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笔记本cpu一般多少hz
CPU作为电脑的核心组成部份,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脑的性能。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 笔记本 cpu 一般多少hz的内容,欢迎阅读!
笔记本cpu一般多少hz:
1、CPU早就过了以频率论性能的年代。现在的CPU性能需考虑CPU的构架,设计制造工艺,核心数以及频率(频率只是影响性能的三四个因素中最无关紧要的因素)
2、比频率唯一有意义的地方就是同品牌同系列的CPU ,才能说频率越高性能越好。
3、现时笔记本电脑一般来说CPU频率都在2GHZ左右。
相关笔记本硬盘 阅读推荐 :
笔记本电脑硬盘一般采用3种形式和主板相连:用硬盘针脚直接和主板上的插座连接,用特殊的硬盘线和主板相连,或者采用转接口和主板上的插座连接。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效果都是一样的,只是取决于厂家的设计。早期的笔记本的接口采用的主要是UltraATA/DMA 33,然而笔记本硬盘转速以及容量的提高使得它成为一个阻碍笔记本电脑速度的瓶颈。为此正如 台式机 的发展趋势, Ultra ATA/DMA 66/100/133也被运用到了笔记本硬盘上。
目前使用的是Ultra ATA100,E-IDE接口的产品在提供了高达100MB/s最大传输率的同时还将CPU从数据流中解放了出来。现在SATA串口技术已在广泛使用在了台式机的硬盘中,目前在笔记本硬盘中也开始广泛应用Serial ATA接口技术,采用该接口仅以四只针脚便能完成所有工作。该技术重要之处在于可使接口驱动电路体积变得更加简洁,高达150Mb/s的传输速度使厂商能更容易地制造出对处理器依赖性更小的微型高速笔记本硬盘。
由于应用程序越来越庞大,硬盘容量也有愈来愈高的趋势,对于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来说,不但要求其容量大,还要求其体积小。为解决这个矛盾,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普遍采用了磁阻磁头(MR)技术或扩展磁阻磁头(MRX)技术,MR磁头以极高的密度记录数据,从而增加了磁盘容量、提高数据吞吐率,同时还能减少磁头数目和磁盘空间,提高磁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震动性能。它还采用了诸如增强型自适应电池寿命扩展器、PRML数字通道、新型平滑磁头加载/卸载等高新技术。
看了笔记本cpu一般多少hz 文章 内容的人还看:
1. 笔记本电脑什么型号CPU性能最好
2. 笔记本cpu温度正常值是多少
3. 笔记本cpu温度多少算正常
4. 2016笔记本cpu性能排行
5. 如何辨别笔记本的CPU
6. 笔记本cpu和显卡温度多少正常
7. soyn笔记本cpu温度多少正常
8. 2016笔记本电脑主流cpu有哪些
㈡ 电脑上硬盘G41等于多少Hz
你这个出了是什么问题哦?你说的是不是硬盘运行的总线频率哦?41HZ硬盘早就运行不起来了。一般正常的运行频率是32HZ。
㈢ 电脑的HZ表示什么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我们随时都会听到“频率”这个技术参数,它是衡量系统运行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频率高,说明系统运行速度快,但不同设备有不同的频率,使大家一头雾水,令人搞不清楚是咋回事儿,如Hz(Hertz,赫兹)、KHz(千赫兹)、MHz(兆赫兹),GHZ(吉赫兹)。面对众多的频率,你先不要着急,看看下面的文字,你就会明白是咋回事了。
小知识:频率
频率是指1秒钟内发生的脉冲信号的周期数,频率为1kHz的时钟周期为1毫秒、1MHz的时钟周期为1微秒、1GHz的时钟周期为1纳秒。
一、时钟频率
谁在为电脑提供时钟频率呢?在主板上有一个长方形、用金属包裹的晶振元件(如图1),当主板上电后它就会发生电磁振荡,产生一系列高频率的电子脉冲波。但是这些脉冲还不够精确,与电脑需要的频率还不匹配,因此还需要将这些原始频率输入到晶振元件附近的时钟频率发生器芯片,对原始频率进行整形、分频,然后变为计算机需要时各种总线工作频率。总线就是电脑内部数据传输的通道,总线制作在主板上,它由密密麻麻的线路组成。电脑总线采用分层结构,运行频率逐级降低。第一级为CPU与北桥芯片的数据传输通道,即系统前端总线频率;第二级为内存与北桥芯片的数据传输通道,即内存总线频率;第三级是AGP显卡与北桥芯片的数据传输通道,即AGP总线频率;第四级是PCI、ISA设备与南桥芯片的数据传输通道,即PCI总线频率。
二、CPU主频率
CPU主频率也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地说也就是CPU的工作频率。用公式表示就是:主频=外频×倍频。其中,外频就是总线时钟频率;而倍频则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
一般说来,一个时钟周期完成的指令数是固定的,所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过由于各种CPU的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所以并不能完全用主频来概括CPU的性能。但CPU主频的高低可以决定电脑的档次和价格水平。
以Pentium 4 2.0为例,它的工作主频为2.0GHz,这说明了什么呢?具体来说,2.0GHz意味着每秒钟它会产生20亿个时钟脉冲信号,每个时钟信号周期为0.5纳秒。而Pentium 4 CPU有4条流水线运算单元,如果负载均匀的话,CPU在1个时钟周期内可以进行4个二进制加法运算。这就意味着该Pentium 4 CPU每秒钟可以执行80亿条二进制加法运算。但如此惊人的运算速度不能完全为用户服务,电脑硬件和操作系统本身还要消耗CPU的资源。
但Athlon XP处理器采用了PR标称方式,AMD公开的266MHz前端总线频率的Athlon XP处理器标称频率和实际频率的转换计算公式如下:
标称频率=3×实际频率/2-500
实际频率=2×标称频率/3+333
例如,Athlon XP 2100+的实际频率为1733MHz=2×2100/3+333
三、系统前端总线频率
关于这方面的话题,大家可以参见《前端总线频率≠外频》一文。
四、内存总线频率
现在使用的内存有PC133 SDRAM、DDR266/333/400 DDR SDRAM、PC800 RDRAM等几种类型。我们应当注意内存时钟频率与内存总线频率的区别。内存时钟频率对整个系统性能来说很重要,内存时钟频率指内存工作时的频率,一般等同于总线时钟频率;而内存总线频率指内存中数据传输的频率。
例如,PC133 SDRAM内存时钟频率为133MHz,它只能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传输数据,也就是说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只能传输1个数据,数据存取周期为7ns左右,因此PC133 SDRAM内存总线频率也是133MHz;DDR SDRAM内存能够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同时传输数据,因此DDR SDRAM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能够传输2个数据,当内存时钟频率为133MHz时,内存总线频率为266MHz,数据存取周期为3ns左右;PC800 RDRAM内存时钟频率为400MHz,时钟上升沿和时钟下降沿都可以用来传输数据,如果采用双通道内存总线时,内存总线频率达到800MHz。
五、AGP总线频率
AGP总线频率为66MHz,它是通过主板的分频技术实现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AGP总线频率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取决于总线时钟频率,也就是CPU外频。当总线时钟频率为66、100、133MHz时,主板会通过分频技术令AGP总线保持66MHz的工作频率,而当外频提高到非标准频率时,比如125MHz时,AGP总线将工作在83.3MHz的工作频率。
六、PCI总线频率
计算机当中的PCI声卡、PCI网卡,还有IDE硬盘、IDE光驱都是在PCI总线下工作。PCI总线频率为33MHz,它也是通过主板的分频技术实现的。当总线时钟频率为66、100、133MHz时,主板会通过分频技术令PCI总线保持33MHz的工作频率,而当外频提高到非标准频率时,比如125MHz时,PCI总线将工作在41.6MHz的工作频率。这样一来,许多部件必须工作在非额定频率之下,是否能正常运作则要取决于产品本身的质量了。此时,硬盘能否撑得住是最关键的,因为PCI总线频率提升后,硬盘与CPU的数据交换速度增加,极有可能导致读写不正常,从而产生死机现象。反过来说,若是所有设备都没问题,那么更高的PCI总线频率可以很明显的提高系统运行速度。
七、显示器刷新频率
显示器上的图像由显示器内部的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扫描而成,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每秒在屏幕上扫描的水平线数称为“水平刷新频率”(或称“行频”)。水平刷新频率越高图像的稳定性越好,但是水平刷新频率太高时,制造工艺复杂,产品价格偏高,并且容易损坏显像管。
电子枪发射的电子从屏幕左上角扫描到屏幕右下角时,我们称为“一场”(帧),即完成一次画面扫描。电子枪每秒钟在屏幕上扫描完整画面的次数称为“垂直刷新频率”(或称“场频”,一般我们常说的“显示器刷新率”指的就是它)。当垂直刷新频率低于75Hz以下时,屏幕画面将产生闪烁现象,长时间在这种状态下工作时,将严重影响使用者的眼睛健康。
从健康和经济的双重角度来考虑,85Hz是最合适的,没有必要把垂直刷新频率调得太高。其实很多CRT制造出来时都可以承受很高的垂直刷新频率,例如160Hz以上,但在显示器的规格表上却标明最高垂直刷新频率只有100Hz,这是因为电子线路设计以及电子元件品质、功率等等选用的问题。现在市场上有一种3D眼镜,它是利用了虚拟3D技术,也就是说利用两个镜片的快速切换,让两只眼睛看到不同的画面而产生立体感,不过要想享受这种技术可是要付出代价的,由于这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显示器的垂直刷新频率达到120Hz以上,这是市场上大多数中低档显示器难以达到的。
【转自bbs.bitsCN.com】
㈣ 电脑上的HZ是什么意思
赫兹是计算频率的单位,是电脑显示的画面刷新频率。
1、指的是电脑画面的刷新频率,这个需要根据您的显示器参数来设置,一般设置为60Hz,目前有不少电竞游戏显示器已经支持144Hz,甚至是240Hz的刷新率。
2、由于显示屏显示画面动态是通过刷新的方式进行,由于刷新频率较高所以人眼不容易识别,而刷新率指的是在一秒内,显示屏可以显示多少幅画面,60Hz指的是一秒显示60幅画面,刷新率越高动态画面显示越流畅。
3、但刷新率需要显卡和显示器的支持,如果需要选择60Hz以上的刷新率,需要确保您的显示器对高刷新率的支持。
刷新频率越高,屏幕上图像闪烁感就越小,稳定性也就越高,换言之对视力的保护也越好。一般时人的眼睛、不容易察觉75Hz以上刷新频率带来的闪烁感,因此最好能将您显示卡刷新频率调到75Hz以上。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显示卡都能够在最大分辨率下达到70Hz以上的刷新频率。
㈤ 电脑硬盘的容量是怎么计算的所使用单位包括有哪些
电脑里的进制是按二进制计算的,容量的单位是B(Byte,字节),比如我们说一个硬盘的容量是40G,也就是40GB的意思.
G,是英文单词Giga(十亿)的第一个字母.比G小的还有M(Mega,百万,兆),K(Kilo,千),比G大的还有T(Tril,万亿),它们之间的换算是这样的
1T=1024G
1G=1024M
1M=1024K
1K=1024B
B(Byte,字节)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计量单位,还有b(bit,位,注意这个b和大写B的差别),b(位)是计算机中最小的单位,1B=8b.一个英文字母或数字在电脑中占用一个字节的空间,一个汉字占用两个字节(称为字),即1字=2字节.
可能有的人不清楚为什么要以1024为换算数,按常规数学算1T=1000G,1G=1000M....,这也是由电脑中的二进制规则决定的,1024=2^10(2的10次方),在二进制中2的N次幂中没有100,1000,10000的数,只有1,2,4,8,16,32,64,128,256,512,1024....,这其中只有1024与1000最接近.因此选用了1024这个数作为各单位之间的换算数.
以上说的是硬盘容量,内存容量也是如此.另外还有速度,我们常的CPU速度,内存速度则是按普通数学中以1000为换算单位的.即1T=1000G,1G=1000M,以此类推.不过单位不是字节而是赫兹(Hz).比如我们说一个CPU的的速度是2.5G,也就是说这块CPU的频率是2.5GHz=2500MHz=2500000000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