性。
2.raid 1的创建
虽然在原理上和raid 0完全不一样,但raid 1的安装设置过程却与raid 0相差不多,主要区别在于highpoint 370 bios里的设置。为了避免重复,我们只向大家重点介绍这部分设置:
进入highpoint 370 bios后选择“create raid”进行创建:
1.在“array mode”上点击回车,在raid模式选择中选择第二项“mirror(raid 1)for data security(为数据源盘创建镜像)”。
2.接着是源盘的选择,我们再次提醒用户:务必小心,不要选错。
3.然后是目标盘的选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镜像盘或备份盘。
4.然后开始创建。
5.创建完成以后bios会提示进行镜像的制作,这一过程相当漫长。
6.我们用了大约45分钟才完成60gb的镜像制作,至此raid 1创建完成。
raid 1会将主盘的数据复制到镜像盘,因此在构建raid 1时需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把主盘和镜像盘弄混,否则结果将是悲剧性的。raid 1既可在两块无数据的硬盘上创建,也能够在一块已经安装操作系统的硬盘上添加,比raid 0方便多了(除了漫长的镜像制作过程)。创建完成以后我们试着将其中一块硬盘拔下,highpoint370 bios给出了警告,按下“esc”,另一块硬盘承担起了源盘的重任,所有数据完好无损。
对于在一块已经安装操作系统的硬盘上添加raid 1,我们建议的步骤是:打开bios中的控制芯片→启动操作系统安装highpoint 370驱动→关机将源盘和镜像盘接在ide3、4口→进入highpoint 370 bios设置raid 1(步骤见上文介绍)→重启系统完成创建。 我们对两种raid进行了简单的测试,虽然raid 0的测试成绩让人有些不解,但是实际使用中仍然感觉比单硬盘快了很多,特别是windows xp professional的启动异常迅速,进度条一闪而过。至于传输率曲线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我们估计和平台选择有一些关系,毕竟集成芯片在进行这种高数据吞吐量的工作时非常容易被干扰。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们也看到raid 0系统的数据传输率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一度接近60mb/s。与raid 0相比,raid 1系统的性能虽然相对单磁盘系统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善,但测试中我们发现raid 1的工作曲线显得非常稳定,很少出现波动的情况。
再看看winbench99 2.0中的磁盘测试成绩,一目了然。
对用户和操作系统而言,raid 0和1是透明不影响任何操作的,我们就像使用一块硬盘一样。
⑸ 一台服务器可以挂两个磁盘阵列吗
可以的。
磁盘阵列一般有两种形式:本地raid磁盘组和插件阵列机柜。
本机raid磁盘组,通常两个磁盘组成raid1,放系统和应用程序,其他磁盘组成raid5,放数据库和其他生产数据,大多数卡可以做一个以上的阵列,虽然一台机器可以容纳一个或多个阵列卡需要,唯一的限制是案件的硬盘驱动器笼,波的低端,nas,是这种形式的。
可以在服务器上安装多个hba卡,可以通过sas,SCSI,、fc电缆连接多个具有相同端口的阵列柜。例如,西安的一个客户有一台IBMx3650m3机器。
安装了lsi的sashba卡连接ds3200sas阵列机柜,后来客户给机器增加了qlogic8gbfchba卡和v3500阵列机柜,以扩大容量。
(5)电脑主机多个硬盘阵列卡扩展阅读:
原则:
磁盘阵列作为独立系统或通过网络直接连接到主机外部的主机。磁盘阵列有多个端口,可以连接到不同的主机或端口。主机连接阵列中的不同端口可以提高传输速度。
正如PC机使用单磁盘内部集成缓存一样,在磁盘阵列中为了加快与主机的交互,存在一定数量的缓冲内存。主机与磁盘阵列的缓存进行交互,而缓存与特定磁盘的数据进行交互。
在应用程序,一些常见的数据通常需要阅读,根据内部磁盘阵列算法,找出这些经常读取数据,存储在缓存中,加快主机读取数据的速度,没有其他的缓存数据,主机读取,通过直接从磁盘读取数组传递给主机。
⑹ 我的老主机需要挂4块1T硬盘,请推荐性能好的SATA阵列卡~~~
你不需要很高的速度,那RAID0不适合你。4块硬盘组RAID0,出问题的概率很大,而且RAID0任何一块硬盘出问题,所有数据全废。
同时你又不想做冗余镜像,那我只能说你根本就不需要组RAID。
根据你的需要,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1. PCI接口的SATA扩展卡。这是最廉价的方案,预算在100-200左右。随便挑一块看得顺眼的就行了。
2. 支持JBOD的阵列卡。JBOD和RAID不同,它只是将几块硬盘当作一块硬盘使用,不提供RAID各种附加功能(速度、冗余)。JBOD同样不需要太好,找一块顺眼的就行。
3. 移动硬盘方案,包括eSATA和USB3。意思是买一块2接口的eSATA或者USB3扩展卡,再买2个相应接口的移动硬盘盒。这种方案预算较高,而且两种接口各有缺点。eSATA需要额外电源,而USB3面世不久,价格还较高。
⑺ 为啥我电脑装两个机械硬盘那么卡
最合理的做法是,一个固态硬盘和一个机械硬盘。而且必须将固态硬盘设置为第一启动盘,并将系统安装到固态硬盘,机械硬盘设置为第二硬盘,作为数据硬盘就行了。
⑻ 磁盘 阵列卡的使用方法。怎么办
买个转接卡,转到PCI上,开机boot开启项里选到这块卡就行了。
目前普通的RAID卡很便宜,尤其是IDE的,可是要注意必须要带驱动(Drive)文件的,不然没法用。
硬盘方面,两块硬盘最好是同牌子同形号,假如是同一批号那就更好了。由于两块硬盘要协同工作,生产日期离得越近越好,规格越接近越好。
先要备份好原来80G里边的资料,组阵列会清理全部原本的数据。
两块一起连在整列卡上,每块都用40线的IDE线单独连1个插口,别2个连在一条IDE线上的2个口上。开机开启阵列卡,一般按F几,说明书里有;到里边按照你要的阵列规范对硬盘进行选定和初始化,这里你可以看阵列卡的说明书了。
整列组好之后,电脑(PC)会将1个阵列组认为是一块硬盘,假如是RAID0的话,你的两块80G会被视为一块160G的大硬盘。
装系统(System)的时候从光盘开启,例如XP,进一开始的蓝色界面时会提醒你按下F6,按一下,稍微就会要求你加在RAID驱动(Drive),一般RAID驱动(Drive)是放在软盘里的,假如软驱和软盘都正常的话,接下来就和普通安装一模一样了。以后开机从RAID卡开启。
⑼ 磁盘阵列卡是什么意思,磁盘阵列卡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磁盘阵列卡,计算机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磁盘阵列(Disk Array)是由一个硬盘控制器来控制多个硬盘的相互连接,使多个硬盘的读写同步,减少错误,增加效率和可靠度的技术。磁盘阵列卡则是实现这一技术的硬件产品,磁盘阵列卡拥有一个专门的处理器,还拥有专门的存贮器,用于高速缓冲数据。使用磁盘阵列卡服务器对磁盘的操作就直接通过阵列卡来进行处理,因此不需要大量的CPU及系统内存资源,不会降低磁盘子系统的性能。阵列卡专用的处理单元来进行操作,它的性能要远远高于常规非阵列硬盘,并且更安全更稳定。
⑽ 电脑怎么弄怎么做磁盘阵列
1、首先,安排并连接硬盘。如图所示。有四个硬盘中的一个属于紧急备用磁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