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是利用特定的磁粒子的极性记录数据。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将磁粒子的不同极性转换成不同的电脉冲信号,然后利用数据转换器将这些原始信号变成电脑可以使用的数据;写的操作正好与此相反。另外,硬盘中还有一个存储缓冲区,是为协调硬盘与主机在数据处理速度上的差异而设。由于硬盘的结构比软盘复杂,所以其格式化也比软盘复杂,分为低级格式化,硬盘分区,高级格式化及建立文件系统。
硬盘驱动器加电正常工作后,利用控制电路中的单片机初始化模块完成初始化,此时磁头置于盘片中心位置。初始化后主轴电机将启动并以高速旋转,装载磁头的小车机构移动将浮动磁头置于盘片表面的00道,处于等待命令的启动状态。当接口电路接收到电脑系统传来的命令信号后通过前置放大控制电路驱动音圈电机发出磁信号。根据感应阻值变化的磁头正确定位盘片数据信息,并将接收后的数据信息解码通过放大控制电路传输到接口电路,反馈给主机系统完成命令操作。结束硬盘操作的断电状态在反力矩弹簧的作用下将浮动磁头驻留到盘面中心。
❷ 电脑硬盘的容量是怎么计算的所使用单位包括有哪些
电脑里的进制是按二进制计算的,容量的单位是B(Byte,字节),比如我们说一个硬盘的容量是40G,也就是40GB的意思.
G,是英文单词Giga(十亿)的第一个字母.比G小的还有M(Mega,百万,兆),K(Kilo,千),比G大的还有T(Tril,万亿),它们之间的换算是这样的
1T=1024G
1G=1024M
1M=1024K
1K=1024B
B(Byte,字节)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计量单位,还有b(bit,位,注意这个b和大写B的差别),b(位)是计算机中最小的单位,1B=8b.一个英文字母或数字在电脑中占用一个字节的空间,一个汉字占用两个字节(称为字),即1字=2字节.
可能有的人不清楚为什么要以1024为换算数,按常规数学算1T=1000G,1G=1000M....,这也是由电脑中的二进制规则决定的,1024=2^10(2的10次方),在二进制中2的N次幂中没有100,1000,10000的数,只有1,2,4,8,16,32,64,128,256,512,1024....,这其中只有1024与1000最接近.因此选用了1024这个数作为各单位之间的换算数.
以上说的是硬盘容量,内存容量也是如此.另外还有速度,我们常的CPU速度,内存速度则是按普通数学中以1000为换算单位的.即1T=1000G,1G=1000M,以此类推.不过单位不是字节而是赫兹(Hz).比如我们说一个CPU的的速度是2.5G,也就是说这块CPU的频率是2.5GHz=2500MHz=2500000000Hz.
❸ 硬盘是怎么记录数据的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盘片组成。盘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
简单的说,与以前的磁带类似,不过硬盘的存贮介质是金属盘状的盘片,磁头在盘片上高速旋转、读写速度,数据在磁盘上以环状记录.
磁介质是否被磁化代替了数据0和1,所有的数据都以二进制0和1的状态储存在硬盘中。
❹ 怎么计算电脑硬盘大小
硬盘的容量是按照1000M为一G 操作系统按照的是1024M为一G
少容量是很正常的 ,全世界没一块硬盘是标注250G 就完整的250G的 硬盘没有足量的
❺ 请问电脑硬盘它的使用时间和次数是怎么计算的
硬盘的使用次数:电脑开机的次数相同,因为电脑开机需要启动硬盘,这个次数就是硬盘的使用次数;
硬盘等累计时间:电脑硬盘进行读写的时间总和。
查看硬盘使用次数和时间的方法:
1,现在驱动精灵、鲁大师等软件;
2,双击运行软件(以鲁大师为例),点击“硬件检测”;
3,在“硬盘信息”中即可查看。
❻ 笔记本电脑买回来怎么看硬盘被使用的时间
如何知道我的硬盘的健康状况和使用时间?你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个硬盘检测工具-----HDtune或HDtunePro,就可以检测硬盘的使用时间以及健康状况。
这个工具使用非常方便。运行HDtune工具,选择你要查看的硬盘,再选择“健康”标签,你将看到该硬盘的SMART参数,其中点击09项,就可以看到该硬盘的使用时间计数。通常会以累计使用小时和天数计数。如下图:
上图中SMART的参数有很多项,除了你提问的使用时间,你还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项参数,这些参数表示了该硬盘的其他健康指标:
(05)重映射扇区计数,
(C5)当前待映射的扇区数,
(C6)脱机无法校正的扇区数,
(C7)Ultra DMA CRC错误计数,
(BE)气流温度。
详解以上几个参数:
(05)数据列应为0。一旦出现值,表明你的硬盘已出现了物理坏道,物理坏道无法修复。这种情况,请快快备份数据。此数据值超过阀值,硬盘的容量开始减少,如果不通过一些软件工具屏蔽坏道,有可能坏道进一步扩大,该数值继续增加,你的硬盘离“罢工”不远了,最好的办法是尽快更换硬盘。
(C5)数据列应为0。当遇到停电、死机、蓝屏的次数比较多时,这一项值出现的机率就较大了。这一项值的出现,会表现为,拷贝时出现CRC冗余校验错误。一旦你在使用硬盘时出现CRC冗余校验错误,该(C5)值,肯定不是0了。发生了这种情况,表明有逻辑坏道,逻辑坏道一般来说是可以修复的。如果不重视这个值,长期不修复的话,当再次写入错误,系统会把它写到(05)值里,一旦形成物理坏道就无法再修复了。
(C6)这项值应为0。它是(C5)向(05)过渡的值,是累计了读写扇区时发生的无法校正的错误总数,该数据值上升表明盘片表面介质或机械子系统出现问题,有些扇区肯定已经不能读取,如果有文件正在使用这些扇区,操作系统会返回读盘错误的信息。下一次写操作时会对该扇区执行重映射,即向05进数。
(C7)这项值经常容易出现增加,原因多为SATA数据线有问题或与硬盘接口接触不良所至,你换根好的数据线修复接口接触不良就会解决此问题。
(BE)这一项表示的是硬盘内部盘片表面的气流温度。在希捷公司的某些硬盘中,当检测到这一项显示警告时,硬盘的读写性能明显下降。资料说该项没有实际意义,但在实际使用中,系统运行会变得很卡,建议还是考虑做好数据备份,并更换硬盘,同时解决硬盘的散热问题。
❼ 怎么样计算我的电脑硬盘合计
(4.87G+33.2G+34.1G+249m)=72.419G
一般硬盘制造商都是按照1000M=1G生产的,但是系统是按照1024M=1G分配的,所以之间有差别。
按照硬盘制造商算出的字节=80000000000000.00
实际按照系统分配后计算出=72.76G
磁盘占用部分信息空间,所以相差一点。
你的硬盘是80G的。
❽ 电脑硬盘容量是怎么计算的
硬盘出厂是以1000进制算的容量
而电脑是以1024进知算的
所以会有差值
硬盘越大
这个差值也越大
❾ 笔记本电脑的硬盘使用时间和次数是怎么计算的
硬盘只有使用时间
没有使用次数
使用时间就是硬盘的通电时间
而且是一直累积的
所以有时候通过硬盘的使用时间可以看出是否新机
一般买来只要通电时间不超过6个小时都算新机