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脑插了u盘后就中了蠕虫病毒,开机时提示找不到shell32.dll,该怎么办呀
你好!
用PE。导入SHELL32.DLL文件。就行了。
PE也有杀毒软件。。
也可以直接杀毒。
至于SHELL32.DLL文件用PE上网下载即可。
SHELL32.DLL放在C:/WINDOWS/system32/下、、(反正就是S什么32的目录下)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❷ 学校电脑上有病毒 每次U盘查一下都会中 蠕虫病毒 如何处理。
蠕虫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它是利用网络进行复制和传播,传染途径是通过网络和电子邮件。最初的蠕虫病毒定义是因为在DOS环境下,病毒发作时会在屏幕上出现一条类似虫子的东西,胡乱吞吃屏幕上的字母并将其改形。蠕虫病毒是自包含的程序(或是一套程序),它能传播自身功能的拷贝或自身(蠕虫病毒)的某些部分到其他的计算机系统中(通常是经过网络连接)。建议安装360杀毒、瑞星等可有效保护你的电脑不被侵害。
❸ 微软警告使用U盘或感染高风险蠕虫病毒
微软警告使用U盘或感染高风险蠕虫病毒
微软警告使用U盘或感染高风险蠕虫病毒,微软声称,不清楚该病毒是哪个黑客组织制作,也不清楚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但考虑到病毒存在的威胁,已将其标记为高风险问题。微软警告使用U盘或感染高风险蠕虫病毒。
微软发布信息,警告用户称市面上有高风险蠕虫病毒正在感染数百个Windows企业网络。
该病毒被称为“树莓知更鸟”(Raspberry Robin),能够通过被感染的USB设备(如U盘)进行传播。
在USB设备被感染后,会生成一个.lnk文件,用户一旦点击该文件,树莓知更鸟就会自动创建一个msiexec.exe进程,并启动另一个恶意文件。
之后,它会通过一个短URL命令与控制服务器通信,成功连接后就会开始下载其他恶意.dll文件,并于TOR节点进行连接。
目前,微软指出,已经在多个部门的数百个Windows网络中,发现了该蠕虫病毒。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现阶段树莓知更鸟已经感染了大量机器,但还没有做出任何威胁使用者,或是利用漏洞获取敏感信息、部署勒索软件的行为。
现阶段,微软尚不清楚该蠕虫病毒到底是哪个黑客组织的行为,也不清楚该组织的目的是什么,但考虑到潜在的威胁性,微软依旧将其标记为高风险活动。
微软发布警告,一种名为“Raspberry Robin”(树莓知更鸟)的病毒正在蔓延,这种病毒可以通过USB设备(如U盘)进行传播。
据悉,该病毒会通过短URL命令与控制服务器通信,连接成功后将会下载恶意dll文件。微软确认,该病毒已感染了大量机器,但目前并未作出任何危害用户的事情,也没有窃取用户的隐私信息。
图源:pixabay
微软声称,不清楚该病毒是哪个黑客组织制作,也不清楚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但考虑到病毒存在的威胁,已将其标记为高风险问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在使用U盘时需要注意,避免自己的设备被感染。
近几年黑客十分猖獗,不断对企业或个人发动攻击,许多体量庞大的.公司,比如全球最大肉食品加工厂JBS、富士康、广达、美国大型成品油管道运营商科洛尼尔管道运输公司等,都没能逃脱黑客的魔爪。
这些黑客通过勒索病毒窃取企业的文件,或者锁闭企业的电脑、服务器,要求他们向自己支付比特币赎金。其中部分企业扛不住亏损压力,只好向黑客支付了赎金,另一些公司则没有透露后续信息,不知是自己破解了勒索病毒,还是支付赎金。
图源:pixabay
一般来说,这类黑客很少会主动攻击普通用户,因为我们能拿出的赎金太少了,电脑上的机密文件也少,就算电脑中了病毒,直接重装系统就行了。当然,为了避免麻烦,我们最好还是谨慎行事,避免电脑中毒。
国内有许多免费的杀毒软件,如360电脑管家、腾讯电脑管家、火绒安全、联想电脑管家等,都可以防止电脑遭遇病毒袭击。Windows自带的杀毒软件“Windows Defender”,也有杀毒作用,可以保障用户的电脑安全。
出于安全考虑,使用USB设备连接电脑时,最好检查一些电脑是否有安全软件正在运行,以防电脑中病毒。
年7月3日,微软公司对电脑用户发出警告,称一款高风险蠕虫病毒感染了数百家使用windows系统的企业网络。该病毒被称为“树莓知更鸟”,这款病毒通过被感染的U盘进行传播。
该款名为“树莓知更鸟”的病毒通过感染USB设备,创建一个.lnk文件。该文件一旦被用户点击,病毒就会自动创建一个名为msiexec.exe的进程,通过该进程启动一个关联的恶意文件。该关联的恶意文件便与病毒服务器连接,开始下载大量木马等病毒。
U盘在企业中屡禁不止
尽管大多数企业都进制在公司内部使用U盘,以杜绝U盘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病毒传播风险。但由于U盘的便捷性和企业内部的相关规定导致不同员工或者部门之间无法进行必要的数据交换,这导致U盘在企业中屡禁不止。
很多企业为了防范员工拷贝公司机密文件,普遍采用的是禁止电脑启用U盘读写功能,甚至电脑根本没有USB接口,而公司又对不同层级和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做了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为了必要的数据交换,不得不使用U盘找有使用U盘特权的高级人员或者技术人员求助。最终,禁止使用U盘的规定形同虚设。
技术部门与高阶领导是U盘的主要使用者
很多企业的规章制度,管基层不管高层,管非技术员工而不管技术员工。
例如公司高管拥有使用各种电脑外设的自由,而技术部门尤其是IT相关部门有更多绕开管制的技术能力,所以U盘在这两者之间屡禁不止。
杀毒软件后知后觉
对于杀毒软件,它们更多的是后知后觉。很多新型病毒,通过各种加壳、诱骗、伪装等手段,以欺骗杀毒软件。因此,一些手段高明的病毒,往往能够欺骗杀毒软件,以一个合法文件的面貌堂而皇之地在目标电脑运行。
所以,不能完全依赖杀毒软件。平时养成良好的使用电脑习惯,不轻易点击不明文件,才是保证数据安全的根本之道。
如何防范U盘传播病毒
要防止U盘传播病毒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之所以很多企业的制度形同虚设,关键原因在于“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区别对待。因此,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很重要。
其二,建立必要的数据交换通道,是杜绝使用U盘的关键措施。为不同层级员工建立必要的数据交换通道,设置不同层级的FTP服务,是企业解决U盘数据交换的必要措施。当线上数据交换比U盘数据交换更方便的时候,U盘传播病毒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低。
❹ U盘中蠕虫病毒怎么处理
你好,U盘中毒之后应该先是杀毒,你可在腾讯电脑管家的病毒查杀选项卡中点击闪电杀毒右侧的下拉按钮,选择指定位置杀毒,然后选择U盘的盘符。
然后建议你确认一下文件是否真的被删除,因为有的病毒只是将文件隐藏起来而已。你可看看U盘容量是否发生了明显变化,若没发生明显变化,那么可运行CMD,在弹出的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attrib -h -s x:\*.* /S /D,去除文件的系统和隐藏属性后看看。X是U盘的盘符。
而若是仍旧不显示,或U盘剩余空间发生了明显变化,则可在电脑管家的工具箱中选择软件管理,搜索诸如EasyRecovery、MiniTool数据恢复、FinalData、FreeUndelete等数据恢复软件,或指定类型文件的专用数据恢复工具尝试进行恢复。
对于磁盘空间未发生明显变化,且不显示已丢失文件的情况下,还有种可能是因为磁盘逻辑错误引起。这可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chkdsk x: /f对磁盘错误进行检测和修复,X仍旧是分区盘符。只是若是WIN7/WIN8,请以管理员身份运行CMD。
❺ U盘蠕虫病毒
您好``我是电脑病毒防治团队的队员:寂寞黄昏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您解决问题``
首先U盘蠕虫病毒它寄生于U盘的根目录下,隔离之后往往会有残留,为使用U盘的电脑埋下隐患,这里,我推荐您安装一款叫做“贝壳木马查杀”的杀毒软件,它体积轻巧,专杀蠕虫、木马,查杀效率快,10分钟搞定,不残留、下载无需安装就可以使用。大小才500KB,病毒库是官网病毒库,杀毒效率很高,楼主请勿小看他!
下载地址:
http://www.beike.cn/?s=1
然后查毒即可。在查杀过程中,请确保无可疑、危险的进程,有的话立即结束掉【如果您是无法识别进程安全性,您可以安装超级兔子,用它的任务管理器,进程是否安全一目了然。
下载地址:
http://www.pctutu.com/
然后再杀毒过程中,您必须确保无可疑、危险进程。
杀毒完了,贝壳会提醒您扫描并查杀完毕,这时您移出U盘里所有的文件,放入NOD32的隔离区,防止又再次被感染。然后格式化U盘,以确保病毒未破坏U盘格式(注:在没有杀完毒之前,万万不可以格式化U盘,否则会出现因病毒被激活而死机的症状)。这下就万事大吉了!
❻ u盘中了蠕虫病毒怎么办
你好,
下载个ESET软件,然后安装。
ESET安装之后,自定义扫描U盘的病毒。
然后发现,U盘里所有文件夹都成了快捷方式。
遇到这种问题该怎么办呢?不要急,不要慌,今天我就来告诉你该怎么解决。下面给出两种解决方法。首先是第一种,适合所有人。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无非是病毒把你的文件都隐藏了,然后给出个错误的快捷方式,导致你认为你的文件都被删了。其实你的文件都还在,就算你把所有快 捷方式都删了,你的文件也还在。下面我们先在任意一个文件夹右击,单击属性,跳出如下对话框。你要做的就是记住盘符,然后修改路径。
按照我的情况,改为如下路径:(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修改)
点击确定即可,然后再通过这个快捷方式就可以进入文件夹访问了。然后你就可以把文件复制出来,再重复上述步骤把所有文件复制出来,格式化U盘,彻底清理病毒。
❼ 电脑插了U盘后就中了蠕虫病毒,开机时提示找不到shell32.dll,该怎么办呀
在其它机器上找到这个文件,用光盘PE启动你的电脑,试试把这个文件拷贝到你的机器试试。
用XP系统光盘启动电脑,试试修复系统如何。
感觉还是重做系统好些,不重做系统就是修复后也会因感染病毒而造成些文件的丢失或损坏。
还是重做系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